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散文的意蕴(分层练习)(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散文的意蕴(分层练习)(解析版)

ID:452923

大小:92.4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 21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散文的意蕴(练) (一)热身练 一、【2020·天津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深 晓寒 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 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穿过很多东西,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 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 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 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 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 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私密。 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不断入侵我内心的怀想,但 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 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 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 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如何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 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 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 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 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 略大把的汗水。 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 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 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 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 了。 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没有人数得清,连年纪最大的老人也 弄不清。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 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 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祖父有一双巧手,他会用稻草和梧桐树皮打草鞋,半天的工夫打一双,穿上去软绵绵的。他还会用山 棕织蓑衣,用箬叶织斗笠。我看过他织蓑衣,用一个五齿耙撕扯棕片,一点点地扯,扯出的丝像女人长长 的头发,他弄一点水把手掌打湿,将丝搓成一根根细细的绳子,然后在屋坪里打开一床晒垫,把棕片铺好, 操起钢针飞针走线,他半蹲着,身子往一侧倾,右手不停地来回,钢针和绳子随着他的手穿过来绕过去, 像一个老渔夫在织网一样。偶尔他也会站起来拿着他那根长烟杆抽烟,在烟雾里打量自己的作品,似乎在 想哪里要挡风,哪里要遮雨。阳光把祖父的影子压弯,他再一次穿针引线,好像要把阳光也一起织进去, 用储存的阳光来驱赶风雨。外出干农活,穿戴祖父织的蓑衣斗笠,我成了江南的“蓑笠翁”,风雨不止一次 拖拽着寒冷,疲惫,在天空之下汹涌而来,试图淹没一切,而每一次,我都凭着草木构筑的温暖,从容地 穿过了层层叠叠的纠缠。 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煮熟的苦珠,一 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 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 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 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 种种非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 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 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 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 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一段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写出了草木的秩序和与 村庄的密切关系。 B.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 C.作者从爷爷用一种树根治好自己的喉咙痛这件事,感受到草木的神秘,开始审视和体味草木的意蕴。D.草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给予我们生活的食物,带来我们生活的温暖,成为我们快乐的唯一源泉。 E.文章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通过草木与村庄,来表达丰富的人生意蕴。 2.赏析文中第六段中的画线语句。 3.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以“草木深”为题,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通过草木传达的意蕴。(★) 【答案】 1.BD 2.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落户”、“开疆拓土”、“攻占”、“歌唱”等词语将草木拟人化;同时将草木比 作军队和母亲,具体生动地写出了草木生长的过程,贴切形象地表现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体现了作者 对草木的深厚情感。 3.①末段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相互依存的美好景象。②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 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③首尾呼应,点明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村庄、人们相互交融,人们 在草木中获得心灵的归依。 4.①草木代表秩序、守护:草木遵循自然规律生长,春荣秋谢;草木与村庄相互依存,相互守护。②草木代表童 年、亲情、家乡:对草木的追忆寄托对童年、家人(祖父、父亲、母亲)、家乡的怀念。③草木是不可复制的生 活,是获取快乐的源头,是心灵的归依:草木是自然的代名词,人们远离自然后内心会有失落和遗憾,只 有亲近自然才会收获快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 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 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两项”,然后浏览每个 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错误,根据原文“进入城市以后……发觉我小时候 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可知作者进入 城市以后,并没有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D 项,“成为我们快乐的唯一源泉”错误,根据原文“草木赐予了 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可知草木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但不是“唯一 源泉”。故选 BD。 2.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语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考虑:①词语的使用方面。主要是看所用的词语都是什么类型的词语,如叠词、俗语或成语、文言词语等。②句式方面。语言是通过一定的句式来呈现的,那么从句式上,先要明确该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是整 句还是散句,是反问句、祈使句,还是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③语言特点方面。说明性语言具有准确 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的特点,叙述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情色彩的特点,描写性语言 具有描绘性、形象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概括、准确、翔实、合乎逻辑 的特点,抒情性语言具有主观色彩强烈、富有感染力的特点。④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如果运用了修辞手 法,一定要指出用的是何种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按照以下三步:第一步, 指出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技巧、什么特殊句式等);第二步,对这种特色进行阐述;第三步,指出其表 达效果。 题目要求赏析文中第六段中的画线语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 头缝都不放过”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将草木比作“开疆拓士的军队”,又将草木拟人化,当作 “军队”来写,具体生动地展现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写出了草木对于村庄的具体作用。“它们带着露水, 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把草木与村庄的关系比作母子关 系,贴切形象地表现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草本”的深厚情感,同时,增强了作品的感 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给人以深厚的启迪。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 阅读的一大亮点,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 戏之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 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 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 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 样承上、如何启下。 本题考查的是结尾段的作用。题目要求简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在文章最后一 段中,作者想象了一幅草木与村庄构成的和谐的画面,写出了岁月更迭中在草木掩映下村庄的美好的生活, 突出了草木与村庄不可分割,村庄与草木相互交融,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的主题。从结构上来 看,这一段中的“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照应了开头段的“村庄里 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结构,点明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村庄、人们相 互交融,人们在草木中获得心灵的归依。 4.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鉴赏散文作品,要分析所写对象的 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情。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 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 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 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感悟。