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ID:458233

大小:58.16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 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 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 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 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 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 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 “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 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 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 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 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 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 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 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 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 “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 ——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 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 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 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 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 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 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 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 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B.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 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C. “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 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 D. “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 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 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B. 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 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 C. “技术的诗意”凝聚着尊重规律、以道驭术的“真”,凝聚着简约利物、惠而不费的 “善”,凝聚着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美”。 D. 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 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 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B.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 唯宽大是从,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C. 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 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D. 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 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 项,“‘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 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说法错误。“‘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 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错误,原文是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 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另外,“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也不准确,原文是说“为 ‘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 项,“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 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说法错误。选项夸大其词,“恐 惧顿失,兴趣盎然”不够准确,原文是说“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 秘充满了兴趣”;另外,“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无中生有,文章只是说“我国现代临床 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 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只说了效果,并未说目的。 故选 B。 【3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D 项,“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 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说法错误。偷换概念,“……科技之 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不够准确,原文是说“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 力”;另外,“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也不正确,原文是说“最大程 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9 分) 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 夏生荷 1949 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1952 年从芝加哥大 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 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可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 政府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籍高级知识分子离开,穆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 回到了祖国,在南开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 一回来,穆旦就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甚至停止了写 诗,以便专心于译作。5 年内,他便翻译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几部代表作,以及《拜伦抒情诗 选》《济慈诗选》等等。他的译作发行量很大,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诗人穆旦,只知道他是 翻译家查良铮。然而,穆旦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因此很 不得一些人的喜欢,这也为他后来的厄运埋下了隐患。 1959 年,在南开大学“反右倾”运动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过去,举报了他,天津中院 随即宣布穆旦为“历史反革命”,判处他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这是历史的悲剧, 穆旦无力反抗。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好 男儿当捐躯为祖国,不该苟且偷生。”1942 年,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并担任翻译官, 后又上了最前线,进入到被誉为“魔鬼之谷”的胡康原始大森林,同行的 5 万多同胞都葬身 于此,而穆旦在历经 8 天饥饿和身染痢疾之后,竟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然而,正是这段 经历让穆旦此后厄运连连。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被发配到校图书馆,白天要从事打扫 厕所、楼道等杂役,晚上则要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亲朋们不再上门,穆旦也变得 沉默寡言,当初他执意要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但现在却要放下手中的笔,“沉重的枷锁会被打断,牢狱会被颠覆,而门口的自由将微笑地把你们拥抱……”这是穆旦翻译的 普希金的诗歌,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枷锁何时才能被打破。 4 年后,穆旦终于被解除“管制”,成为了图书馆的普通员工,虽然他仍然要定期写思 想汇报,但毕竟能重新提笔了,此时的他决定完成一个宏大的计划,翻译美国作家拜伦的名 篇——《唐璜》,他曾对妻子说:“《唐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我一定要让 中国的读者读到它!”此后,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 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穆旦用了整 整 3 年时间,终于完成了 2 万多行的《唐璜》初译稿。但就在此时,“文革”爆发了,因为 “远征军的问题”,穆旦再次陷入困境,他被“红卫兵”抄家,没收和焚烧掉很多书籍和稿 纸,好在他拼死保住了《唐璜》的手稿。 1973 年,穆旦修改好了《唐璜》,并试探着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询问能否出版,编 辑回信说,寄来看看。穆旦兴奋不已,他用牛皮信封小心地将译稿包好,并在扉页上写上鲁 迅的名句,用于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但译稿寄出去后便石沉大海。直到 3 年后,穆旦才托朋友打听到《唐璜》 的下落,友人告诉他:“仍然在出版社,暂不能出版,但编辑有意保留。”穆旦欣喜不已, 可遗憾的是,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知心血之作《唐璜》的消息。 1976 年的一个晚上,穆旦不幸从自行车上掉了下来,造成严重的骨折,但他坚持在家里 休养,此后他每天架着拐杖,艰难地来到书桌前,铺开稿纸,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翻译工 作,连除夕也不例外,由于长时间的劳累,穆旦的腿伤越来越严重,一年多后不得不住进医 院手术。手术的前两天,穆旦将译作的全部手稿都整理好,然后放进一个手提箱里,“我把 我喜欢的拜伦和普希金的诗全部都译完了,”他如释重负地对 16 岁的小女儿说,“好好替 爸爸保存它们,它们现在不能出版,也许等到你老的时候才能出。”谁也没有料到,就在手 术的前一天,穆旦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 59 岁。穆旦去世 3 年后的 1980 年,《唐璜》由人 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5 年春,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里,陪伴 他的是一部散发着油墨香的《唐璜》。 1981 年,穆旦被平反,友人为他送上了一副挽联:“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 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吧。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穆旦曾这样写道:“我至今仍认为,人只能或为理想而活着,或是为物质享受而活着,享受到手的可能淡而无味,只有理想使生 活兴致勃勃,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其实,无需为穆旦惋惜,因为他已经是太阳,他一生的追求和表达,会长久地温暖一个 民族! (摘编自《思维与智慧》,有删节) 【相关链接】 文学界这样评价译著《唐璜》:“这是一部杰出的译作,查良铮对语言的把握程度,绝 非他人能比,它保持了拜伦的口语体及讽刺艺术的几乎一切特点,读起来跟原著一样流畅生 动,让人如品美酒,回味无穷……”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芝加哥大学毕业后,穆旦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就毅然放 弃美国很好的生活,冲破了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 B. 穆旦在“反右倾”运动中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被迫中断了翻译工作。解 除“管制”后,手中的笔用来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人也变得沉默寡言。 C.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回信让穆旦兴奋不已,他将修改好的译著《唐璜》寄出,又用鲁迅的 名句激励自己,但他终究没能看到自己的译作——《唐璜》的出版。 D. 穆旦在摔成严重骨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翻译工作,在去世之前他将 自己喜欢的拜伦和普希金的诗全部都译完,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出版。 E. 秉持着好男儿为国捐躯的信念,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以给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为己任, 他引介世界优秀文学。他用一生的追求和表达,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 5. 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里,为什么陪伴他的是出版的译著《唐璜》?请结合 材料分析。 【答案】4. DE 5. ①《唐璜》是穆旦认为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他期待早日出版,但在有 生之年没能实现。