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 24 中 2020 届高三年级一轮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
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由此可见,荀子认为礼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规范统治秩序 B. 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C. 借助权术治国 D. 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荀子建议统治者“隆礼尊贤”,认为君主尊礼重法,尊贤爱民,行止合礼,
才能成王成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在他看来,“礼”和“法”一样,具有规范统
治秩序的功能,A 选项符合题意;荀子并未提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及权术对治国的辅
助作用,BC 两项错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君人者”、“王”业“霸”业等不符,D 选项错
误。
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
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
这些措施
A. 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 体现出王国问题更加严重
C. 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 D. 反映出贵族政治局部复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县,置督尉、县令,并配合以当地的习俗、惯
例,拉拢、利用当地上层管理西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拓宽汉代疆域,
C 选项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管理从无到有,不能说明中央权威趋于削弱,
A 选项错误;设置郡县、都尉、县令等,尊重当地习俗惯例等,不能说明“王国”军政实力增
强,地方割据问题严重,B 选项错误;西汉政府在西南边陲设郡县,“使其子”、“从其俗”等,不能说明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在国家管理中局部复活,D 选项错误。
3.朱熹《家礼》中规定族田“不得典卖” 原则为后世宗族所恪守,但明清时期迅速增加的族
田成为田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族田频繁买卖的原因是
A. 宗族组织的瓦解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等级观念的减弱 D. 理学思想的式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族田买卖频繁起来,B 选项正确;
宗族组织的瓦解与族田买卖同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 选项错误;等级观念减弱与族田买
卖无关,C 选项错误;理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式微,不是田产频繁买卖的原因,D 选项错误
4.魏源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白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
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这表明
魏源
A. 对于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 对近代西方民主有所认识
C. 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D. 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魏源介绍并肯定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事”、“选官”自下层开始,少数服
从多数,“公举”,可谓“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魏源对近代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
主政治有所认识,B 选项正确;对美国选举制度的赞赏,不能说明魏源了解世界大势,肯定西
方美国选举,不能体现其要求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AC 选项错误;材料里对西方美国选举制
度、民主做法的介绍,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不符,D 选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清王朝的覆亡“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崩溃的结果”,因为“军队、士绅、官员、满
族是清朝统治最重要的支柱”,“辛亥前夕已全部动摇”。这一观点
A. 肯定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B. 淡化了辛亥革命的意义
C. 夸大了清末新政的弊端 D. 强调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学者的分析,清政府的覆亡“是自我崩溃”,“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内部军
队、士绅、官员等支柱“已全部动摇”,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淡化了辛亥革命对社会改造的作
的用,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洋务运动与清政府的“自我崩溃”的关系,A 选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清末新政的弊端及其与清政府“崩溃”和“动摇” 的关系,C 选项错误;外来文
化的冲击不符合“清政府的自我崩溃”,D 选项错误。
6.1916 年初,陈独秀撰文说:“吾国年来政象,唯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希望中
国的青年人能够像法兰西革命那样,成为“强有力之国民,使吾国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
动”。陈独秀旨在
A. 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 B. 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C. 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 创立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陈独秀在 1916 年初(即新文化运动前期)指出,当时中国政治“唯有党
派运动,未有国民运动”,希望中国能像法国一样“有强有力的国民”,参与社会改造,推动“国
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这样说的目的在于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A 选项符合题
意;材料并未揭露封建纲常伦理的危害,B 选项错误;1916 年,陈独秀强调“国民的强有
力”、参与社会运动,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关,C 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工人阶级及
其政党对社会、国家改造的意义,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无关,D 选项错误。
7.下表为 1911~1933 年全国 30 人以上工厂数及上海同类工厂数的统计表。该表反映出上海
A. 一直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B. 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C.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突出 D. 对中国革命影响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辛亥革命以后的 20 年间,全国 30 人以上的工厂中,上海一地所占比重的不断
提高,最终接近 5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上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突出地位,
C 选项符合题意;只有 1911 年之后,工厂数目的统计不能得出,其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A
选项错误;从 1911 到 1933 年,仅工厂数目的统计,不能得出上海在整个经济发展中速度最
快,B 选项错误;工人和工厂数目的优势,不能说明上海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最大”,D 选项不符合题意。
8.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
利。”国民党则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提出“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
