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2020 年全国 I 卷高三最新信息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膜上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如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都具有转运功能,下面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胆固醇可通过载体蛋白快速进入膜内
C.神经细胞兴奋时,Na+由通道蛋白进入胞内不消耗能量
D.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转运一般具有特异性
2.为研究 Cu2+和 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 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 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缓冲液的 pH 应控制为最适 pH B.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 37℃左右
C.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3.在疟疾流行地区,携带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个体的疟疾感染率较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A.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 DNA 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B.移植健康人的骨髓可以治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D.基因突变对个体的影响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
4.实验室小鼠只有在亮灯后触碰杠杆,才能得到食物。经过反复训练,灯光会促使小鼠主动触
碰杠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灯光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小鼠触碰杠杆
B.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
C.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D.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非条件反射
5.在人工生态养殖场里,鸡以蚯蚓、昆虫、果实为食。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果树、鸡、蚯蚓、昆虫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鸡属于第三或更高营养级
C.利用鸡粪肥园,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人取食鸡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G/g 和 F/f 控制,花色有紫色(G_ff)、红色(G_Ff)、
白色(G_FF、gg_ _)三种。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紫花(Ggff)与白花(ggFf)杂交,统计子代花色无法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为独立遗传
C.红花(GgFf)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子代花色为紫∶红∶白=1∶2∶
1
D.红花(GgFf)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则子代花色为红∶紫∶白=6∶3∶
7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B.硫酸亚铁与维生素 C 混用有利于铁元素吸收
C.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
D.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
8.N2 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 在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
B.催化剂 a 表面发生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催化剂 a、b 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
D.催化剂 b 表面发生的反应为:4NH3+5O2 =======
催化剂 b
4NO+6H2O
9.化合物 Y 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由 X 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 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转化为 Y 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Y 的化学式为 C23H32O7N
C.1mol Y 最多能与 4mol NaOH 反应
D.X 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10.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高能盐,该盐由 X、Y、Z、M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组成,其化学式为(Y5)6(X3Z)3(YX4)4M。该盐的两种阳离子均为 10 电子离子,分别是由 X 与 Y、X
与 Z 组成。化合物 XM 是 18 电子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 与 Y、X 与 Z 还分别可形成 10 电子分子
B.该盐中存在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该盐的阴离子均可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 M>Y>Z>X
11.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 NaOH 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 pH 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12.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固氮”的镁-氮二次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固氮时,电池的总反应为 3Mg+N2=Mg3N2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g3N2-6e−=3Mg2++N2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钌复合电极流向镁电极
D.当无水 LiCl—MgCl2 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才能工作
13.常温时,向 120mL 0.005mol·L−1 CaCl2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1 Na2CO3 溶液,混合溶液
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25℃时,Ksp(CaCO3)=3.36×10−9,忽略 CO 2−3 水解。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a 点对应的溶液中 Ca2+开始形成沉淀,溶液中 c(Ca2+)=c(CO2−3 )
B.b 点对应的溶液中 Ca2+已完全沉淀,且存在关系:c(Na+)+c(H+)=c(Cl−)+c(OH−)
C.在滴加 Na2CO3 溶液的过程中,混合溶液的 pH 先减小后增大
D.上图可以说明 CaCO3 在溶液中存在过饱和现象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的 0 分。
1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1,激发态能量 En=E1
n2,其中 n=2、3、……。若氢原子从 n
=3 跃迁到 n=1 辐射光的频率为 v,则能使基态氢原子电离的光子最小频率为
A. B.v C. D.8
9
ν 9
8
ν 36
5
ν15.一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直线运动,从质点开始运动计时,经时间 t 质点的位移为 x,
其x
t-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任意相邻的 0.2 s 内,质点位移差的大小均为 0.04 m
C.任意 1 s 内,质点速度增量的大小均为 0.5 m/s
D.质点在 1 s 末与 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16.如图所示,等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MN 是两个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 为垂足,a、b 是
距离 O 很近的两点,一个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一定速度沿 MN 直线
进入电场,顺次经过 a、O、b 点。在粒子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 O 点的电势能为零
B.粒子在 O 点的动量最小
C.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粒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17.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一端接有 R=2 Ω 的定值电阻,导轨间距 L=
0.5 m,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并始终垂直,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 B=
2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右运动,其速度
v 随位移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金属棒在 0~1 m 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
A.0.5 J B.0.75 J C.1 J D.2 J
18.在 X 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固定一
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 F,速
