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县 自治旗 市辖区 县级市 特区 林区)
乡(民族乡) 镇 街道
中国的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4 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5 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3 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
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
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
东、海南、合湾
2 个特列行政区:香港、澳门
秦岭地理意义
①1 月 0°C 等温线②亚热带和暖温带③800mm
等降水量线④湿润和半湿润⑤常绿阔叶林和落叶
阔叶林⑥河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无有结冰期.含
沙量小大⑦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⑧水田和旱地⑨
水稻和小麦⑩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海拔 3000-5000 米
第二阶梯:三大高原、三大盆地,海拔 1000- 2000 米2
第三阶梯: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
青藏高原
面积大,占我国总面积的 1/4
相对高度低,“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湖泊,多大河源头
聚落(人口、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盛产青稞,太阳能与水能丰富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 1000-1500m 以上
长期外力作用,地面坦荡,起伏和缓,山脉少
草原广布,中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
有丰富的铁、稀土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黄土高原
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多煤、梯田、窑洞(黄土直立性好和气候较干旱),盛
产小米(主要粮食作物谷子)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平均海拔 1 000 -2000 米
岩溶地貌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
利于发展旅游
高原上多小型山间盆地,即“坝子”是人口、农业主
要分布区
有丰富的铁、煤、铜、汞、铝土、锡、钛等矿产
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地势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 800-1300 米;盆缘山麓地带有绿洲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绿洲分布特点和环境承载力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环境承载力低;
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合适的水源条件,
依托绿洲发展
准噶尔盆地
第二大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多风蚀地貌;地势
东高西低,平均海拔 500 -1000 米西侧山间有缺口
西侧山间的缺口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西部山脉
喇叭口形状,来自北大西洋、北冰洋水汽受地形的
影响,狭管效应,风力大;阿尔泰山南坡、天山北坡迎
风,坡,多地形雨,主要的山地牧场
四川盆地
北高南低,平均海拔 300--600 米;盆地内部自西向东
分布低山、丘陵和平原
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东北平原:
中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 200 米以下,
三部分组成,广泛分布着黑土,三江平原多沼泽3
沃野千里,农业商品率高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大部分海拔 50m 以下,地表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最低平,大部分海拔 50 米以下,河网密布,
“鱼米之乡”
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
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
中国的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地形多种多样,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有利条
件;山区面积广大对农田耕作带来诸多不便
交通:山区面积广大,对交通发展、对外联系等方
面带来了诸多不便
中国的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有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
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
河流:制约河流的流向,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
资源:地势过渡地带形成巨大落差,蕴藏丰
富的水能;峡谷、瀑布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气候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月等温线:
读数值
趋势: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东高西低
差值:48℃~56℃(-28℃~-32℃ 20℃~24℃)
读疏密
山地等温线密集,平原等温线稀疏
读极值
最低温在黑龙江北部,最高温在海南南部
成因:北方较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低,白昼短
地面积雪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山地阻挡冬季风且使冷空气下沉增温
七月等温线
趋势: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4
差值:20℃~28℃
山地等温线密集,平原等温线稀疏
阶梯交界处等温线弯曲,单一地形等温线平直
最低温在青藏高原,最高温在吐鲁番盆地
成因:北方较南方为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但
白昼长,热量不比南方少多少
南北方受夏季风海风影响,温暖湿润
青藏高原夏季最低温的原因:
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雪
山,反射率强
吐鲁番夏季最高温的原因:
深居内陆,距海远,升温快;降水少,晴天多,太
阳辐射强;盆地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气流下
沉增温;地表沙漠广布,吸热快
温度带
划分依据:积温(某一段时间逐日均温≥10℃持续
期间日均温的总和)
寒温带:一年一熟(黑龙江、内蒙古北部)——
春小麦,马铃薯
中温带:一年一熟(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北疆)——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暖温带: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北方、辽宁南
部、南疆)——冬小麦、玉米、花生、苹果
亚热带:一年两熟至三熟(南方)——水稻、
油菜、茶叶、柑橘
热带:一年三熟——水稻、甘蔗、香蕉、椰子
青藏垂直温度带:一年一熟(青藏河谷地带,
川西地区)——青稞、春小麦、油菜
◆降水分布与干湿地区
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最少托克逊,最多火烧寮
最少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湿润水汽难以
