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ID:458690

大小:247.7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 年 8 月】 2020 年秋季高 2018 级零诊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 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 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 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 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 市场,比如 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 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 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 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 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 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汉字教育,势在必行。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 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 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 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 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 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 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 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 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 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载体,如果汉字消亡了,那么中华文明也就随之而消亡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 20 世纪 80 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文章从历史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论证加强汉字教育的观点时,强调遵循汉字的规律特点和借鉴传统教学经验。 D.文章论述了汉字教育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这与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有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减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以 来,我国平均每年有 185 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 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自 2010 年以来,5 年中有 4 年城市内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城型大洪水的 1998 年。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大幅上升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 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 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 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 市更大的挑战。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 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大范围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 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 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 杯水 车薪。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之困如何解?》) 材料二: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 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 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示意图 我国自 2015 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 2017 年 4 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 420 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 544 亿元。全国已有 370 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 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 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材料三: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 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 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 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 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 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4.下列对于材料信息准确而又全面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气候变化、城市扩张 不利影响为 城市内涝日益严重 治本之法是 建设海绵城市 B.城市规模扩张 负面问题是 自然的水循环被切断 直接后果为 城市的雨水积蓄能力下降 C.海绵城市 构成要素有 湿地公园、小区、拦水坝 功能体现为 积存与渗透雨水 山林湖河土 D.内涝与江河洪灾并存 比较损失后 内涝未被重视 损失增加 人们给予更多关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产生的生态问题。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要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于解决管网排水系统,而在于对排水系统的合理改造。 C.海绵城市实际是一个整体性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D.从数据上看,我国海编城市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取彻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6.请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做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水藻行 茅盾 江南一带的水田,每年春季“插秧”时施一次肥,七八月稻高及人腰时又施一次肥。在秀生他们乡间,本来老法是注重那第二次的肥,得用豆饼。有一年,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于是豆饼的价钱就 一年贵一年,农民买不起,豆饼行也破产。贫穷的农民于是只好单用一次肥,就是第一次的,名为“头壅”; 而且这“头壅”的最好的材料,据说是河里的水草,秀生他们乡间叫做“蕰草”。 打蘊草,必得在冬季刮了西北风以后;那时风把蕴草吹聚在一处,打捞容易。但是冬季野外的严寒可 又不容易承受。 失却了豆饼的农民只好拼命和生活搏斗。 财喜和秀生驾着一条破烂的“赤膊船”向西去。根据经验,他们知道离村二十多里的一条叉港里,蕰 草最多;可是他们又知道在他们出发以前,同村里已经先开出了两条船去,因此他们必得以加倍的速度西 行十多里再折南十多里,方能赶在人家的先头到达目的地。这都是财喜的主意。 西北风还是劲得很,他们两个逆风顺水,财喜撑篙,秀生摇橹。 西北风戏弄着财喜身上那蓝布腰带的散头,常常揽住了那支竹篙。财喜随手抓那腰带头,往脸上抹一 把汗,又刷的一声,篙子打在河边的冻土上,船唇泼刺刺地激起了银白的浪花来。哦——呵!从财喜的厚 实的胸膛来了一声雄壮的长啸,竹篙子飞速地伶俐地使转来,在船的另一边打入水里,财喜双手按住篙梢 一送,这才又一拖,将水淋淋的丈二长的竹篙子从头顶上又使转来。 财喜像找着了泄怒的对象,舞着竹篙,越来越有精神,全身淌着胜利的热汗。 约莫行了十多里,河面宽阔起来。广漠无边的新收割后的稻田,展开在眼前。发亮的带子似的港汊在 棋盘似的千顷平畴中穿绕着。水车用的茅篷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疏疏落落 灰簇簇一堆的,是小小的村庄,隐隐浮起了白烟。有些水鸟扑索索地从枯苇堆里飞将起来,忽然分散了, 像许多小黑点子,落到远远的去处,不见了。 财喜横着竹篙站在船头上,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切景物,虽则熟习,然而又新鲜。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 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 “哦——呵!”他对那郁沉的田野,发了一声长啸。 西北风把这啸声带走消散。财喜慢慢地放下了竹篙。岸旁的枯苇苏苏地呻吟。从船后来的橹声很清脆, 但缓慢而无力。 财喜走到船梢,就帮秀生摇起橹来。水像败北了似的嘶叫着。 不久,他们就到了目的地。 “赶快打罢!回头他们也到了,大家抢就伤了和气。” 财喜对秀生说,就拿起了一副最大最重的打蕰草的夹子来。他们都站在船头上了,一边一个,都张开 夹子,向厚实实的蕰草堆里刺下去,然后闭了夹子,用力绞着,一拖,举将起来,连河泥带蕰草,都扔到 船肚里去。 叉港里泥草像一片生成似的,抵抗着人力的撕扯。河泥与碎冰屑,又增加了重量。财喜是发狠地搅着绞着,他的突出的下巴用力扭着;每一次举起来,他发出胜利的一声叫,那蕰草夹子的粗毛竹弯得弓一般, 吱吱地响。 “用劲呀,秀生,赶快打!”