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长: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学者赵翼指出,《周礼》中记载置县本自周始,“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而未及于侯国。若侯
国之置县,则实自秦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置县的历史非常悠久 ②西周时分封与郡县制并行
③诸侯国置县动摇了分封制 ④秦始皇时期开始设立县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
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 B.道法自然 C.制天命而用之 D.以刑止刑
3.“官事至重,古法虽圣犹试。故令丞相设四科之辟,以博选异德名士,称才量能,不宜者还故官。
第一科曰德行高妙,志节贞白。二科曰学能行修,经中博士。三科曰明晓法令,足以决疑,能按
章覆问,文中御史。四科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照奸,才任三辅剧令皆试以能,然后官
之”。依据材料判断这应是在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两汉时期 D.明清时期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古代中国耕作与灌溉工具的发展”
示意图。标序号的内容中有一处时代对应错误,它是A.① B.② C.③ D.④
5.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据歙州城一半以上,
人称“祝半城”。朱熹一生的著作都由祝家书坊印销,出版收入相当于七八十万两银子。这说明
南宋时期
A.文化事业与商业相互促进 B.大商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理学思想主导了商业经营 D.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6.“宋代城市革命”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工商业行会应运而生。《都城纪胜》
记载:“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据此可知,工商业行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抑商政策的废止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工商业竞争激烈 D.工商官营的确立
7.明朝末年,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农民用这些棉花以及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
纺织品,其中一部分被卖回北方。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对外贸易繁荣 B.地区经济差异 C.交通工具创新 D.经济政策改变
8.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康熙中虽
有 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 承旨……亦只供
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
A.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 B.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
C.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 D.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
9.大多数古希腊史学家习惯将瘟疫的产生归之于神祗对人间罪恶的惩罚。作为瘟疫见证者和经历者的修昔底德叙述的却是瘟疫引发的宗教和礼法的失效、及时行乐的社会行为,对神衹是否因人
的过错施予惩罚并未做任何断言。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谴责了道德沦丧的时弊 B.全面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C.具备了求真的史家精神 D.主张社会生活应摆脱神学束缚
10.1493 年,教皇做出决断:“(西葡)双方以子午线为界,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
同时又加授西、葡两国一项新的“保护传教”特权。即两国在各自归属范围内,有宣传天主教
的权利。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西葡两国
A.拉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序幕 B.“两分天下”世界格局初步形成
C.争夺殖民地的斗争非常激烈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教
11.16—19 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
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
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开辟
A.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B.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
C.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 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2.“《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
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
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13.有人认为克伦威尔为英国夺取世界贸易霸权开辟了道路。下列史实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是
A.组建“新模范军” B.处死查理一世
C.颁布《航海条例》 D.武力解散议会
14.18 世纪后期,法国学者雷纳尔把美洲描述为“低劣”或“退化”的对象,以凸显欧洲文明的
“优越”和“理性”;同时又赞扬美洲印第安人对自由的维护。对此理解合理的是,该学者
A.鼓励美洲的民族独立 B.强调欧洲文明的优越性
C.提倡不同文明的交融 D.力图宣扬欧洲启蒙思想
15. 美国宪法规定,对于同一提案总统不能分项否决。1996 年,国会推出《总统分项否决法案》,
赋予总统分项否决权,克林顿总统签署生效。1998 年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这说明美国
A. 国会有效遏制总统权力 B. 权力制衡体制有效运转
C. 三权分立降低政府效率 D. 法院越权干预行政权力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4 分)《缁衣·体全章》
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缁
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
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材料二 1993 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其中有《缁衣》
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
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
(1)分别指出以上记载了《缁衣》篇的两则史料的类型。(2 分)
(2)对比分析以上两则史料中《缁衣·体全章》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12
分)
17.(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17 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 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 年