解答此类试题,只需要将物象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就 能明白作者在物象上寄托的种种情感。组织答案时,既要有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又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 条理清楚地阐述概括。 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本文通过草木传达的意蕴。本文写的是草木,草木贯穿全文,在文中起到线索 作用。草木既是本文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中介物。在文章中,作者首先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 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写出了草木的秩序和与村庄的密切关系:草木代表秩序、 守护,与村庄相互依存,相互守护;接着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花较多的笔墨写“我”对草木的厌倦, 为后文写草木的神秘作铺垫,让读者带着疑问继续阅读文章;然后写作者写从爷爷用一种树根治好自己喉 咙痛这件事,开始感受到草木的神秘,开始审视和体味草木的意蕴;最后作者写出了祖父、母亲与草木之 间的联系,草木代表童年、亲情和家乡,在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童年、家人、家乡的怀念,揭示了草 木给予我们生活的食物,带来我们生活的温暖,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通过对草木的多方面描写,告诫人 们远离自然后内心会有失落和遗憾,只有亲近自然,内心才会收获真正的快乐。总之,文章运用记叙、抒 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通过描写草木与村庄,来表达丰富的人生意蕴。 二、【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风中的芦苇 梅洁 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 我一直想,我这一生,总会和芦苇不期而遇。在深秋白茫茫的芦苇荡里,和着盛开的芦花留下我的身 影,那怕从此我随风而去……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想了许多年,想得有些莫名,有些怪异。我知道这是我生 命中的一道信息,但我不知道它的由来。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 许多年后的八月,朋友约我去南大港湿地,他们告诉我说,湿地里的芦苇浩浩荡荡。“湿地”之说是 近两年的事情,它是大地的最宝贵的一个器官,如人的肝、胃、肺叶、心脏什么的,它叫“地球之肾”。它 的重要已是很明显的了,但我知道,此去南大港,我心醉神往的是芦苇。 地处渤海湾里的南大港,俗称大洼,属传说中林冲发配的荒凉之地沧州。千万年里,海水在这里涨了 退了,汹涌了平静了,留下了茫茫无垠的盐碱滩,芦苇在盐碱滩、在沼泽泞泥的大洼开始了千万年地生长, 寂寥而沉静。八月的芦苇是盐碱地绝妙的幻想,那绿色让人恍入梦境。于是我看到,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处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我知道,地平线之外是渤海。海风吹过来,湿地 掀起了芦苇的大涛,这时,我离海还有一段路程,但我已经听到了属于海的呼啸,还有一种属于海的力量, 有些雷霆万钧。稍刻,海风过去,八十平方公里涌起了芦苇绿色的涟漪,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 的牵携,这时,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和絮语。大自然成长的声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轻盈的唰 唰声,唰唰唰唰……声音在风中荡漾,有一种启示般的感动。 很难想象,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 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一群拓荒者走进了大 洼,他们在这里开垦了几十万亩稻地,建造了一处北方粮仓——南大港农场。拓荒者中走着一个九岁的男 孩,他随父母兄妹一起从遥远的川南走来,蜀道迢迢,几千里南方北方,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负着历史的 原罪…… 似这芦苇,岁岁枯荣;如这潮汐,月涨月退。四十多年走过,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与挣脱、爱 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出芦苇。回过头一想,这一切,最初和最终似乎都 是与生俱来,都是为了不辜负父亲赐予的那个名字——华北。 此刻,华北和我们一起站在八月的芦苇荡里。 “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得滴水全无……”华北有些忧郁。 许多年里,中国人到处在填海造田、围湖垦地,原本六十万亩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只幸存下五分之一。 后来,大洼发现了石油,于是大洼不允许再蓄水了。上游的河流也被截断了,大洼连年干旱。大洼的油田 在贡献石油富庶的同时,也在丢失着千年万年的绿色和静美。“保护湿地”仅是大洼人近几年刚刚获得的 信息,那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智慧。为了幸存的芦苇,为了芦苇里千千万万迁徙的鸟儿,千千万万的鱼,以 及千千万万在芦苇里栖息的蛙、蟾蛛、狐狸——人们说它们有的已成了精——大洼人开始从黄河给湿地买 水,一年一千万方、两千万方地买。今年,没有钱买水,大洼干涸了。 干涸的大洼今年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六千 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二百多头!蝗虫几天之内可把芦苇连叶带杆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 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 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 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烟云。 蒙昧在接受大罚。 然而眼下,大火劫后的芦苇在依然干涸的大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这让人想到上苍对苦难的赐予, 命运不会就此倒伏。想象亿万条魔虫“沙沙沙沙”啃咬之后的复生,想象冲天大火焚烧之后丝毫也不怯弱的生长,我倏忽 感到,眼前的绿色已不是一种植物,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是邪恶绝对娼淫不了 的,万劫不死的精神是凌翔天空的大鸟! 深秋来大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华北说。 (选自《中华散文》2005 年 12 月) 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我”和朋友到湿地看芦苇的经历,追述了大洼的发展历程,进而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B.湿地的前身为盐碱地,却孕育出生机勃勃的芦苇,这既表达了作者的震撼,又体现了盐碱地的生态价值。 C.“原罪” 一词本意为人类诞生时所犯的原始罪过,作者借用此说表达对五十年代末拓荒行为的复杂心理。 D.“蒙昧在接受大罚”具体是指人类利用古法烧蝗的野蛮做法,造成了十几万亩芦苇荡被毁的巨大损失。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照应前文“我”对芦苇荡的遐想,补充说明“我无法说清”的 缘由。 B.文中画线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从形、声、色等方面描摹芦苇荡。旨在表现我国芦苇荡形如女子的 柔美之态。 C.“我”并未亲眼看见大洼闹蝗灾的情形,但几组数字对比绘成的画面,使这一情景真实可见,令人惊心 动魄。 D.“深秋来大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结尾以华北的话描画未来湿地的美好图景,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空间。 7.华北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在《人是根会思考的芦苇》 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 苇”,本文作者说“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这两处的“芦苇”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5.B 6.B 7.华北是拓荒者的代表,他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他见证了大洼变迁的一段历史,通过他的经历介绍那 段拓荒的历史,让人们反思历史,同时思考未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8.《人是根会思考的芦苇》中的“芦苇”是一种比喻,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因思想而高贵;本 文的芦苇是自然物,它的高贵与尊严在于面对厄运顽强不屈的精神。【解析】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 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 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 项,“又体现了盐碱地的生态价值”错误,原文“很难想象这一片 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体现的是芦苇生命力的顽强。故选 B。 6.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作品的内容,语言,表 现手法,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其次明确结构, 关注手法;最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 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B 项,“旨在表现我国芦苇荡形如女子的柔美之态”错误,根据下文“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 和絮语。大自然成长的声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可知,旨 在表现芦苇的顽强生命力和浩瀚的声势。故选 B。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 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人物的描绘进行分析和概括。 “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一群拓荒者走进了 大洼……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负着历史的原罪”介绍华北的身份、经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四十多年 走过,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与挣脱、爱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出芦 苇”写华北的经历,意在表明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段拓荒历史的思考;“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 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得滴水全无……”通过写华北的忧郁,让我们反思历史;“深秋来大洼吧, 那时芦苇就开花了,华北说”结尾以华北的话描画未来湿地的美好图景,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8.本题考查比较鉴赏的能力,具体考查对文学作品形象的分析和理解。理解作品中的形象,要联系全文的 主旨,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人是根会思考的芦苇》中“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把人比作“芦苇”,“人 只不过是一根芦苇”强调人的渺小,脆弱,不堪一击;“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强调人因思想而高贵, 而有尊严。本文中的芦苇生长于大洼的盐碱地,“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和絮语。大自然成长的声 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大火劫后的芦苇在依然干涸的大 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这让人想到上苍对苦难的赐予,命运不会就此倒伏”“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 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是邪恶绝对娼淫不了的”可见芦苇生长于如此恶劣的环境,却能拥有生机与活力,万劫 而不死,表现的是一种顽强生长的精神,是对生命力的礼赞。