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不等式 的解集是
3.若从甲,乙,丙, 丁 4 位同学中选出 3 名代表参加学校会议,则甲被
选中的概率是
4.某校为了了解教科研工作开展状况与教师年龄之间的关系,将该校不小
于 35 岁的 80 名教师按年龄分组,分组区间为[35,40), [40,45), [45,
50),[50,55), [5,60], 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这 80 名教师中
年龄小于 45 岁的人数有
A. 45
B. 46
C. 48
D. 50
5.过圆 上一点 M(-1.2)作圆的切线 l,则 l 的方程是
2 2cos sin8 8
π π− =
2 2 2 2. B. C. D. 4 4 2 2A − −
2 8x >
A. ( 2 2,2 2) B. ( , 2 2) (2 2, )
C. ( 4 2,4 2) D. ( , 4 2) (4 2, )
− −∞ − ∪ +∞
− −∞ − ∪ +∞
1 1 2 3 A. B. C. 4 3 D.3 4
2 2 5x y+ =6.两条平行直线 与 的距离是
7.如图,在三校锥 S-ABC 中, SB=SC=AB=AC=BC=4,
SA=2 3,则异面直线 SB 与 A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8.圆 的圆心为 C,直线 l 过点(0,3)且与圆 C 交于
A,B 两点,若△ABC 的面积为 3,则满足条件的直线 l 的条数为
A. 1
В. 2
C. 3
D.4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9.在 4 件产品中,有一等品 2 件,二等品 1 件(一等品与二等品都是正
品),次品 1 件,现从中任取 2 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件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1
3
0 A. 2 3 0 B. 2 5 0 C. 2 5 0 D. 2 5=x y x y x y x y+ − = − + = − − = + −
6 4 5 0x y− + = 3
2y x=
13 13 5 13 5 13. B. c. D. 13 26 13 26A
1 1 1 1 B. C. D. 8 8 4 4.A − −
2 2 2 2 2 0x y x y+ − − − =B.两件中有 1 件是次品的概率是1
2
C.两件都是正品的概率是1
3
D.两件中至少有 1 件是一等品的概率是5
6
10.关于异面直线 a, b,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A.过直线 a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β,使 b⊥β
B.过直线 a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β,使 b//β
C.在空间存在平面 β,使 a//β, b//β
D.在空间不存在平面 β,使 a⊥β, b⊥β
11.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上各有一个动点 M, N,若线段 MN 的最小
值为 ,则
A.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12π B.正方体的内切球的体积为π
3
C.正方体的棱长为 1 D.线段 MN 的最大值为
12.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 1765 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
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作△ABC,AB=AC=4,点 B(-1,3),点 C(4,-2),且其“欧拉线”与圆
M: 相切,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圆 M 上点到直线 的最小距离为 2 2
B.圆 M 上点到直线 的最大距离为 3 2
C.若点(x,y )在圆 M 上,则 的最小值是
D.圆 与圆 M 有公共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正确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13.已知两点 A(3,2), B(8,12),则直线 AB 的一般式方程为
________
3 1−
3 1+
2 2 2( 3)x y r− + =
3 0x y− + =
3 0x y− + =
3x y+ 3 2 2−
2 2( 1) ( ) 8x a y a− − + − =
[1 2 2,1 2 2]− +14.用半圆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筒,该圆锥筒的高为 3,则半圆形纸片的
半径为________
15.设 ,用 t 的代数式表示 cos2x=________,用 t 的代数式表示
cos3x=________
16.在△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面积为 S,且
满足 ,b+c=2,则 S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
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在△ABC 中,角 A, B, C 对边分别为 a,b, c,若
(1)求 c 的值;
(2)求 sinC 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 .
(1)求 tanβ:
(2)求 sin2α.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其中 a∈R).
(1)当 a=-1 时,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f(x)<0;
(2)若 f(x)≥-1 的解集为 R,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正方体 中, E 为棱 DD1 的中点,求证:
(1) BD1∥平面 EAC;
(2)平面 EAC⊥平面 AB1C.
cos x t=
2 2( )a b c S− − =
60 , 1, 3ABCA b S°= = =
1tan( ) , tan 23
α β α+ = = −
2( ) ( 3) 2f x ax a x= + − +
1 1 1 1ABCD A B C D−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圆 C:
(1)若圆 C 与 x 轴相切,求实数 a 的值;
(2)若 M, N 为圆 C 上不同的两点,过点 M, N 分别作圆 C 的切线
,若 与 相交于点 P,圆 C 上异于 M, N 另有一点 Q,满足
,若直线: : 上存在唯一的一个点 T,使得
,求实数 a 的值.