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担负”。可见国共两党
A. 都强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B. 都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
C. 都注意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D. 都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共产党强调民族战争必须依靠人民,国民党也指出,建国和抗战“须全
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负担”,可知国共两党都强调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A 选项符合题意;
国共两党强调民众和民众抗战的重要性,不能说明其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B 选项错误;
认识到民众对抗战重要性的,不能说明两党都注意到了战争“持久”性,C 选项错误;认识民
众重要性与“武装民众”争取抗战胜利的含义不同,D 选项错误。
9.1952 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南汉宸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指出,“我们深信不同政治制度
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南汉宸指示中国代表团,在对外贸易
上不能向苏一边倒。中国和英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这反映出
A.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外贸发展
C. 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下降 D. 中国经贸政策突破意识形态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952 年”中国代表团的发言、中国同英法等国签署贸易协定的做法,结合所
学可知,中国经贸政策和行动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因素,D 选项符合题意; 中国和西方国家
签署贸易协定,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A 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在 1953 年方提出的,B 选项错误;中国和英法签署贸易协定的活动,不能体现出美国在西方
影响力下降,C 选项错误
10.“最初,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
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文中“干
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群众非常热心”,“放弃集体生产的原则”等“干部想不通”
的事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个体家庭代替集体组织生产活动,D 选项符合题意;对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生产,A 选项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指的是高
指标、浮夸风为特征,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B 选项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
加大公有化的规模和水平,与“放弃集体生产”不符,C 选项错误。
11.早期罗马法认为妇女对眼前可能出现的后果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后果往
往无法预知,因而规定妇女可以与他人缔结钱款方面的债务契约,但不能与他人缔结不动产
方面(无法预知后果)的契约。这一规定
A. 保障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B. 体现了男权对妇女的约束
C. 保护了妇女的经济权益 D. 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罗马法对妇女认知 分析及限制妇女缔约契约的规定,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
了由于对妇女的歧视和男权自大观念,导致了罗马法对妇女行为的约束,B 选项符合题意;妇
女不能缔结不动产方面的契约,不能体现其保障了法律的“公平公正”,A 选项错误;限制妇
女在契约方面的自主与保护妇女的经济权益不符,C 选项错误;对妇女缔结契约的限制与缓和
贵族平民间的矛盾无关,D 选项错误。
12.西欧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认为来世的得救高于现世生活,但他们也歌颂人性的尊严;12 世
纪的抒情诗欢呼四季之美,赞美爱情的欢乐;13 世纪的雕刻家更注意对人类如实描绘,人物
雕像变得更合乎自然比例,面部的表情也更加如实。这反映出人文主义在西欧
A. 已深入到各阶层 B. 源于宗教信仰
C. 促进了思想解放 D. 历史较 久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歌颂人性的尊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
文主义在西欧有着悠久的历史,D 选项符合题意;经院哲学家、诗人和雕塑家体现的人文主义
不能说明其已经深入到“社会各阶层”,A 选项错误;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
不能说明其“源于宗教信仰”,B 选项错误;中世纪文学艺术中体现的人文主义,不能说明其
的
为促进了思想解放,C 选项错误。
13.19 世纪后半期,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执政期间竞相改革。保守党政府通过了《公共卫生法》
等法令,对工人的生活条件、劳动环境等进行规范。自由党比较关注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
推动议会一再通过改革法令扩大选举权。这些改革反映出
A. 两党纲领完全一致 B. 两党都 极力争取工人选民
C. 不同阶级实现了权利平等 D. 工业革命消除了阶级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 世纪后半期,保守党和自由党执政时期的改革都提到改善工人待遇的
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两党都在极力争取工人选民,以维护其代表的阶级、阶层的
根本利益,B 选项符合题意;两党的纲领完全一致与材料内容不符,A 选项错误;保守党和自
由党执政时期扩大工人权益的做法,不能实现各阶级的权利平等,C 选项错误;工人权益的提
高,并不能消除阶级矛盾,D 选项错误。
14.近现代某文学流派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
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悲惨世界》 B. 《战争与和平》 C. 《母亲》 D. 《等待戈
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材料中提到的“执着于理想”,要“用美
丽理想代替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的浪漫主义风格一致,A 选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三者均不属于“描
绘理想生活”,“美丽幻想”的浪漫主义风格,BCD 三个选项错误。
15.1920 年 12 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
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
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意味着列宁
A. 对外政策的重心发生改变 B. 正式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明确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D. 认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答案】D
在【解析】
【详解】根据列宁的分析,把矿租让给资本家开发的主动权在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意味
着列宁认识到即将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国家和私人资本主义的结合,要利用资本家的作用,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 选项正确;在国家控制的前提下,同意租矿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不能说
明列宁改变了对外政策,A 选项错误;只是在积极分子大会上讲到利用外国资本家发展经济,
准备推行新经济政策,不能说明正式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选项错误;列宁对国家资本
主义的认识与明确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不符,C 选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其中 16 题 10 分,17 题 12 分,18 题 10 分,
