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ID:458735

大小:10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 河北省唐山市 2021 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 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授承务郎,改差江阴佥判。乾道六年,迁司农寺 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 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 狱。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 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 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 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 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 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 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 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 “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 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日: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 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 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B. 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 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C. 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 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D. 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 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前,权势颇重,隋、唐以后,重要性减弱。 的 B. 屯田:军队为取得给养由政府组织经营的农业集体耕作制度,产生于两宋时。 C. 刑狱:宋代特有官职名称,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对本路的各级官员实施监察。 D. 棺敛:即棺殓,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为官一任,全心为民。他担任知州时,适逢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他先后出台了 减轻赋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训练民兵等政策。 B. 辛弃疾精通军事,才能卓越。他在福建主持军事,从钱财、粮食、铠甲、士兵等方面, 分步骤补充了军需军备,成绩卓著,却遭台臣弹劾。 C. 辛弃疾善做伯乐,识拔人才。有人状告考官胡乱录取,他去查明,通过对《春秋》答卷 与《礼记》答卷的审阅,爱憎分明地表明了其态度。 D.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他与朱熹是朋友,在朱熹学说不被朝廷认可、门生朋友无 人送葬的情况下,他写祭文前往凭吊,肯定其价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 (2)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答案】10. B 11. B 12. B 13. (1)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 一旦情况紧急,怎么办? (2)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畏,如同活在世间!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就到广南买粮,现在幸好连年丰收,宗室及 军人来粮仓买米,于是就拿出卖给他们,等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入二万石,这样就 有备无患。 其中,“闽中土狭民稠”是“谓”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项;“入仓请米”是“宗 室及军人”的谓语,而“出即粜之”则是辛弃疾的做法,“出”字不能与上句相连,排除 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 项,“产生于两宋”错。“屯田”是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 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可见从“汉代”就有屯田制度。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 项,“他在福建主持军事,从钱财、粮食、铠甲、士兵等方面,分步骤补充了军需军备, 成绩卓著”错。注意原文有“事未行”,粮食、铠甲、士兵之事未及施行。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有:枕,枕着、面临;渊,深渊,这里指盗贼藏身之所;急缓,偏义副词,偏 重于“急”,情况紧急;奈何,怎么办。 (2)得分点有:所,所字结构,与后面的“不朽”构成名词结构,不朽的;垂,流传;孰 谓,谁说;凛凛,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金主完颜亮死后,耿京在山东聚 集人马,他担任掌书记,于是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带奏表归顺南宋,授予 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战火 毁坏,村落城池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议定军队屯垦。 受聘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 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绍熙二年,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曾经代任主帅,常常叹道 “: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一旦 情况紧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他致力于安抚百姓,不到一年,积累钱财达到五十万缗, 库房匾额写“备安库”三个字。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就到广南买粮,现在幸好 连年丰收,宗室及军人来粮仓买米,于是就拿出卖给他们,等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 入二万石,这样就有备无患。又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强壮者补充军队,严格训练,那么盗贼 就不再是忧患。