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课标卷Ⅲ-名师深度解析高考历史真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新课标卷Ⅲ-名师深度解析高考历史真题

ID:451517

大小:336.0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试题深度解析 (2019 年新课标卷Ⅲ·24)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 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本题以儒家思想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历史。 (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呈现的内容可知,“孝”“悌”适用对象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根据周 礼的概念(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可推断出题干材料中的“礼”,讲的是长幼、尊卑、贵贱 等级有序;“乐”,结合礼乐制度的概念,可知“乐”是辅从于“礼”的音乐、舞蹈、歌咏等,即不同的等级有不 同标准和规格的“乐”。总之,儒家倡导的“孝”、“悌”、“乐”、“礼”,与“血缘关系、长幼尊卑贵贱、等级有 序”有密切的关系。 (2)结合史实,儒家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孔子非常推崇三代,尤其是对周公制礼作乐很是 崇拜,主张克己复礼,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加之,宋以前人们称呼儒家思想为“周孔之道”。综上,可 以推知,重视人伦关系的儒家思想与宗法制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A 项的宗法制度符合上述分析推理,是 正确答案。 (3)判定其他选项。B 项,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时代即尧舜禹时代,民主推举首领的办法,与长幼尊卑 贵贱、等级有序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加之学界有人对禅让制是否存在还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其只是个 传说。错误。C 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才干政绩来选拔官员,被认为是“公天下”之端。与“血 缘关系、长幼尊卑贵贱、等级有序”没有任何关系。错误。D 项,察举制亦称举孝廉,以官举士,标准是孝 或廉,与“血缘关系、长幼尊卑贵贱、等级有序”没有多少关系。错误。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 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一,龙门石窟主要是魏晋北朝和隋唐时期 修建的,隋唐时期的居绝大多数。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本土化的需要,加进了 许多中国本土文化(主要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元素,佛儒融合成为这一时期典型的文化特征。 这种佛儒融合的文化特征,必然对此时佛教石窟艺术有很大的影响。符合唯物史观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反作用的原理。二,以前衣裳单薄,主要是受印度文化影响,赤裸身体,暴露比较多。而儒家思想讲 2 求正襟危坐、礼义廉耻,魏晋又盛行峨冠博带、宽袍大袖。魏晋时期,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中 国的传播发展需要,不断的融入中国元素,即不断中国化,中国化就是不断地吸收中国主流文化元素,让 人们感觉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相通之处,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两情相悦长久时。所以,受儒家思 想文化影响,佛像服饰肯定不能像印度风格那样了,必须严谨庄重,整齐包裹严实。故符合题意和史实只 有 D 项。 A 项,迷惑性很大,既不符合基本常识,也不符合逻辑。佛像的衣服是石头雕刻的,不是用布匹做的, 雕刻的衣服多一点,即题干中说的“服饰亦趋整齐”,或少一点即题干中说的“衣衫单薄,甚至裸身”,与经济 发展水平没有任何关系。错误。 B 项,不符合逻辑推理,佛像雕刻的“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或“表情庄严,服饰亦趋 整齐”,与绘画技术进步没有直接关系。错误。 C 项,有利于巩固统治或对自己政权发展有利,才可能出现政治权力干预情形,即佛像雕刻的表情与服 饰搭配没有关系。错误。 (2019 年新课标卷Ⅲ·26)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1)题干的结构是“材料+高度概括的代词”,这类题多数 情况下考影响,少数情况下考本质;影响类选项用词一般是“促进了”、“有利于”、“推动了”、“阻碍了”等表 示发展程度、变化趋势性的词语;本质类选项用词一般是“说明了”、“反映了”、“表明了”、“体现了”、“揭 示了”等描述、比喻事物本质或实质的词语。根据本题四个选项的用词“加重了”、“提升了”、“弱化了”和“加 剧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实行募兵制产生的影响。(2)注意题干中关键词句“兵士待遇较为优厚……以 此养家糊口”,再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冗兵”“冗费”“冗官”的影响,即北宋实行募 兵制,并使待遇优渥,加之兵员数量非常庞大,因此这大大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负担。答案可以说脱口而出。 如果再结合选修内容——王安石变法,那就更简单了。在此就不赘述了。 B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是强调北宋募兵制下士兵待遇优厚和军队数量庞大,并没有呈现军队战斗 力强弱信息。不符合逻辑推理,士兵待遇优厚和数量庞大,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不符 合史实,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打仗,失败居多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宋军队战斗力比较菜。错误。 C 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说的是军队的情况,与地方即地方政府没关系。不符合史实,北宋政府通 3 过“制其精兵”、剥离地方武将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即文臣知州、通判监督及转运使制度等措施,弱化了地方权 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错误。 D 项,不符合逻辑推理,主体也不一致,募兵制下士兵待遇优厚及军队数量庞大,与分配制度不公容易 引起贫富分化及加剧没有关系。错误。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 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演变的历史。(1)题干材料讲的是清朝时期江南地主,基本居住 在自家所有土地以外的地方,尤其是居住在城里,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基础知识合理推知:明清时期,江 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市镇的繁华吸引了许多有钱有势的人纷纷移居城市。所以,出现了题干 材料所述现象。(2)以往地主家的土地的生产经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部分土地出租给佃农,佃农以家 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属于个体农耕生产。二是将部分肥沃的土地留下来,雇佣长工进行小规模的集体生产。 (3)题干材料说地主都移居到城里了,那地主家的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就不可能出现雇佣长工进行集体 生产的情况,只能是出租给佃农组织生产;而佃农的生产经营属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故题干所述 现象,反映的是地主移居到城里,其家所属土地上的生产经营采用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符合题 意只有 C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呈现“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的信息,错误。 