三、【2020·浙江省高三其他】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间春色 朱强 我是在春天结束的时候来到人间的。当我经历过漫长的夏天、秋天和冬天,才真正有机会与春天接触。 我觉得这样挺好。经历过夏天秋天冬天的我,对于事物的变化已经更加从容,我会打开眼睛,目不转 睛地看着门槛上的白色阳光。因为长期的准备工作,我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缕春风,第一片落花,第一声 春雷,第一抹春色都是完整的,在漫长的轮回之后,藏着这样一个季节,似乎一切也没有白等。 春光年复一年,在经历了人生第 29 个春天的时候,我终于从沉醉的春风中醒来。发现所有美好的背后, 其实都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残酷,很多东西就在这明媚中丢失了。新的获得,又把那些空白填补起来,让 我依然有理由在热闹的人间说啊,唱啊,闹啊,写下心中的各种想法。 其实,在我的那个大家庭中,我的那些长辈们对于事物的描述向来是朴实的。比如,他们从来不会用 大而无当的口吻说“春天来了”这样的话,他们只会说,“起南风了”或者“天暖了”。特别是我的爷爷, 他会从那间昏暗的屋子里走到远处高峻或空旷的地方,然后穿上被熨得笔挺的中山装到我的大姑姑家、小 姑姑家还有我们家来住上一段时间。我爸爸刮胡子也由原来的三天一刮变成一天一刮。他们似乎都被一种 无形的东西影响着,变得多言、多动,爱整洁也爱热闹。他们开始主动和陌生人搭讪,说一些不着边际的 话,然后又把家里箱子底下的东西翻出来,搬到太阳底下晒。太阳也从铅灰色的云堆里钻出来,开始还有 些腼腆,然后火球越烧越红,天底下都是明媚的阳光了。 我家房间的地板和所有家具都因为南风的原因而回潮了,我妈就用拧干的拖把在房间里来回劳作。窗 子和门都打开了,浩浩荡荡的南风像撒野的孩子从这扇门来,又从另一处看不见的地方跑了。南风的味道 是黏稠的,水蒸气将封存在各种物件中的气息带出来,樟木箱,彩电,被褥中的棉絮以及铁锁中的气息被 南风带出来,于是人的鼻子就不够用了。春天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大家跟在春天的后面,手忙脚乱, 累得气喘吁吁,但心里面都是美滋滋的,像美媳妇娶进门了。 关于春天的细节,我是说不完的。在我看来,桃红柳绿的背后,其实是另一种更加广大的人间春色。 我们都居住在这春色中,然后期待或幻想着什么。在柴米油盐中接受生老病死。当自然的春天与人间的喜 怒哀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当暖风、细雨、飞花和琐碎的日常紧紧相连,你就发现,其实春天中的那些看 似最中心的部分,其实都是配角。都是为那些人、那些事服务的。杨柳绿了,别人院墙里的藤萝开了,你 在房间里读书码字,闻到松软的气味,它们使人感到欢喜或惆怅,使人产生各种私人化的情绪,春天在人 的心中所造成的影响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着春天的形象。我想,每座城市的春天都是不一样的,处在生命中 不同年龄不同思想层面的春天也是不一样的。那些遥远的有关于春天的记忆总是会在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被唤醒。我不知道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春天才能成熟,是不是经历的春天越多,他就越不容易长大。 现在,透过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某栋烂尾楼已经封顶,玉兰与海棠的花瓣落了一地,鹧鸪鸟正好 在枝条叫着;阳光与楼房的阴影在马路中间形成黑白相间的条纹,早春的阳光是嫩黄色的,像刚刚长出的新 芽。午餐饱饱地吃过一碗汤粉,出门就觉得热了,顺便把扎在皮带下的白色衬衫拉出来。一边走,一边抓 着有些微痒的头皮。眼前一阵黑,写字楼大厅里阴森森的,有一股潮湿的、好似苔藓的味道涌入鼻腔与肺 腑。这是另一种春光,它和存在于我的那个大家庭中的春光截然不同。我打量着春天的城市。楼房修长, 道路宽阔,每一栋楼都拥有光亮的玻璃或金属外壳。里面装着白云、太阳和月光,偶尔也有飞机与飞鸟的 影子从里面经过。但是春天大多数是在地上的,蚯蚓、蝼蚁,不知名的昆虫,还有从冬眠中醒来的蛇。可 是,城市的地面大多被水泥、柏油硬化了。地上并没有春天,春天只有仰望才能获得,你看那些生长在天 空的枝条,每一根枝条都丰盈圆润,里面丰沛的汁液像一条条春天的河流。雨下了一夜,你在枕上听雨, 雨纺了一夜纱,早上出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区里的空气好像细嫩的肌肤施了粉,耳朵里、鼻子里、眼 睛里都是鸟声。那鸟声在去年春、前年春听过,明年春、后年春你又将听见。我想,只要地球的转动不止, 宇宙的火焰不息,春天总会来的,南风与春鸟总会来的。 时间就像一条奔腾的长河,它的两端到底在哪里呢,谁也无法回答。我们都各自处在自己的那一段河 流中,看待人生与万物。一个人,从一个个春天中经过,他从亲人的关爱与呵护中走到另一个喧嚣的世界 里,当他把自己的腰杆直起,臂膀张开,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会发现,其实每一个春天都是不一样的。 那些往事在他的背后投下长长的影子,那些影子和春天的大树在春阳中所投下的影子几乎没有区别。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9.文章第三段写到“我终于从沉醉的春风中醒来”,有何作用? 10.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1.散文构思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请联系全文说说这一构思的体现。 12.请综合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其实每一个春天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答案】 9.①内容上,作者过去沉醉于春风中,现在终于醒来,发现了明媚中的丢失以及用新的获得去填补空白;②结 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关于人间春天的许多想法。 10.①运用拟人、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枝条丰润、春雨连绵、风轻气爽的景象,表达生命孕育、成长 的美好;②运用联想、想象(或移就)手法,写出鸟声不仅充满整个空间,还在时间中延绵不绝的意蕴;③语言 优美、新奇,富有诗情画意(或画面感与诗意美)。 11.①“形散”的体现:开头先写“我终于从沉醉的春风中醒来”,引发对人间春天的思考;文章主体部分多方(多角度)描绘人间春天的种种景象以及作者所思所感;结尾由春天联想到时间长河,表达了作者对 人生和万物的思考。②“神不散”的体现:全文紧扣“人间春天”行文,条理清晰,主旨明确。 12.①人们在不同地方(家庭或城市)经历的每个春光都是不一样的;②人们都各自处在自己的那一段时间 河流中,处在生命中不同年龄、不同思想层面的春天也是不一样的。③当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人生 与万物各有个性,即使是对同一时空的春天,看法也因人而异,也是不一样的。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句子的作用,首先定位 到原文相应的段落,然后结合前后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从结构、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分析其作用。 在结构方面,第三段“我终于从沉醉的春风中醒来”一句, 一方面,承接上文对春光年复一年,作者 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 29 个春天的描述,另一方面,引出下文关于人间春天的许多想法。 在内容方面,作者在春风中沉醉了 29 年,终于醒来,“发现所有美好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种看不 见的残酷,很多东西就在这明媚中丢失了”,这一“醒来”,作者叙说了自己的很多关于“人间春色”的感 想,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1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赏析其 语言风格,语言特色;其次,要抓关键词,从词语运用方面进行赏析;然后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 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 用各不相同;最后,从对结构、内容、主旨、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来赏析。 品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其语言优美、新奇,富有诗情画意,这是其语言风格;“里面丰沛的汁液像一 条条春天的河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枝条丰润的特点;“雨纺了一夜纱”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描绘出了春雨连绵的特点;“耳朵里、鼻子里、眼睛里都是鸟声”运用了联想和移 觉手法,写出鸟声不仅充满整个空间的特点。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文体,然后要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 文体特征,答题时结合题干要求,具体作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文体特征的理解和 把握。 文章先写“我终于从沉醉的春风中醒来”,引发对人间春天的思考;而主体部分多角度描绘人间春天的 种种景象以及作者所思所感;结尾由春天联想到时间长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万物的思考,内容多而散。 但是,所有内容都紧扣“人间春天”行文,条理清晰,主旨明确,看似散漫而实际上有一根主线串联,故 “形散神不散”。 1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题干要求,“综合全文”内容进行理解,不可将句子孤立起来自由阐发,所 得出的答案在原文中要能够找到依据。 综合全文来看,作者写到了在大家庭中对春天的印象,也写到了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里对春天的印 象,可以发现,人们在不同地方经历的每个春光都是不一样的;29 岁之前的作者沉醉在春风中,29 岁之后 的作者,突然明白了很多道理,可见,人们都各自处在自己的那一段时间河流中,处在生命中不同年龄、 不同思想层面的春天也是不一样的;最后一段说到,“时间就像一条奔腾的长河,它的两端到底在哪里呢, 谁也无法回答。我们都各自处在自己的那一段河流中,看待人生与万物”,当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人 生与万物各有个性,即使是对同一时空的春天,看法也因人而异,也是不一样的。 四、【2018·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田间话絮 和 谷 ①雨水时令过后,渭河北原却下了一场透彻的大雪,洋洋洒洒,让人尝到了乍暖还寒的味道。归时雪 满故园路,两道曲曲弯弯的车辙在引我回到老家。这么盈尺厚的雪,别说在春初,就是在数九寒冬也是罕 见的。尽管是姗姗来迟了的春雪,也足以使庄稼人开心,丰年有了指望。 ②雪霁之后,屋檐上的冰凌在滴答着晶莹透亮的水珠,积雪的边缘也在滋滋地融化,阳光下的雪水便 泥泞了乡间的土路。麻雀和喜鹊的喳喳声,摇落了柳树、桐树、核桃树枝丫上的残雪。半晌工夫,朝南的 向阳山地便将雪白的绒毯变戏法似地化为乌有,湿漉漉的田坡在暖阳下酣畅地呼吸着,一片氤氲的气象。 ③在坡路的拐弯处,我碰见了碎爷。他扛了一把锃亮的锄头,说是去地里转悠。我和碎爷一起走过守 护着老宅的古槐旁,远远就看见五叔弓着腰在油菜地里忙活。油菜是去年秋后种的,不畏严寒,从越冬到 入春一直是绿油油的,稍遇暖风即绽芯抽薹子。待到山原上的水桃花、杏花、杜梨花露出粉白的眉眼,油 菜地便金黄璀璨,招蜂引蝶,点亮寂寥了一个冬天的穷乡僻壤。 ④碎爷在油菜地边荷锄而立,与五叔搭讪着,探节数时,量晴校雨,其舒坦的话语是雪霁晴朗的自然 氛围所赋予的。五叔拿一把小铲,在茁壮的油菜丛中挖荠菜和茵陈芽子,说是咬春尝鲜,也可用来喂鸡的。 在老家,牛马骡驴业已绝迹,猪狗羊鸡也很少有人养。知道五叔抽烟——恐怕也是村上最后一位抽旱烟的 老汉了——我敬上一支烟给五叔,他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 ⑤五叔就地畔坐下,与碎爷拉话,我成了一个插不上言的旁听者。他们说,大油菜籽比小油菜籽产量 高,但不香,味儿不正。买的混合油在热油锅里不见增量,好的纯菜籽油会膨胀变多。我发现油菜地里栽 了不起眼的一排排小花椒苗,青色的,刺儿尖锐。五叔说,种的油菜是自己吃的,不算经济账,人家一亩 花椒能收入几千元,干椒湿椒有人上门来收购,种麦也就三五百元,不值钱。花椒中的大红袍收益好,但没有难伺候的老品种狗椒吃起来香。记得几十年前,全村仅有沟畔上的一树狗椒,别说椒籽,就连椒叶子 也被捋光了。谁家油锅里放入几粒花椒,满村人都闻到了香味儿。是人的味觉迟钝麻木了,还是花椒退化 抑或变种了?是谁给老花椒起的名字,为啥叫了个“狗椒”? ⑥我问,这些年麦子普遍增产,啥原因?碎爷说,机械化耕种,土壤深翻了,底肥化肥跟得上,合理 密植,种子也改良了。早先牲畜犁地浅,粪土效力低,籽种近亲繁殖,当然产量少,吃不饱肚子。碎爷用 脚蹭着路边密匝匝的野燕麦苗,说这东西自生自灭,却从来没有断种。 ⑦若算计经济账,种麦子的收益一年也顶不了一个月进城打工的收入,庄稼人是念及对土地和粮食的 与生俱来的情感,才不忍心撂荒生存的根本。而流转规模化经营、生态观光、美丽乡村的前景,近在咫尺, 亦艰难繁复。 ⑧沟对岸,背洼洼里的残雪在春日下泛着光,不日会冰雪消融,毕竟,春分之后就是清明了。碎爷和 五叔说,山挡不住云,树挡不住风,节气不饶人,神仙也挡不住。 (选自 2017 年 3 月 15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3.