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2 文学类文本阅读—综合题型个性化探究(测)
【限时检测 1】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0 分 实际得分:
一、【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20 分)
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1)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2)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
光、程颢、程顾、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司马光的异著《资治
通鉴》第 9 卷至 21 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凡 10 余年。嵩阳书
院乃成为儒学发展史的丰碑。
(3)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汉代“精舍”、“讲堂”,到唐代书院、五代学馆,以至宋代书院,
发展为严密的教育模式。其中的起落随着朝代的更选、倍仰的变幻,沉浮于历史潮流。汉唐以来儒学衰败,
五代时期佛、道极盛。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
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
(4)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三面环山,两边山峡溪水汩汩而来,在书院门前的书院河汇合东流汇入颍
河,远涉入淮。桥边绿树如临水的美人,染得一湾水绿。绿水环绕,锁住一院秋色。
(5)书院匾额为苏东坡书,字体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与书院气氛浑然一体。
(6)书院择势颇高,望去如一片台阁,笼入深碧的树色,清幽,深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书院初为宗教之
所。但今日见到的院中之筑,却少佛寺道观的气味,平屋素室,浮漾着静穆之气。
(7)午后来书院亦颇相宜,书院的意韵都藏在斜阳中。
(8)静气挹住了轻尘,也挹住了喧嚣,令人屏息。书院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目光穿过千
年积淀从灵魂深处射出,直抵我的灵魂。讲堂昏暗,先贤无语,只听苍老的石碑,模糊的文字,褪色的匾额和尘
封的桌椅,喑哑诉说遥远的故事。静静地立着,缓缓闭上眼睛,气息渐渐平和,万物不复存在。
(9)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但藏书楼还在,典章要旨、经史义理皆有可观。教化的气息在院中飘散。
随风上溯千年,开理学之宗的程颢正站在路口,低语苍然,与学生道别,背负理学传承的重任,学生们渐行渐
远。又有虔心求取圣王之学的杨时远道请益,“静敬”以候“偶瞑”的大师,“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昨日的程门岁月终成严厉的训诫。(10)嵩阳书院无可替代地完成了使命,理学使儒家经典的伦理化达到了新的高度,积儒、道、佛三教精
华于一身,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却也成为一种思想和制度的桎梏。使人既惊诧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与智慧,又不免感叹千年行走的路途有那样多的无奈和悲哀。
(11)一种祭祀凭吊的心绪,融入悠远宁静的空气。从宋朝至今,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书院以安详而坚韧
的姿态,典雅而淡然的步子走过岁月。院中汉武帝命名的将军柏至今“郁然如山”,“大唐嵩阳观纪盛德感
应之颂碑”,连后来的乾隆都认为:“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碑文出自权臣之笔,书法却姿态横
生。
(12)倾听旷野的风啸,凝望天空的云飘,可以沉思可以怀想可以轻叹。忽有“高山流水”的琴音传来,参
天古柏下,素手古装的豆蔻少女,正端坐抚琴。曼妙出尘的曲调弥漫着万岁峰的花香,如淡烟袅然。
(13)似乎置身于宋明的山径了。一院青枝,如长衫飘逸;清越的鸟鸣,像是苦读书生的吟唱。枕泉石,醉
烟霞,朝夕面对飞泉蔓草、鸟影苔痕,守正的儒风同隐逸的道气浑
(14)汉武帝封将军柏,不会想到一千年后这里书香缭绕;司马光埋首案头,未必到《资治通鉴》在中国历
史上的地位;程颢谆谆教诲,应不知座下有多少历史的书写者。见证这一切的,只有书院自身。
(15)时隔千年,程颢、程颐头上明月,范仲淹、司马光眼前草色犹在,程门前的青石板,雪却化去无踪影。
山风猎猎,千年沧桑扑面。一个鼎盛的王朝消失在风中。时空轻盈嬗递,学问身后孤寂。书院弥散着怅惘。
访客落寞,与左近少林的摩肩接踵适成对照。唯“高山仰止”的匾额格外端肃。在所有物质的时世,多少人
皓首穷经,满腹经纶,却只能两手空空。书中的黄金屋,不过是黄粱一梦;书中的颜如玉,早已纷然离去。即便
在少室山下,一个耿介的书生也再回不到遥远的初始。
(16)斜阳清风中飘落香雪似的闲花。任几片秋叶落在肩头,带走千年墨香的回忆,带走千年书院的气韵
和千年古柏的灵动苍劲。
(17)嵩阳书院,吸引我们的应该不只是瞻仰者的目光,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遗落和古朴的珍贵,一道探寻
与思考的题目,一个议论与感叹的话题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接:碰。踵:脚后跟。
B.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C.皓首穷经:到年老头白之时在学问上仍没有什么成就。穷:贫乏
D.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经纶:原义是整理丝缕。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作者认为,书院气氛与苏东坡的书法一样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
B.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读书的地方,应具有清幽、深邃和静穆之气。
C.“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说明现在已失去文化传承的作用。
D.理学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也阻碍了思想和制度的发展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嵩阳书院坐落在河南嵩山山麓的北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B.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C.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D.朱熹继承“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创立了南宋理学。
4.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4 分)
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嵩阳书院的创办宗旨。(2 分)
②第(9)段画线语句中“训诫”的具体内容指什么?(2 分)
5.本文题目为“千年书香落闲花”,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
效果?(4 分)
6.在当今时代,书院已不具备原有的传道授业的功能,但仍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审美价值。生活中像“书院”
这样的历史遗存还有很多。请任举一例,说说其原有功能和现今作用,并从文化和审美价值角度,简要分析其