到达;盆地地形,山脉阻挡,下沉增温,降水减少
最多原因:台湾山脉东北坡,夏季东南季风,冬
季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暖流增温增湿
时间分布特点(取决于季风活动):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降水时间长,北方降水时间短
夏季由于陆地增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吸引副
高西伸北进,带来降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雨季长,北方与之相反
海陆兼备的好处:
有利于从陆地上与周边邻国进行贸易往来
有利于从海洋上同各国进行经济联系
有利于海洋捕捞,海洋养殖等产业发展
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5
东 80 度: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东 90 度:阿尔泰山吐鲁番,喜马拉雅孟加拉湾
东 100 度:内蒙古祁连山,巴彦喀拉横断山
东 110 度:北起巫山贯秦岭,南过巫山越海南
东 120 度: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角洲,
台湾海峡游
干湿地区的分布
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
东北地区东部、北部是湿润地区的原因: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下有冻土层,地
表水不易下渗;土壤中水分充足;植被覆盖状况
比较好,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强;受夏季风和地形
影响,降水较多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
高原、干旱地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是同纬度最冷,夏天是同纬度最热。(气温
年较差大,降水变化大)
冬季寒冷干燥,病虫害少;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寒潮带来严
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雨热同期
使北方地区能种植喜温作物;
春旱、夏涝严重;台风造成风灾水灾
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正午太阳高度,昼
夜长短);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下垫面(洋流性质;海路分布;植被反射;地
形地势);人类活动
◆气象灾害
寒潮(冷锋)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
危害:降温、大风、雨雪天气、对工农业、交通、
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都有影响
影响地区:只有藏北高原、滇南谷地、台湾南部
和海南影响较小
利: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的南北交换;缓解冬季
的旱情;低温防止病虫害;风力资源6
干旱
华北春旱形成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很快;降水少,
蒸发量大;农业用水量较大
长江流域伏旱形成原因:七月副热带高压强劲,
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副高控制长江流域,下沉气
流,天气晴朗;气温高,蒸发旺;农业用水量较大
台风夏秋发生,源地菲律宾
影响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措施:加强监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中国河流
◆内流区与外流区
分水岭: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
水系:河流干流、支流组成的水网系统
流域面积:获得补给的地面集水区
内流区与外流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天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为界
我国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居世界前列、水能蕴藏
量极大居世界之首
◆河流补给类型
水资源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地表径流的活跃程度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汛期: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
大气降水补给: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东北河流一年两个汛期
湖泊水补给:河水与湖水有互补的关系;湖泊有调节
径流的作用
地下水补给:最稳定可靠的补给类型
冰川融水补给: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7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河流的径流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
含沙量、结冰期、流速、凌汛等
四条河流量大到小排序: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东北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春夏两个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华北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汛期短,含沙量大,结冰期短
南方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西北河流: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甚至断流,
夏汛,含沙量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东北河流径流量较华北大的原因:春季季节性积雪
融化;夏季雨季虽短,但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
强;纬度高,蒸发量小;有冻土分布,下渗少
◆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形态、
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状况以及河流落差
黄河长江
◆追根溯源
长江:(第一大河)发源于唐古
拉山,向东注入东海
黄河(第二长河)发源巴颜喀拉
山,东注入渤海
源头的确定:河流唯远,流量唯大,流域面积唯广
河流源头确定难度大的原因:支流众多,很难确定
长度、流量最大;源头区沼泽广布,水域面积大;
海拔不同,冰川融化季节不同,地点有变动
黄河有结冰期,长江没有结冰期
长江: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稳,少支流
黄河:上游源头水流清缓,多峡谷;河套段水流缓,
泥沙沉积较多,有凌汛现象
中游多峡谷,支流多,径流量增加;含沙量增
下游水流缓,含沙量大;泥沙沉积,形成“地
上河”;无支流汇入,径流量小;有凌汛
特点:
长江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汛
期较长;含沙量较小,无结冰现象8
黄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大,水位变化较大,
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春季凌汛,冬季结冰
黄河地上河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遇水崩塌;降水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疏,且破坏严重,
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千年忧患
黄河水患治理方法: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
水利工程;中游植树种草,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引黄灌溉;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小流域综合治
