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推断题抓不住关键词句(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推断题抓不住关键词句(解析版)

ID:456737

大小:50.3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推断题抓不住关键词句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词似诗,便“非本色”。这是陈师道对东坡词的评价。因为词作为一种新文体,它的文化属性主要还是 在于它的庶族文化特性,即平民文化属性,更多是表现与再现个体私人生活和个体内宇宙细腻情肠。在气 质与风调上,苏轼一部分词不具备这种词的特性,线条粗放,境界疏阔,本质上更接近于诗。 我们检点苏词,可发现苏轼的“似诗”之作有三个特征。一是在价值取向层面,苏词符合主流文化价 值取向。传统儒学特别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内容上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家国怀抱及政治使命感。苏轼将 这一诗教要求迁移至词的创作,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二 是在审美意义层面,苏词强调作品的阳刚之气,也就是男性美。中国古代诗歌体现出阳刚与阴柔两大审美 系统的对立与调和,主流文化往往强调阳刚之气和豪杰之风。苏轼一向反对阴柔艳冶之词,尽管他也有大 量婉约词作,但主要词风,表现出对阳刚之美的偏爱执着。三是在表现方式上,苏词以直抒怀抱为主,既 少用比兴,又不像柳永那样铺叙形容,而是议论的成分较多,没有词的曲尽其意的婉转韵味。 苏轼词的“士大夫化”,是其词“似诗”的重要因素。苏轼的人生观、思想意志、行为举止和生活态度, 都体现了典型的士大夫人格。他从本质上是瞧不起柳永的,也不屑与柳永为伍。他对柳永的不认同,实质 上是对世俗与平民文化的不认同。尽管他也肯定柳永有雅词,“不减唐人高处”,但正是他这种对于柳永词 中“雅”趣的肯定,暴露出其不满意柳永之“俗”的本质。苏轼的士大夫人格,决定了他“词似诗”的文 学创作态度和价值取向。所以王灼在批评那种认为苏词“似诗”乃“句读不算之诗”的观点时,很气愤地 说这种观点是中了“柳永野狐涎之毒”。这实际上从另一角度证明东坡词与柳永词疆界分明,是典型的士大 夫词,因而得到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摘编自沈家庄《苏轼“词似诗”新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部分词作不具备词的平民文化属性,线条粗放、境界疏阔,其本质与诗相同。 B.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在内容上体现了家国怀抱,符合当时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C.苏轼偏爱阳刚之美,一向反对创作阴柔艳冶之词,他的词作都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 D.苏轼对柳永雅词“不减唐人高处”的否定性评价,反映了他对柳词本质的不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引述陈师道对苏词的评价,引出了对苏词“似诗”这一现象的思考。 B.文章第二段从价值取向、审美意义、表现方式等方面,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 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苏词之所以“似诗”,主要是受苏轼典型士大夫人格因素的影响。 D.文章先提出苏词“似诗”现象,再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拓宽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作的风格,得到了古代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B.苏词多有体现家国怀抱之作,符合传统诗教要求,可见儒学对苏轼创作影响很大。 C.苏轼因为瞧不起柳永,对柳永不认同,所以对世俗与平民文化也持不认同的态度。 D.苏词士大夫文化属性与柳词平民文化属性的不同,是二人词作疆界分明的主要原因。 【答案】1.B 2.D 3.C 【解析】 1.A 项,“其本质与诗相同”错误,原文为“本质上更接近于诗”,并非“本质与诗相同”。C 项,“一向 反对创作阴柔艳冶之词,他的词作都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错误,原文为“尽管他也有大量婉约词作”,所 以并非所有词作都体现阳刚之美。D 项,“反映了他对柳词本质的不认同”错误,从文章最后一段“尽管 他也肯定柳永有雅词,‘不减唐人高处’”可知,“不减唐人高处”是对柳永雅词的“肯定”,而非“否 定”。故选B。 2.D 项,“文章……再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先提出 苏词“似诗”现象,再阐释了“似诗”之词的特征,最后论说了苏词的“士大夫化”,是其词“似诗”的重 要因素,文中并未谈及“词似诗”的影响。故选 D。 3.C 项,“苏轼因为瞧不起柳永,对柳永不认同,所以对世俗与平民文化也持不认同的态度”错误,错置 因果,原文为“他从本质上是瞧不起柳永的,也不屑与柳永为伍。他对柳永的不认同,实质上是对世俗与 平民文化的不认同”,由此可知,“对世俗与平民文化持不认同的态度”是“苏轼对柳永不认同”的实质, 而不是结果。故选 C。 【易错点快攻】 【易错点】抓不住关键词句 在判断推断题选项的正误时,考生要同时关注每一个分句以及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在进 行文本与选项比对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找错比对的节点,抓住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而疏漏了真正应该关 注的节点,这样很容易导致解题错误。 【对策】区分选项,合理推断。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等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 断句,考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1.对有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是看选项所述的原因、条件等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是看选项所述的 结果、结论等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是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如①必要 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混淆:必要条件一般用“只有……,才……”来表示,充分条件一般用“只要……, 就……”来表示。②因果关系错乱:因果关系错乱分为两种,一是强加因果,即把没有因果关系的内容说成 有因果关系;二是因果倒置,即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当选项的表述中出现因果关系时, 要注意其是否错乱。③条件与结果错乱:条件与结果错乱分为两种,一是条件与结果不对应,即本来是甲条 件造成甲结果,乙条件造成乙结果,但选项却表述为甲条件造成乙结果或乙条件造成甲结果;二是条件与结 果倒置,当选项的表述中出现条件与结果时,要注意其是否错乱。 2.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是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是看结论(在推断题中,选项中的 “结论”没有在文中提及)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选项中的某些内容在原文中未直接表述,也 不能从原文中合理推断出来,这个选项则属于“无中生有”。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 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 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 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 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 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 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 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 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 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 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 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 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 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 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 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 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 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1.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 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 完成整套礼仪。 