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29 页)
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试题深度解析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历史,从核心素养来看主要考
查了历史解释。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题干材料以分号为界,分为两个层次,两层存在一个对比;对比的主
体有两个,明的是数字,暗的是数字背后反映的历史本质。分号后边有一个表示
转折意思的“而”,表明题干的重心在材料的第二层,即题干材料强调相较商朝而
言,西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商朝君王经历了 17 代,产生 30 位王,平均每代有两个王左右,说明
这 30 位王中有好多属于同辈关系,即商王继承方式多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西
周君王 11 代中产生了 12 位王,基本上是一代一个王,说明周朝王位继承多采用
父死子继的方式。对比的结果,说明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题干材料通过商周两个王朝君王的数量和辈数对比这一历史表象,揭示
的本质和重点是,到了西周时期,王位继承方式发生了变化。根据基础知识可知,
西周时期,宗法制走向成熟,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父死子继成为王位继
承方式的常态了。符合题意和基础知识的只有 B 项。
三、判定选项。A 项,不符合史实,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时代民主推举首领
的办法,自从“禹传子,家天下”以后,王位就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民主推举首领,
那只是个传说罢了。秦以后更是如此,“百代皆行秦政治”。不符合题意,题干材
料说的很清楚,商朝王位继承多采用兄终弟及,与禅让制没有任何关系。不符合
逻辑推理,根据上文分析可知,由题干材料无法推导出“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的
结论。故错误。
C 项,迷惑性最大的选项。“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根据字面意思和基本常
识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应该是不断增加的,即这句话的意思就
是,西周君王寿命平均要比商朝君王寿命长。跟据基础知识和题干材料信息,我
们来算算吧。商朝从约公元前 1600 年到约公元前 1046 年,存在了 554 年,经历
第 2 页(共 29 页)
了 17 代 30 位王,平均每代 33 年左右,每位王在位平均 18 年左右;西周从前
1046 年到前 771 年,存在了 275 年,平均每代 25 年,12 位王平均执掌政权 23
年左右。如果从每代存在的时间来看,商朝每代君王寿命平均要比西周君王寿命
长;如果从每位王平均在位时间来看,西周君王寿命平均却要比商朝君王寿命长。
这怎么能得出“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这一结论呢?不符合逻辑推理,故错误。
D 项,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血缘纽带关系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
就兄弟关系和父子关系对比而言,孰亲孰近,自不必多言。而且西周宗法制的核
心——嫡长子继承制,强调的就是血缘关系。故 D 项不符合史实和常识,错误。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
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加强的历史。
结合基础知识,题干材料所说的事——汉武帝要求诸侯购买皮币置放礼物,
与其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酎金夺爵,如出一辙。至此,秒杀此题。中国
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其实就是两种制
度、两对矛盾的发展演变,一种是围绕决策方式的君主专制制度、皇权与相权矛
盾的发展演变,一种是围绕管理方式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发展演
变。题干材料反映的正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发展演变,汉武帝要
求地方诸侯向中央献礼时,必须购买价钱非常昂贵的皮币来置放礼物,一张皮币
相当于一个千户侯两年的租税收入,这就是通过削弱地方诸侯经济基础,从而达
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符合题意和史实只有 C 项。
A 项: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汉武帝时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并没有提及皮币是一种货币,很陌生的一个知识,况且题干材料中也没有
说明皮币就是货币,因此无法从题干材料推导出“皮币就是货币”这个结论,所以,
更无从体现“加强货币管理”这一说了。故错误。
事实上,汉武帝时期制作的皮币,是政府专门针对王侯宗室制作的特殊物品,明
确规定王侯宗室成员朝觐天子时,必须用现钱向中央有关部门购买,作为置放礼
第 3 页(共 29 页)
物的包装物品,再以献礼方式又将其贡献给中央政府。所以,皮币只不过是汉武
帝向王侯宗室强索捐款的一张收条罢了,目的是为从经济上削弱王侯宗室的实力,
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B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汉武帝通过强卖手段来削弱地方王侯的
势力,与思想上的统一没关系。不符合史实,汉武帝确立思想统一是用“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实现的。故错误。
D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只是汉武帝通过强卖手段来削弱地方王
侯的势力,并没有呈现采用政治、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地方的控制。不符合史实,
汉武帝实现对地方控制的手段主要是建立刺史制度、推恩令和赋益之法等。故错
误。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
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社会生活。
题干材料的主体是民间的体育活动——拔河,包含了以下几个意思:(1)
源于荆楚的民间活动;(2)带有祈求庄稼丰收之意;(3)唐朝广为流传;(4)
皇帝观看并写诗:拔河很盛行,须壮徒,英雄志,寓农业丰收于乐。
综合起来,拔河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在唐朝很盛行,男子通过力量彰显英雄
志,与祈盼农业丰收的民间祭祀有关联。由此直接推导出正确答案 C 项“阳刚与
力量受到推崇”的结论,感觉比较困难,那怎么办?很简单,可以采用排除法。
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慎用排除法。因为解决选择题最主要的依据是
题干材料,搞清楚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做好选择题最最重要的环节,带着清清楚
楚、明明白白的题意去看四个选项,绝大多数试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会脱口而出。
但也有极个别的试题,正确答案和题干材料的联系,不是特别直接明显的就体现
出来,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用排除法,去掉那些与题干材料意思没有关系即错误
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
下边我们用排除法来判定四个选项吧。
第 4 页(共 29 页)
A 项,题干材料没有将拔河活动和其他活动作比较,无法得出拔河活动是
主流的结论,故错误。
B 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耕战结合”这一信息,不符合题意;另外,耕战结
合只是均田制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均田农户给国家承担兵役,农忙干活,农闲练
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但是武则天时期,均田制就破坏了,到唐玄宗时期,
均田制都不存在了,因此也就没有耕战结合这种现象了,即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D 项,主体不一致,拔河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与宫廷生活没有关系,故
错误。
最后剩下就是 C 项了,怎么解释呢?拔河唐朝流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唐玄
宗时期,开元盛世,这一活动更是盛行,加之与祈盼农业丰收的祭祀活动有关联,
规模很是宏大;参加者须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获胜被看成是实现英雄志。因而,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看出,唐朝的社会风尚是推崇阳刚与力量。所以,C 项为正
