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层练习)(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 02 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练) (一)热身练 一、【2020·邵阳市第三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价值之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 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文化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只能立足于当代中国 去甄别并择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摒弃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消极成分。这应该成为衡量一切文化遗产 的基本坐标。偏离了它,我们就有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要么“食古不化”,要么“喝祖骂宗”。对 传统文化采取原教旨主义态度,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这种复古读经的做法,抹杀了当代人类生存方 式的新特点,难以适应新的文化需要。同时,对于历史上的中国,我们更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但也应 看到,今天的中国毕竟是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历了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重构,经历了近四十 年改革开放的激荡,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和 再现。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从而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传 统文化如何才能“活”起来,活在当代人的观念和生活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 馆中?传统文化只有在不断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光大。所以,它只能“活” 在不断的损益中,这恰恰是一种文化的常态。不然的话,传统文化就有可能沦为现代新儒家所焦虑的“木 乃伊”或死古董。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和创新,才能实现有活力的传承。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譬如中国传统社会提倡的“二十 四孝”,今天的人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拘泥于模仿它所描述的具体情形,而是借鉴和继承“二十四孝”所 体现出来的孝道精神。不然的话,就难免走向“愚忠愚孝”之类的愚昧。冯友兰当年所提出的“抽象继承 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包含着这层用心的。道德的具体表征会随着不同民族、不同时代而呈现出多种多 样的具体形态;但道德之为道德的那个“理”,却能纵贯古今中外、超越时空限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人重新发现文化上的自我提供内在依据。在现代化的狂飙突进中, 我们很容易在文化上陷入自我迷失,从而找不到“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又到何处去”的答案。不解决 这个前提性问题,就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根本性问题。重新找回现代人 的自己,重建现代人的自我,就不能不进行一番文化上的“寻根”,重新接续我们同传统文化之间脐带般 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能够提供启迪。当代人类社会 正面临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意味着人类必须调整自身同自然的关系。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乃是引发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使人类生存陷入困境的深刻文化原因。它所孕育的现代技 术取代了古典技术。古典技术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而现代技术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则是“以 人克天”。摆脱现代技术带来的危机,唯一可能的出路,从文化上说,在于恢复技术的古典品格,即“天 人合一”的智慧。正是在这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显示出它的积极意义。 (何中华《在创造创新中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传统文化采取相对主义态度,就有可能不甄别、不择取、不摒弃地对待传统文化。 B.对传统文化采取原教旨主义态度的做法,是不顾当代人类生存方式新特点的复古读经。 C.对传统文化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无视历史的变化而机械地复制和再现。 D.传统道德的表征多种多样,其“理”却亘古不变,对此我们要“神”“形”兼备地继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有立有破,既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又批判了三种错误做法。 B.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论证了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转化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 C.第三段以“二十四孝”为例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 D.最后两段,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而应与时俱进地弘扬其优秀成分和正能量。 B.传统文化不能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而应在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创造和创新。 C.人们如果拘泥于传统文化具体形式上的模仿,就会走向“愚忠愚孝”,传统文化也会变成“木乃伊”。 D.现代技术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现代人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问 题。 【答案】 1.D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 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对此我们要‘神’‘形’兼备地继承”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三段“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 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神”,而不是“神”“形”兼备。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 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 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 C 项,错在“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这个地方,文章其实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 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而引用冯友兰的观点只是作为佐证,并不是“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 承法’”。故选 C。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 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 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 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 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 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 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B 项,“传统文化不能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的说法错误,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二段是 “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C 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走向“愚忠愚孝”是针对“二 十四孝”而言的,并非是说所有从形式上模仿传统文化的结果。D 项,强加因果。