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检测题(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检测题(北师大版)

ID:457173

大小:29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七章检测题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为( A ) A.垂线段最短 B.延长线段 AB 到 C C.过点 O 作直线 a∥b D.锐角都相等吗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D ) A.同旁内角互补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内角 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 D.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3.(2016·宁波)如图,在△ABC 中,∠ACB=90°,CD∥AB,∠ACD=40°,则∠B 的度 数为( B ) A.40° B.50° C.60° D.70°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   ,(第 7 题图)) 4.如图,已知∠1=∠2,下列结论:①∠3=∠4;②AB∥CD;③AD∥BC.其中正确的个 数有( B ) A.0 B.1 C.2 D.3 5.如图,直线 a∥b,∠A=38°,∠1=46°,则∠ACB 的度数是( C ) A.84° B.106° C.96° D.104° 6.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是(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7.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 a 上,a∥b,∠1=50°,∠2=60°,则∠3 的度数为( C ) A.50° B.60° C.70° D.80° 8.如图,BP 是△ABC 中∠ABC 的平分线,CP 是∠ACB 的外角的平分线,如果∠ABP=20 °,∠ACP=50°,则∠A+∠P 的度数是( C ) A.70° B.80° C.90° D.100°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2 ,(第 10 题图)) 9.如图,AB∥EF,∠C=90°,则 α,β,γ的关系为( D ) A.β=α+γ B.α+β+γ=180° C.β+γ-α=90° D.α+β-γ=90° 10.如图,在△ABC 中,∠A=52°,∠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D1,∠ABD1 与∠ACD1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D2,依次类推,∠ABD4 与∠ACD4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D5,则∠BD5C 的度数 是( B ) A.60° B.56° C.94° D.68°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这个命题的条件是__两条直线相交 __,结论是__它们只有一个交点__. 12.把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如果两个角相等, 那么它们是对顶角__. 13.在说明“两个无理数 a,b 的和是无理数”这一假命题时,你举的反例是 a=__ 2 __,b=__- 2(答案不唯一)__. 14.如图,∠1+∠2=180°,若∠3=50°,则∠4=__50°__.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15.(2016·丽水)如图,在△ABC 中,∠A=63°,直线 MN∥BC,且分别与 AB,AC 相交 于点 D,E,若∠AEN=133°,则∠B 的度数为__70°__. 16.(2016·扬州)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 60°角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2, 则∠1=__80__°. ,(第 16 题图))     ,(第 17 题图))     ,(第 18 题图)) 17.(2016·云南)如图,已知 AB∥CD,BC∥DE.若∠A=20°,∠C=120°,则∠AED 的 度数是__80°__. 18.如图,△ABC 中,D,E 是 BC 边上的点,∠BAD=∠BDA,∠CAE=∠CEA,∠DAE= 1 3 ∠BAC,则∠BAC 的度数为__108°__. 3 三、解答题(共 66 分) 19.(8 分)如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1=__∠C__,那么 DE∥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如果∠1=__∠FED__,那么 EF∥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如果∠FED+__∠EFC__=180°,那么 AC∥E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4)如果∠2+__∠AED__=180°,那么 AB∥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20.