度大小为 v,其 F-v2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 X 星球的半径为 R0,引力常量为 G,不考虑星球自
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b
B.X 星球的密度 ρ=
C.X 星球的质量 M=
D.环绕 X 星球的轨道离星球表面高度为 R0 的卫星周期 T=
19.如图所示,台阶 B、C 的水平宽度相同,AB、BC 的竖直高度分别为 h1、h2,甲、乙两个
相同的小球分别从 A、B 台阶的边缘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弹出,恰好同时落在台阶 C 的边缘点 P,不
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弹出到 P 点,两球的速度变化量方向不同
B.竖直高度 h1∶h2 =3∶1
C.到达 P 点前的瞬间,甲、乙两球的重力功率之比为 2∶1
D.到达 P 点前的瞬间,甲、乙两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 1∶2
2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光滑细杆竖直固定,质量为 m 的小球 C 穿在细杆上,光滑的轻质
小滑轮 D 固定在墙上。A、B 两物体用轻弹簧竖直相连,一根没有弹性的轻绳,一端与 A 连接,另
一端跨过小滑轮 D 与小球 C 相连。小球 C 位于 M 时,轻绳与细杆的夹角为 θ。现让小球 C 从 M 点
由静止释放,当下降距离 h 到达 N 点时,轻绳与细杆的夹角再次为 θ,小球的速度为 v,整个过程
中绳均处于绷紧状态。在小球 C 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 C 和物体 A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小球 C 落到与滑轮 D 同一高度时,物体 A 的动能最大
C.小球 C 到达 N 点时 A 的速度为 vcos θ
D.小球 C 到达 N 点时物体 A 的动能为 mgh-1
2mv2
0
3
4π
b
GR
aR
b
024π RR
b21.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 ABC 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速率不同的大量相同
带电粒子从 A 点沿与 AC 边夹角为 60°方向进入磁场,从 AC 和 BC 边的不同位置离开磁场。已知
AB=L,∠ACB=30°,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则
A.所有从 BC 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B.从 BC 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比从 AC 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短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弧长越长,运动时间一定越长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弧长为 3
3 π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
量 M 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
度 a。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后端,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
C.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
D.每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某次操作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
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小车加速度 a 为纵坐标,钩码的总重力 F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若不断增加所挂钩码
的个数,则作出的图象是__________。
23.(9 分)利用图甲的电路来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还有:标准电池(电动势 E0
=9.0 V,内阻不计),电阻箱 R1 和 R2,标准电阻 R0 =1.0 Ω,灵敏电流计 G,待测电池(电动势 Ex
小于 E0,内阻 rx),开关 3 个。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电阻箱 R2 调至某一阻值,闭合开关 S1、S2、S3,再调电阻箱 R1 使电流计 G 示数为零,
记录 R1、R2 的值;
b.改变电阻箱 R2 的阻值,重复步骤 a,记录下多组 R1 及对应的 R2 值。
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 a 中,调电阻箱 R1 使 G 的示数为零,此时电阻箱 R1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用 R0 、
R1 、E0 表示);
(2)当 G 表示数为零时,R1、R2 两端电压分别为 U1、U2,则 U1_____U2(填“>”“=”或
“<”);
(3)利用记录的多组 R1 及对应的 R2 值,作出 图象(见图乙),已知该直线斜率 k=1.5,
结合图象可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Ex=_____V,内阻 rx=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2 分)一种太空飞船磁聚焦式霍尔推进器,其原理如下:由栅极(金属网)MN、PQ 构成磁
感应强度为 B1 的区域 I,如图,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等离子体从其下方以恒定速率 v1 射入,在栅极间
形成稳定的电场后,系统自动关闭粒子进入的通道并立即撤去磁 B1。区域Ⅱ内有磁感应强度为 B2
(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其右边界是直径为 D、与上下极板 RC、HK 相切的半圆(与下板相切于
A)。当区域 I 中粒子进入的通道关闭后,在 A 处的放射源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相等的氙原子核,氙
原子核在区域Ⅱ中的运动半径与磁场的半圆形边界半径相等,形成宽度为 D 的平行于 RC 的氙原子
核束,通过栅极网孔进入电场,加速后从 PQ 喷出,让飞船获得反向推力。不计粒子之间相互作用
与相对论效应。已知栅极 MN 和 PQ 间距为 d,氙原子核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求:
1 2
1 1
R R
−(1)在栅极 MN、PQ 间形成的稳定电场的电场强度 E 的大小;
(2)氙原子核从 PQ 喷出时速度 v2 的大小;
25.(20 分)如图,倾角 θ=37°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 3m 的物块 c 恰好静止在斜
面上的 O 点,质量为 M 的物块 a 和质量为 m 的物块 b 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绕过斜
面顶端的小滑轮并处于松驰状态,物块 a 静止在地面上。从斜面顶端 P 静止释放物块 b,b 滑到 O
点前的瞬间,轻绳恰好伸直,随后瞬间绷断,a 获得 1 m/s 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之后 b 与 c 立即
发生弹性碰撞,碰后 b 运动 1 s 至斜面底端 Q。已知 OP= m,OQ= m,物块 b 与斜面体的动
摩擦因数 μ=0.25,空气阻力、滑轮处的摩擦均不计,取 g=10 m/s2。求:
(1)绳伸直前的瞬间物块 b 的速度大小;
(2)轻绳绷断后,物块 b 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
(3)物块 a、b 的质量之比。
26.(14 分)实验室以 NaClO3、H2SO4、SO2、H2O2 和 NaOH 为原料,制备 NaClO2 和无水
Na2SO4,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①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②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
③温度高于 60℃时,NaClO2 发生分解生成 NaClO3 和 NaCl。
(1)反应 1 中 SO2 与 NaClO3 反应制得 ClO2 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图 1 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 2 生成 NaClO2,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①研究表明,实验时吸收液中 H2O2 与 NaOH 的物料比需要控制在 0.8 左右,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吸收液中 H2O2 和 NaOH 的物料比、浓度和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 0~3℃进行,
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 2 经过减压蒸发、冷却结晶等操作获得 NaClO2 粗产品。实验中采用减压蒸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SO4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请补充完整由母液 1 制备无水 Na2SO4 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
到产品。
27.(14 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g)+I2(g)=2HI(g) ΔH=QkJ·mol−1
H2(g)+I2(s)=2HI(g) ΔH=+26.48kJ·mol−1
I2(g)=I2(s) ΔH=-37.48kJ·mol−1
化学键 I—I H—I
键能/(kJ·mol−1) 151 299
键能是将 1mol 气体分子 AB 断裂为中性气态原子 A 和 B 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 kJ·mol−1。
81
32
7
8①Q=____kJ·mol−1。
②H—H 键能为____kJ·mol−1。
(2)716K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充入 H2(g)和 I2(g),测得气体混合物中
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①若 反 应 开 始 时 气 体 混 合 物 的 总 压 为 p kPa, 则 反 应 在 前 20min 内 的 I2(g)平 均 速 率
(I2)=___kPa·min−1(用含 p 的式子表示)。
②在 H2(g)+I2(g) 2HI(g) ΔH=QkJ·mol−1 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 v 正=k 正·c(H2)·c(I2),逆反