B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呈现“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的信息;不符合史实和常识,在农业社会, 最主要的财富就是土地,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最大愿望就是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能养家糊口的土地;明 清资本主义萌芽没有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工商业者“以末致富,以本固之”,引种影响 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当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力宣扬“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 头”,就极具吸引力。这些都说明了,土地很重要,土地上的产出更重要。错误。 D 项,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指的是土地上种植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题干材料并没有呈 现这样的信息,不符合题意,错误。 2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4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1)根据“材料+高度概括的代词”及选项用词可知,本题属于考查影响意义类试题。根据题干材料所 给时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可知,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于第一个阶段——艰难产生时期。结合 所学,并根据题干材料,合理推知:由于封建政府的阻挠,民间一些有钱人举办近代企业困难比较大,所 以借用外国人的名号举办企业;这种情况在通商口岸比较盛行,说明这种情况即借用外国人名号举办企业 比较多。那么这种情况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呢?既然选项都属于影响类选项,我们还是解读分析选项吧。 (2)解读、判定选项。A 项,不符合史实和逻辑推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艰难产生,困 难重重,不可能产生“民间设厂高潮局面出现”的影响。即使到了十九世纪 90 年代末期,状元实业家张謇“捐 弃所恃”举办大生纱厂,将自己的行为比喻为“舍身喂虎”,可见那个时候举办近代企业的社会环境相当不好, 故更不可能出现“民间设厂高潮局面出现”的影响。错误。 B 项,题干材料说当时在通商口岸出现了许多人借用外国人的名号举办近代企业,这些人(往往是地主、 商人和官僚的有钱人)从事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此时这些人已经朝着资产阶级方向转变,这就是新 的社会阶层,即社会结构的变动。简言之,题干材料的所说的事产生的影响就是,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的 形成发展。故 B 项正确。 C 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有两种方式,一是商品输出,一是资本输出。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签订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其后是以资本输出为主。题干材料所给的时间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即甲 午战争以前,此时不可能出现“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的局面。错误。 D 项,不符合基础知识,整个中国近代 110 年的历史上,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入超即贸易逆差地位。 另外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处于艰难产生时期,不可能出现“扭转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的影 响,不符合常识。错误。 (2019 年新课标卷Ⅲ·29)29.1916 年 1 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 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据我讲的解读选择题题干材料五大要素,注意题干材料中两 5 个关键性的地方,一是陈独秀说的话中表示转折的“而”,说明题干材料的重心就在其后;二是括号中表示注 释的词语“皆”,强调中国自古相传下来的道德政治都、均、全部强调国家、政权,而没有重视个人的人格和 人权。结合基础知识,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以《青年杂志》为阵地,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将矛头 直指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封建文化。至此,题干的意思已经清楚无比,陈独秀认为人格与国格同样高, 人权与国权同样需要巩固,但是但是但是,中国自古相传的道德政治都、皆违背上述认识。由此可以推知, 陈独秀说这番话的目的就是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文化、伦理等。故符合题意的只有 B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人格与国格、人权与国权同等重要。错误。 C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反对西方民主的信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倡导的“民 主”,就是希望通过给辛亥革命补思想解放的课,从而真正建立起类似于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不符合史实。错误。 D 项,不符合史实,1916 年,新文化运动发展处于第一阶段,大力宣传的是“民主”、“科学”;1918 年 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得到大力宣传。况且题干材料内容并非马克思主义,不符合题意。错误。 30.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 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根据题干材料意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大概推知,《新 中华》是中共刊物(初名为《红色中华》)。这既然是中共创办的刊物,肯定宣传的是中共思想主张,包括 历史研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教材,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编写的。马 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形态。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按 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认识中国社会,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主权不独立了, 领土不完整了,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始终受到封建主 义、帝国主义的压制,处于从属地位。这样的社会性质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的经济就是半 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必然使得的广大民众知道了解当时中 国的社会经济形态。故符合题意就是 D 项。 