具有现今作用的原因。(6 分)(★)
【答案】
1.C
2.C
3.A
4.①捍卫和复兴儒学;培养优秀人才。②传承理学;尊师重道。
5.寓意:文章营造了书院的一种钟灵毓秀的优美的环境氛围并具有丰富的寓意,与“千年书香落闲花”意
境相吻合;文章绝大部分笔墨都扣住了嵩阳书院的“千年书香”,写出了嵩阳书院千年的文化积淀及其深厚
的文化底蕴;“落闲花”既写出了书院在当下仍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又可以看出作者看到了书院的落
寞的一种伤感。也正如文中所讲书院虽然现在“沉默”“寂然”,但仍时时“穿过千年积淀”给人以灵魂深
处的震撼。
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贯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6.圆明园,本为清代皇家园林,是供皇家休闲度假的地方,偶也供皇帝理政之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圆明园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收藏奇珍异宝无数,集中外建筑精粹于一身,也是一座奇
花异木之园,可以说是古代中外文化的精华,在当时,被誉为“万园之王”,圆明园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在英法联军的劫掠之后,被一把大火毁于一旦,现在的圆明园废墟,无时无刻不在告诫国人,国家羸弱
就会被欺凌,时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解析】
1.本题考查掌握成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
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来看,然后通过认真审题,调动知识储备,选出正确的答案。本题中,C 项解释错
误。皓首穷经正确解释: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穷: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故
选 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本类题目,应该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根据题干中的选项,锁定答题区间,通过比对,得出正确的答案,本题中,C 项表述错误,“不闻‘子曰诗
云’的讲诵”,说明古人讲经论籍时代距今已经时间很久远了,但是书院仍然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故选 C。
3.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的能力。解答本类题型,需要审清题目要求,调动知识储备,找出正确答案。
本题中,A 选项,嵩阳书院坐落在河南嵩山山麓的北面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
山南水北,可知,应该在嵩山的南面。故选 A。
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本类题型,需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根据题干中的选项,锁定答题区间,然后概括出答案。本题中,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嵩阳书院的创办宗
旨。根据文章中第三段“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
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 ‘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可以概括书院的
创办宗旨①捍卫和复兴儒学;培养优秀人才。根据第(9)段内容,“开理学之宗的程颢背负理学传承的重任,
杨时尊师重道,程门立雪,两个历史人物立在书院的门口”,可以将“训诫”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传承理学;
尊师重道。
5.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标题的寓意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标题的寓意题,首先要注意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
术特色。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再次要注意它在表
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标题的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
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悬念; 突出主题;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等。本题中,题目的寓意:文
章营造了书院的一种钟灵毓秀的优美的环境氛围并具有丰富的寓意,与“千年书香落闲花”意境相吻合;
文章绝大部分笔墨都扣住了嵩阳书院的“千年书香”,写出了嵩阳书院千年的文化积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落闲花”既写出了书院在当下仍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又可以看出作者看到了书院的落寞的一种伤感。
也正如文中所讲书院虽然现在“沉默”“寂然”,但仍时时“穿过千年积淀”给人以灵魂深处的震撼。效果:
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贯
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
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极富诗情画意,凸显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其依然具有的传承作用,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贯穿全文始终,虚实结合,凸显文本主题。
6.本题考查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解答此种开放性试题应严格遵守提干要求,首先要观
点明确,即需要在答案中写出你自己的看法,最好直接表达,不要拐弯抹角,然后既然有观点,就需要举
例,例子要新颖,要能充分的说明观点,之后要有一定的分析,分析需要合理,最后在文采上,语言表达
需要优美,整体来看,类似于一个非常精炼的论证过程。本题中让从历史遗存中任选一个,来谈其原有功
能和现今作用,并从文化和审美价值角度,简要分析其具有现今作用的原因。以圆明园为例来分析如下:圆
明园,本为清代皇家园林,是供皇家休闲度假的地方,偶也供皇帝理政之用。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艺术馆,收藏奇珍异宝无数,集中外建筑精粹于一身,也是一座奇花异
木之园,可以说是古代中外文化的精华,在当时,被誉为“万园之王”,圆明园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
在英法联军的劫掠之后,被一把大火毁于一旦,现在的圆明园废墟,无时无刻不在告诫国人,国家羸弱就
会被欺凌,时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限时检测 2】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0 分 实际得分:
二、【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 分)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红
