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一) 语文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一) 语文 (含答案)

ID:449006

大小:16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1 页 共 8 页 铁人中学 2017 级高三学年考前模拟训练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 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在当 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 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 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 资源。上世纪 80 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 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 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 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 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 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 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比 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 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 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 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 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 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 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 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 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 每个时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期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学 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 (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资源与“内源性”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 B.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C.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是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能使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 D.“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资源的必要性。 B.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资源的影响之大。 C.文章对“外源性”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 D.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 B.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 C.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 D.当我们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创造佳绩的领域越来越多。在 2019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 目中,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被国际凝聚态物理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石墨 烯表界面效应研究上的突破,为解决能源转化与存储、污染物高效治理等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科技 创新再创佳绩,经验很值得总结。 中国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 从而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对一些方向明确、影响全局、看得比较准的项目,实施重大专 项和重大工程,组织全社会力量来推动。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攴撑,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 中国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扫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 机制障碍,统筹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 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摘编自潘旭涛《中国科技创新何以屡获佳绩》 《人民日报》2020 年 1 月 9 日) 材料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2 页 共 8 页 (摘编自《2019 上半年中国专利数据统计分析》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9 年 9 月 7 日) 材料三:具体到红蓝实兵对抗演练来说,部队战斗力要想有质的飞跃,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驱 动。相比较而言,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漫长而又艰苦的事业。科技创新从来都 是“寂寞的长跑”,成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大,“产出”有可能是“入 不敷出”的;创新没有先例可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风险…… 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注定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思想,紧贴实战,紧贴部队需求,紧贴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找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尽 快把创新成果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推动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向更高层次发展。 (摘编自尔天《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解放军报》2020 年 1 月 10 日) 材料四: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一大亮点是大幅上调奖金标准、调整奖金结构——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 500 万元/人调整为 800 万元/人,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 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 50%。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近 20 年,这次是首次调整奖金 额度和结构,这说明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个人贡献。