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诗歌鉴赏且自翻译始
诗歌具有含蓄、凝练、富于联想和想象等艺术特点,因而有“诗无达诂”的说法。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一般不刻意要求对诗句进行翻译。但是,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
中,我们会发现对诗歌文本的准确翻译相当重要,需引起重视。
一、把握诗歌内容
对诗歌中词语、句子的理解,本身就是高考的考查内容。以 2018 年浙江卷诗歌鉴
赏题为例: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这里,直接考查了“淹留”一词的含义,包括其句内意义和情韵意义。当然,这样
的一种考查方式并不常见,高考中大多考查的是对诗歌文本的整体理解。这种整体理解,
必须建立在对诗歌文本的准确把握上。
例如 2018 年全国卷Ⅰ诗歌鉴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句是“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给出的参考答案:意为凛
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含意”基本上就是对诗句的意思的演绎,考生能否得分,首先要看能不能准确地
翻译出尾联的两个句子。虽然这两个句子看上去并不是很难理解,但很多考生仍然在这
里丢了分。因为要准确地理解这两句诗,至少要具备这几个方面的积累:①读懂诗歌中的
省略。“寒风”在这里的意思是“寒风一旦过去”。②借代。这在古诗中几乎随处可见,
“条条”这里代指大地回春时,因枝条含水量增加而显得柔和的柳树。③比喻。“烟濛
濛”这里是“像轻烟笼罩一样”。只有在平时的学习或复习过程中,重视对诗歌文本的
准确翻译,才能顺利解决类似的问题。
再如 2017 年的天津卷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给出的诗是王安石的《太湖恬亭》,第三联是“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参考答案: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
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这道题难度系数不大,考生作答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主要包括:互文的句式,“始觉”
“谁知”的意思,古今异义词“有机”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平时没有关注过诗词文本的
翻译,那么,这样的简单题也一样会丢分。
二、分析诗歌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常常需要考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中所描写的画面。所谓用
自己的话复述,就是在对诗句进行翻译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想象。2018 年天津卷诗歌鉴
赏第2小题:“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
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道题的解题难度在于准确译出原句子,尤其是对“平畴”“交”“怀新”这几个词
语的准确翻译。无独有偶,2017 年天津卷诗歌鉴赏的第一题,“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
面?”同样也是对诗歌中景物形象的复述,从这里可以看出天津卷对学生阅读诗歌基本
能力的关注。
2016 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第1题: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
用意?
第一问“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回答的方法同上。由于所考查的是李白的《金陵
望汉江》前四句“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模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语言比较深
奥,如果考生平时没有过对诗歌文本进行翻译的经验,要想完成这一题就相当困难。
鉴赏人物形象,常常也以准确译出诗中对相关人物描写的诗句作为前提。
2017年全国卷Ⅱ诗歌鉴赏第2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首联“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与你相距遥远,
只能隔着)云海相望,你我(又都在异国他乡)寄居,哪(会)因你远行再(像小儿女
一样)泪下沾巾呢。该联中有省略,有用典,有关键词“远适”,能够把握这几个要素,
准确地把诗句译出,这道题就完成了一大半。同样的例子还有 2018 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诗歌材料是张籍的《寄和州刘使君》,
其中第 1 道问题: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闲”是诗中刘禹锡形象的特征,要求概括其具体表现,分析原因。考生如果能把
一二两联翻译出来:“你我别离已经很长时间,你还在和州刺史任上得不到升迁,只能
悠闲地迎着春风饮酒。你特意取道沙口堰去送客,常常登上水心亭去看花。”那么对“具