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
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
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
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
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
小沿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
人行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
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
“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
大爷,帮帮吧!唉唉……!”
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
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
难听的歌。
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
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
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
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
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
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
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
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
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卷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
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
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1936 年 5 月
1.简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2.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5 分)
3.请你说说文章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标题的理由。(5 分)
4.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6 分)(★)
【答案】
1.①环境描写,写出春天到来,天气和暖,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②由物及人,写出天气和暖后,街
上行人的热闹和欢笑。③结构上,生机热闹的春天气象,为后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做铺垫。④主题上,
和暖温馨的春天与下文悲惨世界构成强烈的反差,为表达作者悲悯主题服务。
2.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写出春天的舒适和令人沉醉。或者运用反复的
修辞手法,“听着,听着吧”,强调作者听到的声音,自然引出下文对声音的进一步描写。②以短句式为主,
语调轻快,传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③运用动作描写,“坐”“闭”“陷”,写出我对和暖春到来的喜悦和享
受。(这样和谐的春天的氛围和下文苦难的歌唱声形成鲜明反差和强烈对照。)④多非主谓句或省略句(省
略主语),使语气急促,表达对春的欣喜之情。
3.①富有诗意,引发人们对美好春天的想象。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一语双关,既指春天的
和暖和盎然生机,同时“春意”又具有象征义,和文章主题相契合,表达作者对人世间的温暖春天的向往,
期盼人们能够摆脱苦难。
4.①“快乐的人们”,如汪林等人,生活富裕,不计冷暖;爱情甜蜜,不知苦涩;激情满怀,抗衡四季。
他们的快乐是不分季节的。②“哀哭的人们”,如叫化子,一个寒冬足以使其陷入饥饿和死亡,即便是日渐
和暖的春天也温暖不了他们。他们的苦难是周而复始的,逃不开四季的。③写出作者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对
人们悲苦生活的感伤。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简析第一自然段
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主题方面的
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抓住“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蹿着芽”
“冒着气”“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传播春天的感觉”“花已经开了,草也
绿了”等分析,写出春天到来,天气和暖,街上行人的热闹和欢笑,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一段
环境描写的内容。写春天到来时春意盎然的景象,结构上是为了衬托下文不幸的人的悲惨。结合“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后文“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
有腿也等于无腿”分析,都是表现那些不幸的人们的痛苦。和暖温馨的春天与下文悲惨世界构成强烈的反
差,为表达作者悲悯主题服务。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
又要拓展。分析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
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
音词的运用上。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此外需要
注意表达技巧的分析。抓住“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分析,运用排比修辞,写出了春给人们带
来的舒适感。抓住“听着,听着吧”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结合后面内容“‘大爷,大奶奶……帮帮
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
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等分析,引出下文对声
音的进一步描写。结合“坐”“闭”“陷”等分析,这是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这样和
谐的春天的氛围和下文苦难的歌唱声形成鲜明反差和强烈对照。多用短句,省略主语,使语气急促,表达
对春的欣喜之情。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本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你说说文章以‘春
意挂上了树梢’为标题的理由”,可以从表达效果、写作手法、内容主旨等方面分析标题的妙处。特别是对
运用了比喻或象征手法的文题既要答出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答出它的深层含义。而且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
