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9 月 14 日)
一、选择题(24*4=48 分)定稿
24.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
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
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重鬼事神的意识淡化
C.王位世袭制开始出现 D.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
25.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向农户征
收赋役,其包括制土分民、计户授田、计亩征税等几个方面。这一举措
A.适应了土地国有的时代变异 B.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
C.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D.推动了牛耕技术的发明
26.《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
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
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27、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
无所不容,自然无味,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28、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
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
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2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
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
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 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30、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
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31.图 6 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由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缓和
B.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
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
32、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
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33.汉律最初是在秦律基础上制定的,后开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
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文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一现象
反映出汉律
A.废除秦律,维护统治 B.以礼入法,儒法融合C.神化皇权,强化专制 D.损益秦法,巩固统一
34.西汉初年,贾谊重申周礼的重要性,对文帝提出“定礼制”,即对同姓王在制度、
名号、衣饰、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礼制来标示人们的等级身份。这一主张
A.希望汉代重建西周的制度 B.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意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 D.成为汉初政局动荡的根源
35.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
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
现象表明西汉初年
A.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
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
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
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
“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
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
意志的体现。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
恰以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袛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
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
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
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为主体应是
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
星,韩非和亚里斯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
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15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背景;
(10 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吕思勉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其一,周秦之变。先秦为封建时代,秦汉以后是郡县时
代,“其情形是迥然不同的”。其二,新莽败亡。自东周进入乱世,周秦诸子皆谋挽救世运,
直至新室王莽推行社会全面改革失败,此后不再产生根本改革社会的思想和行动。其三,盛
唐结束。唐宋之际中国文化发生转变,唐中期之前未脱离胡化性质,安史之乱后则在政治与
学术上恢复汉化,宋学虽大成于庆历之世,实则导源于隋唐之间,继盛于元和之世,到庆历
间,已是其成熟之时了。其四,西力东渐。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优
势遭到严重冲击,这可以说是旷古未有的大变局。
——摘编自李波《吕思勉的中国史观》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
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公元前 180 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臣们认为代王刘恒仁孝宽厚,迎立
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
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下诏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
十税一,三十税一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还下诏“务省徭费以便民”,把民众的徭役负
担减少到毎 3 年服役一次,文帝时的赋役仅为汉初三分之一。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
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9 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9 月 14 日)
ACBDC; BDCAB; CB;
40、(25 分)
1)相同之处:以法治国;都主张法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统治。
不同之处:制定不同:韩非之法由君主制定;亚氏之法由全体公民参与制定;
性质不同:韩非的法实则“人治”;亚氏之法实质民主政治的体现;
君主和民众的地位不同:韩非之法:君主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亚氏之法,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 原因:韩非: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不断;。
亚里士多德:
政治:对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反思;
思想:对柏拉图的“人治”观的批判;民主政治传统和法制观念影响深远。
经济: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1)问,结合材料从二人思想的内容、特点、目的分析相同之处,从法的执行者、性质、君主和
公民的地位分析二人思想的不同。
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韩非子和亚里士多德思想产生的背
景即可。
42.(12 分)
示例一
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础。(2 分)
评述:首先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
高,促进了我国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
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其次在政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
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
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
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最后在思想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
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士阶层应运而生,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9 分)
结论: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不仅仅只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而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
由此奠定了后世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1 分)
示例二
观点:唐宋之际的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2 分)评述:首先在政治方面:唐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中枢权力机构由三省向一省制发展;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汉、唐、宋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完善,文官制
度发展。其次在经济上: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唐朝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唐中期均田制崩溃;宋
代“不抑兼并”,租佃制发达;经济重心南移。紧张的政府财政:巨额的军费开支;文官政府的形
成。活跃的商业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宋代“商业革命”出现;唐宋城市功能转变。成
长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壮大。最后在思想文化方面:宋代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程朱理学地
位确立;科技创新的高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走向大
众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多元发展,出现了文人的世界。(9 分)
结论: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方面,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发生了较
大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1 分)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45、(1)原因:汲取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汉文帝了解下层人民疾苦;
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6 分任答 3 点,言之成理即可)
(2) 简评:对汉代以后的税制产生重要影响;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增强了西汉的力,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减免田赋,地主阶级获利最大。(9 分,任答 3 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