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第 3 学段终结性评价试卷
中国古代散文欣赏
注意事项
1.时间:2020 年 5 月 6 日 9:00—10:30 满分:50 分;
2.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内。
3.因是纯线上开卷考试,答案不得从网络上直接摘录或照搬,否则不得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不事游乐,及成化戊子①谒疾②归家,益潜心正学,杜门不出者十年。
至戊戌③岁,始造表弟马指挥文敬园中看花,有诗云:“斋居四十二年身,未见东风桃李春,
今日名园一杯酒,不妨聊作赏花人。”盖实事也。
先生教子孙严而有道,教门生亦然。子孙男女但解言语,即教以揖拜、问安之礼;知出
入,即教以出告反面之礼。虽习举业,必教以得失有命,毋为夺志。读书暇日,则教以学算
数,讲六书,习射法。郊行见枯骨,辄令子弟埋之。
乡闾育女多不举,先生立法以戒家人曰:“吾家子妇敢有効尤者,必出之。盖忍于杀子,
何所不至乎?”
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章吃力说许
多话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节选自《医闾先生集》
【注】①成化戊子: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 年。②谒疾:请病假,这里指因病辞官。
③戊戌: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 年。
1. 用“/”给上文最后一段断句。
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章吃力说许多话
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益: ②造:
③聊: ④但:
⑤反: ⑥举:
3. 翻译划线句子。
读书暇日,则教以学算数,讲六书,习射法。郊行见枯骨,辄令子弟埋之。4. 综合以上选段,概括这位先生的特点。
【答案】1. 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
章吃力说许多话/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2. ①益:更加②造:到,往③聊:姑且④但:只,只要⑤反:通“返”,返回⑥举:养育
3. 读书 闲暇时日,就教导他们学习算数,讲解六书,学习射法。去郊外出行见到枯骨,就
让子侄们掩埋。
4. 勤于学问,教育严而有道,有恻隐之心,治家严格,治学注重反省。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这段话的意思是:门生在旁边侍奉,先生问他们说:“孟子说:‘圣人与我是同类的。’你
们这些人也曾经这样省察思虑过吗?《孟子》这一章里辛苦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用意在哪儿
呢?你们读这些,曾经得到他的用意吗?读书不密切联系自身,传述解说有什么益处呢?”
“先生”是名词,是“先生问之曰”中的主语,应置于开头,故其前应断开。两个“曰”后
面都是引语,后面应该断开。“汝辈”是“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中的主语,其前应断
开。“孟子”为后句的主语,其前应断开。“话”为宾语,“其意”为后句主语,二者中间
应断开。“汝辈”为主语,其前应断开。“之”为宾语,其后应断开。“读书”为主语,其
前应断开。“己”为宾语,其后应断开。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
题,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来做。
本题,益潜心正学,句意为:更加专心于正学。益:更加。
始造表弟马指挥文敬园中看花,句意为:才到做指挥使的表弟马文敬的园中看花。造:到,
往。
不妨聊作赏花人,句意为:不妨姑且做一个赏花人。聊:姑且。
子孙男女但解言语,句意为:子孙们无论男女只要听懂话语。但:只,只要。
即教以出告反面之礼,句意为:就教导他们出去时禀告回来时面见家中长者的礼节。反:通“返”,
返回。
的乡闾育女多不举,句意为:乡间生了女孩多不养。举:养育。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
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
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
做到字字落实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暇:闲暇。习:学习。辄:就。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
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
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本题,“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不事游乐,及成化戊子谒疾归家,益潜心正学,杜门不出者十
年”可以概括为:勤于学问。“先生教子孙严而有道,教门生亦然”可以概括为:教育严而
有道。“郊行见枯骨,辄令子弟埋之”可以概括为:有恻隐之心。“乡闾育女多不举,先生
立法以戒家人”可以概括为:治家严格。最后一段可以概括为:治学注重反省。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先生自从年少时就勤于问学,不从事游乐的事情,等到成化戊子年因病辞官回家,更加
专心于正学,闭门不出达十年。至戊戌年,才到做指挥使的表弟马文敬的园中看花,有一首
诗说:“斋居四十二年身,未见东风桃李春,今日名园一杯酒,不妨聊作赏花人。”大概说的是实有的事情。
先生教育子孙严格而有方法,教导学生也是这样。子孙们无论男女只要听懂话语,就教
导他们揖拜、问安的礼仪;孩子们知道出入家门的时候,就教导他们出去时禀告回来时面见
家中长者的礼节。虽然学习科举考试的内容,一定教导他们得与失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要因
为这个改变志向。读书的闲暇时日,就教导他们学习算数,讲解六书,学习射法。去郊外出
行见到枯骨,就让子侄们掩埋。
乡间生了女孩多不养,先生立家法告诫家人说:“我们家的媳妇有敢跟着学的,一定会
被休。忍心杀死自己的女儿,还有什么做不出的呢?”