6 A 项,题干材料并未呈现知识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认识做比较对比的信息,何来相同认识?况且,信 息多元社会,关于同一问题,往往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也不可能会出现知识界关于中国近代社 会性质认识相同的现象。另外,马克思主义只是共产党人信奉的理论,即只有接受认可马克思主义的知识 分子才会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项,20 世纪三十年代,官僚资本迅速膨胀,不符合史实,官僚资本此时在中国近代经济总额中所占 比重是不断下降的。确切地说,应该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整个官僚资本中比重迅速上升。另外,题干材 料也没有呈现 B 项叙述的意思,即不符合题意。错误。 C 项,用我讲的主体不一致原则直接排除,题干材料的主体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性质,具有一定专业知 识的人可能才会关注,并对此有一定认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关注的可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 生活问题,不符合常识。错误。 31.图 4 是 1953 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图 4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对照的是 2019 年考纲中关于考核目标与要 求里新增的一句话——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劳动教 育”。 (1)对于图文混合型选择题,必须要从文字和图片都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基础知识予以解读。仔 细考量,本题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一是时间“1953 年”,可联系到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 7 二是几位年轻女性在村口的河边洗衣服,一群下地干活的男子从桥上经过,女的议论着走在前边扛着犁具、 牵着马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三是图片配文“数他劳动强”,可见图片中几位女性对人物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劳 动。综合起来,图片信息反映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人们对人物的评价标准强调的是劳动。根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这种对人物评价的标准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2)年画就是过年期间,民众购买的公开发行的绘画作品,带有一定的寓意,如祈盼人寿年丰、国家 强盛、爱国、对英雄伟人的热爱崇拜等,反映的是社会新风尚。这幅图片作为年画,宣传的就是崇尚劳动 的社会新风尚。故符合题意的就是 D 项。 (3)判定其他选项。A 项,传统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 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很显然,本题中的年画并非文人画。错误。 B 项,迷惑性最大,社会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 线刚刚制定,三大改造也刚刚开始,在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故严格来看,此时的农业 生产还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当然啦,本题结构为“材料+高度概括的代词”,考查的是影响或本质,B 项叙述 属于本质,但是这个叙述只是题干材料的表面显现的叙述,并没有揭示其所反映的本质,即通过人们对人 物的评价标准强调的是劳动,反映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错误。 C 项,从时间上立刻予以排除,双百方针是 1956 年提出的。 32.16 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 世纪六七十年代,英 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1)根据题干材料所给的时间构成“过去……现在……”, 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在“现在”部分,即题干材料后半句是重点。查理二世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国教教会唯一首脑——国王的至尊地位,即强调王权的至尊地位。根据解答选择题的六 大原则之最近原则可知,统治者采取某项政策,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巩固统治,所以,查理二世此举目的 就是为了强化王权的专制统治。 (2)根据所学,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英国都铎王朝主持了英国的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桎 梏,抬高了英国世俗政权的地位,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不断地强化君 主专制统治,使得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最终成为引发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故符 合题意的就是 C 项。 8 (3)判定其他选项。A 项,常识告诉我们,自由与平等是孪生兄弟。查理二世虽然宣扬民众有宗教信 仰的自由,即民众不论信教与否或信仰何种宗教都是自由的,但是但是,查理二世话锋一转,特别强调英 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即强调王权的至高无上。实质上这种信仰自由只是个噱头、幌子罢了,也就是不 论民众宗教信仰状况如何,但你必须必须明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王权的至高无尚,是最重要的, 是前提!综上,A 项叙述没能将查理二世所强调的重点反映出来,故错误。 B、D 两项可放在一起解释,1688 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胜利告终,1689 年颁布了《权 利法案》,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故从实践 上可将这两个选项 Pass. (2019 年新课标卷Ⅲ·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近代文学的历史,属于考查识记类试题。是一道典型的给学生送分的题,反映 了近年来高考试题难度降低、注重基础的特点。如果能注意题干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两个“真实”,即可 秒杀此题。真实的细节,真实的环境与人物,很显然恩格斯所说的该文学艺术流派属于现实主义文学。《哈 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属于古典主义文学;《等待戈多》属于 20 世纪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此 时恩格斯早已经去世了;《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这三部文学作品与“真实”都没有什么关系,故均不 符合题意。《人间喜剧》是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巴尔扎 克曾说,“拿破仑没有拿剑完成的事,我要用笔完成”,意思时他要手中如椽似的笔,直面惨淡的人生和血淋 淋的现实,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供人们去思考,去解决,最终构建一个真正如启 蒙思想家当年描绘的“理想王国”。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 34.1947~1948 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 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冷战的历史。如果能注意题干材料的逻辑关系和时空观念,即可迅速做出正 9 确选择。