据原文最后两段可知, “使得”前后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即“现代技术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现代人无法真正回 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问题的原因。故选 A。 二、【2020·西藏自治区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具有早熟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的先贤很早就努力摆脱“神”的崇拜,寻求人文理性。周朝 的先贤在思考人和天的关系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神,而是要有人 文自觉、以德配天,这里其实就是“人”的觉醒,表达出人文精神的追求。这种人文精神的追求是通过教 育得以体现的,出现了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所以,世界上很多中外学者,把中华文明称 之为“儒教文化”。这一个“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中华文明确立了一套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在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中,只有中华文明以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建 国君民,教学为先。”与此相关,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 为什么说“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何以“人文”去“化 成天下”就是教育。儒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失去人文文化制约的社会建立合乎“人道”的和 谐秩序。所以,儒教的“教”,就是希望儒者致力于教育,能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标。但是,我们还应该 注意到,儒家并不仅仅是把教育看成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还特别关注个体人格,关注个人的责任、潜 能和发展。孔子的“成人之教”、孟子的“自得之学”、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程颢的“仁 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均有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文精神。 孔子的理想是“成人之教”。他的所谓“成人”其实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即应该是在智慧、意志、德 行(即智、仁、勇)等各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其实也就是理 想人格的“君子”。所以,孔子十分关注如何开展“成人教育”,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君子,教其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同时希望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以实现理想的“成人教育”。孟子 把教育人理解为个体人格的自觉,即“自得之学”。他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唤醒个体“良知”的自省,通 过自我反省,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德性,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一个君子、一个贤人。从君子、贤人又可以 修行到圣人,所以儒家文化在推动教育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发展个体,弘扬自己的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 值,其实这都是一种人文教化。 另外,儒学创立的同时形成了儒家经典,这些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不是上帝的训谕,而是三代先 王、儒家诸子人文理性的历史积累,是人文文化的经典、历史理性的经典,特别是其中包含着大量论述教 育的经典、实施教育的教材。儒家经典主要就是讲如何培养人、教育人,也就是成人之教。 可见,儒家人文教育基本上致力于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家国天下。通过教育来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 社会秩序,最终实现和谐家国与大同天下;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以启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和人文精神的发 掘。所以,儒家教育的核心既包括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又包括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从这两重意 义上来说,儒家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并有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文明形态。 B.儒家教育虽然致力于大同天下的实现,但更注重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C.君子是儒家教育理念中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一种能弘扬自己的主体精神的人。 D.儒家经典体现出以育人为重点的显著人文性特征,因此它并不是上帝的训谕。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传统,是论证“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的前提。 B.文章论述了“儒教”的根本任务,谈及其维护社会与关注个人两方面的内涵。 C.文章引述孔子与孟子等人的教育理念,论证了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化成天下。 D.文章以儒家为基本立场,对儒家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进行总结。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越深入的接受孔子的“成人之教”,就越能摆脱对神明的崇拜与依赖,从而找到追寻人文理性的道 路。 B.如果儒者不致力于教育,不关注个体人格、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就难以建立。 C.中华文明确立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这有赖于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的出现。 D.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孟二人的教育理念是相通 的。 【答案】 4.C 5.C 6.B 【解析】 4.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 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 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 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 项,“并有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文明形态”分析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中国产生了世界古 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这个“最成熟的教育制度”是有“世界古文明”的限定条件的。B 项,“儒家 教育虽然致力于大同天下的实现,但更注重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分析错误,“致力于大同天下” 与“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是儒家人文教育的两重意义,不存在转折关系。D 项,“因此它并不是上 帝的训谕”分析错误,强加因果,儒家经典体现出人文特征,与“不是上帝的训谕”二者是并列关系,不 是因果关系。故选 C。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 项,“论证了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化成天下”分析错误,文章引述孔子与孟子等人的教育理念,论证 的是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故选 C。 6.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 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 项,“如果儒者不致力于教育,不关注个体人格、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就 难以建立”说法错误,儒家教育的政治功能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功能,这两项功能是并行的,其中一个 不是另一个的条件。故选 B。 三、【2020·全国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古代的法典蕴含着重德礼、慎刑罚,遵伦常、讲忠孝,重和谐、求和睦的民族精神。