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测试范围:第 22、23 课 时间:45 分钟 满分:45 分]
一、基础清(23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 分)
丈夫之冠( ) 往之女家( )
曾益( ) 法家拂士( )
山北之塞( ) 始龀( )
无穷匮也( ) 一厝朔东(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4)达于汉阴,可乎?( )
(5)杂然相许。( )
(6)且焉置土石?( )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苦”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必先苦其心志。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饿其体肤。
4.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B.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C.甚矣,汝之不惠!
D.河曲智叟亡以应。
5.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4 分)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3)方七百里,高万仞。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4)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默写填空。(4 分)
(1)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孟子从反面论述国家也需要磨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素养清 (4 分)
8.(国学题)根据你的理解,填诗句。(2 分)
(1)杜甫在《春望》中运用借代手法,描写战争漫长、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雁门太守行》中写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
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题)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个问题。(2 分)(1)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请你参照示例把下面九项内容分
为三组。(只写序号)(1 分)
示例:墨家——墨子——快马加鞭
①儒家 ②愚公移山 ③孙子 ④道家
⑤孟子 ⑥知己知彼 ⑦兵家
⑧舍生取义 ⑨列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当今社会,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谈谈你的看法。(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阅读清(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9 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
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
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③瓶:水瓶。④钵:和
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汝之不惠( )
(3)帝感其诚( )
(4)越明年(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海/辍耕之垄上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由此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
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支持。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
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的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
什么不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2018·天津】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练习。(9 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安乐也。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田地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
C.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告诉
15.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百里奚举于市
B.必先苦其心志
C.空乏其身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6.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
凡的事业。
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第一单元 周周清(一)
一、基础清
1. guàn rǔ zēng bì sè chèn kuì cuò(每空 0.5 分,共 4 分)
2. (1)动词,到 (2)准则,标准 (3)了解、明白 (4)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5)
赞同 (6)哪里(每空 0.5 分,共 3 分)
3. D(2 分)4. B(2 分) 解析:A 项“女”同“汝”,译为“你”;C 项“惠”同“慧”,译为“聪明”;D
项“亡”同“无”,译为“没有”。所以选 B。
5. (1)兼词,相当于“之于” 众,许多
(2)选拔、任用 往上托,往上伸
(3)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四个角都是 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
体
(4)担心什么 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每个 0.5 分,共 4
分)
6. (1)(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
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2)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
才能。
(3)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所以能
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4)苦于山北的阻塞,出出进进须绕远。(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7. (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每小题 1 分,错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二、素养清
8. (1)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1 分)
(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1 分)
9. (1)①⑤⑧/④⑨②/⑦③⑥(1 分)(2)示例:需要。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只有拥
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不断前行。(1 分)
三、阅读清
(一)10. (1)用箕畚装土石。(2)同“慧”,聪明。
(3)被……感动。(4)到、至。(每小题 0.5 分)
11.D(2 分) 解析:A 项中“其”分别是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B
项中“而”分别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 项中“以”意思分别是把/因
为。D 项中“以”都是“去、往”的意思。
12. A(2 分) 解析:愚公之妻只是有疑,并没有坚决反对。
13. 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②【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3 分)
【参考译文】【乙】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
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
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
顺江而下,尚且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西部
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
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二)14. D(3 分)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
的“喻”:了解、明白。
15. D(3 分) 解析:考查通假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衡”同“横”,
梗塞、不顺。16. B(3 分) 解析:B 项说法过于绝对。这六个人的经历都是吃得苦中苦,方
为人上人的典型例子。
第六单元测试题(二)
[测试范围:第六单元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清(22 分)
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冠礼 傅说 夯实 虞国
②拂士 荷担 箕畚 始龀
③棘门 被甲 按辔 介胄
④曩者 燕脂 折戟 穷匮
A.guàn yuè hāng yú
B.bì hé běn chèn
C.jīng pī pèi zhòu
D.nǎng yān jí kuì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 分)
A.往之女家 B.固不可彻
C.曾益其所不能 D.始一反焉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2 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2)富贵不能淫( )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4 分)
(1)行拂乱其所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2)居天下之广居( )
居天下之广居( )
(3)军霸上( )
