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 2020 年高三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2020.9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
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
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
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
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
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有业内人士分析 ,根据国外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 1 万美元时,便利店进入爆发
增长期。2019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 10276 美元。由此推之,中国使利业正在步入黄金发展期。
疫情的发生倒逼便利店行业加速洗牌:一方面,北京全时便利店全线关闭;另一方面,7-11、罗森、
便利蜂等迅速扩张。
对此,专家分析,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大体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以 7-11、全家等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
其特点是有经验、有口碑,但包括餐食在内的很多商品未必完全适合中国消費者的口味。二是以全时和石
油系为代表的国产老牌便利店,其特点是有固定渠道,商品适合中国市场,但在供应链和运营上缺乏经验。
三是以苏宁小店、使利蜂、京东便利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其特点是口碑好、服务好,且具备
一定供应链基础和运营能力,但店面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靠融资和公司补贴經营。
王鹏认为,“目前消费者更多是把便利店看作品尝自营自制食品的小吃店。因此,该行业须精准定位
市场需求,把握政策窗口,形成特色竞争力,从而形成便利店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
(摘编自 2020 年 8 月 19 日人民网)
材料二:前瞻产业研究院对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四个国家便利店数量及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发现,2019
年,美国平均 2149 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平均 2268 人拥有一家便利店,韩国(2018 年)平均 1429 人拥有
一家便利店,中国(2018 年)平均 11438 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在国内,东莞成为人均便利店最多的城市,
每 1242 个东莞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一数字分别是 8889 人、3769 人、2803
人和 1731 人。相比之下,东莞人均便利店数量几乎是北京的 7 倍。
为何便利店发展“南热北冷”?一些行业人士观点是“三个半生意”理论,即生意只能做“半年”(冬天太冷),马路只能做“半边”(马路宽阔且中间有隔离带),一天只能做“半天”(夜间消费习惯缺乏)。这
种说法虽有些绝对,但也戳中了北京等北方城市便利店发展的痛点。.为提高服务水平,商务部的便利店品
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明确提出,鼓励便利店内设置就餐、休闲区域,丰富购物体验、场景体验。鼓励有条
件的便利店 24 小时营业,提高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摘编自 2020 年 8 月 21 日央视网)
材料三: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2019 年,厦门、太原、东莞、
长沙、北京综合指标位列前五,其中,太原、东莞和长沙均是连续三年跻身“五虎将”之列;此外,西安
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长,此番以 24.6%的成绩领跑 36 城。
(摘编自 2020 年 8 月 14 日澎湃号)
材料四:事实上,疫情对于便利店的影响,可能不只是一个季度,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
闭门在家期间,通过各大配送平台,消费者足不出户可以买到大型商超的各类商品,这样的消费习惯,恐
怕在疫情好转之后依然会延续。与此同时,原本占据街巷、社区黄金位置的便利店,也面临着租金、人力
等综合成本上涨压力。
有很多人需要便利店,对于上班族来说,便利店始终有可加热的方便食品供应;对于旅行者来说,便
利店 24 小时开门迎客,全年无休,这是其它商超甚至电商平台都难以做到的;甚至对于便利店店员来说,
这是难得的“风吹不着雨晒不着”、应聘门槛不高、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
但是,这些都不是一家便利店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理由。不同城市之间,乃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
社情民意不同,消费者口味爱好不同,外部经营环境和商品需求迥异,这就要求便利店在经营模式.上要有
“求同存异”之策,既保持自有品牌的特色商品,也要有针对当地消费者的特色内容。
(《便利店还是一门“好生常”吗?》2020 年 5 月 19 日《工人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19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 万美元,根据国外经验可以推断,中国便利业发展正在进人
黄金发展期。
B.便利蜂作为一家口碑好、服务好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扩张迅速,但店面经营长期不盈利,需要补
贴。
C.中国的连锁便利店相较于美日韩等国饱和度还是偏低,2018 年韩国人均便利店数量几乎是中国的 8
倍。
D.虽然有很多人需要便利店,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租金、人力等综合成本的上涨等因素都制约
着便利店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目前中国的便利店大致分为三块,各自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也都存在短板,要发展就必须扬长补短。B.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存在着南北差异,季节原因、城市规划、消费习惯决定了便利店发展必然南强北
弱。
C.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并不均衡,太原、东莞和长沙连续三年排名前五说明一线城市并不具有绝对优
势。
D,便利店是服务民生、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人均 GDP 的增长,为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6.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便利店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