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测试题--第3讲 离子反应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测试题--第3讲 离子反应

ID:453036

大小:401.1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3 讲 离子反应 【知识梳理】 一、有关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凡是在 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氯化氢气体等不导电。 (3)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 CO2、SO2、NH3 溶于水能导电,但本身并没有电离出离 子,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4)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难溶物质在水中虽不导电, 但在熔融状态下可能电离,因此也是电解质。 (5)离子型氧化物(如 Na2O、CaO 等)虽然溶于水后并非自身电离,但熔融时却可电离, 且完全电离,因此也是电解质。 温馨提示: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在溶液 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或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导电能力强的溶液 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包括强酸、 强碱、大部分盐类。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等。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主要区别是在溶液里能不能完全电离,是否存在电离平衡,而不 是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 (2)有些化合物(如 BaSO4、AgCl)虽溶解度小,但属强电解质,因溶解的部分能完全电 离。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温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强电解 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强。如较浓醋酸的导电能力可比极稀 HCl 溶液强。CaCO3 虽为强电解 质,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极稀,导电能力极差。 (4)强酸是强电解质,中强酸和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写可逆符号,在离子方 程式中写分子式。 温馨提示:氯化钠是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但由于静电的作用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因而干燥的氯化钠不能导电。当氯化钠溶于水时,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作用,使氯化钠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因而氯化钠溶液能够导 电,像 HCl 这样的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能 全部电离成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例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NaCl 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②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④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⑤BaSO4 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⑥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⑦氯水能导电,所以 Cl2 是电解质 ⑧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⑨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定义: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实质: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改变。 (3)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总是向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4)类型: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 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 温馨提示:离子浓度减小的方法:①有难溶物质产生;②有挥发性物质(气体)产生;③有 难电离的物质产生;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凡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均可发生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表示的意义: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如Ca2+ + CO32-== CaCO3↓ 表示可溶性的钙盐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3)书写方法: ①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②拆: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Cu2++SO42-+Ba2++2Cl-=BaSO4↓ +Cu2++2Cl- ③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两边相同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Ba2+ + SO42-= BaSO4↓ ④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4)书写原则: ①客观事实原则:如2Fe+6H+==2Fe3++3H2↑中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 Fe2+。应为:Fe + 2H+== Fe2+ + H2↑。 ②质量守恒原则:如Na+H2O== Na++OH– +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 2Na+2H2O== 2Na++2OH– +H2↑。 ③电荷守恒原则:如Fe3++Cu== Fe2++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 2Fe2++Cu2+。 ④定组成原则: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 BaSO4↓+H2O,错在 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SO42–+Ba2++2OH– ==BaSO4↓+2H2O。 (5)正误判断 例题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Ag++2NH3===[Ag(NH3)2]+ ②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 2OH-+H2↑+Cl2↑µç½â③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 ④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2H++Cl-+ClO- ⑤Fe(NO3)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 溶液:2Fe3++2I-===2Fe2++I2 ⑥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AlO-2 +H2↑ ⑦等物质的量的 Ba(OH)2 与 NH4HSO4 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H++NH+4 +SO2-4 ===BaSO4↓+NH3·H2O+H2O ⑧Na2S 溶液呈碱性:S2-+2H2O H2S+2OH- ⑨过量的 SO2 通入 NaOH 溶液中:SO2+2OH-===SO2-3 +H2O ⑩NaNO2 溶液中加入酸性 KMnO4 溶液:2MnO-4 +5NO-2 +6H+===2Mn2++5NO-3 +3H2O 【指点迷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方法 ①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一般离子反应多发生在溶液中,不是溶 液中进行的反应,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浓 H2SO4 与固体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单质、氧化物、弱酸、弱碱、水、不溶物、 气体等写分子形式;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写成酸式根形式;可溶性或微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 子形式。 ③氨水作为反应物写 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是常温,写成 NH3·H2O,不能写成 NH3, 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 NH3(标↑号)。 ④离子方程式要做到原子个数配平、电荷配平,若是氧化还原反应型的离子反应还应电子得 失守恒。 三、离子共存 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 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 Ba2+、Ca2+、Mg2+等不能与 SO42-、CO32-等大量共存;SiO32-、AlO2- 、 S2O32-等不能与 H+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 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 与 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及 NH4+不能与 OH-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 、ClO-、F-、CH3COO-、HCOO-、PO43- 、SiO32-、C6H5O-等 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 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 I-、、 S2-、HS-和 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NO3-和 I-在中性或 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 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 、S2O32-和 S2-在碱性条件 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ClO-与 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 都不能大量共存。 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和 SCN-、C6H5O-由于络合反应的发生而 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如 Al3+和 HCO3-、CO32、S2-、HS -、AlO2-;Fe3+和 AlO2-、HCO3-、CO32-;NH4+和 AlO2-等不能大量共存。特别注意:NH4+ 和 CO32-、NH4+和 HCO3-、NH4+和 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例题 3、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①Na+、Al3+、NO3-、AlO2- ②Na+、Ca2+、HCO3-、HSO4- ③Cu2+、K+、NO3-、OH-  ④S2O32-、Na+、H+、SO42- ⑤Fe3+、Cl-、SCN-、K+   ⑥Fe3+、NH4+、Cl-、NO3- ⑦Fe2+、Cl-、NO3-、H+   ⑧Na+、Al3+、SO42-、HCO3- ⑨K+、H+、NH4+、OH- ⑩H+、K+、CO32-、SO42- 【指点迷津】 (1)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4 (紫)、Cu2+(蓝)、Fe2+(浅绿)、Fe3+(黄) 氧化性 ClO-、MnO-4 、NO-3 (H+)、Fe3+、Cr2O2-7 还原性 S2-(HS-)、SO2-3 (HSO-3 )、I-、Br-、Cl-、Fe2+ 水解显酸性 NH+4 、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碱性 AlO-2 、S2-、SO2-3 、CO2-3 、SiO2-3 、ClO-、CH3COO - 两性离子 HCO-3 、HS-、HSO-3 、HPO2-4 、H2PO-4 (2)题干中的常见“陷阱”条件类型 高考中的常见表述 误点点悟 “无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常见的限制条件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 大量共存”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 大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子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常见的易错点 “不大量共存” 易看成大量“共存” “与 Al 反应放出 H2”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由水电离出的 c(H+)=1× 10-12 mol·L-1”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 NH3” 与 NH3·H2O 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常见的隐含条件 NO-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常见题干要求 “一定大量共存” “可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 审清关键字 四、离子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常规检验法 ①用 NaOH 溶液能检验出 Cu2+、Fe3+、Fe2+、Al3+、NH+4 实验现象 Cu2+ 产生蓝色沉淀 Fe3+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2+ 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沉淀 Al3+ 先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续加入 NaOH 溶液,白色胶状沉淀又逐渐溶解 NH+4 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②焰色反应: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 K+(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浅紫色)和 Na+ (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黄色)。 (2)特殊检验法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Fe3+ KSCN 溶液或碘化钾淀粉溶液 溶液变红色或溶液变蓝色 Fe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 KSCN 溶液和少量新 溶液紫色褪去或溶液先无变化,后制氯水(稀硝酸) 变红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OH-:滴入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溶液变蓝色或红色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检验方法 SO42 - 先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SO32 - 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使品红褪色的无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 CO32 - ①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3)利用 HNO3 酸化的 AgNO3 溶液检验: 实验现象 Cl—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r—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色沉淀 I—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 (4)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滴入氯水和 CCl4,溶液分层,CCl4 层显显紫色。 例题 4、某含有 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 NH+4 、Fe2+、I-、Br-、CO2-3 、SO 2-3 六种 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 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 A.一定存在 Fe2+、Br-、CO2-3 B.一定呈碱性 C.一定不存在 I-、SO2-3 D.不可能存在 NH+4 【指点迷津】 问题提出 问题解答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后生成白色沉 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能否判断溶 液中存在 SO 不能,若溶液中存在 Ag+,也有相同的现象 发生 向某溶液中加入 Ca(OH)2 溶液,有白色沉淀 不能,若溶液中存在 SO2-3 、HCO-3 ,也有相 −2 4生成,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 CO2-3 同的现象 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 CO2-3 不能,若溶液中存在 HCO-3 、SO2-3 、HSO-3 , 也有相同的现象 向某溶液中滴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稀 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能否确定 溶液中一定存在 SO2-4 不能,若溶液中存在 SO2-3 和 Ag+,也有相同 现象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 NaOH 溶液,把湿润无色 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则溶液 中一定不存在 NH+4 , 判断错误,检验 NH+4 时,应加入浓 NaOH 溶 液,并加热,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 KSCN 溶液, 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Fe2+ 判断错误,检验 Fe2+时,应先加 KSCN,再 加氯水,否则,Fe3+干扰结果的判断 做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 溶液中一定存在钠元素,不存在钾元素 判断错误,钾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 璃片才能观察到 【课时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离子 B.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金属单质只能做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做氧化剂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D.铁与稀硫酸反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方程式中盐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反应也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与 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 H++OH-=H2O 表示 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的溶液中: 、 、 、 B.由水电离的 的溶液中: 、 、 、 C. 的溶液中: 、 、 、 D. 的溶液中: 、 、 、 5.某 2L 溶液中可能含有 H+、 、Mg2+、Al3+、Fe3+、 、 、 中的几种。① 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②若加入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 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H+、Mg2+、Al3+ B.溶液中 c( )=0.2mol L-1 C.溶液中一定不含 可能含 和 D.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n(H+)∶n(Al3+)∶n(Mg2+)=2∶2∶1 6.向含有 Fe2+、Br-、I-各 0.1 mol 的溶液中通入 Cl2。通入 Cl2 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溶液中 某种离子(用 Q 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 是 I- B.a 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Fe2+和 Fe3+(不考虑 H+) C.b 点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Cl-(不考虑 OH-) D.ab 区间发生的反应:2Fe2++Cl2=2Fe3++2Cl-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Ca2+、Na+ pH=1 2+Fe 3NO− 2 4SO − Na+ ( ) 14 1H 1 10 mol Lc + − −= × ⋅ 2+Ca K+ Cl− 3HCO− ( ) ( ) 12H / OH 10+ − =c c 4NH + 3Al + 3NO− Cl− ( )3 1Fe 0.1mol Lc + −= ⋅ K+ ClO− 2 4SO − SCN− 4NH + 2 3CO − 2 4SO − 3NO− 4NH + 2 3CO − 2 4SO − 3NO−②加入 KSCN 显红色的溶液:K+、NH 、Cl-、S2- ③能够与金属 Cu 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Fe3+、Al3+、SO 、K+ ④pH=2 的溶液中:NH 、Na+、Cl-、Cu2+ ⑤由水电离出的 c(OH-)=1×10-13mol•L-1 的溶液中 Mg2+、Ba2+、Cl-、Br- A.