由此,思想 家提出“明刑”(彰明刑罚)可以“弼教”(辅助教育),也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 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 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使民知法既可以远离犯罪,又可以借法保护其自身的权益。正是由于法具有止恶 劝善的功能,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此守法者如沐春风,违法者如履薄冰。 历史上,明刑弼教的内容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变化。汉儒传承了以礼乐主宰刑罚的传统,确立了德主刑 辅的指导原则,即朝廷以道德感动民众,刑法只作为辅助手段。例如,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之说,大力宣 传“大德小刑”,以德化民教民,使民不敢为非、不触法禁。唐代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便宣布“德 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或教之用”,阐明了教化为先、刑焉其后,明刑弼教的真谏。韩愈也曾经说过:“德 礼为先而辅以政刑。”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 之”。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 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话犯罪,以维护社会 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明太租还有意识地对某些案件重法又重情,借以表达明刑弼教之意。例如,“有子 犯法,父贿求免者,御史欲并论父。太祖曰:‘子论死,父救之,情也。但论其子,赦其父。’”清代在 承袭明代的立法思想的同时,对政刑与礼教的目的做了经典阐述,并指出立法的精义在于“明刑弼教”。 《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开宗明义:“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匡之直之而刑生焉。” 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明礼导民,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一个传统。它产生于 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是人本主义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则国兴,慢而废弃则国亡。这是一条历史规 律。“以德化民”的“化”与“明刑弼教”的“教”二者具有相通性,目的都在于“导民向善”,使民远 离犯罪。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是互相连接、互补互用的,国家治理不可忽视的二柄。法与德的结合减少了 法律的滥用,柔化了法条严酷的外貌,便于民众接受。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遏制了犯罪的动机,有利于避免法繁刑酷的虐政。德法互补互用,使道德法律化,遵守法律的义务和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相一致,既 止恶,而又劝善,使“明刑弼教”的“教”落到了实处。同时,德法互补又使法律道德化,使法律具有稳 定性和权威性。 (节选自张晋藩《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有改动)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彰明刑罚、辅助教育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人民了解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B.儿子被判死刑,父亲行贿求情,最后判子赦父,这一事例体现明太袒重法律又重伦理情怀。 C.“明刑弼教”的“教”与“以德化民”的“化”之间存在相通性,目的都是使百姓“向善”。 D.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互补互用,能止恶劝善,可以使法律道德化并使其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不同时代的事例,论证了“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治理的传统。 B.文章以董仲舒大力宣传“大德小刑”的事例来论证汉代儒家德主刑辅的主张。 C.文中用韩愈言论、朱元璋修订法律等材料,论证教化先行、刑罚居后的观点。 D.文章从以德化民、以法治国、德法互补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古代在治国上的特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法律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这对违法者具有约束力的同时,对百姓也有软化作用。 B.清代的立法思想承袭于明代,《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就明确地阐释了政刑与礼教的关系。 C.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明刑弼教传统,国家方会兴盛。 D.为了减少法律的滥用、柔化法条严酷的外貌、遏制犯罪的动机等,必须以德化民,使民心向替。 【答案】 7.A 8.C 9.D 【解析】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能力的试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 后进行辨析。选项 A “使人民了解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分析错误,“教育”与原文所说:就是通过彰 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内容不符,原文没有说教育,而是说法律。故答案选 A。 8.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选项 C,结合原文看,韩愈的言论论证唐代教化先行而刑罚居后,朱元璋修订《大诰》和《大明律》两 个论据是用来论证明朝严刑治国同时德化天下。故答案选 C。 9.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 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选项 D,断章取义,以部分代整体。“必须以德化民”不够全面,结合原文, 应该是“ 以法治国与以德化民相结合”。总之,这类试题要认真把原文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 四、【2019·甘肃省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个人一生的 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 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 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 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 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 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 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 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ロ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 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 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 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 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オ能 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 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 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 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 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答案】 10.A 11.B 12.D【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 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 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只要……就……”分析错误。原文第五段“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 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原文是“只有……才……”的关系,而非“只要……就……”的关系。 故选 A。 11.