②译著《唐璜》是穆旦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他用了 3 年,跑遍天津和北 京的图书馆而完成的,在被“红卫兵”抄家时,他拼死也要保住。③译著《唐璜》体现了穆 旦高超的翻译水平,读起来跟原著一样流畅生动。 【解析】 【4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A 项,“就毅然放弃美国很好的生活”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 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可见,在美国有很好的生活只是一种可 能。 B 项,“解除‘管制’后,手中的笔用来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人也变得沉默寡言” 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晚上则要写‘思想汇报’‘认罪反 省’”“4 年后,穆旦终于被解除‘管制’”,可见,穆旦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是 在被“管制”时,不是解除“管制”后。 C 项,“他将修改好的译著《唐璜》寄出,又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说法错误。原文中说 的是“将译稿包好,并在扉页上写上鲁迅的名句,用于激励自己……但译稿寄出去后便石沉 大海”,可见,“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是在将译稿寄出之前。 故选 D、E。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依据“他曾对妻子说:‘《唐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我一定要让中国的读者 读到它!’”“他如释重负地对 16 岁的小女儿说,‘好好替爸爸保存它们,它们现在不能 出版,也许等到你老的时候才能出’“穆旦去世 3 年后的 1980 年,《唐璜》由人民文学出 版社正式出版”,可知《唐璜》是穆旦认为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他期望能将自己的译稿翻 译出版,让中国的读者读到它,但在有生之年却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直到他去世后三年, 《唐璜》才得以出版。因此,他落葬后,译著《唐璜》陪伴着他。 依据“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 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图书馆。穆旦用了整整 3 年时间,终于完成了 2 万多行的《唐璜》初译稿”“穆旦再次陷入困境,他被‘红卫兵’抄家,没收和焚烧掉很 多书籍和稿纸,好在他拼死保住了《唐璜》的手稿”,可知穆旦为了翻译《唐璜》,付出了 巨大的心力,《唐璜》是他费时 3 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即使在被“红卫兵”抄家时,他也拼 死保住了手稿。因此,在他落葬后,用他为之付出最多的作品《唐璜》陪伴他。 依据“相关链接”中的内容“文学界这样评价译著《唐璜》:‘这是一部杰出的译作,查良 铮对语言的把握程度,绝非他人能比,它保持了拜伦的口语体及讽刺艺术的几乎一切特点,读起来跟原著一样流畅生动,让人如品美酒,回味无穷……’”,可见译著《唐璜》是穆旦 最重要的作品,它体现了穆旦高超的翻译水平,读起来跟原著一样流畅生动。因此,穆旦落 葬后,这部倾尽心力、集翻译艺术之大成的作品陪伴着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9 分) 清香楼主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 隶书大字。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 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 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 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 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 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 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 愉快。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 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 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 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 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 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 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人 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甄仁心里骂 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拔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 请您海涵。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 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 为你作画,算是答谢!” 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 甄仁之请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 “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 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 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 “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甄仁先打电话预约,然后打的去了雷默的家。两人坐在宽大的 画室里,喝茶、聊天,甄仁动情地说明来意,再打开册页本,请雷默观赏一幅幅松画。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 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松干、松枝、松针,凸 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浓淡兼施;再以赭色染干染枝,以绿汁涂松 针,生意盎然。 甄仁说:“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 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秀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说:“你没有说外行话,我很高兴。"画完了,雷默题识:松谷云根图。癸已春应邀,雷默一挥。 过了些日子,有人告诉雷默,在那位领导干部之母的寿宴大厅里,他看见了那幅《松谷 云根图》,画的上边临时夹着一张大红纸条,上写寿者的姓名和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雷默马上明白了: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什 么东西!”雷默狠狠地骂一句。 (有删改) 6. 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甄仁把自己的店铺起名为“清香楼”,有自我标榜高洁、高雅之意,但其言行粗鄙,作 者以“清香楼主”称之,有讽刺之意。 B. 