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2 文学类文本阅读—综合题型个性化探究(练)
(一)热身练
一.【2020·海南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桥
李树平
我走过许多的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
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也许是设计师
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
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
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
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躺公的号子声……
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
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要
进城了。洗洗脚吧!”爷爷放下担子。桥下的水分外清凉,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
得直缩。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爷爷说:“这
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
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
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远处传来了
悠扬的钟声,爷爷说这是城里天宁寺敲响的晨钟。这时,从弯弯的桥洞里看去,那是一抹被阳光映红的霞,
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渐渐,河光波影,蓝幽幽地亮起来。
一晃多少年过去,我早已跨过这座古桥,到外地读书,以后又在外地工作成家。自爷爷去世后,我常
常想起故乡的桥。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早晨,我回故乡。一下汽车,当我以急切的目光搜寻到古桥身影的
时候,却发现桥的四周挤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显出一种异样的神情。我急步向前,一位工人模样的老汉
挡住我,低声对我说:“要炸桥呢,请绕行吧!”
“炸桥!”我的心一紧。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
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
的身影,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
草青草黄,又一番春秋转过。一年后的春天,我再回故乡。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在记忆的深处仍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
有的印记和模样。近处,再也不见了那让我儿时洗脚的石板码头,再也不见了那条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通
向远方的泥土路。远处,再也不见了河边那葱绿色的芦苇和大片的桑树林,再也不见了那黄灿灿撩人心脾
的油菜花和紫红色如火如荼的红花草花。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
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只有桥下那不舍昼夜的古运河水,依然那样不停地向东方默
默流淌、流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古老的名桥、现代化大桥写起,再顺势写到故乡的桥,用笔自然而亲切。
B.第二段依次写了古桥的位置、形态和桥边的风物,并指出了古桥连接城乡和对于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作
用。
C.“炸桥”这一情节,通过写围观人群的“异样”和“我”的热泪盈眶,将人们对古桥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D.故乡的桥,既指古桥,也指后来出现的立交桥,而作者主要借写立交桥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形象化地写出了古桥的历史悠久。
B.文中插入祖父对于古桥名字演变的民间传说的叙述,既丰富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的记叙,又使古桥增添
了历史趣味与神秘感。
C.文中最后一段反复出现“再也不见了……”,强化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古桥不在之后内心的痛苦以
及对城市化的谴责。
D.文末写桥下的古运河水依然不停地流淌,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蕴:历史永远奔流向前,我们固然怀念过
去,但未来终究势不可挡,需要我们去开创。
3.“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请结合
原文分析。
4.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
【答案】
1.D
2.C3.①古桥承载了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和与祖父的美好回忆,而今古桥消失,作者内心无比难过与不舍。②古
桥是故乡历史文化的浓缩,是作者乡愁的寄托,作者不愿意看到古桥被炸掉,但却挡不住城市前行的步伐,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4.①紧扣题目,石桥被立交桥替代,城乡界限被打破,围绕桥的变迁写出了城市化进程中故乡生活发生天
翻地覆的变化。②石桥被立交桥取代,让作者痛惜之余更能引发读者对于新旧更替与社会发展的反思,引
发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主题更为深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
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 项,“而作者主要借写立交桥……”表达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主要通过古桥的回忆来表达对故乡
的依恋之情。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本艺
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把握选项考查的具体内容,再与文本进行比对。
C 项,“对城市化的谴责”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再也不见了……”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于古桥不
在之后内心的痛苦,无法体现出对城市化的谴责。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句子含义,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请结合
原文分析”,然后结合语境品味题干中引文的内涵,再结合语境筛选出与作者热泪盈眶相关的内容。
首先品味引文,“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从文中来看,这
“轰”的一声是古桥被炸塌的声音,“我”“闭上眼”“溢出泪”展现出对古桥的不舍和内心的难过;然后结
合语境找出让作者热泪盈眶的内容,如上文“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
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我多想最后看
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这说明古桥让作者想起了故乡,想到了爷爷,如上文第三段“我是经常随爷爷走
过这座古桥的。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
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这说明古桥承载了我的童年
记忆,承载了我和爷爷的美好回忆,所以此处古桥被炸塌,“我”内心难过不舍,因而热泪盈眶;如下文
“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在记
忆的深处仍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有的印记和模样。……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这里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前进,
作者既不想古桥被炸掉,也无法阻止城市的前进,所以内心是矛盾和无奈的,因而热泪盈眶。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然后找到故
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一内容,并分析这一内容说明了什么,再结合语段所在的位
置分析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首先找到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一内容,在文章最后一段,“古桥的原址上,
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近处,再也不见了……远处,再也不见了……,再
也不见了……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
还在不断地延伸”,立交桥代表城市化,最后一段由立交桥引申出去,展现出故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变
化,无论是古桥,还是立交桥,还是桥的变化中展现出的故乡的变化,都紧扣标题“故乡的桥”;接着分析
桥的变化中展现出的作者的态度,从上文来看,古桥代表的是传统,立交桥代表的是现代,立交桥取代古
桥展现出的是社会的进步,在这新旧的更替中,“我”有不舍和难过,但却挡不住城市化的进程,由此引发
出新旧更替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二、【2020·湖北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入海
叶 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
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 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
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
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
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
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
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
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
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
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
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
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
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
大海的前夕,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
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
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
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
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过河去,怎不叫人痛
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葳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
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
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
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
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
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
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
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
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
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
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
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节选自 2019 年 12 月 14 日《人民日报》)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
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文章写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
用肖像描写突显人物的虔诚。
C.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和。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实写黄河入海的场景,
至此作者的情感也达到高潮。
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人称用词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
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6.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
7.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揽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
哪个栏目中?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
5.D
6.①交待作者观察和感受黄河的地点,概括文章所写的基本内容;②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将黄河从发源
地到入海口、从历史到现在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③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写黄河
投人海并终于化作海,形象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7.示例一:应放在“神州揽胜”一栏,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
终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观;主旨是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应放在“文明探源”一栏,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黄河入海景观的描写,挖掘与黄河有关
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主旨是展示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
仰和热爱。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
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
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 项,“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错,根据原文“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
往……”可知,文章开头的“它”指代黄河入海的“那一情景”,不是指代黄河。故选 D。
6.本题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标题的作用。文学作品的标题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读的效果,能
够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全篇的艺术感染力。赏析标题往往是赏析标题中词语的使用艺术和恰当使用的修辞,
赏析标题中饱含的作者的种种情感。赏析标题时,一般先看标题的本义,包括词语的含义,是否点明写作
的对象,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旨,等等;再看标题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最后思考标题的深层含义。深层
含义包括:题目的结构、用到的修辞手法、与主旨的关系、与人物的关系等。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
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终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观,挖掘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民
族精神,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展示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
精神的赞美之情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和热爱。所以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题目“黄河入海”巧妙的暗示了
文章的主旨,同时也交代了作者观察和感受黄河的地点;从行文结构上分析,“黄河入海”的内容在文章中
反复出现,如第 1、4、5、7、9 等段落,均有出现,可以得知题目作为文章线索。答题时,综合这几点内
容,从结构和内容、主旨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7.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散文的主旨,即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意思,是作者要告诉读
者的最主要的信息,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我们概括散文的主旨,就是在理清结构、把握思
路的基础上对全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做总体的把握,包括分析作者对某件事情的感悟、观点态度、情感
倾向等。本题问我们本篇文章可以放入哪个栏目,这是一道开放型题。在解答前,我们首先要弄懂本篇文
章的主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终流入大海的壮丽
景观,挖掘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展示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
的博大精深,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和热爱。然后要对两个栏
目进行理解。“神州揽胜”顾名思义就是展示祖国各地风采,向社会大众展示华夏文明、文化遗产、民族风
情、旅游名胜、生态环境、地方特产,城市变迁、时代名人,以及现实生活中可以大书特书的时代现象。
如果选择入选此栏目,我们可以说: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黄河从雪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
最终流入大海的壮丽景观;主旨是讴歌祖国的山川之美,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所以
可以入选“神州揽胜”栏目。“文明探源”顾名思义就是探寻文明的起源。如果入选此栏目,我们可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黄河入海景观的描写,挖掘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主旨是展示以黄
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和热爱。在解答时二选其一即可。
三、【2020·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房子是囚人的
贾平凹
人活在世上需要房子,人死了也需要房子,乡下的要做棺、拱墓,城里的有骨灰盒。其实,人是从泥
土里来的,最后又化为泥土,任何形式的房子,生前死后,装什么呢?