文章以我与碎爷、五叔在田间谈话为线索,请分析其作用。 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1)他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 (2)是人的味觉迟钝麻木了,还是花椒退化抑或变种了? 15.分析第二段中划线句的表达特色。 16.请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意蕴。(★) 【答案】 13.作用:串联全文;呈现农村的生活状态;表达农民对于农村生活的真实见解;便于作者抒发情感,表 达观点。 14.(1)五叔的严肃表情和话语表现了他对自己原来生活方式的偏爱。 (2)通过对人的味觉和花椒退化的疑问,表达了对过去狗椒品质的赞美肯定和对现在只追求产量收益的忧 思和批判。 15.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运用比拟、夸张的修辞手法;使用叠词、拟声词,语言表达富有韵味;生动形 象地描绘出雪霁后乡野的景象。 16.残雪消融:时节变化的必然性;碎爷和五叔的感慨:暗含农村变化的必然趋势和农民对新生活的期待; 同时表达了对发展中经济效益为先行为的隐忧和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解析】13.本题题目是“文章以我与碎爷、五叔在田间谈话为线索,请分析其作用”,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线索作 用能力。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事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有时候用议论或抒情来显示线索等。本文线 索:我与碎爷、五叔在田间谈话。线索主要作用是贯穿全文。文章通过“我”与碎爷、五叔在田间的谈话, 表现了农村生活状态、农作物的变化以及以碎爷和五叔为代表的农民对农村生活变化的见解,表达了老一 辈农民对原来生活方式的偏爱,对过去农作物农产品比如小油菜籽、狗椒等品质的赞美肯定和对现在只追 求产量收益的忧思和批判。表达了农村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无奈和对过往生活的留恋。所以文章以“我”和 碎爷、五叔的田间谈话串联全文;呈现农村的生活状态;表达农民对于农村生活的真实见解。 14.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情感心理分析能力。答题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不如本题,(1) 根据句子中“板着脸”“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等词,可以推知此句表达了五叔对自己原来生活方式 的偏爱。(2)“是……还是”的选择关系,这个选择关系的复句,表达了碎爷和五叔对过去狗椒品质的赞美 肯定和对现在只追求产量收益的忧思和批判。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 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本题,画 线句子“屋檐上的冰凌在滴答着晶莹透亮的水珠,积雪的边缘也在滋滋地融化,阳光下的雪水便泥泞了乡 间的土路。麻雀和喜鹊的喳喳声,摇落了柳树、桐树、核桃树枝丫上的残雪。半晌工夫,朝南的向阳山地 便将雪白的绒毯变戏法似地化为乌有,湿漉漉的田坡在暖阳下酣畅地呼吸着,一片氤氲的气象”,写景角度 上运用了远近结合和视听结合。“屋檐上……”是近景,“朝南的向阳山……”是远景;“屋檐上的冰凌” “晶莹透亮的水珠”“雪水便泥泞了乡间的土路”“摇落了柳树、桐树、核桃树枝丫上的残雪”“朝南的向阳 山地便将雪白的绒毯变戏法似地化为乌有”为视觉,“冰凌在滴答”“滋滋地融化”“麻雀和喜鹊的喳喳声” 为听觉;“积雪的边缘也在滋滋地融化”运用了夸张手法,“朝南的向阳山地便将雪白的绒毯变戏法似地化 为乌有”运用了比喻修辞,“湿漉漉的田坡在暖阳下酣畅地呼吸着”运用了拟人手法;还有叠词拟声词,比 如“滋滋”“喳喳”。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霁后乡野的景象。 16.本题题目是“请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意蕴”,是考查学生探究能力。此类题,既要结合文本拟人分析, 也要拓展延伸。探究文章结尾一段意蕴,要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具体分析。分析的方向为文章标题、主旨、 情感、精神等。本文的尾段前半部分“沟对岸,背洼洼里的残雪在春日下泛着光,不日会冰雪消融,毕竟, 春分之后就是清明了”,说明因为时节的变化必然性——“春分之后就是清明”,残雪消融也是必然的。后 半部分“碎爷和五叔说,山挡不住云,树挡不住风,节气不饶人,神仙也挡不住”,“山挡不住云,树挡不 住风,节气不饶人”表面是说山挡不住云,树挡不住风,人挡不住季节的变化,其实是说时代在发展,农 村的变化是必然趋势,任何也也阻挡不了。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留恋和对发展趋势的无奈之情。五、【2020·吉林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麻木比瘟疫更可怕 周国平 瘟疫曾是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无人能预想到,它竟落在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头上。在经历了 SARS 的灾难以后,现在来读加缪的《鼠疫》,我们会有异乎寻常的感受。 然而,如果认为《鼠疫》所提供的仅是这些令我们感到半是亲切半是尴尬的疫期生活细节,就未免太 停留在了它的表面。我们不该忘记,对于加缪来说,鼠疫的确只是一个象征。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鼠疫象征任何一种大规模的祸害,其受害者是所及地区、民族、国家的所有人乃 至全人类,瘟疫、灾荒、战争、专制主义、恐怖主义等等都可算在内。 问题是当这类祸害降临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加缪通过他笔下主人公们的行为向我们说明,唯一的选 择是站在受害者一边与祸害作斗争。一边是鼠疫,另一边是受害者,阵线截然分明,没有人可以做一个旁 观者。医生逃离岗位,病患拒绝隔离,都意味着站到了鼠疫一边。这个道理就像二加二等于四一样简单。 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只是一种最单纯的责任感,因而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正义感。 灾难是没有戏剧性可言的,所以加缪唾弃面对灾难的一切浪漫主义姿态。本书主角里厄医生之所以奋 不顾身地救治病人,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与任何宗教信念、神圣使命、英雄壮举都无关,而只是因为他作 为一个医生不能容忍疾病和死亡。在法西斯占领期间,从来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加缪成了抵抗运动的干将。 战后,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参加抵抗运动,他的回答同样简单:“因为我不能站在集中营一边。” 面对共同祸害时所做选择的理由是简单的,但人性经受的考验却并不简单。这是一个令加缪烦恼的问 题,它构成了《鼠疫》的更深一层内涵。从封城那一天起,奥兰的市民们实际上开始过一种流放生活了, 不过这是流放在自己的家中。在那些封城前有亲人外出的人身上,这种流放感更为强烈,他们失去了与亲 人团聚的自由。在瘟神笼罩下,所有留在城里的人只有集体的遭遇,个人的命运不复存在。共同的厄运如 此强大,以至于个人的爱情、思念、痛苦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人们被迫像没有个人情感那样地行事。久 而久之,一切个性的东西都失去了语言,人们不复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希望,只活在当前的现实之中。 譬如说,那些与亲人别离的人开始用对待疫情统计数字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境况了,别离的痛苦已经 消解在公共的不幸之中。这就是说,人们习惯了瘟疫的境况。加缪认为,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习惯于绝 望的处境是比绝望的处境本身更大的不幸。不过,只要身处祸害之中,我们也许找不到办法来摆脱这种不 幸。与任何共同祸害的斗争都具有战争的性质,牺牲个性是其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在小说的结尾,鼠疫如同它来临时一样突然地结束了。当然,幸存者们为此欢欣鼓舞,他们庆幸恶梦 终于消逝,被鼠疫中断了的生活又可以继续下去了。也就是说,他们又可以每天辛勤工作,然后把业余时间浪费在赌牌、泡咖啡馆和闲聊上了。这是现代人的标准生活方式。可是,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吗?人们经 历了鼠疫却没有任何变化吗? 加缪借小说中一个人物之口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但鼠疫是怎么一 回事呢?也不过就是生活罢了。”如果我们不把鼠疫仅仅看作一场噩梦和一个例外,而是看作反映了生活 的本质的一种经历,也许就会获得某些重要的启示。我们也许会认识到,在人类生活中,祸害始终以各种 形式存在着,为了不让它们蔓延开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真正可怕的不是瘟疫,而是麻木。在瘟疫流行之时,我们对瘟疫渐渐习以为常,这是麻木。在瘟疫过 去之后,我们的生活一切照旧,这是更严重的麻木。仔细想想,麻木是怎样地普遍,怎样地比瘟疫更难抵 御啊。 1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交代了写作背景,再借《鼠疫》强调“异乎寻常”,既引出下文,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在第 2 段中说到“半亲切半尴尬”,“亲切”指鼠疫期间的生活细节我们已经经历过,很熟悉;“尴 尬”指在鼠疫期间,鼠疫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险。 C.作者认为加缪笔下的“鼠疫”是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的,当灾害来临时人们应该站在受害者一边与祸害作 斗争,没有人可以做一个旁观者。 D.加缪在小说《鼠疫》的结尾写到“鼠疫如同它来临时一样突然地结束了”,看似浪漫,但是更有反思现 实生活的指向。 18.有人说本文对加缪的《鼠疫》语焉不详,但从周国平的文字中能看到小说对他的触动。请简要指出作 者从该小说中解读出来的基本内涵。 19.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标题“麻木比瘟疫更可怕”的深刻含意。(★) 【答案】 17.B 18.示例:这个基本内涵是在鼠疫来临之际,人们需要具备单纯的责任感,医生要奋不顾身地救治病人, 而同时所有的人没有人可以做旁观者,也都必须现在受害者一边与鼠疫作斗争,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正义 感。 19.示例 1:(1)在奥兰市鼠疫流行期间,一切个性的东西都失去了语言,人们不复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 希望,只活在当前的现实之中。(2)而鼠疫结束之后,人们经历了鼠疫生活方式却没有任何变化。(3)这 种麻木普遍的存在比瘟疫更难以抵挡。 示例 2:(1)加缪小说中的“鼠疫”象征着一切大规模的祸害,它既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会严重破坏人们生活的自由。(2)然而加缪小说的深层内涵又指出了人们瘟疫的境况,这才是最可怕的事,人们 在疫情结束后又恢复了现代人的标准生活方式,人们经历了鼠疫却没有改变生活方式。(3)然而在人类生 活中祸害始终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这种麻木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会让瘟疫蔓延开。 【解析】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 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 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 项,“鼠疫期间的生活细节我们已经经历过,很熟悉”“鼠疫对我们 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险”角度错位,我们没有经历“鼠疫”,而是小说中的“鼠疫”。故选 B。 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 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 进行分析和概括。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要求“作者从该小说中解读出来的基本内涵”,对于“基本内涵”的解读主要在第 4 段:“唯一的选择是站在受害者一边与祸害作斗争。一边是鼠疫,另一边是受害者,阵线截然分明,没有 人可以做一个旁观者”“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只是一种最单纯的责任感,因而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正义感”。 据此分条表述即可。 19.本题考查探究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 含义分析作答。