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师指津:区间式题型的“投机取巧”之技
所谓“区间式题型”指的是根据原文区间判断选项对错的题型,包括论述类文本阅
读的第1~3题和文言文阅读的第 12 题。对于这四道题,传统的做题方式是先看每个选
项,然后回到原文定位选项所在的区间,然后进行比对;或者直接通过原文判断选项,读
一部分原文就判断一部分选项。这个方法符合认识问题的一般思维,但同时也带来很大
的问题,如浪费时间、找不对区间、判断不出选项的对错等。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在做了大量真题并进行大量比较研究后,发现了一个“投机取
巧”的做题方式,即根据选项的特点先判断其对错,然后再用原文信息验证自己的判断。
这个做题方法刚好和传统做题方法相反,传统的是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对错,而这个
是先单独判断选项对错,再用原文验证。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管用,因为有些选项是可以单独判断对错的,只需要代入原
文验证即可。本文以 2019 年全国卷三套真题为例,讲解“投机取巧”方法的运用,以
求就教于方家。
根据判断选项对错的依据,可以把选项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靠学生自己的逻辑常识
就能做出判断的选项,原文的作用更多的是验证我们的判断结果,又可以分成有标志词
的和无标志词的;二是没法自己做出判断,只能老老实实回归到原文的选项,根据原文判
断选项的对错。
一、不依赖原文就能自己做出判断的选项
(一)有标志词的选项
1.条件关系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1题 A 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
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里面“就”的存在使得整个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了。一个作家只要有了时代互动的
理念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吗? 按照我们的常识就能知道当然不是这样的,做到以人民
为中心是多个方面的事,不是只有理念就够了。如果真这么简单,那人人都能成为作家。所以,一个“就”字将信息限制在绝对范围里,这个字就是判断选项的标志。
2.因果关系
例如 2019 年全国卷Ⅰ第 12 题 C 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
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
己也比不上贾谊。这里面有个“于是”,涉及因果关系,要特别注意。回到原文:“为
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
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
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
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比对后,笔者发现原文里并没有因果关系。原文说了两件事,一件是文帝询问贾谊
鬼神的事,区间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文帝前席”。另一件是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
王太傅的事,区间为“居顷之……故令贾生傅之”。这两件事中间用的是句号,除此之
外没有其他词语,这说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是并列关系,所以该选项就是无
中生有、强加因果了。
再如 2019 年全国卷Ⅱ第2题 D 项: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
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这里有个“因为”,是不是因果关系呢? 回到原文验证:“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
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
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很明显,杜甫独有的“幽默
与欣赏”是他有担荷力量的原因,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3.绝对关系
例如 2019 年全国卷Ⅱ第1题 B 项: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
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都”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句话的真伪。回到原文验证:“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
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
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可以发现,原文只是表达了杜甫能取各家之长的意
思,并没有提及他对古今长短诗歌进行评价的事,当然也就不涉及是正面评价还是反面评价了。 所以,这个选项就是曲解文意了。
再如 2019 年全国卷Ⅱ第 12 题 C 项: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
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
民众家给人足。
“均”和“全都”的存在也使得此说法绝对了,商鞅变法真的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了
吗? 真的全国都遵守了吗? 联系原文“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
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
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
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鞅确实说过要一视同仁,但实际上有个例外,那就
是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这句话说的是因
为太子身份特殊,所以不能对其用刑,最后让太子的老师代其用刑。所以,这个选项是
错误的。
类似的选项还有 2019 年全国卷Ⅰ的第1题 D 项“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
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中的“无须”和 2019 年全国卷Ⅲ的第3
题 B 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中的“都”等。
这些标志词的存在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可以让我们在浏览选项时就能锁定范围,
因为里面的逻辑关系太明显,靠我们的常识就可以做出判断。如果时间紧急的话,学生
在做题时可以依靠这些标志词来“救命”。
一般情况下,含有这些标志词的选项基本是错误的,但也有例外,如 2019 年全国
卷Ⅲ的第2题 D 项:“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
出辩证的态度。”这里的“都”也是引导词,但是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的,因为原文虽然
主要是在谈论不足,但也确实提到过成效,“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
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所以,在运用这个方法时不能一概而论,最终还要用原文验证。当然,因为我们已