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 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 项,“……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 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家国 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故选 B。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 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 细心和耐心。 A 项,“内化于行、外化于心”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为“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所以选项应改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B 项,“……不 是……而是……”分析错误,原文第四段“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 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原文是递进关系,不是选择关系;C 项,“对于每个人来说”与原文不 符,原文第五段“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所以应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故选 D。 五、【2020·安徽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浩瀚长江汇入东海,在入海口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这就是地理、气候、物产等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的 长江三角洲。春秋时期吴国、越国在这里崛起,后来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这里又成为江南经济文化 繁荣的核心区域。明清时期已经确立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城市群,现在长三角的大部分城市早在那时 已经相当繁盛。进入近代以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 大都市。长三角的中心城市遂由苏州让位于上海。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一方面从全国集聚人、财、物 等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又向各地扩散技术、信息。就商品流通而言,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和出口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上海,而上海等城市的工业产品和进口商品则扩散到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发展始终 与长三角同步。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都同上海的技术扩散和市场扩散有很大的关系。浦东的开 发开放更是发挥了促进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作用,而其中苏浙皖三省经济则是首先得到了拉动。上海大市 场大流通所形成的集聚—扩散效应,当然也是按照梯度级差传导的,首先是最为相邻的长江三角洲,其次 是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然后才是广大的内陆地区。所以上海同长三角各地的互动关系必然是最为密切的。 上海与苏浙皖三省人文相近,更便于交流。所谓南方人,首先就是指长三角地区的居民。这一地区的 居民因为移民、通婚、经商、务工等等原因,内部的融合度一直比较高。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次统计,上 海城市常住人口的籍贯,有 85%以上为客籍。而客籍居民的祖籍地大多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所谓海派 文化,追根溯源可以从明清时期的江南文化、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找到源头。甚至徽州文化、江淮文化也 是海派文化吸收的营养。 值此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与此相关联,我 们力主公平竞争和国际合作,倡导须经各国认可和共同遵行的国际规则,希望以此规范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而在中国的各大地理和行政区域 中,长三角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往往是通过对特定地理空间的行政规划来推进的。区域有地理界线,行政权力 也有辖区范围。长三角涉及三省一市,这就要求在中央指导下,四地协调,勠力同心。要打破长三角区域 内部的行政隔阂,拆除各种政策藩篱,高标准地统一规划,把原来在各自行政区划内的一套规定、做法加 以改进和提高,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如若长三角的示范有成效,那么对于实现全国东中西部协调发 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步,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将是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贡献。 (摘编自沈祖炜《长三角一体化》)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三角从春秋时期到现在都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但其中心城市随着朝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苏州让位上 海。 B.长三角一体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上海与苏浙皖的部分地区都处于长三角区域,同时人文相近、经济最发 达。 C.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技术和市场扩散让长三角得到发展,所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更要以发展上海为先。 D.一体化区域要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激活整体活力和竞争力,最终区域内所有地方都达到同等经济水平。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长三角一体化前先从历史的角度讨论长三角区域经济与文的联系,思路明晰、结构严谨。B.文章从时间上论述了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空间上论述了上海与苏浙皖三省的密切关系。 C.文章讨论海派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论证上海受到苏浙皖文化的滋养,吸收了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营养。 D.文章在展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作用时,从区域内部行政隔阂角度讨论长三角对原来规定、做法的改进。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市场和流通领域形成的集聚一扩散效应,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B.长三角地区的居民内部的融合性比较高,为长三角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C.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D.一体化是通过打破有关地理和行政区域构成的统一经济组织,通过大家同心协力达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 13.B 14.B 15.D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 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 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 项,“从春秋时期到现在都是中国经济重心”说法错误,原文说“后来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这 里又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繁荣的核心区域”,意思是有一段时间长三角是江南经济繁荣的核心区域,但不是 全国的经济中心。C 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更要以发展上海为先”说法错误,文段讨论上海与长三角的 关系的目的是表明它们的互动关系密切,而不是讨论谁先发展和后发展的问题。D 项,“最终区域内所有地 方都达到同等经济水平”说法错误,一体化是打破行政区域的协同发展,但最终日的不是达到同等的经济 水平。故选 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 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 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文章从时间上论述了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空间上论述了上海与苏浙皖三省的密 切关系”说法错误。第一段主要介绍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从空间的角 度论述,其中涉及到时间的是论述长三角中心城市问题;第二段,从时间的角度论述上海与苏浙皖的密切 关系。