应速率为 v 逆=k 逆·c2(HI),其中 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则温度为 716K 时, =___(列出计算式)。
③H2(g)+I2(g) 2HI(g)达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可能逆向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NaClO 可将溶液中的 I−氧化为 I2。通过测定体系的吸光度,检测到不同 pH
下 I2 的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已知: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 c(I2)越大。
①pH=4.8 时,在___min 附近 c(I2)最大。
②10min 时,不同 pH 与吸光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③pH=4.0 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吸光度快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28.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用作合金添加剂、生产硫酸或石油精炼用的催化
剂等。为回收利用含钒催化剂,研制了一种利用废催化剂(含有 V2O5、VOSO4、不溶性硅酸盐)回
收 V2O5 的新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1)部分含钒物质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物质 VOSO4 V2O5 NH4VO3 (VO2)2SO4
溶解性 可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2)VO +2 +OH− VO−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水浸泡废催化剂,为了提高单位时间内废钒的浸出率,在不加试剂情况下,可以采取的
措施为 (写一条)。
(2)滤液 1 和滤液 2 中钒的存在形式相同,其存在形式为 (填离子符号)。
(3)每生成 1mol (VO2)2SO4 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4)在滤渣 1 中加入 Na2SO3 和过量 H2SO4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结合化学用语,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氨水的一种作用为 。
(6)新工艺流程的最后,钒以 NH4VO3 的形式沉淀出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 II 的温度,纵
坐标表示沉钒率,沉钒率是指 NH4VO3 沉淀中 V 元素的质量和废催化剂中 V 元素的质量之比,也即
是钒的回收率。请解释图中温度超过 80℃以后,沉钒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7)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8)若实验室用的原料中 V2O5 占 6%(原料中的所有钒已换算成 V2O5)。取 100 克该废钒催化剂
按工业生产的步骤进行实验。当加入 100mL 0.1mol/L 的 KClO3 溶液时,溶液中的钒恰好被完全处理,
假设与 KClO3 反应后的操作步骤中钒没有损失,则该实验中钒的回收率是_____(保留 3 位有效数
字)。
29.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先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
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提前发芽。请结合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v
k
k
正
逆(1)上述现象中导致种子提前萌发的主要原因与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降解有关。
写出合成该激素的常见部位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为研究该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课题研究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品种、生理状态、大小等均相同的饱满种子若干,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用_____________浸泡处理,乙组用激素的合成抑制剂浸泡处理,丙组用人工合成的激
素浸泡处理,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种子的活力指数和 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如图 1、图 2 所示。
据 此 推 测 , 激 素 可 以 _________ ( 填 “ 促 进 ” 或 者 “ 抑 制 ” ) α- 淀 粉 酶 合 成 , 该 酶 通 过
__________________,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提供物质来源。
30.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研究成果-青蒿素在疟疾治疗及预防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疟疾是
经雌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单细胞真核动物)的血液而引起的传染病。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侵入人体时,首先要突破皮肤、黏膜等,上述免疫过程为__________(“非特异性
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从细胞的生命历程看,被疟原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__________。
(2)疟原虫有间日、三日、恶性和卵形之分,感染了间日疟原虫后,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在 2-3
周出现,4-8 周达到峰值,因此,对疑似感染者可以在此期间多次抽血进行抗体检查,以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疟原虫繁殖到一定数量(子细胞称裂殖子),引起红细胞短时间大量破裂,释放的裂殖
子产生的疟色素等物质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体温调定点类似于空调的设定温度,后
来体温调节将围绕此设定温度进行调节)提高。在体温上升至体温调定点的过程中,患者处于
__________(发冷期或发热期)。
(4)患者体温调节的过程中,下丘脑调节使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提高了细胞代
谢速率。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组成细胞结构 ②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③起催化作用 ④调节生命活动的
信号分子 ⑤提供能量
31.菹草作为沉水先锋植物常用于湿地的生态修复,它可以促进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吸收
水中的无机盐,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菹草自然生长区域,一般分布有蒲草,芦苇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漂浮植物,也有菹草等
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这样的分布为水生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
(2)菹草大量死亡后,蓝藻生物量会增加,其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利用菹草进行湿地修复时,如果只种植菹草,极易在夏季引发水华,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
是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___________________。
32.伴性羽色基因在鹌鹑育种和生产中已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已知羽色由位于 Z 染色体上的
两对等位基因 Y/y 和 B/b 决定,Y 对 y 完全显性,B 对 b 完全显性。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为:
(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B/b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Y/y
和 B/b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已知黄色雌鹌鹑基因型为 ZyBW,推测纯合栗色雄鹌鹑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两个纯合品系,正反交的后代均能通过观察羽色来判断性别。请分别写出正反交亲本
和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B.气体的体积是指该气体的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C.布朗运动虽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是它可以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所有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后,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固态仍为晶体
E.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10 分)一个饭店的蓄水池内悬浮一支 A 端封闭、B 端开口的薄玻璃管质量为 0.2 kg,横截面
积为 S=2 cm2,A 端离水面距离 H=1 m,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为 p0 =105 Pa,如图甲所示。管内封
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 7℃,管内气体质量远小于玻璃管质量。设水的密度 ρ=1×103
kg/m3,取 g=10 m/s2。求:
(i)管内气体压强为多少?(ii)现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拉出水面直至 A 端在水面上方 h=0.2 m 撤去拉力后若要保持在此位置
漂浮,应将管内气体温度变成多少?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甲、乙是两列振幅相同的同种简谐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着 x 轴方向传播,甲波沿 x 轴正
方向传播,频率为1
