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3月网上统一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衡水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3月网上统一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452732

大小:52.9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 3 月全国高三质量检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 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新 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 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这一鲜明主张, 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 个人品德是公民个人在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方面的道德依循,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体到个体、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链条。“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 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 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荷香,把社区当成 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 了明礼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 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高尚的个 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 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 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 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锤炼个人品德, 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 德向善、践行道义更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 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醉驾入刑”,推动“开车不喝酒,喝酒 不开车”蔚然成风;立法强制垃圾分类,节约资源渐成文明时尚;以法治破解高铁“霸座”, 无赖行径受到严惩……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 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 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 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能否成风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 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成就 以德兴国的中国力量,必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摘编自《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古及今,中华民族一直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其精髓一脉相承,其要求基本一致。 B. 个人品德事关公民个人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是完整道德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修养个人品德任重而道远,须严格自律,应发自真心,持久不懈,积累于点滴之中。 D. 由好品行到好风尚,进而社会整体文明素养得以演进,这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促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运用引证法,从道德的重要性谈起,引出“个人品德修养”这一中心论题。 B. 文章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论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采用了对比式结构。 C. 引证和例证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经典语句和列举典型事例证明观点。 D. 文末把个人品德上升到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有力地深化了中心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德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以德治国就是我们国家今后奋斗的主要方向。 B. 黄旭华、朱彦夫、武荷香等人成为时代楷模,与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密切相关。 C. 只要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崇德向善、践行道义,就能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D. 法治对道德建设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我们在进行道德建没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 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A 项,“其要求基本一致”表述错误。原文中说“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 求”,是“更高”,而非基本一致。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采用了对比式结构”判断错误。“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自律之外,他律 不可忽视”,可见,二者是并列关系,文中没有对比之意。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 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 项,“奋斗的主要方向”于文无据,于实不符,文中提及道德与法治并行:“法律是成文的 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 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 新高度”。 C 项,“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文说“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 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更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 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 新高度”,可见,至少还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 D 项,“在进行道德建设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于文无据。原文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 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 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故选 B。 