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2017 级高三大数据精准教学第二次统一监测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
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
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已知全集 ,集合 , ,则 ( )
A. B. C. D.
2.若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则 ( )
A. B. C. D.
3.已知向量 , ,若 ,则实数 ( )
A. B. C. D.
4.若 ,则 ( )
A. B. C. D.
5.函数 的大致图像是( )
U R= { }2 4 3 0A x x x= − + > { }1 2B x x= − < < ( )UC A B =
( ]1,1− [ )1,2 [ ]1,3 ( ]1,3−
z ( )1,2 1
z
i
=−
1 3
2 2 i− − 1 3
2 2 i− + 1 3i+ 1 3i− −
( )1 ,2a λ= + ( )3,4b = //a b λ =
11
3
− 5
2
− 1
2
5
3
5cos 4 5
π α − = sin 2α =
3
5
− 3
5
4
5
− 4
5
( ) 2
x x
xf x e e−= +
A. B. C. D.
6.若 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160,则 ( )
A.1 B.2 C.4 D.8
7.若过点 的直线 是圆 的一条对称轴,将直线 绕点P旋转30°得到直线 ,
则直线 被圆 C 截得的弦长为( )
A.4 B. C.2 D.1
8.如图,已知圆锥底面圆的直径 与侧棱 , 构成边长为 的正三角形,点 C 是底面圆上异于 A,B
的动点,则 S,A,B,C 四点所在球面的面积是( )
A. B. C. D.与点 C 的位置有关
9.甲、乙、丙、丁 4 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每人在 A,B,C 三个锻炼项目中恰好选择一项进行锻炼,则甲
不选 A 项、乙不选 B 项的概率为( )
A. B. C. D.
10.若函数 的图像上相邻三个最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
( )
A. B. C. D.
6
2 ax x
+ a =
( )3,1P l ( )2 2: 2 3 4C x y− + = l l′
l′
2 3
AB SA SB 2 3
4π 32
3
π 16π
1
3
4
9
5
9
7
12
( )sin 0, 0, 0y A x A xω ω= > > >
A ω⋅ =
4π 2π π
2
π
11.若函数 ,且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 O 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矩形 的顶点 A,C 在抛物线 上,则直线 的斜率的取值
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若实数 x,y 满足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平面 平面 ,直线 ,且 不是平面 , 的交线.给出下列结论:
①平面 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 ;②平面 内一定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
③平面 内一定存在直线与直线 平行;④平面 内一定存在直线与直线 异面.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阿波罗尼奥斯是古希腊时期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齐名的数学家,以其姓氏命名的“阿氏圆”,是指“平
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比值为常数 的动点轨迹”.设 的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顶点 C 在以 A,B 为定点, 的一个阿氏圆上,且 , 的面积为 ,则
_______________.
16.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恒成立,则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 1ln1
xf x xx
−= −+ ( ) ( )2 1 0f a f a+ − >
1, 3
−∞
1 1,2 3
−
10, 3
10, 2
OABC 2 4x y= OB
( ] [ ), 2 2,−∞ − +∞ ( ] [ ), 4 4,−∞ − +∞
( ), 2 2, −∞ − +∞ ( ), 2 2 2 2, −∞ − +∞
1
2 0
2 0
y
x y
x y
≤
− − ≤
+ − ≥
2z x y= +
α ⊥ β l α⊂ l α β
β α β α
β l β l
( )0, 1λ λ λ> ≠ ABC△
2λ =
3C
π= ABC△ 3
2 c =
21ln 1x x bxa
≤ − + ab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
已知数列 的前 n 项和是 ,且 ,等差数列 中, , .
(1)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
(2)定义: .记 ,求数列 的前 10 项的和 .