故选 B。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 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 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 项,“打破地理和行政区域”说法错误,原文是“对特定地理空间的行政规划来推进的”,从全文看, 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中通过规划(打破)不同的行政区域实现的。故选 D。 (二)过关练 一、【2020·全国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作为具有感召力的符号载体,它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与持久的文 化生命力。翻检近年来文学中的英雄叙事时,我们会不无遗憾地发现,曾经闪耀着精神光彩的“高大上” 的英雄逐渐走向人性泛化的“庸常”英雄,真正具有时代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英雄形象仍属凤毛麟角。因而, 及时准确、生动、鲜活地塑造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本质内涵、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英雄形象,就显得尤为 重要与紧迫。 一方面,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良莠不齐甚至颠倒黑白的信息考 验着受众理性思辨的能力,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造成了少数人对英雄人物的质疑、戏谑、调侃、否定 甚至污蔑。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从来都是关乎社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否认英雄, 就意味着否认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定来自牺牲和奉献,也意味着难以协调立场、形成共识、统一思 想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又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被受众集体记忆的英雄形象 来夯筑社会的精神高地、树立民众的价值坐标。 另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下的文艺作品理应着力塑 造当代英雄,应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以电影《战狼Ⅱ》为代表,主人公冷 锋身上承载着新时代富国强军背景下铁血军人的豪情和壮志,承载着属于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人格。作品具 有强烈的时代感,因而也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反馈。置身自信自强的当代中国,我们需要越来越多这样 的“超级英雄”来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前进中的祖国鼓与呼。众所周知,“超级英雄”诞生于美国, 其诞生与美国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植于美国人为之骄傲的“美国梦”,其深层次折射的更多 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勠力同心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应该有也一定会有越来 越多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应运而生。 此外,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典英雄形象。在张扬个性、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青年 一代在偶像的选择上渠道太多,受到的干扰也太多。朱光潜在《谈英雄崇拜》一文中谈道:“尤其在青年时代,意象的力量大于概念,与其向他们说仁义道德,不如指点几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仁义道德的人给他们 看。教育重人格感化,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格才真正有感化力。”文艺作品要围绕主流价值观发出坚定的 声音,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这一代青年人自己的英雄形象、精神偶像。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 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英雄叙事绝非单纯的文艺问题,它不仅关乎对审 美取向和社会风尚的引领,更关乎一代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和价值追求。 (摘编自张倩《英雄叙事要切中时代脉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主流价值观在信息时代受到严重冲击,无法辨别真相的复杂信息,造成英雄人物遭到质疑、戏谑、 调侃、否定、污蔑等后果。 B.电影《战狼Ⅱ》中的冷锋是一个植根于伟大“中国梦”的“超级英雄”形象,承载着新时代军人的豪情 壮志和青年人的理想人格,因而广受欢迎。 C.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的经典英雄形象,根本原因是青年一代的选择渠道太多,致使对经典英雄形象的 选择受到干扰,这些英雄形象难以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 D.文艺作品围绕主流价值观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青年人的英雄形象,是为了让青年人抛开对“颜值”“金 钱”“地位”等浮华幻象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英雄形象的重要作用和有影响力的英雄形象匮乏的现实入手,论述了塑造新时代英雄形象的重要 性和迫切性。 B.第二段着重论述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是关乎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从反面着笔,针砭时弊,起到 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文章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的论述,证明了伟大的人格对于青年人的教 育价值。 D.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英雄形象塑造的必要性,都紧紧扣住了“切中时代脉搏”这个要求,有力地突出 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只要能体现民族精神,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也可以被塑造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 精神偶像。 B.在新媒体时代,净化网络环境,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加强主流价值的宣扬,也是树立英雄形象的必要手段。 C.不管是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还是美国式的“超级英雄”,都体现了个人力量与民族情怀的结合,因而 值得肯定。 D.英雄形象是英雄人格的具体化,所以在肉身存在与精神属性两者之间,文艺创作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 的肉身存在。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 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 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A 项,“无法辨别真相的复杂信息”错,原文第二段只是说“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并非“无法辨 别真相”。C 项,原因分析错误,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根本原因是我们塑造的属于这一代青年人的英雄形象 太少。D 项,“是为了……浮华幻象的追求”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是说“在‘颜值’‘金钱’‘地位’等 浮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故选 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 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 C 项,引用的内容并非“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而是主要从英雄形象的教育意义的角 度提出青年人需要有自己的英雄形象。故选 C。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 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 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D 项,“文艺创作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英雄形象是精神的载体, 是“精神偶像”,塑造英雄形象的最终目的还是凸显其精神属性。故选 D。 