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概括散文的结构(测)
【限时检测 1】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13 分 实际得分:
一、【2020·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 分)
邂逅马踏湖
王月鹏
不曾想过,齐国故地居然藏了这样一片安静从容的水。
第一次去到那里,完全是因了友人的安排,事先没有丝毫了解,也不存在任何企盼,感觉自己仅仅是
在走向一个平常的所在。甚至,当友人在路上介绍它古时曾被称“少海”的时候,作为一个久居海边的人,
我却有些不以为然。这般心态,很快就被闯到眼前的景象湮没。我看到了水,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水漾漾地,像一条淡绿飘带,被密密的芦苇抚摸着,轻柔而又有灵性,安静但不呆滞。水波泛起,芦苇们
迎风起舞。居住海边的日子,一直感觉自己像一滴水;而在这里,我更向往的是成为一株水中的芦苇。一
次次想到那个叫梭罗的人,想到他笔下的美丽的瓦尔登湖,想到干脆把自己从此留下来,什么也不要带来,
什么也不想带走,只是就这样一个人留下来,留在这水这苇丛之中。
她有一个响脆的名字:马踏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经过南征北战,最终击败各国诸候。一日,
他在桓台的起凤镇这一带会盟各国诸候,众诸候唯恐落入齐桓公圈套而率大军前来,这片平地被马踏成湖,
故名曰“马踏湖”。历史好像在开玩笑一样,曾经的战乱之地,如今成了一个风景秀美的所在。马踏湖与其
他湖是不同的。她既不小巧,也不浩淼,近百平方公里的湖区,被纵横交错的沟河分割开来。十几个村落、
约几万户人家,很随意地嵌在湖边,藏在苇荡与绿树丛中。横七竖八的小船,则悠闲地停在门前或桥下。
因为芦苇的存在,这里的水变得含蓄。水与芦苇若即若离地牵着手,在风中遥相呼应。湖民们在这小桥上
来来往往,撑着小船探亲访友、生产劳作……
小桥,流水,人家。房在潮边立,船在门前泊,一道道节制的水,还有大片大片无拘的芦苇,构成了
画面一样的情景,让人心里忍不住藏了一个激动。
与我们同行的船家是一位朴素的老人。竹篙在岸上轻轻一点,“溜子”便倏地穿出了好远。我们端坐
小马扎上,听船家的絮絮叨叨,看水,看着两侧芦苇裸露在水中的根。在这样的时候,可以随便地想些什
么,也可以什么都不必去想,所到之处,低头是漾漾的水,抬头是密密的芦苇。船缓缓地行着,这样或那
样的心事都渐渐地抛在了船后,沉到了这湖底。此刻的自己,成了一个幸福的存在。
水有些深邃,有些不够清澈。水面平整得像柏油马路。船家说,马踏湖共有两千多条河道,交织成网,蜿蜒成数百里的水路。倘若没有向导引路,游人大多会被搞得晕晕乎乎,不辨东西南北。湖中的水路或长
或短或窄或宽,不管如何地纵横交错,水路之间都是相通的。常常是芦苇挡在了面前,水也行到了尽头,
正是无路可去的时候,只需竹篙在水面轻轻一点,眼前可能就出现座座房舍,闯入了别一番境地。
理解马踏湖,从水开始,到水结束。至于无边的芦苇,好似从心底旁逸出的思绪,葳蕤,且充满了灵
性,它会跟你娓娓讲叙一个又一个关于水的故事。苇花飘散,那是水的纷纭心事。还有亭亭的荷,一段藕
节就是一段长长的往事,她们沉默着,她们不肯说出口。
在湖边,我见到了那些久违的农具,它们与我的乳名散发着同样的气息。水磨,石碾,木推车……像
一支童年的歌谣,亲切,且让人温暖。在这些农具的旁边,湖民正紧张地劳作着。一个老人正在纺纱,一
种简单而又机械的劳动。我看到了她的皱纹,看到了她的安详的神态。在石碾旁,年轻的母亲正与年幼的
孩子在推磨。石碾声声,声声都响在了我的心头。那是关于童年的乡村记忆。
不必这样或者那样的文化阐释,马踏湖仅仅是作为自然形态的景色,已经足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说“齐国故地居然藏了这样一片安静从容的水”,一个“居然”表达了作者对马踏湖有如此的
美景感到意外。
B.文章第三段联想到马踏湖的由来,与上文描绘的马踏湖湖水轻柔而又灵性,以及马踏湖安静但不呆滞的
美丽景色形成照应。
C.“横七竖八的小船,则悠闲地停在门前或桥下”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小船以生命,生动形象,为
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D.作者说“让人心里忍不住藏了一个激动”,激动的原因是马踏湖一道道节制的水,还有小桥、流水和芦
苇等构成的画面一样的情景。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理解马踏湖,从水开始,到水结束”这句话含意的理解。(4 分)
3.文章第二段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B
2.①水是马踏湖的载体和灵魂;②只要读懂了马踏湖的水,也就读懂了马踏湖本身;③马踏湖的美是通过水