3 Hz;乙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如图为某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图(虚线是甲波,实
线是乙波),P 是 x=6 m 处的质点。由此可知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
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再过 3 s,x=6 m 处的质点将再次处于平衡位置
B.甲乙两波的波长之比为 3∶2
C.此时 x=6 m 处的质点的速度为零
D.再过 0.5 s,x=6 m 处的质点沿 y 轴负方向振动
E.乙波的频率为2
3 Hz
(2)(10 分)如图所示,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 ABC,∠A=30°。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n1,
对紫光的折射率为 n2,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为 v,在跟 AC 边相距 d 处有一与 AC 平行的光屏。
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 AB 边射入棱镜,则:
(i)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
(ii)若两种光都能从 AC 面射出,求在光屏 MN 上两光点间的距离。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海洋是元素的摇篮,海水中含有大量卤族元素。NaCl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
(1)元素 Na 的价电子被激发到相邻高能级后形成的激发态 Na 原子,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除了 NaCl,Cl 元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化合物,如 NaClO、NaClO2、NaClO3、NaClO4,这
四种钠盐对应的酸的酸性依次增强,试解释 HClO4 的酸性强于 HClO3 的原因:__________。
(3)在适当条件下,电解 NaCl 水溶液可制得 NaClO3。
①NaCl 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配位键 D.氢键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 ClO −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写出一个 ClO −3的等电子体的
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
(4)在 NaCl 晶体中,Na 位于 Cl 所围成的正______面体的体心,该多面体的边长是______nm。
(5)Na 半径与 Cl 半径的比值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 3 位, =1.414)。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磷酸氯喹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可由氯喹(H)与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得,
它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
回到下列问题:
(1)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2)B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3)碳原子上连有 4 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H 中有___个手性碳原子。
2(4)F→H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5)C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 与氢气反应后的产物 M 的分子式为 C9H8NOCl,符合下列条件的 M 有__________种。
①遇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③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 ④含有-NH2 和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2∶2∶1∶2 的 M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任写 2 种)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需接种在培养基培养,以便进一步筛选目的菌株,培养基成分如
下: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X 抗生素 水
0.5g 1g 0.5g 2g 适量 定容至 100mg
(1)上述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 X 是___________,利用培养基分离纯化目的菌株,可用_______
( 填 “ 平 板 划 线 法 ” 、 “ 稀 释 涂 布 平 板 法 ” 、 “ 平 板 划 线 法 或 稀 释 涂 布 平 板 法 ” )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接 种 后 , 应 将 培 养 基 放 入 37 ℃ 恒 温 箱 中 倒 置 培 养 , 倒 置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可将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并接种在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
扩大培养。在接种过程中应注意的无菌操作有:_______(至少写 2 个)。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基础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1944 年,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不但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还证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该实验是基因工程的先导。
(2)1967 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拟核 DNA 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
细胞间转移,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在研究细菌时发现
质粒上存在抗生素抗性基因,该基因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 年代,科学家在研究时发现,噬菌体感染某些宿主细菌后无法繁殖,进一步研究发现
宿主细菌含有能剪切噬菌体 DNA 的____________酶,但该酶并未降解细菌自身 DNA,对此现象的
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80 年,科学家首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将重组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
培育出第一个转基因小鼠,1983 年科学家又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重组基因导入烟草,
培育出第一例转基因烟草。此后,基因工程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
(5)1988 年,由穆里斯发明的 PCR 技术使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利用 PCR
技 术 扩 增 DNA 时 , 需 要 在 反 应 体 系 中 添 加 的 有 机 物 质 有 dNTP ( 三 磷 酸 脱 氧 核 苷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Taq 酶。绝密 ★ 启用前
2020 年全国 I 卷高三最新信息卷
理科综合答案(十)
1.【答案】B
【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A 正确;胆固醇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通过载体蛋白,B 错误;神经
细胞兴奋时,Na+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 正确;由于细胞对物质
的运输有选择性,所以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转运一般具有特异性,D 正确。
2. 【答案】D
【解析】缓冲液的 pH 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A 正确;温度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应保持适宜,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 37℃左右,B 正确;碘液遇淀粉变蓝,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变
蓝色,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C 正确;甲乙两组实验中除了有 Cu2+和 Cl−,还有硫
酸根离子和钠离子,需要排除二者对实验的干扰,因此对照组还需要再设置一组排除硫酸根离子和
一组排除钠离子干扰的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方案设置的对照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D 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
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A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形状异
常,而红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移植健康人的骨髓,健康人的骨髓中的造
血干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正常的红细胞,从而治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引起的,导致血红蛋白的结
构异常,C 正确;由题意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在疟
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而有利于个体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否
有利取决于环境的选择作用,D 正确。
4. 【答案】B