容和中心思想来探究文题的妙用,这样答来,角度才全面,答案才规范。文中用了多情的笔触描摹北方三
月的春天美景,富有诗意,引发人们对美好春天的想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以“春意挂
上树梢”为题,就是让人们感悟到春意只是自然界略有春意而已,是挂着的,是飘渺的,我们的现实社会
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引起人们思考我们社会的前途,国家的前途,不幸人们乃至我们整个中国人们的
前途命运的思考。当时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在中国的国土上出现许多不合的有悖于国家民族的丑陋现
象,就是外国的入侵。标题含蓄蕴藉,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而且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4.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
求,如本题“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
是哀哭’”,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原因。结合“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
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香烟的烟缕在门
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
于年轻人”“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等分析,“快乐的人
们”,如汪林等人,不计冷暖,激情满怀,抗衡四季。他们的快乐是不分季节的。结合“‘大爷,大奶
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
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手风琴
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
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
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等分析,“哀哭的人们”,如叫化子,一个寒冬足以
使其陷入饥饿和死亡,即便是日渐和暖的春天也温暖不了他们。春天虽已至,但并非是人人都能感受到春
的气息。它还喻指北方的人们依旧生活在冬天,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写出作者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对人
们悲苦生活的感伤。
【限时检测 3】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0 分 实际得分:
三、【2020·天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20 分)
催魂铃
余光中
①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
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
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旧小说的所谓“催魂铃”,想来也不过如此了。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
装了一架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
②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
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
了。
③而活在当下,催魂的铃声一响,没有人不条件反射地一跃而起,赶快去接,要是不接,它就跟你没
了没完,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
④我家的电话,像一切深入敌阵患在心腹的奸细,竟装在我家的书房里,注定我一夕数惊,不,数十
惊。四个女儿全长大了,连“最小偏怜”的一个竟也超过了“边城”里翠翠的年龄。每天晚上,面对书桌,
正要开始我的文化活动,她们的男友们也纷纷出动了。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
魂铃声便不绝于耳。 ⑤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电话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
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
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
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
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书信往还,中间有绿衣人作为缓冲,可以慢慢考虑,转肘的空间宽得多了。书
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
迅铃不及掩耳。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冲出来,一手提裤,
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
⑥电话动口,书信动手,其实写信更见君子之风。我觉得还是老派的书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儿
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优雅形象不用说了,就连现代通信所见的邮差、邮筒、邮票、邮戳之类,也都有
情有韵,动人心目。在高人雅士的手里,书信成了绝佳的作品,进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
三知已,所以中国人说它是“心声之献酬”,西洋人说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但自电话普及以后,朋友之
间要互酬心声,久已勤于动口而懒于动手,眼看这种温柔的艺术已经日渐没落了。电话来得快,消失得也
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后世,向一代代的痴顽去求印证。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近如徐志摩
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
⑦有人会说:“电话难道就一无好处吗?遇到急事,一通电话可以立刻解决。”这我当然承认,可是
我也要问,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
害人,大家都快了,快,又有什么意义?
⑧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
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电话和电视的恢恢天网,使五洲七海千城万邑缩小成一个“地球村”,
几十亿兆民都迫到你肘边成了近邻。人类愈“进步”,这大千世界便愈加缩小。
⑨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探访太阳以外的太阳。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
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
路,如此“逼神太甚”呢?