19 题 11 分,20 题 12 分。
16.据学者统计,从唐到清,大约开科 709 次,历史文献中有名有姓的状元有 600 人(另有 599
人、592 人之说),其中有籍贯可考的,为 448 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注:历代状元数量:唐朝 141 人、五代 16 人、宋朝 118 人、辽朝 54 人、金朝 30 人、元
朝 32 人、明朝 89 人、清朝 114 人、大西国(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政权)1 人、
太平天国 3 人。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唐代状元主要出自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这一地区
是全国经济重心,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陕西则是政治中心。宋代到明清时期,江苏、浙江等地状元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主要是因为宋代以后,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
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文化教育也逐渐超过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通过科举制度
选拔人才。辽、金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巩固自
身统治。
(学生须从朝代和地区分布两个方面分析特点。其它如答“宋代状元数量较多。宋代重文轻
武,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分布特点:图表主要列举了从唐朝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状元数量及分布地区,根
据材料“唐朝 141 人、五代 16 人、宋朝 118 人、辽朝 54 人、金朝 30 人、元朝 32 人、明朝 89
人、清朝 114 人”可知,中国状元数量在宋朝和清朝最多。从分布地区来看,结合表格信息
可知,唐代状元主要出自河南、河北、陕西等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宋朝到明
清时期,江苏、浙江等地状元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黄河
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这一区域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而唐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
地区,因此这一区域状元数量较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唐中叶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南宋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使得南方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逐
渐超过北方。根据图表中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元等几个朝代的状元数量,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以巩固自身统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西书时,引入了马达、轮胎等新名词。
19 世纪 70 年代后,一些外交官员通过日记、游记,传入了不少新语汇,如驻日参赞黄遵宪的
《日本国志》中介绍了国会、会计等新名词。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在吸收西方新知和思想
时,也传播了新语汇。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多由日文翻译而来,生物学、方程式、三角等名词,
就是由此翻译引入中国的。当时文章中大量采用新名词,19 世纪 90 年代,梁启超主持《时务
报》,曾使用“压力”、“阻力”等新词。1903 年出现了《新尔雅》等专门介绍新名词的专著,
其中《释政》一篇使用“权利”、“义务”等日本新语,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
张之洞是游学日本和翻译日本书籍的主要倡导者,但在 1904 年,张之洞拟定《奏定学堂
章程学务纲要》时,专列“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一条。同年《东方杂
志》第 11 期发表《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讽刺使用“冒险”、“革命”等新词,称为“营
利文奸”。更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晚清新名词的输入”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
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阐述:鸦片战争以来,借助着新名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传播到中国,如一些新词反
映了西方的物质文明成果,如马达;一些新名词反映了近代的民主制度,如国会、政党;一
些新名词体现了近代科学技术,如生物学、方程式;有的新名词反映出现代的价值观念,如
权利、义务。
新名词是伴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输入到中国的,其输入推动了西学传播
到中国,有利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促进了民主观念的传播,启蒙了
国民的思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语言词汇。
评分说明:学生可从新名词传人 原因、传人的方式及途径、新名词的类型、新名词传人的
影响以及不同人士对待新名词的态度等角度拟定论题,加以阐述。
论题如:新名词的输人体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进程、新名词的输入反映了近代先进中
国人为国家独立富强所作的努力、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晚清输入的新语
汇主要翻译白日本、不同人士对新语汇的态度反映出当时文化上的新旧冲突、张之洞对待新
语汇的态度反映出其进步与保守的两面、不同人士对新名词的态度反映出近代中国转型时期
的发展特点等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材料,找到材料中的与“晚清新名词输入”相关的信息,
如“压力”、“阻力”、 “权利”、“义务”、 “冒险”、“革命”等名词,及输入这些新名词
的时间、人物和相关态度、目的,如“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戒袭用外国无谓名
词,以存国文、瑞士风”,“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等,然后
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出相关的论题,如“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或“新名
词的输入,体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
进步”等论题,接下来根据所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引用 2 到 3 个史实,进行论证。要求
论证过程中,观点明确,有论据论证,表达规范,说理充分,逻辑清楚。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 12 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
的——据【日】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
材料二 1937 年 12 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
——据【日】小野贤二、藤原章、本多胜——《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有何差
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
【答案】差异: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则称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
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理由:从《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新闻标题及内容来看,其立场明显是站在日本法西斯一方,
其报道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所以会掩饰日军在南京的屠杀,
不会如实报道。19 日的报道是日军自己公布的数字,并非真实情况。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是
比较个人化的记述,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其对自身屠杀中国战俘行为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真实
