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甲骨卜辞中关于黍的记载最多,有近三百条。其中言“受黍年”的有上百条;占卜王或某人督促种黍
之事的有五十余条;言“登黍”的也有一二十条。据此判断
A.古代中国农作物单一
B.我国先民种植技术高
C.黍是商代重要农作物
D.自耕农生活极其艰难
2.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大量铁工具看,铲、锄、镶、镭等手工操作工具居绝大多数。截至1980年,手
工工具出土点有近40处之多;犁铮出土点却较少,仅有七八处。即使在同时出土多种工具的同一墓葬
中,犁铮数量也比手工工具数量少得多。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生产工具发生了根本变革
B.铁器与畜力联系不紧密
C.小农生产方式得到了推广
D.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铁器
3.《庄子》中有“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的记载;春秋时已有利用杠杆原理提水的桔棒;汉代,利用
辘铲从水井中提水相当普遍,辘铲的使用一直延至近世。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
A.人们重视利用水资源
B.农田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
C.灌溉工具已极其先进
D.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
4.宋代诗人毛翊曰:“竹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据此
可知,宋代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农产品呈现商品化趋势
C.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D.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5.《汉书》载:“(大商人)秦杨以田农而甲一州”,“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这反映了汉代
A.土地买卖获得政府许可
B.弃农经商现象日益严重
C.土地经营成为获利产业
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6.北魏均田法令对还田有细密的规定:“老免”“身没”皆须还田,定额之内的桑榆田不许买卖。到唐代,
“官人永业田及赐田,欲卖及贴赁者,皆不在禁限”。这一变化
A.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B.有助于加快土地流转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
D.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7.观察下面明代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初年的土地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
A.专制集权不断衰落
B.土地私有制有较大发展
C.国有土地逐步减少
D.抑制土地兼并措施有效
8.下表所示为《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中对南渡人口的分布作的大致统计情况(单位:万户)。
表中现象
江苏 山东 安徽 四川 湖北 陕西 江西 湖南
26 21 17 10 6 5 1 1
A.易导致南方人地矛盾冲突
B.表明北方人口少于南方
C.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D.说明南方经济发展趋缓
9.下图所示为1990年在山西平陆县发现的两件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一件是高82厘米的方鼎,一件是高
73厘米的圆鼎。它们上面都有饕餐纹饰,其纹饰像装饰用的飘带,线条流畅。据此判断,这两件器皿
A.生产于私营作坊B.由官营作坊生产
C.在民间使用较普遍
D.在市场上流通较广
10.在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件兵器上,标记有“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少府工室令丞冉,工九”的
字样。这种标记文字的做法
A.使劳动者丧失了人身自由
B.使手工业实现了专业化
C.有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
D.刺激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11.《汉书·成帝纪》载: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
兵,自称将军”;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十二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
自称将军”。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
A.政权的不稳定性加剧
B.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C.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
D.冶铁作坊的规模较大
12,明清时,地处山区、田少粮缺的徽州经济繁荣一时。“纸、笔、砚、墨”在古代被称为“文房四宝”,
而徽州竟占“三宝”之冠,“徽州地产砚材、纸料、松烟,便于就地加工”。据此判断,徽州繁荣
主要是因为当地
A.蕴含丰富的生产原料
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浓厚
D.与外部经济联系较紧密
13.《孟子-告子章句下》载,在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中,规定会盟各国应“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
汆(买入粮食)”。这一规定有助于当时
A.农本意识的形成
B.各国市场的统一
C.商业活动的进行
D.士人阶层的崛起
14.汉时出入市井的只是普通百姓,有身份者是不亲自入市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唐会要》
载:“贞观元年(627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表明汉唐时期
A.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B.统治者有经济特权C.社会分工明确
D.经营活动日益活跃
15.据《旧唐书-王涯传》载:“(王)涯等苍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据此可推知,唐代
A.对商业的管理趋于军事化
B.商业对原有限制有所突破
C.禁止民众私自经营工商业
D.商人经营活动受严格管制
16.宋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
利而欲分之。”宋代所做的这一调整
A.便利了人们自由经营商业
B.导致农村劳动力日益缺乏
C.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除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
17.在创业阶段,商业活动通常以家庭为基础,以父子、兄弟合作为主要形式,如明末的南安郑氏海
商集团,由首领郑芝龙的兄弟、堂弟、族弟及其他宗亲共同经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明代
A.民间的海外贸易发达
B. 商帮的宗法观念浓厚
C.商业经营活动规范化
D.商业被民间组织垄断
18.明代成化年间,“四方白丁、钱虏、商贩、技艺、革职之流以及士夫子弟,率黄缘近侍内臣,进献
珍玩,辄得赐太常少卿、通政、寺丞、郎署、中书、司务、序班,不复由吏部,谓之'传奉官”这一现
象反映了当时
A.商人从政现象增多
B.政府财政收入锐增
C.官商勾结,共谋利益
D.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19.汉初赋税主要有田租、算赋、力役及工商杂税等。汉文帝即位后多次“除田租税之半",算赋也由每
人每年120钱减至40钱,徭役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这一举措在当时
A.贯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有利于汉初经济的复苏
C.促进了农耕经济的转型
D.迎合了富国强兵的诉求20.史载,汉武帝用孔仅(南阳大冶)、东郭咸阳(齐之大盐商)为大农丞,领盐铁事,而桑弘羊(洛
阳贾人子)因计算而被任命为侍中;又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从此吏“多贾人矣”。这表明西汉