李贽 《焚书》 1590 年 伊拉斯谟 《愚人颂》 15 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 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 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 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 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 年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1615 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 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 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 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 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 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 年
材料反映了 14—17 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13 分)1649 年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是英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将国王交付审判的决定意味着拒绝采用过去那种除不得民心的君主的惯常方式。议会军
确实讨论过是采用“最悄无声息的”毒药,还是采用“已有众多志愿者按剑待命”的暗杀方式。
也曾有人提议在赫斯特城堡曲折的台阶上制造一个历史性事故,或在查理一世企图逃走时击毙
他。其实还有一种简单而完全合法的替代方案可供军事委员会选择:作为敌军司令,国王可以
被交付军事法庭,立即击毙。但是议会军并不想以这些方式草草了结,而是选择了根据传统的
抗辩程序在民众面前公开审判查理一世。
法庭公诉书列举了国王的暴政和一系列严重罪行,指出国王的“权力本是人民为了自己的
安全而赋予他的,一旦其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伤害人民,则根据该国法律应将其视为人民公敌并
处以最严厉的刑罚以警戒后人”。检察官请求法庭责令查理一世对叛国阴谋和其它构成暴君、叛
国贼、杀人犯和英国人民公敌等罪行一一进行回答。最后法庭宣判查理一世应被处以身首异处
的死刑。
——据(英)杰弗里·罗伯《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1649 年议会军选择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做出合理解释。(13 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 17 世纪末外国在印度的殖民地
图 3 图 4
——据[英]H·G·韦尔斯《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欧洲国家在印度殖民活动的演进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产生的影响。(6 分) 2020—2021 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B A B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A C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55 分。)
16.(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传世文献;材料二是出土文献。(2 分)
(2)参考答案要点:
发现 说明
两段文字内容有相似性(2 分)
西汉的《小戴礼记》可能参考或引用了战国竹简《缁
衣》中的相关记载;或两段文字使用了同源史料。(答
出 1 点给 2 分)
内容上,都体现了民本思想,说明西汉《小戴礼记》
是对先秦儒学思想的继承。(答出 1 点给 2 分)
个别表述不同,如将“心好则体安
之,君好则民欲之”改为 “心好之,
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如
将“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 “改
为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
亦以民亡。”(答出 1 点给 2 分)
西汉的《小戴礼记》和战国竹简《缁衣》参考了不同
版本的《缁衣》。(2 分)
西汉的《小戴礼记》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图,顺应了
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趋势;且“必”字更强调民依附
于君的必然性。(答出 1 点给 2 分)《缁衣·体全章》真实的存在(2
分)
二重证据法证明《缁衣》的真实性。(也可给 2 分,总
分不超 12 分)
17.示例一:论题:14—17 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3 分)
阐述:明末清初,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黄宗羲、顾炎武、王
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不断发展,
儒家思想更加务实。(4 分)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
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
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4 分)
由此可见,在 14—17 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2 分)
示例二:论题:14—17 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3 分)
阐述: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
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
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4 分)而同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并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
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成果。(4 分)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
西欧。(2 分)
18.对议会军选择公开审判方式的历史解释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①说明审判发生的历史背景,如《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原则;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议会军取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俘等。(4 分)(若能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其他合理的历史解释可酌
情给分。得 2 分,共 4 分)
②指出选择审判的主要目的,如议会此举是为了遵守法律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希望通过公开审
判查理一世证明资产阶级革命的正义性和自身权力的合法性,从而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等。(4 分)(若
能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得 2 分,共 4 分)③探讨审判产生的历史影响,如冲击君权神授观念,推动早期启蒙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承认了议会
权威和司法独立原则,为英国近代宪政体制建立奠定基础,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进程等。(5 分)(若
能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得 3 分,共 5 分)
19.(1)特征:葡萄牙、荷兰势力衰落,英法势力增强(或由多国殖民到以英法殖民为主);(2 分)
由沿海地区向内陆扩展。(2 分)
成因: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2 分)英、法工场手工业发展;(1 分)英、法积极推行殖民政策。
(2 分)
(2)影响: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作答;(2 分)从印度社会遭受灾难和接受先进文明成果
角度作答。(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