甄仁主要负责店铺的对外联络,妻子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两人各司其职,使清香楼生 意兴隆,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 C. 雷默是德艺双馨的老画家,他精通多门艺术,所画松树每平方尺能卖万元以上,却不肯 轻易出手,求画人口碑不好,即使出高价他也不答应。 D. 小说写雷默宴请友人差点闹得不愉快之后,没有接着叙述此事,却转而介绍雷默的才艺 为人,看似闲笔,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 E. 小说借雷默之口写房地产老板想要高价购买松画一事,不仅凸显了雷默耿直的性格,也 为后文甄仁将《松谷云根图》转卖给房地产老板埋下了伏笔。 7. 小说中的甄仁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E 7. ①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店铺命名、白撰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内 行。②精通商道,心机缜密。用文化气息吸引顾客到他店里;奔走于书面界联络感情;店中 常备空白大画册,以便书画家酒酣耳热之时留下墨宝;在“百松多寿图”册中预留两张空白 页让雷默画松等。③见利忘义。明知雷默不愿意,但为了钱还是把雷默为自己母亲贺寿的 《松谷云根图》挖截下来卖给房地产老板。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A 项,“甄仁把自己的店铺起名为‘清香楼’,有自我标榜高洁、高雅之意,但其言行粗鄙, 作者以‘清香楼主’称之,有讽刺之意”说法错误。“其言行粗鄙”不准确,其用语文雅, 行为卑鄙。 B 项,“甄仁主要负责店铺的对外联络,妻子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两人各司其职,使清香 楼生意兴隆,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说法错误。“书面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 名而来”理解不当,强加因果。 D 项,“小说写雷默宴请友人差点闹得不愉快之后,没有接着叙述此事,却转而介绍雷默的 才艺为人,看似闲笔,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说法错误。“却显示出情节的曲 折和结构的缜密”分析错误。“转而介绍雷默的才艺为人”,是补写,使结构缜密,张弛有 度。 故选 CE。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应结合叙述性的语句,从人 物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项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 神态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小说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是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 即可。本题,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甄仁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结合“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 个隶书大字”“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 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 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秀字,了不得,了不得”分析可知,有 较高的艺术修养。店铺命名、白撰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内行。 结合“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 精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尤其 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点儿 差错”“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 或应甄仁之请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 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分析可知,他用文化气息吸引顾客到他店里;奔走于书面界联络感情;店中常备空白大画册,以便书画家酒酣耳热之时留下墨宝;在“百松多寿 图”册中预留两张空白页让雷默画松等,都说明了他是一个精通商道,心机缜密。 结合“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 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先让别 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分析可知,甄仁看似风雅、 有孝心,但文末的最后一个情节中,甄仁将画(他曾说是为母亲祝寿的画卖给了房地产老板, 说明他是一个追名逐利之人,是一个附庸风雅、见利忘义的商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18 分) (一)文言文练习:(9 分)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①。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 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②,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 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 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 生也。 注释:①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②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熟悉。 B.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伐:自夸。 C.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疾病。 D. 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追溯。 9.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怒而疏屈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 博闻强记,明于治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0.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 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 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就发 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D. 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11. 翻译下面句子。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答案】8. C 9. C 10. C 11.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 无私的人。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掌握文言实词的能力。 C 项,“疾”,结合“听之不聪”分析,动词,痛恨、痛心的意思。句意:屈原痛心于楚怀 王听不到正确的意见。