财喜吐一口唾沫在手掌里,两手搓了一下,又精神百倍地举起了蕰草夹。 带河泥兼冰屑的蕰草渐渐在船肚里高起来了,船的吃水也渐渐深了;财喜每次举起满满一夹子时,脚 下一用力,那船便往外侧,冰冷的河水便漫上了船头,浸过了他的草鞋脚。他已经把破棉袄脱去,只穿件 单衣,可是那蓝布腰带依然紧紧地捆着;从头部到腰,他像一只蒸笼,热气腾腾地冒着。 欸乃的橹声和话语声从风里渐来渐近了。前面不远的枯苇墩中,闪过了个毡帽头。接着是一条小船困 难地钻了出来,接着又是一条。 “啊哈,你们也来了么?”财喜快活地叫着,用力一顿,把满满一夹的蕴草扔在船肚里了。 “嘿,怪了!你们从哪里来的?路上咋没有碰到?”新来的船上人也高声叫着。船也插进蕴草阵里来 了。 “我们是从天上飞来的呢!哈哈!”一边说,第二第三夹子又对准蕴草厚处下去了。 “不要吹!谁不知道你们是钻烂泥的惯家!”新来船上的人笑着说,也就杂乱地抽动了粗毛竹的蕴草 夹。 财喜不回答,赶快向拣准的蕴草多处再打了一夹子,然后横着夹子看了看自己的船肚,再看看这像是 铺满了乱布的叉港。他的有经验的眼睛知道这里剩下的只是表面一浮层,而且大半是些萍片和细小的苔草。 他放下了竹夹子,捞起腰带头来抹满脸的汗,敏捷地走到了船梢上。 洒滴在船梢板上的泥浆似乎已经冻结了,财喜那件破棉袄也胶住在船板上;财喜扯了它起来,就披在 背上,蹲了下去,说:“不打了。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罢。” “嘿!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新来船上的人们一面动手工作起来,一面回答。 这冷静的港汊里登时热闹起来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中提到“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将小说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中,说明江南农民的生活 困境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 B.小说善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描写财喜撑篙时的“按”“送”“拖”等词,打蕴草时的“刺”“绞”“拖” 等词,都极富表现力。 C.“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作者从自然的角度巧妙地表现财喜的感情变化,开 掘出人物内心的细波微澜。 D.小说结尾“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罢”写出了财喜的善意,而“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则透出其 他打蕴草农民的愤怒和嘲讽。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6 分) 9.茅盾回忆《水藻行》的创作时说:“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 象。”请以财喜为例概括并分析本文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农民的形象”。(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彭鹏,字奋斯,福建莆田人。幼慧,有与其父仇,欲杀鹏,走匿得免。顺治十七年,举乡试。耿精忠 叛,迫就伪职,鹏阳狂示疾,锥齿出血,坚拒不从。事平,谒选,康熙二十三年,授三河知县。三河当冲 要,旗、民杂居,号难治。鹏拊循惩劝,不畏强御。有妄称御前放鹰者,至县索饩牵,鹏察其诈,絷而鞭 之。治狱,摘发如神。邻县有疑狱,檄鹏往鞫,辄白其冤。二十七年,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 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 三十三年,疏劾顺天乡试中式举人李仙湄闱墨删改过多,杨文铎文谬妄,给事中马士芳磨勘①通贿。 下九卿等察议,以鹏奏涉虚,因摘疏语有“臣言如妄,请劈臣头,半悬国门,半悬顺天府学”,以为狂妄不 敬,应夺官。命鹏回奏,鹏疏言:“会议诸臣,徇试官徐倬、彭殿元欺饰,反以臣为妄,乞赐罪斥。”上不 问,而予倬、殿元休致。 是年,顺天学政侍郎李光地丁内忧,上命在任守制,光地乞假九月。鹏劾光地贪恋禄位,不请终制, 应将光地解任,留京守制,上从之。会廷臣集议,鹏追论杨文铎文谬妄,与廷臣忿争,事闻,命解职,以 原品效力江南河工。三十六年,召授刑科给事中。三十七年,出为贵州按察使。 广东因借兵饷,改额赋征银为征米,较估报时值浮多,户部屡饬追完。鹏至官,是年岁稔米价低,以 米计银少七万三千有奇,疏请令经管各官扣追存库,并议嗣后额赋仍依原则征银,采购兵米;其按年应追 完之银,实因丰歉不同,米价无定,乞免重追:诏允行。鹏视事勤敏,遇墨吏纠劾无少徇。岁旱,步祷日 中,诣狱虑囚,开仓平粜,旋得雨。民大称颂。四十三年,卒官,年六十八,上深悼惜,称其勤劳,赐祭 葬。寻祀广东名宦。 (摘编自《清史稿•彭鵬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 矣 B.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 矣C.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 矣 D.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 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试”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第一名称“解元”。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 的会试。 B.“休致”指官吏年老辞官,后泛指辞官。“致仕”、“致事”、“致政”、“悬车”、“乞骸骨”等词语亦有此意。 C..