有一个字,囚,是人被四周围住了。房子是囚人的,人寻房子,自己把自己囚起来,这有点投案自首。
过去的地主富农,买房买地,现在一般的农民省吃俭用,第一个建设就是盖房,活着没有盖所房子,
好像一个总统没有治理好国家一样,很丢人的。时下的房地产很热,大款们也是广置房产,都要囚,囚了
自己,还要给子子孙孙都有囚的地方。
人为什么都要自个儿寻囚呢?没有个房子,哪里都是你的,哪里又岂能是你的?雁过长空无痕,春梦醒
来没影,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属于你,就是这房子里的空间归你。砰地推开,砰地关上,可以在里边四脚拉
叉地躺着抽烟,可以伏在沙发上喘息;沏一壶荼品品清寂,没有书记和警察,叱斥老婆和孩子。
和尚没有家,也还有个庙。
人就是有这么个坏毛病,自由的时候想着囚,囚了又想到自由。现在的官们款们房子有几幢数套,一
套里有多厨多厕,却向往没墙没顶的大自然,十天半月就去山地野外游览,穿宽鞋,过草地,吃大锅,放
响屁,放浪一下形骸。没房于的,走到公共厕所都在暗暗设计:这房子若归我了,床放哪儿好,灶安在哪
儿好。人都被上帝分配在地球上,地球又有引力,否则,在某个早晨,人都会突然飞掉。
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房子的,是一室的或者两室三室的——人什么都不怕,人是怕人,所以用房子隔
开,家是一人或数人被房子囚起来。一个村寨有村寨墙,一个城有城墙。人生的日子整齐分割为四季一年,
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每人每家的居住就如同将一把草药塞进药铺药柜的一个格屉一个格屉里,有门
牌号码,以数字固定了——《易经》就是这么研究人的,产生了定数之说。人逃不出为自己规定的数字的。
有了房子,如鸟停在了枝头,即使四处漂泊,即使心还去流浪,那口锅有地方,床有地方,心里吃了
秤锤般的实在。因此不论是乡下还是闹市,没有人走错过家门,最要看重的是他家的钥匙。有家就有了私
产和私心,以前有些农民出门在外,要拉屎都要憋着跑回去,拉在他家的茅坑里,憋不住的,拉下来也用
石头溅飞,不能让别人捡拾去。而工厂的工人,也有人有了每天要带些厂里的小零碎回家的瘾,如钳子呀,
铁丝呀,钉子呀,实在想不出拿什么了,吃过饭的饭盒里也要装些水泥灰。房间里,随心所欲地布置了,
在外做什么职业,在内就表现什么风格,或者在外得不到的,在内就要补上。官人们的坐椅大,躺椅长,桌上有两副眼镜,看报纸一副,看人一副,墙上要有大的地图,书架里有领袖的装帧豪华的文集。款人们
的房间里英文字母最多,以钱币叠成的菠萝挂在墙上,有一个壁橱是供了财神的,通有电光,遥感能发“财
源茂盛”之声。想做艺术家的布置出了比艺术家还艺术家的氛围,有完整的盘羊头骨,有偌大的插画轴瓷
缸,书不上架堆在桌上,纸烟拆开用烟斗来吸。那些自己做苦工偏要培养儿女做音乐家的,钢琴摆在窗下。
病恹恹的,常年卧床的,挂龙泉剑在床头。而实在的人,过平常日子,家具是逐步添办的,色调不一,米
袋子同浴盆、凉鞋、舍不得丢的吃过饼干的盒子塞在床下,醋瓶子、蒜瓣和《新华字典》共放于缝纫机面
板上,墙上是全家照片镜框和孩子的三好学生奖状,他们今天把桌子移靠窗,明天床又东西向变为南北向,
常变要出新,再折腾还是拥挤。
书上写着的是:家是避风港,家是安乐窝。有房子当然不能算家,有妻子儿女却没有房,也不算有家。
家是在广大的空间里把自己囚住的一根桩。有趣的是,越是贪恋,越是经营,心灵的空间越小,其对社会
的逃避性越大。家真是船能避风吗?有窝就有安与乐吗?人生是烦恼的人生,没做官的有想做、做不上的
烦恼,做了官有不想做、不做不行的烦恼。有牙往往没有锅盔(一种硬饼),有了锅盔又往往没了牙齿。所
以,房间如何布置,家庭如何经营都不重要,睡草铺如果能起鼾声,绝对比睡在席梦思沙发床上辗转不眠
为好。生命的快活并不在于穷与富、贵与贱。
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
拜佛,见佛像了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摘自贾平凹《说舍得: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房子”为主线,开篇就提出了房子用来“装什么”的问题,巧妙设置悬念,能有效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B.文章描写不同身份的人房子里的陈设,旨在说明房子的风格因职业、需求和获得感而异,表达了作者鲜
明的褒贬态度。
C.文章最后写到,“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这是作者在对鲜活的生活体验后
才形成的理性感悟。
D.文章运用鲜活而生动的对比,将生活中的一种怪圈展现出来,语言诙谐有趣,以“囚”喻房,形象又有
一定的警诫作用。
9.本文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简析。
10.“人就是有这么个坏毛病,自由的时候想着囚,囚了又想到自由”这句话和钱锺书《围城》中“城外
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反映了人生活中一种怎样的心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
8.B
9.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融入方言土语,自然亲切。如第四段中“砰地推开,砰地关上,可以在里边四
脚拉叉地躺着抽烟,可以伏在沙发上喘息”。②语言幽默、朴拙率真,浑然天成。如第七段“而工厂的工人,
也有人有了每天要带些厂里的小么零碎回家的瘾,如钳子呀,铁丝呀,钉子呀,实在想不出拿些什么了,
吃过饭的饭盒里也要装些水泥灰”。③以短句为主,像拉家常,简洁明了,句句入心。如最后一段“世上的
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佛
像了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10.这两句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在矛盾中挣扎,自寻囚禁,作茧自缚,甚至茫茫然、惘惘然而不
知终日,表面上写人们面对“房子”时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人被“意识”
左右,为“精神”所束缚难以摆脱困境的矛盾心理。要想摆脱这种矛盾的心态,拥有自由和一份坦然与快
乐,就要“平平常常,自自然然”,不要为外物役使,不陷入欲望的“围城”中。
【解析】
8.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
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
判断。B 项,“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错误,从文章来看,作者只是陈述客观现象,并没有流露出具
体态度,尤其是“褒”没有事实依据。故选 B。
9.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语言可以从五方面考虑:①语句的含意和作用。②语言的
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
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
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题干中“语言充满生活气息”将语言特点与“生活”联系起来,答题
指向非常明确。纵观全文,本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口语化。答题时,要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如第四段“砰地推开,砰地关上,可以在里边四脚拉叉地躺着抽烟,可以伏在沙发上喘息”的描写等,无
论是对人物行为的描写还是内心的呈现都是这样闲谈式的生活语言。本文还善于将方言融人其中,比如第
七段中的“那口锅有地方,床有地方,心里吃了秤锤般的实在”等,让人感到自然面亲切。幽默风趣是本
文语言生活化的第二个特点,如第七段“而工厂的工人,也有人有了每天要带些厂“里的小么零碎回家的
瘾,如钳子呀,铁丝呀,钉子呀,实在想不出拿什么了,吃过板的饭盒里也要装些水泥灰”。这不是故作幽
默,而必来自对生活深人细致的观察。全文以短句为主是不义语言生活化的第三个特点,从句式上来看,基本都是短句,像是面对面拉家常,说长论短,讲述人生百态和各种困境,简洁明了,但却句句人心。
10.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探究重点语句意蕴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
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最后理解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在探究其意蕴时,要整体感
知小说,深入理解作品;还要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读出自我。理解本文中的重点语句与
钱钟书的名句,要着眼于文本整体,从写作背景、 创作意图、文章主旨等方面思考,切忌断章取义。“寻求
自囚,又寻求自由”以及“城内与城外人的奋斗”,这两句反映了人们“在矛盾中挣扎,茫茫然”的一种普
遍心态,表面上写人们面对“房子”时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人被“意识”
左右,为“精神”所束缚难以摆脱困境的矛盾心理。只有拥有 “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心态,才能摆脱
这种矛盾,不为外物役使,不陷入欲望的“围城”中。
四、【2020·北京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父亲的画像
父亲今年 93 岁,身体很好,除了耳背一点,视力、记忆力、反应的敏锐程度,都不弱于中年人。在
我参军离家前近二十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有几分可怕。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人,也很
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
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劲儿来。不仅是我怕,
我的哥哥姐姐也怕,我的堂姑、堂叔们也都怕。姑姑说他们年轻时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
声,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能慢慢活泼起来。
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显露过舐犊之情。记得我 13 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一时找不到大人,
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他肩上,当我们
摇摇晃晃的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在私塾里受到的教育,确定了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
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
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那个年代,父亲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由此也可见出他对我
失学的焦虑。
1973 年 8 月 20 日,我到县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每天挣一元三角五分,一半交给生产队,一半
归自己所有。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
提了干,成了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去,父亲也从来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
他都不要,即便勉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父亲解放前就跟共产党的征粮队去征集粮食,解放初期也曾在区里帮忙干过财会工作。因他有文化,
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从人民公社成立之初就担任大队会计,一直到 80 年代中期。按说大队会计是不需下
地干活儿的,但父亲一直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记账算账。1982 年暑假我回家探亲,听到广播喇叭播放
父亲的模范事迹,说父亲当了近三十年会计,没记错一笔账,没贪污一分钱,被同行们誉为“万笔清”。
也就是在那个暑假里,我接到了战友的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下来的消息。当时我大哥也回来探亲,
我把信给他看了,他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
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