此次允许奖金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既 是对获奖者的尊重,也有利于奖金发挥更大作用,更表明了国家提升科技实力的决心。 当然,我们从以上种种变化与进步中感受国家创新能力、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我国和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视不足,积极改进。正如有媒体报道所说:“仍需弥补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比例较低、重大原始创新理论成果不足等差距。” (摘编自张海英《最高科技奖上调奖金传递的信号》 《工人日报》2019 年 12 月 15 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 2019 年上半年中国专利授权人五大类型中,企业无论是在实用新型还是发明和外观设计中被 授权的专利数量均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 B.在被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企业工作人员被授权的专利接近 60 万件,远超其他四项之和,可见 其他四类人员在科研工作中无足轻重。 C.在被授权的三种类型专利数量中,五大类型的专利权人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差距大,外观设计 专利的数量中,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最为接近。 D.由三种类型的专利各自被授权的总数量可以看出,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最多,这与社会需求密切相 关,既方便了人们生活,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被国际凝聚态物理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是我国在国际上 创造佳绩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体现。 B.石墨烯表界面效应硏究上的突破,为解决能源转化与存储、污染物高效治理等提供了新思路,解 决了我国高效治理污染物的难题。 C.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自设立以来多次大幅调整,既体现了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个人贡献,又 表明了国家提升科技实力的决心。 D.虽然我国的科技实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诸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较低、重大原始 创新理论成果不足等问题。 6.我国科技创新屡获佳绩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靠科技创新来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漫长的长跑?请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 许实 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 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 静。 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 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 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 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 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 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3 页 共 8 页 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 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注] 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 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 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 实。 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 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 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 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 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 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 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 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 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 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 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 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 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 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 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 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 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 晨。 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 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 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 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 黎明中起身的敦煌—— 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 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 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 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 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 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 的沙丘。 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 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 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 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 (选自《人民日报》) [注]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的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 基词。 B.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 敦煌的影响。 C.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 伟浩大。 D.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 山恶劣环境的不满。 8.