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迎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宜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迎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449495

大小:1.5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试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习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 活。”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合的是( ) A.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既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又可减少酸雨的危害 B.将废旧电池进行直接填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D.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 18 的氯原子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4.要保证身体健康,营养均衡非常重要,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5.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 B.ⅦA 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 8、9、10 三个纵行 D.ⅠA 族的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6.反应 可应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 是氧化剂 B.NO 发生氧化反应 C.C、N、O 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D.每生成 1mol ,反应转移 4mol 电子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氨水与盐酸反应: 2 2CH CH 35 17 Cl 2Cl 4NH Cl NaOH HCl 2 22NO 2CO N 2CO + +催化剂 2N 2 32Fe 3Cu 2Fe 3Cu+ ++ = + 2 3 2 2CO 2H H O CO− ++ = + ↑ 2H OH H O+ −+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为不饱和烃,分子中 6 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 D.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只存在单键 9.下列物质转化常通过加成反应实现的是( ) A. → B. C. D. 10.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 与 固体混合 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1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能和乙醇发生加成反应 C.能和 溶液反应 D.乙酸的摩尔质量为 60 12.某原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锌棒为正极 B.反应前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C.铜棒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锌棒经外电路流向铜棒 13.碳原子成键的多样性、同分异构现象等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丁烷和 2-甲基 丙烷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2 2 33NO H O 2H 2NO NO+ −+ = + + 3 2 3CH CH OH CH CHO→ 4 3CH CH Cl→ 2 2 3 2CH CH CH CH Br→= ( ) 22Ba OH 8H O⋅ 4NH Cl 2 3Na CO 下列关于上述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不同 B.碳氢键( )数目不同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 1 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B.用图 2 所示的装置收集少量 气体 C.用图 3 所示的装置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 D.用图 4 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1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的酸性比 的酸性强 B.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C. 的碱性比 小 D.硒化氢不如硫化氢稳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6 . 向 某 容 积 一 定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2mol 和 1mol , 一 定 条 件 下 发 生 反 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 的量可使 完全反应 C.反应过程中 与 物质的量之和一直为 2mol D.达到平衡状态时, 、 、 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2∶1∶2 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C H— 2NO 4HBrO 4HIO ( )2Be OH ( )2Ca OH 2SO 2O 2 32 2SO2SO O ∆ +  催化剂 2O 2SO 2SO 3SO 2SO 2O 3SO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集气瓶内的气体为 B 常温时向盛有浓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铜片 与铁片后,铜片逐渐溶解而铁片不溶解 金属性: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 溶液,出现浑浊, 分离沉淀后加足量水,沉淀不溶解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向某乙醇试样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 该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18.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基于 的碳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 2 种 B. 、 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C.制取 反应: 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D.利用 合成 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 19.已知 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 元素,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0,Z 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 子排布,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R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C.R 的原子半径比 W 的原子半径小 D.R 分别与 Y、Z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20.恒温时向 2L 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 X 和 Y,发生反应: 。Y 的物质的量 (Y)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0~5min 内,以 X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0.02 3NH Cu Fe> 4CuSO 3CH OH 2CO 3CH OH 3CH OH 2 2 3 2CO 3H CH OH H O∆→+ +催化剂 2CO 3CH OH ( ) ( ) ( )2X g Y g 3Z g+  0H∆ < n t 1 1mol L min− −⋅ ⋅C.b 点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反应停止 D. min 时, 第Ⅱ卷(非选择题)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表中的数字序号代表该元素,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 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⑤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写出①和②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________. (3)元素④的单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可用来判断元素④、⑤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单质的熔沸点高低 d.