体表现”的概括就没有什么难度;联系一下全诗,原因也不难得出。
三、理解诗歌情感
“言为心声”诗人的情感必须通过语言来呈现,要想解读诗歌表达的情感,也必须
通过品味语言来实现。品味语言的前提是准确理解以至于翻译。
2018 年天津卷诗歌鉴赏第 3 小题:“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
感。
该答案的前一半,多数考生能结合平时的积累以及根据给出的诗歌文本较准确地做
出;多数考生失分是在于后一半“济世与归隐的矛盾”概括不出来。原因是很多学生平
时没有形成准确细致地解读、翻译文本的习惯,对“聊”字视而不见或理解不透彻、不
准确。
2015 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考查的诗歌是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尾联是:“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
归。”显然,只要能将“勤于王事不敢嫌道路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偷偷地回到家乡”
翻译出来,那么考生自然就能理解诗人饱受羁旅思乡之苦却以国事为重的情感。诗歌中
的“敢”字,在诗歌和文言文中的意义有一定的差异,平时没有留心诗句翻译的考生很
容易误解,导致误答。
对文句的翻译不同,会影响对诗歌情感的判断。孟浩然《过故人庄》尾联“待到重
阳日,还来就菊花”,可以有两种翻译方式:
1.待到重阳日,(你)还来就菊花。
2.待到重阳日,(我)还来就菊花。两种翻译方式下,表达的情感差异非常明显:“(你)还来就菊花”是 “故人”
对热爱农村生活的“我”的殷勤邀请,作为诗歌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对故人诚挚之心、
知己之意的感谢之情;“(我)还来就菊花”则是“我”主动的要求,在反映“我”与
“故人”间“忘形到尔汝”,不拘礼法的亲密无间之外,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
的由衷喜爱之情。
这是诗歌语言张力的表现。2018 年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考的是王建的《精卫词》,
其中主观题是: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
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题目要求讨论的是最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解答这一题的
前提是考生清楚“愿我身死子还生”的“子”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的“子”,也可能理解成“吾不能早用子”的“子”。不同的翻译方式会导致考生对诗歌
情感和主旨产生不同理解。
四、鉴赏表达技巧
有时,只要我们能比较精准地译出诗句,诗歌中所包含的表达技巧就可浮出“水面”
了。以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颔联为例: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译:想当年昭君一离开汉宫就到了北方的沙漠,远嫁匈奴的单于,只留下一座坟墓
孤零零地对着大漠风沙弥漫的黄昏。
“一……连”以间不容发的承接方式写昭君遭遇前后变化之快,具有夸张的色彩 ;
“紫台”是汉宫廷的代称,属借代,同时字面上与下文“朔漠”形成句内对偶,内容上
与“朔漠”形成对比;“连朔漠”实际上指昭君嫁给了单于,这是讳饰; “紫台”“朔
漠”“青冢”“黄昏”又从环境、色彩、空间上构成对比和衬托。
鉴赏语言需要我们对诗歌的文本有精准的理解,否则,鉴赏就无从谈起是。2017 年
山东卷诗歌鉴赏考了岑参的《早上五盘岭》,其中第 1 小题是:“江回两崖斗,日隐群
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完成这一题,需要有两个条件:①考生能准确地理解“斗”是“争斗”,“攒”是聚拢;②能够译出这两句的基本意思“江流曲折,两岸山崖对峙交错如野兽相斗,太阳西
沉,群山好像聚拢到了一起”。考生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完成这一题就有了保证。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
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
重叠之态。
2016 年浙江卷,诗歌材料是刘庄的《北来人二首》,第 1 小题 要求“赏析第一首
中的画线句”。这个画线句是“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考生如果能将这两句诗准确翻译:“陵园里只剩下残破的石马,废弃的宫殿前,铜
驼似乎在哭泣。”那么通过原句与译句的比较,就能发现其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认
识其表达效果。译句是散句,而原句整齐对称,句式是对偶;铜驼自然不会哭泣,所以
这里有拟人的用法;“残破”“废弃”,荒凉残破;“哭泣”是为亡国而悲伤。于是就可
以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
国之痛,情景交融。
翻译诗句不能解决所有鉴赏方面的问题,但是,所有的鉴赏都离不开对诗歌文本的
准确理解,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做一些翻译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
的能力会有比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