的安静、从容(有灵性、安静而不呆滞,平整而深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3.①照应前文。“走向一个平常的所在”等词与“居然”一词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②欲扬先抑。为
下文对马踏湖美景的描绘与赞美起到了欲扬先抑的表达作用,使感情的抒发更加真实、自然。
【解析】1.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
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
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B 项,“与上文……形成照应”赏析有误。从文中来看,文章联想马踏湖的由来,只是增添了马踏湖的
传奇色彩,与上文描绘的马踏湖湖水轻柔而又灵性,以及马踏湖安静但不呆滞的美丽景色没有形成照应关
系。故选 B。
2.该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不能只抓住所给句
子作表面解读,要深入文本,关注前后文进行分析。理解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分析研究,几个分句的要
对分句逐个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本题要求理解“理解马踏湖,从水开始,到水结束”这句话
的包含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说,理解马踏湖离不开水,我了解她“她既不小巧,也不浩淼,近百平方公
里的湖区,被纵横交错的沟河分割开来”,也了解马踏湖“水有些深邃,有些不够清澈。水面平整得像柏油
马路。船家说,马踏湖共有两千多条河道,交织成网,蜿蜒成数百里的水路”,是水成就了马踏湖,没有水
就没有马踏湖,水是湖的载体。“理解马踏湖,从水开始,到水结束”,作者是通过湖水开始了解马踏湖的,
对湖的真正的理解,也是在湖上坐船行进时的所感受到的,因此“理解马踏湖,从水开始,到水结束”这
句话也包含着,只要读懂了马踏湖的水,也就读懂了马踏湖本身这一层意思。同时有了水的马踏湖是有灵
魂的,“不曾想过,齐国故地居然藏了这样一片安静从容的水”“轻柔而又有灵性,安静但不呆滞”“水变得
含蓄”“此刻的自己,成了一个幸福的存在”,它是安静从容的,不呆滞的,人在湖中行,能感觉到幸福。
这些正是作者所感受到的马踏湖的美。
3.该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具体来说是考查散文段落的作用。分析散文段落的作
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方面分析,先概括内容,分析内容本身的作用。然后分析
结构上的作用,考虑该段落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该段落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文章
第二段画线部分的作用。从与上文的关系考虑,画线句子交代了我未见马踏湖时以为是平常的湖,不在意。
这种未见时的主观推测和前文的“居然”一词形成了照应,作者是久居海边的人,原以为马踏湖很普通平
常,但见到后很意外,原来很美,这样写使得文章结构比较严谨。从该句与下文的关系角度分析,作者本
以为马踏湖是“一个平常的所在”,而在他真正领略了马踏湖的美之后,“只是就这样一个人留下来,留在
这水这苇丛之中”“此刻的自己,成了一个幸福的存在”,他深深地被马踏湖的美吸引了,这种欲扬先抑的
写作手法更能表达出作者对马踏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使感情表达得更真实。
【限时检测 2】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0 分 实际得分:
二、【2020·上海高三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20 分)
咆哮赶海的黄河
①风疾浪高,黄涛怒卷。此番到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东津渡,我看到了咆哮的黄河。
②本来我们正行驶在一条前无车辆、后亦无车辆的公路上。公路崭新,光滑得如同一块蜿蜒的玻璃板,
伸向无垠的天边。车窗外,右手边是低下去丈高的绿野,茁壮着大片大片即将丰收的玉米,一眼望不到边;
左手边低下处则是浓密得遮住了阳光的行道树,季节正好,每片叶子都绿得像一幅油画,神采飞扬地展示
着北国初秋那敞亮无邪的坦荡。
③我随口夸了一句“这公路真漂亮啊”,马上即有人纠正说“这不是公路,咱们这是行驶在黄河大堤上
呢”。愕然,还没回过神来,突然间,没一点儿思想准备,咆哮的黄河就出现在眼前!