【解析】灯光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小鼠触碰杠杆,A 错误;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
间形成联系,B 正确;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 行为没有改变遗传物质,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
错误;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条件反射,D 错误。
5.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果树、鸡、蚯蚓、昆虫只属于生物成分,A 错
误;鸡以果实为食,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昆虫、蚯蚓为食,属于第三营养级,B 错误;利用鸡粪肥
园,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 错误;人取食鸡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
价值,D 正确。
6. 【答案】C
【解析】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 正确;紫花
(Ggff)与白花(ggFf)杂交,无论两对基因是否为独立遗传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 正确;红花
(GgFf)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有 G 和 F 在一条染色体上或者 G 和 f 在一
条染色体上,则子代花色为红花∶白花=1∶1 或紫∶红∶白=1∶2∶1,C 错误;红花(GgFf)自交,
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则后代出现紫花(G_ff)的概率为 3/4×1/4=3/16;红花(G_Ff)
的概率为 3/4×1/2=3/8;白花(G_FF、gg_ _)的概率为 1-3/16-3/8=7/16,即子代花色为红∶紫∶白
=6∶3∶7,D 正确。
7.【答案】A
【解析】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 错误;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可防止亚
铁被氧化,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 C,可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B 正确;汗水含氯
化钠,故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C 正确;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
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D 正确;答案选 A。
8. 【答案】D
【解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 a 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做生成物,
在催化剂 b 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氨气做反应物,则氨气在反应过程中做中间产
物,故 A 错误;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 a 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没有发生分解
反应,故 B 错误;催化剂 a、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 C 错误;由示意图可
知,在催化剂 b 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
催化剂 b
4NO+6H2O,故 D 正确。
9.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化合物X 中的 Cl 原子被取代得到化合物 Y,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A 选项正确;由 Y 的结构简式可得,其化学式为 C23H31O7N,B 选项错误;化合物 Y 中含有的酯基
和酚羟基均能与 NaOH 反应,1mol Y 中含有 2mol 酯基,1mol 酚羟基,最多能消耗 3mol NaOH,C
选项错误;X 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羰基和醚键,均为平面结构,因此分子中的 C 原子可
能在同一个平面,D 选项错误;答案选 A。
10. 【答案】C
【解析】该盐由 X、Y、Z、M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Y5)6(X3Z)3(YX4)4M。该盐的两种阳离子均为 10 电子离子,分别是由 X 与 Y、X 与 Z 组成。化合物 XM
是 18 电子分子,则 X 为 H、Y 为 N、Z 为 O、M 为 Cl,X 与 Y、X 与 Z 组成的 10 电子离子分别为
的NH +4 、H3O+。X 与 Y、X 与 Z 还分别可形成 10 电子分子分别为 NH3、H2O,A 正确;N −5内存在非
极性共价键,NH +4 、H3O+内存在极性共价键,N−5、Cl−、NH +4 、H3O+阴、阳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B
正确;Cl−为强酸的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反应,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 错误;四种
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 Cl−>N3−>O2−>H+,D 正确;答案选 C。
11. 【答案】C
【解析】蔗糖在稀硫酸存在、水浴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一分子葡糖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分
子结构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砖红
色氧化亚铜沉淀,故 C 错误;答案选 C。
12. 【答案】C
【解析】固氮时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镁为活泼金属,作负极,被氧化成 Mg2+,钌复合电极为
正极,氮气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3−,与熔融电解质中镁离子生成 Mg3N2,所以总反应为
3Mg+N2=Mg3N2,故 A 正确;脱氮时,-3 价的氮要被氧化,钌复合电极应发生氧化反应,Mg3N2 失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电极反应:Mg3N2-6e−=3M2++N2↑,故 B 正确;固氮时,镁电极为负极,
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镁电极流向钌复合电极,故 C 错误;无水 LiCl-MgCl2 混合物常温下为固体,无
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受热熔融后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导电,电池才能工作,故 D 正确;故选 C。
13.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a 点对应的溶液导电能力急剧下降,说明 Ca2+开始形成沉淀,而溶液中的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分别来源于 CaCl2 溶液和 Na2CO3 溶液,CaCO3 形成沉淀时,Ca2+和 CO 2−3 不一
定相等,故 A 错误;原溶液中 n(Ca2+)=120mL×0.005mol·L−1=0.6mmol,要使钙离子完全沉淀,需要
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6mL,向b点中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小于6mL,
不能使钙离子完全沉淀,电荷守恒关系式为:2c(Ca2+)+c(Na+)+c(H+)=c(Cl−)+c(OH−)+2c(CO2−3 ),故 B
错误;不忽略 CO 2−3 水解的情况下,在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没有沉淀析出,溶液 pH 变大,析出碳酸钙
时,溶液的 pH 突然变小,在 Ca2+完全沉淀之前,混合溶液的 pH 值几乎不变,当所有的钙离子转化
为碳酸钙沉淀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的 pH 值变大,直至与碳酸钠溶液的 pH 几乎相同,忽
略 CO 2−3 水解的情况下,水溶液的 pH 不发生变化,故 C 错误;理论上 Ca2+开始形成沉淀,c(CO2−3 )≈
mol·L-1≈10-6mol·L-1,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10−2mL,即 1
滴碳酸钠溶液就能使溶液中的离子积>Ksp(CaCO3),而向 a 点对应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2.2ml,此时,溶液处于过饱和溶液,故 D 正确;故选 D。
14.【答案】C
【解析】从 n=3 跃迁到 n=1 辐射光的频率为 v,则 ,若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则
0-E1=hv′,联立解得 ,故选 C。
15.【答案】B
【解析】假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可得 x=v0t+1
2at2,变形可得x
t=v0+1
2at,其
表达式与x
t-t 图象相对应可求得 v0=2 m/s,a=-1 m/s2,说明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A 错
误;任意相邻的 0.2 s 内,质点位移差的大小 Δx=at2=0.04 m,故 B 正确;任意 1 s 内,质点速度
增量的大小 Δv=at=1 m/s,故 C 错误;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 v0=2 m/s,a=-1 m/s2,经过
t1=2 s 速度减为零,然后开始反向运动,则物体在 1 s 末与 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反,故 D 错误。
16.【答案】C
【解析】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电场线的反方向,由图可知,从 a 到 O 点过程中,电场
力做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动能,电势能减小,从 O 到 b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转化为电
势能,电势能增加,即粒子在 O 点的电势能最小,但并不一定为零,粒子在 O 点的速度最大,动
量最大,AB 错误,C 正确;a、b 是距离 O 很近的两点,由力的合成规律可知,粒子经过 a、O、
b 点时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则粒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错误。