(8 分)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DE∥AC,∠B=70°,∠EDC=30°,求∠ADC 的度数. 解:∵DE∥AC,∠EDC=30°,∴∠ACD=∠EDC=30°,∵CD 平分∠ACB,∴∠ACB=2∠ ACD=2×30°=60°,在△ABC 中,∠A=180°-∠B-∠ACB=180°-70°-60°=50°, 在△ACD 中,∠ADC=180°-∠ACD-∠A=180°-30°-50°=100°. 21.(8 分)如图,直线 AD 与 AB,CD 相交于 A,D 两点,EC,BF 与 AB,CD 相交于点 E, 点 B,点 C,点 F,如果∠1=∠2,∠B=∠C.求证:∠A=∠D. 证明:∵∠2=∠AGB,∠1=∠2,∴∠1=∠AGB.∴CE∥BF,∴∠B=∠AEC.∵∠B=∠ C,∴∠C=∠AEC.∴AB∥CD,∴∠A=∠D. 4 22.(9 分)在△ABC 中,∠BAC=∠BCA,CD 平分∠ACB,CE⊥AB,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E,∠ BCE=48°,求∠CDE 的度数. 解:∵CE⊥AB,∴∠E=90°.在△BEC 中,∠CBE=180°-∠E-∠BCE=42°,∵∠BAC =∠BCA,∠CBE=∠BAC+∠BCA,∴∠BAC=∠BCA= 1 2∠CBE=21°,又∵CD 平分∠ACB,∴∠ ACD= 1 2∠ACB=10.5°,∴∠CDE=∠ACD+∠BAC=10.5°+21°=31.5°. 23.(10 分)如图,直线 l1∥l2,点 A,点 B 分别为直线 l1,直线 l2 上的固定点,直线 l3 与直线 l1,l2 分别交于 C,D 两点,有一点 P 在 C,D 之间运动(不与 C,D 两点重合),在它 运动过程中,试分析∠1,∠2,∠3 三者之间的关系,你能选用两种方法说明得到的关系吗? 解:∠1+∠3=∠2.证明:方法一:如图 1,过点 P 引 PQ∥l1,由 l1∥l2 可得 PQ∥l1∥ l2,于是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QPA,∠3=∠QPB,即∠1+∠3=∠2.方法二:如图 2, 5 延长 AP 交 l2 于点 E,由 l1∥l2,可得∠1=∠PEB,由△BPE 的外角性质可知,∠PEB+∠3=∠2, 即∠1+∠3=∠2. 24.(11 分)如图,△ABC 中,三条内角平分线 AD,BE,CF 相交于点 O,OG⊥BC 于点 G. (1)若∠ABC=40°,∠BAC=60°,求∠BOD 和∠COG 的度数; 解:∠BOD=∠OAB+∠OBA= 1 2∠BAC+ 1 2∠ABC=50°,∠COG=90°-∠OCG=90°- 1 2 (180°-∠ABC-∠BAC)=90°-40°=50°. (2)若∠ABC=α,∠BAC=β,则∠BOD 和∠COG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解:∠BOD 和∠COG 相等.理由如下:∠BOD=∠OAB+∠OBA= 1 2∠BAC+ 1 2∠ABC= 1 2(α+ β)= 1 2(180°-∠ACB)=90°- 1 2∠ACB=90°-∠OCG=∠COG. 25.(12 分)问题 1: 如图①,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点 D,E 分别是△ABC 边上的两点. 6 研究(1):如果沿直线 DE 折叠,使 A 点落在 CE 上,则∠BDA′与∠A 的数量关系是__根 据折叠的性质可知∠DA′E=∠A,∠DA′E+∠A=∠BDA′,故∠BDA′=2∠A.__; 研究(2):如果折成图②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 的数量关系是__由图形 折叠的性质可知,∠CEA′=180°-2∠DEA′①,∠BDA′=180°-2∠A′DE②,①+② 得,∠BDA′+∠CEA′=360°-2(∠DEA′+∠A′DE),即∠BDA′+∠CEA′=360°- 2(180°-∠A),故∠BDA′+∠CEA′=2∠A.__; 研究(3):如果折成图③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 由. 解:∠BDA′-∠CEA′=2∠A.证明如下:连接 AA′,图略,易知∠DA′A=∠DAA′,∠ EA′A=∠EAA′,∴∠BDA′=2∠DA′A,∠CEA′=2∠EA′A,得∠BDA′-∠CEA′= 2∠A. 问题 2: 研究(4):将问题 1 推广,如图④,将四边形 ABCD 纸片沿 EF 折叠,使点 A,B 落在四边 形 EFCD 的内部时,∠1+∠2 与∠A,∠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由图形折叠的性质可知∠1= 180°-2∠AEF,∠2=180°-2∠BFE,两式相加得,∠1+∠2=360°-2(∠AEF+∠BFE), 即∠1+∠2=360°-2(360°-∠A-∠B),∴∠1+∠2=2(∠A+∠B)-360°.__.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