【点睛】做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试题,要掌握大体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1.先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铅笔标记重要符号的信息。这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在阅读中,通过把握文章的关键处,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价值趋向。一般来说,论述类文 章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 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 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 局性的定向作用。 2.审析题干,吃透选项。有了对全文 整体把握,不难迅速找准区域。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 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按照要求吃透各选项的含意,根据上下文的意脉, 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试题。但是有的选项涉及的信息不止一处,考生 常常择其一点而丢掉其他。这就要求考生在实际阅读中要培养自己的“多点意识”,力求找准 找全对应点,也就是答题的区间。 3.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 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考生忽 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题解 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亦即筛选,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 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4.在辨析过程中,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把题中每一选项的表述与 文中相关内容仔细比较,看有无变化。从句式、陈述对象、句意侧重点、范围大小、程度轻 重等方面辨析异同,认清命题者设题常用的干扰方法,避免误入陷阱。其中,有的变化可能 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并无改变;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 全等,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选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关语句,这就需要仔 细辨别其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分析。 5.阅读题的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 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 顺。 牢记:①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的语言形式。②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 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 导考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③弃含蓄为直接,弃分说为概括。④多从原 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6.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如“意义”“解释”“作用”“原因”“证 的据”“主要的”“根本的”“属于”“不属于”等。特别注意文中某些虚词,如“可能、大 概、也许、将会”等,甄别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19 年 11 月底发布了全球首份“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 目前全球大多数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对青少年的健康十分不利,各国都迫切需要采取行动 来改善这种状况。 据世卫组织介绍,此项研究历时 15 年,以全球 146 个国家和地区的 160 万名 ll 岁至 17 岁青少年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全球 80%以上在校青少年没有达到世卫组织的建议运动量, 也就是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身体活动,94%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 据了解,世卫组织的调查数据涵盖所有类型的身体活动,包括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步行、 骑车以及游戏和做家务等。总体来看,目前全球 85%的女孩和 78%的男孩都没有达标。 世卫组织指出,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除了因为学业压力,电子设备的普及也是很重要 的因素。 世卫组织表示,如果青少年运动不足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联合国提出的“到 2030 年将 全球身体活动不足比率降至 70%以下”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从学 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 少年进行身体活动。 世卫组织强调,在青春期养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大有益处,包括改善心肺功能 和控制体重等。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活动对认知的发展和社交也有积极影 响,这些好处可以持续到成年。 (摘编自《全球超 80%青少年缺乏运动 世卫组织呼吁大家动起来》) 材料二: 近视是造成青少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善变”又敞亮的光线对眼睛更好。 2016 年 12 月,第二届全国眼科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大会在广州召开,眼科专家提出近视 眼控制新观点,认为模拟自然光的眼保健技术,将“户外动态变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在 不需要青少年依从性的情况下,对他们的眼睛进行调节训练,提高调节功能,有利于控制其 近视发生和发展。 “小升初”“初升高”这两个阶段是屈光不正患病率快速上升的阶段。此外,不良的用 眼习惯与用眼环境对近视的发病概率有很大影响。近距离用眼负荷会诱发近视;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 (摘编自《青少年近视近半,缺乏户外活动是原因》) 材料三: 手机既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发展的大敌。近日,WHO 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 80% 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运动,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大部分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电子荧幕上。 据外媒报道,WHO 在全球 146 个国家进行的研究显示,自 2001 年至今,11~17 岁青少年 的运动状况几乎没有改善,这使得去年 WHO 成员国承诺的到 2030 年将青少年缺乏运动的比例 降低 l5%,看起来像是句空话。 (摘编自《WHO:全球 80%青少年缺乏运动,手机已成人类文明威胁?》) 材料四: 随着国内户外运动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的户外运动参与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专业人才 的缺乏和培训的缺失,青少年运动伤害问题屡见不鲜。马欣祥博士表示,青少年参与户外运 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培养青少年同样要有的放矢,切不能把青少年当作“缩小版的成人”。 ……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户外运动参与者有不同的诉求,因此针对青少年不仅要有迥异 于成年户外爱好者的培训理论,更要根据各年龄层人群的理解能力与运动能力编制教学计划, 让青少年以享受运动为前提,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摘编自《专家: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不能被当成“缩小版的成人”》) 【注】“WHO”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英文名称缩写。 4. 下列对“青少年缺乏身体运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卫组织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全球八成以上在校青少年没有达到每天身体活动至少一小时 的运动量。 B. 因为青少年运动不足趋势持续,所以 2030 年全球身体活动不足比率降至 70%以下的目标已 无法实现。 C. 事实证明,青春期养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大有益处,而且对认知的发展和社交也 有积极影响。 D. 调查显示,全球女性青少年缺乏足够身体运动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并且精力大都集中在 电子荧幕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步行、骑车和做家务等身体活动,全球大部分女孩和男孩都不 达标。B. 将“户外动态变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对学生的眼睛进行调节,有利于控制近视的发生 和发展。 C. 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普及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 因素。 D. 我同青少年户外运动迅猛发展,但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培训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受伤的 后果。 6. 针对青少年身体运动不足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以改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6. ①政府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 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②改善用眼环境。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增 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③控制手机及有关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户 外运动的时间。④根据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要有的放矢,编制教学计划, 进行理论培训,让青少年享受户外运动,并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对‘青少年缺乏身体运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 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因为青少年运动不足趋势持续,所以 2030 年全球身体活动不足比率降至 70%以下的 目标已无法实现”,混淆或然和必然、未然和已然。原文说“如果青少年运动不足的趋势继续 下去”,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可能,并非必然;“……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基于前述可能, “将”无法实现,这是未然的事情,并非已然。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 行比对。 C 项,“……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把或然说成已然。原文说“…… 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原文只是说“可能”。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 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 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因此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 多运动、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这是从政府层面来说的,可以概括 为“政府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 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不良的用眼习惯与用眼环境对近视的发病 概率有很大影响”“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 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可以概括为“改善用眼环境。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增加 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全球 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运动,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大部分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电子 荧幕上”可以概括为“控制手机及有关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 “马欣祥博士表示,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培养青少年同样要有的放 矢”“针对青少年不仅要有迥异于成年户外爱好者的培训理论,更要根据各年龄层人群的理 解能力与运动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让青少年以享受运动为前提,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 技能”,可以概括为“根据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要有的放矢,编制教学计 划,进行理论培训,让青少年享受户外运动,并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 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 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 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 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 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 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 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 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节选) 张爱玲 她高举着蜡烛站在项王的榻前。他睡得很熟,身体微微蜷着,手塞在枕头底下,紧紧抓 着一把金缕小刀。他是那种永远年轻的人们中的一个;虽然他那纷披在额前的乱发已经有几 茎灰白色的,并且光阴的利刃已经在他坚凝的前额上划了几条深深的皱痕,他的睡熟的脸依 旧含着一个婴孩的坦白和固执。他的粗眉毛微微皱着,鼻子带着倔强的神气,高贵的嘴唇略 微下垂,仿佛是为了发命令而生的。 虞姬看着他——不,不,她不能叫醒他告诉他悲惨的一切。他现在至少是愉快的;他在 梦到援兵的来临,也许他还梦见内外夹攻把刘邦的大队杀得四散崩溃,也许他还梦见自己重 新做了诸侯的领袖,梦见跨了乌骓整队进了咸阳,那不太残酷了么,假如他突然明白过来援 军是永远不会来了? 