此事未及施行,台臣王蔺弹劾他用钱像泥沙,杀人像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 王殿上称王。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在长沙为 帅时,士人有投诉考试官胡乱录取了第十七名《春秋》答卷,辛弃疾查出事实确实这样,索 取第二榜的《春秋》答卷反复审阅,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辛弃疾生气地说:“佐国元勋, 只有忠简一个人,怎么又出了一个赵鼎!”他把考卷扔在地上。又看《礼记》答卷,辛弃疾 说:“看他的议论,定是豪杰壮士,此人不可失去。” 启封一看,是赵方。为大理卿时, 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感叹“:身为列卿而如此贫困,真是廉洁耿介之士 啊!”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又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辛弃疾曾 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他的学说正遭禁止,门生朋友甚至没有 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 畏,如同活在世间!”辛弃疾非常善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吕希哲字原明,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程颢、程颐、张载游,闻见由 是益广。以荫入官,父公著友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以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安石为政, 将置其子雱于讲官,以希哲有贤名,欲先用之。希哲辞曰:“辱公相知久,万一从仕,将不 免异同,则畴昔相与之意尽矣。”安石乃止。公著作相,二弟已官省寺,希哲独滞管库,久 乃判登闻鼓院,力辞。公著叹曰:“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 夫!”希哲母贤明有法度,闻公著言,笑曰:“是亦来知其子矣。”终公著丧,始为兵部员 外郎。范祖禹,其妹婿也,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 之故不敢称荐令方将引去窃谓无嫌诏以属崇政殿说书。其劝导人主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正心 诚意为主。其言曰:“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不能论,况 天下乎?”擢右司谏,辞,未听,私语祖禹曰:“若不得请,当以杨畏、来之邵为首。”既 而不拜。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言: “吕大防由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之恶, 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徽宗初,召为秘书少 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希哲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 徒邢州,罢为宫祠。羁寓淮泗间,十余年卒。希哲乐易简俭,有至行,晚年名益重,远近皆 师尊之。 (节选自《宋史·吕希哲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言于哲宗日/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 将引去/窃谓无嫌/ B.言于哲宗日/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 将引去/窃谓无嫌/ C.言于哲宗日/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 将引去/窃谓无嫌/ D.言于哲宗日/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 将引去/窃谓无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如“封妻荫子”“荫庇”。 B.省寺,古代朝廷“省”寺”两类官署的并称。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唐朝时,“省”有中 书、尚书、门下三省。 C.说书,一般指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宋朝陪侍天子内廷讲说经书的职官也叫“说 书”。文中使用的是后一义项。 D.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士之死称为“卒”,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称为 “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希哲才名卓显。吕希哲师从焦千之、孙复等人,后又与二程、张载三人交游,王安石因 其名声,想先任用吕希哲。 B.吕希哲无意仕途。其父曾官至宰相,且与王安石是好朋友。但吕希哲却无意于官场,并推 辞相关任命,这一点吕希哲的母亲比较了解。 C.吕希哲注重修养。吕希哲被皇帝下诏任命为崇政殿说书,他劝导君主以修身为根本,修身 以正心诚实为主,并因此升职担任右司谏。 D.吕希哲操行不改。绍圣和崇宁年间,吕希哲都受到政敌的谗言攻讦,仕途受阻。吕希哲晚 年时却名声更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4 分) (2)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4 分) 14.绍圣时期吕希哲为何“但守本秩”,请结合文本分析。(3 分) 10.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为言于哲宗曰: “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 窃谓无嫌。”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士之死称为‘卒””错误,士 之死称为“不禄”,大夫之死称为“卒”。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因此升职担任右司谏”于文无 据,且从原文“辞”“既而不拜”可看出吕希哲并没有担任右司谏一职。 13.(1)当代好的读书人,我都提拔得差不多了,你却唯独因为我的缘故不被任用,这是命吧! (2).正逢绍圣时期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说他不是科举出身做官,因此以秘阁校理身份担任怀 州知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善士”,意为“好的读 书人”;“不试”,意为“不被任用”;“命也夫”,判断句,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第(2) 小题的关键点有“会”,意为“正逢”;“进”,意为“为官,做官”;“知”,意为“担任”。 [评分细则:每小题关键点每处 1 分,意思翻译准确即可,句意 1 分] 14.①当时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认为吕希哲不是科举出身; ②中书舍人认为吕大防等人欺君卖国的事与吕希哲有关,故不能提拔吕希哲。(每点 1 分, 答对两点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的能力。由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推断可得 出答案,注意先筛选,后概括。 [参考译文] 吕希哲字原明,年少时跟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习,又和程颢、程颐、张载交 游,见闻从此更广。