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那样克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
会的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记别人的仇。现在
想来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早就主张拆掉的“莫言故居”成了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 一商人也想
借此做文章。父亲说,如果硬去拆掉,也不通情达理,但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父亲拿出钱来,对房子进
行了维修。今年夏天,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然,我知道父亲内心深处更
希望来一场暴风骤雨,将这几间旧房子夷为平地,然后种上庄稼或是植上树木。但既然这所谓的“旧居”,
真的能给乡亲们带来一些好处,那就姑且让它立在那儿吧。
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
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
刻的一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我把这句话当成后
半生的座右铭。
拉拉杂杂的写了这么多,还未写到父亲的画像。为我父亲造像者何人?当代画坛巨擘江东范曾也。范
先生说很敬佩我父亲的为人,要为他画张像。范先生如椽巨笔,会为一个农民造像?当然我绝没怀疑范先
生的真诚,但也没太往心里去。没想到今年 4 月 30 日,范先生竟亲手把画像交给了我父亲。
真是满堂生辉啊!这是我父亲吗?这是我父亲的画像。只见画像上的父亲,头戴一顶有几分调皮的棒
球小帽,右手抚案,左手持一本线装书,正在聚精会神的观看。父亲读书入神时,嘴是嘟着的,那神情十
分逼真。真是寥寥数笔,形神兼备啊!父亲看着自己的画像,脸上漾开幸福的笑意。
当天晚上我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名酒,并向父亲炫耀着这酒的珍贵。父亲抿了一口杯中酒,摇摇头说,
也尝不出特别的好来。父亲讲起支援淮海战役时,他推着 300 斤小米,跟着小车队,在冰雪泥泞中跋涉了
八天,到达临沂粮站卸下粮食后,去路边的小饭馆里买了二两散酒,在柜台边上站着喝下去,然后走到街上,感到脚下像踩着云彩一样。父亲说:“这辈子我再也没喝过那样的好酒。”
(取材于莫言《父亲的画像》)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儿时曾经对父亲感到莫名的畏惧,但有时也能够感受到父亲的关爱。
B.父亲得知“我”提干后什么也没说,照常下地干活,表明他还有更高的期望。
C.在“我”获奖之后,故居成为了热点,能为乡亲们带来好处,对此父亲很骄傲。
D.“我”对范曾先生给父亲画像不以为意,因为父亲的形象与名家手笔不匹配。
12.下列各组词语中,与父亲的形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勤劳本分 认真踏实 B.儒雅博学 风趣幽默
C.淡泊名利 顾全大局 D.严谨正直 清廉质朴
13.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赏析文章最后一段。
14.文中提到,作者获奖后父亲对他说:“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
头。”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对此你是否赞同?结合现实生活, 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答案】
11.A
12.B
13.①最后一段写父子对饮,父亲谈及对两种酒的不同感受和评价,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以勤劳本分、艰苦
奋斗、为革命做贡献为荣的人生追求。
②这一细节是对父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结,堪称父亲精神的画像,呼应了前文通过回忆往事勾勒父
亲的形象、写范曾为父亲所作画像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父亲的画像”。
③这段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深化了主旨,作为文章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体现了巧
妙的构思。
14.这句话包含了淡泊名利,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人生态度。我赞成这种处世为人的态度。谦虚使人进
步,骄傲使人落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范冰冰没有做到淡泊名利以致演艺路上遭遇了坎坷,陈道明做了
了低调,才换来影视路上常青树不老松的赞誉。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应该熟悉文本,然后对照选项逐一分析,看词语、
句子含义的理解是否准确,看段落大意、主旨情感是否有曲解,找出有出入的问题点,即可确定选项,不
好判断可以借助排除法。B 项,“表明他还有更高的期望”错误,父亲是淡泊名利的。C 项,“对此父亲很骄傲”错误,原文中内
容是“父亲说,如果硬去拆掉,也不通情达理,但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父亲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维
修。今年夏天,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然,我知道父亲内心深处更希望来
一场暴风骤雨,将这几间旧房子夷为平地,然后种上庄稼或是植上树木。但既然这所谓的‘旧居’,真的能
给乡亲们带来一些好处,那就姑且让它立在那儿吧”,可见父亲是不认可人们对待旧居的态度的,自然没有
觉得骄傲。D 项,“因为父亲的形象与名家手笔不匹配”,原因错误,“范先生如椽巨笔,会为一个农民造像?”
不相信名家会给父亲画像;“真是寥寥数笔,形神兼备啊!父亲看着自己的画像,脸上漾开幸福的笑意”
很认可画像的水平。故选 A。
12.本题考查对形象的分析能力。赏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
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动作、神态、细节等。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
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
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
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
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
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
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
物的性格特征。
A 项,“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去
了”“因他有文化,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从人民公社成立之初就担任大队会计,一直到 80 年代中期。按说
大队会计是不需下地干活儿的,但父亲一直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记账算账。1982 年暑假我回家探亲,
听到广播喇叭播放父亲的模范事迹,说父亲当了近三十年会计,没记错一笔账,没贪污一分钱,被同行们
誉为‘万笔清’”,可见勤劳本分、认真踏实。
B 项,“真是满堂生辉啊!这是我父亲吗?这是我父亲的画像。只见画像上的父亲,头戴一顶有几分调
皮的棒球小帽,右手抚案,左手持一本线装书,正在聚精会神的观看。父亲读书入神时,嘴是嘟着的,那
神情十分逼真。真是寥寥数笔,形神兼备啊!父亲看着自己的画像,脸上漾开幸福的笑意”,并不能表现出
“儒雅博学”“风趣幽默”。错误。
C 项,“他轻钱财,重名誉”对待莫言获得诺奖时的态度可见淡泊名利,对待“旧居”可见顾全大局。
D 项,“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会的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记别人的仇。
现在想来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
家文化的基础上的,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在私塾里受到的教育,确定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
重名誉。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那样克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可见严谨正直、清廉质朴。故选 B。
13.本题考查对段落的赏析能力。段落作用。答题方法为:首先概括相关段落的大意,其次明确和上下文、
题目、主旨的关系,然后说出情感作用,最后点明语言修辞效果。
题干为: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赏析文章最后一段。
首先找到答题区间:最后一段“当天晚上我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名酒,并向父亲炫耀着这酒的珍贵。
父亲抿了一口杯中酒,摇摇头说,也尝不出特别的好来。父亲讲起支援淮海战役时,他推着 300 斤小米,
跟着小车队,在冰雪泥泞中跋涉了八天,到达临沂粮站卸下粮食后,去路边的小饭馆里买了二两散酒,在
柜台边上站着喝下去,然后走到街上,感到脚下像踩着云彩一样。父亲说:‘这辈子我再也没喝过那样的
好酒。’”
然后总结段意:①最后一段写父子对饮,父亲谈及对两种酒的不同感受和评价,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以
勤劳本分、艰苦奋斗、为革命做贡献为荣的朴实人生。
其次明确结构上的作用:②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父亲的言语行动举止,来表现父亲对待人生观和价
值观的总结,精神品质方面深深影响了作者,呼应了前文通过回忆往事勾勒父亲的形象、写范曾为父亲所
作画像的内容。
最后写清表达效果,即对情感、主旨的作用:③这段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深化了主旨——
对父亲正直为人踏实认真谨慎做事谨慎的礼赞,作为文章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启发读者思考,构思巧妙,
行文巧妙,富有感染力、启迪性
14.本题考查探究语句意蕴的能力。要紧扣主旨,仔细斟酌,要探究的句子,往往同时是情感的集结句或
含有哲理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要想正确理解这
类句子的含意,必须要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题干为:文中提到,作者获奖后父
亲对他说:“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
态度?对此你是否赞同?结合现实生活, 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逐问回答。第一问“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看待名
利,宠辱不惊,淳朴低调做人。第二问“对此你是否赞同?”答案为“赞同”。第三问“结合现实生活, 谈
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联系自身或者生活实际,谈对待名利物欲的态度。此题如写议论文一样应该注意摆事
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列举一些典型新颖的人物或者事件,说服力会更强。五、【2020·上海高三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咆哮赶海的黄河
①风疾浪高,黄涛怒卷。此番到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东津渡,我看到了咆哮的黄河。
②本来我们正行驶在一条前无车辆、后亦无车辆的公路上。公路崭新,光滑得如同一块蜿蜒的玻璃板,
伸向无垠的天边。车窗外,右手边是低下去丈高的绿野,茁壮着大片大片即将丰收的玉米,一眼望不到边;
左手边低下处则是浓密得遮住了阳光的行道树,季节正好,每片叶子都绿得像一幅油画,神采飞扬地展示
着北国初秋那敞亮无邪的坦荡。
③我随口夸了一句“这公路真漂亮啊”,马上即有人纠正说“这不是公路,咱们这是行驶在黄河大堤上
呢”。愕然,还没回过神来,突然间,没一点儿思想准备,咆哮的黄河就出现在眼前!