22.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梯形 ABCD 中, ,如
图(1)所示.现将△ABC 沿边 BC 翻折至△A'BC ,记二面角 A'—BC—D 的大
小为 θ.
(1)当 θ=90°时,如图(2)所示,过点 B 作平面与 A‘D 垂直,分别交
于点 E,F,求点 E 到平面 的距离;
(2)当 时,如图(3)所示,求二面角 的正切值
2 2 24 2 0x y x ay a+ + − + =
1 2,l l 1l 2l
60MON °= 1l 6 0x y− − =
2TP OC=
1, 60 , 90 , 45AB A ABC CBD° ° °= ∠ = ∠ = ∠ =
,AC A D′ ′
A BF′
30θ °= A CD B′ −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 C 2.B 3.D 4.C 5.B 6.D 7.A 8.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9.BD 10.BCD 11.AD 12.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2x-y-4=0 14.2 15. (2 分+3 分) 16.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
解:(1)在 中, ,
所以 ,所以 ;…………………………3 分
(2)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 ,……………………7 分
在 中,由正弦定理得: ,
所以 .………………………………………………10 分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1) ,
因为 , ,所以 ………………6 分
(2) ,…………10 分
因为 ,所以 .………………………………12 分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1)当 时,由 得, ,
所以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4 分
2 32 1 4 3t t t− −, 4
17
ABC∆ 1 sin 32ABCS bc A∆ = =
1 3 32 2b c× × × = 4c =
ABC∆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2 2 11 4 2 1 4 132a = + − × × × = 13a =
ABC∆
sin sin
a c
A C
=
sin 2 39sin 13
c AC a
= =
tan( ) tantan = tan( ) 1 tan( )tan
α β αβ α β α α β α
+ −+ − = + +
1tan( ) 3
α β+ = tan 2α = − tan =7β
2 2 2
2sin cos 2tansin 2 2sin cos sin cos tan 1
α α αα α α α α α= = =+ +
tan 2α = − 4sin 2 5
α = −
1a = − ( ) 0f x < 2 4 2 0x x− − + <
2 4 2 0x x+ − > ( 6 2) ( 6 2 )−∞ − − − + ∞, ,(2)因为 解集为 ,所以 在 恒成立,
当 时,得 ,不合题意;………………6 分
当 时,由 在 恒成立,
得 ,………………………10 分
所以 ……………………12 分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证明:(1)连接 BD 交 AC 与 O,连接 OE,
因为 O 是 BD 中点, 是棱 的中点,
所以 OE∥BD1,又 BD1 平面 ,OE⊂平面 ,
所以 ∥平面 ;………………………6 分
(2)方法一:连接 ,设正方体边长为 1
在△ 中, , 是 中点,得 , 同
理 , 故 为 所成二面角的平
面角,
在△ 中, , ,
得
故
故平面 平面 ………………………12 分
法二:连接 ,在正方体 中,
面 , 面 ,得
是正方形,得 ,又 ,
得 面 , 面 ,故
∥ 得 ,
( ) 1f x −≥ R 2 ( 3) 2 1ax a x+ − + −≥ R
0a = 3 2 1x− + −≥
0a > 2 ( 3) 3 0ax a x+ − + ≥ R
2
0
( 3) 12 0
a
a a
>
− − ≤
9 6 2 9 6 2a− +≤ ≤
E 1DD
⊄ EAC EAC
1BD EAC
1 1B O B E,
AEC EA EC= O AC OE AC⊥
1OB AC⊥ 1EOB∠ 1E AC B− −
1EOB 3
2OE = 1
6
2B O = 1
3
2B E =
2 2 2
1 1OE B E B O+ =
1=90EOB∠ °
EAC ⊥ 1AB C
1A B 1 1 1 1ABCD A B C D−
1 1A D ⊥ 1 1ABB A 1AB ⊂ 1 1ABB A 1 1A D ⊥ 1AB
1 1ABB A 1A B ⊥ 1AB 1 1 1 1A B A D A=
1AB ⊥ 1 1A BD 1BD ⊂ 1 1A BD 1AB ⊥ 1BD