“丁内忧”指遭父母丧事。父母去世,官员须停职守孝不准为官,如国家因特殊原因招丁忧的人为官, 叫“夺情”。 D.“户部”是尚书省下属的更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掌管土地、户籍、赋税、 财政收支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彭鹏威武不屈。耿精忠反叛的时候,逼迫他做官,彭鹏表面假装疯狂,表示自己有病,敲打自己牙齿出 血,坚决地抗拒不服从。 B.彭鹏决断果敢。三河县有名的难治理,有人妄称是御前放鹰的人,到县城索要活牲畜,他察其奸行,就 把那人绑起来用鞭子打。 C.彭鹏执法严明。他毫不留情揭发官场的黑暗,上疏弹劾李仙湄等人,九卿认为其上疏失实,彭鹏据理力 争,皇上没有对他问罪。 D.彭鹏善理赋饷。广东借兵饷,改征银为征米。彭鹏到任以后,发现用大米换算来的银两少掉七万三千两 有蹊跷,请求恢复征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10 分) (1)治狱,摘发如神,邻具有疑狱,檄鹏往鞫,辄白其见。 (2)岁旱,步祷日中,诣狱虑囚,开仓平粜,旋得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而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金】元好问黄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②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③。不用燃犀下照④,未必佽飞强射⑤,有力障 狂澜。唤取骑鲸客⑥,挝鼓过银山⑦。 [注]①人鬼:黄河三门津(三门峡)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仅人门可以通船。②一峰:指黄河中的砥柱山。 ③秘神奸:《左传》载夏禹将百物形象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词中取测辨忠奸之意。④燃犀下照:《晋 书》载温峤至牛渚矶,人言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词中取洞察妖物之意。⑤佽(cì)飞:汉 武帝时官名,掌管弋射鸟兽。词中取轻疾善射之意。⑥骑鲸客:指李白,李白曾自署“海上骑鲸客”。词中 指豪勇之士。⑦银山:代指涛头。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词起首句“黄河九天上”与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所造之境极为相似。其后三句,极写黄河之雄、 黄河之险。 B.“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两句形象具体地描绘出黄河浪之高,高过千仞吕梁山;黄河浪之急, 可比钱塘潮。 C.上阕写景按空间方位顺序展开:由近及远,从高到低。手法多种多样:比拟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 动静相衬。 D.全词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既写了三门津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词人的体验;景物雄伟壮阔,感 慨强烈激越。 15.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以“大芝”和“寒蝉”为例说明“小年”的两句是“ , ”。 (2)《归去来兮辞》中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3)《陈情表》中表达李密孤单无依只能身与影互相安慰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一 19 题。 2019 年 8 月 1 日,“90 后”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柒 ① “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有媒体 报道称,她在国外社交媒体的粉丝超过 700 万。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预设的目的 和动机,而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不太可能担负着“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 李子柒的作品的确很好地向海外传播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 ②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上各说各话、 ③ 的窘境?这首先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 重要原因。李子柒的视频中,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有长出大钳子 的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 ④ ,想来也不是没有 原因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荣获 交融 自怨自艾 脱颖而出 B.荣获 交互 孤芳自赏 崭露头角 C.荣膺 交互 自怨自艾 崭露头角 D.荣膺 交融 孤芳自赏 脱颖而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B.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C.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19.