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家视点:〈论语〉选读》也可如此教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名家视点:〈论语〉选读》也可如此教

ID:457441

大小:20.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名家视点:〈论语〉选读》也可如此教 【设计说明】 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其通 行本《论语》共 20 篇,但其编辑体例却相当杂乱。除少数篇章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外,多数 篇章均无主题。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以“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即便是篇章标 题也都是取该篇首句的两字或一词为标题,如《学而》《子罕》《阳货》等,这些篇题本身 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即使是每篇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 但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的《〈论语〉选读》却不一样。作为一本中学语文教材, 《〈论语〉选读》从课程与教学论角度出发,按照主题编排,即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 选自于《论语》。这就意味着教师应采用“主题型教学法”。而所谓“主题型教法”,就是要 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提炼出每一章的主题,力求把本章每一段根据主题串起来,使之前 后相连贯,尽量避免逐条讲述,使学生对主题的内涵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当然,必要时 教师也可根据主题有所拓展,补充与之相关内容。下面,我们就以该教材第 14 课《中庸之 道》的教学案例试论之。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2.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3.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问题 孔子曾为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那么什么叫做 “不惑”?于丹教授曾解释说,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那什么又叫做“中庸”呢?是不是人活到四十就会变得圆滑、平庸、和稀泥,就是中庸呢?同学 们,你们怎么看呢? 投影:第 1 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师生研读本章,掌握 “鲜”等重点词语,然后提出问题: 何谓“中庸”?结合你现有的人生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教师补充宋代程颢程颐的观点,“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但并不具体阐释。 (说明: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引出学生对“中庸”的初浅理解,譬如“骑墙之道”、 “掺和之道”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能阐释“中庸”的内涵。) 二、整体感知,研读文本 (一)、何谓“中庸”?(中庸的释义) 投影:第 2 章: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 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师生研读本章,掌握“愈”等重点词语,然后提出问题: “过犹不及”=“折中之道”吗? (说明:让学生解释何谓“过犹不及”?何谓“折中之道”?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寻 找相关章节回答这一问题,部分学生能明确地从文中找到第 7 章和第 8 章。) 投影:第 7 章: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 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 第 8 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 师生明确:中庸并非是什么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乡原),也不可无原则随意性地称赞 与憎恶,其实,这也和下文“和而不同”的内涵相吻合。 (说明:教师补充之前学过的章节,譬如:“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 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等, 意在说明:中庸非中折,中庸有原则。) (二)、“中庸”如何?(中庸的原则)既然如此,那么中庸的原则是什么呢?只有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中庸的原则,才能深 刻地体会中庸之道的深刻内涵。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剩下的章节,找一找那几章体 现了中庸的原则。(或者说中庸有何作用?) 师生合作明确:第 3 章和第 5 章。投影: 第 3 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第 5 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明确:中庸原则在于两字:“义”和“礼”。“义”和“礼”是把握“中庸”的标尺。 (说明:由于该教材前面已经探讨过“义”和“礼”的内涵,此处温故即可。教师顺 势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中庸”的境界很难。) 教师以第 9 章为例: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 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 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 师生研读,明确:即便是“君子”也有“恶”,也并非易于达到“中庸”境界的,所以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孔子 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刃也是可以踩 踏闯过的,但中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 )现实常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也。”(聪明人容易过头,愚蠢者往往不足;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说明:研读到此处,学生已基本明晓“中庸”的原则,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借助生 活中的体验,来理解 “到达中庸”的境界呢?这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中庸”?(联之以实,分析“如何做到中庸”) 教师投影: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的方式读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穷经呢,把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 可以去批注了。但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叫做《六经》注我,就是真正好的学习是融会了所有 的典籍以后,用它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于丹《论语心得》 (说明:引用于丹的话,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体味“如何做到中庸”,其 实这也是对中庸内涵的深入领会。当然,这种“体味”应该建立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第 4、6 章,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研讨如何做到中庸。投影: 第 4 章: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 21) 第 6 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明确:师生研读这两节,重点理解“狷、和、同”等词语含义,重点引导学生研究探 讨“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说明:鉴于前文对“中庸”的释义,学生对第 4、6 章“中行”、“和”等概念,基本 上都能联系自己日常生活,有事可例,有话可说。教师也可备份具体事例进行阐释,譬如: “和”与“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 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而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 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和而不同”的阐释是对本课主题“中庸之道”的深 入理解。) 教师可以补充举例: 1、晏婴曾举“烧汤”为例,他说所谓“和”就像厨师拿水、火、醯(相当於醋)、醢 (鱼肉等制成的酱)、盐、梅等不同甚至对立性质的物质操作调和,烹饪鱼肉,“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使其品味恰到好处,成为享用满意的佳羹。单纯的“同”就如以水调剂水,不 用火、醯、醢、盐、梅等配合,必然乏味到无人问津。 2、2003 年 12 月 10 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把目光投向中 国》的演讲中,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 “和而不同”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和谐 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就是承认不同,尊重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求中致和,体现了 经由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斗争或变革(首重良性竞争)且寻求统一或调谐的精神。 其实,“和而不同”在人生修为上还要求常怀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宽容”一词“Tolerare” 原义那样: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 的容忍;或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 卫你说话的权力。” 三、结语及反思 其实,关于“中庸”、“和而不同”的思想,是散见于《论语》各章论述当中的,即便 是后来者子思作的《中庸》,也并没有完全阐释透中庸的内涵。而对于如何中学阶段教学国 学经典,如何阐释其中深邃的哲理内涵,历来是仁智互见,莫衷一是的。 但作为一篇中学语文教材,《中庸之道》(《〈论语〉选读》)是从原著《论语》中选取 9 个章节编排在一起的。鉴于此,我们在备课时就不能不思考,该教材为何是选取 9 章? 这 9 章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所选材料是如何呈现“中庸”主题的……教师该做的不是被 动机械地接受,而应是重新整合教材,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已确定), 使学生利用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对该主题内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领会。 当然,整合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构建成了教学内容,这还要求教师根据主题的需要适 当地补充相关内容。譬如本课在理解“和而不同”涵义时,教师在教学中以与孔子同时代 的晏婴的例子为证,以当代温家宝总理的话为例。教师的这些补充链接,对教材本身的阐 释是有帮助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