18.(12 分)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到植物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某种植物生长情况与温度的关系.现收集了
该种植物月生长量 y(cm)与月平均气温 x(℃)的 8 组数据,并制成如图所示的散点图.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得到如下值:
18 12.325 224.04 235.96
(1)求出 y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最终结果的系数精确到 0.01),并求温度为 28℃时月生长量 y 的预报
值;
(2)根据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得到残差图如图所示,分析该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
{ }na nS 2 2n nS a= − { }nb 1 20b = 3 16b =
{ }na { }nb
,* ,
a a ba b b a b
≤= > *n n nc a b= { }nc 10T
x y ( )8 2
1
i
i
x x
=
−∑ ( )( )
1
8
i i
i
y y x x
=
− −∑
附:对于一组数据 ,其回归直线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
别为 , .
19.(12 分)
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 ,E 是
的中点.现将 沿 翻折,使点 A 移动至平面 外的点 P.
(1)若 ,求证: 平面 ;
(2)若平面 平面 ,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0.(12 分)
在直角坐标系内,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 ,P 是坐标平面内的动点,且直线 , 的斜
率之积等于 .设点 P 的轨迹为 C.
(1)求轨迹 C 的方程;
(2)某同学对轨迹 C 的性质进行探究后发现:若过点 且倾斜角不为 0 的直线 与轨迹 C 相交于 M,N
两点,则直线 , 的交点 Q 在一条定直线上.此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给予证明,并求出定直线
方程;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 ) ( ) ( )1 2 2, , , , , ,n nv v vω ω ω… ˆˆˆv α βω= +
( )( )
( )
1
2
1
ˆ
n
l i
i
n
i
i
v vω ω
β
ω ω
=
=
− −
=
−
∑
∑
ˆˆ vα βω= −
ABCD //AD BC AB AD⊥ 30ABE∠ = ° 90BEC∠ = ° 2AD = AD
ABE△ BE BCDE
3FC PF= //DF PBE
PBE ⊥ BCDE PBE PCD
( )2,0− ( )2,0 PA PB
1
4
−
( )1,0 l
AM BN
21.(12 分)
已知函数 .
(1)若曲线 在 处切线的斜率为 ,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
(2)若函数 有两个零点 , ,证明 ,并指出 a 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t 为参数),曲线 ,( 为参数),以
坐标原点 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 , 的极坐标方程;
(2)射线 分别交 , 于 A,B 两点,求 的最大值.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已知函数 .
(1)求 的值域;
(2)记函数 的最小值为 M.设 a,b,c 均为正数,且 ,求证: .
四川省 2017 级高三大数据精准教学第二次统一监测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1.本解答只给出了一种(或两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
比照评分参考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菜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
( ) ( ) ( )21 1 02x
a xf x x ae
+= + ≠
( )y f x= 1x = − 1e − ( )f x
( )f x 1x 2x 1 2 0x x+ >
xOy 1
4 3: x tC
y t
= + = − 2
1 cos: sin
xC y
θ
θ
= +
=
θ
1C 2C
tan 0,0 2y x x
πα α = ≥ < 1x < 3x > ( ) ( ),1 3,A = −∞ +∞
( ) [ ] ( ) ( ]1,3 1,2 1,3UC A B = − = −
1 2z i= + ( )( )1 2 11 2 1 3
1 1 2 2 2
i iz i ii i
+ ++= = = − +− −
//a b ( )4 1 2 3λ+ = × 1
2
λ =
2
2 5 3sin 2 cos 2 2cos 1 2 12 4 5 5
π πα α α = − = − − = × − = −
5cos 4 5
π α − =
10cos sin 5
α α+ = 21 2sin cos 5
α α+ =
32sin cos 5
α α = − 3sin 2 5
α = −
由 可知, 为奇函数,排除 A,B;当 时, .
6.本小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二项式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解得 .
7.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
创新意识;考查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由题意知,点 P 在圆 C 上,且圆心 C 在直线 上,所以 .如图,设 与圆交于 P,Q 两点,线段
的中点为 H,则在 中, ,故直线 被圆 C 截得的弦长 .