⑩对无处不在电话与关山阻隔的书信,我宁愿选择后者。在英文里,叫朋友打个电话来,是“给我一
声铃”。催魂铃吗,不必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C.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
D.快节奏的生活也给匪徒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
E.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
2.有人评价余光中是“文字的魔术师”。结合具体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4 分)
3.联系全文概括作者以“催魂铃”为题的作用。(5 分)
4.第⑦段中说:“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现代生活的“快”的认识和感悟。(6 分)(★)
【答案】
1.BD
2.①巧用文言语体,善引诗词典故,使语言显得典雅。如“电话之来”“短则句月,长则经年”“心声之献
酬”等多处文言语体,读来有种典雅的古韵。
②句式整散结合,(或多用排比、对仗)。如“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尽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
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己”用对仗的句式既丰富了内容又读来朗朗上口;如“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
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善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
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整散结合,节奏舒缓自如。
③善用多种修辞,形象生动,鲜明有力。如“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
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用通感(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电话铃声的紧促,给人带来的强烈不安感。
“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
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
④风趣幽默,如“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和迷信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逼神太甚’呢?”幽
默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用书信传情达意的期待。
⑤使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叠词“排排”“滔滔”“耿耿”“区区”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更生动形象。
3.作用: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借此表达
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深化主旨,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的现象的批评。
4.表明了作者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厌倦(反对/无奈/不满),表达了对安静平凡生活的渴望(向往单纯、宁
静、温柔、缓慢的生活)。
有句话是这样的:“不是原来的路窄了,是你的心变宽了。”一直以来每个人的生活的节奏都差不多,
儿时跟成年也差不所多。儿时觉得快乐的时间总是那么快,让人无可奈何,长大后,觉得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恼事,其实这都是一个人的责任问题,人的一生是个平衡的过程,儿时的无忧,壮年的拼搏与血泪,老
时的颐养,这都是责任的大小而已,责任的大小影响心的节奏,从而影响生活节奏。其实佛家说的好:风
吹烛动是心动。所有的感觉都是心的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
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
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 项,“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错误,由原文“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
不返了,即使近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可知,是指“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而不是
“书信”。B 错误。
D 项,“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 于文无据,由原文“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
用电话去害人”可知,原文只是说“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并没有说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
网。D 错误。故选 BD。
2.本题考查了鉴赏作品语言特点的能力。对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赏析,可以从如下角度切入:①关注语言
的形象性,从字词表意的角度赏析;②关注语言的生动性,从修辞使用的角度赏析;③关注语言的色彩性,
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赏析;④关注语言的多变性,从句式安排的角度赏析;⑤关注语言的技巧性,从表现手
法的角度赏析;⑥关注语言的抒情性,从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
由原文“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
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可知,“电话之来”和“凡有耳神经的人”运用文言语体,读
来有种典雅的古韵。
句子“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
载斗量的消耗品了”整散结合,节奏舒缓自如。
句子“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
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鲜明有力。
句子“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和迷信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逼神太甚’呢?”幽默而含蓄的
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用书信传情达意的期待。
句子“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中“排排”“滔滔”等叠词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
音韵美,更生动形象。
3.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