有人指控印第安人部族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的→美国政府拒绝救助印第安人,尽管他们生活艰难。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拒绝就印第安人,就是因为美国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对共产主义的仇视。结合所学可知, 1947 年,美苏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而开始了除了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标 志就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综上,美国拒绝救助生活困难的印第安人,正是美国当时推行冷战,仇视共产 主义的表现。符合题意只有 B 项。 A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所述内容与三权分立体制没有任何关系,错误。C 项,既不符合史实,也 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国家精神(自由民主)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塑好了,不存在后来被破坏而重塑的问题; 另外题干材料也没有呈现美国力图重塑国家精神的信息,故错误。D 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的主体是 美国政府拒绝救助印第安人,D 项主体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另外,没有给困难中的印第安人提供救助, 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没有必然的的逻辑关系,故错误。 (2019 年新课标卷Ⅲ·35)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 2.6%下降到 1.3%, 物价上涨了 1 倍。1981 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调整的历史。(1)结合题干时空条件,联系基础知识 对题干材料解读如下:题干材料由两层意思构成,结合基础知识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法国经济处 于滞胀状态,原因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使经济丧失了活力。到了八十年代密特朗上台后,实行国 有化,就是对经济进行更进一步的干预,这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2)我们知道,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迎来了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时代。但是,1973-1975 年,由于欧佩克提高油价, 引发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这说明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危机之后,由于没有找到 行之有效的经济指导思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1979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先采用新的 经济指导思想——新自由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调“两只手”共同起作用,使英国最先走出“滞 胀”,实现了经济复苏。1981 年,电影明星出身的里根当上美国总统,采用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思想,减少 对经济的干预,是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3)然而,与英美做法不同的是,密特朗总统却通过实行国有化而对经济更进一步的干预,即调整生 产关系没有走出凯恩斯主义范畴,这非但不可能推动经济走出“滞胀”,更谈不上复苏了,只能使法国经济雪 上加霜,更进一步恶化。综上,符合题意的是 A 项。 10 (4)判定其他选项。B 项,密特朗对经济的继续干预,使法国经济继续处于“滞胀”状态,其典型表现 就是物价飞涨,所以,实现了物价下降是不可能的,错误。C 项,密特朗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结果是通货膨 胀,不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结果。D 项,法国尽管此时继续实行类似凯恩斯主义的政策,继续加强对经济的 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经济自由,因为私有制基础上经济,自由生产、自由竞争乃是经济发展的常 态。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选考题,考生 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37 分。 (2019 年新课标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从公元前 1 世纪建立,到公元 4 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 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 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 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 5 400 万,意大利约有人口 600 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 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 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 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 5 900 多万人,儒家倡导的 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 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 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 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帝国与汉朝关于国家治理方面对比的历史。一,共两小问两个问题,第(1)问 11 属于比较区别题,根据我讲的比较区别题解答的方法思路(参见微信公众号“历史试题研究史老师”2018 年 11 月 6 日、14 日推送的“【试题研究】”第 35、36 讲解答非常选择题的方法思路系列之四——比较区别题)可 知:先作答相同之处,然后再作答不同之处;鉴于比较对象都涉及,且文字分量相当,故作答其不同之处 时,只须答出比较对象各自的独特之处即可;作答时无须写出比较角度。二,由于材料出处写的是“摘编自” 和“据……”,说明命题人对材料从原文引用时,出于高考试题编制的需要,对其做了高度概括,删去了许多 不符合试题命制需要的语句,留下的都是要高度关注的,甚至命题人为了上下文斜街紧密,对删减后的原 文适当做了一些补充,使留下的文字即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上下文行文顺畅,逻辑严密。俗话说,浓缩 的就是精华。所以,我们在阅读材料时,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务必逐字逐句认真阅读,每一句话都要结合 基础知识,尽最大努力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问题需要,加工整合,必要时还须从所学知识予以补充完 善,使付诸的文字完整、严密等丰满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 分) 【解读题干】 ①试题类型:比较区别题(比较对象均涉及,文字量相当);分析因果题。 ②作答依据:所学基础知识和两段材料。 ③问题主体:关于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 ④链接基础:罗马帝国与罗马法;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⑤答案数量:第(1)问,18 分,9 点;相同 3 点,不同,汉与罗马各 3 点。 第(2)问,9 分,5 点左右。 【解读材料】 材料一 ①从公元前 1 世纪建立,到公元 4 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 岛之外的地区。 