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 46 高考大题专练(四) 立体几何的综合运用
1.[2019·全国卷Ⅱ]如图,长方体 ABCD-A 1B1C1D1 的底面 ABCD 是
正方形,点 E 在棱 AA1 上,BE⊥EC1.
(1)证明:BE⊥平面 EB1C1;
(2)若 AE=A1E,求二面角 B-EC-C1 的正弦值.
2.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E,F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
以 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 C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 PF⊥BF.
(1)证明:平面 PEF⊥平面 ABFD;
(2)求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3.如图,AD∥BC 且 AD=2BC,AD⊥CD,EG∥AD 且 EG=AD,
CD∥FG 且 CD=2FG,DG⊥平面 ABCD,DA=DC=DG=2.
(1)若 M 为 CF 的中点,N 为 EG 的中点,求证:MN∥平面 CDE;
(2)求二面角 E-BC-F 的正弦值;
(3)若点 P 在线段 DG 上,且直线 BP 与平面 ADGE 所成的角为 60°,
求线段 DP 的长.
4.[2020·全国卷Ⅰ]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
为底面直径,AE=AD.△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 DO 上一
点,PO= 6
6
DO.
(1)证明:PA⊥平面 PBC;
(2)求二面角 BPCE 的余弦值.5.[2020·全国卷Ⅱ]
如图,已知三棱柱 ABCA1B1C1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 BB1C1C 是
矩形,M,N 分别为 BC,B1C1 的中点,P 为 AM 上一点,过 B1C1 和
P 的平面交 AB 于 E,交 AC 于 F.
(1)证明:AA1∥MN,且平面 A1AMN⊥平面 EB1C1F;
(2)设 O 为△A1B1C1 的中心.若 AO∥平面 EB1C1F,且 AO=AB,求
直线 B1E 与平面 A1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专练 46 高考大题专练(四) 立体几何的综合运用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利用空间向
量法求二面角,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化归
与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逻辑推理、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1) 由 已 知 得 , B1C1⊥ 平 面 ABB1A1 , BE ⊂ 平 面 ABB1A1 , 故
B1C1⊥BE.
又 BE⊥EC1,所以 BE⊥平面 EB1C1.
(2)由(1)知∠BEB1=90°.
由题设知 Rt△ABE≌Rt△A1B1E,
所以∠AEB=45°,
故 AE=AB,AA1=2AB.
以 D 为坐标原点,DA→
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DA→
|为单位长,建
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则 C(0,1,0),B(1,1,0),
C1(0,1,2),E(1,0,1),CB→
=(1,0,0),CE→
=(1,-1,1),CC1→
=(0,0,2).
设平面 EBC 的法向量为 n=(x,y,z),则Error!即Error!
所以可取 n=(0,-1,-1).
设平面 ECC1 的法向量为 m=(x1,y1,z1),则
Error!即Error!
所以可取 m=(1,1,0).
于是 cos〈n,m〉= n·m
|n||m|
=-1
2
.
所以,二面角 B-EC-C1 的正弦值为 3
2
.
2.解析:(1)证明:由已知可得 BF⊥PF,BF⊥EF,PF∩EF=F,所以 BF⊥平面 PEF.
又 BF⊂平面 ABFD,所以平面 PEF⊥平面 ABFD.
(2)解析:作 PH⊥EF,垂足为 H.
由(1)得,PH⊥平面 ABFD.
以 H 为坐标原点,HF→
的方向为 y 轴正方向,|BF→
|为单位长,建立
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H-xyz.
由(1)可得,DE⊥PE.
又 DP=2,DE=1,
所以 PE= 3.
又 PF=1,EF=2,故 PE⊥PF.
可得 PH= 3
2
,EH=3
2
.
则 H(0,0,0),P(0,0, 3
2 ),D(-1,-3
2
,0),
DP→
= (1,3
2
, 3
2 ), HP→
= (0,0, 3
2 )为 平 面 ABFD 的 法 向
量.
设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为 θ,
则 sin θ=| HP→
·DP→
|HP→
||DP→
||=
3
4
3
= 3
4
.
所以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4
.
3.解析:依题意,可以建立以 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G→
的方向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可得
D(0,0,0) , A(2,0,0) , B(1,2,0) , C(0 , 2,0) , E(2 , 0,2) , F(0,1,2) ,
G(0,0,2),M(0,3
2
,1),N(1,0,2).