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
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
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
妙,吸引读者。
把电话铃说成是“催魂铃”,是因为电话铃常常突然而至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令人惊恐不安,所
以说电话铃是“催魂铃”,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在表达效果方面,以“催魂铃”为题,醒目
有趣,引起阅读兴趣;在结构方面,文章都是围绕“电话铃”来叙述的,所以以“催魂铃”为题,贯穿全
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同时,也要结合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喧嚣浮躁现象的批评
来分析。
4.(1)本题考查学生通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进而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会句子含义的原则:
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
子的结构特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
解句子的真实含义。解答本题,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从句子着手解题:“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是个反问句。反问句,
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作者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把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没有什么意义,再结合
文章最后“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由此可以推断出作者所追求的生活态度,表明了作者对于快
节奏生活的厌倦,对安静平凡生活的渴望。
(2)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要求考生立足自我,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
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并发表看法,发展
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面对这种类型的考题,要凸显个性化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见
解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能给读者以启发。
联系现实,谈谈对现代生活的“快”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个开放的题目,肯定或否定都可以,只要有理有
据,能自圆其说即可。我们可以从心境方面来说,其实,一直以来每个人的生活的节奏都差不多,不是原
来的路窄了,是心变宽了。
【限时检测 4】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13 分 实际得分:
四、【2019·安徽十二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3 分)浮来一棵树
①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②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粗壮的树干,
我们六七个小伙伴手拉手围起一个圈才能环抱住。浓荫密布的树下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坐在爆出地面的老
树根上,阳光倾泻如瀑,穿过枝叶花花点点地打在我们头上、肩上。黔南的天气说变就变,山那边还出着
太阳,树这边却突然下雨了,我们慌忙向树中央靠拢,树撑开它的枝叶,像一把伞,替我们挡住雨水。春
天来了,我们在树下仰着脖子,等待大孩子摘一枚枚树叶扔给我们。我们将那扇形叶子对折成小鸟,一手
捏着叶,一手扯着茎,仿佛一只大雁在不停地扇动翅膀。秋风秋雨至,吹落一地黄金叶,我们拾了洗净晾
干,夹在书里。一整本书,夹了一个不长的秋天,随手翻翻就到了尽头。这是一棵野树,没人管它,也没
人认领它。谁都可以扛着长长的竹竿,打树上结的果,但一般没人这样做,也不值得。累累果实摩肩接踵,
悬挂枝头,被风扫荡,被雨痛击,相互追赶着坠落,滚入银杏叶铺成的眠床,深深浅浅地埋入时光中,也
被漫不经心的脚步带到四方。
③这棵树默默见证着我的成长,与我一同分享着一年又一年青黄相接的记忆。当我回忆起童年时,首
先想到的就是它,由它出发,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童年。
④牢牢扎根在记忆中的这棵树,是我童年的生命树,也是我成长路上的消息树。从它开始,我钟爱上
了银杏树。它高大雄伟,宠辱不惊,叶黄知秋,长寿古老,是树中的君子、智者与寿星。大概是记忆中这
棵树太根深蒂固了,我总认为其他银杏树都不如它老,它以强大而顽固的气场笼罩了我。
⑤直到我看见这棵银杏树。其枝干四下横生,莽莽苍苍;树身老气横秋,褶皱密集龟裂;根系暴露蜿
蜒,仰之遮天蔽日。我承认,眼前这棵树肯定比记忆中那棵树老,不仅因为它是“天下第一银杏树”,更因
为它四千年通天入地所承载和记录的历史。穿过历史的烟云和尘土,我仿佛看见它密如蛛网的年轮间,盘
旋着多少兴衰往事……
⑥它也是一棵野树。它从一粒果实开始,也许是随着一阵风飘浮而来,也许是顺着一场雨漂浮而下,
还也许是一只鸟,不知从哪儿衔了一粒银杏果,一松口,让它落了下去……当然,想象还可以有另外一些。
但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四千年前的一天,一粒银杏果落到了浮来山的山坳间,生根发芽,渐渐枝繁叶茂,
根系像一只铁拳,紧紧攫住山石,任由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撼动不了。浮来山——山也可以浮来吗?像
这棵树一样,飘浮或漂浮而来。我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名字,动感十足,禅意也浓,浮来一座山,
又浮来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是多么不容易呀,它要忍受和承担一棵树与生俱来的宿命,比如风摧、雨打、
雷劈、霜冻、鸟啄、虫咬、火烧、斧砍……这个过程漫长而危险,它不会拔起自己躲避,只能站在原地逆
来顺受,一声不吭地往下扎根,朝上和四周扩张。它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天灾人祸,直到它足够健壮和强大,一些宿命对它没了威胁,另一些宿命仍然如影随形。
⑦它在与身边的同伴赛跑,在年轮的跑道里跑,跑着跑着它成了浮来山上最老的树。此时人们才惊讶
地发现,自己身边居然有这么一棵树,活过了许多代人。他们开始意识到它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是它将纵
横驰骋的根系扎入包容他们生死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共同托起了他们。他们无比信赖它,虔诚地
膜拜它,因为他们在它身上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笼统地归之于生命力。他们生病时
取一片它的叶子入药煎服,逢灾时对它祭拜祈祷,没病没灾时系上一条红色福带,朝它说出自己的心事,
借助它四千年的寿命,搭起与天地对话的阶梯,也听到了雄浑苍凉的回声。
⑧它是一棵长满故事的树。《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鲁莒两国曾在此树下会盟。它见证了两国国君