②③ B.①③ C.①⑤ D.③④ 8.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H2C2O4 是弱电解质) 实验 装置 试剂 a 现象 ① Ca(OH)2 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 NaHCO3 溶液 产生气泡 ③ 酸性 KMnO4 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2H5OH 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2C2O4 有酸性:Ca(OH)2+ H2C2O4=CaC2O4↓+2H2O B.酸性 H2C2O4> H2CO3:NaHCO3+ H2C2O4=NaHC2O4+CO2↑+H2O C.H2C2O4 具有还原性:2 +5 +16H+=2Mn2++10CO2↑+ 8H2O D.H2C2O4 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C2H5OOCCOOC2H5+2H2O 9.下表中离子方程式及其评价均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FeO+2H+=Fe2++H2O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正确 B 向亚硫酸铵溶液中加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Ba2++SO =BaSO3↓ 复分解反应,有沉淀生成, 正确 4 + 2 4 − 4 + 4MnO− 2 2 4C O −  浓硫酸 Δ 2 3 −C 含 nmolFeBr2 的溶液中通入 nmolCl2 完全反 应:2Fe2++2Br-+2Cl2=2Fe3++Br2+4Cl-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满足元素守恒、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正确 D 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 Fe3++3SCN-=Fe(SCN)3 复分解反应,无气体生成, 无沉淀生成,不正确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 B.少量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2OH-=CO32-+H2O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充入过量二氧化碳:2Na++CO32﹣+ CO2+H2O=2NaHCO3↓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H++CuO=Cu2++H2O 11.某固体粉末 X 中可能含有 K2SO4、(NH4)2CO3、K2SO3、NaNO3、Cu2O、FeO、Fe2O3 中 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 X 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 示。 已知:Cu2O+2H+=Cu2++Cu+H2O。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 1 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NaNO3 B.根据现象 2 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K2SO4 C.根据现象 3 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K2SO3 D.根据现象 4 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Fe2O3 12.某溶液可能含有 Cl-、SO 、CO 、NH 、Fe3+、Al3+和 K+。取该溶液 100mL,加入 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 气体,同时观察到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 得到 1.6g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 BaCl2 溶液,得到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 原溶液中( ) A.CO 、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2 4 − 2 3 − 4 + 2 3 −B.Cl-一定存在,且 c(Cl-)=0.4mol/L C.SO 、NH 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 D.原溶液中至少存在上述离子中的 4 种 13.利用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能实现物质的转化。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以重复选择)。 试剂:浓硫酸、I2、NaOH、NaCl、HCl ①HBr→Br2 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V2O5(酸性氧化物)→VO 的离子方程式:___。 (2)利用含碘酸性废水(其中碘主要以 IO 形式存在)为原料生产 CuI,其流程如图: ①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___。 14.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硫酸盐、氯化钙和氯化镁,某同学利用给定试剂 NaOH 溶液、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和盐酸,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请回答: (1)操作 a 和操作 b 的名称依次是______。 (2)试剂①是______。 (3)加入 NaOH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加入试剂②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 15.硅、锗(32Ge,熔点 937℃)和镓(31Ga)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 探测、光纤通讯、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而重要的 2 4 − 4 + 3- 4 - 3应用。锗与硅是同主族元素。 (1)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硅和锗与氯元素都能形成氯化物 RCl4(R 代表 Si 和 Ge),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_______。 (3)自然界矿石中锗浓度非常低,因此从锗加工废料(含游离态锗)中回收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方法。如图是一种提取锗的流程: ①NaClO 溶液浸取含锗废料中的锗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为了加 NaClO 溶液 浸取含锗废料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 ②操作 1 和操作 2 是____。 ③ GeO2 的熔点为 1086℃,利用氢气还原 GeO2,每生成 146kg 的锗放出 akJ 的热量,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6.