④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排
涌涌,密密匝匝,脚尖踢着脚后跟,急急忙忙地向前滚动着,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向前冲,仿佛去抢占生
命攸关的阵地。一边冲锋,一边还在呐喊,射击,有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打一个旋儿,抹一把血,随即立
刻急骤快跑跟上队伍,继续怒吼,继续咆哮,继续冲锋,奔腾着向前,向前!有时候碰到了什么障碍物,“哗”
地炸起一大瀑浪花,发出一声撕天裂地的吼叫,然后顾不上回头看一眼,就又边打边冲,向前,向前!不
由人不联想起草原上掠过的马队,踢踢腾腾,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
⑤别说我这远方来客没见过这阵势,就是当地的作家们,也在发出一声声惊呼。对,完全是野马脱缰,
而且是一群、又一群;是前赴后继,就像要战死沙场似的,那疯狂劲道,真让人目瞪口呆。此前,我曾在
刘家峡看过清澈翠玉、湜湜静水的黄河;在万家灯火的兰州城里,看过宽阔雄壮的大场面黄河;在天设地
造的壶口,看过慷慨激昂的瀑布黄河……但近多年来,一直有声音在嚷嚷:“黄河断流了”“黄河没水了”,
所以给我的印象,黄河已是极度衰弱了,没有了精气神儿,行路已踽踽,全然失去了出发时那冲天烈火般
的激情。特别是行将入海的黄河,应该更是温厚,从容,恬淡,怡然,心态平和,步履缓慢……然而,然
而,真是万万没想到,依然是大河东去,壮怀激烈的奔马群!
⑥两千年前的公元 11 年,这群奔马来过一次,可惜那是一群狂乱的野马,东奔西突,左冲右撞,致使
千里沃野一忽儿就变了色,高山为岸,深谷为陵,等它们发够了飙,已经过去了 59 个春夏秋冬。有一位叫
王景的好官站出来治黄,率百姓修筑了千里长堤,将害水束缚,东引至今天利津城南的千乘河口,算是写
下了一篇“人能胜天”的佳作。无数流民投奔而来,在黄河泥沙托举出来的冲积平原上,面朝黄土背朝天,
筚路蓝缕,开垦家园,一代承接一代,终于争来了“千年安流”的光耀,在一片哀鸿遍野的黄泛地之上,
建起了一派安居乐业的古代黄河三角洲。
⑦然而,“天意从来高难问”。正应了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前进,从来也无鲜花铺地、雨露接风的笔直。1854 年,一群野马又残暴地闯荡来了,不按规矩出牌,不听法律警告,不顾百姓哭嚎,不解东
风意愿,只一味蛮野横行,“黄流直下铁门关,水浅泥深解容颜”,沿海的大部分滩池被洗劫一空,“千年
安流”的古黄河三角洲毁于一旦,东津渡码头的繁盛不再,黄土地上的丰收不再,千帆竞发的胜景不再,
渔浦盐业的福祉不再,一切完败了,曾号称“小天津”、“小济南”的繁华码头,彻底倒退回芦苇萋萋的蛮
荒状态……
⑧黄河其实是很难接近的。它把奔进大海怀抱的入口处,隐藏得很深,很深。我们的汽车开了几个小
时,眼睛都看累了,还只是大片大片的白碱地,除了芦苇,还是芦苇,满目皆是秋黄色的苍凉。我想起前
年在青岛海水稻研发基地,看到亿万人尊敬的袁隆平老院士,正争分夺秒率领团队研发海水稻,如果最终
取得大面积成功,这大片大片的白碱芦苇地,不就都可以变成造福人间的风水宝地了吗——我祈祷!
⑨黄河的代名词就是“不屈”,就是“刚烈”,就是“奔腾向前”,就是“百折不挠”。我傍着咆哮的黄
河,进入了高台村。桀骜不驯的黄河时不时地就会闹上一顿脾气,1855 年的大河决之后,洪水肆虐,溃口
林立, 一年数决,民不聊生,反反复复折腾,过七八年就来一次,直到 2013 年,暴躁的黄河还又一次放
出几匹野马,把高台村的房屋毁塌了大半。按照利津县政府的思路,干脆把堤外的村庄全部搬进堤内吧,
百姓就安全了。故土难离,不愿抛家别舍迁走的乡亲们,把房地基加高、再加高,用石头垒严实、再严实,
并在房屋周围留出低矮的泄洪道。于是,村庄里就又呈现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祥和景象。
⑩我信步走进一个庄户院子,非常原始的三间大瓦房,这是中国北方农村最平凡的房子。不过在这个
庄户院里,还是看到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元素:一辆蓝色皮卡已经是辆旧车了,上面溅满了泥点子,
显然对家庭的贡献不小。还有一辆红色轿车,像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一样,飞入了这个寻常农户家。
(11)今年台风频仍,第 17 号台风是一匹叫“利奇”的野马,从遥远的浙江温岭一路北上,铁蹄踏踏,
风嘶雷吼,刚刚掠过此地……抬望眼,透过日影斑驳的树阴,可隐隐约约看到高高的黄河大堤,像长城一
样稳稳地安卧在头顶上,蜿蜒成一条巨龙。侧耳听,隐隐传来黄河的涛声。“黄河之水天上来”,然而如此
大气磅礴的黄河的确有着它的千万张面孔和万千种姿势,认准目标不回头,奔腾到海力不休,于排浪中听
惊雷,雄震广宇四海愁,这亦是相当震撼的傲世独绝。
(12)2019 年金秋,我心心念念来看黄河入海,风高浪快,黄水桀骜,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咆哮赶海的
黄河,大开了胸襟。
(选自《文汇笔会》 有删改)
15.第④段与第⑤段都是描写黄河,写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赏析。
16.第⑥段在全文构思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17.有人认为第⑧段画线句联想牵强,建议删去,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18.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意义。(★)
【答案】
15.第④段调动多种感官正面描写眼前黄河,运用比喻、比拟,士兵、马队形象统摄全段,突出黄河浪涛
汹涌、气势恢弘,赋予黄河以激烈不屈的人格形象。第⑤段以黄河奔腾激烈给观者带来的强烈震撼,以及
以刘家峡、兰州、壶口各地黄河以及黄河断流、入海口想像等,侧面表现黄河;两段描写视角变化自然,
符合事物认知的过程规律。
16.全文围绕黄河的野性、泛滥与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展开构思。第六段内容承接前几段野马般奔腾咆哮的
黄河,引出下文黄河历史上多次泛滥、三角洲毁于一旦的历史事实,也为结尾部分落笔赞美高台村百姓安
居乐业等蓄势。第六段由眼前黄河转入历史上的黄河,从对自然黄河景象的描写转入人与黄河抗争、依存、
守护的关系描写,是叙事内容、描写视角转换、引出主旨的关键。
17.(1)画线部分联想到研究海水稻的袁隆平,内容符合人类与自然抗争改变自然、人定胜天的文意主线。
联想合理、自然,不必删去。
(2)画线部分联想到水稻科学家袁隆平,突出袁隆平争分夺秒的科研精神,联想的相关性不足,主旨
情感脱离文意主脉,可以删去。
18.答案示例:本文描写了黄河多种面目,赞美了黄河及黄河百姓与黄河相处共生不断抗争的精神,对今
天黄河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表达由衷的欣慰。面对自然,人类必须了解自然规律,相信“人定胜天”,
用智慧修筑“河堤”才能安居乐业。文章对我们理解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很有启示作用。
【解析】
15.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的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并理解句子的内容;其次从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用词、句式、描写角度(空间、声色、感官、虚实、动静、正侧面等)等方面,具体分析句子的描
写技巧;最后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作者情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为比较赏析题,赏析内容为第④段与第⑤段,描写对象都是黄河。然后,
认真阅读这两个自然段,把握描写的技巧。从描写角度来看,第④段中“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
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仿佛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是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一边冲锋,一边还
在呐喊,……继续怒吼,继续咆哮”“‘哗’地炸起一大瀑浪花,发出一声撕天裂地的吼叫”是从听觉角度
进行描写。从手法上来看,第④段中“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边冲锋,一边还在呐喊,射击,有时
候不小心跌倒了,打一个旋儿,抹一把血,随即立刻急骤快跑跟上队伍”等处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
黄河。所以,第④段调动感官,运用修辞对黄河进行正面描写,赋予黄河以激烈不屈的人格形象,突出黄
河浪涛汹涌、气势恢弘的特点。而第⑤段中“别说我这远方来客没见过这阵势,就是当地的作家们,也在发出一声声惊呼。……真让人目瞪口呆”,这是写观看者的感受;“此前,我曾在刘家峡看过清澈翠玉、湜
湜静水的黄河;在万家灯火的兰州城里,看过宽阔雄壮的大场面黄河;在天设地造的壶口,看过慷慨激昂
的瀑布黄河……”,这是侧面描写,都突出了黄河奔腾激烈的特点。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描写视角
自然变化,生动真实地展现了黄河的特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16.本题考查分析段落在构思上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所给段落,明确其内容;然后结
合内容特点、段落位置、前后语境、文章主旨等具体分析其在行文构思上的作用;最后结合内容,整理作
答。
文章第⑥段是文章的中间段,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写公元 11 年黄河泛滥,王景率百姓治黄并写下“人
能胜天”的佳作,之后一代承接一代的百姓建起古代黄河三角洲。结合前后语境分析,前文描写黄河浪涛
汹涌、奔腾咆哮的气势,所以从行文上看自然引出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三角洲毁于一旦的内容;后文写
人与黄河抗争、依存、守护,所以第六段为后文蓄势并作了铺垫。从主旨表达来看,第六段由写眼前黄河
转入写历史上的黄河,由黄河写到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文章内容得到升华,从而自然引出文章主旨。
结合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
17.本题考查段落或句子的作用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
求;然后认真理解题干所给内容,结合前后语境,从全文整体内容、主旨的表达等角度思考分析后表明看
法;最后结合内容及个人理解阐释理由。
从内容上来看,第⑧段画线句是写作者坐在车中,看到大片大片的白碱地、芦苇,满目皆是秋黄色的
苍凉时,联想到了研究海水稻的袁隆平。联系文章主旨分析,本文是展现人与黄河抗争、依存、守护的关
系,表达人类与自然抗争、改变自然的目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此处联想合理、自然,不必删去。但结
合语句“正争分夺秒率领团队研发海水稻,如果最终取得大面积成功”可以看出,联想的内容还只是一种
假设,相关性不足,并不能突出、充分的表现主旨,可以删除。总之,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作答时一
定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
18.本题考查评价文章主旨及写作意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并理解文章,认真体会作者情
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联系现实,根据个人的理解认识分析其意义。
本文通过描写眼前黄河,赞叹黄河浪涛汹涌、奔腾激烈的气势;通过描写人与黄河抗争、依存、守护
的关系,赞美人类与自然抗争、改变自然、战胜自然的智慧。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如此大气磅礴的黄河的
确有着它的千万张面孔和万千种姿势,认准目标不回头,奔腾到海力不休,于排浪中听惊雷,雄震广宇四
海愁,这亦是相当震撼的傲世独绝”分析可知,作者写黄河,赋予黄河以激烈不屈的人格,实际是在赞美
与黄河共生相依、征服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作者写带领百姓修筑了千里长堤,治黄成功的王景;一代一代建起一派安居乐业的古代黄河三角洲的百姓;创造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祥和景象的高台村村民,就是
要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了解自然、运用智慧才能安居乐业。而“不按规矩出牌,不
听法律警告,不顾百姓哭嚎,不解东风意愿,只一味蛮野横行”,则会使一切毁于一旦。这些意在引发读者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二)过关练
一、【2020·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三其他】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徜徉孔林
赵汀生
(1)在曲阜城北,有一片辽阔的墓地,十万余孔氏家族成员在此结冢而葬,这就是延绵了两千多年的