笙歌弦舞、化剑为犁的情景。莒国虽小,“毋忘在莒”之典故,自春秋至西汉,犹如这棵树繁密的根系,
在《管子》《吕氏春秋》《新序》等典籍中鲜活地延续,逐渐由臣子规劝君王居安思危、不可忘本,演变为
普通人之间的相互告诫。而“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则有揪出罪魁祸首,不杀不足以求安宁、平民愤的意
味……这些都发生在它眼皮底下,四千年不过它的四季,由绿转黄,从繁华到凋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它扎根于历史腹地,矗立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历二十朝代,铭记多少成败是非,洞悉多少善恶兴亡。
⑨公元 495 年,一个叫刘勰的莒地读书人,先后经历了丧父丧母的打击,又以一介清贫白衣,在寺院
中孤苦伶仃地苦读十年。而立之年的一个夜晚,他梦见自己手捧祭器,追随孔子南行。他认为这是孔子在
暗示他要有所担当,遂决心著书立说,树德建言。此后历经四个寒暑,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著述之中,终生
未娶的他终于有了一生最得意的孩子——《文心雕龙》。人因文显,自此刘勰名噪一时,他也终于从寺院中
走出来,做了一系列小官。正当他渴盼施展政治抱负之际,梁武帝下诏解除他的职务,敕令他重回寺院编
纂经藏。两年后,完成任务的他“燔发出家”,改名慧地。从此,俗世少了一个官,寺院青灯下多了一个孤
傲的身影。通往这棵银杏树的黄泥古道上,常常能够看见他鹑衣百结,飘然而过。校经楼中,晨钟暮鼓,
青灯黄卷,楼外银杏树绿了黄了,经年不辍……
⑩一千五百年后,我站在这棵银杏树下,才意识到《文心雕龙》也是一棵结满累累成语、格言和警句
的银杏树。这棵树氤氲着千载充沛文气,雕版着千年工笔乡愁。
⑪我绕着这棵树走了一圈又一圈。我想能够生长如此长寿树的地方,必得吸纳天地之精华。我要围绕
着它,呼吸它的气息,啜饮它的甘露。临走我还要拾一片它的落叶,我将重温我曾被它荫庇的童年和少年。
归来我仍是中年,但从此,我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便与我眼前这棵银杏树,合株同心,难分彼此……
(取材于简默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②段追忆了夏、春、秋三个季节银杏树带给作者的不同乐趣,富有童趣与诗意。B.第⑥段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浮来一棵树”中“浮来”的含义。
C.在浮来山“天下第一银杏树”的启迪下,刘勰决心著书立说,创作了《文心雕龙》。
D.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不仅使银杏树更加可亲可敬,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便与我眼前这棵银杏树,合株同心,难分彼此”。这句话有何含义?
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阐述。(4 分)
3.《红楼梦》中有一首吟咏贾宝玉的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有的版本将“有时似傻如狂”写作“有时似俊如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来说,“俊”和“傻”哪个更好,请
结合原著谈谈你的理由。(6 分)(★)
【答案】
1.C
2.这句话的含义是两棵银杏树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一体。外在特征:高大雄伟;长寿古老;
都是野树。内在品质:顽强而伟大的生命力;宠辱不惊的品格与顺其自然的智慧。对作者的重大影响:对
这两棵树的感悟和认识最终融化在一起,成为了作者的精神养料。记忆中的银杏树是作者童年的见证,使
作者永葆童心;浮来山上的银杏树是历史的见证,作者从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感悟是非善恶,领悟文
艺作品超越个人命运的永恒价值。
3.我认为“傻”更好。这一首词是对贾宝玉这个顽石的真实写照,他不入流的性格在当时被封建卫道者视
为叛逆,但是实际上作者是在用反语赞美宝玉坚守自我、愤世嫉俗的品格。《红楼梦》主要是通过歌颂追求
光明的叛逆人物,从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而最集中体现在贾宝玉叛逆的性格上。“傻”指愚
蠢、老实或者呆等;而“俊”指才智出众或长相秀美。“似傻如狂”照应了小说的很多情节,如宝玉不喜参
加当时“学而优则仕”的科举考试;紫鹃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杭州,宝玉信以为真并痴狂到失了心智等。
旁人看似呆愣实际表现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突出小说主旨。而“似俊”意为看似俊俏是不合理的,小说
里就有写到宝玉本生的俊俏的情节,不如用“傻”更能照应小说情节、主旨,所以相比较用“傻”更好。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总览全文,整体把握。
对作品做体验式赏析解读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地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
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感悟。
C 项,“在浮来山‘天下第一银杏树’的启迪下”错误,原文“而立之年的一个夜晚,他梦见自己手捧
祭器,追随孔子南行。他认为这是孔子在暗示他要有所担当,遂决心著书立说”,可见其著书立说的原因并非是“天下第一银杏树”的启迪。故选 C。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
出深层内容。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对应整合答案,找出答题关键词后,适当完善,加以表述。
本题题干问结尾句的含义,注意从关键词入手,抓住表层和深层分层阐述。
根据第②段“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它粗壮的树干,我们六七个小伙伴手拉
手围起一个圈才能环抱住”,第④段“高大雄伟,宠辱不惊,叶黄知秋,长寿古老”,第⑤段“眼前这棵树
肯定比记忆中那棵树老”,第⑥段“它也是一棵野树”等可归结出两棵树的外在共同点:高大雄伟;长寿古
老;都是野树。深层含义上,从第②⑥段可以看出两棵树都具有顽强而伟大的生命力;第④段“宠辱不惊,
叶黄知秋”“它以强大而顽固的气场笼罩了我”,第⑦段“自己身边居然有这么一棵树,活过了许多代人。
他们开始意识到它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是它将纵横驰骋的根系扎入包容他们生死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一部
分,共同托起了他们”等都表现两棵树宠辱不惊的品格与顺其自然的智慧。另外,考生容易忽略作者由此
表达的主旨,这句话在结尾,有点明主旨的作用,而且联系结尾段,可见其对作者的重大影响。第③段写
了记忆中的银杏树是作者童年的见证,使作者永葆童心;而⑧⑨⑩段则写了来山上的银杏树是历史的见证,
作者从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所以作者对这两棵树的感悟和认识最终融化在一起,成为了作者的精神养
料。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以及品味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明确题干,
理解文本中心主旨,答题时先表明观点,结合文本围绕题干问题阐述理由。
本题属于对名著阅读的考查,需要对《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理解作品主旨是批判封
建社会的腐朽没落。注意结合文本给出的词,阐述理由时注意题干“请结合原著谈谈你的理由”。两种观点