虞姬脸上凝结了一颗一颗大汗珠。她瞥见了布篷上悬挂着的那把佩剑——如果——如果 他在梦到未来的光荣的时候忽然停止了呼吸——譬如说,那把宝剑忽然从篷顶上跌下来刺进 了他的胸膛——她被她自己的思想骇住了。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的面颊向下流。红烛 的火光缩得只有蚕豆小。项王在床上翻了个身。 “大王,大王……”她听见她自己沙哑的声音在叫。 项王骨碌一声坐了起来,霍地一下把小刀拔出鞘来。 “怎么了,虞姬?有人来劫营了么?” “没有,没有。可是有比这个更可怕的。大王,你听。’ 他们立在帐篷的门边。《罗敷姐》已经成了尾声,然而合唱的兵士更多了,那悲哀的、简 单的节拍从四面山脚下悠悠扬扬地传过来。 “是江东的俘虏在怀念着家乡?”在一阵沉默之后,项王说。 “大王,这歌声是从四面传来的。” “啊,汉军中的楚人这样——这样多么?” 在一阵死一般的沉寂里,只有远远的几声马嘶。 “难道——难道刘邦已经尽得楚地了?” 虞姬的心在绞痛,当她看见项王倔强的嘴唇转成了白色,他的眼珠发出冷冷的玻璃一样 的光辉,那双眼睛向前瞪着的神气是那样的可怕,使她忍不住用她宽大的袖子去掩住它。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手里一直滚到 她的臂弯里,这是她第一次知道那英雄的叛徒也是会流泪的动物。 “可怜的……可怜的……”底下的话听不出了,她的苍白的嘴唇轻轻翕动着。 他甩掉她的手,拖着沉重的脚步,歪歪斜斜走回帐篷里。 她跟了进来,看见他伛偻着腰坐在榻上,双手捧着头。蜡烛只点剩了拇指长的一截。残 晓的清光已经透进了帷幔。“给我点酒。”他抬起眼来说。 当他提着满泛了琥珀的流光的酒盏在手里的时候,他把手撑在膝盖上,微笑地看着她。 “虞姬,我们完了。我早就有些怀疑,为什么江东没有运粮到垓下来。过去的事多说也 无益。我们现在只有一件事可做——冲出去。看这情形,我们是注定了要做被包围的困兽了, 可是我们不要做被猎的,我们要做猎人。明天——啊,不,今天——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的行 猎了。我要冲出一条血路,从汉军的军盔上面踏过去!哼,那刘邦,他以为我已经被他关进笼 子里了吗?我至少还有一次畅快的围猎的机会,也许我的猎枪会刺穿他的心,像我刺穿一只贵 重的紫貂一样。虞姬,披上你的波斯软甲,你得跟随我,直到最后一分钟。我们都要死在马 背上。” “大王,我想你是懂得我的,”虞姬低着头,用手理着项王枕边的小刀的流苏。“这是 你最后一次上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战斗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 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 能力。” “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 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 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她张开她的眼,然后,仿佛受不住这样强烈的阳光似的,她又合上 了它们。项羽把耳朵凑到她的颤动的唇边,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不懂的话: “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等她的身体渐渐冷了之后,项王把她胸脯上的刀拔了出来,在他的军衣上揩抹掉血渍。 然后,咬着牙,用一种沙哑的吼声似的声音,他喊叫: “军曹,吹起画角!吩咐备马,我们要冲下山去!” (节选自张爱玲短篇历史小说《霸王别姬》)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对项王的外貌描写,一方面刻画出了项王英武、倔强、自负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虞姬的视角,反映了她对项王的深情。 B. 小说不落俗套,作者避开一些世人皆知的故事情节,采用双线结构,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 在虞姬自杀的那晚,地点在项羽和虞姬的帐篷。 C. 本文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不复杂,但通过作者的多角度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秦末垓 下决战那残酷、激烈、血腥的战斗场景。 D. 本文以虞姬为主线,通过她与项羽的对话以及她的所见所闻,深刻地揭示了虞姬的心理发 展历程,为虞姬最后的自杀巧妙地做了铺陈。 8. 请结合本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具体塑造虞姬这一形象的。 9. 虞姬选择自杀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发展历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 【答案】7. B 8. ①直接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刘邦 的军队围困时虞姬对项羽深沉无奈的爱。②对比衬托。文章用项羽的鲁莽、憨直对比衬托了 虞姬的多情、聪明、深明大义。 9. ①深爱:虞姬眼里,项王仍是年轻、坦白、固执、倔强、高贵的。②忧虑:虞姬不愿让项 王面对失败的痛苦,因不祥的预感备受折磨。③痛苦:虞姬深爱的人处于绝境让她心如刀绞, 痛不欲生。④体贴:虞姬不愿让项王分心、顾虑、保护,失去了战斗力。⑤决绝:虞姬爱之切 痛之深,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成全项王。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 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 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B 项,情节发展并不是双线结构,而是以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为线索。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塑造人物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 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较为常见的有肖 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还要比喻、夸张、烘托、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 ①直接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刘邦的军队围困时虞姬 对项羽深沉无奈的爱。如“虞姬脸上凝结了一颗一颗大汗珠……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 的面颊向下流”,运用肖像描写表现了面对楚兵压境虞姬紧张、担忧之情;如“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运用语言描写,表达虞姬宁可死去,也不苟且偷生,表达自己对项羽的挚爱;如 “她高举着蜡烛站在项王的榻前”,运用动作描写写虞姬因为爱才会有深情的凝视;如“她能 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手里一直滚到她 的臂弯里”,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虞姬对项羽的深爱和忧虑。 ②对比衬托。文章中的虞姬是聪明的,美丽的,多情的,她早早地预知了情况不利,所以她 忧虑项羽的处境,宁可自己死去,也不让项羽为自己担心,“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 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表现了虞 姬深明大义的一面。而文中的项羽是鲁莽的,憨直的,他不了情外面的军情,“啊,汉军中 的楚人这样——这样多么?”“难道——难道刘邦已经尽得楚地了?”,这些都表现了项羽的头 脑简单,以此衬托虞姬的心细和聪明;面对虞姬的决绝,项羽说“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 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以此衬托虞姬的多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 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 ①深爱。文中很多地方都能表达虞姬对项羽深沉而无奈的爱,如“他的粗眉毛微微皱着,鼻 子带着倔强的神气,高贵的嘴唇略微下垂,仿佛是为了发命令而生的”,虞姬眼里,项王仍是 年轻、坦白、固执、倔强、高贵的。②忧虑。兵临城下,处境危险,虞姬不愿让项王面对失 败的痛苦,“她不能叫醒他告诉他悲惨的一切。