帝国疆域广袤;国家统一;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②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 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 在国家治理中,对境内各民族区别对待。 ③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 5 400 万,意大利约有人口 600 万。 帝国人口众多。 ④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12 行省拥有自治权。 ⑤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 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依据罗马法治理国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材料二 ①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国家统一,地方郡县没有自治权,全国制度法令统一。 意义:有利于维护汉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②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注重发挥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意义:便于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③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 5 900 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 人口众多,儒家思想对规范社会秩序影响大。 意义:稳定了社会秩序;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 ④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 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国家统一,对民众不区别对待;语言文字统一。 意义: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便于国家对地方的管理。 ⑤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 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整理答案】 (1)相同:①疆域广袤; ②人口众多; ③制定了统一的制度法令; ④都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不同:罗马:①行省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语言文字不统一; ③注重法律; ④对各民族区别对待。 13 汉朝:①郡县没有自治权,实行统一的制度法令; 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③注重儒家思想教化作用; ④对各地民众同等对待。 (2)意义:①有利于维护汉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②便于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 ⑤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 ⑥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 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 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 的基本模式。 【对比反思】本题体现了近年来历史第一道必做题的特点——中外关联;从试题设问与难度上看,设问比 较简单,属于常规问题,难度不大,考生看了后普遍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对过答案后,考生一般都会认 为第(1)问答案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考生的作答与参考答案比较接近,而第(2)问关于“简析汉朝国家治 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学生感觉自己的作答距离参考答案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我的看法是,参考答 案给的太大了,尤其是“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和“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这两句,非常不接 地气,题干材料没有提供相应的信息,基础知识也无法支撑,这让考生怎么能写的出来?希望命题人以后 在确定参考答案时,能翻看一下中学教材,使得制作的参考答案更具参考性。 (2019 年新课标卷Ⅲ·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 14 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 1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 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 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 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 学生改编,1907 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 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 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 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从时代特征来看,与中美贸易战有关系,命题者以近现代史上民族危机之时,有识之士大声 疾呼,鼓舞民心,努力抗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历史为切入点,以期达到宣扬爱国主义的目的。从题干 要求来看,这属于论证观点题之论证自己的观点题。再看材料,不难发现这几乎就是 2018 年全国高考新课 标卷 I 第 42 题从《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中提取情节、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的翻版。 难度不大,容易说清楚,可以说这道题时 2019 年新课标三套试卷中难度最小的。如果考生对高考试题熟悉 的话,2017 年新课标卷Ⅱ第 35 题关于《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时,“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 均有所不同”,对于解决这道题很有启示。材料呈现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三个特殊年代,被翻译成不同的名 字及其改动的内容,这不由得让人联系到唯物史观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再结合所学基础知识,最后 搞清楚题干材料意思还是比较容易的,提出论题,具体论证说明可一气呵成。 【解读题干】 ①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提炼出论题,即根据材料内容,自拟符合题干材料意思的论题,属于论证观点 题之论证自己的观点题。 ②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论述就是论证叙述,即论证叙述时,必须要有所学史实做论据支撑,切忌没 有史实做论据支撑的废话、空话、大话的涛涛不绝絮叨。 ③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论题简明扼要,态度鲜明;论证要有史实做论据;表述言简意 赅,直观明了,切忌长篇大论,过度解释。 