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在全世界肆虐,依据研究,含氯消毒剂可以有效 灭活新冠病毒,为阻断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氧化氯(C1O2)就是其中一种高效消毒灭 菌剂。但其稳定性较差,可转化为 NaC1O2 保存。分别利用吸收法和电解法两种方法得到较 稳定的 NaClO2。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已知:1.纯 C1O2 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 10%以下。 2.长期放置或高于 60℃时 NaC1O2 易分解生成 NaC1O3 和 NaCl (1)步骤 1 中,生成 C1O2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通人空气的作用是___。 (2)方法 1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利用方法 1 制 NaC1O2 时,温度不能超过 20℃, 可能的原因是___。(3)方法 2 中,NaC1O2 在___生成(选填“阴极”或“阳极”)。 (4)NaC1O2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步骤 3 中从 NaC1O2 溶溶液中获得 NaC1O2 的操作是 ___。 (5)为测定制得的晶体中 NaC1O2 的含量,做如下操作: ①称取 a 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后加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 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 100mL 待测溶液。 ②移取 25.00mL 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bmol•L-1Na2S2O3 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 2 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 cmL(已知:I2+2S2O32-=2I-+S4O62-)。样品中 NaC1O2 的质量分数为___。(用含 a、b、c 的代数式表小)。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 测得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表示)。 (6)NaC1O2 使用时,加入稀盐酸即可迅速得到 C1O2。但若加入盐酸浓度过大,则气体产 物中 Cl2 的含量会增大,原因是___。 参考答案 例题 1、⑥ 【解析】物质的电离不需要电流,①错误;某些酸式盐,如 NaHSO4 溶于水后也会电离出 H +,②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 质强弱没有必然联系,③错误;CO2 溶于水,反应生成 H2CO3,H2CO3 电离出离子,而非 CO2 自身的电离,故 H2CO3 为电解质,CO2 为非电解质,④错误;尽管 BaSO4 难溶于水,但溶 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故其为强电解质,⑤错误;弱电解质溶液中,有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和水 这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⑥正确;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错误; 溶液中的溶质若是不能电离的非电解质,则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会移动,⑧错误;乙醇属于 非电解质,⑨错误。 例题 2、③⑦⑩ 【解析】正确;④HClO 是弱酸,应写化学式 HClO;⑤HI 提供 H+使溶液呈酸性,NO -3 与H+结合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待 NO -3 反应完后,Fe3+再氧化 I-,此方程式漏写部分离子反 应;⑥此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得失电子不守恒;⑦等物质的量的 Ba(OH)2 与 NH4HSO4 溶 液中,1molBa2+正好消耗 1 mol SO2-4 ,2 mol OH-正好与 1 mol H+及 1 mol NH +4 反应,所 以此方程式正确;⑧S2-的水解是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⑨过量的 SO2 应生成 HSO -3 ;⑩符合客观事实、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⑩正确。 例题 3、⑥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熟悉离子反应、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以及某些特殊离 子的存在条件是否由于其它离子的存在而遭破坏。下列各组离子,因为发生下列反应不能大 量共存:①Al3++3AlO2-+6H2O=4Al(OH)3↓②HCO3-+HSO4-=H2O+CO2↑+SO42-③ Cu2++2OH-=Cu(OH)2↓④S2O32-+2H+=SO2↑+S↓+H2O⑤Fe3++3SCN-=Fe(SCN)3⑦ 3Fe2++NO3-+4H+=3Fe3++NO↑+2H2O⑧Al3++3HCO3-=Al(OH)3↓+3CO2↑⑨NH4++ OH-=NH3·H2O 或 NH4++OH-=NH3↑+H2O⑩2H++CO32-=CO2↑+H2O。 例题 4、C【解析】据题意,由实验①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可以推知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Fe2+或 Br-,由于有气泡生成,可推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2-3 ;由于 Fe2+与 CO 2-3 不能共存,可推 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Fe2+,则含 Br-,故 A 选项错误。由实验②反应现象推知原溶液中一 定不含 SO2-3 ;由实验③的现象推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 I-;综合上述实验现象无法推知溶液 的酸碱性,故 B 选项错误。整个实验过程没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 NH+4 。 1.C【解析】A.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不一定都是离 子,如 Fe+Cu2+=Fe2++Cu,故 A 错误; B.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如 3O2=2O3,故 B 错误; 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醋酸酐不是酸 性氧化物,故 C 正确; D.非金属单质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如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 水,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2.D【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OH-+H+=H2O,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 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不是离子反应,反应前后 Mn 的化合价降低,O 的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CO2↑+H2O,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C 不符合题意; D.