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一轮总复习课时练习
练习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均处 25 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
位)的罚金。”这说明当时罗马 ( )
A.法律只保护富有者的利益 B.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C.法律规定具有一定教条性 D.公共利益高于私人的利益
2.随着罗马法的逐渐发展,除了契约内容之外,当事人是否尽到了诚信义务也开始进入司法审判的考
虑当中。相对于机械性的严法诉讼,诚信诉讼既要求审判员理性的审判,也要求当事人禀有诚实善良
的心态。这说明罗马法 ( )
A.坚持中庸审判原则 B.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C.审判程序十分完善 D.赋予公民平等权利
3.罗马帝国内贸易商品包括食品和原料,如埃及和西西里的谷物,高卢、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酒,埃及
和小亚细亚的羊毛和麻等,西班牙、高卢、腓尼基的织物和玻璃器皿,以及小亚细亚、埃及和非洲的
奴隶等。在上述状况影响下,罗马法律的发展 ( )
A.开始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
B.形成了调节平民贵族之间关系的法律
C.促进了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D.产生了适用于罗马所有自由民的法律
4.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某种凭借允许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存在过
源自万物本性、要求人们正确地行为和阻止人们犯罪的理性,它成为法律并非始于它成文之日,而是
始于它产生之时。”该材料表明 ( )
A.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B.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
C.罗马法至今仍有其适用性 D.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5.《十二铜表法》采用固定罚金制,一些贵族依仗其钱财众多随意侵辱他人。于是,法官以受害人人
身被侵辱所遭受的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这体现出 ( )
A.法官可随意解释罗马法 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公平正义理念得到伸张 D.法律优先保护弱者利益
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其神圣性不可能被贬低,其合法性不可能被扭曲,其效力不
可能被废止;我们不能通过元老院抑或公民大会的命令来驱逐它,我们无须诉诸任何人来确定和解释
它;谁若违背之,哪怕他逃避了对他的行为做出的其他相应惩罚,也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这说明当
时罗马 ( )
A.法律极其复杂严苛 B.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C.法律代表所有人的利益 D.法律由权威法学家解释
7. 11 世纪末,随着《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一场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运动,大力
强调罗马法效力的属地原则:“在一国范围内,一切人和事都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这说明 ( )
A.罗马法理念已经在西欧社会全面复兴
B.西方社会的法制观念孕育于古代罗马
C.罗马法满足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法律需求
D.罗马法复兴运动满足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8. “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
政治体制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 ( )
A.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B.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D.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
9. 14 世纪,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他们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
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 )
A.法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 B.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与教会法相融合 D.人文主义淡化宗教信仰10.罗马法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 25 岁,后改为男子进入 25 岁即可。
再后来男子满 20 岁、女子满 18 岁,证明其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视为法定的
“成年人”。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 )
A.崇尚正义的精神 B.男女同权的原则
C.求实灵活的特点 D.重视私法的倾向
11.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保留了共和国传统的官职和政府形式,但政府所有重要的
政令都出自他手,常备军将领也只对他一人负责。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帝国是 ( )
A.军事政治集权的共和政体 B.军人皇帝的专制独裁政权
C.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混合物 D.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
12.《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
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13.公元 3 世纪晚期的罗马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假如你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一件价值较高的物品,那么你
可以把钱退给买方并在法官的主持下收回该物品;或者在买方同意的情况下由买方再支付少收的价款
部分。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 )
A.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忽视私有财产保护 D.对法律正义价值的追求
14.公元前 242 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的事件,其主
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现状等,使合法而不合
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
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 )
A.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们安宁而幸福的生
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
说明他 ( )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批判了公民法的狭隘
C.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D.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16. 12 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
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这反映出罗马法 ( )
A.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C.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
17.公元前 367 年,罗马通过法案规定:平民所欠债款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应作债款的本金计算,
尚未还清的本金,分三年偿还;并规定两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名由平民充任。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 )
A.债务奴役制正式被废除 B.平民在斗争中取得了一定胜利
C.贵族失去了司法垄断权 D.平民开始登上国家的政治舞台
18.在罗马人看来,指定继承人是一件类似于立法性质的重大事件,因此必须经民众大会举行特别仪式。
只有在大会上成立的遗嘱,才为市民法所承认。由此可知,古罗马的市民法 ( )
A.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司法程序的完整性 D.立法来源的多元化
19.表是古罗马不同时期对释奴财产的规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罗马法 ( )
