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 2020-2021 学年
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Ba -137
一、选择题(共计 2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 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B.22. 4 L (标准状况) 15NH3 含有的质子数为 11NA
C.常温下,1 L 0.1 mol/L MgCl2 溶液中,含有 Mg2+数为 0. 1NA
D.常温常压下,46 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
2.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 )
①12.0 g 熔融的 NaHSO4 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0.2NA
②l mol Na2O 和 Na2O2 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
③常温常压下,92 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 NA
④7.8 g 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 0.3 NA
⑤用 2L1.0 mol/L FeCl3 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所得氢氧化铁胶粒的数目为 NA
⑥l mol SO2 与足量 O2 在“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SO3,共转移 2NA 个电子
⑦在反应 KIO3+6HI=KI+3I2+3H2O 中,每生成 3 mol I2 转移的电子数为 5NA
⑧常温常压下,17 g 甲基(-CH3)中所含的中子数为 9 NA
A. 3 B. 4 C.5 D.6
3.常温下,在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①H++Z-+XO4-=X2++Z2+H2O (未配平)
②2M2++R2=2M3++2R-
③2R-+Z2=R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反应 2M2++Z2=2M3++2Z-不可以自发进行
B. R 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C.反应①配平后,H2O 的化学计量数为 8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H+>Z->R->M2+
4.某 1 L 待测溶液中除含有 0.2 mol/L 的 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乙种或多种:阳离子 K+、NH4+、Fe2+、Ba2+
阴离子 Cl-、Br-、CO32-、HCO3-、SO32-、SO42-
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溶液 B 中加 AgNO3 与 HNO3 的操作是多余的,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K+、
NH4+、 CO32-、HCO3-,且 c(K+)≥0.1mol/L
B.生成白色沉淀 B 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HCO3-+OH-=BaCO3↓+H2O
C.已知白色沉淀 C 能溶于浓氨水, 离子方程式为 AgCl + 2NH3●H2O=Ag(NH3)2+ +C1-
+ 2H2O
D.若无色气体 D 是混合气体,则沉淀 A 的成分可能是 BaCO3、BaSO3、 BaSO4
5.某离子反应涉及到 H2O、ClO-、NH4+、 OH-、N2、Cl-几种微粒,其中 N2、ClO-的物质的
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 Cl-为氧化产物
B.消耗 1 mol 还原剂,转移 3 mol 电子
C.反应后溶 液的碱性增强
D.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6.向 10 mL0. 2 mol/L 的 KIO3 溶液中逐渐加入 NaHSO3 粉末,生成的 I2 的物质的量随所加
NaHSO3 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点对应的 I2 的物质的量为 1. 0×10-3 mol
B.0a:ab=5:1
C.当溶液中的 n(I2)=5×10-4 mol 时,加入 NaHSO3 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2.5×10-3mol 或 4.5×10-
3mol
D.由 ab 段反应可知,氧化性 I2>HSO3-
7、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
H+、O2、NO3-等共存物会影响修复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②③④均为还原反应
B.1 mol 三氯乙烯完全脱 Cl 时,电子转移为 3 mol
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 NO3-+10H++8e-=NH4++3H2O
D.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 Fe (OH)3
8.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定不正确的是( )
A.氯气被足量的纯碱溶液完全吸收:2CO32- +C12+H2O=2HCO3-+Cl-+ClO-
B.向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OH- + CO2= HCO3-
C.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2S 溶液:2Fe3++ S2-=2Fe2++ S↓
D.向 NH4Al (SO4)2 溶液中滴加 Ba (OH)2 溶液至 SO42-恰好完全沉淀:NH4++ Al3++ 2SO42-
+ 2Ba2++4OH-= 2BaSO4↓+ Al(OH)3↓+ NH3●H2O
9.锡为 IVA 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I4 熔点 114.5℃,沸点 364.5℃,易
水解)。实验室以过量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 Sn + 2I2 SnI4 制备 SnI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B. SnI4 可溶于 CC14 中
C.装置 I 中 a 为冷凝水进水口
D.装置 II 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 I2
10.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 NO 和 O2,且
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 NO 与 O2 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
虑 NO2 转化为 N2O4) ( )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 B.反应前后 NO 室压强相同
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 D.最终容器内无 O2 存在
11.在标准状况下,将 a L NH3 完全溶于水得到 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 ρ g/cm3,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水至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 0. 5ω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
0. 5c;
②c=1000푎
22.4푉
③ω= 35푎
22.4푉ρ ×100%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0. 5V mL 同浓度稀盐酸(溶液呈碱性),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
小关系为 c (NH4+)>c (C1-)>c (OH-)>c(H+)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以控制①中气泡产生快慢