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 项,第一个“而”,连词,表承接;第二个“而”,连词,表递进,并且。 B 项,第一个“之”,代词,他;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 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法和意义均相同。 D 项,第一个“于”,介词,在……方面;第一个“于”,介词,到。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C 项,“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 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说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因谗之曰……‘非我莫能为也。’王 怒而疏屈平”等分析可知,“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错误。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疾”,痛心、痛恨;“谗”,谗言;“谄”,谄媚;“公”,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公正无 私的人。 译文: 屈原,名平,做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 交辞令。对内同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 任他。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为官,想争得楚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派 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屈平不给。上官大 夫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平的坏话,说:“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 项法令制度定出来,屈平就夸耀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就没有谁能制定得出来’。”怀王 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平。 屈平痛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 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 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处境艰难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劳累、 辛苦、疲倦、困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父母的。屈 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 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作《离骚》 是由怨愤引起的吧。 (二)文言文阅读(9 分)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美容仪,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 学。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 弃物道上,人无敢取。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诸州守皆弃城走矣!”师旦叱曰: “汝亦欲吾走矣。”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明日贼 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召贵 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迟明,贼攻城愈急, 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 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饿獠,朝廷负若 何事,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智高怒,并贵害之。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 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柩过 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 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 并从子三人。 B.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 从子三人。 C.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 子三人。 D.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 从子三人。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这 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 荫是恩荫之意。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 恩荫而得以任官。 C. 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 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D. 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 文中就是此义。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 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 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 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 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 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D. 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 个人。 15. 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答案】12. C 13. C 14. C 15. 恰逢夜幕降临,敌贼渐渐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把我的州印拿来你佩戴在身上, 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作答本题,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 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州”是州里的意思,修饰 “人”,“州人”作为“立庙”的主语,不应该断开,排除 AD;“平”是平息的意思,主 语为“事”,“从子”是侄子的意思,应该是“子弟并从子”,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B。 句意:敌贼离去之后,州里的人为他建庙。事情平息之后,他被赠为光禄少卿,赐他母亲王 氏为长安县太君和帽子披肩,录用他的子弟和侄子三人做官。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C 项,“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 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说法错误。