17.【答案】A
【解析】安培力 ,结合图象可知当 x=1 m 时,克服安培力的功
,故 A 正确。
18.【答案】D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杆的弹力为 0 时,v2=b,小球在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mg=mv2
R,
可得 ,故 A 错误;根据 X 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 ,
,故 BC 错误;星的轨道半径 r=2R0,周期 ,故 D 正
确。
19.【答案】BC
【解析】两球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均为 g,则从弹出到 P 点,两球的速度变化量
方向均竖直向下,A 错误;对甲球,2x=v0t1,h1+h2=1
2gt12,对乙球,x=v0t2,h2=1
2gt22,联立解
得竖直高度 h1∶h2 =3∶1,B 正确;根据 vy= 2gh可知到达 P 点前的瞬间,甲、乙两球的竖直速度之
比为 2∶1,根据 PG=mgvy 可知重力功率之比为 2∶1,C 正确;到达 P 点前的瞬间,球的速度方向与
9
3
3.36 10
5.0 10
−
−
×
×
1
123
E E hν− =
9
8
ν ν′ =
2 2B L vF vR
= ∝
1 0.5 J2W Fx= =
bg R
=
2
0
Mmmg G R
=
2 2
0 0gR bRM G GR
= =
0
3
4π
M b
V GRR
ρ = =
3
022π 4π RRrT GM b
= =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则甲、乙两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
为 2∶1,D 错误。
20.【答案】CD
【解析】小球 C 下落的过程中,因弹簧的弹力对物块 A 要做功,则小球 C 和物体 A 组成的系
统机械能不守恒,故 A 错误;当小球 C 落到与滑轮 D 同一高度时,物体 A 的速度为零,动能为
零,故 B 错误;小球 C 到达 N 点时,将 C 的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的速度,沿绳子
方向的速度为 vcos θ,则 A 的速度为 vcos θ,故 C 正确;小球 C 到达 N 点时,物体 A 的位置不
变,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则由能量关系知小球 C 的机械能减少量为 mgh-1
2mv2,则物体 A 的动
能为 mgh-1
2mv2,故 D 正确。
21.【答案】BD
【解析】由轨迹可知,所有从 BC 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运动的偏转角不同,则在磁场中运动的
时间不相同,A 错误;从 BC 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较小,根据 t= θ
2π·T
可知,时间一定比从 AC 边离开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短,B 正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弧长越
长,但是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不一定越大,则运动时间不一定越长,C 错误;当圆弧与 BC 边相切
时,轨迹圆弧最长,由几何关系可知,圆弧半径 r=OE=AD=Lcos 30°= 3
2 L,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为 θ=2
3π,则弧长 l=rθ= 3
3 πL,D 正确。
22.(6 分)
【答案】(1)AC (2)0.60 (3)C
【解析】(1)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A 正确;平衡摩擦力
时不挂钩码,只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B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后释放小车,C 正确;每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错误。
(2)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 T=0.1 s,根据 Δx=aT2 解得
。
(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M+m)a,则 ,当 m≪M 时 F=mg,则此时
可知 a-F 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若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则不再满足 m≪M,则由
可知 a-F 图象的斜率减小,即图像向下弯曲。
23.(9 分)
【答案】(1) (2)= (3)6.0 1.0
【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上部分电路的电流 ,电阻箱 R1 两端的电压
为 。
(2)当 G 表示数为零时,说明 R1 两端电压等于电源 Ex 的路端电压,即 R1、R2 两端电压相等,
则 U1=U2。
(3)在下部分电路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由 U1=U2 可得
,由题意可知 , ,解得 Ex=6.0 V,rx=1.0 Ω。
24.(12 分)
【解析】(1)等离子体由下方进入区域 I 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偏转,当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等
于洛伦兹力时,形成稳定的匀强电场,设等离子体的电荷量为 q′,则:
Eq′=B1v1q′
即 E=B1v1。
(2)氙原子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设速度为 v0,则有:qv0B2=mv02
r
根据题意:r=1
2D
氙原子核经过区域 I 加速后,离开 PQ 的速度大小为 v2,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Eqd=1
2mv22-1
2mv02
联立解得: 。
25.(20 分)
【解析】(1)设 b 沿斜面下滑过程加速度为 a1、绳伸直前的瞬间物块 b 的速度为 v,有:
mgsin θ-μmgcos θ=ma1
v2=2a1l1
联立解得:a1=4 m/s2,v=4.5 m/s。
0
2tan gh hv
θ = ∝
2
2 0.60 m/s4
CD ACx xa T
−= =
MF Ma mgM m
= = +
Fa M
=
1a FM m
= +
1
0
0 1
R ER R+
0
0 1
EI R R
= +
1
1 1 0
0 1
RU IR ER R
= = +
2
2
2
x
x
E RU r R
= +
0 0
1 0 0 1 0
1 1x x
x
E r E E
R E R R E R
−= ⋅ + 0
0 0
1.5xE r
E R
= 0
0
0.5x
x
E E
E R
− =
2 2 2
1 1 2
2 2
8
4
B v qdm B D qv m
+=(2)设 c、b 碰撞后的瞬间 b 速度大小为 vb,上滑的加速度为 a2、时间为 t、路程为 s1,在上滑
过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2
vb2=2a2s1
vb=a2t
在下滑过程有:s1+l2=1
2a1(1-t)2
联立解得:vb=2 m/s(vb=-18 m/s 舍去),s1=0.25 m
轻绳绷断后,物块 b 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 s=2s1+l2= m。
(3)设 b、c 碰撞前的瞬间 b 速度大小为 v1,b、c 碰撞后的瞬间速度分别为 vb、vc,对 b、c 碰
撞,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满足:
mv1=m(-vb)+3mvc
1
2mv12=1
2mvb2+1
2×3mvc2
联立解得:v1=4 m/s,vc=2 m/s
轻绳绷断的瞬间,对 b 由动量定理得:-I=m(v1-v)
对 a 由动量定理得:I=M(va-0)
联立解得: 。
26. 【答案】(1)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
(2)H2O2 受热易分解,配料时应略过量,同时防止 ClO2 和 NaOH 反应生成杂质 使用冰水
浴且缓慢通入 ClO2 吸收 ClO2,防止污染环境
(3)可在较低温度下使溶剂蒸发,防止 NaClO2 受热分解
(4)边搅拌边向母液 1 中滴加 NaOH 溶液至 pH 约为 7 时,停止滴加 NaOH 溶液,加热浓缩溶
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 32℃条件下趁热过滤
【解析】(1)NaClO3 溶于 H2SO4 之后,通入 SO2 发生反应 1,在酸性条件下,NaClO3 具有强
氧化性,与 S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及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
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2)①反应 2 为 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由反应可知 H2O2 与 NaOH 的物料比为 0.5,但由信息可知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而 H2O2 受热易分
解,配料时 H2O2 应该略过量以保证反应能顺利进行,另外还要防止因 H2O2 不足,ClO2 和 NaOH 反
应生成杂质,以致最终得到的产品不纯;②在吸收液中 H2O2 和 NaOH 的物料比、浓度和体积不变
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 0~3℃进行,故对反应装置使用冰水浴进行降温,因为反应过程要放热,同
时 ClO2 的通入速度要慢,以免通入过快导致放热过多引起温度升高;③因为尾气中的 ClO2 有毒,
用装置 II 中的 NaOH 溶液进行吸收处理,防止污染空气;(3)温度高于 60℃时,NaClO2 会发生分
解生成 NaClO3 和 NaCl,而减压蒸发的蒸发温度低,适合蒸发容易被高温破坏的物质,由母液 2 提
纯 NaClO2 粗产品时,先减压蒸发,再冷却结晶,其中采用减压蒸发可在较低温度下使溶剂蒸发,防
止 NaClO2 受热分解。(4)由图可知 Na2SO4 的溶解度在温度小于 32℃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
在温度小于 32℃时析出的是 Na2SO4·10H2O;温度高于 32℃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母液 1 中含有较
多的 NaHSO4、H2SO4,可以边搅拌边向母液 1 中滴加 NaOH 溶液,使 NaHSO4、H2SO4 与 NaOH 溶
液反应生成 Na2SO4,至 pH 约为 7 时,反应恰好完成,停止滴加 NaOH 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
量晶体析出,在高于 32℃条件下趁热过滤,得到比较纯净的无水 Na2SO4。
27. 【答案】(1)-11 436
(2)0.015p 降温使碘蒸气变为固态碘,导致反应物浓度降低,平衡逆
向移动
(3)30 pH 越低,吸光度越高或 pH 越高,吸光度越低 c(H+)增大,ClO−氧化性增强,
会继续将 I2 进一步氧化,c(I2)降低,吸光度下降