门生在旁边侍奉,先生问他们说:“孟子说:‘圣人与我是同类的。’你们这些人也曾
经这样省察思虑过吗?《孟子》这一章里辛苦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用意在哪儿呢?你们读这
些,曾经得到他的用意吗?读书不密切联系自身,传述解说有什么益处呢?”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5.“不忍”一词有很多意思,如不忍耐、不收敛、不忍心、无法忍受、舍不得……请阅读下面
《鸿门宴》选段,谈谈你对此处“不忍”一词的理解。要求:指出选段中三处“不忍”之处,
并加以简要分析。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
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答案】①不忍:不忍心,心肠不狠;②一不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刘邦来见项羽,
项羽应该直接杀了刘邦,为以后能够得到天下扫除障碍,却留下刘邦喝酒,错失了良机;二
不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再三提醒项羽,希望
项羽抓住机会置刘邦于死地,但项羽沉默没有反应,再次失掉杀刘邦的机会;三不忍,“项
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伯庇护刘邦,不让项庄有机
会刺杀刘邦,但项羽没有任何的回应,第三次失去了杀刘邦的大好机会。【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 理解以及分析该词语在文本中具体事例的体现的能力。解答
此题,首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理解该词语,然后在选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并合理地分
析。“不忍”在此处的意思是不忍心,心肠不狠。“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这是一不忍,意思是“项王说:‘这是沛公
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
刘邦来见项羽,项羽把告密者直接说出来,没有什么心机和计谋,在这种情况之下,项羽应
该直接杀了刘邦以后才能够得到天下,却留下刘邦喝酒,错失了良机;“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这是二不忍,意思是“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
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看到第一次良机失掉了,就再三提
醒项羽,希望项羽抓住机会置刘邦于死地,但项羽沉默没有反应,再次失掉杀刘邦的机会;“项
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是三不忍,意思是“项庄拔
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
杀刘邦”,项伯庇护刘邦,不让项庄有机会刺杀刘邦,但项羽没有任何的回应,相当于是默认
了项伯庇护刘邦这件事,最终项庄无法刺杀刘邦,第三次失去了杀刘邦的大好机会。
【点睛】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1.借助字音推断: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
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字,用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
2.借助语境推断: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
所以一定要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义,即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3.借助字形推断: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4.借助词性推断: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其词性是动态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
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就不会相同(即词类活用)。考生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
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义。
5.借助相邻字推断: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可以
利用相邻字的这种意义“相同”“相反”的关系,推断实词的意义。
6.借助语言结构推断: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
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
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7.借助成语推断: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
的词义。
8.借助联想推断:联想推断法也称温故知新法,它是一种以夯实课内基础为前提的依据“已
知”推断“未知”的释词方法,更是一种解决“题在课外,功在课内”问题、培养知识迁移
能力的释词方法。
参考译文:
刘邦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
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
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
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
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
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
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
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6.从下面选段中任选三处语气词,试具体分析其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答案】“嗟乎”,译为“唉”,后面都紧跟了一个叹号,表示情感很强烈。作者在此处哀叹、
惋惜的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即从师的风尚不再盛行。“呜呼”,相当于“哎”,表示一种
悲痛之情,比前面的“嗟乎”的情感更深了一些。而“欤”,在句中可译为“啊”,用在句中
表现作者对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结果是“其智乃反不能及”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震惊、愤懑、
