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453306

大小:347.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 4 公司 东印度公司 东地公司 利凡特公司 人数(人) 288 46 157 比重(占总人数) 21.9% 23.4% 27.4% 2020 年期末历史学科测试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 西周初年在周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和各诸侯国都有明确的国、野之分。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 称为国,居住在国中的同族成员是国人;郊外称为野,居住在野的被征服地区的原住民则是野人。 国野之分表明西周( ) A. 中央集权式的制度构造 B. 基于血缘的管理架构 C. 权力继承方式的多样性 D. 宗法观念的逐渐淡化 2. 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 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的实现。”据此可知朱熹( ) A. 完成儒家体系重建 B. 用理学压抑人性发展 C. 主张儒学的世俗化 D. 阐发知行合一的准则 3. 梁启超称赞某位清代思想家说“遍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利害者,分类录出……学术之最大 特色,在反对向内的——主观的学问,而提倡向外的——客观的学问”。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倡导 ( ) A.工商皆本 B.反对专制 C.经世致用 D.唯物思想 4. 鸦片战争后,江苏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 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该现象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刺激 B.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农作物销路日渐不畅 D.洋货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5. 右图为 1911 年 10 月《时报》刊载的漫画《旗人改装图》,描绘了满人 妇女纷纷购买汉人妇女衣服,打扮成汉人,甚至硬将天足裹成小脚的场 面。这从侧面反映出( ) A.传统习俗阻碍社会变革 B.满清政府顺应民主潮流 C.排满革命加剧满汉矛盾 D.汉人传统渐成社会风尚 6. 1925 年,针对国民党右派掀起反苏反共的逆流的情况,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由毛泽东 起草的《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同志之通告》,通告指出:“若本党之革命策略,不出于联合苏俄, 不以占大多数的农工阶级为基础,不容纳主张农工阶级利益的共产派分子,则革命势力陷于孤立, 革命将不能成功。”这表明( ) A.国共合作已经全面破裂 B.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 C.两党阶级利益趋向一致 D.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 7. “它”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总结了新中国社会改造与社会建设的经验……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最高政治法律标志,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宪法”。材料中的“它”( ) A.确立了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 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首次提出人民民主原则理念 D.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8. 1955 年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苏联派遣专家援助指导,具体的施工建设、试验和实施由 我国专家自主探索,大桥施工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湖北省、武汉市数十万干部群众到工地 参加义务劳动。人人争作贡献,个个争当模范,仅用 2 年零 1 个月便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的 建成通车( ) A.反映了大跃进时代的建设热情 B.推动了中苏关系的长期友好 C.得益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D.体现出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9. 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二阶段,中国开始以一种发展的、全球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外交观念也随之 发生明显变化。这种观念的变化来自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总结,更受到政治和经济改革实际需要的 推动。这一阶段新中国( ) A.开始突破意识形态外交束缚 B.加快了重返联合国的步伐 C.调整了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D.全方位外交布局不断深化 10. 1978 年 9 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 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 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 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D.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 据《冒险企业和帝国》(1575-1630)中统计,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公司都有股份的人占比如下表所 示。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商业经营方式的发展 B.企业转属私人资本 C.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 D.金融控制手工工场 12. 高全喜认为:“光荣革命后,君主制在英国不是政治问题,而很好地转化为文化问题;贵族不再 是一种权力阶层,而是一种尊称,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他们维护了文明、礼仪、等级制下的尊 严感,在这个符号下逐渐沉淀为文化传统的普遍认同。”该学者意在说明( ) A.革命未削弱贵族的权力 B.柔性和解式的宪政历程 C.传统文化决定文明进程 D.制度转型消解阶级差别 2 / 4 13. 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 类的幸福。由此欧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以下言论体现该思潮的是( ) A.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B.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C.卢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D.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14. 