(1)证明:依题意DC→
=(0,2,0),DE→
=(2,0,2).
设 n0=(x,y,z)为平面 CDE 的法向量,则Error!即Error!
不妨令 z=-1,可得 n0=(1,0,-1).
又MN→
=(1,-3
2
,1),可得MN→
·n0=0,
又因为直线 MN⊄平面 CDE,
所以 MN∥平面 CDE.
(2)依题意,可得BC→
=(-1,0,0),BE→
=(1,-2,2),CF→
=(0,-
1,2).
设 n=(x1,y1,z1)为平面 BCE 的法向量,
则Error!
即Error!
不妨令 z=1,可得 n=(0,1,1).
设 m=(x2,y2,z2)为平面 BCF 的法向量,
则Error!即Error!
不妨令 z=1,可得 m=(0,2,1).
因此有 cos〈m,n〉= m·n
|m||n|
=3 10
10
,于是 sin〈m,n〉= 10
10
.
所以,二面角 E-BC-F 的正弦值为 10
10
.
(3)设线段 DP 的长为 h(h∈[0,2]),则点 P 的坐标为(0,0,h),可
得BP→
=(-1,-2,h).
易知,DC→
=(0,2,0)为平面 ADGE 的一个法向量,
故|cos〈BP→
,DC→
〉|=
|BP→
·DC→
|
|BP→
||DC→
|
= 2
h2+5
,
由题意,可得 2
h2+5
=sin 60°= 3
2
,解得 h= 3
3
∈[0,2].
所以,线段 DP 的长为 3
3
.4.解析:(1)设 DO=a,由题设可得 PO= 6
6
a,AO= 3
3
a,AB
=a,PA=PB=PC= 2
2
a.
因此 PA2+PB2=AB2,从而 PA⊥PB.
又 PA2+PC2=AC2,故 PA⊥PC.
所以 PA⊥平面 PBC.
(2)以 O 为坐标原点,OE→
的方向为 y 轴正方向,|OE→
|为单位长,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由 题 设 可 得 E(0,1,0) , A(0 , - 1,0) , C(- 3
2
,1
2
,0), P
(0,0, 2
2 ).
所以EC→
=(- 3
2
,-1
2
,0),EP→
=(0,-1, 2
2 ).
设 m=(x,y,z)是平面 PCE 的法向量,则
Error!即Error!
可取 m=(- 3
3
,1, 2).
由(1)知AP→
=(0,1, 2
2 )是平面 PCB 的一个法向量,记 n=AP→
,
则 cos〈n,m〉= n·m
|n|·|m|
=2 5
5
.
易知二面角 B PCE 的平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 B PC E 的余弦值为2 5
5
.
5 . 解 析 : (1) 因 为 M , N 分 别 为 BC , B1C1 的 中 点 , 所 以
MN∥CC1.又由已知得 AA1∥CC1,故 AA1∥MN.
因为△A1B1C1 是正三角形,所以 B1C1⊥A1N.又 B1C1⊥MN,故 B1C1⊥平面 A1AMN.
所以平面 A1AMN⊥平面 EB1C1F.
(2)由已知得 AM⊥BC.以 M 为坐标原点,MA→
的方向为 x 轴正方
向,|MB→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Mxyz,则 AB=
2,AM= 3.
连接 NP,则四边形 AONP 为平行四边形,故 PM= 2 3
3
,E
(2 3
3
,1
3
,0).由(1)知平面 A1AMN⊥平面 ABC,作 NQ⊥AM,垂足为
Q,则 NQ⊥平面 ABC.
设 Q(a,0,0) , 则 NQ = 4-(2 3
3
-a)2, B1
(a,1, 4-(2 3
3
-a)2), 故 B1E→
=
(2 3
3
-a,-2
3
,- 4-(2 3
3
-a)2),|B1E→
|=2 10
3
.
又 n = (0 , - 1,0) 是 平 面 A1AMN 的 法 向 量 , 故 sin
(π
2
-〈n,B1E→
〉)=cos〈n,B1E→
〉=
n·B1E→
|n|·|B1E→
|
= 10
10
.
所以直线 B1E 与平面 A1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