【 解 析 】 (1)①设 反 应①H2(g)+I2(g)=2HI(g) ΔH=QkJ·mol−1 , 反 应②H2(g)+I2(s)=2HI(g)
ΔH=+26.48kJ·mol−1,变化③I2(g)=I2(s) ΔH=-37.48kJ·mol−1,则反应①=反应②+变化③,故 Q=-
37.48+26.48=-11;答案为:-11;②按以上计算,则 H2(g)+I2(g)=2HI(g) ΔH=-11kJ·mol−1,利用 ΔH=
反应物总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x+151-2×299=-11,x=436;答案为:436;
(2)①按题意知: 则反应在前 20min 内的 I2(g)平均速率 (I2)=
=0.015p kPa·min−1;答案为:0.015p;②在 H2(g)+I2(g) 2HI(g)中,温度为 716K 体系处
于平衡状态时,v 正=k 正·c(H2)·c(I2)=v 逆=k 逆·c2(HI),则 ,图示平衡
时 ,则 ,则 =
;答案为: ;③H2(g)+I2(g) 2HI(g)为放热反应,若达平衡后物质
状态及反应没有变化,则降低温度,平衡应该右移,现在逆向移动,则可能的原因从体系内存在的
其它变化来分析,可能原因为:降温使碘蒸气变为固态碘,导致反应物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3)①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 c(I2)越大,可由图知 pH=4.8 时,c(I2)最大的时间为 30min;答案
为:30;②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 c(I2)越大,10min 时, ,10min
11
8
1
2
M
m
=
0.784p 0.784p
0.108p 0.108p
×
×
−
2 2I (g)+H (g)=2HI(g)
0.5 0.5 0
0.3 0.3 0.6
0.2 0.2 0.6
ϕ
ϕ
ϕ
起始
转化
平衡
v
0.3 kPa
20min
p
2
2 2 2 2
k (HI) (HI)p (HI)p
k (H ) (I ) (H )p (I )p
c
c c
ϕ ϕ
ϕ ϕ
×= = ×
正
逆
(HI) 0.784ϕ = 2 2
1 0.784(H ) (I ) 0.1082
ϕ ϕ −= = =
2
2 2 2 2
k (HI) (HI)p (HI)p
k (H ) (I ) (H )p (I )p
c
c c
ϕ ϕ
ϕ ϕ
×= = ×
正
逆
0.784p 0.784p
0.108p 0.108p
×
×
0.784p 0.784p
0.108p 0.108p
×
×
2 2ClO 2H 2I I Cl H O− + − −+ + + +═时 pH 越低 c(H+)越大,反应速率加快,c(I2)越高,吸光度越大;③pH=4.0 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
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吸光度快速下降即 c(I2)快速下降,也就是进一步反应了,这是因为 c(H+)
增大,ClO−氧化性增强,会继续将 I2 进一步氧化。
28. 【答案】(1)粉碎废钒;搅拌;适当升温
(2)VO2+
(3)2NA
(4)V2O5+SO2−3 +4H+=2VO2++SO2−4 +2H2O
(5)溶液中存在平衡:VO +2 +2OH− VO−3+H2O,加入氨水,OH−浓度增大,该平衡正移,
从而使 VO +2 尽可能都转化为 VO −3和溶液中存在平衡:NH4VO3(s) NH +4 (aq)+VO−3(aq),加入氨
水,使 NH +4 浓度增大,该平衡逆移,从而使 NH4VO3 尽可能沉淀析出
(6)原因 1:温度升高,NH4VO3 溶解度增大,沉钒率下降。原因 2:温度升高,氨水受热分
解逸出溶液,使 NH +4 浓度下降,沉钒率下降。原因 3:温度升高,氨水受热分解逸出溶液,使 OH−
浓度下降,VO +2 +2OH− VO−3+H2O,该平衡逆移,导致 VO −3浓度下降,沉钒率下降
(7)氨水
(8)91.0%
【解析】废钒催化剂粉碎、水浸,将溶解性物质溶于水,然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根据溶解
性表知,滤液中含有 VOSO4,滤渣中含有 V2O5 等不溶性杂质,向滤渣中加入亚硫酸钠和稀硫酸,
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将 V2O5 还原为 VOSO4,然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两部分滤液混合并
加入氯酸钾,氯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 VOSO4 氧化为(VO2)2SO4,加入氨水,得到难溶性的
NH4VO3,焙烧 NH4VO3 得到 V2O5,以此解答该题。(1)水浸时,为了提高废钒的浸出率,可粉碎
废钒、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延长浸泡时间;(2)根据题中信息,滤液 1 和滤液 2 中钒的存在形式
相同,则钒的存在形式为 VO2+;(3)由 2VOSO4→(VO2)2SO4 可以知道,V 由+4 价到+5 价,1mol V
失 1mol 电子,而(VO2)2SO4 中有 2mol V,故每生成 1mol (VO2)2SO4 转移 2NA 个电子;答案为 2NA。
( 4 ) 在 滤 渣 1 中 加 入 Na2SO3 和 过 量 H2SO4 溶 液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 V2O5+SO2−3
+4H+=2VO2++SO2−4 +2
H2O;(5)溶液中存在平衡:VO +2 +2OH− VO−3+H2O,加入氨水,使 OH−浓度增大,该平衡正
移,从而使 VO +2 尽可能都转化为 VO−3,另外溶液中存在平衡:NH4VO3(s) NH +4 (aq)+VO−3(aq),
加入氨水,使 NH +4 浓度增大,该平衡逆移,从而使 NH4VO3 尽可能沉淀析出;(6)根据已知信息
及物质的性质可知温度超过 80℃以后,沉钒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原因 1:温度升高,NH4VO3 溶解
度增大,沉钒率下降。原因 2:温度升高,氨水受热分解逸出溶液,使 NH +4 浓度下降,沉钒率下降。
原因 3:温度升高,氨水受热分解逸出溶液,使 OH−浓度下降,VO +2 +2OH− VO−3+H2O,该平衡
逆移,导致 VO −3浓度下降,沉钒率下降;(7)钒酸铵加热分解 2NH4VO3 ====△
V2O5+2NH3↑+H2O;
产物中有 V2O5、NH3、H2O,则氨气和水,可循环使用;答案为氨水或 NH3 和 H2O。(8)结合得失
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加入氯酸钾时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6VO2++ClO−3+3H2O=6VO +2
+Cl−+6H+,根据该离子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3V2O5~6VO2+~ClO−3,100mL 0.1mol/L 的 KClO3 溶液
中 ClO −3的物质的量为 n(ClO−3)=0.1L×0.1mol/L=0.01mol,则对应 V2O5 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质量为:
0.03mol×182g/mol=5.46g,所以该实验中钒的回收率为: ×100%=91.0%;答案为 91.0%。
29. 【答案】(1)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2)②适量蒸馏水 ③抑制 催化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糖
【解析】(1)脱落酸可以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脱落酸 降解可以导致种子提前萌发,
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蔫的叶片等。(2)为研究该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课题
研究组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取品种、生理状态、大小等均相同的饱满种子若干,平均分为甲、乙、
丙三组;②甲组用适量蒸馏水浸泡处理,乙组用激素的合成抑制剂浸泡处理,丙组用人工合成的激
素浸泡处理,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一段时间后测定种子 活力指数和 α-淀粉酶的活性,由
实验结果可知,缺少该激素的乙组种子的活力指数和 α-淀粉酶的活性都最高,据此推测,该激素可
以抑制 α-淀粉酶合成,α-淀粉酶通过催化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糖,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提供
物质来源。
30. 【答案】(1)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凋亡
(2)是否感染和感染的疟原虫的种类
(3)发冷期
(4)②④
【解析】(1)皮肤、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
除属于细胞凋亡。(2)根据题干信息,疟原虫有四种,因此对疑似感染者在此期间多次抽血进行抗
体检查,可以确定是否被疟原虫感染以及感染的疟原虫的类型。(3)体温调定点提高之后,体温上
升期,体温仍然低于体温调定点,温度感受器兴奋之后,传至大脑皮层最终会形成冷觉,因此患者
处于发冷期。(4)激素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使靶细胞原有 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②④
正确;激素没有组成细胞结构,①错误;起催化作用的是酶,不是激素,③错误;激素不能为生命
活动提供能量,⑤错误。故选②④。
31. 【答案】(1)垂直结构 食物和栖息空间
(2)第一:菹草大量死亡,蓝藻获得更多的空间和阳光等资源;第二:菹草死亡后遗体被分解,
为蓝藻提供了大量无机盐
(3)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1)在菹草自然生长区域,一般分布有蒲草,芦苇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漂浮植物,也
的
的
的
5.46g
100g 6%×有菹草等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样的分布为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2)
菹草大量死亡后,一方面蓝藻获得更多的空间和阳光等资源,蓝藻生物量会增加,另一方面菹草死
亡后遗体被分解,为蓝藻提供了大量无机盐,蓝藻生物量会增加。(3)利用菹草进行湿地修复时,
如果只种植菹草,极易在夏季引发水华,因此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32. 【答案】(1)遵循 不遵循
(2)ZYBZYB
(3)白羽雄鹑(ZYbZYb)与黄羽雌鹑(ZyBW),子代栗羽雄鹑(ZYbTyB)和白羽雌鶉(ZYbW);
黄羽雄鹑(ZyBZyB)与白羽雌鹑(ZYbW),子代栗羽雄鹑(ZYbZyB)和黄羽雌鹑(ZyBW)
【解析】(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B/b 是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由于 Y/y 和 B/b 都位于 Z 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已知黄色雌鹌
鹑基因型为ZyBW,说明中间产物为黄色,则有色物质应为栗色,所以纯合栗色雄鹌鹑基因型为ZYBZYB。