铁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 反应前后 Fe 的化合价升高,H 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3.B【解析】A.难溶性电解质一般在离子反应中写成化学式,如碳酸钙、氯化银等,可溶 性电解质以离子形式表示,如 NaCl、NaOH 等,故 A 错误; B.离子反应中可能发生电子的转移,即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所有的离子反应都 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B 正确; C.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与水,可以用 H++OH-═H2O 表示,弱酸、弱碱及不溶性盐 在离子反应中应写成化学式,如醋酸与氨水的反应不能用 H++OH-=H2O 表示,故 C 错误; D.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具备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即可,如盐酸与 NaOH 反应,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B。 4.C【解析】A.酸性条件下 NO3-具有强氧化性,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 共存,故 A 错误; B.由水电离的 c(H+)=1×10-14mol/L 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 碱性,无论呈酸性还是碱性,HCO3-都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 C. 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D. Fe3+和 SCN-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5.D【解析】由图象可知,第一阶段为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 0.1mol, 则 n(H+)=0.1mol;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 0.7mol−0.5mol=0.2mol,则 n( )=0.2mol;最后阶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 化钠 0.8mol−0.7mol=0.1mol,则 n[Al(OH)3]=0.1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 n(Al3+)=0.1mol; 第二阶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 0.5mol−0.1mol=0.4mol,则 ( ) ( ) 12H / OH 10+ − =c c + 4NHn(Mg2+)= =0.05mol, 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H+、Mg2+、Al3+、 ,故 A 错误; B. 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 n( )=0.2mol,c( )=0.1mol L-1,故 B 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 、 ,一定含有 ,故 C 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 n(H+):n(Al3+):n(Mg2+)=0.1mol:0.1mol:0.05mol=2:2:1,故 D 正确; 故选:D。 6.D【解析】A.若 Q 是 I-,2I-+Cl2=I2+2Cl-,0.1molI-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 氯气,标准状 况下为 1.12L,此时碘离子为 0,而图象中通入氯气为 1.12L 时,碘离子仍为 0.1mol,与实 际不符合,故 A 错误; B.离子还原性 I->Fe2+>Br-,故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0.1molI-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 氯气,体积为 1.12L,由此可知 a 点时亚铁离子还没有发生反应,溶液中不存在 Fe3+,故 B 错误; C.0.1molI-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 氯气,开始反应时氯气的体积为 1.12L,0.1molFe2+完全反 应消耗 0.05mol 氯气,此时氯气的体积为 2.24L,即 b 点时 Br-还没有反应,则 b 点时溶液中 有 Cl-,Fe3+、Br-,故 C 错误; D.离子还原性 I->Fe2+>Br-,故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然后发生反应 2Fe2++Cl2=2Fe3++2Cl-,0.1molI-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 氯气,开始反应时氯气的体积为 1.12L,0.1molFe2+完全反应消耗 0.05mol 氯气,此时氯气的体积为 2.24L,所以 ab 区间的反 应:2Fe2++Cl2═2Fe3++2Cl-,故 D 正确; 故选:D。 7.D【解析】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含有具有强氧化性的 ClO-会氧化 Fe2+,故①不合题 意; ②加入 KSCN 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 Fe3+将氧化 S2-,故②不合题意; ③能够与金属 Cu 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中含有 H+和 与 Fe3+、Al3+、SO 、K+均 能大量共存,故③符合题意; ④pH=2 的溶液中 NH 、Na+、Cl-、Cu2+均能大量共存,故④符合题意, 0.4mol-0.1mol 2 3× + 4NH + 4NH + 4NH 2- 3CO - 3NO 2- 4SO - 3NO 2 4 − 4 +⑤由水电离出的 c(OH-)=1×10-13mol•L-1 的溶液可能是强碱性溶液,也可以是强酸性溶液,当 时强碱性溶液是 Mg2+不能大量存在,故⑤不符合题意;故只有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C【解析】A.H2C2O4 为二元弱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草 酸钙和水,因此氢氧化钙溶液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红色褪去,A 正确; B.产生气泡证明有 CO2 产生,因此可证明酸性 H2C2O4>H2CO3,反应方程式为: H2C2O4+2NaHCO3=Na2C2O4+2CO2↑+2H2O,B 正确; C.草酸为弱电解质,故在其参与的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其化学式,不能用草酸根表示,正确 的离子方程式为 2 +5H2C2O4+6H+=2Mn2++10CO2↑+ 8H2O,C 错误; D.草酸(又称乙二酸),结构中含有两个羧基,因此其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二乙 醇酯,反应方程式正确,D 正确; 故选 C。 9.C【解析】A.Fe2+具有还原性,HNO3 具有氧化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应为 3FeO+NO3-+10H+=3Fe3++NO↑+5H2O,A 错误; B.