确答案。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
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商业发展特点。
题干材料说的意思是,北方所产棉花被贩运到江南,加工成布匹后,再返
销到北方。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农业手工业的发
展超越北方;元朝时,棉纺织专家黄道婆的发明和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使江
南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明朝时期,地区经济差异造成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综
上可以推知,北方种植棉花,但棉纺织技术比较落后,棉花被贩运到,为江南发
达的棉纺织业提供了原料;江南利用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将北方贩运而来的棉花
加工布匹,再返销北方。简言之,造成这种区域分工的主要原因,就是南北方经
济差异造成的。故 D 项为正确答案。
A 项:不符合史实,明朝时期,交通方式没有什么大的变革,此时的交通
方式还是传统的牛马拉车和船运;不符合逻辑推理,交通方式变革与棉花南运、
第 5 页(共 29 页)
棉布返销北方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错误。
B 项:不符合史实和逻辑推理,明中后期,土地制度没有什么调整,还是
君主、地主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地主土地私有制居支配地位也没有能
改变;即使调整,与题干所述现象也没有逻辑关系。故错误。
C 项:不符合逻辑推理,货币制度改变与因地区差异造成题干所述现象没
有必然的逻辑因果关系,故错误。
28.表 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 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 1 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晚清社会生活。
结合基础知识,对题干材料信息解读: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上海工商业发
展比较好;毗邻上海的川沙县受到影响;三位儒生参与或投身到工商业中,从“士”
阶层转变为工商业阶层;在汉语中“三”经常性表示多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上
海工商业的发展对毗邻的川沙县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冲击
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促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的只有 B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材料呈现的是这三位儒士取得科举考试功名后
才参与或投身工商业,并非因为有经营工商之才被通过科举考试录用,故错误。
C 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题干材料没有呈现这三位儒士参与或经营工商
业时见利忘义或唯利是图,何来抛弃儒家的义利观念?故错误。
D 项:不符合题意和基本史实,题干材料没有呈现新式工业在经济中的比
重超过了其他产业,也就是说,题干材料没有给出新式工业和其他产业在经济中
所占比重比较的信息,何来“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的结论?况且,在中国
近代 110 年的历史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一直处于从
属地位,根本就没有“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现象。故错误。
29.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
第 6 页(共 29 页)
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
结合基础知识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如下:①题干材料包含着“过去……现
在……”的时间表述,强调的重点在“现在”部分,即 1919-1922 年这段材料为题
干的重点,这段时间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后期;
②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频度最高的词是“革命”,其次为“科学”。分析至此,就
明白命题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革命”一词出现频度最高,能够说明这
一历史现象的是什么。
③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十月革命和社会主
义。
④1920 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建立,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确定了党的
中心工作就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通过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
⑤《新青年》,作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陈独秀主创办的刊物,宣传党的主张自
是必然,“革命”一词频率高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争论,如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等,
介绍马克思主义是改造社会的、救国救民的科学理论,也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
内容之一,所以“科学”一词出现频率高也是可以理解。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后
期,“革命”成为《新青年》宣传的高频词,说明了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思想发
生变化的史实,符合题意是 A 项。
B 项: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 1924-1927 年,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错误。
C 项:不符合史实,一是当时的知识界出现了如“问题”与“主义”的争论、社
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的争论等,不符合史实;二是倒推一下,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大力宣扬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里的
“民主共和国”就是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不符合逻辑推理。三是题干材料没有呈
现“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D 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一是中华民族
第 7 页(共 29 页)
和西方列强的矛盾;二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中国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结论。故错误。
至于“民主”一词出现频率低,一,从逻辑上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既然坚定的选择建立社会主义是革命的目标,还需要再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民主
怎么样怎么样吗?大雁打下来之前,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怎样打大雁的问题,不是
讨论怎么处理大雁的问题。二,《新青年》早期宣传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
主,主张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额民主共和制,针对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挂羊头卖狗
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有其名而无其实。三,民主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近代以
来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洗礼,新文
化运动前期的努力宣传,等等,民主已经被知识界广泛接受,还需要继赘述吗?