④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排
涌涌,密密匝匝,脚尖踢着脚后跟,急急忙忙地向前滚动着,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向前冲,仿佛去抢占生
命攸关的阵地。一边冲锋,一边还在呐喊,射击,有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打一个旋儿,抹一把血,随即立
刻急骤快跑跟上队伍,继续怒吼,继续咆哮,继续冲锋,奔腾着向前,向前!有时候碰到了什么障碍物,“哗”
地炸起一大瀑浪花,发出一声撕天裂地的吼叫,然后顾不上回头看一眼,就又边打边冲,向前,向前!不
由人不联想起草原上掠过的马队,踢踢腾腾,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
⑤别说我这远方来客没见过这阵势,就是当地的作家们,也在发出一声声惊呼。对,完全是野马脱缰,
而且是一群、又一群;是前赴后继,就像要战死沙场似的,那疯狂劲道,真让人目瞪口呆。此前,我曾在
刘家峡看过清澈翠玉、湜湜静水的黄河;在万家灯火的兰州城里,看过宽阔雄壮的大场面黄河;在天设地
造的壶口,看过慷慨激昂的瀑布黄河……但近多年来,一直有声音在嚷嚷:“黄河断流了”“黄河没水了”,
所以给我的印象,黄河已是极度衰弱了,没有了精气神儿,行路已踽踽,全然失去了出发时那冲天烈火般
的激情。特别是行将入海的黄河,应该更是温厚,从容,恬淡,怡然,心态平和,步履缓慢……然而,然
而,真是万万没想到,依然是大河东去,壮怀激烈的奔马群!
⑥两千年前的公元 11 年,这群奔马来过一次,可惜那是一群狂乱的野马,东奔西突,左冲右撞,致使
千里沃野一忽儿就变了色,高山为岸,深谷为陵,等它们发够了飙,已经过去了 59 个春夏秋冬。有一位叫
王景的好官站出来治黄,率百姓修筑了千里长堤,将害水束缚,东引至今天利津城南的千乘河口,算是写
下了一篇“人能胜天”的佳作。无数流民投奔而来,在黄河泥沙托举出来的冲积平原上,面朝黄土背朝天,
筚路蓝缕,开垦家园,一代承接一代,终于争来了“千年安流”的光耀,在一片哀鸿遍野的黄泛地之上,
建起了一派安居乐业的古代黄河三角洲。⑦然而,“天意从来高难问”。正应了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前进,从来也无鲜花铺地、雨露接
风的笔直。1854 年,一群野马又残暴地闯荡来了,不按规矩出牌,不听法律警告,不顾百姓哭嚎,不解东
风意愿,只一味蛮野横行,“黄流直下铁门关,水浅泥深解容颜”,沿海的大部分滩池被洗劫一空,“千年
安流”的古黄河三角洲毁于一旦,东津渡码头的繁盛不再,黄土地上的丰收不再,千帆竞发的胜景不再,
渔浦盐业的福祉不再,一切完败了,曾号称“小天津”、“小济南”的繁华码头,彻底倒退回芦苇萋萋的蛮
荒状态……
⑧黄河其实是很难接近的。它把奔进大海怀抱的入口处,隐藏得很深,很深。我们的汽车开了几个小
时,眼睛都看累了,还只是大片大片的白碱地,除了芦苇,还是芦苇,满目皆是秋黄色的苍凉。我想起前
年在青岛海水稻研发基地,看到亿万人尊敬的袁隆平老院士,正争分夺秒率领团队研发海水稻,如果最终
取得大面积成功,这大片大片的白碱芦苇地,不就都可以变成造福人间的风水宝地了吗——我祈祷!
⑨黄河的代名词就是“不屈”,就是“刚烈”,就是“奔腾向前”,就是“百折不挠”。我傍着咆哮的黄
河,进入了高台村。桀骜不驯的黄河时不时地就会闹上一顿脾气,1855 年的大河决之后,洪水肆虐,溃口
林立, 一年数决,民不聊生,反反复复折腾,过七八年就来一次,直到 2013 年,暴躁的黄河还又一次放
出几匹野马,把高台村的房屋毁塌了大半。按照利津县政府的思路,干脆把堤外的村庄全部搬进堤内吧,
百姓就安全了。故土难离,不愿抛家别舍迁走的乡亲们,把房地基加高、再加高,用石头垒严实、再严实,
并在房屋周围留出低矮的泄洪道。于是,村庄里就又呈现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祥和景象。
⑩我信步走进一个庄户院子,非常原始的三间大瓦房,这是中国北方农村最平凡的房子。不过在这个
庄户院里,还是看到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元素:一辆蓝色皮卡已经是辆旧车了,上面溅满了泥点子,
显然对家庭的贡献不小。还有一辆红色轿车,像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一样,飞入了这个寻常农户家。
(11)今年台风频仍,第 17 号台风是一匹叫“利奇”的野马,从遥远的浙江温岭一路北上,铁蹄踏踏,
风嘶雷吼,刚刚掠过此地……抬望眼,透过日影斑驳的树阴,可隐隐约约看到高高的黄河大堤,像长城一
样稳稳地安卧在头顶上,蜿蜒成一条巨龙。侧耳听,隐隐传来黄河的涛声。“黄河之水天上来”,然而如此
大气磅礴的黄河的确有着它的千万张面孔和万千种姿势,认准目标不回头,奔腾到海力不休,于排浪中听
惊雷,雄震广宇四海愁,这亦是相当震撼的傲世独绝。
(12)2019 年金秋,我心心念念来看黄河入海,风高浪快,黄水桀骜,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咆哮赶海的
黄河,大开了胸襟。
(选自《文汇笔会》 有删改)
1.第④段与第⑤段都是描写黄河,写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赏析。(4 分)
2.第⑥段在全文构思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5 分)(★)3.有人认为第⑧段画线句联想牵强,建议删去,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5 分)(★)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意义。(6 分)