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邓愈,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父顺兴,据临濠,与元兵战死,兄友隆代之,复病死,众推愈领军事。 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咸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盱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 太平,略定溧阳、溧水,下集庆,取镇江,皆有功。进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 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 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再迁佥行枢密院事。友谅抚州守将邓克明为吴宏所攻,遣使伪降以缓师。愈知 其情,卷甲夜驰二百里,比明入其城。克明出不意,单骑走。愈号令严肃,秋毫不犯,遂定抚州。克明 不得已降。会友谅丞相胡廷瑞献龙兴路,改洪都府,以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之,而命降将祝宗、康泰 以所部从。二人初不欲降,及奉命从徐达攻武昌,遂反。舟次女儿港,趋还,乘夜破新城门而入。愈仓 卒闻变,以数十骑走,数与贼遇。从骑死且尽,窘甚。连易三马,马辄踣。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 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愈佐大都督朱文正镇之。其明年,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4 页 共 8 页 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 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 敌等。太祖已平武昌,使愈帅兵徇江西未附州县。从常遇春平沙坑、麻岭诸寨,进兵取吉安,围赣州, 五月乃克之。进江西行省右丞,时年二十八。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 (节选自《明史•邓愈传》) 10.下列对文中双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 守御单弱/ 愈激励将士 /与大海/合击破之/ B.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 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C.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 激励将士 /与大海合击/破之/ D.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 守御单弱/ 愈激励将士 /与大海合击/破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祖,为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元,是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C.丞相,古代官名,丞相通常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州一级。如辛弃疾词中有“烽火扬州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邓愈的父兄都曾担任据守临濠的军中统领,都在与元兵作战中英勇牺牲。邓愈年幼时, 就被众人推 举为军事统领。 B.邓愈率军归附太祖,跟随太祖渡江,先后攻克、平定了太平、溧阳、溧水、集庆、镇江等地, 因功升 任广兴翼元帅。 C.苗军统帅杨完者多次向邓愈发动进攻,都被邓愈一一挫败,损失很大;长枪帅谢国玺和余子贞也先后 被邓愈击败。 D.邓愈未及而立之年却已屡立战功,二十八岁时就担任了江西行省右丞。像他这样年轻就扬名显达的 将领不多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 ②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 C.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赞美并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来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 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 却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 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 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 程的却总是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 ,学生在学校规则允许范围内的选课 ,但 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功利性”选课无疑违背了当初设立选修课制度的初衷。 选课“功利化”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选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让选修课变得 有趣、有用也应同步提上日程。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 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因此,选修课要有趣,有趣并不是说老师要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5 页 共 8 页 到传播知识的 。同时选修课要有用。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其实还有更广 义的“有用”,比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辩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凤毛麟角 权利 无可非议 目标 B.寥寥无几 权利 无可厚非 目的 C.寥寥无几 权力 无可非议 目的 D.凤毛麟角 权力 无可厚非 目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 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B.再加上在新装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 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C.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 吸引他们的共鸣。 D.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 引起他们的兴趣。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快递并非现代专属,古已有之。最早的“快递公司”出现在秦朝,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文书, 称为“驿传”。到了汉朝,“驿传”逐渐走向成熟,①______: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或传;同时,政府还将所传递的文书按照不同等级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和时间传递。到了隋唐 时期,②______,规模继续扩大,出现了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格局,就连一些边远山区 也设有“网点”。当然,既是“快递”,那在速度上肯定有所要求。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 判官》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可见,③______。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内容全面,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作为一项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 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 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 就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受疫情影响,意大利北部多个市镇被封锁,威尼托大区的沃镇就是其中之一。