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 发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也是女子人际交 往中的成年标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多权利和责任。 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闺中等待出嫁。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 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答案】1.B 2.C 3.C【解析】 1. B 项,“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偷换概念,原文“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 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故而原文中是士人阶层以上的贵族阶层。 故选 B 项。 2. A 项,“二十岁生日时”和“这些仪式”不准确,原文第二段是“占筮确定行礼日期”;B 项,“给每 位客人赠送俎肉”错,原文第二段是“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D 项,原文第四段为“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 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故选C 项。 3. C 项,“所有女子于笄礼后等待出嫁”以偏概全,原文“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故选C 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 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 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 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 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 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 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 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 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 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 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 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 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 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 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 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 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 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 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 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 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 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 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完全是因为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孟又怀抱起死回生 之力,希望借此行道。 B.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士、逸民都希望或者 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 C.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由做官是为了“养民”“爱民”异化为追 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为将天下国家之 事委命于自己。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从文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我”之别,引出文章讨论重点“士 人为何必须出仕”。 B.③④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不完全 是为了个人利益。 C.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官员为官 意识与习气的转变。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多 方探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B.原始儒家所推崇的士人,常常怀抱“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和“仁者不忧”的精神境界。 C.如果想要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习气。 D.按照原始儒家的论断,范仲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者不忧”,是抱有淑世理想的士人。 【答案】4.B 5.D 6.C 【解析】 4.A 项,“完全是因为……”以偏概全,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 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 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原因还有“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C 项,强加因果。“因为士大夫社会 的确立”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是“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 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一己私利”可知,是“随着士大夫社 会的确立”。D 项,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士人的“‘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而选项内容是对“策名委质” 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的论述。故选 B。 5.D 项,无中生有。“对……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寻”理解错误,阅读原文可知,文章没有 探寻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故选 D。 6.C 项,“只要转变了官员为官只为一己之私的意识、习气,就能……”说法绝对。文中第五段的三大转 变是表现,纠正表现不意味着解决了问题根源。故选 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 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 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 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 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 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 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 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 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人 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 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 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 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 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门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 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 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最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整。