【答案】
1.第④段调动多种感官正面描写眼前黄河,运用比喻、比拟,士兵、马队形象统摄全段,突出黄河浪涛汹
涌、气势恢弘,赋予黄河以激烈不屈的人格形象。第⑤段以黄河奔腾激烈给观者带来的强烈震撼,以及以
刘家峡、兰州、壶口各地黄河以及黄河断流、入海口想像等,侧面表现黄河;两段描写视角变化自然,符
合事物认知的过程规律。
2.全文围绕黄河的野性、泛滥与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展开构思。第六段内容承接前几段野马般奔腾咆哮的黄
河,引出下文黄河历史上多次泛滥、三角洲毁于一旦的历史事实,也为结尾部分落笔赞美高台村百姓安居
乐业等蓄势。第六段由眼前黄河转入历史上的黄河,从对自然黄河景象的描写转入人与黄河抗争、依存、
守护的关系描写,是叙事内容、描写视角转换、引出主旨的关键。
3.(1)画线部分联想到研究海水稻的袁隆平,内容符合人类与自然抗争改变自然、人定胜天的文意主线。
联想合理、自然,不必删去。
(2)画线部分联想到水稻科学家袁隆平,突出袁隆平争分夺秒的科研精神,联想的相关性不足,主旨情感
脱离文意主脉,可以删去。
4.答案示例:本文描写了黄河多种面目,赞美了黄河及黄河百姓与黄河相处共生不断抗争的精神,对今天
黄河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表达由衷的欣慰。面对自然,人类必须了解自然规律,相信“人定胜天”,用
智慧修筑“河堤”才能安居乐业。文章对我们理解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很有启示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的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并理解句子的内容;其次从修辞手法、表现手
法、用词、句式、描写角度(空间、声色、感官、虚实、动静、正侧面等)等方面,具体分析句子的描写
技巧;最后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作者情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为比较赏析题,赏析内容为第④段与第⑤段,描写对象都是黄河。然后,
认真阅读这两个自然段,把握描写的技巧。从描写角度来看,第④段中“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
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仿佛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是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一边冲锋,一边还
在呐喊,……继续怒吼,继续咆哮”“‘哗’地炸起一大瀑浪花,发出一声撕天裂地的吼叫”是从听觉角度
进行描写。从手法上来看,第④段中“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边冲锋,一边还在呐喊,射击,有时
候不小心跌倒了,打一个旋儿,抹一把血,随即立刻急骤快跑跟上队伍”等处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
黄河。所以,第④段调动感官,运用修辞对黄河进行正面描写,赋予黄河以激烈不屈的人格形象,突出黄河浪涛汹涌、气势恢弘的特点。而第⑤段中“别说我这远方来客没见过这阵势,就是当地的作家们,也在
发出一声声惊呼。……真让人目瞪口呆”,这是写观看者的感受;“此前,我曾在刘家峡看过清澈翠玉、湜
湜静水的黄河;在万家灯火的兰州城里,看过宽阔雄壮的大场面黄河;在天设地造的壶口,看过慷慨激昂
的瀑布黄河……”,这是侧面描写,都突出了黄河奔腾激烈的特点。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描写视角
自然变化,生动真实地展现了黄河的特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2.本题考查分析段落在构思上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所给段落,明确其内容;然后结合
内容特点、段落位置、前后语境、文章主旨等具体分析其在行文构思上的作用;最后结合内容,整理作答。
文章第⑥段是文章的中间段,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写公元 11 年黄河泛滥,王景率百姓治黄并写下“人
能胜天”的佳作,之后一代承接一代的百姓建起古代黄河三角洲。结合前后语境分析,前文描写黄河浪涛
汹涌、奔腾咆哮的气势,所以从行文上看自然引出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三角洲毁于一旦的内容;后文写
人与黄河抗争、依存、守护,所以第六段为后文蓄势并作了铺垫。从主旨表达来看,第六段由写眼前黄河
转入写历史上的黄河,由黄河写到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文章内容得到升华,从而自然引出文章主旨。
结合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段落或句子的作用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