理;下游疏浚河道,清理违章建筑
长江中游裁弯取直,退耕还湖,加固堤坝,建分洪
蓄洪工程
黄河三角洲的成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口处,地形
平坦,河流流速减缓,加之海水顶托作用,泥沙
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扩张速度减慢的原因:黄河中游治沙已
见成效,河流含沙量减少;黄河修建的水利枢纽
工程,拦蓄泥沙,以及中上游用水量大,黄河下
游水量减少
黄河断流原因:流经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
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小;支
流少,流域面积小;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少;人
口增加,经济发达,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管理不
协调,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解救措施: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
利用率;全流域统一分配水资源;跨流域调水;
适当提高水价
黄河凌汛:
条件: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河流有
结冰期
危害:阻塞河道,引发洪涝
措施:炸开冰凌
◆伟大贡献
文明起源;生活家园;水和水能;黄金水道;旅游风光
黄金水道: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
四季通航;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
横贯东西,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运里程长;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城市密集,
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河运廉价
交通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
优: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
响较小,连续性好
劣:修筑铁路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
本高
适合运输远距离、数量大、时间紧、费用低
公路
优:速度较快,灵活性强,周转速度快,装卸方
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劣:建筑成本高,运量小,运费较高
适合运输远距离、数量小、时间紧
水路
优: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
劣: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气象等自然
条件影响大
适合运输远距离、数量大、时间不紧,费用低
航空
优:速度最快
劣:运量小,能耗大,设备投资大,受天气等自9
然条件影响大
适合运输远距离、数量小、时间紧,不计运费
管道
优: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连续性强,平稳
安全,运量很大
劣: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合运输远距离、数量大、易挥发或外流货物
采用高架原因:冬季管道保温,以免管道冻裂
铺设之字形原因:避免管道移动而使管道断裂
◆交通干线分布格局
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困难:多年冻土;高寒缺
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铁路的区位优势:结束了西藏地区没有铁路
的历史,开辟了一条入藏铁路大通道,利于开发当
地旅游资源;促进青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利于青
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利于民族团结平等和少数民族
脱贫致富;利于国家国防安全
“以桥代路”原因:给野生动物留有迁徙的通道
影响布局主要因素:
京杭大运河区位优势:沟通五大水系,利于加强南
北交通和东西联系;利于区域间经济建设;利于
南北方文化交融;方便南粮北运、北煤南运
◆我国水路运输主要港口10
北方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33°N 以北,105°E 以东
海陆位置:①秦岭—淮河以北②内蒙古高原以③
大兴安岭以东④乌鞘岭以东⑤东临渤海黄海
地形特征:地跨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①东北平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山东丘陵
⑤辽东丘陵
三大地形区的自然差异:
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东北严寒、降水
少;华北、黄土高原寒冷、干燥
植被:东北平原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华北温带
落叶阔叶林;黄土高原植被差
土壤:东北平原黑土,腐殖质含量高;华北平原
河流冲积平原,肥沃的褐土;黄土高原黄土深
厚、疏松
河流:东北平原河流有春汛,结冰期长;华北平
原河流流量较大;黄土高原河流水土流失严重,
含沙量大
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华北平原通常情况下,夏秋季节降水多,河
流处在丰水期,为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冬春季节
降水少,河流处在枯水期,为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是属于流水沉积作用
的结果,从而可以判断黄河泥沙含量大;这一段
地下水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形式是河流水补给地下
水,理由河床高出地面
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的特点及原因:流域面积小;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数米,地表水
无法流入黄河
黄河对下游生产、生活的潜在危害:一旦黄河下游
决口,将淹没下游土地
为避免这种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下游加固堤坝,
疏浚河道;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以减少水
土流失;引黄淤灌、打坝淤地,小流域综合治理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集中连片,沃野千里
东北冷湿特点对发展农业影响:①热量不足,种植
农作物品种少;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使农
业减产;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一熟总产量低。
但农作物病虫害较少,质量好②冬季降雪较多,
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水缓解春旱,改善
土地墒情;但一旦气温骤升,融雪加大,可能引
起洪涝灾害,影响春播,影响作物生长节律,使
农业减产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
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农
产品的品质好;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沃,为大
型机械化提供条件
北方发展农业利弊11
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层深厚,褐土、棕
壤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秋季光照充足,适宜播种耐寒作物
不利条件: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水源不足;冬季
寒潮,夏季洪涝,对农业发展不利。盐碱地、
涝洼地中低产田比例大
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春季北方气温回升很快,蒸