OE 1BD 1OE AB⊥
A1 B1
B1D1
A B
CD
E
O在△ 中, , 是 中点,得
又 ,得 面 , 平面
故平面 平面 .………………………12 分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1)圆 的方程可以化为: ,
所以圆心 ,半径为 2,
因为圆 与 轴相切,所以 ,所以 .………………………4 分
(2)因为点 在圆 上,且 ,
所以 ,
因为 分别是圆 的切线,
所以 ,即点 在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上,
所以点 的轨迹方程为 ,………………………6 分
设 , ,
由 得,
所以 ,即 ,所以 ,……………8 分
因为直线 上一存在唯一点 ,使得 ,
所以 只有一组解,………………………10 分
所以 ,所以 .………………………12 分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1)因为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 ,所以 ,
因为 , ,所以
又 , ,
AEC EA EC= O AC OE AC⊥
1AB AC A= OE ⊥ 1AB C OE ⊂ EAC
EAC ⊥ 1AB C
C 2 2( 2) ( ) 4x y a+ + − =
( 2 )C a− ,
C x | | 2a = 2a = ±
M N, C 60MQN∠ =
120MCN∠ =
PM PN, C
4PC = P C 4
P 2 2( 2) ( ) 16x y a+ + − =
0 0( )T x y, ( )P m n,
2TP OC=
0 0( ) 2( 2 )m x n y a− − = −, ,
0
0
4
2
m x
n y a
− = −
− =
0
0
4
2
m x
n y a
= −
= +
2 2
0 0( 2) ( ) 16x y a− + + =
l 6 0x y− − = T 2TP OC=
2 2
0 0
0 0
( 2) ( ) 16
6 0
x y a
x y
− + + = − − =
| 2 6| 4
2
a+ − = 4 4 2a = ±
'A BC ⊥ BCD 'A BC BCD BC=
CD BC⊥ CD ⊂ BCD
CD ⊥ 'A BC BE ⊂ 'A BC CD BE⊥
'A D BEF⊥ 平面 BE BEF⊂ 平面 'A D BE⊥
'CD A D D= ' 'CD A D A CD⊂, 平面所以 ,又 ,所以 ,………………………2 分
在 中, ,
又 , , ,
所以 ,又 ,所以 ,
在 中, ,所以 ,
在 中, ,………………………4 分
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因为 ,所以 ,
所以 ;……………………………………………………………6 分
(2)过点 作直线 // ,过 作 交 于点 .因为 ,所以 ,
又因为 ,所以 就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所以 ,因为 ,所以 ,……………………8 分
过点 作 交 于点 ,连接 ,
因为 , , ,所以 ,
又 ,所以
又因为 , ,
所以 ,………………10 分
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 ,
所以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在 中, ,
所以二面角 的正切值为 .…………………………………12 分
'BE A CD⊥ 平面 ' 'A C A CD⊂ 平面 'BE A C⊥
'Rt A BC∆ 3= 2
A B BCBE A C
′ ⋅= ′
'A BC BCD⊥平面 平面 'A BC BCD BC=平面 平面 'A B BC⊥ ' 'A B A BC⊂ 面
'A B BCD⊥ 平面 BD BCD⊂ 平面 'A B BD⊥
'Rt A BD∆ 6
7
A B BDBF A D
′ ⋅= =′
2 2 1'
7
A F A B A F′ ′= − =
Rt BEF∆ 2 2 3
2 7
EF BF BE= − =
E A BF′ d ' 'A BEF E A BFV V− −
=
'
1 1'3 3BEF A BFS A F S d∆ ∆
⋅ = ⋅
6
8d =
B l CD 'A 'A H l⊥ l H CD BC⊥ l BC⊥
'A B BC⊥ 'A BH∠ 'A BC D− −
' 30A BH∠ = ° ' 1A B = 1' 2A H =
H HQ CD⊥ CD Q 'A Q
'BC A B⊥ BC l⊥ 'l A B B= 'BC A BH⊥ 平面
BC BCD⊂ 平面 'BCD A BH⊥平面 平面
'BCD A BH l=平面 平面 'A H l⊥ ' 'A H A BH⊂ 平面
'A H BCD⊥ 平面
HQ CD⊥ 'CD A HQ⊥ 平面
' 'A Q A CD⊂ 平面 'CD A Q⊥
'A QH∠ A CD B′− −
'Rt A QH∆ ' 3tan ' 6
A HA QH HQ
∠ = =
A CD B′− − 3
6
A′
B
C D
Q
H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