至霸上及棘门军( )
(4)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以备胡( )
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 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所以动心忍性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惩山北之塞
C.何苦而不平 居无何
D.使人称谢 富贵不能淫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名句积累。(4 分)
(1)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
危急形势,写出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
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
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列子,名御寇,郑国人,
战国前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
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二、素养清 (13 分)9.(国学题)默写填空。(3 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中以诗入词,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
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的《采桑子》一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
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翠绿的荷叶,嫣红的荷花,给人以清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
万里赞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
梦令》中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口语交际题)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
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此,你打算在校门口的留言板上留言,劝告同
学们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你会怎么写呢?(要求:尽量化用所学诗词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1.综合性学习。(7 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以“会
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会诗词】(2 分)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
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
填在横线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
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乙)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2)【咏经典】(2 分)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
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
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
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____________
(3)【信中国】(3 分)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
儿们的一封信,信中他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
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 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
与祝英台》。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阅读清(52 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古诗,完成练习。(8 分)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请简要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 诗中表现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2 分)
15.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练习。(16 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
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
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改动)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 分)
(1)七里之郭( )
(2)委而去之( )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4)天下顺之( )
(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6)使者不说( )
17.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1)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苟无民,何有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9.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 分)
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①________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
不同,【甲】文大量使用②________、③________句,语言气势磅礴;
【乙】文则大量运用④________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2 分)
藩国名臣
[明]朱国祯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
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
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
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
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
治五子一人,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为讲说甚详恳 二虫尽为所吞
C.以身先之 太医以王命聚之
D.书其面曰 其真无马邪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1)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3.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直击中考阅读题。(16 分)【2019·山西模拟】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4 分)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③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③陌:指道路。
24.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5.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019·广安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12 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
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
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
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
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跌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2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1)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公治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犹夷不能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8.【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29.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 写作清(33 分)
30.【2019·通辽】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时光荏苒,日月如
梭,让我懂得了光阴的可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学会了奉献;跌
倒了再爬起来,我变得更加坚强……
作为中学生的你,已走过十几个春秋,你一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收获。
请以《经历,让我收获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全,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
真情实感。②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
称一律用“×××”代替。③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600 字以上。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试
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第六单元 周周清(二)