二、【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香港,因其在亚洲的区位优势、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等便利条件,以及广泛的藏家群体,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典亚艺博等艺博会,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不仅 对香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带动能力,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 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正在从盲目型转向知识 型。相应地,艺博会在战略上,不再仅仅是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而是希望与公众形成互动——加大对公 共教育的投入,以提升大众的鉴赏品位,既服务于社会,也培养了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正是基 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几年前,香港的艺博会,开始尝试借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的做法, 以更严谨、更科学的艺术品管理、研究、展示设计和艺术教育模式,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 品展示平台:一方面服务于世界各地的观众,另一方面成为东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 事实上,与拍卖会相比,艺博会更能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度、健康度和活跃度。而艺博会的“博物馆化” 实践,实现了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观众、收藏家、艺术代理人之间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良性交流与 互动。一是吸引成熟的艺术收藏机构不断加盟。例如,一些具有百年收藏历史的欧洲画廊,携带珍品参与 展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展会上的“常客”。它们与古董文物,共同 提升了艺博会展品的级别,也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空间。二是策展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推高了 艺博会的学术标准。如今的艺博会,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常设有一系列学术性的研讨和讲座活动,特别 是国外著名艺术博物馆馆长、专家、艺术家、策展人等权威人士立讲的讲座及研讨会,让普通民众得以近 距离了解国际艺事。这些正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此同时,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还体现为学术标准的确立。对画廊的入展资格,香港的艺博会 实行了严格审查。香港的艺博会,正努力通过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事活动,成为亚洲最具权威性的艺 术平台。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们甚至还会将部分 收益,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以支持本地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实习活动,从 而培育香港新时代的艺术家、学者、博物馆和艺术管理专才,以推动本地博物馆事业和艺博会等艺术展事 的多样性建设。 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上的不同,当下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更多是形式上的转变与提升,但作为 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艺博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为艺术的普及提供 了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 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不失为一个路径选 择。 (摘编白顾跃《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内地的艺博会都 有积极影响。 B.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的良性 交流与互动。 C.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而拥有了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公众审美,建立健全评价与监督体制, 建构优秀专业团队。 D.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术展事 的多样性建设。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段,文章简述了香港艺博会的重要影响力,并且为适应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而进行了“博 物馆化”实践。 B.三、四两段的论述都涉及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有利于建立和提高艺博会的学术标准。 C.文章两次采用了对比论证法,分别说明艺博会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健康和活跃程度,揭示艺博会本质。 D.本文从整体内容上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需要搞“博物馆化” 实践了。 B.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 体。 C.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会“常 客”。 D.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路 径选择。 【答案】 4.B 5.C 6.B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对内地的艺博会都有积极影响”太绝对化。C 项,曲解文意,“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错,据选文末尾介绍,“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 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D 项,以偏概全,“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 学艺术系”错,原文说的是“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 他们甚至还会将部分收益,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注意句中限制词“有的”。 5.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C 项 “揭示艺博会本质”错,从选文最后一段开头句可知,文章 是说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不同。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 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 C 项文章的内容概括错误。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 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 心和耐心。B 项,说法绝对。“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方式和途径很多,“加大对公共教育投 入”只是条件之一。 三、【2020·全国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当下观众,必须具有当代意识。任何时候,当代意识之有无都是衡量戏曲创作得失的标尺之一。 以剧作家为例,从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曲四大家”,到明清时期的汤显祖、孔尚任与洪升,再到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田汉、吴祖光,改革开放之后的魏明伦、陈亚先等,他们的创作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戏曲 创作的“当下感”与题材无关,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都不是戏曲疏离“当下” 的理由。任何题材都可以传输“当下”的感受。 所谓“当下感”,首先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我们认定事物和辨别是非的基本思维或意识。自觉运 用“当下”价值观念,来表现今天和过去的生活,是戏曲创作与表演者面对的考验。我们看到,古代剧作 家创作的许多传统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今天依然能 够拨动我们的心弦;而今人创作的有些所谓“现代戏”,却与当下观众、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精神隔膜。所 谓“当下感”,也是一种审美趣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剧场环境、观演关系、审美风尚、艺术趣味。 