当地居 民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竟然聚集在广场,手拉巨大横幅,表示要抗议封锁城市,因为未佩戴 口罩被阻止时,还大喊 “拒绝口罩,归还自由”。 材料二:从武汉封城到多地封城,从查体温到戴口罩、消毒,从查身份到限制出入小区,从居 家隔离到整栋隔离等等,我们给了自由最大限度的放弃。 材料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语文答案】 1.D“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不正确,原文为“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 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 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故选 D 项。 2.B“文章按时间顺序列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正确,从原文来看,应是分两类进行例 举,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列举。故选 B 项。 3.C A 项,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未能达到时代高度”的是“当代文学学科建构”,而不是“当 代文学”。B 项,“根本原因”推断不当,由原文来看,“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 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一个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D 项,“就能脱羽成熟”的 推断结果过于绝对。由原文来看,“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是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成 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故选 C 项。 4.B 项,“可见其他四类人员在科研工作中无足轻重"错误。从材料二图表中并不能判定“其他四 类人员在科研工作中无足轻重”。故选 B. 5.D.A 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一可知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只是被国际凝聚态物理界公认为 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B 项,无中生有,材料一中并没有有关石墨烯表界面效应研究上的突破 解决了我国高效治理污染物的难题的表述,只是说"提供了新思路”。C 项,改变范围,由材料四 可知,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将近 20 年,奖金首次调整。故选 D. 6.第一问:①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 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③坚持人才为本,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把科学研究 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第二问:①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时间。②投入与产出可能不成正比例。③没有先例可循,充满 了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风险。 第一问答题区间在材料一后三段,每一段论述了一点我国科技创新能够屡获佳绩的原因,结合每一 段的内容"中国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 基本,从而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新为核 心的全面创新”中国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扫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6 页 共 8 页 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 设,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分析,概括出原因即可。第二问答题区间在村料三 的第一段后半部分的三句话,三句话分别揭示了靠科技创新来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漫长的长跑的原因。 7.D.“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错误。结合文本 内容分析,两者没有形成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分析无中生有。 8.①斯文·赫定之事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敦煌之地的文化内涵。 ②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 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③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神秘性,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文章写的是敦煌,插入与敦煌有关事情的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敦煌的传奇色彩。文章 写斯文赫定的事情是在第四、五两段,第四段“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 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引出“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 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可见斯文赫定尽 敦煌沙漠,是被敦煌沙漠的神秘所吸引,对沙漠充满梦想,勇敢踏进荒芜人烟的沙漠进行探寻。第五 段叙述了斯文赫本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经过,描述了斯文赫定对敦煌沙漠 神秘之地的具体探寻,进而指出“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 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盖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这是通过斯 文赫定的故事来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此外,斯文 赫定是欧洲著名的探险家,文章写他对敦煌沙漠的探险经过,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性和传奇性,吸引了 读者阅读兴趣。 9.①与开头所体现的“清晨”照应,由清晨到傍晚,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②运用比喻(或通感)等修辞手法,把“微波”比喻成“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令人 产生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敦煌的形象。③句子优美,对夜色的描绘十分真切,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增强 了文章的意蕴,使结尾富有诗意美,含蓄隽永,令人回味。 解析: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 景物描写,主要描写了鸣沙丘从傍晚到夜晚,特别是夜晚的景色,对鸣沙丘夜晚景色的描写非常真切, 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增加了文章意蕴。文章的开头写“清晨,第一缕曙光 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是从一天之中的清晨写起,而文章的最后一段说“黄昏降临……月亮 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超来”,文章由“清晨”写到“黄昏降临“,再到“月亮升起’,按时间先后顺序, 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说文章尾段的时间正好与开头在时间上相互照应。 “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主要运用了通过的修辞手法,用听觉来 写视觉,风吹沙丘泛起的微波属于视觉效果,而细细的音乐属于听觉,这是用听觉来描绘视觉。答题 时,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0.D。“行枢密院判官”为官职名,不可断开,排除 A、C;“守御”为名词,意思是“守卫防御的力 量”,作主语,前面断句,排除 B.句子翻译为:移兵镇守宣州,带领他的队伍夺取绩溪,和胡大海一道 攻克徽州,升任行枢密院判官,守卫徽州。苗军统帅杨完者带领十万兵力来攻打,守卫防御的力量单 薄,邓愈激励将士,和胡大海联合抗击,打败了杨完者。 11.D。“宋代的路相当于州一级”错,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同时在地方设置 路,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百军、监的一级监察区。 12.A.邓愈的兄长是病死而非战死,原文为“兄友隆代之,复病死”。 13. ① 邓愈最后得到养子的马乘坐,才得以冲开抚州城门逃出,奔回应天府。太祖没有怪罪他。(主 语补充;夺门,破门,奋力冲开;罪,怪罪;各 1 分,句意 2 分。) ② 敌人进攻更加急迫,邓愈昼夜不脱铠甲达三个月。太祖亲自带领部队来支援,包围才解除,评定功 劳与战胜敌人相同。(解,脱下;将,率领军队,领兵;论,评定,考核;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邓愈,原名邓友德,太祖为他赐予现名。父亲邓顺兴,据守临濠,与元兵作战牺牲,兄长邓友隆代替父 亲,又病重而死,众人推举邓愈统领军事。邓愈刚十六岁,每次作战必定率先冲锋陷阵,军中都佩服他 的勇敢。太祖从滁阳起兵,邓愈从吁盼来归附,被授予管军总管之职。跟随太祖渡江,攻克太平,平定 溧阳、溧水,攻下集庆,夺取镇江,邓愈都有功。升任广兴翼元帅,出京镇守广德州,在城下打败长枪 帅谢国玺。移兵镇守宣州,带领他的队伍夺取绩溪,和胡大海一道攻克徽州,升任行枢密院判官,守卫 徽州。苗军统帅杨完者带领十万兵力来攻打,守卫防御的力量单薄,邓愈激励将士,和胡大海联合抗 击,打败了杨完者。第二次升任佥行枢密院事。陈友谅的抚州守将邓克明被吴宏进攻,派遣使者假装 投降来缓解军队的进攻。邓愈知晓他的实情,轻装夜驰二百里,等到天明进入他的城中。邓克明没有 料到,只好单骑逃跑。邓愈号令严肃,秋毫不犯,于是平定抚州。邓克明不得已投降。恰逢陈友谅的 丞相胡廷瑞献出龙兴路,改称洪都府,任命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卫洪都,而命降将祝宗、康泰率部 众跟从。二人开始不想投降,到奉命跟随徐达攻打武昌,就反叛了。战船驻扎在女儿港,祝宗等迅速 返回,乘着夜色攻破新城门进入。邓愈突然听说变乱,带领几十骑逃跑,屡次与叛军相遇。跟随的骑 兵将要死冬,窘迫到了极点。连续换了三匹马,马总是向前仆倒。邓愈最后得到养子的马乘坐,才得 以冲开抚州城门逃出,奔回应天府。太祖没有怪罪他。不久徐达回师收复洪都,又任命邓愈辅佐大都 督朱文正镇守。第二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入侵,楼船和城墙一样高,乘着涨水直抵洪都城边,包围 了几百层。邓愈分守抚州门,正当要道。陈友谅亲自指挥部众前来进攻,城墙垮塌了三十多丈,邓愈 边筑城边作战。敌人进攻更加急迫,邓愈昼夜不解铠甲达三个月。太祖亲自带领部队来支援,包围才 解除,评定功劳与战胜敌人相同。太祖已经平定武昌,派邓愈率兵攻打江西没有归附的州县。邓克明 的弟弟邓志清占据永丰,有士兵二万。邓愈攻破永丰,擒获他的大帅五十多人。跟随常遇春平定沙坑、 麻岭诸寨,进兵攻取吉安,包围赣州,五月就攻克赣州。升任江西行省右丞,当时仅年二十八岁。自从 起兵,众将中没有像邓愈与李文忠那样年轻就显达的。 14.A“生活贫穷”错误,“穷”并非生活的贫苦,而是境遇的困窘。 15.① 绿竹摇曳影落书案,泉水潺潺声来耳边,“竹影”与“泉声”表现了弟侄书房周遭景致的清幽。 ② 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静内心的体现。③ 作者借此表达 了对弟侄勤勉专注求学态度的赞美之情。 解析:先初步解读诗歌颈联两句“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意思,即:窗外竹子的影子 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竹影与泉声,诗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 角度表现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而“书案与砚池”则表现了弟侄“在干戈地”仍能静心 读书,一切景语皆情语,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正是主人公心境的体现,诗人借此赞美弟侄 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仍能静心、好学、尚礼。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7 页 共 8 页 【赏析】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目的是勉励侄儿为了终身的事业,要珍惜光阴,勤 奋学习。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 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 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 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 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这首 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 无半点雕琢痕迹。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 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 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 16(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17.C 原文中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作用。A 项,表示强调重点;B 项,表示语意的转换;C 项,表 示解释说明; D 项,表示声音延长。 18.B 第一组,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很少,没有几个。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此 处形容事物少,应用“寥寥无几”。第二组,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 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强调“功利性”选课是权力也是利益,应用 “权利”。第三组,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强调“功利性”选课是权力也是利益,应用“权利”。第四组,目的: 想要得到的结果;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目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此处指想要得到的结果, 应用“目的”。故选 B。 19.D“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主语残缺,排除 AB;“吸引”与“共 鸣”搭配不当,排除 C。故选 D。 20.①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②“快递”业发展十分迅猛 ③唐朝对快递速度要求很高 【解析】语段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快递(业)”,是按照时间顺序表述每个朝代的具体特点的。 第①空,根据前文的“成熟”及后文的驿传的设置传递文书的等级和传递规矩分析可知,空格的内 容应该是驿传有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第②空,从出现以京城为中心等内容看,空格的内容应该是 快递业务发展迅速;第③空,从岑参诗歌的角度分析,空格的内容应该是得出的结论,即唐代对快 递速度要求很高。 21.志愿服务能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能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能使志愿者获得精神上的满 足。 