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公理,已经
使人们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持怀疑态度,作为宣创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之一的《新
青年》,宣传的重点应该社会主义和十月革命。
30.194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
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
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之毛泽东思想。具体解读如下:
一,根据我讲的做选择题六大基本原则之一最近原则的第一种情况——以
时间为突破口,根据“1940 年”,立刻联系到毛泽东写的文章《新民主主义论》。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在分析国情基础上,对革命历程作了详尽完整论述,指出
中国当时社会性质是半殖半封社会,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创造性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至此,这道题已经基本知道
正确答案了。
二、借助基础知识和历史常识分析题干材料意思。(1)根据我讲过的一个
放之四海皆准的原理:国情(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
方针、政策和措施。(2)在半殖民半封封建社会里,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
第 8 页(共 29 页)
封建,这决定了中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正是承担着反帝
反封的革命任务开展了一些列革命斗争,如辛亥革命,并且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
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会继
续进行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具资产阶级有革命性。(3)1919 年五四
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承担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标
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任务,就必须联合一切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人、团体,所以资产阶级应该
是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4)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任务。而十月革命要完成的革命任务就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革命任务来看,这是无产阶级革命。
综上,中俄无产阶级承担的革命任务不同,决定了革命性质不同,也就决定了对
待资产阶级的态度不同。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该联合具有革
命性的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一块来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毛泽东 1940 年
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正是对上述的中俄革命不同之处的进行了阐释,创造
性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符合题意的就是 C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是中俄革命的不同之处,即毛指出了中
国革命的独特之处,是联合资产阶级,而不是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革资产阶级
的命。故错误。
B 项:不符合常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并非
资产阶级。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的是,资产阶级是中共共产党联合的对象,
是统战的对象,而非阶级基础。故错误。
D 项:一,《新民主主义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思想,即毛认为要联合资产阶级一道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这是建设性的理论,侧重点在于“立”,而非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的
“破”。二,抗战时期的“右倾错误”,指的是王明的右倾错误言论,王明认为抗战
应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否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中独立自主性,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这一信息。故错误。
31.据统计,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 1953 年
第 9 页(共 29 页)
同期的 5 倍,为 1952 年同期的 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
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历史。
结合我讲的解答选择题干五大要素——时间,及后边要讲到的做选择题六
大基本原则之一最近原则的第一种情况——以时间为突破口,根据陌生的时间
——“1954 年”,联系到一五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优先发展东北
地区、借鉴学习俄国工业化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等内容,秒杀!题干材料讲的
是俄文书籍借阅的越来越多,加之题干材料又提到东北地区(这是进一步的暗示,
就是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可见高考命题人的良苦用心);正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经
济建设的情况——向俄国学习,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符合题意是 D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推理,题干材料只是说中国一些图书馆或研究所
俄文书刊借阅量迅速增加,既没有反映出中国“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的意
思,也无法推出该结论。不符合史实,新中国的科研才开始刚刚,才处于学习阶
段,还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B 项:不符合史实,科教兴国是 1995 年提出的发展科技、落实科技是第一
生产力的重要政策。不符合题意,俄文书刊借阅量迅速增加,是与一五计划期间,
学习借鉴俄国工业化建设经验,大力发展工业化密切相关的,与迅速发展科学技
术、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关系。故错误。
C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呈现“对苏联经验的反思”的信息,更谈不
上“蔚然成风”了。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期间,对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处在
大力学习,甚至是照搬照抄;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反思,是在 1956 年苏
共二十大会后,即赫鲁晓夫开始改革之后进行的。故错误。
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
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第 10 页(共 29 页)
本题难度不大,但解释起来比较费劲。我努力将其解释的比较明白一些吧。
一,先将题干材料置于熟悉的时空视域。题干材料说的是雅典的陪审法庭
权力很大,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代,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与检察机
关。所以,题干材料所说的应该是伯里克利时代的事。
二、结合基础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
代,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主权在民得到很好的彰显,而陪审法庭权力扩大,即
对公民大会(包括其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法令具有最终审核权,就
是典型的制度设计。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通过辩论、
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这种集体决策,盲目性是不
可避免,多数暴政的事是常有的,“公民大会犯下的严重错误,就是在超出其成
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所作的决策。”到了伯里克利时代,设置了一道防
范机制,那就是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做出的决策,必须经过经抽签产生的陪审法庭
的审核,以防止其决策的失误。这就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典型表现,也就是主
权在民的民主体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表现。故符合题意和逻辑推理的
就是 B 项。
三、分析其他选项。A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是说陪审法庭要对国
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及其常设机构议事会做出的决议、法令进行最终审