发量大,而降水少;河流径流小;气候干旱,正
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春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农作物返青和出苗期,
春旱使农作物减产
华北平原人们的应对措施: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
水;适当打机井、修水渠,井渠结合②推广喷灌、
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北方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津京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优势:以京津冀为核心,山东
半岛、辽东半岛为两翼,直辖市、省会、大城
市密集,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政策支持;
地区间协作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海洋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丰
富;海陆空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工农业基础
雄厚,开放程度高
河北与京津协同发展优势:位置临近,有便捷的陆
上运输和海上运输;土地广阔,地价低廉;煤、
铁、海盐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地方有优惠的
政策扶持
天津随产业技术扩散,带来的益:可以缓解北京、
天津大城市人口、交通和环境的压力;分散其部
分职能;也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
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雄安新区
区位优势: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交通便捷
通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发展空间充裕
益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
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
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南方地区
◆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①秦岭—淮河以南②青藏高原以东③东
临东海、南海
经纬度位置:在 35°N 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在 98°E~123°E 之间
范围组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
赣、苏、浙、沪);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闽、
台、粤、桂、琼、港、澳);西南地区三省一市
(川、滇、黔、渝)
面积占全国的 25%人口占全国 55%12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跨第二、三级阶梯,西部高原、盆地;东
部丘陵、平原,地形复杂,东西差异大;流水地
貌发育典型
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③江淮平原④云贵
高原⑤东南丘陵⑥珠江三角洲
岩溶地貌:岩溶峰丘、洼地、落水洞极为发育,地
形起伏不平,低山地形
该地貌的主要特点:地表崎岖不平,石林、峰林、
溶蚀洼地,山岭之间多小盆地,山间“坝子”等
地貌;地下有溶洞、暗河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
丹霞地貌(水平厚层红色砂岩、砾岩,经流水向下侵
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分布在东南丘陵、川渝山地
东南丘陵:低山丘陵小盆地地表破碎红壤广布
沉积地貌:地势最低平的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
多,“鱼米之乡”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甘蔗原产印度,我国甘蔗产量
最大的地区是北纬 24°以南广东、台湾、广西等
地。四川内江甘蔗味道纯正,质量好
四川较同纬度地区热量充足的原因:
四川盆地北面系列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如秦岭、
大巴山等,对冬季风、寒潮有阻挡或减弱的作用;
冷空气下沉增温;四川盆地,山脉环绕,夏季热
量难以散失
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面广阔平原,冬季风和寒潮能长
驱南下
南方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 月
雨季,11-从次年 4 月旱季
(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如春,年较差
小;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昆明准静止锋:
出现时间:冬季
地区:昆明、贵阳一带
成因:云贵高原地形阻挡
天气现象:阴雨连绵,连续性降水
江淮准静止锋
出现时间:6-7 月
成因: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天气现象:阴雨连绵,连续性降水
伏旱
出现时间:7 月
位置:江淮地区
成因:高压脊控制,下沉气流
天气现象: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
台风热带气旋,出现在夏秋季节
影响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天气现象: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13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寒潮(冻害):快行冷锋,出现于冬
重庆多雾的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
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降温快,
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③四川盆地,
空气比较稳定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水文特征
河流湖泊众多,河汊纵横,水网密布
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
河流上游水流湍急,富水能,下游航运价值大
珠江
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的条件:热带亚热带地区,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位于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之间,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中下游洪涝的原因:雨季长,河流流量大,支流多,
入海河道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
抬高;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口海水
顶托作用强;台风灾害等
下游河口咸潮的原因:枯水期时,河流水量少;中
上游水库较多,截留河水;沿岸经济发达,人
口众多,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多;海水顺河道
上溯形成咸潮
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被称为“物种基因宝库”
的原因:纬度位置较低,山麓热量丰富;夏季风影
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山地海拔高,山
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交
通不便,人迹罕至,人类影响小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矿产集中的利弊:利于形成大型的基地,节省建设、
