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早读背诵材料⑥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早读背诵材料⑥

ID:457370

大小:26.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早读背诵材料⑥ 【高频词语】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 打骂”。“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 阶级是一种暴力”。 【暴病·抱病】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 “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 再露面”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褒义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名言积累】 苏轼名言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译文:古时候能作一番大事业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出一般世人的本领,还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2.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译文】办成事情靠的是真理而不是权势,使人信服靠的是真诚,而不是好听的言语。 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译文: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 4.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译文:真正勇敢的人看起来很胆怯,真正有才智的人看起来并不聪明。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译文: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 【人物积累】 从抗战史中涵养三种精神 9 月 3 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的浴血奋战、不屈不挠, 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历史的硝烟散去,然而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舍身救国、坚持到底的 抗战精神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宝贵财富。战争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伟大 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从抗战史中汲取养分,涵养三种精神。 涵养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四年抗战史中,中华民族饱经沧桑,但依然永 葆顽强的生命力,凭的就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国内和国际新发展中产生的新斗争,各级党员干部更要增强工作中的斗争意识,提 高斗争的本领,坚决打赢每个斗争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接最烫 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实践中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加强思想淬炼,锤炼忠诚 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敢于斗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意志,不断克服前进 道路上的重重难关。 涵养舍生救国的奉献精神。中国人民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民族奉献精神,让中华民族粉碎了侵略者 的痴心妄想,保卫神圣的家园。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和弘扬的伟大品质,砥砺奋进新时代, 需要我们用奉献精神点亮前行征途。“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 党人的奉献精神。奉献没有休止符,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我们党要引领时代、续写辉煌,必须大力弘扬 奉献精神,因为奉献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涵,也是检验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大力弘扬奉 献精神,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涵养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精神是我们 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要开篇,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使命,任务的艰巨性百年不遇。在这紧要关头,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以 自立自强的勇气担起历史使命和责任,用顶天立地的气魄和奋楫扬帆的冲劲,踏平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和曲 折。 【诗歌积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鉴赏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 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 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 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人胸中倒来 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 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 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 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 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 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 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 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 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 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 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 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作者在这里极力赞 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 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 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 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对刘景升儿子刘 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作者在这里引用 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也有着主战与 主和两种人。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纵然 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 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 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而且在写法上这 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 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 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 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却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 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文化常识】 《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 1.上古时期,姓氏有别。姓的偏旁为“女”,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 2.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3.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氏。 4.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