(3)若选择两个纯合品系,正反交的后代均能通过观察羽色来判断性别,可选择白羽雄鹑
(ZYbZYb)与黄羽雌鹑(ZyBW)进行正交,其子代为栗羽雄鹑(ZYbTyB)和白羽雌鹑(ZYbW);可
选择黄羽雄鹑(ZyBZyB)与白羽雌鹑(ZYbW)进行反交,子代为栗羽雄鹑(ZYbZyB)和黄羽雌鹑
(ZyBW)。
33.(1)(5 分)
【答案】BCE
【解析】液晶具有各向异性,分子的空间排列是不稳定的,A 错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
分子间作用力微弱,气体分子能自由运动,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
积,由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气体的体积大于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B 正确;布朗运动是指悬
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C 正确;水晶为晶体,
熔化再凝固后变为非晶体,D 错误;液体表面分子较为稀疏,故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小草上
的露珠呈球形,E 正确。
(2)(10 分)
【解析】(1)甲图,气柱长度为 h1,对玻璃管由平衡条件得:
mg=ρgh1S
解得:h1=1 m
此时管内气体的压强 p1=p0+ρg(h1+H)=1.2×105 Pa。
(2)乙图,由玻璃管平衡知管内水面以下气柱长度仍为 h1,此时气体的压强
p2=p0+ρgh1=1.1×105 Pa
原来气体的温度 T1=280 K
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T2=308 K=35℃。
34.(1)(5 分)
【答案】ABD
【解析】由图可知,甲和乙的波长分别为 λ 甲=6 m,λ 乙=4 m,则甲、乙两波的波长之比为
3∶2,两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则波速相等,根据 f=v
λ可知,频率之比为 2∶3,甲的频率为 1
3Hz,则
乙的频率为 1
2Hz,选项 B 正确,E 错误;两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则波速相等,波速均为 v=λ 甲 f
甲=2 m/s,则再过 3 s 两波各沿传播方向传播 6 m,则此时在 x=6 m 处的质点,由甲波引起的位移
为零,由乙波引起的位移也为零,则此时该质点再次处于平衡位置,选项 A 正确;此时两列波在 x
=6 m 处的质点引起的振动方向均向下,可知此时该质点的速度不为零,选项 C 错误;再过 0.5 s,
两波各沿传播方向传播 1 m,则此时在 x=6 m 处的质点,由甲波引起的位移为负向,速度方向向
下,由乙波引起的振动位移为负向最大,速度为零,则此时该质点振动方向向下,选项 D 正确。
(2)(10 分)
【解析】(i)由 得 c=n1v
所以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 。
(ii)根据几何关系,光从 AC 面上折射时的入射角为 30°,根据折射定律有:
根据几何知识知两种光在光屏上的距离为:x=d(tan r2-tan r1)
解得: 。
35. 【答案】(1)
(2)HClO3 和 HClO4,可分别表示为(HO)ClO2,和(HO)ClO3,HClO3 中 Cl 为+5 价,HClO4 中
Cl 为+7 价。后者正电性更高,导致 H、O 之间的电子对向 O 偏移,更易电离出 H+ BCD 三
1 1 2 1
1 2
( )p h p h h
T T
+=
1
cv n
=
1
2 2
ncv vn n
′ = =
1
1
sin
sin30
rn = °
2
2
sin
sin30
rn = °
2 1
2 2
2 1
( )
4 4
n nx d
n n
= −
− −角锥形
(3)SO2−3 、IO −3或 BrO−3 八 0.414
【解析】(1)元素 Na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激发态 Na 原子价电子由 3s 能级激发到 3p 能级,
其 价 电 子 轨 道 表 示 式 为 ; (2)HClO3 和 HClO4 , 可 分 别 表 示 为(HO)ClO2 和
(HO)ClO3,HClO3 中 Cl 为+5 价,HClO4 中 Cl 为+7 价。后者正电性更高,导致 H、O 之间的电子对
向 O 偏移,更易电离出 H+。(3)①在 NaCl 的水溶液中,NaCl 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离子键被破坏,A 不符合题意;水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B 符合题意;氢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
子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存在配位键,C 正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 正确;答案选 BCD。②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ClO −3的价层电子对数是 4,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 1,故 ClO −3的空
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故与 ClO −3的等电
子体的物质是 SO2−3 、IO −3或 BrO−3;(4)晶体中,以 Na+为中心在它的上下前后左右有 6 个 Cl−,Na+
位于 Cl−所围成的八面体的体心,如图 ,该多面体的边长=图中对角线长的一半= ;
(5)根据图 ,NaCl 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最短距离为 a nm 的一半即 nm,Cl−半径为对角线
的 ,即为 nm,由图 ,Na+半径为( nm- nm),所以 Na+半径与 Cl-半径之比
为( nm- nm): nm=0.414 。
36. 【答案】(1)硝基、氯原子
(2)C6H6NCl
(3)1
(4)取代反应
(5) +2NaOH→
水
+CH3CH2OH+H2O
(6)12
【解析】(1)化合物 A 为 ,官能团是硝基和氯原子;(2)化合物 B 为 ,
分 子 式 是 C6H6NCl ; ( 3 ) 化 合 物 H 的 手 性 碳 只 有 1 个 , 用 “*” 标 记 , 如 图
;(4)由流程图分析可知,F→H 的反应为取代反应;(5)根据已知,C
与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NaOH
+CH3CH2OH+H2O;(6)根据题意,化合物 M 中有酚羟基、苯环、碳碳三键、氨基,且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同分异构体有: 、 、 、
、 、 、 、
、 、 、 、
,共 12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2∶2∶1∶2 的有
四 种 : 、 、 、
。
37. 【答案】(1)琼脂 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将聚集的
菌种逐步稀释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既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
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
(2)液体 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者的手要用酒精消毒(或者接种环在蘸取菌落之前
要灼烧灭菌;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培养皿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操作完要迅速关闭)
【解析】(1)分离纯化菌种的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所以上述培养基中应加入的物质 X 是
2 a2
2 anm2
a
2
1
4
2 a4
a
2
2 a4
a
2
2 a4
2 a4琼脂。由于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够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在
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所以分离纯化目的菌株,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接种
后,应将培养基放入 37℃恒温箱中倒置培养,倒置的目的是既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
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2)液体培养基中菌体和营养物质可以充分接触,菌种的扩
大培养一般是将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接种过程中应保证无菌操作,如接种应在酒精灯火焰
旁进行;操作者的手要用酒精消毒(或者接种环在蘸取菌落之前要灼烧灭菌;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
培养皿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操作完要迅速关闭)等。
38.【答案】(1)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中
(2)运载工具 标记基因
(3)限制酶 细菌内无此酶的识别序列(细菌内相应的识别序列被甲基化修饰)
(4)显微注射 农杆菌转化 (5)引物和模板
【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还证明了基因可以从一种生物个
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2)细菌拟核 DNA 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
转移,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科学家在研究细菌时发现质粒上存在抗生素抗性
基因,该基因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标记基因。(3)噬菌体感染某些宿主细菌后无法繁殖,进一步研
究发现宿主细菌含有能剪切噬菌体 DNA 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但该酶并未降解细菌自身 DNA,对
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酶具有专一性,细菌内无此酶的识别序列使限制酶不能识别。(4)动物细胞方
面,科学家首次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培育出第一个转基因小鼠;植物
细胞方面,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方法将重组基因导入烟草,培育出第一例转基因烟草。(5)PCR
是一种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片断的核酸合成技术,它是利用 DNA 双链复制的原理。利用 PCR
技术扩增 DNA 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dNTP(三磷酸脱氧核苷)、模板、引物
和 Taq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