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备考:熟知常考七大题材确保鉴赏诗歌思考方向不偏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冲刺备考:熟知常考七大题材确保鉴赏诗歌思考方向不偏

ID:449945

大小:37.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冲刺备考:熟知常考七大题材确保鉴赏诗歌思考方向不偏 熟知常考七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偏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 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 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 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 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 把握和理解上。 (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对接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陈 迹等为题材。借咏 叹史实、描写古迹 来 抒 发 诗 人 的 兴 衰之感,以寄托哀 思、借古讽今。 内 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标 志   标题中有“咏 史 ” “ 怀 古 ” “ 登 某 古迹有怀”“古 迹”“古人名”等。 情 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 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 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 忧民。 (1)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 描写眼前衰败、 荒凉的景象,与 历史上的繁华兴 盛形成鲜明的对 比。 (3)化用典故, 借典故寄托自己 的感伤或对国事 的讽喻。 (4)衬托,诗 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 悲情。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昌怀古 栖一①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②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注]①栖一:唐末五代诗僧。②台榭:孔颖达疏《尚书》曰:“台,积土为之,所以 观望也。台上有屋谓之榭。”后世多称“歌舞台榭”。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作者看到昔日战乱不休的城池如今已是悄然无声,山川之上,昔人遗迹还 历历在目;歌舞欢乐仿佛就在昨日,而当年热闹的台榭却已荒凉冷落了七百年,历史的 悲剧不断重演,眼前之景又令人忧烦。此情此景,不免让作者发出兴亡如梦、世事皆空 的感叹。 (二)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对接教材:《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 岳》(杜甫)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内 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 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 情。 内 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 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标 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 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 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 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 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 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 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 物”“题某物”“某物吟”等 为题目形式。 情 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 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 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 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 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 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 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1) 从具体描 写 的方法看,主要 是正面描写( 绘 形绘色) 与侧面 烘托。 (2) 从 修 辞 手法看,主要是 比喻、象征、拟 人和对比。 (3) 从 抒 情 方法看,主要是 托物言志。 [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根据提示填空,感受下阕寄寓的情感。 汉宫春 梅 晁冲之①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②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 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③何似,茅舍 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 风流不在人知。 [注]①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②东 君:司春之神。③玉堂:指华贵的宫殿。 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①“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对官场的 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②“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思; ③“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后无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 ④“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表达了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 (三)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对接教材:《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 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 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 苦。 内 容    借 抒 情 主 人 公 旅 途 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 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 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 思念亲人等。 标 志 ① 诗 题 中 多 含 有 “ 客 舍 ” “ 登 高 ” “ 望 月 ” “ 忆 ” “ 寄 ” “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 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 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 风、秋霜、杜鹃、猿啼、 沙鸥、孤雁、浮云、梧桐 叶落、西楼、高楼、危楼、 危栏等。 情 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 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 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 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 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 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 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 慨之情。 (1) 借 景 抒 情 (或叫“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 (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 诗人在表现怀远、 思归之情时,不是 直接抒发思念之情, 而是从对方着笔, 想象对方思念自己 之深,借以烘托诗 人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 虚实结合。 [应用体验]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填空,感受诗中表达的丰富情感。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 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 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 (四)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对接教材:《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 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 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 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 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 之情。 内 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 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 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 人送别。 标 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 “赠”“酬”。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 “水”四大意象。(“长亭” 情 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 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 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 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 (1)寓 情 于 景 , 以景衬情,情景交 融。 (2)烘 托 : 不 直 接写人的离情别绪, 而是通过写眼中物 有伤离之意来烘托 人的伤离之深。 (3)以 乐 景 衬 哀 情(也叫乐景写哀或“短亭”“阳关”“舟”“灞桥” 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 出现) 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 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 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 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 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 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 不杂乱无章。 反衬)。 (4)想象(也叫虚 拟或虚实结合)。送 别诗常借助想象表 达自己对朋友的留 恋和关切。 [应用体验] 4.(2013·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 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 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 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 参考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 离别在即的愁绪。 (五)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对接教材:《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 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诗。 内 容    边 塞 诗 多 表 现 从 军 出 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 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 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 事。 标 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 “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 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 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 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 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 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 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 落》《折杨柳》《关山月》《阳 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 类 (戍 卒 、 将 帅 、 胡 人 、 单 于 等)。 情 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 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 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 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 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 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 和 睦 友 好 的 民 族 往 来 的 向 往。 (1) 修 辞 方 面:主要有 夸张、对比、 互文、用典 等。 (2)人物 形 象 的 塑 造方面:常 用 侧 面 烘 托、动作肖 像描写、细 节 描 写 等 手法。 (3)意境 的 营 造 方 面:常用景 物烘托、虚 实 结 合 等 手法。 [应用体验]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提示填空,分析诗中刻画的边将形象及寄寓的诗人的情 感。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 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 和平的美好愿望。 (六)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对接教材:《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 渊明)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 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 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 容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基 本 内 容 是 自 然 山 川 与 田 园 风物。 标 志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 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 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 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 对象的诗。 ②常见意象:溪水、 山石、松林、野老、柴 情 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 热爱自然。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 由 的 向 往 及 厌 倦 官 场 的 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 雅的隐逸之乐。 ④ 以 恬 淡 之 心 抒 写 山 水 (1)比喻、拟人、夸张、 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 用。 (2) 写 景 的 表 现 手 法 有:①白描与工笔;② 观察角度高、低、俯、 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 的顺序;③光、影、 色彩的渲染,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的 运用;④虚实结合(眼 前之景与想象之景);门、桑麻、南亩、五柳、 明月、渔歌等。 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 然自得之情。 ⑤ 对 现 实 不 满 和 怀 才 不 遇的苦闷。 ⑤ 动 静 结 合 ( 以 动 衬 静、化动为静与化静 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 景;②乐景写哀情(反 衬)。 [应用体验]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参考答案: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 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 情(情)。 (七)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对接教材:《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一剪梅》(李清照)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 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 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内 容 ①表现诗人对妻子的 真挚感情的作品,主 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 诗两类。 ②以妇女角度写的闺 怨诗,它包括宫怨诗、 离妇诗、弃妇诗、别 离相思诗。 标 志 ①标题中多含“怨”“怀” “思”“别”“忆”“望夫”“妇 叹”“闺怨”“幽恨”或直接 用“无题”等字眼。 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 “碧纱”“白发”“秋风”“夜 雨”“寒月”“寒衣”“残梦” “泪如雨”“春风杨柳”“雁 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 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 长”等。 情 感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 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 悲。此类情感主要体 现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思念亲 人、盼夫早归、渴望 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 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 痛。 (1)比兴(托物起兴)。先 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 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 出 所 要 表 达 的 事 情 或 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 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衬 托 (正 衬 和 反 衬)。寒月孤灯、冷衾 泪枕、月落星稀、凄风 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 之 景 往 往 衬 托 主 人 公 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 柳、斜燕双飞、春风浩 荡 等 充 满 活 力 生 机 之 景 更 能 反 衬 闺 中 思 妇 的悲伤与幽怨。 (3)抑 扬 结 合 (先 扬 后抑和欲扬先抑)。 [应用体验]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是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的?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答: 考答案: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 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 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