核,并没有体现“法律服从民众意愿”。主体不一致,陪审法庭是司法与监察机构,
并非法律制定机构。故错误。
C 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将的主体是陪审法庭,并非公民大会和议事
会。另外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指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只有前三等级的公民方可参
与。“全体公民参与政治”只能与公民大会有关系,与议事会没有任何关系。不符
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全体公民参与政治的信息,加之“全体”太绝对,经
常参加雅典民主政治只占雅典公民总数的很少一部分,大约只有五分之一。故错
误。
D 项,主体不一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在讲“平等”,而题干材料说的是
雅典“民主”发展的情况。不符合题意,题意讲的是陪审法庭权力——对国家做高
权力作出的决议进行审核,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关系。故错误。
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
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
第 11 页(共 29 页)
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一,题干材料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现代化快车道”,另一个是“难辞其咎”。
这里的“其”指的是西葡,从逻辑上看,西葡的“咎”是造成拉美没有驶入现代化快
车道的主要原因。我们重点就是要考虑西葡的“咎”指的是什么。
二,根据正确答案来看,目前的教材没有涉及西葡将本国的封建生产方式
移植到拉美地区,只有最新的试教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有较详细的讲述,但问
题是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最新的教材,那怎么办?只能结合现有的基础知识合理推
导。
三,根据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可知,西葡支持新航路开辟一个重要原因是
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美洲等地掠夺的金银没有转化为推动社会转型的资
本,就是因为西葡是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因素基本没有,掠夺的金银主要用于王
室的挥霍。所以,西葡将本国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移植到拉美殖民地,这
些非现代化的因素对拉美影响深远。尽管后来拉美赢得了民族独立,但反封建的
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这些西葡移植的这些非现代化因素,就是造成拉美长期
落后,没有驶入现代化快车道的主要因素。如果将同样是殖民地的北美与拉美,
做个对比,不难发现,双方在独立后发展差异很大,最主要的就是宗主国移植到
殖民地的制度不同。用唯物史观解释就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对经济基础和
生产力发展影响最大。综上,符合题意的只有 D 项。
四,关于选项,AC 两个选项,北美和拉美,作为欧洲殖民地,都遭受了奴
役掠夺和进行大量的移民的事情,没有什么差异,不足以构成两块殖民地独立后
发展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故错误。B 项,“最”太绝对,另外从逻辑上也说不通,
建立殖民地早,和两块殖民地独立后发展差异大,即是否走上现代化发展的快车
道没有什么关系,故错误。
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
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
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第 12 页(共 29 页)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历史,对照的就是考纲利新增内容“考查考
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根据我讲的解读选择题五大要素之关注题干语气,仔细阅读题干材料,不
难发现题干材料存在一个逻辑推理:瓦特修理过蒸汽唧筒发明单动式蒸汽机
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这体现了瓦特之所以能制成改万能蒸汽机就是劳动实践。
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人都是熟练的工人、技师或工程师,也
就是说长期劳动经验和技术,是促成重大发明的主要因素。故 A 项为正确答案。
B 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人都是熟练的工人、技师
或工程师,发明主要依赖的是长期劳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与科学理论关系不
大;况且题干材料也没有呈现瓦特制成改良型的万能蒸汽机是依赖于科学理论。
故错误。
C 项:既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唯物史观,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起
决定作用。瓦特的发明主要是自己的劳动积累经验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并非取
决于外部资金的保障。故错误。
D 项:不符合唯物史观,解释同上,不赘述。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是
说工厂主合作与资助,并非“各阶层广泛参与”。另外“各阶层”太绝对。故错误。
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
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绘画艺术。
结合基础知识——现代主义美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
巨大的精神创伤,加之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绘画领域
出现了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以此来表
达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幻灭和对一战的绝望。题干材料讲的一战期间兴起的美术
流派“达达派”,“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体现的就是这些
艺术家对传统和理性的反对;“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反映
的正是这些艺术家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故符合题意就是
第 13 页(共 29 页)
D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根据上文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可知达达派属于现代主
义绘画,并非浪漫主义绘画,表达的是对现实的幻灭和对理性、传统的反叛,因
此也就不存在“抒发了浪漫情怀”的意境。不符合史实,浪漫主义绘画是 19 世纪
晚期 19 世纪前期欧洲流行的美术流派。故错误。
B 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现代主义绘画是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反叛,反映
的是一种抽象意境,不可能“遵循了写实原则”,如小便器是写实的“喷泉”吗?故
错误。
C 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现代主义美术突出的就是对对理性的反叛,况
且题干材料所说绘画风格与理性思维根本就不搭边。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表 2 1950~1980 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61 8785 2733 484
1955 285 10617 4527 941
1965 1223 11926 9102 4116
1975 2390 10582 14134 10231
1980 3712 10080 14800 11141
——摘编自《1949~1984 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 年达到 4002 万吨,1986 年
达到 5205 万吨,至 2002 年达到 18224.89 万吨,钢产量已连续 7 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 39.30%,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
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 年增长 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
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
因。(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
第 14 页(共 29 页)
分)
【深度解析】本题属于一道中外关联、中西对比的综合性试题。题目整体难度不
大,但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从“一体四层四翼”角度来看,从必备知识来看,主
要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从必备能
力来看,突出考查了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第一问分别说明这四个国家钢产量发展趋势的原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二问简析中国钢铁业发展的原
因),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如第一问中说明总体发展趋
势)。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主要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从四翼