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 (5)某同学为了比较元素②、⑥、⑦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 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盐酸、硫酸、 溶液、 溶 液。A 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能说明元素②与元素⑥非金属性强弱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 (6)元素硒(Se)与元素⑦位于同一主族,俗称“长寿元素”,在营养强化剂中硒元素主要 以亚硒酸钠形式存在,写出亚硒酸钠的化学式:________。 22.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 C,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B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上述②~⑤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上可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该反应类型为 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乙烯还可通过加聚反应获得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 23.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 、FeO,还含有一定量的 )可用于制备 0t ( ) 1Z 0.75mol Lc −= ⋅ 2 3Na CO 2 3Na SiO 2 3Fe O 2SiO,其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 与 不反应。 (1)“酸溶”时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室“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 (3)“还原”时生成 S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检验 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 (5)“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4.天然气既是高效洁净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已知 25℃、101kPa 时,1g 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和液态水时放出 37.96kJ 热量,则 该条件下反应 的 ________ 。 (2)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 。 ①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及时分离水 ②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c. d.单位时间内生成 1mol 同时生成 2mol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 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电池总 反应为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3FeCO 2FeS 2 4H SO 2 3Fe O 3FeCO ( ) ( ) ( ) ( )4 2 2g g2CH 3O 2CO g 4H O l+ = + H∆ = 1kJ mol−⋅ ( ) ( ) ( ) ( ) ( )24 2 2 2g g N gCH 2 + gNO CO 2H O g+ + ( ) ( )2 2NO 2 Nc c= 2CO 2NO 2O − 4 2 2 2CH 2O CO 2H O+ = +①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________(填“a 极到 b 极”或“b 极到 a 极”)。 ②b 极电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5.次氯酸钠( )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某研究小组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 备 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制得的 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目的是________。 (2)已知 和 NaOH 在较高温度下反应可生成 。在不改变三颈烧瓶中 NaOH 溶液 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 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保持 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量不变,可提高 产率的操作为________。 (3)“有效氯”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可以将等量的 分别氧化成 所需 的质量 与含氯消毒剂的质量[ (消毒剂)]之比表示,即: 。 测定含氯消毒剂样品中“有效氯”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 10.00g 样品,加入适量的硫酸, 配制成 100mL 溶液。取所配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 KI 溶液,暗处放置约 5min , 使 反 应 充 分 进 行 , 再 用 0.2000 溶 液 测 定 生 成 的 : ,消耗 溶液 25.00mL。计算该含氯消毒剂样品的有效氯(写 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江苏省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解析 推广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提高煤的使 用率,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危害,A 项正确;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 如果直接填埋,会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B 项错误;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 等,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C 项正确;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 技术,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D 项 正确。 2.B 解析 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 个,可以与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所以 NaClO NaClO 2Cl 2Cl 3NaClO NaClO I− 2I 2Cl ( )2Clm   m ( ) ( )2Clm= m 有效氯 消毒剂 1mol L−⋅ 2 2 3Na S O 2I 2 2 2 2 3 4 6I 2S O 2I S O− − −+ = + 2 2 3Na S O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故 A 正确;乙烯的结构简式: ,结构简 式要体现出它的官能团,故 B 错误;钠是 11 号元素,原子核外有 11 个电子,失去一个电 子变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故 C 正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18= 35,故 D 正确。 3.D 解析 是只有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 A 错误; 中铵根 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 B 错误;NaOH 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 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 C 错误;HCl 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 D 正确。 