他现在至少是愉快的”“那不太残酷了么,假 如他突然明白过来援军是永远不会来了?”虞姬因不祥的预感备受折磨。③痛苦。虞姬深爱 的人处于绝境让她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她甚至想“那把宝剑忽然从篷顶上跌下来刺进了他的 胸膛”,免得让心上人遭受战败被俘的屈辱。④体贴。虞姬不愿让项王分心、顾虑、保护,失 去了战斗力,所以,她决定死,正如她对项羽说的,“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 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⑤决绝。“虞姬 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虞姬爱之切痛之深, 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成全项王,她喜欢“那样的收梢”,以此表达对项羽的爱之深。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 高之。元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 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 为:“大臣者,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 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竞坐之。成帝时,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 曰:“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 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 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 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 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酃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 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 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 终于家。 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七》,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上白子友 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B.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 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C.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 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D.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 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易》,“五经”之一,深富哲理,是传播儒家思想 著作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 B. 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陈奏秘密事项时,用皂囊封缄,以防泄密。 C. 御史大夫,官职名,西汉时相当于副丞相,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偏重于监察执法。 D. 东阁,在这里并非“开我东阁门”中的“东阁”,而是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的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云才兼文武,得到世人尊重。华阴守丞因为朱云忠正而有智谋,向朝廷请求任命他为御 史大夫;朱云带领学生乘牛车出行时,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 B. 朱云直言谏净,留下槛折佳话。朱云弹劾张禹,汉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 杆不走,直至栏杆被拉断;经大臣辛庆忌劝解,他才被饶恕。 C. 朱云特立独行,好倜傥有大节。致仕后的朱云远离官场,居住在乡野,教授学生;与宰相 薛宣交往,薛宣邀他留在丞相府中,朱云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D. 朱云恬淡无欲,要求死后薄葬。朱云病重时未请医喝药,临终嘱咐用便服入殓,棺木只需 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遵其嘱造了一丈五尺的小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2)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答案】10. D 11. A 12. A 13. (1)虚妄地称頌举荐他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查验来了解他的好坏。 (2)后来要修治栏杆成谐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年轻时结交轻捷豪健的侠客,依靠侠客帮人报仇。他身高八尺多, 容貌壮伟,凭借勇力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节操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易》,又跟随前将 军萧望之学习《论语》,都能够传承《周易》和《论语》。” “借客报仇”的主语是朱云,之前断开,排除 AB 两项; “年四十”强调年龄,引领后文,之前断开,排除 C 项。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 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 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的A 项,“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错误,道家和儒家学派成型之前,《周易》已经成书, 后为道家和儒家所信奉。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 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 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A 项,“忠正而有智谋”错误,只是华阴守丞认为的,而且“试守”的意思是试任,并不是直 接任命。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 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本题,(1)中“相”,动作偏指一方,他;“举”,举荐;“有司”,有关部门;“案”,查验; (2)中“治”,修治;“易”,换;“旌”,表彰。 【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 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朱云,字游,鲁国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结交轻捷豪健的侠客,依靠侠客帮人报仇。 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壮伟,凭借勇力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节操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 易》,又跟随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都能够传承《周易》和《论语》。喜欢倜傥洒脱的大 节,当时社会上的人因此而很看重他。汉元帝时,华阴县守丞嘉向皇帝上呈密封的奏章,说: “治理的办法在于得到贤才。平陵人朱云,文武兼备,忠正而有智谋,可以让他以六百石的 官秩试任御史大夫,以尽显他的才能。”元帝于是把这建议交付公卿研究,征询意见。太子 的少傅匡衡在对策中认为:“大臣是圣明的君王谨慎地选择的。