【解读材料】 15 ①《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 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美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后,在 1787 年制宪会议上,讨论建立建立民主共和制时,资产阶 级之间达成了四个妥协:中央与地方的妥协,实行了联邦制;中央最高权力部门间的妥协,实行了三权分 立体制;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实行了两院制,南北双方的妥协,暂时留了黑人奴隶制。种植园奴隶主对黑 人实行残酷的压榨与剥削,《汤姆叔叔的小屋》描述正是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黑奴汤姆逆来顺受, 缺少反抗斗争精神,被折磨至死。 ②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回想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蹂躏中华民族的屈辱 史,还是一部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探索史。所以,《汤姆叔叔的小屋》所描述的奴隶制下黑 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引起了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借用陈寅恪先生的话,就是“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③《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注意“改动”一词,说明这部书被翻译到中国,夹杂了一些中国元素,翻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就要 从这部书翻译的年代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原因。 ④《黑奴吁天录》(1901 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 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将《黑奴吁天录》的译著置于“1901 年” 的中国社会大背景下分析,就可得出其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及译者的良苦用心。 a.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b.吁天,可联系到成语吁天呼地,意为呼天唤地,形容极度悲切。 书名意即黑奴命运极度悲惨的记录。c.翻译原因是,并非代替黑奴呼天唤地,而是鉴于《辛丑条约》使中华 民族有为奴之危机,为了振奋国人反抗斗争的士气,鼓舞国人爱国精神,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存。也就是说, 译者写这部书的的目的宣扬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利益。d.删除宣扬宗教的思想,因其主张逆来顺受,反对抗 争,可见译者宣扬的是以抗争的方式来维护民族权益,即以斗争反抗的方式克服为奴的民族危机。e.增加孔 孟思想内容目的是,宣扬儒家倡导的忠君爱国思想,团结鼓舞民众,众志成城,保家卫国。这与当前宣扬 的文化自信有一定的联系。 ⑤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 年),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 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将留日学生改编的《黑奴吁天录》话 剧置于“1907 年”中国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分析,就可得出改编后的话剧反映的时代主题及译者的良苦用心。 16 a.1907 年,留日学生: 20 世纪初,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陈天华、章炳麟和邹 容等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渐趋高涨。1904-1905 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结果是改革 比较彻底比较到位的小日本,打败了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大俄国,这对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极 大的震撼,中国改革(戊戌变法)失败,此时正在进行的“新政”也是以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为目的,如果发 生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后果不堪设想,而此时的革命党人却犹如一盘散沙,缺少改变中国社会命运的力 量。于是,孙先生来到资产阶级革命派聚集的日本,游说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领导人,最终在兴中 会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推动民主革命迅速高涨,“革命风潮一日千丈”。 b.改编后的《黑奴吁天录》,黑人奴隶不再是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而是剧情来个 180 度的大反转,黑 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这用 意何在?结合 1907 年前后中国社会状况,译者即留日学生,肯定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大力宣 扬革命反抗斗争精神,目的就是号召“四万万同胞”起来推翻“洋人朝廷”的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为实 现中华民族的华丽转身及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⑥话剧《黑奴恨》(1961 年上演),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 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结合内容可知,要将《黑奴恨》话剧 置于“1961 年”当时国内外的社会大背景下分析,即可得出改编后的话剧反映的时代主题及其用意。 a.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苏交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遏制孤立政策;从国际上看,民族解放 斗争高涨,亚非拉大大批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并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左”倾错误很严重,阶级斗 争逐渐成为工作重心。 b.《黑奴恨》,一个“恨”字,突出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里,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宣扬的阶级仇、民族恨, 爱憎分明立场坚,反美帝、反苏修等阶级斗争思想。 c.汤姆阶级觉悟后,反抗并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用意 就是向中国人民宣扬,要不屈美帝苏修的欺压,要坚决反抗;向广大亚非拉被压迫民族宣扬,要抛弃幻想, 要用坚决斗争的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权益。 【整理论题】 ①时代背景对《黑奴吁天录》译著内容的影响。 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黑奴吁天录》翻译内容的影响。 ③《黑人吁天录》不断变化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④敢于斗争是维护民族权益的重要手段。 17 ⑤黑奴悲惨命运对晚清中华民族的启示。 ⑥要借助历史来分析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内容的变化。 【答案示例】 示例一 论题:时代背景对《黑奴吁天录》译著内容的影响。 论证:(1)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急空前严重,是反抗斗争求生存,还是跪地任人 奴役宰割,成为时代的单选题。作者通过对黑奴悲惨命运的描述,在于唤醒民族意识,鼓舞民族精神。 (2)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留日学生笔下的黑奴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自 由。