虽然都可以,但依据文本最好选择“傻”,因为“傻”突出的是人物的行为表现,更能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与主旨更为接近;“俊”则是侧重外表,且“似俊”也不合乎文中对于贾宝玉的外貌特点。
【限时检测 5】
时间:15 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13 分 实际得分:
五、【2019·河南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 分)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 10 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
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
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
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
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
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
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
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
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
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
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
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
(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 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 7 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
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
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
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
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
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
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
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
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
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C.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并与
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D.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态度予以
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2.请简要说说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3.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用意何在?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1.C
2.①对许广平爱情的温柔;②讲求情趣尤其是衣着,美学等的时尚;③孩子般可爱而顽劣的天性;④自成方圆
有棱角。是非恩怨分明。(答出三点即可)
3.①“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的认知和理解,丰富
了鲁迅在读者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②与开头相呼应,“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
迅先生回忆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解析】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
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最后做
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
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C 项,“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分析错误。原文“55 岁的年龄,
正是智慧峰值期”是对鲁迅先生壮年去世的惋惜,作者写鲁迅先生的遗嘱是为了表现鲁迅的温柔是有棱角
的。故选 C。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
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主要谈论鲁迅的温柔。首先,他对妻子是温柔
的。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
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其次,他对待生活是温柔的。他说衣着,讲美学,也
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再次,他有着孩子般顽劣的天性。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
橡皮枪瞄准人家。最后,他的温柔不是无原则的。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
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3.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
个方面分析其作用。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
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是作者精心
构思的结果。这样安排,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文章第一段最后“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
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首尾呼
应,结构严谨。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我”结束回忆。回到现实,春光正好,春天在画里。这正好与文章
主题“鲁迅先生的温柔”相一致。鲁迅先生给人的一贯印象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
一个极严肃的形象,通过回忆,对先生的温柔的描写,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
的认知和理解,丰富了鲁迅在读者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