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了专制统治的基础
C.提高了商人社会地位
D.改善了私营商业发展环境
21.唐代中叶到明代中叶,国家通过建立户籍制度,把手工业劳动力固定起来,使城乡独立手工业者成
为官营手工业的劳动力后备军。这一做法
A.导致官营手工业逐渐衰落
B.刺激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雇佣劳动关系的发展
D.造成封建经济的持续下滑
22.史载,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雇主普遍宁愿通过增加雇佣人数,而非技术革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商品经济繁荣
B.人地矛盾激化使劳动力价值下降
C.传统经济体制严重制约技术革新
D.政治衰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23.1647年颁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
处斩。”这一规定
A.使得对外贸易完全被官府所垄断
B.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C.说明对外贸易有条件的限制
D.断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4.1684年,清政府下令:“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无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出
洋的水手和客商,“各给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易于稽查。上述规定
A.限制了商人的经营范围
B.抑制了中外正常交往
C.致使商品经济走向衰落
D.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2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虞、夏到春秋时期,我国农业仍保留了从原始农业脱胎而来的明显印痕,木质耒耙的广泛使用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已日益在农业生产中
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青铜在坚硬程度和原料来源等方面均不如铁,它没有也不可能在农业生产领域
把木石农具完全排斥掉。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耒邦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
用。我国用铁铸农器大体
始于春秋中期或稍前,到了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的普通。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战国时的地主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贵族地主,他们最初是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
的,多半是王室的宗亲,占有大量土地;其二是军功官僚地主;其三是一般地主,他们通过购买得到
土地。此外,还有一些商人、高利贷者通过买卖的途径取得土地,成了地主。各国的国君都占有大量
肥沃的土地,是最大的地主。另外,有的自耕农因垦荒而取得一点土地,有的因立了小军功得到少量
土地,也有的是因旧贵族没落
后成了自耕农。此外,地广人稀的国家也曾授田给农民,责其耕种,提供食粮。久而久之,农民对所
授土地的支配权越来越大,渐渐演变成了私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总的来说,自耕农所占的土地面积
在各国中的比重是不大的。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农具的变化及其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
原因。(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绢片和丝带,经鉴定为以家蚕丝织作而成。甲
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和祭祀蚕神的记载。北魏统一北方,规定黄河流域十九州贡绵、
绢及丝,可见当时黄河流域的丝织手工业十分普遍。唐代丝织品主要产区大体上为今河北、河南、山
东三省和淮河以北苏、皖二省。宋代以后,长江流域蚕桑业逐渐兴起,北方的河北、山东地区仍保持
着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就整个黄河流域而言,已不及长江流域。明清及其以后,因为棉花比之蚕桑,
“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因此一部分丝绵为棉花所替代,一部分丝织品为棉布所替代。
——摘编自《历史时期丝棉织业的分布与变迁》
材料二 东汉时’广东的海南岛和云南西部已经种植棉花。南北朝时,新疆吐鲁番也种棉了。北宋时,汉族开始在闽粤等地种棉,当时似仅限于珠江流域。宋末元初,北方也有种棉,又仅限于陕西关中一
带。这段时期,植棉技术和纺织技术由珠江流域传至长江淮河流域,而松江则逐渐成为一个棉纺织业
中心。棉花轻且温暖,适于御寒,比绸缎更结实耐用,生产速度比丝织更快,因此自然地成为最适合
人民大众的衣料。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
司,“责民岁输木棉数万匹明初,江南各地大力提倡种棉。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社会经济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从地域来看,中国古代棉织业与丝织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中国古代棉织业发展迅速的原因。(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市场交易是一种锥铢必较的行为,它对量(价值量)有着特殊的敏感。唐代法书市场既有前
人的书迹,也有时彦(当代的贤俊、名流)的珍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尽管人们
对法书的评价中不无虚夸之辞,但当时法书市场的价格水平确实也很高。如尚书钟绍京“不惜大费,
破产求书。计用数百万贯钱,惟市得右军(即王羲之)行书五纸,不能置真书一字”。
——摘编自李向民《中国艺术经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商业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论述须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
1~5.CBADC
6~10.BBABC
11~15.DDCAB
16~20.DBDBB
21~24.CBBB
25. (1)变化:农具的材质从木、石到青铜再到铁器;铁农具的使用程度不断增强且日益推广。(4
分)
意义: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得以改
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6 分)
(2)特点:地主类型复杂;君主、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自耕农占有的土地数量极少。(6 分)
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发展;井田制的废除;各国税制改革;
土地买卖现象出现;等等。(分,答出三点即可)
26. (1)特征:历史悠久;从北方向南方发展,南方地区逐渐超过北方成为丝织业中心;发展速度
由快到慢。(6 分)
(2)不同之处:棉织业的发展方向是从南方向北方发展;发展势头迅猛。(4 分)
原因:南方气候条件优越;棉织品更具有优势,棉花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产收较便利;棉纺织
技术不断进步;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等等。(8 分,答出四点即可)
27. 观点:商品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表现。(3 分)
论述:明清时期,大量农产品、手工产品被投放到市场,甚至出现商品化农业、手工业生产。原来自
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状态不断受到冲击,产品生产不仅是供生产者使用,更多的是为了参与市场交换。
总之,农业、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其产品在各种情况下实现了向商品的转化,成为商品经
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