“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这一说法错,因为根据后面的解释,大理寺仅 是“复审机关”,审判是刑部之责。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 项,“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 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说法错误。“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 的两个孙子为官吏”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侯,与 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 人”分析可知,“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的人是王从政,而不是赵师旦。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会”,恰逢;“却”,退却;“语”,告诉;“以”,连词,表目的,来;“匿”,藏匿。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 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 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 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译文: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使赵稹的侄儿,他的容貌仪表俊美,身高六尺。年轻时学习了很多 经书史籍,对刑名之学尤其刻意研究。利用赵稹的荫庇,试用将作监主簿(将作监,古代官 署名,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 造的官署。),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做江山县知县,自己作出决断处理,官吏不能 取得百姓的一文钱,东西扔在路上,没有人敢拿走。他因此被举荐改任为大理寺丞、彭城县 知县,升任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又调转为康州知州。侬智高攻破邕州,顺江东下,赵师旦派人去侦察敌情,手下回来报告说:“各州守臣都 丢弃城池逃跑了。”赵师旦斥责他说:“你也想让我逃跑。”于是进行大规模搜索,抓捕到 三个间谍,斩了他们来示众。这时乱贼已经逼近城下,赵师旦只有三百名士兵,打开城门迎 战,杀了几十人。正好天黑下来,敌贼渐渐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拿出州里的大印佩 在她的身上,让她背着自己的儿子藏匿起来,说:“明天敌贼一定大举来到,我知道抵抗不 住,但是不能离去,你留在这里,死了也没有什么益处。”随即和监押马贵部署士兵固守州 城。赵师旦招呼马贵一同吃饭。马贵吃不下去,唯独赵师旦还像平时一样吃得饱饱的;到了 晚上,马贵躺在那里不能安然入睡,赵师旦一躺下就鼾声大作。黎明时,敌贼攻击城池更加 紧急,左右的随从都请他稍微躲避一下,他说:“你们是愿意战死呢还是愿意被杀死呢?” 众人都说:“愿意为国家而死。”直到城池被攻破没有一个逃走。箭射完了,赵师旦和马贵 一起回来,靠着大堂而坐。侬智高指挥士兵叫嚷着争相进来,威胁赵师旦。赵师旦大声斥骂: “饿獠,朝廷有什么事情对不起你们,竟敢谋反呢!如果天子发出守兵交战,你们就没有活 着下来的了。”侬智高大怒,把他与马贵一同杀害了。敌贼离去之后,州里的人为他建庙。 事情平息之后,他被赠为光禄少卿,赐他母亲王氏为长安县太君和帽子披肩,录用他的子弟 和侄子三人做官。赵师旦遇害的时候,年龄才四十二岁。他的灵柩经过江山县,江山的百姓 迎接赵师旦的灵柩,在路上哭祭他,连绵几百里都不断断绝。 同时有一个叫王从政的人,凭借东头供奉官、阁门祗侯的身份,与侬智高在太平场作战, 被逮住,不停地大骂乱贼,乱贼甚至用滚烫的开水来浇他,最终不屈而死。赠他为信州刺史。 录用他的孙子两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6. 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 复苏了。 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 “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春流岸岸深”。 C.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 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17.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6. BE 17. 特点:雨大,及时。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 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 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解析】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B 项,“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不正确。不是“引用”,而 是“化用”。“不愁屋漏床床湿 ”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十 分自然。E 项,“语言诙谐风趣”不正确,本诗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 练”。这首诗语言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把农民兄弟的 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与他们同喜同悲。故选 BE。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 主题的鉴赏,其中 A 项鉴赏诗句的内容,B 项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C 项鉴赏诗歌的语言及 思想情感,D 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E 项鉴赏诗歌的语言。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 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 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 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技巧。第一问,解答时可先找到诗中写雨的句子,然 后分析雨的特点;第二问可从语言、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一、二两句写突然下了数日大 雨,半夜梦醒来感觉又冷又湿,通过触觉写出雨大的特点;第三句写看到室内每张床都被淋湿了,通过视觉描写,表现出雨大的特点。第三、四、五句则是想象雨后的情景,“岸岸深” 写出雨大,“千里稻花应秀色”则写出雨的及时。从用词来看,“床床”“岸岸”都是叠词, 意思是所有的床,所有的岸,这就突出了雨大的特点。整体来看,“凉冷润衣襟 ”“屋漏床床 湿”是实写,而“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则是虚写。 (三)名句填空 18. 请根据要求补写出'-F 列句子中韵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秦始皇迅即垮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达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 而写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 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9)《谏太宗十思疏》中正反两面指出国君要竭尽诚心,才能团结,大家哪怕是敌人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戍卒叫 (2). 