孔林。先后仰拜了孔庙、孔府,沿着长长的神道向孔林走去,这时才真正觉得离圣人越来越近了。
(2)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
中被剁成肉酱,他就像一棵老树连遭雪裹雷击,很快奄奄一息,唱起了哀歌:“泰山要倾倒了,栋梁要毁
坏了,哲人要辞世了。”果然,他不久就去世了,弟子们举行了葬礼,于是有了眼前的孔子墓。
(3)孔子墓坐落在孔林入口处西北面一座红垣环绕的院子里。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坟堆,高不过五米,
前有孔子后代立的两座普通的石碑,碑前用泰山封禅石垒成的供案,大概是墓地唯一的奢侈物。以孔子的
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墓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孔子在世时
其思想并未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他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于是死不轰动,葬不隆重。随着孔子
的地位在历朝不断攀升,孔子墓的周边添加了许多包装,如苍桧翠柏侍立的神道、气势宏伟的万古长春坊、
端庄肃穆的至圣林坊,尽显高贵与排场。好在古人头脑没有过于发热,孔子墓核心部分基本保持了固有的
面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4)孔子墓的左侧和前方,分别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的墓,形成所谓“携子抱孙”的格局。
孔鲤天资平平,书读得没有父亲的得意门生们好,又没混得个一官半职,一辈子无大作为。孔鲤之子孔伋
自小伶俐,祖父孔子对他寄予厚望,后来他果然一鸣惊人,写出《中庸》这一儒家经典,成为孔学的重要
传承人物。他的墓尊贵而奢华,与其父孔鲤墓的简陋形成强烈反差。看来,有着至高地位的“礼”之“雅”,
还是难敌“以成败论英雄”之“俗”。
(5)孔子坟头的草并不茂盛,几处已有些枯黄,斑驳中透着凄凉。夕阳中,墓前空地上的树影被拉得
很长,仿佛伸向时光深处,游人渐稀,肃穆跟随着静谧慢慢包围过来。墓碑前的香炉里没有半点灰烬,表
明这里是不允许烧香照烛的。环顾四周,不远处一妇人正怀抱鲜花向游人兜售。欲购一束献给圣人,又觉
得向孔夫子献鲜花,恰似请他老人家穿西装,有些不伦不类,于是唯有默默伫立。(6)孔子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创立了后来演化为儒教的儒家学派,极大地弘扬和提升了中国文化,
还在于他倡导以“仁”为本,“仁者爱人”,其“救世”的理念和人本思想为当今世界所瞩目。历史上中国
人的思想出口的并不多,被外国人所推崇的,更是凤毛麟角。如今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格局下涌动着湍
急的暗流,孔子以“仁”为本、以“爱人”为内核的思想道德体系,以及“有教无类”的平等理念,无疑
是一剂构建和谐世界的良方。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后还在引导着世界潮流,其对人类影响的恒久性令
人叹服。
(7)一阵翅膀扇动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举目望去,见一群细脖子长脚的白鸟在树梢间扑来跳去。导游
说这是鹭鸶,一种美丽高雅的鸟,是孔林中数量最多的鸟类居民。想起刚才在孔庙里,见那遍布深庭宏院
的古柏上,几乎都立着浅灰色、体型不大的鸦,一些靠近围墙的树底下,散落着鸦的羽毛和枯骨,而这孔
林之中,却一直未见鸦的踪影。一边是庄严的思想文化圣殿鸦影绰绰,一边是森森墓地鹭鸶弄舞,难道这
是圣人在冥冥之中的安排,抑或是他老人家对生与死所作的另一种解读?
(8)离开孔子墓,向孔林的纵深处走去。几个妇人骑着自行车争相问我是否需要租车,说孔林很大,
步行游玩很辛苦。我婉拒了。到这墓地来,何必仍是须臾抛不开尘世的潇洒与浮躁?独自漫步,忽见浓绿
的树林中隐约现出围墙,外面传来隆隆的车流声。从繁华喧嚣的人间世界,到寂静安宁的死者领地,原来
就只是这么一墙之隔。
(9)枯树上鹭鸶的轮廓已快要被夜幕吞噬,微风习习,挟裹着丝丝凉意。正欲返回,依稀见那路牌上
有“孔尚任墓”字样,不由得走向路牌指示的方向。不多时,见一特别高大的墓碑立于路旁,上雕二龙戏
珠图案,刻“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这个名字,是年少时读《桃花扇》时
得知的,但不知这个风流才子为孔子后裔。剧本写作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其借男女离合之情抒兴亡之
感,主题鲜明,文词凄美,为百姓所喜爱,上演时轰动京师。康熙皇帝却认为此剧反映南明王朝灭亡,隐
有亡国之恨、反清之情,找个借口革除了孔尚任的官职。孔尚任是在康熙南巡至曲阜时担任引驾官,奉命
在御前讲经,得到皇帝赏识后,才被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的。而将他撤职的,也是这个康熙。孔尚任身为
朝官,又是剧作家,想写出重大主题的有影响的作品,在政治不怎么清明时,确实不大好把握,结果折戟
官场,令人扼腕。
(10)安息在孔林的,不乏历史上曾名重一时的人物,许多人的身份与孔尚任有着共同的特征:文官。
有的当过皇帝的老师,有的是儒教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奉祀官,等等,不一而足。而徜徉碑林,竟未发现
自然科学方面的大人物,中国古代“重文轻理工”的传统,在这里显露无遗。于是想起一个观点:孔学、
儒教是中国文化的丰碑,然而正由于此,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人一辈子手不离四书五经,摇头晃脑,之乎者
也,满腹经纶,道德文章成为国家取仕的唯一标准。而自然科学从未成为国家主流文化,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旧中国积贫积弱,与此有很强的关联度。换一句话说,孔学儒教使中华文化深厚
而精彩,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也正如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中国的文化把太多心思用在人际关系和人伦关系上,轻视了对物质文明的推进。这显
然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但应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去看待——无论如何,孔子终归是圣人,孔子的思
想学说终究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11)一只鹭鸶掠过头顶,悄悄地落在近旁的树枝上。据说这里的鹭鸶如济南大明湖中的青蛙,从不
鸣叫,成为一个千古之谜,而谜底之一是“不惊扰圣人”。
(12)于是我轻轻地走出孔林,轻轻地。
1.下列对于文中描写鹭鸶内容不可以删除的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鹭鸶赋予孔林朴素的生机,与灰暗死寂的孔庙形成对比。暗示孔林更多保留了孔子的生命气息。
B.以“鹭鸶的轮廓已快被夜幕吞噬”营造了黄昏时分的凄清氛围,为下文孔尚任的遭遇做铺垫。
C.文中以描写“鹭鸶,一种美丽高雅的鸟,是孔林中数量最多的鸟类居民”来突出孔子的高贵。
D.由鹭鸶悄悄地落下呼应上文,烘托出孔林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孔子的敬意,引出不要惊扰圣人的题旨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林“才真正觉得离圣人越来越近”,暗示此处更契合孔子的精神气质。
B.对妇人出租自行车的描写表现出孔林如今安静肃穆不再,充满喧嚣和浮躁。
C.由孔尚任墓葬引发的联想传递出作者对文人命运被权贵操控的痛惜之情。
D.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滞后,与“重文轻理工”文化传统的影响不无关系。
3.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4.作者在肯定了孔子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又指出了它对自然科学轻视的不足,请你评
价作者的这一看法。(★)
【答案】
1.C
2.B
3.①内容上:交代了作者走出孔林时的动作,表达出了作者对圣人的尊崇之情,表明“不惊扰圣人”的题
旨。②结构上:呼应前文。与前文“一只鹭鸶掠过头顶,悄悄地落在近旁的树枝上”的内容相照应,也照
应上文对孔林氛围的描写,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4.我认同作者的观点。孔子思想总体而言,是中国古代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哲学,以“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这对构建和谐世界有很大积极作用。但儒家对待科学的态度是消极的,其过分的人文主义传统阻抑了科学的发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探索,并反对对技
术作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儒家思想把注意力倾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无视非人类的现象,只研究“事”,而不
研究“物”,所以,就对科学的贡献而言,它存在着不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其作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解相关文段的含义,然后仔细
阅读选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本题中需要分析与“鹭鸶”相关情节存在的必要性,
分析其作用即可。
C 项,“来突出孔子的高贵”分析不当,文中描写“鹭鸶,一种美丽高雅的鸟,是孔林中数量最多的鸟
类居民”是为了表现孔林朴素的生机,与后面以“浅灰色”“散落着鸦的羽毛和枯骨”的鸦来表现孔林的灰
暗死寂形成对比,暗示孔林更多保留了孔子的生命气息。并没有突出孔子的高贵之意。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类型的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
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理清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 项,“表现出孔林如今安静肃穆不再,充满喧嚣和浮躁”分析不当,文中作者说“到这墓地来,何必
仍是须臾抛不开尘世的潇洒与浮躁”,显然作者写妇人出租自行车,而自己拒绝租车,表达的是内心远离喧
嚣和浮躁的渴望。故选 B。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
阅读的一大亮点。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
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
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
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本题考查的是结尾段的作用,
按照题干提示,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答,尾段“于是我轻轻地走出孔林,轻轻地”,非常简短,与前
文“一只鹭鸶掠过头顶,悄悄地落在近旁的树枝上”的内容相互照应,“轻轻地”呼应“悄悄地”,由前文
“据说这里的鹭鸶如济南大明湖中的青蛙,从不鸣叫,成为一个千古之谜,而谜底之一是‘不惊扰圣人’”,
可以看出,作者这个动作,是为了不惊扰圣人,是在表达对孔子的敬意,强化了作者的情感,深化了文章
的主旨;同时尾段也符合上文中对孔林的庄重肃穆的氛围的描写,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4.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
行分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观点,注意字数要求。本题考查的是评论孔子思想是否存在对自然科
学轻视的不足,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如果赞同作者的观点,可从孔子思想对自然科学的轻视角度论证,比如: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探索,儒学人文精神本身的不足也对科学发展具有一些
负面影响,过分偏重伦理道德而忽视自然科学,缺乏批判性,崇拜权威,轻视数学、逻辑学,不重视生产
实践等。如果反对作者观点,可从孔子思想对我国科学发展产生过积极地影响方面论证,比如:在儒学人
文精神的积极影响下也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家、工艺家,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时期领先于世界,同
时可以点出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主要根源并不是儒学人文精神,而是君主专制制度对学术自由、精神自由
的压抑。
二、【2020·安徽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灯
巴金