来看,突出考查了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这些都属于空洞的理论性东西,参
考价值不太大。我一直强调高考成功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
科学的方法思路,疯狂刷题坚决要不得。下边我就按照我讲的方法思路,解读、
解答这道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15 分)
【解读题干】磨刀不误砍柴工,凡事预立开门红。
①试题类型:概括归纳题和分析因果题。
②作答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基础知识。
③主体:钢铁生产
④问题
a.四个国家钢产量发展趋势:根据我讲的做表格题的方法思路(一看、二关注、
三化简),高度概括发展趋势(注意用词:增加、下降、稳定与否等);分别说明;
言简意赅。
b.四个国家钢产量发展趋势的基本原因:根据表格所给时间,联系基础知识;分
大的阶段和分国家说明;言简意赅,切忌过度解释。
⑤基础知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及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⑥答案数量:两小问,15 分,各四点左右。
【解读材料】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第一小问: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第 15 页(共 29 页)
①一看:随着时间推移,看所比较的项目对应的数据是变大还是变小。
②关注:尤其要关注数据变化最大的,如数据差异最大对应时间节点的变化情况。
③化简:将表格数据变化的信息化简转化成文字,以陈述句的形式予以描述。
中国:1950-1965 年,持续快速增长;70 年代以来,增长速度减缓。
美国:1950-1965 年,快速增长;70 年代中期以来,产量下降,增长下降。
苏联:1950-1975 年,稳步增长;70 年代中期以来,增长趋缓。
日本:1950-1975 年,持续快速增长;70 年代中期以来,增长放缓。
B.第二小问:四个国家钢产量总体发展趋势的基本原因
本题是将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美日两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个
对比,横向跨度很大,综合性强。充分利用时空观念,迁移到二战后这四个国家
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有效作答,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要将这四个国家钢产量
发展趋势最独特、最主要的原因,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呈现出来,这难度可不是一
般的大。
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平常做题时,关于对比性、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务必
要从宏观考虑,答出比较对象相对其他比较对象的独特之处,言简意赅。②切忌
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如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我们老师一般会讲六个左右
的原因,a.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b.美国的扶植;c.
重视科技与教育;d.制定经济计划,用国家政权力量推动经济发展;e.接受美军
军事订货;f.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
(最重要)。如果面面俱到,全部作答,一是太繁琐;二是起不到对比之意,说
明审题有问题;三是文字呈现过多,影响其他试题的作答。
概括总结基础知识:①50-8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50-70
年代,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发展迅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黄金时代”;70 年代发展缓慢,1973-1975 年经济危机之后经济发展陷入“滞
胀”。
②二战后,苏联 50-80 年代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优先发展重工业,最后改革没有
跳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都以失败告终。
③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前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1966-1976 年,
“文革”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第 16 页(共 29 页)
④日本: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70
年代以来,受经济危机和“滞胀”影响,经济发展放缓。
【整理答案】丝丝缕缕都是爱,枝枝叶叶总关情。
趋势:①中国:持续快速增长。
②美国:1950-1965 年,快速增长;70 年代中期以来,产量下降,增长下降。
③苏联:1950-1975 年,稳步增长;70 年代中期以来,增长趋缓。
④日本:1950-1975 年,持续快速增长;70 年代中期以来,增长放缓。
原因:①中国:大力发展重工业;“文革”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
②美国: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973-1975 年经济危机及其后“滞胀”的影
响。
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革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失败。
④日本: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
1973-1975 年经济危机及其后“滞胀”的影响。
【参考答案】
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 70 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 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 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 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
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 分)
【解读题干】
①试题类型:分析因果题。
②作答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基础知识。
③主体:钢铁业发展
④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 17 页(共 29 页)
⑤基础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
⑥答案数量:10 分,作答五点左右。
【解读材料】
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 年达到 4002 万吨,1986 年达到 5205
万吨,至 2002 年达到 18224.89 万吨,钢产量已连续 7 年保持世界第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增强了企业活力;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
成就,大力发展科技,863 计划、星火计划等地开展。
②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 39.30%,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 年增长 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
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钢铁业发展的大力
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社会主义建设需求旺盛。
【整理答案】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了企业活力。
③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④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大力发展科技,863 计划、星火计划等地开展。
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⑥国家对钢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⑦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社会主义建设需求旺盛。
【参考答案】
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
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
第 18 页(共 29 页)
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
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
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深度解析】作为高考历史试题改革“试验田”,今年的试题似乎又在尝试稳中求
变、变中求新,从映照的时代热点来看,对应的是当前中美贸易战。当同学们看
了,尤其是大而化之的看了题干即问题设计后,初步的印象是,没有什么新意,
这不就是一个“论证别人观点的题”嘛。特别是对前几年的论证观点题有过研读的
同学,从直观上认为顺利拿下本题不成问题,答题模式上,无外乎就是提炼观点、
找史实论据、具体论证、收尾总结。
一看材料,立刻就感到和刚才看题干有很大的反差。为什么?一是对钱穆说的这
些话,比如“对其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等,感觉
不好理解,有点懵懵懂懂的。二是材料说的好像有四个观点(实质是六个观点),