函谷举 (3). 楚人一炬 (4). 可怜焦土 (5). 哀吾生之须臾 (6). 羡长江之无穷 (7). 岁寒 (8).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 无由会晤 (10). 不任 区 区 向 往 之 至 (11). 位 卑 则 足 羞 (12). 官 盛 则 近 谀 (13). 君 子 博 学 而 日 参 省 乎 己 (1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5). 《诗》三百篇 (16).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17). 三 军可夺帅也 (18). 匹夫不可夺志也 (19).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20).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1)提示句是“秦始皇迅即垮台”,应注意“戍”字。 (2)提示句是“比喻的手法”“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应注意“须臾”字。 (3)提示句是“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应注意“凋”字。 (4)提示句是“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应注意“晤”字。 (5)提示句是“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应注意“谀”字。 (6)提示句是“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应注意“知”字。 (7)提示句是“《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应注意“底”字。 (8)提示句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应注意“帅”字。 (9)提示句是“正反两面指出国君要竭尽诚心,才能团结”,应注意“竭”字。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近日,王宝强离婚风波炒得沸沸扬扬,随后,事件继续发酵,话题上升到了财产分割。日 前有网友爆料称很多财产不在王宝强名下。 ②在常人眼里,一张普普通通的寻子启事,似乎并不会引出多少“题外话”。但是日前,细 心的宝鸡渭滨分局民警却刨根问底,从一张小小的寻子启事入手,成功连根拨起一个毒贩。 ③经过 4 年艰苦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惺惺相惜,24 日在古巴首都哈 瓦那宣布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④姚明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在他的感召下,很多人也如过江之鲫,投身保护野 生动物的公益活动中去。 ⑤记者发现,2016 年企业招高端人才的胃口大过往年,不少民企开出二三十万元年薪吸引 博士,还提供百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可惜上门应聘者寥寥无几。 ⑥通常一本书的前言是要提纲挈领的,然而面对顾城,我却不愿这样下笔,并非不可为之, 而是自觉资历浅薄,更重要的是顾城于我而言其实就是一部成长史。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④⑥【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浏览选项,准确理解语境,并结合 成语的使用特点及考查中常见误用类型加以判断,注意区分近义成语。题目要求选出“全不 正确的一项”。 ①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语境中形容“王宝强离婚风波”,使 用正确。可以排除 AC 两项。 ②连根拔起:比喻彻底铲除或消灭,侧重于修饰犯罪团伙等集体。语境对象为“一个毒贩”, 不合语境。③惺惺相惜: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同情。语境用来形容“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误用对象。④过江之鲫:赶 时髦的人很多,为贬义词。语境形容大家“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误用褒贬。 ⑤寥寥无几:非常少。由语境“可惜”一词可知“上门应聘者”很少,使用正确。⑥提纲挈 领: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语境形容“一本书的前言”, 使用正确。可以排除 D 项。 故选 B。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8 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里正在展出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红色回忆,吟唱着一首 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B. 基于量子信息技术推动科学和社会取得革命性进步的巨大前景这一依据,专家认为, “量子技术在 2l 世纪的重要性可与 20 世纪的曼哈顿计划相比,可能像曼哈顿计划造造出原 子弹那样改变世界格局”。 C. 美国国家气象局宣布,虽然飓风“马修”已减弱为三级风暴,但在其造成的风暴潮、涨 潮、风浪与毁灭性巨浪等共同作用下,佛罗里达州等沿海地区直到当地时间 8 日晚间都有被 淹的危险。 D.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专家学者的文章 83 篇, 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国文化教学研究”“中国及海外华人的社 会”等。【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 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主语缺失。可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改为“正在这里展出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B 项句式杂糅。可将“这一依据” 删去。C 项并列不当,“风浪”包括“毁灭性巨浪”,可将“风浪”删去。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 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 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 B 项句式杂糅。可将“这一依据”删去。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 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 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C 项并列不当,“风浪”包括“毁灭 性巨浪”,可将“风浪”删去。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21. 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茅海建进一步说道,我们不能妄言梁启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存在着知识性的错误,其中 固然有一些,①他在这方面的学识也远超今人,不过梁将古代经典、史籍所言“议会之实” 与近代西方民主之下的议会制度相提并论,②说是“差误的比附”,实在是源自他对西方民 主制度理解的偏颇。③他在《古议院考》中称赞了泰西各国的议会,阐扬了中国古代类似议 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但④是否要设立议会,梁⑤持否定态度,⑥“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 以学校为本”,学校才是开启民智的必经之路。 A. 毕竟 仅仅 因为 关于 竟然 由于 B. 但 仅仅 尽管 对于 却 由于 C. 