然后认真理解题干所给内容,结合前后语境,从全文整体内容、主旨的表达等角度思考分析后表明看法;
最后结合内容及个人理解阐释理由。
从内容上来看,第⑧段画线句是写作者坐在车中,看到大片大片的白碱地、芦苇,满目皆是秋黄色的
苍凉时,联想到了研究海水稻的袁隆平。联系文章主旨分析,本文是展现人与黄河抗争、依存、守护的关
系,表达人类与自然抗争、改变自然的目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此处联想合理、自然,不必删去。但结
合语句“正争分夺秒率领团队研发海水稻,如果最终取得大面积成功”可以看出,联想的内容还只是一种
假设,相关性不足,并不能突出、充分的表现主旨,可以删除。总之,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作答时一
定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
4.本题考查评价文章主旨及写作意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并理解文章,认真体会作者情感,
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联系现实,根据个人的理解认识分析其意义。
本文通过描写眼前黄河,赞叹黄河浪涛汹涌、奔腾激烈的气势;通过描写人与黄河抗争、依存、守护
的关系,赞美人类与自然抗争、改变自然、战胜自然的智慧。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如此大气磅礴的黄河的
确有着它的千万张面孔和万千种姿势,认准目标不回头,奔腾到海力不休,于排浪中听惊雷,雄震广宇四
海愁,这亦是相当震撼的傲世独绝”分析可知,作者写黄河,赋予黄河以激烈不屈的人格,实际是在赞美
与黄河共生相依、征服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作者写带领百姓修筑了千里长堤,治黄成功的王景;一代一代建起一派安居乐业的古代黄河三角洲的百姓;创造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祥和景象的高台村村民,就是
要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了解自然、运用智慧才能安居乐业。而“不按规矩出牌,不
听法律警告,不顾百姓哭嚎,不解东风意愿,只一味蛮野横行”,则会使一切毁于一旦。这些意在引发读者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限时检测 3】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13 分 实际得分:
三、【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3 分)
苔藓笔记
李青松
⑴朋友斧子跟我说,看见苔藓就会想老家,就会想起童年。斧子说,不知怎的,老家门前台阶石缝里的苔
藓,竟会这么长久地停留在记忆里。干燥的北方苔藓并非随处可见,也许只有发呆过的孩童才会长久地注视
脚下这极渺小的生命。我想,雨后潮湿的空气催生出的那一层绿意,一定记录着斧子童年发呆的时光,也许
在那里斧子捉过粉红色的蚯蚓,数过搬家的蚂蚁,也许脚下一滑,还在长满苔藓的石阶上摔过屁蹲儿……
⑵或许,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丛苔藓。绿茸茸,柔软,湿润。
⑶苔藓,非草非木,无花无果没有根。人说无根的东西不靠谱。苔藓却不然,它不会稍纵即逝,不会随风
飘散,甚至永远不会腐烂。在这个意义上说,苔藓的灵魂不朽。
⑷时间之外,一定还有一个苔藓时间。苔藓时间存在于静态里,存在于我们的想象无法抵达的深处。苔
藓时间是长了牙齿的时间,能把石头吃掉,能把格局改变,能把空间解体。在阴暗潮湿之处,在残破不堪之
中,浮生出新的气象。
⑸苔藓分明长着耳朵。它能听到水声风声雷声,能听到山林里竹笋拔节的声音,能听到藤蔓伸腰打哈欠
的声音,能听到花开朗笑的声音。如此,声音听得多了,浅的苔藓也便深了,薄的苔藓也便厚了,疏的苔藓也
便密了,散的苔藓也便聚了,瘦的苔藓也便肥了。
⑹苔藓在改变着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世界。
⑺苔藓远离所谓的艺术。画家画竹画兰画梅画菊,很少听说哪个画家专门去画苔藓。画家也点苔,但只
是绘画节奏的调剂。苔藓几乎没有脾气,一言不发,悄无声息。它有一种隐忍的气质,我们很少听到有关它
的消息。它不与树木争强,不与花草抢眼。
⑻然而,看似卑微,实则有着超强的修复自然的能力。在修复的过程中,苔藓稳固了土壤,稳固了植被,
保持了水分,增强了自然的免疫系统。在修复的过程中,它缝合瑕疵和遗憾,缝合疲惫和恐惧,用柔情和慈爱去抚慰大地受伤的心。
⑼在长白山,我曾看见山民用苔藓包裹刚刚挖出的人参,在早晨的集市上出售。那苔藓,薄薄的一层,还
带着露珠。山民说用原生态的苔藓保湿保鲜,才能保证人参的品质和性格不变。苔藓没有疆城,地球上任何
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只是需要时间和湿度。苔藓不畏严寒,在厚厚的冰面或者积雪下照样生存。苔藓,是冬
天北极驯鹿重要的食物。在苍茫的天际里,驯鹿能够闻出它的气味。前蹄刨开积雪,只要找到苔藓,就可以度
过漫长的冬天了。苔藓与驯鹿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吗?