B.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装置②、③中的药品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D.加热装置 Y 前,应先让 X 反应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13、将几滴 KSCN(SCN 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 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 KMnO4 溶液,红色褪去;②另一份中通入
SO2 红色也褪去。下 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
B.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KMnO4 将 SCN-氧化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SO2 将 Fe3+还原为 Fe2+
D.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SO2 将 SCN-还原
14.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 Cu 和 Cu2+,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 CuCl2●2H2O 制备 CuCl, 并进
行相关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 1 中产生的 Cl2 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B. 途径 2 中 2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12 2CuO+2HCl↑
C.X 气体是 HC1,目的是抑制 CuCl2●2H2O 加热过程可能的水解D. CuCl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4H++SO42-=2Cu2++2C1-+SO2↑+ 2H2O
15.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 a 试剂 b 试剂 c 装置
A 验证非金属
性: N>C>
Si
稀硝酸 Na2CO3 Na2SiO3 溶
液
B 验证氧化性:
Cl2>Br2
浓盐酸 KMnO4 FeBr2 溶液
C 验证 SO2 有还
原性
浓硫酸 Na2SO3 KMnO4 溶
液
D 除去 Na2SO3 中
的 Na2SO4
氯水 混合物 NaOH 溶液
16.A、B、C、X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X 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 A 可以是 C、Na、S、N2
B.若 X 是黄绿色气体单质,则 A 可以是 Fe,且 B 的水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
蓝色沉淀。
C.若 X 是一种温室气体,单质 A 被誉为国防金属,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C
D.若 X 为一种混合物,其中一种溶质常做制冷剂,A 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回复原色,
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NH3·H2O=NH4++HSO3-
17.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
曲线正确的是( )A.A 曲线表示向 A1C13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B. B 曲线表示向 Na [Al (OH)4]溶液中滴入 HNO3 溶液至过量
C. C 曲线表示向 n (HC1):n(A1C13)=1:1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D. D 曲线表示向 n[Ca (OH)2]:n(KOH)=1: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CO2 至沉淀消失
1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4+、 I-、 CO32-
B.0. 1 mol/LKNO3 溶液中:Na+、Fe2+、Cl-、SO42-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Mg2+、SO32-、 NH4+
D. c(H+)
c(OH―) =1×10-12 的溶液:K+、 Na+、CO32-、HCO3-
19.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有 SO2 的 BaCl2 溶液中通入气体 X,出现
白色沉淀
气体 X 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Ba (NO3)2 溶液,无现
象,再滴加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C 向 Na2CO3 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直
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D 向盛有 5 mL 0.1 mol /LAgNO3 溶液的试管中滴
入几滴等浓度的 N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继续滴加几滴 NaI 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Ksp(AgCl)>Ksp(AgI)
20.已知: △H=-a 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分 子比反-2-丁烯分子能量低
C.高温有利于生成顺-2-丁烯
D.等物质的量的顺-2-丁烯和反-2-丁烯分别与足量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21.2020 年 1 月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因《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
等奖。下面为两种简单碳螺环化合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两种物质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螺[3,3]庚烷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C.螺[3,4]辛烷与 3-甲基-1-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的名称为螺[5,4]壬烷
22.已知有机物 M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 N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M 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 4 种 D.可用溴水鉴别 M 和 N
23.茚地那韦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画出其空间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茚地那韦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易溶于水B.虚线框内的所有碳、氧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C.茚地那韦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茚地那韦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物
24.向某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后得到溶液 M,因 CO2 通入的量不同,溶液 M 的组成
也不同,若向 M 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 V (CO2)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 V (HCl)的
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不计 CO2 溶解) ( )
A.若 0B=0,则溶液 M 为 Na2CO3 溶液
B.若 0B=BC,则形成溶液 M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CO32-=HCO3-