除了 Ba2+和 SO32-反应生成沉淀,NH4+和 OH-反应生成 NH3·H2O,离子方程式应为 Ba2 ++2OH-+SO32-+2NH4+=BaSO3↓+2NH3·H2O,B 错误; C.FeBr2 溶液中,还原性 Fe2+>Br-,因此通入 Cl2,氯气先氧化 Fe2+,再氧化 Br-,氧化 nmolFe2 +,消耗 molCl2,剩余的 molCl2 能氧化 nmolBr-,离子方程式为 2Fe2++2Br-+2Cl2=2Fe3 ++Br2+4Cl-,C 正确; D.FeCl3 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能够发生反应,虽然没有气体、沉淀生成,但是生成的 Fe(SCN)3 是络合物,难电离,可以发生,评价错误,D 错误; 答案选 C。 10.C【解析】A、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铝与盐酸反应的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2Al+6H+ =2Al3++3H2↑,故 A 错误;B、少量的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产物为 CaCO3 沉淀, 所以 CaCO3 不能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Ca2++2OH-=CaCO3↓+H2O, 故 B 错误;C、碳酸钠是饱和溶液,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反应过程中又消耗 一部分水,而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168g)又大于碳酸钠的质量(106g),所以一定有碳 酸氢钠晶体析出,一定要写沉淀符号,故 C 正确;D、该离子方程式不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 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uO=Cu2++H2O,所以 D 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 C。 4MnO− n 2 n 2 点睛:石灰水或 Ca(OH)2 都很熟悉,但是它的溶解性(微溶)、是作为生成物质还是反 应物、其物质的量的多少以及在试题中的表述(如澄清、浊液、石灰乳等)都会影响到 Ca(OH)2 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形式,不注意就会导致错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的大小是决 定 C 选项是否写沉淀符号的关键。 11.C【解析】向某固体粉末 X 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产生气体 B,证明一定含有 (NH4)2CO3;得到溶液 A,溶液 A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火焰,则溶液 A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向 溶液 A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得到溶液 D 和混合气体,则该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 硫,固体 X 中含有 K2SO3,而向溶液 D 中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沉淀为硫酸 钡沉淀;固体 X 溶于 NaOH 溶液产生沉淀 C,则 C 可能为 Cu2O、FeO、Fe2O3; A.根据现象 1 可推出溶液 A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固体 X 中加入了氢氧化钠,引入了钠离 子,所以不能判断固体 X 中是否含有 NaNO3,故 A 错误; B.根据现象 2 可推出,溶液 D 中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可能是硝酸把 SO32- 氧化为 SO42-生成了硫酸钡,不能判断固体 X 中是否含有 K2SO4,故 B 错误; C.向溶液 A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得到溶液 D 和混合气体,则该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碳和 二氧化硫,固体 X 中含有 K2SO3,故 C 正确; D.固体 X 溶于 NaOH 溶液产生沉淀 C,则 C 可能为 Cu2O、FeO、Fe2O3 的混合物,Cu2O 可以把 Fe3+还原为 Fe2+,溶液 E 加入 KSCN 不变红,所以不能推出该固体粉末 X 中一定没 有 Fe2O3,故 D 错误; 选 C。 12.D【解析】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 气体,说明原溶液含有 NH , 且n(NH )=0.02mol,同时观察到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含有 Fe3+,过滤,洗涤,灼烧, 得到 1.6g 固体为 Fe2O3,且可知 ,同时说明不含 CO ,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BaSO4,且n=0.02mol, 又溶液中必须电荷守恒,即 n(NH )+3n(Fe3+)=2n(SO ),带入数据发现,溶液中至少还有 0.04mol 的 Cl-,故 c(Cl-) 0.4mol/L。 A.由于 Al3+在过量的氢氧化钠中生成沉淀全部溶解,故不一定存在 Al3+,故 A 错误; B.Cl-一定存在,且 c(Cl-) 0.4mol/L,故 B 错误; 4 + 4 + 2 3 1.6gn(Fe)=2n(Fe O )=2× =0.02mol160g/mol 2 3 − 4 + 2 4 − ≥ ≥C.有溶液中含有 Fe3+,故不可能有 CO32-存在,故 C 错误; D.原溶液中至少存在 NH 、Fe3+、SO 、Cl-,还可能含有 K+,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13.(1)①2HBr+H2SO4(浓)=SO2↑+Br2+2H2O②V2O5+6OH-=2VO +3H2O(2)IO +3SO2+3H2O=3SO +I-+6H+;4I-+2Cu2+=2CuI↓+I2 【解析】(1)①HBr→Br2 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浓硫酸反应把 HBr 氧化为 Br2,其化学方程 式为 2HBr+H2SO4(浓)=SO2↑+Br2+2H2O,故答案为:2HBr+H2SO4(浓) =SO2↑+Br2+2H2O; ②V2O5 为酸性氧化物,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 VO ,其离子方程式为 V2O5+6OH-=2VO +3H2O,故答案为:V2O5+6OH-=2VO +3H2O; (2)含碘酸性废水中碘主要以 IO ,加入过量的 SO2,会发生离子反应 IO +3SO2+3H2O=3SO +I-+6H+,反应后的含 I-溶液中加入 CuSO4 溶液,I-和 Cu2+发生离子反应 4I-+2Cu2+=2CuI↓+I2,故答案为:IO +3SO2+3H2O=3SO +I-+6H+;4I-+2Cu2+=2CuI↓+I2。 14.(1)过滤、蒸发(2)BaCl2 溶液(3)Mg2++2OH-=Mg(OH)2↓(4)Ca2++CO32-=CaCO3↓、 Ba2++ CO32-=BaCO3↓(5)除去过量的 CO32-和 OH- 【解析】由实验流程可知,粗盐溶解后加试剂①为 BaCl2,操作 a 为过滤,得到沉淀 A 为 BaSO4,溶液 A 含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再与 NaOH 反应时,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 滤得到沉淀 B 为 Mg(OH)2,溶液 B 含氯化钙、氯化钡、NaOH,试剂②为碳酸钠,可除去钙 离子、钡离子,过滤分离出沉淀 C 为 BaCO3、CaCO3,溶液 C 含 NaCl、NaOH、碳酸钠, 再加盐酸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固体产品。 (1) 根据上述分析知操作 a 为过滤,操作 b 为蒸发,故答案为:过滤、蒸发; (2) 根据上述分析知,粗盐提纯过程中首先除去硫酸根,所以试剂①是 BaCl2 溶液,故答案 为:BaCl2 溶液; (3) 加入 NaOH 后,主要是将镁离子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g2++2OH-=Mg(OH)2↓,故答案为:Mg2++2OH-=Mg(OH)2↓; (4) 加入试剂②碳酸钠后,主要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a2++CO32-=CaCO3↓、Ba2++ CO32-=B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Ba2++ 4 + 2 4 − 3- 4 - 3 2- 4 3- 4 3- 4 3- 4 - 3 - 3 2- 4 - 3 2- 4CO32-=BaCO3↓; (5) 加入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 CO32-和 OH-,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 CO32-和 OH-。 15.(1)第三周期 IV A 族(2)最外层均为 4 个电子,均与氯形成 4 个共用电子对达到稳 定结构(3)①Ge + 2ClO- + 2OH- GeO32-+ 2Cl- + H2O;升高温度或增大次氯酸钠溶液的 浓度或粉碎含锗废料或搅拌②过滤③GeO2(s) + 2H2(g) Ge(s) + 2H2O(g) △H= -(a/2000)kJ/mol 【解析】根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在周期表的位置;根据 Si 和 Ge 同主族元素,结构 相似解释;根据题中图示信息写出离子方程式和操作 1 和 2 的操作;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 素,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根据题中信息计算反应热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1)硅的原子序数为 14,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三个 电子层,最外层 4 个电子,则 Si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 族;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 族。 (2)硅、锗都是ⅣA 族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有 4 个电子,均能与 4 个氯原子以共价键形式 形成 4 对共用电子对,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答案为原子最外层都有 4 个电子,均能与 4 个氯原子以共价键形式形成 4 对共用电子对,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3)①由流程图可知,次氯酸钠溶液与锗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锗酸钠、氯化钠和水,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O-+Ge+2OH- 2Cl-+GeO32-+H2O;为了加快次氯酸钠溶液浸取含锗 废料的速率,根据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增大表面积,搅拌等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而采取 升高温度或增大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或粉碎含锗废料或搅拌等措施加快浸取速率;答案为升 高温度或增大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或粉碎含锗废料或搅拌。 ②由流程图可知,操作 1 和操作 2 都是固液分离,操作方法为过滤;答案为过滤。 ③由题意可知,二氧化锗固体与氢气反应生成锗和气态水,146000g 锗的物质的量为 =2000mol,则生成 1mol 锗放出的热量为 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GeO2(s) + 2H2(g) Ge(s) + 2H2O(g) △H= - kJ/mol;答案为 GeO2(s) + 2H2(g) 80℃ 650℃ 80 C° = 146000g 73g / mol a 2000 650 C° = a 2000 650 C° =Ge(s)+2H2O(g) △H= - kJ/mol。 16.(1)2ClO3-+SO2=SO42-+2ClO2;稀释产生的 ClO2,防止其分解爆炸(2) 2OH-+2ClO2+H2O2=2ClO2-+O2+2H2O;H2O2 温度较高时易分解(3)阴极(4)加热温度至略 低于 60°C,浓缩,冷却至略高于 38°C 结晶,过滤,洗涤(5) 4H++4I-+O2=I2+2H2O,消耗 Na2S2O3 增多,结果偏高 亚氯酸钠与较浓盐酸混合,氧化性 还原性增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解析】(1)步骤 1,NaC1O3 溶液与 S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lO2,根据得失电子守 恒,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3-+SO2=SO42-+2ClO2;由题给信息可知,纯 C1O2 易分解爆炸, 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 10%以下,则通人空气的作用是稀释产生的 ClO2,防止其分 解爆炸,故答案为:2ClO3-+SO2=SO42-+2ClO2;稀释产生的 ClO2,防止其分解爆炸; (2)方法 1,在碱性环境下,用 H2O2 还原 C1O2 得到 NaC1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未:2OH-+2ClO2+H2O2=2ClO2-+O2+2H2O;温度较高时 H2O2 易分解,所以温 度不能超过 20℃,故答案为:2OH-+2ClO2+H2O2=2ClO2-+O2+2H2O;H2O2 温度较高时易分 解; (3)方法 2,ClO2 生成 ClO2-,应被还原,在阴极生成,电极方程式为:ClO2+e-=ClO2-,所 以在阴极上生成 NaC1O2,故答案为:阴极; (4)由 NaC1O2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NaClO2 饱和溶液中,温度低于 38℃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3H2O,温度高于 38℃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所以从 NaC1O2 溶溶液中获得 NaC1O2 的操作:加热温度至略低于 60°C,浓缩,冷却至略高于 38°C 结晶,过滤,洗涤,故答案为: 加热温度至略低于 60°C,浓缩,冷却至略高于 38°C 结晶,过滤,洗涤; (5)由 ClO2-+4I-+4H+=2H2O+2I2+Cl-、I2+2S2O32-=2I-+S4O62-可得关系式为:NaClO2~2I2~ 4S2O32-,n(NaClO2)= n(S2O32-)= ,则样品中 NaC1O2 的质量分数为: ;在滴定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结果偏高,可能 为碘负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更多的碘单质,消耗更多的 Na2S2O3,结果偏高,故答案为: ;4H++4I-+O2=I2+2H2O,消耗 Na2S2O3 增多,结果偏高; (6)盐酸浓度大时,NaC1O2 与浓 HCl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故答案为:亚氯酸钠 a 2000 -390.5bc 10 a × 1 4 31 bc 10 mol4 −× 3 3 1 10090.5 10 90.5 104 25bc bc a a − −× × × ×= 390.5 10bc a −×与较浓盐酸混合,氧化性还原性增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