某学者总结了二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 尤其是“七十七国集团”,以联合国讲坛为政治斗争的舞台,利用联合起来的集体力量,在维护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等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以上三者的共同作用在于( ) A.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B.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 C.促进了多极格局的形成 D.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分化 15. 以下是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两幅漫画。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位。除了证明其无法抑制所有走私之外,维持朝贡制度所需的花费亦成为国库日益沉重的负担。 在整个 16 世纪,明代朝廷默许葡萄牙人占据广东南部的澳门半岛,建立一个私人贸易中心,并 逐步开放福建的月港,让中国商人在官方监督下进行私人海洋贸易。只是这些举措仅可视为使繁 盛的对外贸易仍合法地依循朝贡贸易体系的权宜性让步。 ——摘编自罗威廉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丝绸之路”东西交流的特点。(3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分析变 化的原因。(5 分) A.霸权主义依然盛行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逆全球化思潮涌动 D.区域集团化受到挑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满分 55 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6. (12 分)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亚欧大陆的连接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它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越过葱岭,西至地中海 以达欧洲。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昭武九姓(中亚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 裔 的泛称),承担着东西交流的中介使命。……不仅如此,祆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 法的 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技术的传往西方,昭武九姓也是重要的中介。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海外贸易的繁荣渐渐改变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原先偏远无名的东部和南部沿海 地区渐渐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而一度为中国门户的西北诸省则渐渐沦为边远的 内地。……晚唐和北宋时的外贸业务主要以广州为中心,但到了南宋时,位居福建产茶、产瓷中 心的泉州后来居上,取代广州成为当时的外贸中心。 (3)据材料三,分析明朝时期“朝贡贸易”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 府“依循”朝贡贸易的消极影响。(4 分) ——费正清 《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远在汉朝时期贸易就与朝贡相关联。但明朝开国者朱元璋让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成为中 外贸易最主要的途径。但是朝贡贸易制度在满洲人征服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之前便已失去主导地3 / 4 17. (12 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始终伴随着古今、中西之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不再仅仅是某种科学知识,也不仅仅是某种科学方法论, 而是一种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陈独秀在《青年》发刊词中说,“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 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 也不仅仅是政体变革的目标,而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一种理想模式。人们应当用这种最高的 伦理精神代替原有文化体系中的纲常精神,也即以所谓的新道德代替原来的旧道德,以此摆脱“蒙 昧时代。” ——段培君《五四新文化的历史建构》 材料三 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 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 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整体性理性批判。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新文化运动之前,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对于“民主”或“科学”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核心诉求。 (3 分)据材料一,分析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认识的发展变化。(4 分)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有观点认为它“全盘性反传统”,从史 学研究的角度谈谈论证新文化运动是否“全盘性反传统”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2 分) (3)“古今、中西之争”严重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据材料三,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解 决“古今、中西之争”方面的基本经验。(3 分) 18. (11 分)权力制约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并不是说这三种权力不能有任何的关联,而是说一个部门不 能同时拥有两种或者三种全部的权力。这不意味着,立法权不可以由两个部门分享,比如说议会 行使主要的立法权,但是国王可以享有否决权,可以否决议会立法,这也被理解成国王部分地享 有立法权,这样的一种分享是为了牵制立法机构的权力,否则,它可以制定任何法律。三权分立 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关联和牵制,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 ——王建勋《美国宪法为何要实行分权制衡》 材料一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 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 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 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这一说法。 (2 分) (2)综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角度,结合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如何有效地制 约权力”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 右)(9 分)4 / 4 年代 事略 历史背景 1871 年曾国藩、李鸿章按容闳建 议,奏请招考幼童出洋学习技艺和 法律,得到批准。 