8.本小题主要考查圆锥的概念、球面面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如图,设底面圆的圆心为 O,S,A,B,C 四点所在球面的球心为 ,连接 ,则 平面 ,且
在 线 段 上 . 易 知 , . 设 球 的 半 径 为 R , 在 中 , 由 勾 股 定 理 得
,解得 .故球面面积为 .
9.本小题主要考查分类加法原理和分步乘法原理、概率等基础知识;考查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考查分类与
整合等思想方法.
( ) ( )f x f x− = − ( )f x 0x > ( ) 2
2 x x
xf x x
e e−
< =
⋅
( ) 3
33 3 3
6 62 8 160aC x C ax
= × = 1a =
l 2PC = l′ PQ
Rt PHC△ cos30 3PH PC= ° = l′ 2 3PQ =
1O SO SO ⊥ ABC 1O
SO 3SO = 3AO = 1O 1Rt O AO△
( ) 22 23 3R R− + = 2R = 24 16Rπ π=
法一:每位学生选择三个锻炼项目有 种,则 4 人总的选择方式共有 种;其中甲、乙的选择方
式有 种,其余两人仍有 种,故甲不选 A、乙不选 B 项目的概率为 .
法二:只考虑甲、乙的选择,不加限制均为 3 种,受到限制后均为 2 种,而甲乙的选择相互独立,故甲不
选 A、乙不选 B 项目的概率为 .
10.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考查
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作出函数 的大致图象,不妨取如图的相邻三个最值点.设其中两个最大值
点为 M,N,最小值点为 P.根据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易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上的高
, 所 以 斜 边 , 则 周 期 . 由 , 有 , 所 以
.
11.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意
识;考查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由题知 的定义域为 ,且 ,所以 为奇函数且在
上 单 调 递 减 . 由 , 可 知 , 于 是 有 , 解 得
.
12.本小题主要考査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其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推理论证能力及创新意
识;考查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1
3C ( )41 4
3 3C =
( ) 2
2
1 2
2C = ( )21 2
3 3C =
2 2
4
2 3 4
3 9
× =
2 2 4
3 3 9
× =
( )sin 0, 0, 0y A x A xω ω= > > >
MNP△
2PQ A= 4MN A= siny A xω= 4T A= 2T
π
ω= 2 2
4T A
π πω = =
2A
πω⋅ =
( )f x ( )1,1− ( ) 1 2ln ln 11 1
xf x x xx x
− = − = − − + +
( )f x
( )1,1− ( ) ( )2 1 0f a f a+ − > ( ) ( )2 1f a f a> −
1 1 1
1 2 1
2 1
a
a
a a
− < − ( ) 0f x >
( )1y x aba
= − ( )f x 0a < 0a > ab
( )1y x aba
= − ( )f x ( ) 0f x = x e= ab
e 2a e= 1b e
= ( )f x ( ),0e
{ }na 1n = 2 2n nS a= − 1 2a =
2n ≥ 2 2n nS a= − 1 12 2n nS a− −= − 12n na a −=
{ }na
{ }na 2n
na =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d,则 ,解得 ,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 .……………………………………6 分
(2)由(1)知: .……………………8 分
所以,
.………………………………………………10 分
.…………………………12 分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本小题主要考査回归方程、统计案例等基础知识;考查抽象概括、数据处理、运算求解等能力和应用意识.
(1)设月生长量 y 与月平均气温 x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4 分
所以 ,
则 y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6 分
当 时, (cm).
所以,在气温在 28℃时,该植物月生长量的预报值为 22.77cm.…………………………8 分
(2)根据残差图,残差对应的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且带状区域的宽度窄,该回归方程的
预报精度相应会较高,说明拟合效果较好.…………………………12 分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向量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
{ }nb 3 1 16 20 4 2b b d− = − = = 2d = −
{ }nb 22 2nb n= −
( )*2 ,1 3
22 2
*
, 4
n
n n n
nc a b n N
n n
≤ ≤= = ∈ − ≥
10 1 2 3 4 5 6 10T a a a b b b b= + + + + + +…+
( ) ( )3
1 4 101 7
1 2
a q b b
q
− += +−
( ) ( )3
42 1 2 7 14 2 2 2 56 701 2 2
− += + = − + =−
ˆˆ ˆy a bx= +
( )( )
( )
8
1
8 2
1
235.96ˆ 1.053224.04
i i
i
i
i
y y x x
b
x x
=
=
− −
= = ≈
−
∑
∑
ˆˆ 12.325 1.053 18 6.63a y bx= − = − × ≈ −
ˆ 1.05 6.63y x= −
28x = 1.05 28 6.63 22.77y = × − =
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方法.