可是嘉却曲意称颂朱云,想让 他担任御史大夫,虚妄地称颂举荐他,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查验来了解 他的好坏。”嘉竟因此获罪。成帝时,安昌侯张禹凭借皇帝老师的身份得到破格提拔,(皇上) 极为尊敬推崇他。朱云上书求见成帝,说:“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 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 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拉朱云下 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逄(夏桀时忠臣, 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 只是不知圣朝将要 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宫印和绶带,在大殿之 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 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这样)成帝的怒气才消解,然后才 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 子。”朱云从此后就不再做官,常居住在鄠县乡间,教授学生。有时带领着学生们乘牛车出 行,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薛宣为丞相,朱云前往拜见。薛宣以宾主之礼相待,并趁机挽 留朱云住宿,很随便地对朱云说:“您在田野间也没有事,暂且留在我的东阁中,可以看看 天下的奇士。”朱云说:“你以为我想当你的属吏吗?”薛宣就不敢再提这事。朱云七十多 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 他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临终嘱咐用身上的便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 可。(家人)只造个一丈五尺的小坟,(把他)埋葬在平陵东郭之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楼上① 杜 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②。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注】①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②杞楠:都是 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立意高远,冠以“天地”二字,喻指搔首太息非为诗人的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 安危。 B. 颔联写远望之状,是全诗关键,领起三、四联。诗人漂泊五湖之南,离朝廷极远,白叹无 补国事。 C. 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自愧不是栋梁之材,无力整顿乾坤,把忧国忧民希望寄托在皇帝 身上。 D. 全诗感情深婉悲切,取境阔大,描摹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的真 实反映。 15. 明代王嗣爽在《杜臆》中,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请赏析诗的尾联。 【答案】14. C 15. ①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诗人自己,直抒胸隐。②在动荡离乱 中,诗人自己尚不能自救,更以何致君尧舜,以何来报国?最终只怕会老死在湘水之滨潭州 之地。③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苦语”),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现于读者面前(“次骨”)。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的赏析,不 正确的一项。 C 项,“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理解错误。颈联两句的意思是: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 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是直抒胸臆,是 从正面直接抒写的。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注意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意境的创设以及情感表 达的角度分析。 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苦语次骨(即入骨)”这个关键词,赏析的围绕着整个词展开。 尾联的意思是: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而结果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 从手法的角度,这是直抒胸臆。“乱离难自救”句中“难自救”可以见出诗人苦难的处境,其言外之意是自救尚且很难,谈何报国呢?体现了诗人对不能报国而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深 深遗憾和苦痛。“乱离”写出了当时国家现状,也能体现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终是老湘 潭”,最终会老死在湘潭,这是对年老体衰和不能实现抱负为国建功的深深遗憾。诗人的这种 苦痛之语让读者也深深震撼,可谓“苦语次骨”。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有感于自身经历,奉劝天下痴情女子不要沉溺爱情的肺腑之言是 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借阿房宫的兴毁引出对秦王朝兴亡的思考,并告诫后人“_______, 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充满哲理,给人以前进的力量。 【答案】 (1). 于嗟女兮 (2). 无与士耽 (3). 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5). 山重水复疑无路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 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 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嗟、耽、鉴。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 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时代中国青年拥有的最亮丽青春底色是爱国,青年对国家发展信心强烈,青年勇于挺 身而出 国家利益。新时代青年是当代中国伟大发展成就的 见证者,在成长过程中, 使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敌对势力的所作所 为,不仅没有“演变”中国青年的中国心,( )。 青年是时代的 ,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生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代青 年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进入新时代,“实力爱国”的中国青年一定是中华民族 生气勃发、 的排头兵,一定是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目标的蓬勃力量。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一定会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伟大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拥护 全方位 晴雨表 引吭高歌 B. 拥护 全天候 气压表 高歌猛进 C. 维护 全天候 气压表 引吭高歌 D. 维护 全方位 晴雨表 高歌猛进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污蔑、否定、排斥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B.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C. 他们也目睹了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D. 