4.A 解析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两者都属于酯,A 项正确;二糖、多糖能发生水解,单糖不能 发生水解,如葡萄糖、果糖是单糖,均不能发生水解,B 项错误;糖类、油脂的组成元素为 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 C、H、O、N、S 等,C 项错误;糖类中的单糖、二糖不是 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离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5.D 解析 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Si 等,A 正确;Ⅶ A 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也称为卤族元素,B 正确;元素周期表中,一般情况下 1 个纵行为 1 个族,但第 8,9,10 三个纵行叫Ⅷ族,C 正确,ⅠA 族的元素除了氢元素以外 全是金属元素,D 错误。 6.D 解析 反应中,CO 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O 做还原剂,故 A 错误;反应中,NO 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 B 错误;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 C 错误;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 1mol ,反应转移 4mol 电子,故 D 正确。 7.D 解析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A 错误; 碳酸钙为难溶物,不可以拆开,B 错误;氨水为弱电解质,不可以拆开,C 错误。 8.D 解析 乙烯为平面结构,6 个原子处在同一平面,A 正确;煤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 的混合物,B 正确;甲烷燃烧生成 和 ,是一种清洁能源,C 正确;苯分子中不含 有简单的单双键,D 错误。 9.D 解析 苯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A 项错误; 在铜作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生成 ,属于氧化反应,B 项错误; 在光照条件下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 项错误; 与 HBr 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 2 2CH CH= 2Cl 4NH Cl 2N 2 2Fe Cu Fe Cu+ +=+ + 2CO 2H O 3CH CHO 3CH COOH 4CH 3CH Cl 2 2CH CH=应生成 ,D 项正确。 10.C 解析 图示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是吸热反应。 与 固体混合,是 吸热的复分解反应,故 A 错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 应,故 B 错误;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故 C 正确; 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 11.C 解析 乙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A 错误;乙酸中羧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错误; 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能和 溶液反应,C 正确;乙酸的摩尔质量为 60 ,D 错误。 12.D 解析 该原电池总反应为 , 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从锌棒流出经外电路流向铜棒,Cu 为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在铜棒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 ,放电过程中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D 正确。 13.C 解析 丁烷和 2-甲基丙烷的分子式都是 ,分子式相同,故 A 错误;碳氢键( ) 数目都是 10,故 B 错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C 正确;物理性质 不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 D 错误。 14.A 解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圆底烧瓶 中,故 A 正确;二氧化氮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产硝酸和 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少量 气体,故 B 错误;甲烷中除去乙烯,为洗气装置,应从洗气瓶的长管通入,故 C 错误;乙 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无法收集得到乙酸乙酯,应用饱和 溶液 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故 D 错误。 15.B 解析 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则 的酸性比 的酸性强,A 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和水反应 越来越剧烈,锂(Li)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 错误;Be 和 Ca 同一主族,金属性 增强,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 的碱性比 小,C 正确;同主族元 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硒化氢( )不如 稳定,D 正 确。 16.BD 解析 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 正确; 是可逆反应,增大 的 3 2CH CH Br ( ) 22Ba OH 8H O⋅ 4NH Cl 2 3Na CO 1g mol−⋅ 2 2Zn Cu Zn Cu+ ++ = + Zn 2Cu 2e Cu+ −+ = 4 10C H C H— 2NO 2 3Na CO 4HBrO 4HIO ( )2Be OH ( )2Ca OH 2H Se 2H S 2 2 32SO O 2SO+  2O量不可能使 完全反应,B 错误;根据硫原子守恒,反应过程中 与 物质的量之和 等于为 2mol,C 正确;达到平衡状态时, 、 、 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是化学计量 数之比 2∶1∶2,D 错误。 17.AC 解析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溶于水,溶液成碱性,为氨气,故 A 正确;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其中铁发生的 是钝化,不能说明金属性铜强于铁,故 B 错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硫酸铜溶液, 蛋白质发生变性,则有沉淀出现,再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故 C 正确;乙醇能与金属 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 D 错误。 18.D 解析 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风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 转化为动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电能等,A 错误; 属于无机物, 属于有机化合物,B 错误;制取 反应: 中除生成 甲醇外还生成水,原子利用率未达到 100%,C 错误;利用 合成 燃料有利于减 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D 正确。 19.BC 解析 已知 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原子半径最小 的元素,X 为 H,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0,Y 为 C,Z 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 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Z 为 Mg,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 3 倍,最外 层电子数为 6,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 为 S,故 R 为 。H 与 C 元素形成烃类物质,化合 物种类繁多,故 A 错误;非金属性 ,故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故 B 正确; W 为 S,R 为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 ,故 C 正确; 中含共价键、 中含离子键,故 D 错误。 