(1)法一:依题意得 , , .…………………………1 分
如图,在线段 上取靠近点 P 的四等分点 G,连接 , ,
因为 ,所以 .
所以 .……………………………………3 分
所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4 分
又 平面 , 平面 ,.………………………………5 分
所以 平面 .………………………………6 分
法二:如图,在线段 上取靠近点 B 的四等分点 H,连接 , ,
因为 ,所以 .
又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2 分
依题意得 , , ,
2BE = 4BC = 1// 4DE BC
PB FG EG
1
4
PG PF
PB PC
= = 1// 4GF BC
//DE GF
DEGF //DF EG
DF ⊄ PBE EG ⊂ PBE
//DF PBE
BC FH DH
3
4
CF CH
CP CB
= = //HF PB
HF ⊄ PBE PB ⊂ PBE
//HF PBE
2BE = 4BC = 1// 4DE BC
而 ,所以 .
所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
又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4 分
而 平面 , 平面 , ,
所以平面 平面 .
因为 平面 ,所以 平面 .………………………………6 分
(2)由 ,得 .
又因为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所以 平面 .……………………………………7 分
以 E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 , , ,
由 ,得 .…………………………………………8 分
则 , .
1
4BH BC= //DE BH
DEBH
//DH EB
DH ⊄ PBE EB ⊂ PBE
//DH PBE
DH ⊂ DFH FH ⊂ DFH DH FH H=
//DFH PBE
DF ⊂ DFH //DF PBE
90BEC∠ = ° BE EC⊥
PBE ⊥ BCDE PBE BCDE BE=
EC ⊥ PBE
E xyz−
( )0,0,0E 1 3,0,2 2P
( )0,2 3,0C ( )2,0,0B
1
4ED BC= 1 3, ,02 2D
−
1 3, 2 3,2 2CP
= −
1 3 3, ,02 2DC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则 ,即 ,
故可取 .………………………………9 分
又 平面 ,可取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10 分
则 .
所以,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2 分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轨迹的求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查化
归与转化等思想方法.
(1)由 ,得 ,即 .
故轨迹 C 的方程为: .………………………………4 分
(2)根据题意,可设直线 的方程为: ,
由 ,消去 x 并整理得 .…………………………6 分
其中, .
设 , ,则 , .
PCD ( ), ,n x y z=
0
0
CP n
DC n
⋅ = ⋅ =
1 32 3 02 2
1 3 3 02 2
x y z
x y
− + =
+ =
( )3 3,1,7n = −
EC ⊥ PBE PBE ( )0,2 3,0EC =
77cos , 77
n ECn EC
n EC
⋅= =
PBE PCD 77
77
1
2 2 4
y y
x x
⋅ = −+ −
2 24 4y x= − ( )2
2 1 04
x y y+ = ≠
( )2
2 1 04
x y y+ = ≠
MN 1x my= +
2
2
1
14
x my
x y
= + + =
( )2 24 2 3 0m y my+ + − =
( )2 2 24 12 4 16 48 0m m m∆ = + + = + >
( )1 1,M x y ( )2 2,N x y 1 2 2
2
4
my y m
+ = − + 1 2 2
3
4y y m
= − +
因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不 为 0 , 故 , 不 等 于 ( , 不 为 0 ),从 而 可 设 直 线 的 方 程 为
①,
直线 的方程为 ②,
所以,直线 , 的交点 的坐标满足:
.………………………………………………9 分
而
,
因此, ,即点 Q 在直线 上.