一、基础清
1. A(2 分) 解析:B 项“hé”应为“hè”;C 项“jīnɡ”应为“jí”;D 项“jí”应为“jǐ”。
2. B(2 分) 解析:A 项“女”同“汝”;C 项“曾”同“增”;D 项“反”同“返”。
3.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3)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4)名词用作动词,“下诏”(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
4. (1)动词,违背 同“弼”,辅佐
(2)动词,居住 名词,住宅
(3)动词,驻军,驻扎 名词,军营
(4)介词,译为“让” 连词,表目的,译为“来”(每空 0.5 分,共 4 分)
5. D(2 分)
6. (1)得志的时候,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
己的道路。
(2)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
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就常常会灭亡。
(3)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4)军营将士都穿着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7. (1)此中有真意
(2)九万里风鹏正举
(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8. C(2 分) 解析:《史记》不是“编年体史书”,而是“纪传体通史”。
二、素养清
9.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3)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0. 示例:绿水逶迤,桃红柳绿,洁净校园,污之可惜!(3 分)
11. (1)(2 分)C B
解析:可根据课文中相应词的内容与格式来判断是什么词牌。
(2)(2 分)咏诗词弘扬传统
(3)(3 分)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三、阅读清
(一)12. 示例: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写出了敌军人马众
多、来势凶猛;(1 分)“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的险恶,“城欲摧”表现
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1 分)
13. 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2 分)
14. 心远 悠然(每空 1 分,共 2 分)15.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
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2 分)
(二)16. (1)外城 (2)离开
(3)限制 (4)归顺,服从
(5)派,派遣
(6)同“悦”,愉快(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7. (1)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8. (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
就少。(2 分)
(2)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2 分)
19. ①以民为本 ②排比 ③对偶 ④反问(每空 1 分,共 4 分)
(三)20. (1)每天 (2)以……为耻 (3)陪同
(4)留下(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21. C(2 分)
22. (1)(赵准)从早到晚没有萎靡神色,不苟言笑。
(2)第五个儿子非常高傲放纵,即使是太守对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每小题
1.5 分,共 3 分)
23. 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3 分)
【参考译文】
赵准,藁城人,高个儿,胡须美,性情刚强坚毅、方正严肃,从早到晚
没有萎靡神色,不苟言笑。(赵准)二十多岁才开始读书。当时有一个聪明的
少年,每天能背诵几千字的书,赵先生以不如他为耻辱,每天所背诵的书一定要和他等同,白天背诵的数量不足,就整夜读书以至忘记了睡觉。(赵准)
在顺天府乡试中中举,做了学官。藩王令诸郡王都(跟随赵准)学习经学,(赵
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门下弟子常有几十人。(赵准)规矩尺度很是严
格,诸生走路站立都合乎规范。(赵准)尤其重视背诵,(他)以身作则,不知
疲倦,诸生陪同在侧很是敬畏。当时太守有十个儿子,第五个儿子非常高傲
放纵,即使是太守对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一天,(太守)听闻赵先生严厉,就
亲自带着他的第五个儿子来,并且留下一块荆朴,宽二寸,厚半寸,在它上
面写道:“专治第五子一个人,不要涉及其他学生。”诸子一旦远远看见,
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四)24. 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1 分)傍水而开
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
的春意。(1 分)
25. 后两句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般落于水
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1 分)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
想与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1 分)
26. (1)改变 (2)穷尽 (3)修建 (4)决断或决定(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
27. (1)(他们)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2 分)
(2)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很值得
考虑。 (2 分)
28.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空 1 分,共 2 分)
29. 愚公坚定信念,移山成功;鲁公畏首畏尾,修园失败。(2 分)我从中获得
的启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
前,坚持到底就会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通过“愚”与“智”的对比等,
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
不懈的道理;【乙】文鲁公修园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修园失
败。可以根据以上内容写出启示。
【参考译文】【乙】
鲁公修建园子,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
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积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
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鲁公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儿女跌倒吗?”鲁公又
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
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
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
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子这件)事情就又放下来了。
四、写作清
30. (33 分)【写作思路】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审题可知,题目中的横线处
应填的是某一次的经历带给“我”的收获,可以是某种感情,可以是某种感
悟,也可以是某种品质。比如,收获快乐、收获友情、收获自信、收获乐
观,等等。写作本文,应以某一次的经历为写作的重点,以自己从这次经
历中得到的收获为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
例文:
经历,让我收获顿悟
我市著名画家刘翌先生在人民公园举办个人画展,我出于一种兴趣,就
趁周末时间,撑一把纸伞,在蒙蒙细雨中,独自去了人民公园。这里古木参
天,菊香叶黄,曲径通幽,墨香飘散,别有洞天,让我流连忘返。一进展厅,就能看见一张巨幅国画,题为《莲花盛世图》,这幅画取材于
我市旅游名山——莲花山。这幅画气势磅礴,点染到位,取景独特,浓淡适
宜,展现出我市崭新的风貌, 给人气吞山河之感,让人看了顿时有一种置身
山林、心旷神怡、把酒临风的豪迈气概。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对画展越来越感兴趣了。
再往里走,一幅《小儿摘莲图》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幅画以辛弃疾
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为题,画出小儿俯身溪边摘莲蓬的调皮、
爸爸提包搭衣的悠闲、妈妈伸手欲助孩子的紧张,神韵毕现,神情惟妙惟肖,
令人忍俊不禁。旁边是一片碧绿的荷塘,一片片硕大的荷叶像绿色的伞盖,
粉红的荷花娇艳欲滴,红花还需绿叶配,多么生动逼真的画面呀,我沉浸在
令人舒适的图画中,心里暗暗佩服画家的生花妙笔。
在这幅画前,我流连忘返,反复品味,我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以前我写作文时,总是为没有素材而发愁,参观了这次画展以后,我突然明
白了:任何事物的微妙之处,都能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找得到,只是我们缺
少耐心去仔细地观察罢了。
这次参观画展的经历,让我顿悟:生活中的感动,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产生动人心魄的魅力,引发我们强烈的共鸣。朱自
清的《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艰难攀爬的动作,多么平凡的几个动词,
在作者的笔下,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影响了很多人,令无数读者赞叹不
已。
阿尔卑斯山谷的公路旁有一则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公路两旁景
物极美,可是许多人都是坐着汽车急驶而过,对路旁的美景无意一顾。这是
多么遗憾的事情呀!我庆幸参观了这次画展,它让我在经历中顿悟!【总评】本文写了作者参观画展的经历,作者从画作中,从这次画展中,
领悟出一个道理:仔细观察生活,用心去体悟,就一定会有收获。文章先叙
后议,卒章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