1872 年 考取幼童出洋资格。 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 工程系并专习铁路工程。 修建滦河铁桥桥墩基础,建成滦河大 桥,并据此桥向关外修建关外铁路。 1878 年 当时美国自称为铁路世纪。 因甲午战争爆发,关外铁路工程停 顿。 因英俄两国争夺修路权,清政府不 得已采用自力修建办法。清政府设 邮传部管理铁路。 清政府对留学生回国多年且办事 历有成绩者,免试给予出身。詹天 佑被授予工科进士。 1894 年 克服技术难题,京张铁路关键工程居庸 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完工。1908 年 任考试回国留学生主试官,对学生谈话 称,自国外学了些知识回来,要为国家 做些贡献,要做事,不要只当官。 张勋复辟强行宣布詹天佑为邮传部尚 书,詹天佑在汉口拒绝到任。 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 中国铁路。唯恐主权受损,受命远赴海 参崴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 疲劳过度,因病逝世。 1910 年 1917 年 张勋拥护宣统帝溥仪在京复辟。 我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坚决要求 取消列强在华特权。会上出现列强 共同管理中国铁路之说。 1919 年 19. (10 分)教育改革在明治维新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随着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运动,教育改革开始了。1871 年增设文部省,颁布《学制》和《关 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观念,参照法美两国教育 体制,全国共设 8 所大学、256 所中学、53760 所小学,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统一的学校体制。 但由于政府有关人员急于求成和缺乏经验。而过于强调集中和划一,忽略了国家财力和人民生活 水平等现状,因此,政府 1879 年废止《学制》,代之以《教育令》,改变管理上过于集中的弊端, 实行地方管理,规定凡有私立小学的地方,不再设立公立小学,减轻国家负担。1880 年,针对 《教育令》颁布后又出现的地方自治体效率很低等弊端,颁布《修正教育令》,加强中央和地方 政府对学校的监督权力,强调国民义务教育,将修身课列为首位,加强德育教育,即忠君爱国教 育。《修正教育令》的颁布,表明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开始走向保守。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20. (10 分)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开拓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詹天佑年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目的。(4 分) (2)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并谈谈日本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6 分) 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 (1)据材料说明詹天佑的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之间的关系。(6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留给我们哪些物质遗产及精神遗产。(4 分)5 / 4 2020 年期末历史学科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合计 45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 5 题,合计 55 分。 16.(12 分) (1)特点:地理范围广;内容丰富;双向交流;粟特人承担中介使命,进行中 转贸易。(任答 3 点 3 分) (2)发展:对外贸易重心逐渐由西北转向东部和沿海地区;外贸中心转向手工 业发达地区。(2 分)原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工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的 南移。(3 分) (3)原因:走私活动的严重冲击;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2 分)消极影响:严 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 分) 17.(12 分) (1)诉求: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 分)发展:由提倡民主制度到民主 制度与民主思想并重;(2 分)由宣传科学知识到科学精神和 科学法则。(2 分) (2)态度:整体性理性批判。原则: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实证原则(2 分) (3)经验:反思(历史)、立足社会现实(或从实际出发);理性(批判)。(3 分) 18.(11 分) (1)举例:国会掌握立法权,但总统可以行使立法否决权;总统掌握行政权, 但国会可以用弹劾等形式限制总统;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 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需经总统提 名,经参议院 批准。(2 分) (2)评分标准 19.(10 分) (1)背景:废藩置县,中央集权的加强;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目的: 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观念;为明治维新提供人才保证;。(4 分) (2)特点:参照西方教育体制;通过行政力量(立法)推进;地方拥有一定教 育管理权;从开放转向保守,强化国民忠君意识;注重普及义务教育;(任答 4 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C D B D D A A B B A C 论点(3 分) 总论点 1 分,提出 3 个及以 上角度分论点得 2 分 论据及论证(6 分) 1689 年英国颁布《权利法 案》;美国 1787 年宪法。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形成了 责任内阁制;美国建立联邦 制、民主共和制;政党制度。 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制衡;美国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与 制衡; 用法律约束权力 使用 3 个不 同角度论据 论证得 6 分;使用两 个不同角度 论据论证得 4 分;使用 一个角度论 据论证得 2 分; 科学有效 地制约权 力,才能 防止权力 的滥用 用制度约束权力 用权力制衡权力 让人民监督权力 人民选举和监督政府等。6 / 4 4 分)启示:注重中央集中管理与地方管理的有机结合;教育改革要结合社会经 济状况,量力而行。(2 分) 20.(10 分) (1)关系: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1 分)说明:詹天佑得益于洋务运 动得以出国深造;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学习铁路工程技术;因清政府支持大力建 设铁路;因列强的欺凌鄙视激发起修路热情;因民族危机不断加 深铁路修建困难 重重。(5 分) (2)物质遗产:滦河大桥,京张铁路等。(1 分)精神遗产: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神;强烈的爱国情怀;捍卫民主政治理想的进步精神。(3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