其目的是为了鼓舞“四万万同胞”起来推翻“洋人朝廷”的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 (3)1961 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黑奴阶级觉悟,坚决反抗,其用意就是向中国人民宣扬坚决 与美帝苏修斗争,鼓舞亚非拉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 总之,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小说翻译时内容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示例二 论题:《黑人吁天录》不断变化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论证:(1)在经历了学习西方“器物”“制度”相继失败后,一些人大力宣扬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希望 以此来挽救民族危机。故 1901 年出版的《黑奴吁天录》,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2)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故 1907 年出版的《黑奴吁天 录》,增加了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实现了独立和自由的内容。 (3)20 世纪 60 年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故 1961 年出版的《黑奴恨》增添了黑奴发表痛斥殖民者罪 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演说的内容。 总之,译著内容的变化其实就是对不同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示例三 论题:黑奴悲惨命运对晚清中华民族的启示。 论证:近代有识之士将其翻译到中国,通过黑奴的悲惨命运,启示着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必须 英勇抗争,惟其如此,别无它路。 (1)北美独立战争后,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广大黑奴在种植园遭受着奴隶主的残酷压榨和剥削,他们 不敢反抗,逆来顺手,许多人被折磨致死。 (2)南北战争前后,许多黑人逐渐觉醒,纷纷逃出种植园,参加了北方军队,最终打败了南方,废除 了黑人奴隶制,赢得了自由。 18 (2)近代以来,列强侵略和清政府腐朽反动统治,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伴随西学的广泛传播,先进 的中国人逐渐觉醒,开始了以斗争求生存的英勇抗争。1949 年新中国建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 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总之,面对外来的侵略,面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残酷压榨,唯有斗争反抗才能赢得民族独立和个人自由。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 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 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 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 农商局等 12 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 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 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历史,属于考纲里关于选修 I 教材所列的必考的六大改革之一,继续了近 几年高考的特点——回归教材,或许是最新一轮教材改革即将开始,现行教材中的选修部分,再不考查就 过期了,赶紧在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照顾一下多年高考基本没有涉及的选修教材吧。当然这只是玩笑 说法,至于明后年是不是继续回归选修教材,我们拭目以待。言归正传,本题两小问,设计了两个问题, 第(1)问问的是康有为在变法改革中,将与其设想的“设议院”改为“开制度局”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资产阶级额维新派在变法改革中,将许多原来宣传所说的改革举措予以调整变通,即改革相对前期的宣传 来说,显得有点保守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首先,维新派深知顽固派实力非常强大,变通是为了减少变 法的阻力,这是一个策略的问题。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其次,光绪皇帝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如果改革举措像宣传那样要建立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皇帝成为虚君,这肯定不会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用唯物史观来解释,这是阶级局限性决定的。因而,变 通是为了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所以,综合一下,用调侃的话来说,维新派之所以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 上的矮子”,这是现实环境的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并非是过去极左认识说的那样,是资产阶级软弱性、 19 妥协性使然。可以说,这道题正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宣传与行动有出入的正确解读, 一正视听。第(2)问属于概括归纳题,直接从材料中概括总结即可。 【解读材料】两小问共用的是相同的一段材料,故我们对两个问题涉及的信息一块解读。 ①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 为时过早。 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时机不成熟,调整策略,将开议院改为设制度居,即维新派思想认识发生 了变化。 结合上文解析可知,维新派之所以这样做,原因还有四个,一是减少实力强大的顽固派对变法的阻力; 二是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三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②1898 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 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 12 个专局来负 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 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本段材料讲的是制度局的事情,以分号为界,提炼其特点:a.变法的核心机构;b.官员由皇帝选拔组成。 c.对皇帝负责;d.商讨国家大事;e.没有裁决权。 ③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尽管制度局对商讨的国家大事没有最终裁决权,即便如此温和,依然遭到实力强大的保守势力反对,制 度局的设想没有实现。 【整理答案】 (1)原因:①维新派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 ②减少实力强大的顽固派对变法的阻力。 ③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④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特点:①变法的核心机构。 ②官员由皇帝选拔组成。 ③对皇帝负责。 ④商讨国家大事。 ⑤没有裁决权。 