他们也目睹了在成长过程巾一些境外势力污蔑、否定、排斥巾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反而激发出中国青年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B. 中国青年反而激发出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C. 而且激发出中国青年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D. 中国青年而且激发出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答案】17. D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 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维护:保全、保护,使免于遭 到破坏。此处后面接的宾语是“国家利益”,应该是“保全、保护”,故选“维护”。 ②全方位:指四面八方;各个方向或位置;所有的方面。全天候:不受天气限制的,在任何 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的。此处强调空间范围上的全面,故选“全方位”。 ③晴雨表:预测天气晴或雨的气压表,比喻能敏锐地反映某种变化的事物。气压表:用来测 定气压并从而帮助判断可能的天气变化和确定上升的高度的一种仪器。此处意为“比喻能敏 锐地反映某种变化的事物”,故选“晴雨表”。 ④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高歌猛进:放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情 绪高涨,斗志昂扬。此处修饰的中心语是“排头兵”,强调勇猛前进,故选“高歌猛进”。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 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 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 不变的。“ 在成长过程中”这个状语的主语“他们”,谓语是“目睹”,因此应该置于“他们” 和“目睹”之间,或者提前,置于“他们”之前,但是不能置于“目睹”之后,排除CD。“否 定、排斥、污蔑”是按照程度进行排列的,不可颠倒,排除 A。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 中。 本题,“不仅……”这个复句 主语是“所作所为”,B 项、D 项将后一分句的主语更为“中 国青年”,中途易辙,衔接不恰当。排除BD。“反而”和“而且”相比,突出后一分句和前 一分句的对比性,表示和期望恰恰相反。根据语境,前文有“敌对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没 有‘演变’中国青年的中国心”,选择“反而”更为恰当,衔接更好,排除C。 故选 A。 的【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 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 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 2 个字。 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毒素, ________。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 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比如代 谢蛋白质之后产生的尿素、胍类化合物、酚类等产物,就会通过肾脏排出。_______,增加排 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汤,_______ 。 【答案】 (1). 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 (2). ②平时适当多喝水 (3). ③ 都不能把它们清 出身体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 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 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 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 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 本题,第一处,照应前文“并没有”,此处应该填写“有……”后文开始讲“代谢废物”如何 如何,此处应该先引出“代谢废物”,才能与后文更好衔接。故此处应填写与“有的只是代谢 废物”相类似的内容。 第二处,后文有“增加排尿”,此处应该填写“增加排尿”的途径,那就是“平时适当多喝水” 了。 第三处,前文讲“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强调排尿的重要性, 再关注后文的“任何……”综合判断,应当是强调“保健品、排毒汤”没有作用,故此处应 填写与“都不能把它们清出身体”类似的内容。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 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 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 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 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 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 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 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 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要尽量 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纵观全文后,可以看出本文段主要是 比较专业教育与常识教育,“而这其实是常识教育承载的功能。”突出常识教育相对于专业 教育的优越性。故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常识教育承载的功能比专业教育多”。首 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 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 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 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30 个字。 截至目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接近 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 95%, 文盲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 80%以上下降至 4%以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成效显著,作用巨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 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 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 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本题要求“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点明了“消息 报道对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 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 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 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写作 22.