性;虽然具体数字有不同,但不同士兵的日记都有屠杀中国大量战俘记载,彼此之间可以相
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
【解析】
【详解】差异:根据材料二中“日本士兵……战地日记”,“执行枪杀一万二千人敌军俘虏的
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为了处决
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为了清理剩下的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 25
名士兵”等信息,对比材料一中“《东京日日新闻》”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
万”,“俘虏数千”等信息,可知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较详细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
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则简称其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事实:对
比两个文件的出处和记录,可知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理由:根据所
学知识,从两份文件的出处、标题、内容、记录的目的和作者的身份、立场等方面分析,指
出《东京日日新闻》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掩饰日军在南京
屠杀的本质,指出其报道的不实。而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是亲历者的记述,不同士兵的日记
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等,从而确定战地日记的真实性。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由单位职工福利、城镇孤寡救济、
农村五保供养共同构成的福利制度框架。建国后的前 25 年时间内,我国家庭户平均规模一直
处于 4.3~4.6 人之间,家庭养老是当时的主体选择。
材料二 90 年代以来,国家政策开始关注社会化养老的需求和供给。1993 年,民政部、
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首次提出“养老服务”概念。2000 年,
国办 19 号文件《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提出伴随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化
养老需求快速增长。伴随着 2000 年前后的国企改制,单位制对家庭功能的补充和替代也逐渐
告一段落,养老作为家庭功能之一正式走向了社会。截止 2017 年底,我国社会力量创办养老
机构数占比已达到 45.7%,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以上均摘编自李璐《我国 70 年养老模式的变迁》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养老制度的变化,并指出导致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变化:由家庭养老为主、单位福利与国家救济为补充的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养老
服务业发展,推动养老模式多样化;养老日益市场化。
因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家庭结构的变化;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
【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二中“90 年代以来,国家政策开始关注社会化养老的需求和供
给”“ 养老作为家庭功能之一正式走向了社会”、“截止 2017 年底,我国社会力量创办养老
机构数占比已达到 45.7%,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对比材料一中“计划经济
体制下,我国形成了由单位职工福利、城镇孤寡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共同构成的福利制度框
架”,“家庭养老是当时的主体选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养老单位、模式和发展方向
等方面,分析说明我国养老制度的变化。因素:根据材料二中“(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国
家政策”,“ 家庭小型化的发展”,“2000 年前后的国企改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改
革开放的时代、社会经济、家庭和体制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导致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 年 6 月 17 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 890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 60%。法案一经实施即有 33 个家提
出抗议,7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 1931 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 25 个。法国和意大利提
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到 1931 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 1929 年提高 60%~100%。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曾与一些国家就在互惠的基础上削减关税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
定,这些分别签署的协议在 1948 年被转化成一项更广泛的安排,即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贸
总协定最初有 23 个国家签署,成为战后全球性商业的基础。关贸总协定制订了防止国际贸易
中的歧视的规则,确立了处理贸易纠纷的程序,并建立了个框架性安排,使各国通过旨在降
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会议期(即所谓“回合”)继续进行谈判。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有超过 100 个国家参加了谈判。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施《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答案】(1)背景: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等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希望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经济。
影响:引发了各国间的关税战,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加剧了经济危机,恶化了国际关系。
(2)作用:降低了关税,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重建战后世界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经的稳
定和发展;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1930 年 6 月 17 日”,“提高了 890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
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 60%”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大危机打击和本国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分析美国实施《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背景。影响:根据材料一
中“33 个家提出抗议,7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 欧洲各国进口税比 1929 年提高 60%~
100%”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保护政策引发了关税战,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国际关系紧张等。
(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就在互惠的基础上削减关税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
“成为战后全球性商业的基础”,“制订了防止国际贸易中的歧视的规则,确立了处理贸易纠
纷的程序,并建立了框架性安排”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降关税,促贸易;重建秩序和
全球经济体系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关贸总协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