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咏物诗专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咏物诗专练

ID:452508

大小:34.4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咏物诗专练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 (2014 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 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 分) (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 分) 参考答案 (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 感情。 【小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 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咏物诗特点: 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力描摹。 思想: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思想感情。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衬托、对比、拟人。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物:动植物、物品 景:自然风景 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 三、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 (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 【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 分) .[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2)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四、方法: (1)抓住描写事物的关键词语, (2)对象+特征 (3)形+神 【小结】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练一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面的题。 白梅 王冕(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 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案】①耐寒、坚韧(冰雪林中著此身) ②自甘寂寞、清高脱俗(不同桃李混芳尘) ③ 报春、兼善天下(散作乾坤万里春) 五、拓展练习 1、(07 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 分) 答: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 分)答: 2、(07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08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 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 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 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4、(08 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 5、(09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 分)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6、(09 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 题。(6 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 分) 答: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 分) 答: 7、(2010 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 yīn(1085-1 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 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 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 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 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 分析。(4 分) 答: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 分) 答: 8、(2010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 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 分) 答: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 分) 答: 9、(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 分)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 分) 答: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0 全国 I 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 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1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12、(2011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 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 分) 答: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 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 分) 答: 13、(2012 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 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 【答案】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2、(1)【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 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3、(1)【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 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4、【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 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5、(1)【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 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6、①【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②【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 赞赏之情。 7、(1)【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 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 枝叶的繁密。 (2)【答案】既是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 喻君子的伤感。 8、(1)【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答案】托物言志、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伤。 9、【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 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10、(1)【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 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 描写的。 (2)【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 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1、(1)【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 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 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 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 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12、【答案】(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 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 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 返回画境。 答出画境的,给 2 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 2 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 返回画面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2)【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 诗的这种佳趣。 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 2 分;能简要说明的。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3、【答案】 (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 “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 化,别具情致。 (2)【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 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