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能认清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好自己的文化道路。 B.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答案】7.D 8.C 9.A 【解析】 7.A 项,“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错误,概括不准确,原文第二段为“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 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因而”强加因果。B 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 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理解错误,原文是“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 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因为”强加因果。C 项,“效果都并不理想”理解错误。“用拉 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效果并不理想”的内容不包含“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这一主张。原 文第三段为“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 理想”,文中的“这两项改革”指的是“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故选 D。 8.C 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这一表述错误,肯否失当。从文中第三段可知,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 化的冲击中迷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文章里说中华民族文明史吸收和融入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 肯定的。故选 C。 9.A 项,“若能认清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错误,范围缩小,使得说法绝对。根据文中第一 段“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 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可见,“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的唯一条件。“认清”什么是个认识问题,它只是“走好自己的文化道路”这一结果所需要的条件之一。 故选 A。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在人类历史中,文明间的交流、碰撞历来都是各种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在中西文 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双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相辅相成,促进了 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互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就“中学西传”形成的规模效应而言,学界的普遍认识是,其源头在于明末入华的西方耶稣会士,以 利玛窦 1582 年抵达澳门为肇端,以 1687 年法国五位“国王的数学家”抵华为分水岭,直至被称为“最后 的耶稣会士”的钱德明 1793 年在北京去世,总共持续了 211 年。通过“中学西传”活动,中国文化对欧洲 社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有观点认为,欧洲启蒙运动实际上就是欧洲的思想界借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 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改造。 就“中学西传”涉及面而言,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儒释道精神,乃至中医文化和农耕文明,中国文 化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书信往来和译介中国典籍等方式,促进 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如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金尼阁、殷铎泽等完成了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的翻译,卫匡国、曾德昭和冯秉正完成了中国史书的编译,而柏应理 1687 年在巴黎刊印了由他和殷铎泽等编 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系欧洲文化首次系统全面地接触到儒学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又如,经由来华耶稣会士传到欧洲的“中学西传”成果还促成了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兴起,重农学派创始 人魁奈(1694—1774)提出了“农民穷则国穷”这样寓意深远的格言,认为农业人口的就业增长和农业繁 荣将刺激贸易和工业。魁奈主张的“以农为本”思想,正是来源于儒家的重农思想。他的重农主义社会实 际上是以中国为蓝本的,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通过来华传教士发回国内的书信介绍,在欧洲大陆被广泛传 诵,尤其是中国朝廷的亲农政策无疑为重农主义者提供了思想材料和有力论据。 进一步做好“中学西传”的研究,我们必须有学术批评的视角,必须在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观照之下, 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因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显然存在着“以西方之心度世界之腹”的明显局限。同时 还必须认识到,西方对中国文化常会误读、曲解甚至污蔑。对此,中国学者就更有必要坚定文化自信,掌 握话语权,以此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 无论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中外人文交流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学西传”研究都具有强烈的时代 内涵。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今后推进“中学西传”研究,应该在积极吸收历史上“中学西传”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赋予“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 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节选自王银泉《挖掘“中学西传”研究的时代内涵》,2018 年 12 月 19 日《光明日报》)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是有助于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变迁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也是 如此。 B.学界普遍认为,“中学西传”源于明末入华的西方耶稣会士,从利玛窦抵澳到钱德明去世,共持续了 211 年。 C.柏应理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使欧洲人首次接触到儒学文化,魁奈的“以农为本”思想也源于儒 家。 D.由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存在明显局限,因而研究“中学西传”须运用学术批评视角,坚持多元文化交融 互鉴。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揭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B.文章从形成的规模效应和涉及面两个方面,论述“中学西传”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C.文章第三段通过列举大量具体实例,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D.文章不仅指明进一步做好“中学西传”研究的方法,还具体阐释了“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是反向的文化交流过程;相对而言,后者的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 B.“中学西传”活动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以至有人认为,它直接导致了欧洲大规模的启蒙运动。 C.西方对中国文化越是误读、曲解甚至污蔑,中国学者就越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话语权。 D.只要积极吸收历史上的成功经验,赋予“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就能推进“中学西传”研究。 【答案】10.C 11.D 12.C 【解析】 10.C 项,“《中国哲学家孔子》使欧洲人首次接触到儒学文化”不正确。