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 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麻木比瘟疫更可怕”理解的关键词是“麻木”“可怕”,从文中找到对“麻木”“可怕”的具体解读即 可:“一切个性的东西都失去了语言,人们不复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希望,只活在当前的现实之中”“加缪 认为,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习惯于绝望的处境是比绝望的处境本身更大的不幸”“在瘟疫流行之时,我们 对瘟疫渐渐习以为常,这是麻木。在瘟疫过去之后,我们的生活一切照旧,这是更严重的麻木”“麻木是怎 样地普遍,怎样地比瘟疫更难抵御啊”。 (二)过关练 一、【2020·浙江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拯救 李娟 视野右边的山谷口三三两两停着一大群马。此时,马群已经越过沼泽,似乎准备离开,又像在等待什 么。卡西在前面突然停下来,居高临下看了一会儿,回头冲我大喊:“看,马掉进去了!”我低头冲山谷尽 头一看,果然,隐约有一匹红马在那里的黑泥浆中激烈地挣扎,已经陷到了大腿处。 我连忙放下冰块,说:“下去看看吧!” 但是卡西不让。再这么耽搁下去,冰越化越快,多可惜!先背回家再说。 回到家,一个人也没有,妈妈和斯马胡力不知到哪里去了。把冰块卸进敞口大锡锅里后,我立刻出门 去看那匹马,卡西去山梁西边找阿依横别克。他家是我们在吉尔阿特的唯一的邻居,这一大片牧场上只有 阿依横别克和斯马胡力两个男人。 红马已经不能动弹了,浑身泥浆。看我走近,本能地挣扎了一下。我拾起石头丢过去,希望它受惊后 能一个猛子蹦出来。但是等我把这一带能搬动的石头全都丢完了也没什么进展。四周那么地静,明净的天 空中有一只鹤平稳缓慢地滑过。一个人呆在这里,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毕竟有些害怕,又过了一会儿我 便离开了沼泽。 刚走到山谷口,迎面遇上了卡西,却只有她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大卷牛皮绳。阿依横别克他们都不在 家。 卡西在牛皮绳的一端打了绳圈,然后试着甩向沼泽中露出的马头,但她显然没有斯马胡力那样的技术。 甩套没有用,卡西决定亲自下去套。她卷起裤脚,持着绳子踩进了黑色的沼泽泥浆。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一直看到她稳稳当当走到马跟前,才松了口气。原来沼泽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危险,表层的泥浆在春日的阳 光下晒得已经很紧了,加之淤泥中又裹有团团的细草茎。但因马蹄是尖的,身体又那么重,可能会容易陷 下去。但人的体重轻,脚掌又宽长,如果下陷的话,顶多陷到小腿肚就停止了。 套好绳子后,我们两个岸上岸下地又扯又拽,弄得浑身泥浆。那马纹丝不动。我们只好先回家,等男 人们回来再说。 两个小时后,太阳完全落山,漫长的黄昏开始了,气温陡然下降。我穿上了羽绒衣独自走进山谷又去 看那马。冰渣一般寒冷的泥浆使它开始浑身痉挛,圆圆大大的肚皮不停激烈抖动着,我想它身体里的河流 已经开始崩溃、泛滥。糊在它背上的淤泥已经板结成浅色的土块,毛发肮脏。马群不能继续等待下去,迂 回曲折地渐渐走远。 回到家,卡西抬出大锡盆,开始和面,准备晚餐。我却老惦记着不远处冰冷沼泽里那个正在独自承受 不幸的生命,焦虑不已。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微弱无力而难过。 在天色彻底黑透之前,那匹马最终给拖上来了。 那时男人们都回来了,斯马胡力跳下齐腰深的泥水潭,从另一个方向使劲推挤马肚子,阿依横别克在 对岸骑在自己的马上拼命挥鞭策马拖拽一一马肚上勒着绳子,绳子另一头套在泥浆里的马脖子上和它翻出泥浆的一条前腿上。其间粗粗的牛皮绳被拉断了好几次。 当时那马一动也不动,死了一样,侧着脸,一只眼睛整个儿淹没在泥浆中。突然,绷紧的绳子一松, 它明显地被扯着挪动了一下,斯马胡力赶紧往后跳开,那马整个猛地往前一陷,全部扎进了泥水中。本能 让它作出最后的挣扎,它的后腿一脱离结实的泥浆就开始踢蹬不已,仰着脖子,努力想把头伸出水面,但 很快整个沉没下去。 我尖叫起来,面对这番情景连连后退。但大家大笑起来,说:“松了!松了!”阿依横别克更加卖力地 抽打自己的座骑,牛皮绳绷得紧紧的。 当时我以为那马肯定会溺死,感觉过了好久好久,马头才重新浮出水面。 两个男人累得筋疲力尽,满脸泥巴。但仍然不放弃,一边互相取笑着,一边竭尽全力地拯救。最后马 被拖上高高的石岸时跟死了一样,要不是肚子还在起伏的话。它的肚子被石头和绳索磨得血肉模糊,耳朵 也在流血,背上伤痕累累,脖子上的鬃毛被斯马胡力扯掉了好几团。 值得安慰的是,哪怕在那样的时刻,它仍注意到脸庞边扎着一两根纤细的草茎,它努力扭过头侧着脸 去啃食。我连忙从别的地方扯了一小撮绿色植物放到它嘴边,我听说牧人是很忌讳这种拔草行为的,但大 家看了都没说什么。 第二天上午,马虚弱地站了起来,浑身是板结的泥块,毛发肮脏而零乱。我总算舒了一口气。虽说“一 切总会过去”,但“一切”尚远未“过去”的时候,总感觉“一切”永远不会“过去”似的。再回想起来, 自己只会瞎操心! 而卡西呢,一点儿也没见她有过担心的样子,只见她尽可能地想办法营救那马。后来赶到的斯马胡力 和阿依横别克也是一边打打闹闹地开着玩笑,一边竭尽全力地把它拖上岸,从头到尾都无所谓地笑着,好 似游戏一般的态度。 节制情感并不是麻木冷漠的事情。我知道他们不是残忍的人,他们的确没我那么难过、着急,但到头 来却远远做得比我多。只有他们才真正地付出了努力和善意。 卡西和斯马胡力他们是强大又宽容的,他们一开始就知道悲伤徒劳无用,知道叹息无济于事,知道“怜 悯”是居高临下的懦弱行为。他们可能还知道,对于所有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 将无法沉静、永不安宁。 (有删改) 注:李娟,汉族,1979 年出生于新疆生长在四川。2007 年春天,李娟进到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家, 她与扎克拜妈妈、妈妈的儿子斯马胡力和女儿卡西同吃同住同劳动,跟随他们转场放牧 3 个多月。这篇文 章写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生活。1.理解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 (1)我想它身体里的河流已经开始崩溃、泛滥。 (2)它努力扭过头侧着脸去啃食。 2.分析文章划直线的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3.结合原文,分析哈萨克人的性格特点。 4.这篇散文意蕴丰富,其主题可作多种解读,请结合文本对主题进行探究。(★) 【答案】 1.①河流,指生命力,河流崩溃、泛滥意味着马的生命力已不由它意识控制地溃散、流窜,“我想”表达 了我对濒临绝境生命的担忧和焦虑。②通过“扭”“侧”“啃”等动作描写刻画出马吃草时的努力和艰辛, 表现了马强烈的求生欲望。 2.第一处写鹤从空中滑过,以动衬静,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冷清,烘托了我独自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时的害 怕心情。第二处写太阳完全落山,天色越来越暗,营造了一种冷寂、悲伤的氛围;“气温陡然下降”,烘托 出我对红马命运的紧张与担忧。 3.①冷静理智。卡西一开始拒绝去看马,而先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当发现她和“我”根本弄不动马的时 候就回家和面准备晚餐,见出人物内心冷静理智,活在当下,不因过多的无用的情感而影响当下的生存。 ② 善良勇敢。卡西找不到男人帮忙,仍然单身一人踩进沼泽去营救红马,体现出她的善良和勇敢。③乐观强 大。斯马胡力和阿依横别克尽力营救马匹,却又在这么紧张的时刻能够“大笑”,保持轻松的心情,体现了 他们善良而不软弱,强大且有同情心,以及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自在。④宽容。对我拔草这种牧人忌讳的行 为,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体现了他们的宽容和善良。 4.①生命的本能促使马儿虽掉落泥沼但仍不停努力想要脱离困境,马儿象征了这片贫瘠却又宽广的荒野之 上的永恒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草原上坚韧生命的赞美。②真正的善意从来都是付出,而并非怜悯。卡西 等人以积极主动的实践行动去拯救红马,但不会像我一般身陷悲痛,表达了作者对牧民身上这种强大、坚 韧而宽容的生命态度的赞美。③生与死本就是这广袤草原上的自然规律,人不必为之深陷悲痛。卡西等人 尽全力拯救红马,但对将死之物也不过分惋惜悲伤,所以他们从头到尾笑着,看似游戏一般的态度,实际 上是面对死亡的坦然和豁达。(若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①“它身体里的河流”是比喻,指马的生命力,“开始崩溃、泛滥”指马儿陷入泥潭后,生命力正在流逝的情景,“我想”体现出作者一直在关心着马儿的遭遇与命运,表达了对它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②“努力扭过头侧着脸去啃食”是在马儿从绝境中获救后,“被拖上高高的石岸时跟死了一样,要不是 肚子还在起伏的话。它的肚子被石头和绳索磨得血肉模糊,耳朵也在流血,背上伤痕累累,脖子上的鬃毛 被斯马胡力扯掉了好几团”,处于这样悲惨的遭遇下,它依然努力地啃食,“扭”“侧”写出它啃食的艰辛, 更体现出它顽强的求生意志。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做铺垫、 深化主旨等。 ①衬托出周围安静的环境,“一只鹤平稳缓慢地滑过”与“四周那么地静”形成对比,以动衬静,烘托 出“我”“一个人呆在这里,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时内心的恐惧之情;②“漫长的黄昏开始了,气温陡然 下降”写出随着时间变化,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这让“我”更担心马的命运,烘托出“我”忧心、焦虑的 心情。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 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 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卡西看见马掉下去了,但不愿意立即去看马,因为“再这么耽搁下去,冰越化越快,多可惜!先背回 家再说”,经过努力,两个人不能把马弄上岸,“回到家,卡西抬出大锡盆,开始和面,准备晚餐”,反映出 哈萨克人的现实、理智、冷静,不为感情冲动行事。 结合“迎面遇上了卡西,却只有她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大卷牛皮绳。阿依横别克他们都不在家”“甩套 没有用,卡西决定亲自下去套。她卷起裤脚,持着绳子踩进了黑色的沼泽泥浆”分析,她竭尽全力去救马, 甚至亲自走下沼泽,可见她的善良、勇敢。 结合“我尖叫起来,面对这番情景连连后退。但大家大笑起来,说:‘松了!松了’”“两个男人累得 筋疲力尽,满脸泥巴。但仍然不放弃,一边互相取笑着,一边竭尽全力地拯救”分析,镇定自若,心态乐 观,即使面对重要的生命也依然能够一边取笑一边拯救,反映出他们强大的心理素质与面对生死的从容。 结合“连忙从别的地方扯了一小撮绿色植物放到它嘴边,我听说牧人是很忌讳这种拔草行为的,但大 家看了都没说什么”分析,宽容善良,不苛责他人。 4.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 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 从马的角度来看,马是在荒原生存的生命,它会遭遇危险,但它仍旧尽自己一切的努力来拼命挣扎而 活,表达对生命的赞美;从哈萨克人的角度来看,他们能够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反映出豁达乐观的人生观;从“我”的紧张焦虑与卡西和斯马胡力的镇定对比来看,“我”“再回想起来,自己只会瞎操心”“而卡 西呢,一点儿也没见她有过担心的样子,只见她尽可能地想办法营救那马。后来赶到的斯马胡力和阿依横 别克也是一边打打闹闹地开着玩笑,一边竭尽全力地把它拖上岸,从头到尾都无所谓地笑着,好似游戏一 般的态度”“他们的确没我那么难过、着急,但到头来却远远做得比我多。只有他们才真正地付出了努力和 善意”可见评判人要看行动,即使表面没有流露出善意的情感,但行动的善意远比情感的善意更有帮助。 二、【2019·海南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雾中偶记 茅盾① 前两天天气奇寒,似乎天要变了,果然昨夜就刮起大风来,窗上糊的纸被老鼠钻成一个洞,呜呜地吹 起哨子,——像是什么呢?我说不出。从破洞里来的风,特别尖利,坐在那里觉得格外冷,想拿一张报纸 去堵住,忽然看见爱伦堡那篇“报告”——《巴黎沦陷的前后》,便想起白天在报上看见说,巴黎的老百姓 正在受冻挨饿,情形是十分严重的话。 这使我顿然记起,现在是正当所谓“三九”,北方不知冷的怎样了,还穿着单衣的战士们大概正在风雪 中和敌人搏斗,便是江南罢,该也有霜有冰乃至有雪。在广大的国土上,受冻挨饿的老百姓,没有棉衣吃 黑豆的战士,那种英勇和悲壮,到底我们知道了几分之几?中华民族是在咆哮了,然而中国似乎依然是“无 声的中国”——从某一方面看。 不过这里重庆是“温暖”的,不见枯草,芭蕉还是那样绿,而且绿的太惨! 而且是在雾季,被人“祝福”的雾是会迷蒙了一切,美的,丑的,荒淫无耻的,以及严肃的工作。…… 在雾季,重庆是活跃的,因为轰炸的威胁少了,是活动的万花筒:奸商、小偷、大盗、汉奸、狞笑、恶眼、 悲愤、无耻、奇冤、一切,而且还有沉默。 原名《鞭》的五幕剧,以《雾重庆》的名称在雾重庆上演,想起这改题的名字似乎本来打算和《夜上 海》凑成一副对联,总觉得带点生意眼,然而现在看来,“雾重庆"这三个字,当真不坏。尤其在今年!可 歌可泣的事太多了。 剧中那位诗人,最初引起了我的回忆,——他像一个朋友。到底像谁呢?说不上来。不过这位朋友的 声音笑貌却缠住了我的回忆。我不知他现在在哪里?平安不?一个月前是知道的,不过,今天,鬼晓得, 罪恶的黑手有时而且时时会攫去我们的善良的人的。我又不知道和他在一处的另外几个朋友现在又在哪里 了,也平安不? 于是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先生说过那样意思的话:血的淤积,青年 的血,使他窒息,于无奈何之际,他从血的淤积中挖一个小孔,喘一口气。这几年来,青年的血太多了,敌人给流的,自己给流的;我们兴奋,为了光荣的血,但也窒息,为了不光荣的没有代价的血。而且给喘 一口气的小孔也几乎挖不出。 回忆有时是残忍的,健忘有时是一宗法宝。