所以,探究发现的结论是正确的.………………………………12 分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和性质、函数零点、不等式、函数的导数等基础知识;考査运算求解能力、推理
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考查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1)由题 ,.…………………………1 分
则 ,得 ,.……………………………………2 分
此时 ,由 得 .
则 时, , 为增函数; 时, , 为增函数,且 ,所以
l 1x 2x 2± 1y 2y AM
( )1
1
22
yy xx
= ++
BN ( )2
2
22
yy xx
= −−
AM BN ( )0 0,Q x y
( )
( ) ( )2 1
0 0
1 2
22 22
y xx xy x
++ = ⋅ −−
( )
( )
( )
( )2 1 2 1 1 2 2
1 2 1 2 1 2 1
2 3 3
2 1
y x y my my y y
y x y my my y y
+ + += =− − −
( )
( )
212 2 1
2
112
3 23 9 3 44 4 33 3 4
4
m m y m m ym m
m m m yym
− + − − − − ++ + = = =− − − +−+
0 4x = 4x =
( ) x
x x
ax e af x x xe e
−′ = − =
( )1 1 1f ea e′ − = − = − 1a =
( ) 1x
x
ef x x e
−′ =
( ) 0f x′ = 0x =
0x < ( ) 0f x′ > ( )f x 0x > ( ) 0f x′ > ( )f x ( )0 0f ′ =
为 R 上的增函数.………………………………4 分
(2)①当 时,由 得 或 ,
若 ,由(1)知, 为 R 上的增函数.
由 , ,
所以 只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6 分
若 ,则 时, , 为增函数; 时, , 为减函数;
时, , 为增函数.
而 ,故 最多只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6 分
若 时,则 时, , 为增函数; 时, , 为减函数;
时, , 为增函数,得 ,故 最多
只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7 分
②当 时,由 得 ,
由 得 , 为减函数,由 得 , 为增函数,
则 .
又 时, , 时, ,
所以当 时, 始终有两个零点 , ,.……………………8 分
不妨令 , ,构造函数 ,
所以 ,
由于 时, ,又 ,则 恒成立,
( )f x
0a > ( ) 0f x′ = 0x = lnx a=
1a = ( )f x
( ) 11 02f − = > ( ) 22 2 0f e− = − + <
( )f x
0 1a< < lnx a< ( ) 0f x′ > ( )f x ln 0a x< < ( ) 0f x′ < ( )f x
0x > ( ) 0f x′ > ( )f x
( ) ( )0 0f x f a= = >
极小
( )f x
1a > 0x < ( ) 0f x′ > ( )f x 0 lnx a< < ( ) 0f x′ < ( )f x
lnx a> ( ) 0f x′ > ( )f x ( ) ( ) ( )21ln ln ln 1 02f a a af x = + + >=
极小
( )f x
0a < ( ) 0f x′ = 0x =
0x ≤ ( ) 0f x′ ≤ ( )f x 0x > ( ) 0f x′ > ( )f x
( ) ( )0 0f x f a= = <
极小
x → −∞ ( ) 0f x > x → +∞ ( ) 0f x >
0a < ( )f x 1x 2x
1 0x < 2 0x > ( ) ( ) ( )F x f x f x= − −
( ) ( ) ( ) ( )x x
x x
x x
e a e ax x ax e eeF x f x f ex
−
−
−
− −− = −
′ ′ ′= + −
=
0x > 0x xe e−− > 0a < ( ) ( ) 0x xF x ax e e−′ = − −
1 2 0x x+ > ( ),0−∞
1C 3 4 0x y+ − =
1C cos 3 sin 4 0ρ θ ρ θ+ − =
θ 2C ( )2 21 1x y− + = 2 2 2 0x y x+ − =
2C 2 2 cos 0ρ ρ θ− = 2cosρ θ=
tan 0,0 2y x x
πα 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