凭借父亲恩荫入朝为官,父亲吕公著的朋友王安石劝他不要参加科举考 试,因为侥幸取得利禄,于是就不再有进取的意思。王安石执政,想把他的儿子王雾安置在 讲官之职,因吕希哲有贤能的名声,想先任用他。吕希哲推辞说:“承蒙相爷长期赏识,万 一做了官,就不免会有不同的政见,那过去相交的情谊就完了。”王安石于是作罢。吕公著 担任宰相,吕希哲两个弟弟已在朝中做官,吕希哲独自滞留在管库小职位上,很长时间才被 改任到登闻鼓院为官,但他竭力推辞。吕公著感叹说:“当代好的读书人,我都提拔得差不 多了,你却唯独因为我的缘故不被任用,这是命吧!”吕希哲的母亲贤明而有法度,听到吕 公著的话,笑道:“这也是不了解他的儿子啊。”吕希哲为父亲吕公著服丧期满,初次担任 兵部员外郎。范祖禹,是他的妹夫,对哲宗皇帝说:“吕希哲有经学修养和品行,应该置身 于劝学侍讲之列,他的父亲曾说他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臣因为他是我妻子兄长 的缘故,不敢举荐,现在臣正要引退,没有嫌疑了。”皇帝下诏任命吕希哲为崇政殿说书。 他劝导君主以修身作为根本,修身以正心诚实为主。他说:“心正意诚,那么修养自身德行 天下人就会被感化。如果不能修身,即使是左右的人也不能感化,何况天下人呢?”升职担 任右司谏,他推辞,朝廷不允许,他私下对范祖禹说:“如果辞不掉,应该任命杨畏、来之 邵为第一官员。”后来没有接受官职。正逢绍圣时期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说他不是科举出身 做官,因此以秘阁校理身份担任怀州知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说:“吕大防由吕公著提拔,所 以推荐吕希哲来报答私恩。凡是吕大防等人欺君卖国的事,都是吕公著带头做的;而吕公著 的罪恶,是由吕希哲诱导而成的,他不能玷污荣华的官职。”于是只能维持本来官级,不久 分司南京,住在和州。徽宗初年,被召为秘书少监,有人认为任职太高,改为光禄少卿。吕 希哲竭力请求出朝任官,以直秘阁身份担任曹州知州。不久遭遇崇宁党祸,被夺去直秘阁职 务改任相州知州,又改任邢州,最后被罢为宫祠。旅居在淮河、泗水之间,十多年后去世。 吕希哲平易简朴节俭,有极好的品行,晚年名声更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 河北省邯郸市 2021 届高三上学期(9 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萧渼,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渼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 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面山者三十年。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 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 业者甚众。孛术鲁翀,字子翚,尝从其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书抵渼曰: “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翚比伦者。”于是渼以女妻之。渼尝出,遇一妇人失金 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寇,欲加害,诡言“我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 世祖分籓在秦,辟渼与杨恭懿、韩择侍秦邸,渼以疾辞,授陕西儒学提举,不赴。省宪 大臣即其家具宴为贺,使一从史先诣渼舍,渼方汲水灌园,从史至,不知其为渼也,使饮其 马,即应之不拒,及冠带迎宾,从史见渼,有惧色,渼殊不为意。后累授集贤直学士、国子 司业,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 《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故也。寻以病力请去职。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右谕 德,疾作,固辞而归。卒年七十八,赐謚贞敏。 渼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 一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所著有《三礼 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萧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 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B.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 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C.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 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D.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 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分藩,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B.提举,官职名,宋代设立,主管特种事务,元朝沿用“提举”名称,如儒学提举。 C.东宫,位于皇宫东部的宫殿,也用以称呼居住于此的人,本文指居住东宫的妃嫔。 D.小学,在古代指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文中《小学》指朱熹编纂的道德教育教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萧渼专心读书,涉猎广泛。萧渼常常倚在榻上,玩味吟诵不停,他所读之书内容广泛, 涉及天文、地理、律历、算术等诸多方面。 B.萧渼德行深厚,名声远播。萧渼德高望重,连强盗也知道他的大名,一个乡亲遇到强 盗,谎称自己是萧先生,得以免遭盗贼的伤害。 C.萧渼深得赏识,淡泊官场。世祖征召他与杨恭懿、韩择到秦邸任侍从官,他以生病为 由推辞;任命他为太子右谕德,也没有赴任。 D.萧渼著述宏富,堪称宗师。他所写的文章,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他的很多著作流行 于世,关辅一带的士人一致奉他为一代宗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者三十年。(4 分) 译文: (2)及冠带迎宾,从史见渼,有惧色,渼殊不为意。(4 分) 译文: 14.萧渼把女儿嫁给孛术鲁翀的原因是什么? (3 分) 答: 10. A 解析: “道旁”是 “失金钗”的地点,应该断在前面,排除 BC;“取家钗以偿 /其妇后得所遗钗/”,“ 其妇 ” 是 “ 得所遗钗” 的主语 ,应该断在后面,排除 D 项。 11. C 解析:东宫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再结合文本“东宫”与“妃嫔”无关。 12.C 解析:“也没有赴任”理解有误。 13. 答案: (1)刚成年出任府史,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 ,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 年。(稍:才,刚刚;引退:辞职;(于)南山:在南山,介词结构后置。 关键词各 1 分; 句意 l 分。共 4 分) (2)等到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渼后,露出害怕的神情 ,萧渼毫不介 意。(及 :等到 ;冠带:名词作动词,穿戴整齐;不为意:不介意。 关键词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14.答案:孛术鲁翀的学问宏博广“大。(2 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夸赞其学问和文章无 人能比。