痛恨之情。【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气词的概念和表达情感作用的理解。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
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文言文中的常见的语气词有: 嗟乎、呜呼、欤、
哉等。语气词的位置,要么在句首,要么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一定的情感和语气。
《师说》片段中的语气词,比如“嗟乎”,在句中的意思是“唉”,表示一种惋惜之情。惋惜
的就是古代从师的风尚到作者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再盛行了。再如,“呜呼”,此处可以翻译为
“哎”,表示一种悲痛,比“嗟乎”的情感更深了一些,作者通过分析让人进一步明白了“师
道之不复”的原因。最后,再看“其可怪也欤”的“欤”,译为“啊”,在句中表现作者对士
大夫耻学于师的愤懑、痛恨,由于不喜欢从师,这些所谓的“君子”,“其智乃反不能及” 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总之,三个叹词,表现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抨击,情感是逐步
加深。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
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
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
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
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
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
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
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
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
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
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
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
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
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
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
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三、写作
7.本学段,我们学习了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欣赏了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比较了鸿门宴上的项刘集团,梳理了贾谊的过秦之论……有时豁然开朗,有时陷入沉思。请
以“ 之我见”(如:以礼治国、儒道互补、烛之武退秦师……)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
右的文章。
要求:结合作品阐发或蕴含的思想,抒写“我”对此思想或此哲理的认识。
【答案】例文:
烛之武退秦师之我见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大浪淘沙,涌现出一批批闪耀着熠
熠光辉的“时代巨人”,他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国家,以至于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与此同时,也有一颗蒙着灰尘的珍珠时至今日才让我们发现它不同寻常的光芒——烛之武。
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政,小小的养马官,有
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义、勇的精神和
责任担当。他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
全,郑伯说完那句话之后,烛之武说“许之”可以体现出他是一个懂得顾全大局,很爱国的
人。
为拯救危难的国家,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半夜行动,直入敌营,见到秦伯以后,他成
竹在胸,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只是陈说郑、晋对秦的利害得失。表面上看来是为秦国的利
益着想,实际是在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瓦解秦晋联盟,解除郑国的危亡。由此可见,烛之
武是一个爱国正君子、有胆识、机智聪明、有谋略、能言善辩的人。他与秦伯的谈判中,他
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条一条地指出之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深谙诸侯之间明争暗斗地
种种矛盾,于是他离间秦晋关系,又以利相诱,最终秦军退兵并帮助郑国戍守疆土。
在这场不流血的政治战争中,烛之武仿佛是那蜀中诸葛亮,决胜于千里之外。“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因为这样,才使烛之武放下个人恩怨,大义凛然地去捍卫
自己的国土,义无反顾地为了郑国子民而战。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化
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正所谓:危难之时挺身行,
宝刀未老入敌营。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师留下千古美名。
掩卷沉思,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忧国忧民情怀,有责任担当的义士;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
智勇双全、长于分析,精于口才的谋士;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虽然年龄老迈,但为了国家依
然壮心不已的爱国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
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
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
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
的魅力。
命题方式:半命题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干要求以“ 之我见”(如:以礼治国、儒道互
补、烛之武退秦师……)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这种半命题作文,既有一定的限