20.D 解析 该反应的焓变 ,为放热反应,故 A 错误;由图可知,Y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为 , 0 ~ 5min 内 , 以 Y 表 示 的 化 学 反 应 速 率 ,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可知, ,故 B 错误;b 点时 Y 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该反 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没有停止,故 C 错误; min 时,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Y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 ,由反应变化 2SO 2SO 3SO 2SO 2O 3SO 2CO 3CH OH 3CH OH 2 2 3 2CO 3H CH OH H O∆+ → +催化剂 2CO 3CH OH Cl Cl S> 2HCl H S> Cl S Cl> 4CCl 2MgCl 0H∆ < ( )1.0 0.8 mol 0.2mol− = ( ) ( ) 1 1 0.2mol Y 2LY 0.02mol L min5min c t ν − −∆= = = ⋅ ⋅∆ ( ) ( ) 1 1X 2 Y 0.04mol L minν ν − −= = ⋅ ⋅ 0t ( )1.0 0.5 mol 0.5mol− =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平衡时 ,故 D 正 确。 21.(1)第 3 周期ⅡA 族 (2) (3) (4)bd (5)硫酸 (6) 解析 (1)元素⑤是 Mg,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3 周期ⅡA 族。(2)①是 H,②是 C,①和 ②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 ,其结构式为 。(3)④是 Na,Na 着火不能 用水灭火,其原因是 。(4)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用单质与水 (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Na 与水反应比 Mg 与水 反应剧烈,NaOH 的碱性强于 的碱性,证明 Na 比 Mg 金属性强。(5)②是 C,⑥是 Si,⑦是 S,三种元素比较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可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较, ,A 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试剂为 , 与 溶液 反 应 生 成 , 证 明 , 通 入 溶 液 中 生 成 , 证 明 ,离子方程式为 。(6)元素硒(Se)与 元素 S 位于同一主族,都是ⅥA 族,最高化合价为 ,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22.(1) 羧基 (2)⑤ (3) (4)加成反应 ( ) ( ) 10.5molZ 3 Y 3 0.75mol L2Lc c −= ∆ = × = ⋅ 2 22Na 2H O 2NaOH H+ = + ↑ 2 2 2 2 3 2 3 3H O CO SiO H SiO CO− −+ + = ↓ + 2 3Na SeO 4CH 2 22Na 2H O 2NaOH H+ = + ↑ ( )2Mg OH 2 4 2 3 2 3H SO H CO H SiO> > 2 4H SO 2 4H SO 2 3Na CO 2CO 2 4 2 3H SO H CO> 2CO 2 3Na SiO 2 3H SiO 2 3 2 3H CO H SiO> 2 2 2 2 3 2 3 3=H O CO SiO H SiO CO− −+ + ↓ + 6+ 2 3Na SeO 3CH CHO 3 2 5 3 2 5 2CH COOH C H OH CH COOC H H O∆ + + 浓硫酸 2 2 2 3 2CH CH H O CH CH OH∆= + →催化剂23.(1) (2)漏斗、玻璃棒 (3) (4)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 溶液, 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沉淀已洗涤干净,反之,则说明没洗涤干净 (5) 、 解析 烧渣(主要含 、 ,还有一定量的 )用硫酸浸取, 、 溶解, 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未反应的硫酸,滤渣为二氧化硅,用 还原 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铵,过滤得碳酸亚铁,滤液中有硫 酸 铵 和 过 量 的 碳 酸 铵 。( 1 )“ 酸 溶 ” 时 发 生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2)实验室“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还 需要漏斗、玻璃棒。(3)根据题意,“还原”时 与 不反应,可判断,是 和 反应生成 S,离子方程式为 。(4) 是从硫酸铵溶液中分离出 来的,洗涤是否干净可以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来证明,所以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取少 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 溶液,若无白色沉 淀生成,则表明沉淀已洗涂干净,反之,则说明没洗涤干净。(5)流程中加入碳酸铵后,原 溶 液 中 的 硫 酸 亚 铁 和 没 有 反 应 完 的 硫 酸 均 反 应 : , ,为使 完全沉淀,需加入过量的 ,所以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 和 。 24.(1) (2)①a ②bc (3)a 极到 b 极 还原 解析 (1)1g 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 CO 和液态水时放出 37.96kJ 热量,1g 甲烷的物量的量 为 ,2mol 甲烷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①使用催化 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 a 正确;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 b 错误;及时分离水, 反应物浓度不变生成物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故 c 错误。②该反应是一个体积增 大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a 正确;由质 2 2CH CHn →= 催化剂 ( )2 3 2 4 2 4 23Fe O 3H SO Fe SO 3H O+ = + 3 2 2FeS 2Fe 3Fe 2S+ ++ = + 2BaCl ( )4 42NH SO ( )4 32NH CO 2 3Fe O FeO 2SiO 2 3Fe O FeO 2FeS 3Fe + 2 3Fe O ( )2 3 2 4 2 4 23=Fe O 3H SO Fe SO 3H O+ + 2FeS 2 4H SO 3Fe + 2FeS 3 2 2FeS 2Fe 3Fe 2S+ ++ = + 3FeCO 2BaCl ( ) ( )4 4 3 3 4 42 2FeSO NH CO FeCO NH SO+ = ↓ + ( ) ( )2 4 4 3 4 4 2 22 2H SO NH CO NH SO CO H O+ = + ↑ + 4FeSO ( )4 32NH CO ( )4 42NH SO )4 32( NH CO 1214.72− 1 mol16 37.96kJ 16 2 1214.72kJ× × =量守恒定律可知,平衡前后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无法判断是 否达到平衡状态,故 b 错误; 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是否 达到平衡状态,故 c 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 1mol ,同时生成 2mol ,能说明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d 正确。(3)由电池示意图可知,电池工作时,通入甲 烷的 a 极为电池的负极,甲烷在 a 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 b 极为电池的正极, 氧气在 b 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①外电路电子的移动方向是由负极经导线向正极移动, 即由 a 极到 b 极。②通入氧气的 b 极为电池的正极,氧气在 b 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5.(1)除去氯气中的 (2)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 加速搅拌 (3)由 , 可知 ~ ~ ,25.00mL 溶液中加入过量 KI 溶液,生成的 消耗 的物质的量 样品中有效氯含量: 解析 (1)生成的 掺杂有少量挥发的 ,需要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挥发的 。(2) 本实验装置是为了制备 溶液,较高温度下则生成 ,控制反应在 0~5℃,可以 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升高温度、提高溶液浓度、搅拌、延长反应时间都能提高产率, 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量不变,可提高 产率的操作为加速搅拌。 ( ) ( )2 2NO 2 Nc c= 2CO 2NO HCl 2 2Cl 2KI=2KCl I+ + 2 2 2 2 3 4 6I 2S O 2I S O− − −=+ + 2Cl 2I 2 2 32Na S O 2I 2 2 3Na S O ( ) 3 1 3 2 2 3Na S O 25.00 10 L 0.2000mol L 5.000 10 moln − − −= × × ⋅ = × ( ) ( ) ( ) 3 2 2 2 2 3 1Cl I Na S O 2.500 10 mol2n n n −= = = × ( ) 3 1 2 100mLCl 2.500 10 mol 71g mol 0.71g25mLm − −= × × ⋅ × = 0.71g 100% 7.1%10.00g = × =有效氯 2Cl HCl HCl NaClO 3NaClO NaClO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