有一位历史家批评最后的皮尔朋王朝②说:他们什么也没 有忘记,但什么也没有学得。为了学得,回忆有时是必要,健忘有时是不该。没有出息的人永远不会学得 教训,然而历史是无情的。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不可免的将是长期而矛盾而且残酷,但历史还是依照它 的法则向前。最后胜利一定要来,而且是我们的。让理性上前,让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让死难的人们灵魂 得到安息。 据说今后六十日至九十日,将是最严重的时期(美国陆长斯汀生之言);希特勒的春季攻势!敌人的南 进,都将于此时期内爆发罢?而且那雾季不也完了么?但是敌人南进,同时也不会放松对我们的攻势的! 幻想家们呵,不要打如意算盘!被敌人的烟幕迷糊了心窍的人们也该清醒一下,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夜是很深了罢?你看鼠子这样猖獗,竟在你面前公然踱方步。我开窗透点新鲜空气,茫茫一起,雾是 更加浓了罢?已经不辨皂白。然而不一定坏。浓雾之后,朗天化日也跟着来。祝福可敬的朋友们,血不会 是永远没有代价的!民族解放的斗争,不达目的不止,还有成千成万的战士们还没有死呢!  1941 年 2 月 16 日夜。(有删改) (注)①1940 年 10 月,茅盾从延安到达重庆,从事抗日文化宣传工作。1941 年 1 月 4 日,爆发了皖 南事变。②皮尔朋王朝,今译成波旁王朝。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的环境描写,表现寒冬恶劣严酷的气候,为下文表现中国百姓困难的生活、中华民族正在进行 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做了铺垫。 B.本文有多处引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也方便引发议论抒情。如引用历史家批评波旁王朝的话就在表 明我们应该总结历史教训,并坚定必胜的信心。 C.作者笔下“无声的中国”、“重庆是‘温暖’的”、“被人‘祝福’的雾”等词语是用反语的修辞,对某 些中国人的麻木不仁进行了批评和讽刺。 D.本文作者的思路非常开阔,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雾'“夜”、“鼠”等形象都具有一定 的象征意味。 6.作者写到剧中的那位诗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想起鲁迅先生的话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这篇散文的结尾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答案】 5.C6.那位诗人应该是与作者志同道合的,有觉悟的、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引用鲁迅的话是在批评国民党政 府发动皖南事变,同室操戈,使许多的革命青年血白白地流淌。这种没有代价的无谓的牺牲,让作者感到 压抑和愤怒。 7.①敌人依然很猖獗,斗争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②国民党政府的政策模糊不淸,使得的局面更加复杂。③坚 信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一定会坚持到底,并赢得最终的胜利。 【解析】 5.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 项,“对中国人的麻木不仁进行了批评和讽刺”是对作者思想情 感的误判。这些词语主要是讽刺国民党政府的。 6.题干是“作者写到剧中的那位诗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想起鲁迅先生的话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本题有两个小问。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文中说 “他像一个朋友。……不过这位朋友的声音笑貌却缠住了我的回忆。……平安不?一个月前是知道的,不 过,今天,鬼晓得,罪恶的黑手有时而且时时会攫去我们的善良的人的。我又不知道和他在一处的另外几 个朋友现在又在哪里了,也平安不?”根据文章的内容可知:那位诗人应该是与作者志同道合的,有觉悟 的、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回答第二个问要研读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的话:“血的淤积,青年 的血,使他窒息,于无奈何之际,他从血的淤积中挖一个小孔,喘一口气。” 这句话是针对鲁迅批评国民党 政府发动皖南事变,同室操戈,使许多的革命青年血白白地流淌这种现象说的。作者也认为这种没有代价 的无谓的牺牲,让人尤其压抑和愤怒。 7.题干是“这篇散文的结尾有哪些深刻的含义?”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结尾的深刻的含义。认真阅读, 梳理文章内容,回答有关“含义”的题目,要重在对内容的分析。结尾段说“夜是很深了罢?你看鼠子这 样猖獗,竟在你面前公然踱方步。我开窗透点新鲜空气,茫茫一起,雾是更加浓了罢?已经不辨皂白。然 而不一定坏。浓雾之后,朗天化日也跟着来。祝福可敬的朋友们,血不会是永远没有代价的!民族解放的 斗争,不达目的不止,还有成千成万的战士们还没有死呢!”结合注释理解含义。句中的“老鼠”表明敌 人依然很猖獗,斗争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雾是更加浓了”暗示国民党政府的政策模糊不淸,使得的局面 更加复杂。“浓雾之后,朗天化日也跟着来。祝福可敬的朋友们,血不会是永远没有代价的!民族解放的斗 争,不达目的不止,还有成千成万的战士们还没有死呢!”朱菊华表明作者坚信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一定 会坚持到底,并赢得最终的胜利。回答时分点回答即可。 三、【2020·天津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敦煌①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 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②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 3.12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 18 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 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 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 “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③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 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 140 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 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④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 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 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 ⑤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 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 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 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 ⑥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 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 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 ⑦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 25 公里的鸣沙 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⑧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 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 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 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那些无声飘过的岁月的风。 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 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⑩1900 年 6 月 22 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 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 ⑪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 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 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 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 ⑫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 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 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 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 ⑬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 ⑭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 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 C.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不因干旱而枯竭,月光之下,其波浪奔涌,气势磅礴,更显梦幻般的 美丽。 D.“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是一句“锥心”之语。这样说的原因是莫高窟被意外发现以后,无 数学者为此皓首穷经,甚至远涉重洋。 E.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 9.作品第⑤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 10.请赏析第⑧段。 11.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 【答案】 8.CD 9.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这样的引用增添了鸣沙山、月牙泉的传奇色彩; 也反映出敦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所具有的影响。10.运用联想、想象。由眼前的“泥塑”和“壁画”联想到当初的创造,想象能工巧匠精心细致的描画、 上色,来表现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突出时光流转和历史的久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突出 “佛像”(敦煌艺术品)的栩栩如生和所传达的平静乐观的佛教精神。运用排比的修辞,具体生动地表达莫 高窟的千年历史,有很强的抒情性,增强了感染力。 11.①“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②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是文化重镇;③敦煌古迹遍 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文化魅力之大)④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 高窟;⑤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⑥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解析】 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 做出判断。 C 项,“……月牙泉,不因干旱而枯竭,月光之下,其波浪奔涌,气势磅礴”错误,文中用来形容鸣沙 山周围的沙漠。D 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这样说的原因是莫高窟被意外发现以后,无 数学者为此皓首穷经,甚至远涉重洋”错误,这样说的原因是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后,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 在被掠夺和肢解中走向世界。故选 CD。 9.