有些曾经看上去很关的东西,今天可能看上去不那么美了;有些曾经被认为违背传统范式的东西,今天可 能恰恰让观众感兴趣、有共鸣。另外,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舞台表现的手段,只要用得合适,戏曲没 必要将这些拒之门外。 要寻找到审美层面的“当下感”,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审视。这一种“眼光”是距离,是趣味,是现 代人自觉的审美选择。正是在这种“眼光”的引导之下,创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我强调了地域的独特风情和时代质感。电影里男主角李侠的社会角色由杂货铺小老板变身为报馆职员,其办公环境具有 现代职场隐喻;谍报人员的联络地点变换为具有上海滩旧时风情的手工旗袍店;日常生活的街区更变化为 具有浓郁地域烟火气的弄堂深巷,上海风景在剧中得到艺术化呈现……诸如此类的转化,不是说我们比原 作高明,而是随着时代演进,曾经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忽然拥有了当下的审美意趣。 我很认同两位作家的戏曲观念,一位是汪曾祺先生,一位是毕飞宇。汪曾祺先生曾指出,“所有的戏 曲都应该是现代戏。不论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历史题材戏,还是现代题材的戏,都应该具有当 代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用现代的方法创作,使人对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毕飞宇认为“一 门艺术如果仅仅剩下内行在欣赏,说明这门艺术已经衰落。只有大量外行观众争相欣赏,这门艺术才正当 兴盛”。这些观点放在任何剧种身上都适用。 说到“现代戏”,不得不提一句当下很热闹的现实题材创作。我想提醒创作者的是,现实题材并不天 然拥有当代意识,新鲜题材外壳下包裹的也可能是陈年旧味。一部戏若不能代表当下观众的选择,就不能 真正代表这个时代。让戏曲创作立足于当下,存活于当下,传播于当下,复兴于当下,这是戏曲创作者的 责任,也是新时代的召唤。 (摘编自罗怀臻《戏曲要寻找当下观众》)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创作的“当下感”指的是戏曲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与题材和作者无关。 B.缺少艺术趣味时,即使是今人创作的“现代戏”也会与现代文明存在精神隔膜。 C.经典的古典戏曲今天依然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是因为与今人有价值观上的共鸣。 D.审美风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审美风尚得到合理转化。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戏曲创作的“当下感”展开,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清晰。 B.文章举例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自己创作的分析。 C.文章第四段引用两位作家的观点,正反相对,既衔接了上下文,又论证了论点。 D.文末重点对“现代戏”创作进行了分析,既强化了论点,也增加了现实针对性。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戏曲创作没有当代意识,那么戏曲创作肯定不会成功,戏曲作品也就不可能会拥有当下的观众。 B.历史剧《屈原》突出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抗争精神,在抗战时期引起轰动,这来自作品极强的“当下 感”。C.创作者强调地域独特风情和时代质感的做法,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有了审美层面的“当下感”。 D.现实题材并不天然拥有当代意识,创作者要自觉给作品注入“当下感”,否则新鲜题材包裹的仍是旧味。 【答案】 7.C 8.C 9.A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 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A 项,戏曲创作的“当下感”与题材无关,但与作者有关。作品的“当下感”是靠作者创作的作品体现 的。B 项,张冠李戴。考查“今人创作的‘现代戏’也会与现代文明存在精神隔膜”的原因,文中是创作者 缺少“当下”价值观念,题中表述成了“缺少艺术趣味”。D 项,“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审美风尚得到合理转 化”强加因果。原文是“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舞台表现的手段”,没有提到对审美风尚的转化作用。 故选 C。 8.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C 项,“正反相对”错,都是正面表达的且认识一致的观点。故选 C。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 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 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戏曲作品也就不可能会拥有当下的观众”的推论错。戏曲创作没有当代意识,那么戏曲创作肯 定不会成功,但不一定没观众,观众看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追星,炒作等。故选 A。 四、【2019·山东省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 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 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 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 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 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 文字异姓,但距离周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 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 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 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样”,文字与书写 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 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 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 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 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 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 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 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 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 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 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有删改) 10.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 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 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成 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 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 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 矩矩。 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 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 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 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 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 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样”,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 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 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 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 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 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 【答案】 10.D 11.C 12.B 【解析】 10.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全文,读懂文章内容。