⑽依照寻常的思维来看待苔藓,有些不太符合逻辑。不用耕耘,不用播种,它却在我们忽略的角落不可
思议地长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⑾它从来就不是主角,甚至连配角也不是。它表现出迥异的生活形态,在不可能的地方表现出可能。它
长在峭壁上,长在废墟上,长在老瓦上,长在树皮上,长在井台上,长在乌龟的甲片上。它不占空间,几乎没有
多少重量。我们看不见它生长,可它一刻不停地在生长,即便在我们的梦里。
⑿是的,生命的本质,是我们无法看穿的。苔藓演绎的故事,始终是个未解之谜。林奈说:“自然从不跃
进。”但在我看来,苔藓无时无刻不在跃进。虽然这种跃进我们无法看到,但却能够真切地感知——它有一
个伟大的梦想。
⒀有一次在浙西山区某地,我看见斧子拿着手机总是俯身拍来拍去。我四下看看发现也没有什么新奇的,
到近前才发现拍的是苔藓。台阶缝里的苔藓,古树干上的苔藓,老屋墙角的苔藓,天井四周的苔藓。
⒁那些苔藓,泛着幽幽的光、润润的绿,却隐隐地,仿佛云蒸霞蔚一般,升腾着灼灼朝日之辉。我吃惊地
瞪大了眼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②段中“绿茸茸,柔软,湿润”三个词语,写出了人们记忆之中苔藓那温柔湿润、充满生机的特
点。
B.文章语言细腻且生动形象,如“苔藓几乎没有脾气,一言不发,悄无声息”,就形象地突出了苔藓的隐
忍气质。
C.文章第⑨段通过介绍苔藓在长白山和北极的不同功用,突出了苔藓分布广泛的特点,以及苔藓张扬的个
性。
D.文章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苔藓的外在特征,同时赋予其精神品格,触发了读
者的思考。
2.文章结尾写斧子拍摄苔藓,这些苔藓也让“我”惊叹,结合全文米看,最后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3.文中作者说苔藓“从来就不是主角,甚至连配角也不是”,这么平凡、卑微的苔藓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人
生启示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C
2.①收束全文,深化主旨,再次表达作者对苔藓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写斧子给苔藓拍照,也表达了斧子对
故乡的想念,对童年时光的难以忘怀。
②结尾运用了比喻、奇张的手法,把“苔藓幽幽隐隐的光”比喻夸张为“云蒸霞蔚,灼灼朝日之辉”,
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苔藓的外在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苔藓精神品质的赞美。
③描写斧子拍苔藓,与开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④以“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结尾,戛然而止,既强化了作者对苔藓强大生命力的惊叹,也激发读者
的思考。
3.①生命即使平凡,也应顽强生长。苔藓没有根,不用耕耘,不用播种,却顽强地分布在广阔的大地上,
它“无时无刻不在跃进”。
②生命即使卑微,也要实现自己已的梦想,体现价值。苔藓默默无闻,生命卑微,但也改变并创造着
世界,“缝合”大自然的“瑕疵和遗憾”,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功用。
③为人应谦逊不张扬,不骄不躁。苔藓“不与树木争强,不与花草抢眼”。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能力。解答本题首先
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
上的特点,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
C 项,“以及苔藓张扬的个性”分析错误,文中第九段就是为了突出了苔藓分布广泛的特点,没有与苔
藓张扬的个性相关的内容表述。故选 C。
2.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情节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前面的情节(包括标题)是否有伏笔暗示、结尾对主题的
拓展与深化、情节突转造成的艺术效果、结尾对人物形象的丰富、结尾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等角度进行
分析。本题是分析结尾的作用,结尾段从思想内容上有收束全文,深化主旨的作用,结合尾段内容“我看
见斧子拿着手机总是俯身拍来拍去”“那些苔藓,泛着幽幽的光、润润的绿,却隐隐地,仿佛云蒸霞蔚一般,
升腾着灼灼朝日之辉”,表达了斧子对故乡的想念,对童年时光的难以忘怀,再次表达作者对苔藓的喜爱与
赞美之情;从篇章结构上看,描写斧子拍苔藓,与开篇“朋友斧子跟我说,看见苔藓就会想老家,就会想起童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从表达效果方面思考,重点分析文章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及其达到的
表达效果。“那些苔藓,泛着幽幽的光、润润的绿,却隐隐地,仿佛云蒸霞蔚一般,升腾着灼灼朝日之辉”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苔藓幽幽的光、润润的绿”比喻夸张为“云蒸霞蔚,灼灼朝日之辉”,既
展现了苔藓的外在特征,也表达了作者对苔藓精神品质的赞美;最后从表达效果方面去思考,以“我吃惊
地瞪大了眼睛”结尾,戛然而止,可以强化作者感情,激发了读者的思考。
3.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形象意蕴的探究。做这类题需要把握散文的文本特征,由“形”悟“神”,由物及
人,进行合理的联想。根据题干提示,可以从“平凡、卑微”两个方面思考给我们的启示,结合文本内容
可知,“苔藓,非草非木,无花无果没有根。……它不会稍纵即逝,不会随风飘散,甚至永远不会腐烂”“不
用耕耘,不用播种,它却在我们忽略的角落不可思议地长出来”。苔藓没有根,不用耕耘,不用播种,却顽
强地分布在广阔的大地上,这可以启示我们:即使我们的生命平凡无奇,也应顽强生长。通过文中⑦⑧⑨
段能读到苔藓虽然永远都是配角,却能改变世界,缝合自然。这启示我们,生命即使卑微,也要实现自己
已的梦想,体现价值。通过文中“苔藓几乎没有脾气,一言不发,悄无声息。它有一种隐忍的气质,我们
很少听到有关它的消息。它不与树木争强,不与花草抢眼”可知,苔藓隐忍淡泊、不争不抢、默默无闻。
我们也应该像它一样谦逊不张扬,不骄不躁。
【限时检测 4】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18 分 实际得分:
四、【2020·天津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8 分)
草木深
晓寒
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
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穿过很多东西,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
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
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
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
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
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私密。
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不断入侵我内心的怀想,但
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
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
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如何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
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
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
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
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
略大把的汗水。
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
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
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
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
了。
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
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没有人数得清,连年纪最大的老人也
弄不清。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
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
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祖父有一双巧手,他会用稻草和梧桐树皮打草鞋,半天的工夫打一双,穿上去软绵绵的。他还会用山
棕织蓑衣,用箬叶织斗笠。我看过他织蓑衣,用一个五齿耙撕扯棕片,一点点地扯,扯出的丝像女人长长
的头发,他弄一点水把手掌打湿,将丝搓成一根根细细的绳子,然后在屋坪里打开一床晒垫,把棕片铺好,
操起钢针飞针走线,他半蹲着,身子往一侧倾,右手不停地来回,钢针和绳子随着他的手穿过来绕过去,
像一个老渔夫在织网一样。偶尔他也会站起来拿着他那根长烟杆抽烟,在烟雾里打量自己的作品,似乎在
想哪里要挡风,哪里要遮雨。阳光把祖父的影子压弯,他再一次穿针引线,好像要把阳光也一起织进去,
用储存的阳光来驱赶风雨。外出干农活,穿戴祖父织的蓑衣斗笠,我成了江南的“蓑笠翁”,风雨不止一次
拖拽着寒冷,疲惫,在天空之下汹涌而来,试图淹没一切,而每一次,我都凭着草木构筑的温暖,从容地