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 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 重要原因。 C.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 迎的重要原因。 D.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广泛受 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2020 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国家受到疫情影响,就目前而言真正能解决新冠病毒疫 情的只有研发疫苗一个选项,因此, ① 在这场关于新冠疫苗研发的竞赛中, ② , 截至 5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已经备案了 110 个正在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 ③ ,这 8 个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中,4 个来自中国研发团队,3 个来自美国,一个来自英国,采用的技术平台 分别是非复制性病毒载体、RNA、灭活授苗和 DNA。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字。(5 分) 清代文献记载,明将杨展在岷江伏击张献忠船队,张献忠大败,于是在江口沉银千船。江口沉银遗址 一期考古共出水文物 3 万余件,证实了记载。二期考古探测面积是首次探测面积的数十倍,考古探测队绘 制出覆盖面积达 10 万平方米的 3D 藏宝图,此图为三期考古古河道准确定位提供科学依据。截至 2020 年 4 月,江口沉银遗址三期考古共发掘文物 10000 余件,最重要发现是一枚重约 16 斤的“蜀世子宝”金印。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高中举行“微时代的利与弊”的辩论会。 正方辩题:微时代利大于弊。 反方辩题:微时代弊大于利。 [注]微时代: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 请你作为正方或反方主辩,作总结陈词,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①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②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800 字;格式正确; ⑤不要透露考生相关信息。 2020 年秋季高 2018 级零诊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B 项,“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 视之赋。C 项,“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 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D 项,“那么中华文明也就随之而消亡了”曲解原 文,原文说“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文明发展的根基动拥不 等于文明就随之而消亡了。故选 A。) 2.A(A 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分析错误,文章提到 20 世纪 80 年代某些人的观点, 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故选 A。) 3.B(B 项,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 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故选 B。) 4.C(功能不仅仅是下雨时积存与渗透,还包括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对信息的理解虽 然正确,但不全面。) 5.C(C 项,正确,判断源自于“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下,……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既是前提,选择支中“……那么”的表述就没有问题。A 项,材料一介绍原因并没有结合 详实的数据,属移花接木。B 项,材料一的原文是“仅依靠市政管网排水已是杯水车薪”,材料二的原文是 “把排水作为主要问题,治标不治本”,并不是说对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属误读原文(过分解读)。D 项,“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有误,我国只是启动了建设试点,370 个城市也只是提出了专项 规划,并不是全面启动建设。) 6.①在城市规模打张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②城市管网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 ③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 ④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答对 3 点,意思基本一致即可。) 7.D(“透出其他打蕴草农民的愤怒和嘲讽”分析错误。) 8.①勾勒江南水乡的画面,为人物活动设置自然背景。 ②渲染了一种朴素郁沉而又蕴藏生机的氛围。 ③烘托主人公极不平静的内心活动。