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D 项,“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错误,“这是书法的灵魂”说的是书法不是“方块字”的发展历史,答非所问。故选 D。 11.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 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 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 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 项,“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 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与原文不符。原文中说“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 故选 C。 12.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念含义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 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 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B 项,“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于文无据。 故选 B。 五、【2020·四川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战胜人类顶尖围棋高手的 AlphaGo,到自动驾驶,我们正在见证人工智能在智商领域产生的突破。与 此同时,人工智能的浪潮也在人类过去特有的情感领域取得突破。一直以来,人们坚信艺术创作是人类独 有的能力,断言人工智能不可能习得这种特质。然而,人们实际上从未认真地论证过:艺术,果真是人类 独有的天赋吗? 人们普遍认为,艺术创作之所以为人类独有,不仅仅出于技艺的娴熟,更因为人类有完整的人生经历。 创作者的生平际遇越丰富,他的创作就可能越深厚,作品越能够与创作者有机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显然 没有人生经历。 然而,这种论证存在瑕疵,科学家们据此提出“失忆者假说”。假设一个人类失忆者在医院中突然醒 来,他只能依靠过往的日记、音视频资料等,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二次补充复原。在这种情况下,“生 平际遇”于他只是一个有限的数据集,既不真实,也很有限。那么,这个失忆者是否还算是一个有资格的 创作主体? “失忆者假说”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具有关键价值。因为对于一个尝试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系统而 言,它的境况与上述人类失忆者的境况极为相似。这个假说使我们能够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去尝试为人工 智能构建虚构的人生经历,而不必拘泥于这“经历”是否有限。当今大数据爆发,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而 丰富的精神食粮。过去站在每个人类个体角度看来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对人工智能而言,变得不再那么 罕见。人们的经历总是或多或少重合的,通过类似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去推定并补全一个有限的集合。例如,在中央美院最近举行的一场画展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一次创造了 7 个有完整的人生背 景人工智能画家:有的曾师从柯罗,并在北非度过人生大部分时光;有的经历了 17 世纪阿姆斯特丹的鼠疫 流行和世俗时尚;有的拥有完整的父母背景和对他们人生经历的传承……结果是,观众不仅能够从作品中 体会到画家丰富的人生背景,并且能够观察到 7 位画家各自作品的一致性——与人类一样,这些画家并非 随机地创作,而是能够将同样的人生与情感贯穿在生成的每一幅作品中。观众能够通过作品进入创作者的 “人生”之中。 今天,科学家们正尝试为人工智能赋予创作能力。需要说明的是,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其重点并不 在于创作者本身的表达,而在于这种表达能否激发观众的体悟。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中, 我们对许多突破性进展感到欣喜,例如通过建模,我们有机会为许多人类艺术家保留他们创作巅峰时期的 能力,并辅助他们延长创作时期的长度;通过对历史上著名艺术家的学习,我们有机会让数百年前的艺术 家“复活”,去创作具有当代命题意义的新作;我们甚至有望通过融合不同艺术家的技法,去创造全新的 艺术创作能力。唯一令科学家沮丧的是,尽管观众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人工智能创作者的“心情”,或有 所感悟,但这些创作者自己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我们做不到,也无意于去创造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 能,人类是人工智能的全部意义。 (节选自李笛《人工智能:新创作主体带来新艺术可能》,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虽然在智商和情感领城产生了突破,但还无法进行绘画之类的人类艺术创作。 B.艺术创作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原因是,人类拥有完整的人生经历,这是人工智能所缺乏的。 C.“失忆者假说”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是人工智进行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 D.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保留艺术家创作巅峰时期的能力,让逝去的艺术家“复活”。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人工智能能否进行艺术创作”的问题,先质疑了传统观点,再介绍了该领域已取得的进展。 B.文章二、三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阐述了“失忆者假说”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具有关键价值。 C.以中央美院画展上的人工智能画家作品为例,证明了虚构人生经历能帮助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 D.文章最后一段基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的关系,提出“人类是人工智能的全部意义”的观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生平际遇愈加丰富,人生经历愈加独特,他就能创作出愈加深厚的艺术作品。 B.人的经历存在着一些类似,因此人工智能可以借此去推定并补全一个虚构的人生经历。C.人们可从基于不同人生背景创造的人工智能画家的作品中,观察到其与真实画家作品的相同之处。 D.由于人工智能缺乏自我意识,人工智能创作者还无法从自己的作品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答案】 13.D 14.B 15.A 【解析】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 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 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但还无法进行绘画之类的人类艺术创作”说法不正确,第四段中提到的几位人工智能画家是已 经有美术作品了。B 项,归因不完全,“艺术创作为人类独有”的原因还有“技艺的娴熟”。C 项,“失忆 者假说”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张冠李戴,原文为“今大数据爆发,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的精 神食粮”。故选 D。 1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 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 项,“文章二、三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错误。结合“人们普遍认为,艺术创作之所以为人类独有, 不仅仅出于技艺的娴熟……人工智能显然没有人生经历”“然而,这种论证存在瑕疵,科学家们据此提出 ‘失忆者假说’”等分析,二、三两段并未使用对比论证。故选 B。 15.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 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 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 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 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A 项,“……就能……”错误,结合“人们普遍认为,艺术创作之所以为人类独有,不仅仅出于技艺的 娴熟,更因为人类有完整的人生经历。创作者的生平际遇越丰富,他的创作就可能越深厚,作品越能够与 创作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分析,选项前后分句不是充分条件关系。故选 A。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