穿过了层层叠叠的纠缠。
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煮熟的苦珠,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
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
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
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
种种非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
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
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
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
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段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写出了草木的秩序和与
村庄的密切关系。
B.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
C.作者从爷爷用一种树根治好自己的喉咙痛这件事,感受到草木的神秘,开始审视和体味草木的意蕴。
D.文章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通过草木与村庄,来表达丰富的人生意蕴。
2.赏析文中第六段中的画线语句。(4 分)
3.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 分)(★)
4.本文以“草木深”为题,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通过草木传达的意蕴。(6 分)
【答案】
1.B
2.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落户”、“开疆拓土”、“攻占”、“歌唱”等词语将草木拟人化;同时将草木比
作军队和母亲,具体生动地写出了草木生长的过程,贴切形象地表现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体现了作者
对草木的深厚情感。
3.①末段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相互依存的美好景象。②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
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③首尾呼应,点明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村庄、人们相互交融,人们
在草木中获得心灵的归依。
4.①草木代表秩序、守护:草木遵循自然规律生长,春荣秋谢;草木与村庄相互依存,相互守护。②草木代表童
年、亲情、家乡:对草木的追忆寄托对童年、家人(祖父、父亲、母亲)、家乡的怀念。③草木是不可复制的生活,是获取快乐的源头,是心灵的归依:草木是自然的代名词,人们远离自然后内心会有失落和遗憾,只
有亲近自然才会收获快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
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
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两项”,然后浏览每个
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错误,根据原文“进入城市以后……发觉我小时候
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可知作者进入
城市以后,并没有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故选 B。
2.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语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考虑:①词语的使用方面。主要是看所用的词语都是什么类型的词语,如叠词、俗语或成语、文言词语
等。②句式方面。语言是通过一定的句式来呈现的,那么从句式上,先要明确该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是整
句还是散句,是反问句、祈使句,还是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③语言特点方面。说明性语言具有准确
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的特点,叙述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情色彩的特点,描写性语言
具有描绘性、形象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概括、准确、翔实、合乎逻辑
的特点,抒情性语言具有主观色彩强烈、富有感染力的特点。④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如果运用了修辞手
法,一定要指出用的是何种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按照以下三步:第一步,
指出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技巧、什么特殊句式等);第二步,对这种特色进行阐述;第三步,指出其表
达效果。
题目要求赏析文中第六段中的画线语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
头缝都不放过”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将草木比作“开疆拓士的军队”,又将草木拟人化,当作
“军队”来写,具体生动地展现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写出了草木对于村庄的具体作用。“它们带着露水,
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把草木与村庄的关系比作母子关
系,贴切形象地表现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草本”的深厚情感,同时,增强了作品的感
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给人以深厚的启迪。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
阅读的一大亮点,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
戏之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
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
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
样承上、如何启下。
本题考查的是结尾段的作用。题目要求简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在文章最后一
段中,作者想象了一幅草木与村庄构成的和谐的画面,写出了岁月更迭中在草木掩映下村庄的美好的生活,
突出了草木与村庄不可分割,村庄与草木相互交融,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的主题。从结构上来
看,这一段中的“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照应了开头段的“村庄里
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结构,点明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村庄、人们相
互交融,人们在草木中获得心灵的归依。
4.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鉴赏散文作品,要分析所写对象的
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情。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
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
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
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
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感悟。解答此类试题,只需要将物象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就
能明白作者在物象上寄托的种种情感。组织答案时,既要有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又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
条理清楚地阐述概括。
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本文通过草木传达的意蕴。本文写的是草木,草木贯穿全文,在文中起到线索
作用。草木既是本文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中介物。在文章中,作者首先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
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写出了草木的秩序和与村庄的密切关系:草木代表秩序、
守护,与村庄相互依存,相互守护;接着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花较多的笔墨写“我”对草木的厌倦,
为后文写草木的神秘作铺垫,让读者带着疑问继续阅读文章;然后写作者写从爷爷用一种树根治好自己喉
咙痛这件事,开始感受到草木的神秘,开始审视和体味草木的意蕴;最后作者写出了祖父、母亲与草木之