①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②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③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④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
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
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
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
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
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更明亮、更温暖吧!
⑤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
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
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
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
一个异乡人——指路。
⑥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
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
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
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⑦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⑧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
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
一点温暖。
⑨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
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
到了它的帮助。
⑩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
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
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⑪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
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来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
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⑫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
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
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
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
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
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
他的心灵中摇晃。
⑬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1942 年 2 月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噩梦”“室闷”“漆黑”等词描绘内心的感受及周围的环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苦
闷心情。
B.第④段中画线句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描摹灯光忽隐忽现的特点,又暗示了作者“以为灯会灭”的忐
忑心理。
C.第⑨⑩两段中引用欧洲的两则古老传说,丰富了“灯”的内涵,抒写了作者对爱情的讴歌,深化了文章
的主题。D.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挚真切,这种行文特点在《小狗包弟》中也有鲜明
的体现。
6.结合全文,说明标题“灯”的含义。
7.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这样的表述:“在现代散文中,调配得当的虚和实是
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做到“因虚及实”和“由实及虚”的。(★)
【答案】
5.C
6.①生活(实用)之灯。照亮黑暗,指明行路方向;②情感之灯。守护亲情、爱情,呵护人间真情;③信念之灯
(希望或理想之灯等)。坚信光明驱散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7.(1)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因“虚”及“实”。作者开篇抒发苦闷、彷徨情感时,加入对黑夜的
描写;讴歌灯光带来了光明、温暖和希望时,如“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灯光会显得更明亮、更温暖吧”等,
后加入对灯光的具体描述。
(2)使用联想、象征等表现手法,由“实”及“虚”。作者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记忆中的灯光,由此
生发出灯光不仅为行人指明方向,而且还能慰藉人的心灵,鼓舞人的斗志的感叹,并在文末含蓄地表达了
向往光明、坚信抗战必胜的愿望,进而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
【解析】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
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样的硬伤即可。C 项,“抒写了作者对爱情的讴歌”以偏概
全。第⑨段说“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是亲情,并不是爱情。故选 C。
6.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这类题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含
义,深层含义就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本题,“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灯光,不管是哪个人
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这些都是生活(实用)之灯。照亮黑
暗,指明行路方向。“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
亮了每夜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这是情感之灯,它们守护亲情、爱情,呵护人间真情。“光驱散了
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
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这些灯是信念之灯
(希望或理想之灯等)。坚信光明驱散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7.本题考查散文中虚实的运用手法。首先需要弄清楚“虚”和“实”的区别。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虚与实是相
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
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本题,题干问: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做到“因虚及实”和“由实及虚”的。要求回答是“如何做到”的,
这需要答出作者运用的具体手法。“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
夜的黑色逐渐减淡”,作者在开头表达了“窒闷”的情感,这是“虚”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对“夜”的描写
来体现的,“夜”景是“实”的,这样就因“虚”及“实”,第一段主要是记叙,第二段主要是描写。“它们
(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这是讲“灯”带来了光明、温暖,后面“不仅给我,而
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
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
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这里既有描写,主要是记叙,由“虚”的“光明、希望”
提及“实”的人们的体验。
作者先写现实中的灯光,这是“实”,后写记忆中的灯光,由此生发出灯光不仅为行人指明方向,而且
还能慰藉人的心灵,鼓舞人的斗志的感叹,并在文末含蓄地表达了向往光明、坚信抗战必胜的愿望,这是
“虚”。作者是由眼前的灯光写到记忆中的灯光,是用联想的手法,后来写灯光的意义,给人带来的光明、
温暖等,这是用象征手法,由实到虚。
三、【2020·江西省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管理一片林子
张炜
这片林子很大很大。多么大?开车或骑马走上一会儿才行。树木很高大,密挤处望上去黑乌乌吓人。
有林中空地,那是到了冬天泛出金色的草地。
所有的植物都长得健硕生旺,因为这片土地太肥沃了。剖开泥土就是油黑发亮的青壤,有一种沃土才
有的美感逼近。林中气息厚重而沉郁,是大林子大树木大沃土才会滋生孕育的,走贫瘠之地是绝不会有这
种嗅觉感受的。
柳树林有一种闲适感,让人想起春天,想起朴素的民居和不远处的庄稼。松树沉穆踏实,冷,和冬天
的意象混在一起。多么好的威严的大橡树,至少有五十年的树龄,苍黑的枝干给人无以匹敌的力量感。没
有大橡树就让人想不起北方,想不起严肃的辽阔的北方。最美的树木大概是白杨,它的挺拔和树干的颜色,
都像个英气勃发的青年。白杨既不过分严厉,又没一丝嬉闹,温煦而庄重,是最舒展最优雅的树木了。这是一片北方的树林,大部分树木冬天都要落叶。如果没有风,就会感受一种异样的肃穆。即便是夏
天,浓重的荫色深处也不会有令人烦恼的湿热。有一条浅渠从林子里流过,清澈见底,渠边长满了长胡须
般的草叶,那里藏了各种鱼。一些大一 J 点的鱼如河鳗在渠底无声滑过,水面的小蜻蜓循着鱼迹飞过。渠
水在最茂密的杂树林那儿拐弯,旋出小小的半月形的沙地。这片沙地洁净得一尘不染,是最适合驻扎帐篷
的地方了。帐篷里有折叠床,有一些日用杂物,有老茶和烈酒,还有一只装满了书籍的木箱。在帐篷外边
一点,离开渠水三五米的地方有一只炉灶,用来兴炊。老茶煮得发黑了,浓浓的香气一直飘进帐篷。
帐篷离林中小屋有六华里。那座小屋才是主要居所。小屋由老树桩做墙,内壁涂抹了厚厚的草泥;屋
顶是苫草做成的,风雨把它洗成了苍黑色。鸡舍也离得不远,它们需要依傍着主人。鸡舍旁的一条小路连
接起一片空地,那里是一个打理得很好的菜园,里面的豆角和韭菜长得油旺旺的。在这片树林的东南部,
有一块更大些的空地,那里经过了几年的操劳,已经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葡萄园,一个小果园了。这是林
子里的大芳香和大甘甜,是让林子主人最骄傲的地方。主人有几个帮手,这些人和他的家里人是同样亲密
无间的。从形貌上看不出哪个才是主人,因为林中生活让这些人皮肤变得一样,黑中透红。他们都常常打
赤膊,绑裹腿,手粗,眼亮,口角常常被野果染上颜色。
因为要在这片大林子里做没完没了的工作,所以每个人都很忙碌。这种忙碌也使他们心情愉快。常常
有一些外面的人走入林子,猎人是不受欢迎的,结果总是被不无严厉地劝走。还有采蘑菇的,这些人都受
到了和气对待。其实在林子里常年劳作的人最擅长采药之类,他们知道怎样医治自己的病,很少到林子外
边求医。
在外来养蜂人的帮助下,林子主人也有了几箱蜜蜂,于是也就有了吃不完的甜蜜了。他们还尝试过做
了个很大的暖窖,这样就能在冬天栽种嫩绿的蔬菜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一两个有趣的客人。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大致是主人的朋友。他们和林子里的
主人席地而坐说说话,或者在木桌旁喝茶聊天。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客人的新茶和书,主人回报的大致是蘑
菇和草药之类。
那条日夜不息的水渠在林子北部积起了一个大水潭,经过林中人几个季节的挖掘修整,已经成为一个
水面开阔的小湖。湖边林木蓊郁,湖心水浪微微,时不时还有跳鱼。夏天的小湖是大家的最爱。小湖中有
蛤蜊和毛蟹,有细细长长的银鱼。
林子主人有忠诚的大狗,还有顽皮的猫儿。这些林子里最幸福的生灵,它们一天到晚工作清闲,尽情
玩耍,爬树或钻灌木丛,有吃不完的东西。春天繁花,夏天浓绿,秋天果实,冬天冰雪。比起前三个忙碌