本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引用在散文中的一般性作用: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 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 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 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思考时,要结合着引用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引用所在 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的作用,第五段“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 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 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 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可知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 描写;第六段“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 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可知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月牙 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 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可知这样的引用增添了鸣沙山、月牙泉的传奇色彩;也反映出敦煌 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所具有的影响。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 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 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 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 变换的事实”,可知运用联想、想象,由眼前的“泥塑”和“壁画”联想到当初的创造,想象能工巧匠精心 细致的描画、上色,来表现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突出时光流转和历史的久远;“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 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 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那些无声飘过的岁月的风”,可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突出“佛像”(敦煌艺术品)的栩栩如生和所传达的平静乐观的佛教精神;“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 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可知运用排 比的修辞,具体生动地表达莫高窟的千年历史,有很强的抒情性,增强了感染力。 11.此题考查理解标题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1)联系文意理解句意。(2)根据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大敦煌”中的“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 “大敦煌”更是霸气;“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 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 140 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可知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 经是文化重镇;“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 文化灿烂,古迹遍布”,可知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 25 公里的 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可知敦煌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它始建 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可知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保 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可知 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2020·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树大山河远 刘醒龙 ①仅就生命力来说,这个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不是两条腿的人类,也不是四条腿的动物,更不是长着 成百上千条的腿和索性一条腿也没有的爬行类长虫,甚至都不是长着轻盈翅膀满天翱翔的飞鸟,而是狂风 暴雨、山呼海啸也卷不走的那棵树。 ②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相信,那棵树竟然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世界 3200 年了!③一棵树生长得久了,便有些哲学意味。信或不信,人是树的命运,树也是人的命运。去平凉的路上, 每隔一阵,就会有人提起那棵树,其间有见过那棵树的,更多是没有见过的。无论见没见过,只要提起那 树,从没有一连说出三句整话的人。与此行同样要去的公刘故里、崆峒山、大云寺和泾川人遺址相比,人 们提及那棵树的次数最多,所说的话却最少。也是,一棵树再古老,又有多少可说的呢?纵然世界上没有 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道完全相同的年轮,总不能将看得见的每一片叶,看不见的每一道年轮全 都唠唠叨叨地说上一遍吧? ④为了弥补语言的贫乏,我联想到别的树。 ⑤20 世纪 90 年代,第一次去西藏,在海拔 5138 米的查果拉哨所,放眼望去,不要说一棵树,就连紧 贴地面的花草也难得一见。在绿色苔藓也朝不保夕的地方,那种在两指宽的石头缝里开着蓝色花的骆驼刺, 是整个哨所唯一与森林相似的风景。哨所里的一位士兵,因为生病从山上下来,到了日喀则,一下车就像 抱着亲人一样,抱着医院院子里的一棵白杨放声大哭。治好了病,士兵又重新回到那座永远也不可能长出 树来的哨所,将自已站成迎着冰霜雪雹的最坚强的白杨。没有叶子,也没有年轮,只有在大地上无限深扎 的根须。这样的树,冰雪冻断弓弦,也冻不断一根枝条,台风吹折旗杆,也吹不掉一片叶子。在没有见到 平凉那棵树之前,人心就是那棵树。而在没有树的地方,人就是树,树即是人。 ⑥那一年,我先后登上南海中大大小小十几个岛,其中的赵述岛,从前礁盘暗隐,偶有露出水面的地 方也盐霜如雪,寸草不生。上岛之际,已是郁郁葱葱,最大的树有碗口粗细。等到自己拿起铁锹,捧起树 苗,将一株椰子树小心翼翼地栽下去,才体会到小苗长成大树的意义。那些培在幼小树苗上的熟土,每一 粒都是由海轮从千里之外的大陆远载而来,珍贵到哪怕被海风吹起些许灰尘,也会像丢失黄金那样令人惋 惜心疼。那些浇在干枯树根上的清甜碧水,每一滴都来自千里之外的江河。那经由大海一船船航行而来的 淡水,哪怕同样由自来水龙头里喷涌而出,也珍稀得使人不敢捧上一捧冲洗满脸汗渍。对于树,这些水与 土,既是乳养,也是血脉。对于远方的大陆,这些生长在天涯海角的小树和大树,既是城堡,也是要塞。 种在岛礁上的小小椰子树自然成了我的牵挂,春花开时会想,秋叶红时会想。在一切牵挂面前,种下才 3 小时的树,与历经 3200 年时光、古老得已经不好意思再提栽种二字的树,其意义了无区别。 ⑦在平凉城东锦屏镇的山坳,一切都是那样平凡,除了那棵树,万物都不曾有丁点儿异样,下了车, 走上百十步,首先看到的树梢,正在生长着嫩芽。走近了些,又能见到大大小小繁复如蛛网的树枝,正由 冰天雪地染成的深褐色,逐渐过渡到花香四野时浅浅淡淡的灰黛。走得更近时,那粗壮的主干像是一堵老 旧的城墙,找不着那扇门就无法入得其内,只好低头环顾,看看如何绕过去。绕着那棵树走了一圈,又走 一圈,然后再走一圈。一圈圈走下来,再看那棵树,这才有些明白,为何偏偏这叫国槐的大树,能够一口 气生长 3200 年,至今还是如此生机勃勃。三山五岳之上,五湖四海之内,除了国槐,再无冠名以国来称其他树种的,即便是无数文人笔下的常客松柳梅,也难担当如此桂冠。 ⑧平凉地界上的这棵名为国槐的大树,用苍穹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 《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接下来,这 3200 年后的今天, 每一个来过又离开的人,都让这叫国槐的大树走得更远。还有长空中的风云,还有天际里的鸿雁,甚至还 有当今世界无所不能的互联网,都使这树朝向更悠远的未来。而最能与大树一同到达远方的,有南海深处 岛礁上仰赖千里之外的淡水与熟土才能存活的新树,更有查果拉哨所旁那没有树的“树”! (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藏查果拉哨所士兵的故事就是我国边防战士的缩影,他们就像一棵棵白杨树,扎根在边地恶劣的环境 中。 B.文章以“树”为线索,串联起有关“树”的三件事,虽内容不同,但都意蕴深远,引人思考。 C.文章第⑦段对国槐的描写由远及近,并将树枝比作蛛网,将树干比作城墙,写出了国槐的繁茂和历史沧 桑感。 D.文章第⑦段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国槐与松柳梅的不同,表达了对国槐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13.作者指出“人们提及那棵树的次数最多,所说的话却最少”这一矛盾现象,有什么作用? 14.如何理解“树大山河远”中的“远”?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12.D 13.①(内容上)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那棵树”的与众不同和分量之重,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它 带给人的感受,表现了“那棵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不移的品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影响。②(结构 上)引出下文,为后文联想到别的树,进而揭示树的深远价值作铺垫,同时有一定悬念效果,激发读者阅 读兴趣。 14.①空间上的距离远。在我国平凉、查果拉、赵述岛这样偏远、艰苦的地方,到处都有像树一样坚定的 中国人的身影,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惧边远地区的艰苦环境,坚守岗位保卫家园的决心。②时间上的久远。 平凉大树历史悠久,见证岁月的沧桑,孕育了一方文化,中华儿女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人能 够生生不息的原因。③意蕴之深远。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像树一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流传下来,具有深远的意蕴。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 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 项,“对比手法”错误,文章第⑦段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故选 D。 1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散文重要语段内容以及分析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设题 语段的内容,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再结合该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内容 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结构方面, 则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题目要求分析作者指出“人们提及那棵树的次数最多,所说的话却最少”这一矛盾现象的作用。有关 这一矛盾现象的内容位于文章第三段。对于“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世界 3200 年”的“那棵树”,“无论见没 见过,只要提起那树,从没有一连说出三句整话的人”,而“人们提及那棵树的次数最多,所说的话却最 少”。这一现象看似矛盾,实则是人们对于“那棵树”的正常反应,“一棵树再古老,又有多少可说的呢”, 也是作者用心良苦的写作。在内容上,作者写这一矛盾现象,通过将“人们提及那棵树的次数最多”与“所 说的话却最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用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突出表现了“那棵树”的与众不同和分量之 重,揭示了“那棵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不移的品质带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影响,以至于人们难以用语 言表述清楚它带给人的感受。