间的联系,草木代表童年、亲情和家乡,在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童年、家人、家乡的怀念,揭示了草
木给予我们生活的食物,带来我们生活的温暖,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通过对草木的多方面描写,告诫人
们远离自然后内心会有失落和遗憾,只有亲近自然,内心才会收获真正的快乐。总之,文章运用记叙、抒
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通过描写草木与村庄,来表达丰富的人生意蕴。
【限时检测 5】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13 分 实际得分:
五、【2019·安徽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3 分)
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阿来
离开格尔木,从海拔 4100 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
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
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
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
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 5000 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
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 世纪 80 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
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了很多地方。
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
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
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
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
美国的西部海岸。
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
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
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
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
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
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
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
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
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把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
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
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
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
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
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
峰就度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恍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
色大氅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
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
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
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
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
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
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错,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
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
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
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
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
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间,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
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标题点明了文章是写追随火车在青藏高原穿行时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穿越”一词蕴含空间和时间的双
重意味,引人思索。
B.文章开头写“我”驾驶汽车在青藏高原上一轮轮地追赶火车,或急速奔驰或静心感受,描写细腻真切,
叙述节奏张弛有度。
C.夜宿纳木措,湛蓝的湖水、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呼呼掠过的风声以及传说中的巨灵等描写渲染了青藏
高原的古老与神秘。
D.文章先叙后议,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思考。
2.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
3.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
1.D
2.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②眷恋忧虑。停宿
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③欢快高亢。
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3.①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②写美国的经历,为
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③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
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中,D 项“先叙后议”“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思
考”错误,应为“边叙边议”,文中有插叙自己过去在美国高原上坐火车的经历,也写到自己的小说中关于
出现马车的情况,所以说“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思考”不够精准,故选 D 项。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细读文章内容,在文中圈画出表现心理变
化的词语,结合心理变化前后文的内容提炼并归纳要点。本题中,从文中“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
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欣
喜的心情”知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去到纳
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让
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知眷恋忧虑,
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当我们
重新回到青藏线上,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知欢快高亢,回到青
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从结构上把握作
者的思路,圈画文章关键信息,领悟作者的情感。本题中,文中“20 世纪 80 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
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写徒步翻山,用过去
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
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
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
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
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都是为写青藏高原通火
车做铺垫,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