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基本一致即可.) 9.①坚强乐观。在生活重压下依然生气勃勃、精神饱满,风趣的对话表现出乐观的性格:常以破空而起的长 啸作生命的呐喊。 ②热爱劳动。冒着冬季野外的严寒打捞蘊草,有着熟练的生产技能与丰富的劳动经验;忙得“全身淌着胜 利的热汗”“热气腾腾”。 ③精明善良。不愿为争抢蕴草而“伤了和气”,设法赶在前头到达目的地,后又在蕴草所剩不多时主动退让; 帮助病弱的秀生摇櫓。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中国农民的形象特点的概括 1 分,举例分析 1 分,每点举出一例,意思基本 一致即可.) 10,A 11.C(“丁内忧”指遭遇母亲丧事。) 12.D(对原文“以米价计很少七万三千有奇”理解有误,用米价(大米)换算成银两少掉了七万三千多两。“奇” 是零头、零数之意。) 13.(1)彭鹏审判案件,揭发(奸诈之事)如同神灵。邻县有疑难案件,(朝廷)发檄文让彭鹏前去审讯,他总是能 熊使那些冤案得以昭雪。 (评分标准:5 分,“治”“狱”“摘发”“鞠”“白”各 1 分。“治”译为审判/审理/审查;“狱”译为案件: “摘发”译为揭发;“橄”译为发檄文/发公文/征召;“鞠”译为审讯/审问;“辄”译为总是/于是/就/马上;' “白”译为使……清楚(明白)/使……得以昭雪。) (2)遇上天旱,(彭鹏就)在正午走着祷告上天,到监狱中去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打开官仓用平价向百姓出售 积粟,不久天就下了雨。 (评分标准:5 分,“步祷日中”“诣”“狱”“虑囚”“平粜”各 1 分。“步祷日中”状语后置兼省略,译为在 正午走着祷告上天;“诣”译为到……去;,“狱”译为监狱;“虑囚”译为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虑” 通“錄”; “平粜”:荒年官府用平价向百姓出售积粟,以平抑物价。“平籴”:丰年宫府用平价收购百姓的余粟,以 备荒年出售;“旋”译为不久/随即。) [参考译文] 彭鹏,字奋斯,是福建莆田人。幼年聪慧,有人和他父亲有仇,想要杀掉彭鹏,彭鹏逃开藏匿起来得 以幸免。顺治十七年,在乡试中中举。耿精忠反叛,逼迫彭鹏接受伪职,彭鹏假装癫狂以示自己有病,敲 打自己的牙齿出血,坚决抗拒不服从。耿精忠叛逆的事情被平定后,彭鹏赴吏部应选。康熙二十三年,被 任命为三河知县三河县位处要地,旗人、平民混杂居住在一起,有名的难治理。彭鹏安抚百姓,惩办坏人, 奖励好人,不怕强暴。有一个谎称自己是皇帝身边放鹰的人,到县城索要活牲高,彭鹂察觉到他欺诈,就 把他拘执起来用鞭子打。彭鹏审判案件,揭发(奸诈之事)如同神灵。邻县有疑难案件,(朝廷)发檄文让彭鹏 前去审讯,他总是能够使那些冤案得以昭雪。康熙二十七年,圣祖皇帝巡游京畿附近的地方,下诏询问彭 鹏做官以及抗拒耿精忠伪命令的情况,赐给他国库银三百两。晓谕他说:“知道你为官清廉公正不接受百 姓的钱财,用这点银子让你保持清廉,胜过一般人几万两钱财了!” 康熙三十三年,彭鹏上疏弹劾顺天府乡试考试录取的举人李仙湄的试卷删改过多,杨文铎的文章荒谬 狂妄,给事中马士芳勘察官员政绩的时候收受贿赂。皇帝将这件事下发到九卿那里查验讨论,认为彭鹏奏 疏里所提的事情是假的,于是摘录他奏疏中的话语“我说的话如果是虚假的,就劈开我的头,一半悬挂在 国门上,一半悬挂在顺天府学门口”这些话,认为他对皇帝狂妄不敬,应该罢官革职。诏命彭鹏回奏这件 事,彭鹏上疏说:“集会商议的大臣们,袒护负责考试的官员徐倬、彭殿元欺骗皇上掩饰真相的事,反而 认为我所奏的事情是虚假的,乞求皇帝赐罪贬斥他们。”皇上没有对她问罪,让徐倬、彭殿元辞官。 这一年,顺天学政侍郎李光地遭逄母亲去世,皇上命令他在职位上守孝,李光地请求给九个月假期。 彭鹏弹劾李光地贪恋俸禄官位,不请求服满三年之丧,应该将李光地解除任职,留在京城守孝,皇帝听从 了他的建议。适逄朝廷大臣集体议事,彭鹏又追究杨文铎文章谬误狂妾的事,和廷臣忿怒相争,事情被皇 帝知晓,下令把彭鹏免职,按照原来的品级为江南河工效力.康熙三十六年,朝廷下诏授予他刑科给事中。 康熙三十七年,彭鹏出京做了贵州按察使。 广东因为求兵饷,改规定的征收银子为征收大米,所征收的比起估算上报时的数量要多,户部屡次催促追缴完毕。彭鹏.上任以后,(发现)当年大丰收米价很低,用大米折算成银两少掉了七万三千多,(于是)上 疏请求让经营管理的各个官库填补存本,并建议以后规定的赋税仍然按照原来的规则征收银两,(再)用银两 采购军粮;其中按照一年应该追缴完毕的银两,确实是因为丰收或者减产多有不同,米价没法定价,乞求 皇帝免除重新追缴:皇必下诏允许实行。彭鹏任职勤夼敏捷,遇到贪污官吏纠察弹劾不徇一点儿私情。遇 上天早,(彭鹛就)在正午走着祷告上天,到监狱中去讥察记录囚犯的罪状,打开官仓用平价向百姓出售积粟, 不久天就下了雨。百娃对他大加称扬。康熙四十三年,彭鹏死在官任上,年纪六十八岁,皇帝非常哀伤惋 惜,称赞他勤劳,赐给他祭祀和下菲的物品。不久入祀在广东名宦祠中。 14.D(应是由远及近。) 15.力挽狂澜、豪勇进取之志,(2 分)作者用“燃犀下照”“伙飞强射”两个典故,对比反衬砥柱山,无须燃 犀洞察妖物的温峤,也不必轻疾善射的伙飞,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决心像砥柱山那样力挽狂澜于既 倒。(2 分)用“骑鲸客”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要唤取骑鲸豪客,击着鼓,稳渡波涛如银山般叠起的三门峡水, 豪勇进取之志溢于言表。(2 分) 16.(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评分标准:6 分,每空 1 分,有错字别宇添字漏字难辨认的字,该空均不得分。) 17.D(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荣获:光荣地获得。“荣膺”比“荣获”更正式,第①处两词皆可选。交融: 融合在一起。交互:①互相。②替换着。③相互联系交流。第②处应选“交融”。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 己的错误,自己改正(艾:治理,惩治),现在只指悔恨。