但 只能 尽管 关于 却 因为 D. 毕竟 只能 因为 对于 竟然 因为 【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 断,需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 解答此题,第一处结合“知识性错误”和“学识远超今人”可知,前后为转折关系,需用 “但”;第二处,“仅仅”表示限于某个范围,而该处后面不是表范围的内容,因此选择 “只能”;第三处结合后面的“但”可知,前面表示条件,需用“尽管”;第四处,“对于” 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在句首,“关于”有提示性质、表示关涉, 用“关于”组成介词结构,因此需用“关于”;第五处,前后句为转折关系,因此选择 “却”;最后一处是对前面的解释,需用“因为”。 故选 C。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定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作为最古老的画种,人物画曾在汉唐光耀画坛,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传神、载道的 人物画让位于畅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鸟画,此后的千年间,① 。随着 20 世纪的 到来,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成就最高的画种,画家之众,作品之精,堪称空前,② 。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③ ,则是 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 研究展”,通过百位艺术家 280 余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现 20 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 的现代复兴之路。 ①处填:_________ ②处填:_________ ③处填:_________ 【答案】 (1). 人物画渐趋式微(或“人物画渐渐衰落”) (2). 其根源来自现实的光芒 照(或“原因在于它立足于现实的土壤”) (3). 关注现实,勇于创新(或“立足现实,不 断创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由前文“人物画让位于……山水和花鸟画”可知,此处是强调人物画渐渐衰落。 所以此空可填:人物画渐趋式微(或“人物画渐渐衰落”)。第②空,根据后文“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可知,人物画取得最 高成就的原因是立足于现实。所以此空可填:其根源来自现实的光芒照耀(或“原因在于它 立足于现实的土壤”)。 第③空,根据后文“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又依据空格前面的分号可推知,此处只要围 绕“现实”这一点来仿写“脱离现实,陈陈相因” 即可。所以此空可填:关注现实,勇于 创新。 四、作文(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条奇葩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帖子是由四川眉山一位女士发的,她于 10 月 15 日在商 场被小偷“光顾”,现场一男子告诉她,包包在进商场门口时被小偷打开了。女子追赶小偷 无果后回家,将此事发上网并指责提醒她的人说:“我很想对告诉我的人说声,你是不是男 的,小偷都惹不起吗?在旁边看见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有这样做人的吗?”此帖一出,引 来众多网友炮轰,认为她不谴责小偷却埋怨提醒者,是狗咬吕洞宾。即使当事男子回复当时 自己离得很远,且顾忌小偷有几个同伙一道,也没获得女士的理解,她坚持拒绝向提醒她的 男子表达谢意。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被偷反“喷”提醒者,基本的道德哪儿去了 近日,一条奇葩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帖子是由四川眉山一位女士发的,她于 10 月 15 日在商场被小偷“光顾”,现场一男子告诉她,包包在进商场门口时被小偷打开了。女子追 赶小偷无果后回家,将此事发上网并指责提醒她的人说:“我很想对告诉我的人说声,你是 不是男的,小偷都惹不起吗?在旁边看见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有这样做人的吗?”此帖一 出,引来众多网友炮轰,认为她不谴责小偷却埋怨提醒者,是狗咬吕洞宾。即使当事男子回 复当时自己离得很远,且顾忌小偷有几个同伙一道,也没获得女士的理解,她坚持拒绝向提 醒她的男子表达谢意。 这条帖子之所以成为新闻,被众多媒体关注,原因就在它具有很大的争议性。从发帖人 的角度看,眼见小偷偷钱却不提醒,等小偷走了再来告知,确实没起到什么作用,反倒让当 事人有被幸灾乐祸的感觉。这可能是该女子没有谴责小偷而谴责提醒者的重要原因。而从提醒者的角度来看,在小偷人数占优,且家人有可能被危及的情况下,选择用一种 相对安全的方法提醒被盗者,也无可厚非。这种打了折的善意,相比于小偷的恶意,以及其 他可能看见但选择漠然的看客,显然要好得多——至少,让人感到了该男子对善意的向往。 古人所谓对善意应该“观心不观迹”,就是指一个人心存善意,哪怕最终没达到最佳效果, 但至少应该肯定他的出发点和动机。这也许就是“吃瓜群众”们一边倒地指责被盗女士的原 因——人家在并没有义务提醒你的情况下提醒你,不仅没得到感谢反而被骂,实在是本末倒 置,是非不分。 进一步看,围观者不仅不满意发帖者是非不分的态度,更对发帖者道德绑架式的话语表 达了充分反感。从引来骂声的权重看,“不识好人心”引来的批评和骂声,只占到三成左右, 而认为对方天然该帮助自己所引来的指责,应该占七成左右。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对只知 道站在自己立场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做法并不认同,大家越来越清晰的共识是:不顾及对方 的处境而片面地让对方承担道德高标的行为,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 理解别人的“不得已”,而只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当下社会的语境里,显得 十分不合时宜。 从维护社会良俗的角度来看,几方的做法都有可优化之处。比如,在提醒者一方,是否 可在盗窃实施的时候,用一种相对安全和隐蔽的方式,提前打岔盗窃的实施,毕竟,光天化 日之下小偷再人多势众,终究多不过正义的民众。至于被盗者,完全可以用一种并不情绪化 的方式,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表达得更冷静客观,而不是咄咄逼人,出言不逊。这样,便不至 于使自己既丢了钱财,还不被同情。而跟帖的网友们,也完全没必要以“骂”的形式来表达 观点,让被盗者雪上加霜。大家应该同仇敌忾的,本是小偷,但在大家的混战中,小偷居然 神奇地被遗忘了。 【解析】 【详解】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 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1)从提醒者的角度看,坚持行善,无愧于心。以合适的方式做善亊。好人会被大众汄可。 提醒者是否可在盗窃实施的时候,用一种相对安全和隐蔽的方式,提前打断盗窃的实施,毕 竞,光天化日之下小偷再人多势众,终究多不过正义的民众。(2)从发帖人的角度看.财物被盗,完全可以用一种并不愔绪化的方式,把自己经历的事 情表达得更冷静客观,而不是咄咄通人,出宫不逊。被盗者,完全可以用种并不愔绪化的方 式,把自己经历的事愔表达得更冷静客观,而不是咄咄逼人,出言不逊。这样.便不至于使 自己既丢了钱財,还不被同情。 理性对待失窃。尊重他人的好意,不要出言不逊。冷静表达,理性对待。别误解好心人。站 在自己立场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3)从众网友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不满意发帖者是非不分的态度,更对发帖者道德绑架式 的话语表达了充分反感。但是完全没必要以“骂”的形式来表达观点,让被盗者雪上加霜。 坚持正义,是非分明:同情之心不可抛,批评别人要以尊重为前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