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古诗解读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的古代诗歌阅读《精卫词》在网上讨论的热度明显高于全国卷Ⅰ
和全国卷Ⅱ的古代诗歌阅读,此诗确实耐人咀嚼。关于这首诗歌的赏析文字不少,但令
人信服者少,言之不详、牵强附会者多,或作论证答案式的反向理解,或仅凭直觉,不
顾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漏洞很多,难以自圆其说。笔者以为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多
方勾连是理解古诗内容的正确方式,即考生只有在文言功底扎实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批判
性思维,勾连课内课外所学知识和诗歌前后文,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才能正确理解诗
歌内容。
一、两种不严谨的思维过程
笔者高考后询问了部分考生,从考生对这首古诗理解的思维过程来看,存在两种不
严谨的思维过程:
第一种是考生几乎只能读懂接近现代汉语的一些最简单的词句,加上自己在小学、
幼儿园就知道的精卫填海的故事,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即使读不懂诗歌,也能蒙
对本诗的主旨,即对精卫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的赞扬。他们通过诗中的“海边石
子青磊磊”“口穿”“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
平”等词句很快就判断这是一首以赞美精卫为主旨的诗歌,也可得个很不错的分数。这
类考生明显是“撞大运”,钻了该题设计上信度不高的漏洞,但这种靠运气答对题的情
况存在很大风险,考生备考,还是应该夯实基础,形成批判性思维。
第二种是有一部分考生比第一种情况的考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强一点,能够自主思考,
敢于质疑,读懂了诗歌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对少部分字词理解有误,结果在主旨的把握
上出现了错误,认为这是一首批判精卫的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选择题和问答题得
分都很低。这类考生认为此诗是对精卫害人害己的行为的劝阻,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为
民请命、救民于水火的思想,他们将首句理解为对精卫填海的斥责,将接下来的诗句理
解为精卫填海对海中的鱼龙、山中的草木,甚至对高山都构成威胁,而且精卫自身也口
穿、忙碌、羽折、堕水,认为“空”意味着白忙活,因此认为精卫填海是愚蠢和自私的行为,而最后一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是诗人愿意牺牲自己,让精卫
重生,从而停止填海,以避免生灵遭到涂炭。虽然这是错误的理解,但是这类同学的思
考能力比仅凭只言片语和以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对题的同学的能力要强,也更具批判性思
维。但是此类思维过程看似有理有据,拥有批判性,但实际上也存在着诸多理解上的错
误。
那么,此诗该如何正确解读呢?
二、逻辑自洽前提下的多方勾连
1.“教”不暗含指责
首先看第一句“精卫谁教尔填海”,这是对精卫填海的指责吗?“教”等同于现代
汉语的“叫”吗?如果翻译为“精卫,谁叫你填海的”,再加上考生忽略了第二句,那
么结合诗歌余下几句写的精卫的辛劳和海枯、鱼龙陷入困境等很容易就得出是反问、是
指责。如果是指责,那么后一句应该是填海导致的巨大危害,但是第二句是“海边石子
青磊磊”,谈不上危害,倒是可以看出精卫为填海付出的巨大劳动。考生学过一些常见
的带有“教”的诗句,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但使龙
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等,在这些诗句里,“教”是“使”“让”的意
思,“教”前面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后面的宾语都是动作的接受者,且有被迫的意
思,如善才的“服”和胡马的“不度阴山”都是被迫的,如果也将“精卫谁教尔填海”
中的“尔”理解为动作的被迫的接受者,则第一、二句理解较为顺畅,即旁观者看到
“海边石子青磊磊”之后问精卫是什么迫使它拼命地填海。
2.“但”不是转折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这里的“但”是不是转折?如理解为转折,
那么第三、四句就一定会被理解成对填海带来的灾难的谴责,也就是对精卫“海边石子
青磊磊”之辛劳的否定。把“但”字理解为转折的考生,往往是建立在将第一句理解为
斥责精卫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只有这样,前四句情感指向上才一致,即批判精卫。但是,
既然都是批判,那本诗第三、四句就不和第一、二句构成转折。“但”的常见用法,除
了表示转折,还可以作为条件连词,如考生熟悉的王昌龄《出塞》中的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但”就是条件连词,是“只要”的意思。正如
朱怀先生所言,条件连词“但”一般位于无主句句首,少量用例出现于主语后谓语动词
前,前句为假设条件,后句为结果。因此,笔者以为本诗第三句是假设条件,第四句是
结果,大致意思就是“只要大海干涸,那么海中的鱼龙还能做什么”。这正好回答了第
一、二句的提问,精卫辛苦填海是为了让海水干涸,让鱼龙不能再做什么,这里暗示鱼
龙做的是坏事,因为既然是大海淹死了精卫的前世(炎帝的女儿),那么精卫认为生活
在大海中的鱼龙做坏事,填海让其做不成坏事也在情理之中。
3.“何所为”即“不能做什么”
有些考生把“海中鱼龙何所为”理解成对鱼龙陷入困境的同情。因为根据字面意思
的理解,海干枯了,那么海里的鱼和龙就没有水,也就没有可居住的地方了。但是这里
是“何所为”不是“何所居”,人教版初中教材《木兰诗》中有两句:“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所”字加一个动词一般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变成一个名词性词组,“所思”
就是所想的,“所忆”就是所惦记的,这里的“何所思”意为“想的是什么”,“何所忆”
意为“惦记的是什么”,“何所为”应该是“能做的是什么”,即“不能做什么”,精卫填
海的目的是让鱼龙不能做(坏事)。
4.“空”不是“白白地”
如前所述,第二类考生认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
飞多羽折时堕水”是害人害己,如果单单就这四句来看,这样理解在逻辑上似乎可以自
洽,但从整首诗来看实属断章取义,这样的理解使得这四句和诗歌前四句在感情色彩上
不一致。因此,“空”不是“空以身膏草野”(《苏武传》)的“空”(即“白白地”),而
是“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空”,是“仅仅,只”的意思。
因为这样理解不仅照应了第二句“海边石子青磊磊”,而且和其后一句“山中草木无全
枝”一起弥补了旁观者只看到精卫衔石子的局限,旁观者看到精卫之辛苦只是一部分,
精卫不仅要衔石子还要衔树枝,再加上“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紧承上两
句,更见其辛苦是旁人远不能全知道的,从而进一步赞扬了精卫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
精神。如此理解,整首诗浑然一体。
5.“子”应是对精卫的尊称最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这里的“子”如果理解为“子
女”,那就是精卫希望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的填海事业能由子孙后代继承遗志。但是“子”
作为“子女”理解的话,显得不顺畅,诗歌中并未提到下一代,如果突然显示精卫想让
后代继承遗志太突兀,而且也没有支持精卫有后代的传说。这和愚公移山不一样,愚公
是和后代一起移山,在愚公死后,其后代继续移山顺理成章。如果把“子”理解为对精
卫的尊称,则比较顺畅。整首诗应该是由旁观者和精卫的对话组成,第一、二句是旁观
者发问,第三至八句是精卫的回答,首尾照应,结构较为完整。如果最后两句理解为旁
观者听了精卫为了理想而付出的自述后的感言,则卒章显志,表达对精卫的赞颂之情,
且是通过间接表现,表达技巧更加灵活多样。
总之,考生鉴赏古诗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与诗歌内容多方勾连,充分利
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假设、推理、论证,方可左右逢源,逻辑自洽,从而正确理解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