经有了一定的判断,所以验证起来直接到原文中找对应的区间就好,能够节省作答时间。(二)无标志词的选项
这类选项虽然没有标志词作为引导,但是也都有较为明显的逻辑错误,也可以不依
赖原文而直接做出判断。
例如 2019 年全国卷Ⅰ第3题 D 项: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
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很明显,后面这句“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有常识性错误。艺术创作固然要讲
究精,但数量也是要有的,两者不冲突,少不代表精,多也不代表粗糙。再用原文来验
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
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很显
然,选项曲解了原文意思,原文说的是质量问题,而选项又给加上了数量因素,所以该
选项曲解文意。
再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3题 C 项: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
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说法就很绝对,回归原文:“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
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
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
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很明显,作者分两个态度对待。一个是陶渊明、李白、王维、柳宗元、苏轼、屈原
等人“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或者“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作者持否
定态度。而对杜甫,作者则持敬佩态度,“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
视与担荷。”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
再如 2019 年全国卷Ⅲ第1题 C 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
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避免”二字让该选项经不起推敲,表演无国界之分,中西各有所长,怎么能避免
西式的创作呢? 再联系原文验证我们自己的推理:“然而……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
则……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
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原文强调的是改编时要坚持“本真”而非不
改编,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无论是否有标志词,最终的判断依据的是我们自己的逻辑常识,这也提醒我们,在
做区间式题目时不能被动地依赖原文,还要主动融入自己的思考,不能只看字面表达意
是否一致,还得看选项的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
二、依赖原文才能做出判断的选项
相较于第一类选项,该类选项占比较大,因为文章最终还是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等能
力。
但是,判断该类选项的正误一样有快捷的办法,那就是锁定每个有考查意义的知识
点,即有意识地确定选项的考点。
这里的考点指的是有可以选择的知识点,如 2019 年全国卷Ⅰ第2题 A 项:文章采
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这个选项的考查点
有两个:一是采用什么方式论证,二是采用什么逻辑关系。前者几乎没有值得考查的地
方,因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论证的方式,而后者就有可以考查的点了,
因为逻辑关系除了递进关系外,还有并列关系、总—分—总关系、正反对比关系等,所
以这里的“逐层递进”就是我们要锁定的该选项的考查点,验证时要重点关注。纵观全
文结构,文章确实是采用了递进式的方法:与时代互动——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以
精品奉献人民。
例如 2019 年全国卷Ⅱ第3题 B 项: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
统,在五言古诗上则做出革新。
这个选项的考查点是杜甫对待不同诗体的写作特点,需要依据原文做出判断。原文: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
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
绝句»之论诗……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
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原文信息是无论什么诗体,杜甫都会拿来运用,而非在七言律诗上传
统、五言古诗上创新。
再如 2019 年全国卷Ⅲ第 12 题 C 项: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
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
于是逃往楚国。
文言文阅读中的第 12 题的考查点是与事件有关的因素,如时间、地点、参与的人
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每一个因素都可以作为考查点。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最难判断,因为涉及的都是隐藏在原文里的细节,很可能就是一个词,这样就不容
易注意到,再加上文言文的阅读障碍较大,这两点决定了考生在这道题上容易失分,但
是如果能有意识地锁定考点,那么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该选项的考查点是吴起被害的原因和结果:是不是因为不满而逃亡? 逃亡去的是不
是楚国? 回归原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
即之楚。”比对原文信息后,会发现结果是对的,但原因不对,因为原文并没有提到吴
起“深表不满”,所以该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原文是我们判断选项的最根本的依据,按理来说只要理解了原文信息就能判断选项,
但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实际上,鉴于考生阅读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是
无法只理解原文信息就能准确判断的。这时候,就有必要研究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
帮助考生解决由于能力不足而带来的问题,锁定选项考查点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若知道了该选项的考查点,在比对原文信息时就能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做题效率自然
会提高。
但归根结底,以上方法只能帮助我们锁定答案来源,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在有效
时间内抓主要选项,但是不代表不用看原文就可以得出答案来。方法只是方法,不是万
能钥匙。不管是从阅读入手的传统做法,还是笔者所言的从选项入手的“投机取巧”式
做法,都只是方法而已。一个答案的最终确定还是要靠思考,方法只是辅助。
当然,用这个方法,学生不用刻意死记硬背那几大错误类型,若能结合传统做法,
相信做题效率会大大提高,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