每一个看似独立,但好像又有密切联系;究竟要评析哪一个观点,举棋不定。三
是每一个观点感觉都很好,但要具体论证起来,史实论据却不好找。
怎么办?我认为,还是我以前多次讲过的方法思路:一,分析解读题干,明确具
体要求,知道作答步骤;二,认真解读材料,明确题干材料的意思;三,联系基
础知识,寻找恰当的史实做论据;四,论证过程言简意赅,表述清晰,符合逻辑;
收尾总结,前后呼应。
下边就按照我讲的方法思路,详细解读、解答本题。
【解读题干】
(1)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①评析就是评价分析。
②评析材料中一个观点亦可,也可就整体来评析。
③评析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 19 页(共 29 页)
①结论不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简单重复,必须是理解之后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②持论有据指的是你自己写得结论,必须要有史实论据支撑。
③用史实论证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充分,一方面史实论据要充分,至少有两
到三个史实做论据,另一方面是论证过程要符合逻辑推理,也就说你所选用的史
实论据必须支撑你得出的结论,要有充分的说服力。
④表述清晰指的是论证过程要求语言简练,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切忌涛涛不绝,
过度解释。
【解读材料】
历史研究中强调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考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惟其如此,才能得
出更接近真相的历史,才能对当时的人物、事件有更准确的认知和理解。本题材料出处特别
注明了时间(1940),时值中国的抗战时期,钱穆先生所写的《国史大纲》肯定深受当时的
时代背景影响。我们将题干所给材料置于抗日战争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去分析研究,就能更好
地理解钱穆先生所说的意思,解读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
强调民众必须了解本国历史,特别强调知识分子要了解本国历。
解释:1940 年的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片
领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钱先生撰写《国史大纲》,
强调民众必须了解本国历史,特别强调知识分子要了解本国历史,其用意何在?通过了解本
国历史上的伟大、文明、抗争和奋斗的历史,以达到振奋国人抗争精神、爱国精神,团结一
致,同仇敌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维护民族权益,维护民族独立的目的。尤其是知识分子,
更应该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发挥呐喊、引领的作用。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
意。
对本国历史了解的,必须要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
解释:温情,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温柔、温暖的情感,可以说就是一种爱,一种深爱;对本
国历史心怀温情,就是要发自肺腑的热爱本国历史。敬意,比较好理解,就是尊敬之意,对
本国历史心怀敬意,就是要尊敬本国历史。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本国历史就是一部祖先的艰
苦奋斗、英勇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祖先伟大创造、开疆拓土的历史,唯有热爱和尊敬祖先
创造的历史,才能珍惜今天拥有的每一寸山河,才能坚决捍卫民族权益,才能更好的团结国
第 20 页(共 29 页)
人,努力抗战,保家卫国。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
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
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热爱和尊敬本国历史的人,绝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否定本国的历史
上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热爱和尊敬本国历史的人,不会感到今天的我们是站在
历史的最高点,即不会认为今天就一定要比昨天更进步;不会把今天社会上出现得种种不是
和问题,怪罪于前人。
解释:全面抗战已进行到第四年,尽管中华民族英勇抗战,但是敌强我弱,中国损失惨重,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此时的中国有两种错误的论调,一是亲英美派宣扬的盲
目乐观的“速胜论”,一种是亲日派散布的悲观失望的“亡国论”。“速胜论”认为,日本在中国
获得侵略权益越多,对英美列强权益侵害的就越多,英美出手收拾日本的概率越大;只要英
美出手,中国很快就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亡国论”认为,中国各方面都无法和日本相比,
坚持抗拒,对中国的损害越大,还不如先投降,减少损失,慢慢积蓄力量,以待来日寻求新
的出路。这两种错误论调,都不利于中国的抗战。钱穆先生此时撰写《国史大纲》。在序言
里提出,对中国历史存有温情与敬意的人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不会感到
今天的我们是站在历史的最高点及不会把今天社会上出现种种不是和问题,怪罪于前人,就
是对两种错误论调有力的驳斥。钱先生认为,对中国历史存有温情与敬意的人非但不会将当
前出现的问题诿卸于古人,更是提出要从中华民族英勇奋斗、开疆拓土、创造灿烂民族文化
与文明的历史里,汲取力量、勇气和智慧,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奔走呼号呐喊,把中华
民族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振奋民族精神,团结一致,一定会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
希望。
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具备上述条件后,这个国家的变通改革甚或革命,才能真正推动本国向
前发展,这个国家才真正拥有了向前发展的希望。即培养建立新国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进步的重要前提。
解释:中国近代史上,认识到培养新国民对社会发展进步有重要性的大有人在,如梁启超在
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充分认识到培养新国民的重要性,主张培养经过思想启蒙和
教育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培养具有民主、
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钱穆先生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提出培养新国民,自然是深深打上了
第 21 页(共 29 页)
时代烙印。他认为,要赢得抗战的胜利,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必要有培养新国民,新
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了解本国历史,有助于促成爱国主义情感;
二是对本国历史心存温情与敬意,才可具备爱国主义情怀;三是对本国历史不抱有偏激的虚
无主义,不认为自己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点,不把今天的问题诿卸于古人,即虚心从传统
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整理观点】
(1)民众必须了解本国历史。
(2)必须要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
(3)反对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4)不要认为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狂妄的进化观要不得。
(5)不要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6)培养建立新国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
【答案示例】
示例一
观点:国民必须了解本国历史。
论证:(1)明朝的戚继光本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爱国情怀,组织戚家军多次打
败侵犯中国的倭寇,维护了民族的权益和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1661-1662 年,郑成功率军进攻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最终收复了台湾,维护
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3)1682-1683 年,康熙皇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了进犯中国的沙俄
侵略者,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保障了东北边疆的安定,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结论:抗战期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钱先生提出国民要了解本国历史,正是要通过历
史上这些反抗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来激励中华民族,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人
对抗击侵略的信心以及斗志,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示例二
观点:国民须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与敬意。
论证:(1)公元前 221 年,秦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祖国疆域的初步基础,使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朝创立三公九卿制、隋唐建立发展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元朝开创建立的行