异常的季节,冬天的林子要悠闲多了。不过在北方的冬天,的确需要好好对付这些极严肃的日子。大风吹
拂几天之后,严寒就凝结在白杨树梢了。湖水结冰,小湖亮闪闪的,真的成了一面镜子。小屋是不怕严寒的,因为里面有一个泥坯垒成的大炕,它连了灶口,并且有长长的烟道通着墙壁的空
腔。灶火燃起来时,半个墙壁都是热的。灶口上滚动沸水,煮了糯香的吃物。在暖融融的屋子里喝茶,讲
前三个季节积累的故事,真是惬意之极。
(选自《他们为何而来》)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管理一片林子”为题,简洁明了,既贯穿了全文的内容,又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B.文章开头直接点明这片林子,然后写林中树木、泉水、小鱼以及人们的活动,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C.文章具体细致地描绘了林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绘景绘色,让人感受到一幅幅优美的自然图画。
D.林中主人对猎人的到来是不欢迎的,其原因是怕猎人侵害林中动物,体现其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
9.本文写这一片树林及林中居民的生活时大量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章内
容分析。
10.文中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活动,有什么用意?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8.C
9.① 用视觉感受来写,如文中用各种颜色的词语来写林中土地、湖水等,充分表现了树林色彩的丰富性。②
用触觉感受来写,如文中写了“半个墙壁都是热的”,表现了树林的温柔和谐,体现了冬季这里的温暖。③用嗅
觉感受来写,如文中用“林中气息厚重而沉郁”“浓浓的香气一直飘进帐篷”“煮了糯香的吃物”等句子来
展现其惬意情绪,表现了林中生活的惬意,富于艺术感染力。
10.①展现了人物惬意、满足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②将人物活动与树林相融一体,体现
了自然万物的和谐。③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桃源生活的向往。
【解析】
8.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
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
C 项,“具体细致地描绘了林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分析错误,文中并没有具体细致地描绘四季之景,
主要是具体描绘林中冬季景色。故选 C。
9.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章的描写手法极其艺术效果的能力。描写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关于描写
景物方法的考查。描写方法主要有:抓住特征,绘声、绘形、绘色的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
感官描写;动静结合、正侧描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本题考查的描写角度是感官描写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首先要找到运用感官描写的文段,再分析其产
生的艺术效果。文中“剖开泥土就是油黑发亮的青壤”“苍黑的枝干给人无以匹敌的力量感”“春天繁花,
夏天浓绿,秋天果实,冬天冰雪”等都是视觉描写,作者用多种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绘树林的土地湖泊等
景象,展现了树林的丰富多彩。文中“灶火燃起来时,半个墙壁都是热的”“在暖融融的屋子里喝茶”,采
用了触觉描写的手法,通过这种触觉感受表现了小屋在冬季里依然温暖,表现了这片林子的温暖与和谐。
文中“林中气息厚重而沉郁,是大林子大树木大沃土才会滋生孕育的,走贫瘠之地是绝不会有这种嗅觉感
受的”“老茶煮得发黑了,浓浓的香气一直飘进帐篷”“灶口上滚动沸水,煮了糯香的吃物”等描写都是嗅
觉描写,通过对林中这些香浓气味的描写,来表现生活在这林子当中的舒适与惬意。作者通过调动多种感
官,展示了林子的不同侧面,使文章更加富于艺术感染力。
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中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找到相关语段的
描写,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作用题的答题角度需要从内容、结构、手法、情感、
主旨、效果等方面着手。
本题中考查的是“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活动”的用意,文本中对人物活动的描写着墨很多,如“在帐
篷外边一点,离开渠水三五米的地方有一只炉灶,用来兴炊。老茶煮得发黑了,浓浓的香气一直飘进帐篷”
“他们还尝试过做了个很大的暖窖,这样就能在冬天栽种嫩绿的蔬菜了”“他们和林子里的主人席地而坐说
说话,或者在木桌旁喝茶聊天”等描写,这些描线从内容上,写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舒适惬意、快
乐满足,充满了生活情趣;从主题上来说,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展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所以这些
人物活动与树林相融一体的生活情景的描写,可以更好的凸显文章的主题。这些美好的场景都是作者的所
见所感,更多的作者的主观感受,所以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种生后的向往,从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人
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美的赞美之情。
四、【2020·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且将蚕豆伴青梅
钟芳
宋人舒岳祥在《小酌送春》中写道:“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描绘的是古人用蚕豆佐
青梅,煮酒咏诗的情景。手捧一碗蚕豆香,一颗一颗纳入口中,绵软甜爽的感觉在味蕾上弥散,让人回味
隽永,滋味绵长。
蚕豆是一种有灵气的庄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蚕豆。”孩童时的乡
村,成排成行的蚕豆苗漫生在墙角沟边、田间垄上,疏密的叶片间,悄悄地绽开白底黑边的小花,近看好
似无数睁开的眼睛闪着清澈的目光;远看仿佛千万只漂亮的蝴蝶飞舞在藤蔓间,令人赏心悦目。花开数天,便凋谢了,结出了一串串青青的豆荚,像青蕉、似佛手,煞是可爱。此时的蚕豆,最为鲜嫩,大诗人杨万
里写道:“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一笔道出了翠嫩如碧玉的蚕豆用来做炒菜最为适宜,入口
酥绵,鲜嫩清甜,别有风味。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挎上篮子跟着母亲去摘蚕豆。轻轻抓住蚕豆秧,朝着豆荚生长的反方向顺手一
拉,便能轻松掰取蚕豆荚。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那可是孩子们的天然美食。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一角
蚕豆,撕开荚皮,往嘴里一丢,那清甜的气息立刻在舌尖弥漫开来。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只一
掰就断了,两三粒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绵里,正呼呼大睡,一挤也就出来了,直接扔入口
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名。”
回到家,母亲剥好蚕豆,用井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煮熟后的蚕豆甜中带糥。母亲用细线把一
颗颗熟豆挨个串起来,呈佛珠的样子,长的是项链,短的是手镯。我常常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与小伙
伴们嘻嘻哈哈的比着谁的蚕豆项链长、豆子大。想吃时就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放进嘴里解馋。晚上睡
觉时都不肯把蚕豆项链拿下来,第二天早上起床,蚕豆被压扁了也不舍得扔,继续吃。如今回想起来,仍
然齿舌生香,美好的滋味荡漾在心间。
蚕豆是一种大众美食,不管是焖炒炸煮,样样皆宜。如把外面的一层皮剥掉,里面的青青的豆瓣更加
水嫩,可与鸡蛋、韭菜、蒜苗、咸菜、火腿、笋片等或烧或炒,也可做汤,吃进嘴里一股清香,是妙不可
言的美味。清代饮食名谱《随园食单》中记载:“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
中学课文《社戏》里,鲁迅小时候跟伙伴们搭船去邻村看社戏,夜半船过六一公公的蚕豆地,孩子们
纷纷上岸偷摘蚕豆,然后就在船上生火用河里的清水将豆煮熟,用手夹着撮盐吃。在先生的心目中,这盐
撮清水蚕豆的味道胜过母亲下厨炒的蚕豆。相比较,我最喜欢的是母亲的葱花蚕豆,热锅下油,倒入蚕豆
翻炒,抓一把葱花扔进去,颠两下,直到豆皮起皱为止出锅。炒出的蚕豆,碧嫩鲜香,入口酥软,是极有
特色的家常下饭小菜。
世间的美好大多短暂,鲜蚕豆吃不几天,就会老去,正如《蚕豆谣》所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
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这时的蚕豆另有一番风味,可以做炒豆子。把蚕豆放进大铁锅里不停地
翻炒,炒到外皮黄黄的,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即止,嚼起来,嘣嘣作响,香脆无比。更有手巧的,还将
蚕豆泡了,拿剪刀,很细致地一一剪花,做成油炸兰花豆,味道更胜一筹,是不少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田家豆熟逢蚕月,小荚丛生竟类蚕。熟后香葆千颗脱,餐来茧果十分甘。”每到蚕豆飘香的时节,
我总要抽时间回故乡看看,母亲都忘不了要我带些新鲜碧绿的蚕豆回去,让我身在喧哗的都市,也能享受
着这原生态的乡野美味。
(选自《广东第二课堂》,2018 年第 4 期,有删改)11.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蚕豆的观赏价值写到其实用价值,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田园情怀。
B.本文大量诗文名句及《本草纲目》等文献的穿插引用,使得文章显得典雅厚重。
C.文中鲁迅等名家作品或相关言论的引用,使得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
D.文章标题极富意蕴,蚕豆从开花到结果的短暂一生,隐喻作者对人的短暂一生的理性思考。
12.文章③两段属于何种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13.文章借写蚕豆传达了哪些情感?请根据全文加以探究。(★)
【答案】
11.D
12.插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让蚕豆的美味具体可感,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也为下文情感的
抒发做铺垫
13.蚕豆吸引味蕾,凸显作者对原生态乡野美味的喜爱;蚕豆连接亲情,寄寓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
蚕豆承载记忆,传达作者对儿时童真童趣的缅怀(或对简朴面不失丰盈的生活的怀念)。
【解析】
1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
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
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
确判断。
D 项,“隐喻作者对人的短暂一生的理性思考”错误,文中主要描绘了蚕豆的美味与其中蕴含的乡土、
亲情之思,并无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故选 D。
1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能力,具体考查叙述方式。应对这类问题,平时
要积累常见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插叙是在叙述时插入一段相关故事或情节,起到补充说明、铺垫、衬托、照应等作用,能使文章结构
更具变化、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性格,使文章结构脉络更加清晰、主题更突出。本文第三四段回忆自
己曾经与母亲摘蚕豆、吃蚕豆的情景就是插叙。写出蚕豆“甜中带糥”“齿舌生香”的美好味道,从而充实
了文章内容,让作者回忆蚕豆的美味和蚕豆寄托的情感更真实可感。
13.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总览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写作特点。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