C.若 3OB=BC, 则溶液 M 中 c(NaHCO3)=2c(Na2CO3)
D.若 0B>BC,则溶液 M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 CO32-和 HCO3-
25.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由水电离产生的 H+、
OH-):H+、NH4+、K+、 Mg2+、Cu2+、A13+、NO3-、 CO32-、SO42-, 现取三份 100 mL 溶液
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 AgNO3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6. 99 g;
③第三份逐滴滴加 NaOH 溶液,测得沉淀与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 H+、Cu2+、CO32-
B.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 K+、NO3-C.实验所加的 NaOH 的浓度为 2 mol/L
D.原溶液确定含 Mg2+、A13+、NH4+, 且 n (Mg2+):n (A13+):n (NH4+)=1:1:2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计 50 分)
26.(18 分)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利用 FeSO4 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
如下:
实验室中可用 FeSO, (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和 NH4HCO3 在如下装置模拟上述流程中的
“转化”环节。
(1)装置 A 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 B 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NH4HCO3 盛放在装置_____
中。
(2)实验过程中,欲将生成的 FeSO4 溶液和 NH4HCO3 溶液混合,操作方法是________, 发
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FeSO4 溶液要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 检
验久置的 FeSO4 是否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脱去游离水,该过程中会有少量 FeCO3 在空气中被氧化为
Fe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取干燥后的 FeCO3 样品 12. 49 g,与炭混合后
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 6.16 g,计算样品中杂质 FeOOH 的质量:_________g。
27. (16 分)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蔗糖炭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应:C+2H2SO4(浓) CO2↑ +2SO2↑+2H2O,若生成
0.5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蔗糖炭化过程体现了浓 H2SO4 的
_______ (选填:脱水性、吸水性、氧化性、酸性)。
(2)实验室有一瓶放置很久的 Na2SO3 固体药品,小明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瓶药品有
没有变质?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l2 和 SO2 均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将二者等体积混合通入品红,发现红色不褪去,用
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以通过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下列关于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描述正
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 B.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C.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5)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被氧气所氧化,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7)25.6 g Cu 与含 2 mol/L 的 HNO3 和 1mol/LH2SO4 的 200 mL 混合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收
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假设 HNO3 还原产物为 NO)。
28、(16 分)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
养。”茜草素 H(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一种合成茜草
素的线路设计如下:
① ;
② ;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C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A→B 反应类型是______,C→D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写出 C→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G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X 是 A 的加聚产物,则其顺式结构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
(5)写出 E 与乙二醇的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芳香族化合物 Y 是 B 的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Y 共有________种。
A.1 mol Y 能消耗 1 mol NaOH
B. Y 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苯环上有 3 个取代基
黑龙江省 2020-2021 学年高三
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5:DACAB 6-10:CBCDC 11-15:DCDDC 16-20:BDBBC 21-25:BDDCB
二、非选择题
26、(18 分) (每空 2 分)
(1). 分液漏斗; 铁粉;C
(2) (待 D 处的氢气纯净后)关闭活塞 3;打开活塞 2;
Fe2++2HCO3-=FeCO3↓+CO2↑+H2O(或 Fe2++2HCO3-=FeCO3↓+H+、HCO3-+ H+=CO2↑ +H2O);
亚铁离子易被氧化;取样品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 KSCN 溶
液,观察是否显血红色
(3)4FeCO3+O2+2H2O=4FeOOH+4CO2;0.89
27. (16 分) (每空 2 分)
(1) 2
(2).氧化性
(3).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 BaCl2 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 Na2SO3 固体
已变质
(4)Cl2+SO2+2H2O=2HCl+H2SO4
(5) AD(6)4NH3+5O2 4NO+6H2O
(7).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氨气已经收集满或蘸有浓盐酸的
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若出现白烟,证明氨气已经收集满
(8)4. 48 L
28.(16 分,除第二问每空 1 分外,其它每空 2 分)
(1).羟基、羰基;邻苯二甲醛
(2)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
(4)
(5)
(6)20
催化剂
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