省制等,既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古代政治文明的伟大
第 22 页(共 29 页)
贡献。
(3)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就开始日益扩展, 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火药及火药武器,“将骑士阶层炸得粉身碎骨”,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
了欧洲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结论:了解了中国历史上先民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助于促
成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懂得珍惜中国的每一寸山河,从而坚决捍卫民族权益,努力抗战,
保家卫国。这便是钱先生提出要国民对本国历史心怀温情于敬意的主要用意所在。
示例三
观点:对本国历史不能抱有偏激虚无主义的观点。
论证:(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的一次重要变革,尽管最终失败,但是实
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为推动后来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条件。
(2)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
了《临时约法》,实现了 20 世纪中华民族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 28 年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 20 世纪中华民族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结论: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否认或贬低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机的种种努力,这
种错误的历史观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利于对中国历史正确认知。钱穆先生反对
对历史抱有偏激的虚无主义,对今天我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
用。
示例四
观点:不要认为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狂妄的进化观要不得。
论证:(1)1649 年英国资产阶级尽管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了共和制,但很快演变为克伦威尔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并引发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2)1789-1794 年的法国大革命尽管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欧洲封建刺刀保护下,1815 年波旁王朝复辟,使社会发展又陷入
低谷。
(3)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北洋军阀统
治却倒行逆施,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使辛亥革命后形成的大好形势几被葬送中国。
第 23 页(共 29 页)
结论: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钱穆先生提出的观点。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并
非一帆风顺,充满曲折性、反复性,并非今天的发展就一定比昨天进步。
示例五
观点:不要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论证:(1)近代西方列强打败并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们不能把晚
清政府的罪恶,怪罪于老祖先发明了火药,进而否定中国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
(2)19 世纪中后期,洋务派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最后因甲午战
争的失败而破产。我们不能因其没能挽救民族危机,就否认洋务运动的进步性。
(3)国民党统治后期,出现了腐朽的黑暗专制现象,但我们不能把这些罪恶与弱点诿
卸于如孙中山,进而否定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重要贡献及三民主义的先进性。
结论: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针对一些人
不从现实和自身找原因,一味怪罪、诿卸于前人。钱先生提出了应该从前人和历史中汲取营
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
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
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
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
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
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
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
映的思想流派。(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
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 分)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本题以与选官制度密切关联的爵位制度为切入
点,考查了社会主流思想对爵位制度的影响,将爵位制度与社会主流思想相结合,选材很妙,
第 24 页(共 29 页)
立意很新,是一道好题。题目难度不大,只要认真研读材料,获得高分甚或满分是比较容易
的。第(1)问属于考查基本史实题,将材料与基础知识相联系,直接指出即可。第(2)问
包含两个小问,一是概括归纳题题,将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直抒胸臆即可;一个是分析因
果题,材料和基础知识结合,补充完善。
【解读题干】
①作答依据:两个问题作答依据均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②第(1)问“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分别
说明”、“秦”与“曹魏末年”,意味着从两个方面说明,说明就是简单描述;联系基础知
识,通过对材料的直观解读,写出两种爵位制度对应的主流思想。
③第(2)问“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根据材料并结合
材料,直接概括指出即可,无须多言。
“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简析就是简单分析,依据材料有关爵位制对社会的影
响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合,补充完善。
【解读材料】划分层次好归类,解读材料联所学,最大限度抓信息。
①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
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二十等爵”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创立的选官制度——军功爵制重要内容;商鞅是法家
代表人物,二十等爵反映的是法家思想;爵位授予对象是有军功之军人;军功爵制取
代了世卿世禄制,调动了将士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②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
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
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创立五等爵制的原因,有的人以“德”获爵;仿照《周礼》,说明五等爵制受儒家思
想影响,因为宋以前的儒家思想被称为“周孔之道”。孔子非常推崇周礼,主张克己复
礼。
③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
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
受封者的封邑包括封地及其之上的民众,有两面作用,一是壮大了受封者的实力;
二是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五等爵位制中受封对象为官员。
第 25 页(共 29 页)
④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
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五等爵制的影响:获封对象主要是支持司马家族的官员,壮大了司马家族实力,弱
化了曹魏政权的支持力量,为取代曹魏政权提供了条件。
【整理答案】高度概括来总结,段落序号要点化,字迹整洁要规范。
(1)两种爵位制度反映的思想流派分别为: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2)两种爵位制度授予的对象分别为:军人和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调动了将士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
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家族实力,弱化了曹魏政权的支持力量,为取代曹魏政权提
供了条件。
【参考答案】对比而后再反思,依据纰漏找差距,总结经验再提高。
(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
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