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第③处应选 “孤芳自赏”。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 年)。第④处应选“脱颖而出”。) 18.C(根据下文“她不太可能担负着‘文化输出’的重任”可知,作者对李了柒的走红倾向于认为是“文化 现象”而非“文化输出”,故选 C。) 19.B(A 项,后一分句主语残缺,“广泛”语序不当。C 项,前后两分句主语均残缺。D 项,指示代词“这” 多余,“广泛”语序不当。) 20.①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研发工作 ②走在前列的依旧是中美两个大国 ③其中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共有 8 个 (评分标准:6 分,每空 2 分,意思基本一致即可,超字数扣 1 分。) [解析] 本段文字与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有关,重点讲述的是疫苗的研发。第一句前面的文字是“真正能解决新冠病毒疫情的只有研发疫苗一个选项,因此……”,因此什么呢?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疫苗的研发。 第二空后面的文字是世界各国的研发进度,如“截至 5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已经备案了 110 个 正在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特别提到“这 8 个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中,4 个来自中国研发团队,3 个 来自美国,一个来自英国,采用的技术平台分别是非复制性病毒载体、RNA、灭活授苗和 DNA”。说明第 一空要填研发疫苗中最突出的国家代表:中美两国。第三空后而是“这 8 个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说 明疫苗的 110 个备案中有 8 个进入临床试验了。总之,要瞻前顾后,在上下文揣摩推敲,才能填写出最合 适的文字。 21.清文献记载岷江口沉银,一期考古证实,二期扩大探测面积,绘制藏宝图,三期发现“蜀世子宝”金印。 (评分标准:5 分,答对一个信息点给 1 分,超过字数扣 1 分) 22.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对方辩友: 大家好! 作为反方代表,我方一致认为微时代弊大于利。微时代的微信、微商、微课、微媒体、微新闻、微营 销、微公益、微文化……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微时代言必称“微”,不“微”则无为,可以说一“微”网 天下,欣欣以向荣,但一片繁荣的背后,却充满着无数隐忧。尽管微时代方便快捷,内容丰富,门槛很低, 但却快而不久,广而不深,有量无质。接下来,我就从这三方西对我方辩题进行阐述。 第一、微时代虽然方便快捷,但却快而不久。须知经典都是历史淘炼出来的,不管是《论语》《离骚》, 还是《史记》《通鉴》,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明清小说,都是历史的结晶。而微博,微信虽说短短 1 分钟, 使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但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知识而是花边新 闻。而所谓热点,都是过眼云烟。几天不看,也不至于“乃不知有汉”!倒是被海董信息淹没,真真不堪 其扰。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又有几个?所以谣言不乏横行,更有甚者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交 流的是什么感情?整天晒图,你真幸福?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知道吗? 第二、微时代虽然内容丰富,但却广而不深。虽说能表明观点、启迪思想,但往往缺乏整体思考,懒 于深刻认识。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甚至篡改曲解,散布歪理邪说。《荷塘月色》 是篇多美的文章!幸好当年朱自清没有微信,否则拍张照片朋友圈一发,来一句“今晚的荷塘月色多美啊!” 就拉倒,我们也无缘得见了。读图时代?读图,读图,一塌糊涂! 第三、微时代虽然门槛很低,但却有量无质。是的,人人都可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但往 往流于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众声喧哗中却往往遮蔽了真理的声音.须知孔子的智慧可不是弟子捧出来的, 屈原的才情可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但博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水军汹涌,兴风作浪。往往滥竽充数者多, 阳春白雪者少。结果黄钟毁弃,瓦釜雷呜。黄金被黄沙所掩埋,英雄被小丑取代。呜呼哀哉!或许微时代已真的到来,或许微博、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真的离不开。但它们只是很小的社交平台, 更不是人生的全部精彩。作为学生,真的希望我们能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感受一下文化的温馨。“微”斯 人,吾谁与归?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微时代弊大于利。 谢谢大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