根据原文“而柏应理 1687 年在 巴黎刊印了由他和殷铎泽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系欧洲文化首次系统全面地接触到儒学文化,对欧 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原文是“系欧洲文化首次系统全面地接触到儒学文化”,而不是“欧洲 人”。故选C。 11.D 项,“文章……具体阐释了‘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不正确。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的内容可知, 文章并没有具体阐释“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故选 D。 12.A 项,“后者的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于文无据,原文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双向 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相辅相成,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互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并没有比较的意思。B 项,“直接导致了”错,原文为“中国文化对欧洲社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有观 点认为,欧洲启蒙运动实际上就是欧洲的思想界借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改造。”所以并 没有“直接导致”。D 项,“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成立。原文是“今后推进“中学西传”研究,应 该在积极吸收历史上“中学西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赋予“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所以选项 说法太绝对。故选 C。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小城镇建设须注重文化要素 陆邵明 相比于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亲近自然以及地方特色鲜明等优势。特别是小城 镇的地方文化,对于游子来说具有一种吸引人心的磁力。有学者认为:后工业化时代,城镇的生产重心不 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超越形态和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更趋向精神性的东西。这样的精神依然留存于 那些没有完全进入现代化、商业化阶段的小镇。我国当前的小城镇建设虽然不能简单地按照后工业化时代 的逻辑进行,但未雨绸缪,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的总体布局、建筑风貌、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之中,依然是一个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首先应遵循文化资源保存原则。小城镇大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风貌、自 然禀赋与文化资源。推动小城镇发展,应充分挖掘其原有的物质文化基因,如总体风貌、街道肌理、历史 建筑、文化景观等,让小城镇的地方独特性凸显出来。一方面,应保存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 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和曾经拥有的年代感。另一方面,应保存好有代 表性的住宅、不同时期的典型建筑(如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如集市、庙会等),定位好一 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应制定实施政策法规,通过技术指引和规则进行管控,如哪些区域是文化资源保护核心区,哪些区域是协 调区,哪些区域需要调整、改造、优化等。 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还应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做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是深度挖掘百姓日常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传统技艺与传统礼仪。可以在新老街区为传统技艺发展、传统礼 仪展示提供多样化的场所支撑,通过相关活动活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故乡记忆,传承地方文化精 神,发挥其凝聚人心、增进友谊、熏陶青少年等功能作用。二是通过研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土特产 品和传统技艺,让传统产业的老树长出新枝。当前,江浙一带的酿造、丝绸、制笔、陶艺等传统企业已经 在主动谋划如何创新发展,一些承载传统技艺的文化产品成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小城镇创 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引擎。 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应尊重当地 实际,循序渐进、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贪大求快。在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 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 (节选自《人民日报》)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若重视了小城镇的地方文化,那么小城镇对于游子来说将更具有一种吸引人心的磁力。 B.更趋向精神性的东西是后工业化时代小城镇的生产重心,必须在建设中完好保存。 C.小城镇建设中超越形态和功能的非物质文化生产,是留存精神性的地方文化的方式。 D.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之中,依然是我国当前小城镇建设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文化要素的融入论证了小城镇建设遵循文化资源保存的原则和合理开发的方法途径。 B.文章将小城镇发展模式分为有文化特色和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两个维度,并强调要结合自身实际。 C.文章采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提出形成注重文化要素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不能盲目贪大求快。D.第三段从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证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并做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观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循文化资源保存原则来发展小城镇,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来支持。 B.对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就可能将文化要素融入到小城镇建设之中。 C.江浙一带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传,发觉优秀统技艺与传统礼仪对谋划值得借鉴。 D.某些承载传统技艺的文化产品可成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角和发展升级的新引擎。 【答案】13.D 14.C 15.D 【解析】 13.A 项,“将更具有一种吸引人心的磁力”错误,原文是“小城镇的地方文化,对于游子来说具有一种吸 引人心的磁力”,不能断定若重视了小城镇的地方文化,小城镇对于游子来说是否“将更具有”一种吸引人 心的磁力。B 项,“必须在建设中完好保存”错误,原文是“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而不是“必须 在建设中完好保存”。C 项,说法片面,根据原文“推动小城镇发展,应充分挖掘其原有的物质文化基因, 如总体风貌、街道肌理、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让小城镇的地方独特性凸显出来”,可知留存精神性的地 方文化的方式除了“超越形态和功能的非物质文化生产”,还有“物质文化基因”。故选 D。 14.C 项,“文章采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错误,文章没有事实依据。故选 C。 15.D 项,“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角和发展升级的新引擎”错误,根据原文“一些承载传统技艺的文化 产品成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小城镇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引擎”,可知某些承载传统技艺的 文化产品可成为小城镇“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引擎”,而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角和发展升级的新引擎”。 故选 D。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