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其次联系生活,明确观点。在对文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分析评判作者的情感态度。
“手捧一碗蚕豆香,一颗一颗纳入口中,绵软甜爽的感觉在味蕾上弥散,让人回味隽永,滋味绵长”
可见,蚕豆的美味在味蕾弥散,回味悠长;“母亲剥好蚕豆,用井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煮熟后的
蚕豆甜中带糯。母亲用细线把一颗颗熟豆挨个串起来,呈佛珠的样子”“我最喜欢的是母亲的葱花蚕豆”“每
到蚕豆飘香的时节,我总要抽时间回故乡看看,母亲都忘不了要我带些新鲜碧绿的蚕豆回去,让我身在喧
哗的都市,也能享受着这原生态的乡野美味”可见,蚕豆寄托着对母亲的思念;“我很喜欢挎上篮子跟着
母亲去摘蚕豆”“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我常常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与小伙伴们嘻嘻哈哈的比
着谁的蚕豆项链长、豆子大。想吃时就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放进嘴里解馋”,对《社戏》相关内容的引
述等,可见,蚕豆也含有作者对童年童趣的怀念。
五、【2020·内蒙古自治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①与我
(瑞典)佩尔·拉格奎斯特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 10 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声。
我们走在铁路线上,这里一般是不让走的,但父亲在铁路工作,便享受了这份权利。这样,我们也就可以
直接去森林,无须绕圈子、走弯路了。
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啁啾和其他动物的呜叫。燕雀、柳莺、山雀和歌鸫在灌木丛里
欢唱,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们的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
松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漫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气。这里处处充满了
生机,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里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突出,去捕捉
那些虫类,而后,又用同样的速度拍翼而下。正当万物欢跃的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驶来,我们跨
到路基旁,父亲用两指对着礼帽,朝车上的司机行礼,司机也舞动一只手向我们回敬。这一切都是在瞬间
完成的。我们继续踏着枕木往前走,路轨两旁竖着一根根的电线杆,人从旁边擦过时,它们会发出歌一般
的声音。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蓝透莹,不挂一丝云彩。过不久,我们来到轨道右侧的燕麦地里。
我们在这里认识的那个佃户,我们走进去,和里面的人打招呼,他们请我们喝牛奶。然后我们去看他们养
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看完了,又继续赶路。我们在河边停了下来,河水在烈日下轻缓地拍击着
两岸,发出悠扬的声音。沿岸苍苍的落叶把影子投在波水涟涟的河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
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我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又向
河里扔小石块,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儿累,觉得已经兴尽,便开始往
家里走。这时,暮色降临了,森林起了变化,几乎快成一片黑色。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立着静听我们
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只有萤火虫在闪动。它趴着,盯着黑暗中的我们。我
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但他根本看不见这奇怪的光亮,只是走着。天完全黑了,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
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的脚下张大着嘴,我们小心地跨着每道枕木,使劲拉着
手,怕从上面坠下去。我原以为父亲会背着我走的,但他什么也不说。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对眼前
的一切置之不理。黑暗中的父亲神态自若,步履匀稳。四下一片黑暗,我使劲憋着呼吸。铁轨徒然地斜着,
好像陷入了黑暗无底的深渊。电线杆魔鬼似的伸向天空,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地底下喁语,它上
面的白色瓷帽惊恐地缩成一团。一切都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
切都这样可怕呀?”“不,孩子,没什么可怕的。”他说着,拉住我的手。
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孤独,仿佛是个弃儿。奇怪呀,怎么就我害怕,父亲一点儿也没什么,而且,我
们想的不一样。真怪,他也不说帮助我,好叫我不再担惊受怕。
我们刚走到铁轨转弯处,一阵沉闷的轰隆声猛地从我们的背后扑来。父亲蓦地将我拉到路基上,拉入
深渊。这时,火车轰鸣着奔来,这是一辆乌黑的火车,所有的车厢都暗着,它飞也似的从我们身旁掠过。
我们惊恐地望着它,只见燃烧着的煤在那车头里腾扬着火焰,司机脸色惨白,站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
像,被火光清晰地映照着。父亲不认识他。那人两眼直楞楞地盯视前方。似乎要径直向黑暗开去,深深扎
入这无边的黑暗里。父亲重新拉我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他说:“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
我的整个身子都在战栗,这话自然是对我说的,是为了我的缘故。我猜到这话的含意,料到这欲来的
恐惧、陌生的一切和那父亲茫然无知(更不能保护我)的东西。世界和生活将如此在我的面前出现!它们
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不是真正的生活……
(选自《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 100 篇》,李笠译,有删改)
(注)①父亲生活在法西斯横行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的“星期天下午”一句说明父亲只要休息,便不顾工作劳累,带着我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享
受人生乐趣。
B.刚进入森林时,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鸟雀欢唱、树木萌发、生机勃勃的森林画面。
C.我们在佃户家里喝奶,去看他们家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可以看出父亲与这里的人们相处和谐。
D.这篇散文富有魅力,作者通过对沿途所见的不同细微景物的描写,展示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15.在和父亲散步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16.本文结尾写到:“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什么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理解。(★)
【答案】
14.A
15.①轻松愉悦;②紧张恐惧;③迫切期盼。
16.①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身心愉悦,远离孤独恐惧;③远离战争,安宁和平。
【解析】
14.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
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说明父亲只要休息,便不顾工作劳累,带着我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享受人生乐趣”无中生有,
原文“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 10 岁,父亲搀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
声”,“星期天下午”只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故选 A。
15.本题考查梳理文本结构,分析人物心理、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按照段落
层次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题目是,在和父亲散步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
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根据第 2 段“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蓝透莹,不挂一丝云彩”“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
鲜。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我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
又向河里扔小石块,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等句子,可以概括出“轻松愉悦”;根据第 3 段
“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的脚下张大着嘴”“四下一
片黑暗,我使劲憋着呼吸”“一切都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切都
这样可怕呀’”等句子,可以概括出“紧张恐惧”;根据第 5 段“父亲重新拉我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
脚步”等句子,可以概括出“迫切期盼”。
16.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探究文本的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结
合文本主要信息,切不可完全脱离;二是要结合写作背景等全面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是要注意答题步
骤,有观点,有引证。题目是,本文结尾写到:“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什么样的世界才是“真正
的世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关于“真正的世界”,文本的第二段有相关的描述,“燕雀、柳莺、山雀和歌鸫在灌木丛里欢唱,它们
悦耳的歌声在我们的身边飘荡……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机,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里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突出,去捕捉那些虫类,而后,又用同样的速度拍翼而下”,这段描写写
出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这应当是作者认为的“真正的世界”。
再根据第二段关于“我”和父亲的感受的描写,“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微风从前面的湖上
吹来,我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又向河里扔小石块,看
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等句子,写出了父子两人的身心愉悦,快乐而又轻松,这应当是作者认
为的“真正的世界”。
在根据注释中“父亲生活在法西斯横行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一创作背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的“真
正的世界”还应当“远离战争,安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