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
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
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
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6 分)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中非洲战场的历史,设置了两个问题,都非常注重基础性,
第 26 页(共 29 页)
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研读材料,再联系所学知识,获得较满意的成绩还是比较容
易的。第(1)问考查的是阿拉曼战役的背景,根据题干材料所给的阿拉曼战役的时间“1942
年”,联系客观、主观因素去考虑;第(2)问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材料呈现的信息不多,
更多的是联系基础知识来作答,可从战争胜否的影响上,综合考虑对交战双方及对二战整个
形势的影响。
【解读材料】划分层次好归类,解读材料联所学,最大限度抓信息。
①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背景:第二战场即将开辟;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形式朝着由于反法西斯一方发展。
②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
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
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
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
背景:英国对北非战事的高度重视;北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
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背景: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
④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
战役。
背景:德意军队进逼亚历山大港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意义:结合基础知识阿拉曼战役英国获得胜利可推知,实现了英国对北非和中东地
区的控制,维护了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沉重打击了意大利法西斯的势力,促进了
其瓦解的进程;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整理答案】高度概括来总结,段落序号要点化,字迹整洁要规范。
(1)①第二战场即将开辟。
②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形式朝着由于反法西斯一方发展。
③英国对北非战事的高度重视。
④北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⑤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
⑥德意军队进逼亚历山大港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此
第 27 页(共 29 页)
(2)①实现了英国对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控制,维护了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②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局面,成为被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③沉重打击了意大利法西斯的势力,促进了其瓦解的进程。
④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参考答案】对比而后再反思,依据纰漏找差距,总结经验再提高。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
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 世纪 50 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
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
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
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 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
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
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 2012 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
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 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7
分)
【深度解析】本题考查了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刘源张是一位非
常陌生的人物,概括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时,要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再结合
基础知识加工整合。说明刘源张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可充分结合题干提供的参考性人物李四
光的情况,迁移作答。
【解读材料】划分层次好归类,解读材料联所学,最大限度抓信息。
①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
世纪 50 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贡献:根据劳模、院士、“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
第 28 页(共 29 页)
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时代精神:心系祖国,报效祖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
被称为“工厂大夫”。
贡献: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引进中国,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时代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干精神。
③ 1976 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
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贡献: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推动了工业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
时代精神: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
④1989 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
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贡献: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推动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的
发展,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时代精神:努力探索钻研的科学精神。
⑤他参与了 2012 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
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贡献:参与了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的制定工作, 推动了“质量强国”发展。
时代精神:(2014 年去世,还参与国家发展纲要的制定)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
【整理答案】高度概括来总结,段落序号要点化,字迹整洁要规范。
(1)①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引进中国,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②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推动了工业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
③主持了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④参与了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的制定工作, 推动了“质量强国”的发展。
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2)①心系祖国,报效祖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干精神。
③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
④努力探索钻研的科学精神。
⑤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
第 29 页(共 29 页)
【参考答案】对比而后再反思,依据纰漏找差距,总结经验再提高。
(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
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
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