开发成本;加重运输压力;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
的破坏和酸雨的产生
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的原因:南方地区降水多;
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排放酸性气体;
南方低山丘陵地形,污染物难以扩散;南方地区
红壤,呈酸性
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进行
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酸性气体
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制定相关法规,并
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生产条件: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②平原、盆地、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稻土,土
壤肥沃;河汊纵横,灌溉水源便利,利于发展
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低山丘陵,地形复杂,利
于发展立体农业;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
利于发展林业;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早,生产水平高;
④夏季梅雨、伏旱、台风,冬季寒潮冻害,不利
于种植业生产;14
⑤红壤贫瘠,岩溶地貌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
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技术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①改良作物品种,使之适合环境获得高产(杂交
水稻、海水稻等)
②温室技术,提高热量,保证作物生长(温室大
棚、地膜覆盖等)
③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熟制(双季稻)
④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喷灌、滴灌等)
⑤改变地形、土壤、水源的制约(梯田、水利工
程、红壤改造等)
石漠化和“红色沙漠”的损失比黄土高原更大的原
因:南方土层薄,降水多,水土流失容易裸露基
岩;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少,水土流失会
加重人地矛盾;下游大城市多,经济发达,洪灾
所受损失大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
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有
利于减轻耕地压力,丘陵山地综合开发,促进农、
林、畜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
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山顶植树造林、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种树、坡地种牧
草和绿肥、山下建基本农田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全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
益最高的工业基地
中心: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
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电子等
发展的有利条件:京沪、沪杭铁路,长江黄金水
道,水陆交通便利;高校、科研机构多,技术
和研发力量雄厚;城市群、城市带,劳动力充
足且素质高,国内、国际市场广阔;国外许多
企业总部落户本区域,国际投资多,与国际接
轨紧密
问题:能源、矿产、土地、运力都比较紧张
发展方向:面向国际市场,发展能耗少、轻型、
高精尖的自主创新产品
长江经济带
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
两城市支柱产业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全国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中心:广州、深圳、珠海等
部门:服装、电器、电子器件、装配、玩具等
发展的有利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
置优越;著名侨乡,便于吸引外资,引进外国
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廉价
问题:能源、矿产比较紧张;产品附加值低,产
业结构急需升级
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特区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内联外引,开拓国际市场15
西北地区
◆辽阔的大西北
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陆上疆域最长,面积占我国
30%,人口占 4%的辽阔的温带地区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新疆地区:“三山夹两盆”
戈壁: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
片砾石的荒漠。戈壁地面细砂已被
风刮走,剩下砾石铺盖
雅丹地貌:风蚀,经风化作用、间
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
盛行风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
和风蚀凹地地貌
地形特点: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边缘分布高大山
脉;山脉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山地、盆地相间
分布;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有宁
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势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
1000 米以上,高原起伏和缓,地面坦荡;准噶尔
盆地,风蚀地貌发育,塔里木盆地风积地貌典型
◆干旱的大西北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年、日较
差大;年降水量少;光照强,大风日多16
新疆降水的分布特点:降水较少,大部分 200mm 以
下干旱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北疆较南疆多;阿
尔泰山南坡,天山北坡降水多,半湿润地区;天
山东南缘,塔里木腹地降水极少,极端干旱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高原山地,地形封闭,
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阿尔泰山、天山走向与北冰洋、
大西洋气流方向一致,准噶尔盆地西宽东窄的轮廓,
狭管效应强烈,湿润水汽遇到山地阻挡,迎风坡多
地形雨;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大山脉阻挡,降水稀少
天山北坡受海洋影响大,雪线较南坡低,天山北
侧产生融雪性洪水的概率也较大
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
地带流入峡谷地形时,由
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
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
增大
新天府(伊犁河谷)评选条件:降水充沛,气候宜
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丰富。农耕发达,
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内流河、内陆湖为主
内流河水文特征:发源于山脉,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有些地区有山地降水补给;河流水量小,季节变
化大,冬季甚至出现断流;暖热季节,冰雪融化,