(1 分)所以萧渼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参考译文] 萧渼,字惟斗。他的祖先是北海人。父亲在陕西做官,于是萧渼成为奉元人。渼天性极 为孝顺,自儿时起,就很优秀表现出不一般。刚成年出任府史,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他就 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年。萧渼缝制了一件皮衣,长达下半身,就寝时,就倚卧在榻上, 思考诵读,一时也不放弃。他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无不研究。求学的人登 门接受其教诲的非常多。孛术鲁翀,字子晕,曾经跟随萧渼学习,他的学问更加宏博广大。 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在给蕭渼的书信中说:“我见的人很多了,在学问和文章上,没有人能 够.与子晕相提并论。”由此萧渼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萧渼有一次出门时,遇见一个 妇人,在路旁遗失金钗,妇人怀疑是萧渼拾到了,对他说:“这里绝无他人,只有老翁你在 后面。”萧渼让她跟随他到家中,取出自已家的金钗送给她,这个妇人后来找到遗失的金钗, 惭愧地送还萧渼的金钗。萧渼的一个同乡晚,上从城中回家,途中遇到强盗,强盗想要杀害 他,同乡诈称:“我是萧先生。”强盗很惊讶,将那位同乡释放之后离开了。 世祖被分封在秦地,征召萧渼和杨恭懿、韩择到王府任侍从官,萧渼以有病为由推辞, 又被任命为陕西儒学提举,他没有赴任。行省的大臣到他家里备宴为他庆贺,派从史先到萧 斛家里,萧渼正在井边打水浇菜园。从史到后,不知道他就是萧渼,而要他给马饮水,萧渼 便答应了,并不拒绝。等到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渼后,露出害怕的神情。 萧渼却毫不介意。后来他接连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国子司业,又改任集贤侍读学士,他都 未赴任。大德十一年,他被任命为太子右谕德,抱病来到京城,进入东宫,晋见太子,他写 了一篇《酒诰》献给太子,因为当时朝廷崇尚饮酒。不久萧渼以病为由,极力辞去职务。不 久授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仍任前职右谕德,因为有病,萧渼坚决辞官而回到故乡。他去世 时七十八岁,皇帝赐谥号“贞敏”。 萧渼修养很高,凡事要亲自实践,他教导别人,一定要从《小学》开始。他所写的文章, 立意精深,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他完全以儒学为根本,以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的解 说为依据,关辅之士一致奉他为宗师,被称为一代学识纯正的儒者。他的著作有《三礼说》 《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以及《勤斋文集》,流行于世。 五省名校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联测语文试卷(适用于河北重庆广东福建湖南)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法行 荀子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 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 水,不雝①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 。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 矣。”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王民)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王民) 之多 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 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王民) 之雕雕,不若 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 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 哉!”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 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②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 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 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注】①雝,通“壅”,阻塞。②檃栝(yīn guā),矫正竹木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 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 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 以杂也/ B.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 以杂也/ C.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 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 以杂也/ D.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 以杂也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输,在文中指公输盘。复姓公输,名盘,鲁国人,能造奇巧器械,民间称鲁班。 B. 诗,指《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 C.南郭惠子,在文中指住在南郭地方的、一个名叫惠子的先生。南郭,即南边的外城。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在文中指孔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法行”就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遵循“礼制”,不超越“礼制”,全文引用几位 圣人的言论来论证这个观点。 B.文中引用曾子的言论来论述做事要合乎常理,务求根本,早作准备;不贪财害义;要加强 主 观修养,不怨天尤人。 C.文中借南郭惠子与子贡的对话来论述君子只要做到身心端正,就不怕求学的人身份多么混 杂和学习时的来去自由。 D.文中引用孔子的言论来论述君子要像珍视宝玉那样重视道德修养,明白恕道,并提出三种 思考:要早学习,早育人,早施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 (1)怨人者穷,怨天者无 识。失之已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2)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14. 请简要概括孔子提出的三种恕道及意义。 10. B 11. C 12. D 13.(1)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备别人, 这不是太迂腐了吗?” (2)因此君子年少时就考虑到长大后的事,就会努力学习;老年考虑到死后,就会教育后 人;富有的时候 考虑到贫穷,就会施舍。 14.恕道:①侍奉君主 ②报答父母③尊重兄长。意义:明白和掌握了三种恕道的做法,身心 就可以端正了。