制性,但横线处还是呈现出开放自由的。“之我见”是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见解,而
横线内的内容,围绕题干给定的词语来写,当然从省略号来看,可以写其他的内容,但都必
须围绕课文的相关内容。如“儒道互补”“烛之武退秦师”等。要发人之所未发是比较难的,
重点就在于思考和感悟,而思考感悟的前提是熟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及其相关事迹。
立意角度:
1.烛之武退秦师,体现出来的道义担当、爱国情怀。勇于担当,创造未来。
2.儒家仁政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可以辩证吸收、综合采用。
3.礼乐教化的作用永远不会过时。
4.以礼治国和以法治国。
结构层次:
范文《烛之武退秦师之我见》,对课文内容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高度
概括,指出他是爱国志士、是智者谋臣,是口若悬河的雄辩家。该文类似于读后感,但其重
点是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结构方面按照烛之武临危受命、前往说服秦伯,秦军撤退的顺
序来写作。重点凸显了临危受命的顾全大局和责任担当,说服秦伯的过程中的口才和谋略等
等,行文最后进行了总结。总之,这是一篇结构精巧的赏析文章,观点明晰,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论证有力。
素材积累:
1. 走过人教版《语文•必修 1》,我们认识了勤劳、善良、疼爱自己乳儿的大堰河,忠心爱国、
擅长外交辞令的烛之武,忠肝义胆、英勇无畏的荆轲,头脑简单、刚愎自用、有妇人之仁的
西楚霸王项羽,圆滑机警、胸有城府的刘邦,神采奕奕、幽默睿智的梁任公……这些形象个
性鲜明,装扮了美丽的语文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种充满个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的人物肯定也有不少。
2.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
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
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
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
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
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
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3.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
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
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
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
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
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
归真返朴,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
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4.荀子则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 思考,一方面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
“争”,另一方面则开出了以“礼”息“争”的药方,甚至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人
们的欲望,防止人们的争斗。荀子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
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睛】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
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
的部分。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
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
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
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
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8.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古代经典散文时,我们常常会不经意间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行一次次跨越时空
的精神对话。我们发现,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多有一方独立的精神天地。在这一方天地里,或
放浪形骸,或绝望孤独;或憧憬快意人生,或追忆逝水年华……
请以“当我走进 ”(如:兰亭、项脊轩……)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抒写“我”与作家或作品的精神对话,要结合作者心路历程或作品具体内容。
【答案】例文:
当我走进赤壁
风萧萧,水潺潺,千年的赤壁水悠悠流淌,可否听见大浪淘沙的怒吼,鼓瑟雷动的铿锵?
浩浩荡荡东流而去的江水拍打着陡峭的石壁,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波浪滚滚,气势恢宏。
你斟一杯清酒,饮尽赤壁惊涛,祭奠无为的过往;我拘一泓月光,照亮历史的海岸,歌
咏东坡的豪情。
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的你,几经周折得以不死,贬官黄州,面对滔滔江水,高吟
出“大江东去,浪淘尽……”是啊,英雄美人,何等风流倜傥;运筹帷幄,何等儒将风范!
然而,此时你已 47 岁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俯仰古今,只得长叹“人间如梦”,包含了
多少文人泪,志士血啊!
居庙堂之高,你心忧天下,率性真实;处江湖之远,你亦心忧天下,却怡然自得。你处
于天地间,又超然于宇宙外,你能理解生命的真谛,却绝不虚浮。你说“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日日如斯,有谁如你般透视人生?“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泛舟赤
壁,把酒诵诗,迎风赏月,不为“蝇头微名,蜗角虚利”所动,只愿“沧海济余生”,又有谁
。如你般豪放洒脱?你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通脱豪迈,何
不触处生春?