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 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3 月 10 日,国家领导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 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新时代”疫情 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向逆行者致敬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有一群人,他们却坚定地踏上了离家的路。面对疫情,他们 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驰援武汉。 有人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 一次也不能离开。”有人说:“我是一个有 25 年工作经历和 15 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 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有人说:“越是危险时, 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工作者。大家更愿意叫他们白衣天使,口罩、防护服、护 目镜代表他们职业的颜色,救死扶伤的风险和付出建构了他们的职业形象。在这群逆行的防 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中,有的人放弃休假,有的人已退休又重返岗位,有的人已踏上回家之路 却毅然返程……他们迎难而上,只为赶赴前线尽自己所能救人治病。 84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在建 议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广东南 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上海三批华山医院医疗队、四川派出 135 人组建第一批援助医疗 队、江苏数十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驰援武汉,他们说无怨无悔,义不容辞。他们是医生,是请战者,更是勇士。他们时刻准备,他们全力以赴,奔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他 们筑起了健康防线,也在人们心里筑了一道名为安心的防线。 感动!春节本应是团圆的日子,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背后有无数个等待的家庭。职 业精神让他们毅然决然选择“我报名”。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汗水、泪水,但挡不住他 们毫不犹豫的勇气和战胜病毒的决心。致敬!他们不害怕感染,不畏惧生死吗?他们虽是春 运大潮的逆行者,却是人们健康的守护者。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形容他们,都不为过。那一 张张印着红色手印的请战书,更像是他们的铮铮誓言,扛起所有人的希望,他们为职业精神 增添了新的注脚。在安危面前,他们选择了先人后己。正是因为他们逆行的背影,我们才更 坚信平安与幸福。 当然,对逆行者的关怀仅体现在感动远远不够。各岗位工作人员防护是否到位?工作是 否过度劳累?医疗防护物资供给是否充足?一系列切实的保护举措,还需相关部门行动起来。 如果你也心疼逆行者们,至少还可以这样做:春节期间减少外出,亲友聚会改为线上祝福; 外出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加强健康知识,不信谣、不传谣。在疫情面 前,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便是对坚守奉献的逆行者新春最大的祝福。 向逆行者致敬!愿所有医护人员,早日平安归来。这个春节,注定会被铭记。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 2015 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 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 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 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 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本题由材料、任务和要求组成。 材料先是引用一段话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然后引述国家领导人对他们的赞扬,称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两段话都体现了对医务人员的崇敬之情。 任务是“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新时 代’疫情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要求我们写作的时候一定紧扣当年疫情之下医务工作 者的表现,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限定对象“医务工作者”,限定内容“表达崇敬之情”, 不可泛泛而谈,一定要针对当前的现实。 要求中让“自选角度”,可以选择小的角度作为突破口,不可面面俱到。可以在材料里寻找创作角度。如“大爱无疆”强调他们的爱心,“光明的使者、 希望的使者”强调他们给人们带 来的希望……也可以选择“逆行者”的角度来写。“文体特征明显”要求我们注意文体特征, 这道作文题适合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注意“情”与“理”的融合。另外注意字数要求。 [立意] 1、烈火炼真金,疫情见英雄 2、舍生忘死,大爱无疆 3、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 4、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5、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6、向逆行者致敬 [素材] 1、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论中国》基辛格 2、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钟南山 3、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作家 方方 4、84 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 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5、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 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 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身患渐冻症、奋战最前线 30 余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长张定宇 6、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我亲爱的孩子们,一定都要好好的, 妈妈在家里等你,回来吃顿团圆饭! 7、我把命都交给你了,还在乎这一头长发? ——十余位姑娘为了穿防护服更方便,毅然地 相互剪去长发。 8、谢谢你,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谢谢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幕,从 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结构] 文章以“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开篇,用“却”字突出医护人员逆行的义无反顾这一感人话题。接着,引述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展现白衣天使们坚守岗位、勇 担重任的精神品质。然后,列举 84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各地的医疗队,由点及面, 展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坚定决心。再用“感动”“致敬”表达作者对医护人员 职业精神的赞颂,并将同样的掌声献给此时所有的坚守者。紧接着,深入思考,向有关部门 提出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举措,并对每个人提出具体要求。最后,呼应标题与开头,致敬逆行 者并期待他们早日平安归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