解析:要紧扣题目要求中的“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先把材料中有关志愿服务作用的信息提取出 来,分别是“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会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然后将这几则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 22【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材料有一则的,也有两则及 以上的。不管是一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都需要认真审题,多数材料都需要我们做一些辩证分析, 先逐个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对本题而言,材料一讲述了在疫情阴霾之下的意大利,有人为了“自由”,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 下,在广场聚集,抗议佩戴口罩。材料二讲述了中国武汉的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情况。材料三引用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关于有限自由的论述。三则材料的共同点都是“自由”,不同的是:材料一, 意大利居民追求的自由是以损害自己健康,以及可能给公众带来巨大疫情传播危险的自由方式,在 这一点上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毫无原则和底线。据此我们可以选择的立意为: 自由的底线和原则、自由也需节制等;材料二,中国居民为了配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给了自由最 大限度的放弃,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在防疫过程中,也有一些不遵守规 则的人,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是非常自觉和自律的,我们深刻懂得疫情之下,没有真正的自由, 只有战胜疫情,我们才能保住我们的自由权利,我们深刻懂得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大家的道理。据此 可以选择的立意为:自律是最伟大的自由、放弃“自由”才能得到“自由”等;材料三,只是单纯 的论述自由与枷锁的关系,即自由也处在枷锁之中,自由也要受到限制。据此可以选择的立意为: 自由的“枷锁”、论自由等。我们在确定好材料的异同之后,还要考虑到作文的写作要求,即“触 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问题的核心是“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要求是写出自己感 受,以及带给你的思考,立足“你”,就是要求考生不要脱离“自己”的感受,要写真情实感,拒 绝假、大、空,要言之有物,“怎样的”要求说明思考的内容和具体的想法,可以提意见,也可以 就此现象写自己的观点,文体上面没有限制,可以选择议论文和记叙文,但就材料类型而言,议论 文更加合适。在写作时确定好最佳立意,组织好材料即可。 [参考立意] 自由的底线和原则 自由也需节制 自律是最伟大的自由 放弃“自由”才能得到“自由” 自由的“枷锁” [素材] 1.自由只有通过友爱才得以保全。——雨果 2.自由只会倒在她自己的剑下。——约翰逊 3.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金斯伯格 4.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英格索尔 5.自由之树必须时时用暴君的血作养料。——杰弗逊 6.自由与放肆的分别,如同狗与狼的分别。外形固然仿佛,性质早大不相似。一个是有拘束,守范 围的。一个是不受拘束不守范围的。——老宣 8.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畏惧它的缘故。——肖伯纳 9.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乔·华盛顿 10.自由向来是一切财富中最昂贵的财富。——罗曼·罗兰 1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12.自由是一种教义,一种公理。——布宁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0 年 6 月 1 日 第 8 页 共 8 页 13.自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的幸福之一。——塞万提斯 14.自由是人先稍微试用,然后无限制地使用,才能真正懂得用法的财产。——杜伽尔 15.自由是人类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贵物品。——杜伽尔 16.自由是进步的象征。——英格索尔 17.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黑格尔 范文 适度自由,扎根前行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 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袤的,有猎豹可以驰骋。而我说,自由的人们,在过度自由时便 会失去自由。因此,我们应适度自由,扎根前行。 适度自由,保持平衡。 美国亚利桑那体态优雅的白尾鹿,长期以来与当地的草原及其天敌美洲狮、狼处于一种平衡状 态,鹿群数量维持在 4000 头左右。1906 年,为了“保护”鹿群,当地政府开始执行一项捕杀其天 敌的计划。此计划实施之后,鹿群以每年 20%的速度增殖,到 1925 年时达到了 25 万头,是自然状 态数量的 60 倍。这时,意想不到的“自由繁殖”的结果出现了:许多鹿被饿死,另一些鹿长得很 小或不健康。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饥饿的鹿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居地。它们吃农作物、菜园里的蔬 菜、灌木等,直接影响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鸟类和小动物,生物的链条开始紊乱,生物群的平衡被 打破。 人们很喜欢这些体形优美、漂亮敏捷的鹿,多数人不希望看到这些鹿遭受饥饿或疾病的折磨。 可是人们啊,不是你们给予鹿的繁殖的过度自由,反而使得鹿群失去了平衡,导致鹿群自身和生物 群之间的生存危机吗?看来,自由应该是适度的,自由和束缚应该保持相对平衡。 适度自由,保持心态。 风筝很自由,可以翱翔于天地之间,它飞得稳稳的,不像燕子,它可以停在空中。风筝身上连 着一条线,风筝线使得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不至于飞走。可是,当这根线拉得太紧的 时候,风筝便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无目的地左冲一下,右滑一下;完全没有了线的牵引,失去平 衡的风筝会很快从天上掉下来。风筝的自由,建立在线的束缚和牵引上。所谓适度的自由是让事情 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不至于太多或者太少。线放多了,风筝由于风力不够飞不起来,而线少了呢, 风筝又无法在风的作用下飞上天。没有线的风筝更不行。以此来比喻我们对生活自由的态度,那就 是既不要过度束缚自己,也不能过度地放纵自己,更不能认为束缚是自由的天敌,而彻底舍弃它。 在生活中,面对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颗善于平衡的心,一种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 由。 适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 生活中的人们,总是从这件事忙到那件事,累个没完。其实,太累了,就该休整休整,调整状 态。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保持休息就保证了健康。也有一些人,整天碌碌无为,荒废光阴,他 们的螺丝太松了,这时候应该紧一紧,不然生活的螺丝就报废了。适度自由,这是工作的一大准则, 张弛有度,生活才有滋有味。适当地约束自己,才能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理想的生活方式,也就 是我们渴望的最大的自由。 适度自由,扎根前行,收获美丽人生。翅膀的两端,是生活的自由和束缚,用心去挥动翅膀, 才能在生活中平衡地飞翔。 [结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亮出中心论点:适度自由,扎 根前行,总起全文;然后作者又分别从“适度自由,保持平衡”、“适度自由,保持心态”和“适 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三个层次来具体阐述“适度自由,扎根前行”的方法和意义,内容充实, 论证深刻透彻;结尾水到渠成,照应开头,浑然一体。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