你潇洒如春风细雨,不滞碍于物欲,不羁绊于得失,笑对官场得失,坐看鸡虫争斗。但
千百年人,更让人倾倒的是你豪迈中的洒脱,飘逸中的温柔,高洁的中的细腻。
历史深处,我仿佛听到了赤壁月下悠远 清音。或许,贬谪是你的成长之路,少年直爽
率性使得你在朝廷中无容身之处,客旅他乡使你沉静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或许你也曾希
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但更多了几分恬静与脱尘。你不适合作政客,贬谪使你远离凶
险事心,守护清洁,专心诗词,然后走上文坛,登高一呼,天下士子,相与而随。“坐看庭
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何处不是你最好的归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的水,翻滚着,涤荡着我的心胸,铿然而
有力。
【解析】
【详解】本题参考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认识水平,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
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搭起时空的桥梁,通过阅读古代典籍,走进他们的作品,抒写自己对
作家、作品的认识,从中领略他们的风采,学习他们的精神,感悟他们的创作,探寻他们的
内心世界,表达对他们的敬仰,汲取生活的动力源泉,从而更好的生活。此题的外延极为宽
泛,学生只要看过一定的名著,熟悉一定的历史人物,就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审题的关键是“抒写‘我’与作家或作品的精神对话”,考生要结合作者的心路历程或作品的
具体内容,体现对作家、作品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精神对话”展现的是你与他们在精神
层面的交流,考生应选择对自己精神影响大的作家和作品来写,写出具体的精神内涵。这是
一个半命题作文,“当我走进……”设置了相对具体的情境,考生应选择与作家、作品有密
切关系的一个具体地点、场景来完成,发挥联想和想象,设置情境。文体的选择,可以是散
文,也可以是想象类记叙文。
参考立意:(1)与杜甫对话,致敬忧国精神(2)与屈原对话,为了理想而上下求索(3)与
陶渊明对话,在浮躁中学会沉潜
参考素材:
(1)雨如轻丝,缠住了游离的心,打湿了一个朝廷寂寞的窗扉。风起云落,上演几度轮回,
诉说那个才子的得失荣辱。赤壁之水,是他酒之豪情,涤荡着我的心胸,铿然有力。江南的
水,是他指尖滑落的忧伤,斑驳了我的衣衫。他从那个烟雨中隐匿的宋朝走来,那样坎坷……
(2)遥想当年,才高八斗,学富五年,雄姿英发,赢得天子垂青;挥毫泼墨,风流调侃,平
的步青云,在人才济济的北宋立足。一代文豪,却在乌台中驻目凄凉,那夜寒风刺骨,烛火灼
人。手持拄杖,一蓑烟雨,踏向黄州不复回。多少愁思,多少悲离,尽在一壶壶液体之火中
燃尽。他长叹挥袖,挥去了世间富贵,挥去了文豪英名。
(3)历史深处,我仿佛听到了赤壁月下悠远的清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绝如缕”,我仿佛领略到了“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绝代悲哀,又仿佛感受到了“十年生
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铭心的怀念,我又仿佛看到了“欲寄相思千万点,流不
到,楚江东”的思念……这等文字,“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间”。若非情到深处,
怎会有如何缠绵之笔。最后,还是以诗人的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安慰一下诗人吧!
(4)有人说,你如皎月,三分朗照中秋,三分朗照周朗赤壁,剩下四分,秀口一吐,使得唐
宋诗词并称风流,亦有人说,你自然如雪映梅花,水流石上,牵性闲适,指点江山,评论古
今,干净韵致,高雅脱俗。可为何,这样一位集文化之大成者屡遭贬谪,政涯失意,客死他
乡?或许,我只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杭州的气质如同苏轼的气质,变化万千而总能迷人,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
山空蒙,而苏轼亦是如此,无论何时你都无法忽视他独特的存在气质。任职杭州,苏轼在虚
实之间,在得失之际,在流光里,在当下,无不叹西湖之美,西湖也因他而美。君不见,水
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君不见,在远方槛外,千帆过尽,逝水东流。
(6)苏轼去了,然而,西湖明月,钱塘汹涌,苏堤上柳枝摇曳,都难忘苏轼带去的春风。“渐
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这是自杭赴密的旅途,山野中荒冷的孤馆,
灯青残照,墨色里传来的声鸣,使他惊悚。世路无穷而劳生有限,举目无亲。苏轼只好对着
明月兼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苏轼心中对人生短暂倏忽的哀伤,
被智慧而理性的抚慰纾解,归于豁达超脱,他的本性如同故乡的玻璃江水,永远在奔腾中显
露出自己的本质。
结构示例:《当我走进赤壁》,散文。开篇设置情境,描绘赤壁的恢弘气势,引出并烘托抒写
的历史人物——苏轼。文章从苏轼被贬的经历写起,着意表现其人生的贬谪与失意,再引用
诗文展现其面对失意人生的洒脱与豪迈,最后表达作者对苏轼品格、人性的理性思考。结尾
抒写自己的感受。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
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
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
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
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
发散思维多向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