内容 出处
如若被释奴死后既无遗嘱,又无直系继承人,则
保护人有权继承其财产;而若该释奴立有遗嘱,
或有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不得染指其遗产
《十二铜表法》
释奴必须在遗嘱中将其财产之半数赠与保护人;
如果释奴临死时没有留遗嘱,保护人可以按法令
规定对其半数遗产照取不误
《最高法官令》(公元 2 世纪
初)
A.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B.适应了帝国统治的需要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维护奴隶主的阶级利益20.罗马法规定: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等自行夺回其所有物的,即丧失
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这说明古代罗马 ( )
A.财产私有原则遭到破坏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重视维护罗马公民的权利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21.古代罗马重视公民的令名(名誉),社会根据个人道德水平赋予公民适当的地位。法律规定令名的
好坏影响公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资格以及是否享有全部的公权和私权。这一举措 ( )
A.体现了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B.遵循了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
C.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D.推动了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
22.公元 12 至 16 世纪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到
法律实践中去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中有关调整物权和契约的法律十分发达。这
能说明罗马法是建立在古罗马 ( )
A.幅员辽阔的疆域之上 B.发达的私有商品经济之上
C.复杂的阶级关系之上 D.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
官员。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
《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
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一条:春
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简单释义为:春天二月以后,不可以砍伐山中的树木、木材,不可以在
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
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此外,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
后世法律的制定。比如《法律答问》,这部分内容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条,而是通过问答的方
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直接给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这样的问答有效地解释了法律,解释了
罪名有助于司法审判的精准。这种方式,到了后世经常使用。——摘编自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
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
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
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
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
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
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摘编自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法律与罗马法产生的不同背景,并谈谈对当今中国法制
建设的启示。
24.两汉、魏晋时期的中国文献中常见对大秦国(古罗马帝国)的记载(见下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类别 文献及成书年代 记载
《史记》
(西汉)
黎轩(即后人所谓的大秦)地
处大月氏西约数千里的安息
之北,安息长老传言,条支有
弱水、西王母地理位置
《抱朴子》
(东晋)
(大秦)地方三万里,最大国
也
风土人情
《魏略》
(魏晋之际)
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
北数千里,置诸小王甚多《后汉纪》
(东晋)
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以石为
城郭,周圜百余里
《晋书》
(唐)
城中屋宇皆以珊瑚为搅柄,
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
《后汉纪》
(东晋)
王无常人,国中有灾异,风不
时节,辄放去之,而求贤人为
王,放者终无怨
政治概况
《抱朴子》
(东晋)
此国不畜奴婢,虽国王夫妇,
犹躬耕籍田,亲自居桑织经;
此国不用刑罚,人民温睦,皆
多寿考;国人谈虚说妙,唇理
绝殊
《后汉纪》
(东晋)
人皆粗长大、平正若中国人
《无上秘要》
(北周)
有药名“大秦玄坚”,能使
上飞轻举,超体霄真,此乃天
仙之所服,飞神之所研
人物形象
《北堂书钞》
(唐)
昆仑之东十万里有大秦之
国,人长三十丈,寿万八千
岁,不知禾稼,但食沙石
——根据庞乃明《古代中国的罗马帝国形象》整理
辨析上述古籍记载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合理的信息,任选一个角度,探讨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认
识。(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参考答案
1-5.CBDBC
6-10.BBBBC
11-15.DDDCC
16-20.CBBDD
21.C
22.B
23:(1)特点:涉及范围广;关注农业(关注生态);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对后世影响大。评价:积极方
面,秦法内容十分丰富、细致,有利于秦王朝巩固统一;消极方面,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致使
秦朝速亡。
(2)不同:政治环境不同,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秦朝重视法治;古罗马平民力量
强大,影响了法律制定。经济基础不同,秦朝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
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不同,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古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启示:完
善社会主义法治;注意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借鉴世界先进法治经验等。
24: 角度: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识
观点: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知,既有其合理的成分,也存在与现实脱节的臆想。
论证:东晋人对大秦国政治方面的记载散见于《后汉纪》与《抱朴子》。其中“国人谈虚说妙,唇理
绝殊”的记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说法则与事实不符。一方面,在古代
雅典,由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观需要以及智者学派等影响,社会上辩论风气盛行。这种风气影响到后
来的古罗马,导致罗马人也热衷“谈虚说妙”“唇理绝殊”。另一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存在大
量奴隶,罗马也有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足证“不畜奴婢”“不用刑罚”之说有误。自
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对西方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一方面由于空间上的阻隔,古代中国人无
法全面、真实地对其加以认识。另一方面,有感于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宗主豪强控制庞大
人口的现实,时人塑造出“贤人为王”“人民温睦”“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大秦印象。这种印
象失真却美好,为时人苦闷的内心带去一丝慰藉。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魏晋时期的中国人模糊地了解到古罗马帝国的政治状况。
这种了解真假参半,有一部分如实地反映了现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中国人基于社会现实而形成
的主观臆想。这种认识是特定时空环境下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