有“一日一峰”的现象
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荒漠植物矮小稀疏,耐寒耐旱,根系发达
◆奔跑的大西北
奔跑动力——资源丰富、新丝路经济、生态建设
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多,光照强的原因:纬度较高,
夏季太阳高度大,单位面积太阳辐射多,且白昼
时间长;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
气削弱的少;降水少,晴天多,且大气污染小,
被大气削弱的少
与煤炭、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优势:与煤炭相比,
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
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甘肃瓜州被称为“世界风库”17
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当地经济落后,
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较远,需长距
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不足;建设成本高,当
地资金不足
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可以调节、
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西气东输对西部的意义: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
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基
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民
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牧民转产,减少植被破
坏,改善生态环境
河西走廊
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地域较广且较平坦;
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
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
融水,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农耕民族与北、西部游
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需求量大。往北、
西区域,气候干旱;以东及绿洲区主要应农耕
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灌溉农业的生产条件:
有利)冬季长、气温低,偶有寒潮侵袭,造成作
物的冻害;春季风沙大,对春播作物不利;地
表植被稀疏,土地沙化严重;降水少,蒸发强,
灌溉需水量大
不利):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宜农荒地多,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河
水作为灌溉水源
工业已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
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主要城市:包头、金昌、呼和浩特、银川、乌鲁
木齐、酒泉
铁路、公路交通和民航事业发展迅速;通信、广播
电视网络初具规模;蒙中西和新疆火电网初步形成
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大水漫灌促使地下水位升高,
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中盐分沿在地表积累
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
滴管;种植耐旱作物;实施测土施肥和施用秸
秆,减少土壤盐分积累;深翻和轮作
土壤沙化的原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开矿
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加强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放牧,建人工草场,
改游牧为舍饲放养;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
设置草方格沙障;矿区复垦18
青藏地区
◆西南边陲地
地广人稀
◆高处不胜寒
世界屋脊:地形以高原为主,西北藏北高原,南部
雅鲁藏布江谷地;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我国
第一级阶梯,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原起伏
和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地质灾害频发
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平均气温低,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青藏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
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却气温低的原因:地势高,到达
地表面的地面辐射少;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逆辐
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污染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
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青海省有“中华水塔”: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
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河流
的补给来源;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
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我国海拔最高的天
然湿地;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湖泊众多,固体水库;绿色能源;地热资源丰富;
青稞、小麦单产高的原因: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
由于地势较山地低,热量较充足;降水较多,利
于作物生长;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积累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
带,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19
击等;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
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是冬
季和倾斜的原因:冬季气
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
吸收冻土的热量,将冻土
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
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
保护铁轨下的路基
青藏铁路意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
势;降低货物运输成本,促进地区工业、旅游业
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利于西
藏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
作;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共同富裕;有利于巩
固边疆和稳定国防
◆神秘圣洁域
世间最后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