在结构上,作者通过对这一矛盾现象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别的树的描写,为后 文联想到别的树,进而揭示树的深远意义作铺垫,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作者对这一矛盾 现象的描写,设置悬念,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1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可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方面去分析。本题要 求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树大山河远”中的“远”的意蕴,考生解答时需要在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上, 看其有无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作答。 题目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如何理解“树大山河远”中的“远”,这是对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的进一步 考查。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不单单写一棵树,也不单单写一种树,更不单单写一个地方的树。作者先从 平凉山坳“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世界 3200 年”的“那棵树”写起,进而写西藏海拔 5138 米的查果拉哨所 “在两指宽的石头缝里开着蓝色花的骆驼刺”,最后写到南海赵述岛“种在岛礁上的小小椰子树”,从平凉, 到查果拉,再到赵述岛,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无论怎么偏远、怎么艰苦的地方,都有树在生长,也都有 像树一样坚定的中国人的身影,中华儿女不惧边远地区的艰苦环境,坚守岗位保卫家园的决心像树一样, 在祖国的万里河山扎根生长。同时,中华儿女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平凉“已站立在风雨飘摇的 世界 3200 年”的“那棵树”一样,在祖国的大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无论环境多么残酷,条件多么苛刻,中华儿女都不会放弃,更不会屈服,因为历史悠久的平凉大树就是最好的见证者。除了包含空间长远 和时间久远的意义之外,“树大山河远”中的“远”还包含着深远的意蕴。作为一棵树,不仅仅是时间久远; 作为不同地方的树,不仅仅是空间长远;作为一代代的中华儿女,除了时间久远和空间长远,还具有深远 的意蕴。这种意蕴可能因为水土不同而有差异,可能因为人群不同而有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一脉相承下 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地点如何变迁,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的精神像树一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流传下来,意蕴深远,引人回味。 五、【2019·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 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 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 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 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 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 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 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的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 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如虫沥沥。 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 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闷,开 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 叫。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有一个短小说就叫 《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笑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 《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即便一张桌子用旧 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 的少年心。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王玉英 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 五。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 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 英不该嫁给 钱老 五。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重读废名短篇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无论废名,抑或汪曾 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 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 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缭绕,令人怦然。 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 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听、所读做了诗意的叙写,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 C.文章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平淡的叙述中颇有远村孤烟的含蓄淡静之致。 D.这篇文章是在说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点,其实也是在诉说一种人生况味。所有的事物身上也有人的影子。 16.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意。(★) 17.请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答案】 15.B 16.第一个“疲倦”是指没有生气,没有精神。第二个“疲倦”是指果实累累,压迫树枝,让树枝有承受 不住的样子。 17.示例: (1)满山遍野的植物,让作者体会到生命到暮年后缺乏生机。 (2)果实和鸟雀,万物的成熟与新生。 (3)天色和草香,衰落中的生机。 (4)虫鸣,生命的渺小和短暂。 (5)汪曾棋和废名作品,单纯的事物可以长存。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 项,“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 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分析错误,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并没有流露出作者对汪曾 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故选 B。 16.本题题目是“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意。”是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 义能力。答题时,先找到两个“疲倦”所在之处,然后结合其所在的上下文,理解其含义。第一个“疲倦” 在文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漫山遍野都是疲倦”,根据后文“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 真的累了” “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 “桦 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 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这 里的“疲倦”的意思是指没有生气,没有精神。第二个“疲倦”,在文章第三自然段,“疲倦而幸福的等待 着圆满的凋落”,结合前文“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凋落”,这里的“疲倦”是指 果实累累,压迫树枝,让树枝有承受不住的样子。 17.本题题目是“请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是考查学生把握 文章内容要点和主旨能力。答题时通读文章,根据文章所写的内容,把握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然后 进一步分析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通读文章,文章先写了“漫山遍野都是疲倦”,“蜀葵 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 往下掉,铭黄色系,锦障一般华丽,村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 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 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这是说漫山遍野的植物是秋天的“信”,这个“信”让作者体会到 生命到暮年后缺乏生机。“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渐渐 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 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 穷的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满树成熟的果实和和前来吃果实鸟雀是秋天的“信”, 鸟雀吃了成熟的果实,飞行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未笑话的种子就发芽,生长,作者由此感觉 到万物成熟和新生,自然万物的循环幽微和奇妙。“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仿如虫沥沥。” “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醒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 有长风万里的辽阔。”天色和草香是秋天的“信”,从这个“信”中作者感觉到“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恍 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 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 停止鸣叫。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秋天的信是“虫鸣”,由虫鸣作者感受到了生命 的渺小和短暂。“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晚 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笑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这样的小 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重读废名短小说系列,以及长篇 《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图卷啊, 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 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繚绕,令人怦然”“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 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由此得 出秋天是“信”是汪曾棋和废名作品,由二人的作品作者感受到“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