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十一中 2021 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 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谢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 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履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 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 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 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 “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 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 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 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 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关。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 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 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 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 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 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 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 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 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 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 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 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 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 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 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 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14. 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 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 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2)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居我 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 为 14. 因为他认为刘邦让萧何守在关中,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萧何卫队,从最近韩 信造反的事情看刘邦是在怀疑萧何,给他卫队并不是宠信他的表现。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 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如本题中,句中“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是说“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 后离去”,“屠烧咸阳而去”作“项羽与诸侯的军队”的陈述部分,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 除 A 和 C 项; “者”用于句末,与“也”搭配表示判断,其后断开。“以何”是因为萧何的意思,是“具 得秦图书”的原因,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可以排除 B 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 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 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故选 D。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A 项,“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错误。“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 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 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 较分析。 C 项,“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误,于文无据。结合“群臣皆莫敢言” 分析,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原文没有说“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可”,认可、赞同;“从事”,做、施行;“辄”,连词,就;“便宜”,最合适 的方式;“闻”,使……知道。 第二句中,“徒”,只是;“议论”,发表见解;“不战”,从不上战场;“顾”,表转折,却, 反而;“何也”,表反问。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筛选、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 因求果找理由。要结合人物性格,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根据上文“淮阴侯谋反关中”,淮阴侯造反引起了刘邦的警觉怀疑,萧何“徒持文墨议论, 不战”却位居高官,对萧何“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萧何守在关中, 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萧何卫队,表现出的是对萧何忠心的怀疑,最后萧何拒绝封 赏的事实证明召平的担忧是对的,因为“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说明刘邦是以此试探 萧何是否怀有二心。