【参考答案】 20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 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 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 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 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 8 月,在与斯大林 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 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 在 1943 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 年 6 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7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关于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是考纲里关于选修Ⅱ教材所列的重点考 查内容。从试题类型上看,两小问均属分析因果题;从难度上看,与教材结合比较紧密,难度不大;从解 决思路上看,以题干材料为依托,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再补充完善。 【解读材料】 ①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 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 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 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 a.根据最近原则之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分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一个原因是:维护英国利 益,即维护英国国家安全;b.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再结合“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海狮计划”等对英 国的打击,罗斯福炉边谈话关于出借水龙带及“租借法案”的出台等所学知识,里可推导出英国拖延第二战场 开辟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国军事力量不够强大。 ②同年 8 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 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 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 a.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北非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国在开辟第二战场时,首先考虑的是保护自己的势 21 力范围。b.在开辟第二西欧战场和保护传统势力范围的比较中,英国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欧洲盟国利益至上。 英国外交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至上是英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③在 1943 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 年 6 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结合所学推导第二战场开辟的意义:a.第二战场的开辟,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联合;b.使德 国法西斯受到两面夹击,加速了其崩溃瓦解的进程,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整理答案】 (1)原因:①维护英国利益,即维护英国国家安全。 ②英国军事力量不够强大。 ③优先考虑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 ④把英国的利益置于欧洲盟国利益至上。 (2)意义:①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联合。 ②使德国法西斯受到两面夹击。 ③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崩溃瓦解。 ④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参考答案】 (1)初期军事力量不足;集中力量保护英国的安全;抢占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优先;将本国利益置于盟 国整体利益之上。(8 分) (2)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 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 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 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 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 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 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 ——据《旧唐书》等 2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 分)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的历史,类似于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 I 第 47 题对唐 朝军事将领高仙芝的考查,难度不大。第(1)问为概括归纳题,“历史功绩”就是干了哪些重大的事情,可直接 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加工整合、补充完善即可;第(2)问属于分析因果题,依据材料,尤其 是郭子仪的历史功绩,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客观 )及郭子仪的优秀品质(主观)两方面去分析。作答时,务必 注意语言用词,即注意“历史功绩”和“取得功绩原因”的语言措辞,不要混淆。 【解读材料】 ①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 征战,平定叛乱。 历史功绩:平定安史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原因:a.时势造英雄,生逢乱世;b.勇于担当,不辞劳苦。 ②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 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 历史功绩:化解回纥对唐朝的军事威胁,维护了唐朝统治的稳定。 原因:a. 心系国家;b.智勇双全,富有政治智慧。 ③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 历史功绩:治军有方,善于培养人才。 原因:仁爱宽厚,深受将士拥戴。 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 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 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 历史功绩:a.忠君爱国;b.军功卓著。 原因:a.身系天下安危;b.受到朝廷重用;c.善于治军,英勇善战。 【整理答案】 (1 历史功绩:①平定安史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化解回纥对唐朝的军事威胁,维护了唐朝统治的稳定。 ③治军有方,善于培养人才。 ④忠君爱国,军功卓著。 23 (2)原因:①时势造英雄,生逢乱世,勇于担当。 ②智勇双全, 富有政治智慧。 ③仁爱宽厚,深受将士拥戴。 ④身系天下安危。 ⑤受到朝廷重用。 ⑥善于治军,英勇善战。 【参考答案】 (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6 分)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9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