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 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 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 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 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 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 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 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 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 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 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 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 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 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 “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 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 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 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 说什么。 汉十一年,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 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 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陈平替萧何忧 虑。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希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 家财物资助军用。”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高兴。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 进 士。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 疏论之,谓:“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 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 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 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于黄陂、黄安, 筑黄冈城六千余丈。 十五年,贼已陷武昌,左良玉拥兵东下。继咸遇良玉于芜湖,激以忠义。良玉即还,恢 复武昌。廷议吕大器来代,继咸仍督屯政。 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推 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 福王立南都,颁诏武昌,良玉不拜诏。继咸致书言伦序正,良玉乃拜受诏。继咸入朝, 高杰新封兴平 伯。继咸曰:“封爵以劝有功。无功而封,有功者不劝。跋扈而封,跋 扈愈多。”许之。 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继咸既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 明年正月,继咸言:“省土木之功,节浮淫之费。戒谕臣工,后私斗而急公仇。请再下 宽大之诏,解圜扉疑入之囚,断草野株连之案。”王降旨俞其言。 江 东人乃由是交口言继咸、良玉倡和,胁制朝廷。会都下又有伪太子之事,良玉争不 得,遂与士英辈有隙。继咸疏言:“太子真伪,非臣所能悬揣。真则望行良玉言,伪则 不妨从容审处,多召 东 宫旧臣辨识,以解中外之疑。”疏未达,良玉已反。 继咸归,集诸将,遂约与俱拒守。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至 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节选自《明史•袁继咸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 不便/ B.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 不便/ C.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 不便/ D.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 不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进士,是在科举制度中由皇帝在宫廷中主持的最后一级考试--殿试中的及第者。 B.伯,是一种官爵称谓。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爵位。 C.江东,古代所指范围不一。文中的“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亦可称为江左。 D.东宫,封建时代太子或皇帝嫡长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或皇帝的嫡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A.袁继咸见识不凡,敢于直言。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张彝宪关于朝觐官员登记注册的奏章可 能会引诱天下人争做无耻之事,上疏进行批驳。 B.袁继咸善于用兵,破贼杀寇。他在湖北任职时,先捣毁了长江流域的贼巢并活捉贼寇首 领,又击退了贼将老回回等七大部兵力的进攻。 C.袁继咸讲求大义,屡劝良玉。他用忠君报国的道理鼓舞左良玉,使左回师恢复了武昌; 他还写信劝说不拜诏的左良玉接受福王的诏令。 D.袁继咸忠心为国,多次谏诤。他多次给福王进言:要将封爵授予劝降有功的人;希望福 王勤俭节约,宽大待人;恳请福王相信左良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推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 ②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继咸既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 【解析】(1)B.翻译:假如这个命令得到推行,那么上自布政使、按察使,下到郡守县 令就会依次来请托,低声下气地跪拜在宦官的座前。这样引诱天下人来干这无耻的事,真是 太不好了。句中,“上自藩臬,下至守令”是明显的对称句,排除 A、C;“屏息低眉”是 常见的四字短语,修饰人的动作行为,排除 D.故选 B。 (2)D.“封建时代太子或皇帝嫡长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或皇帝的嫡长子” 理解错误,东宫,是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不能借指嫡长子。因为 嫡长子并不一定是太子,如清代的雍正、乾隆都不是嫡长子。 (3)D.“要将封爵授予劝降有功的人”曲解文意,“封爵以劝有功”的意思是“封爵是 用来奖赏有功的人的”,且“相信良玉”文中无据。 (4)①“协”,动词,和谐;“俱”,副词,都;“甫”,时间副词,刚刚,才。译为: 大器、良玉之间不和,长江、袁州都沦陷了,朝廷又推出继咸替换了大器。继咸才到达,京 师就失守了。 ②“因”,连词,于是;“责”,动词,责备,批评;“嗛”,动词,怀恨;“寝”,动词, 搁置。译为:(继咸)于是赶到内阁批评史可法不应当封高杰为伯,士英对他怀恨在心。继 咸和士英发生矛盾以后,他给朝廷的奏请都被搁置扣押。 答案: (1)B (2)D (3)D (4)①大器、良玉之间不和,长江、袁州都沦陷了,朝廷又推出继咸替换了大器。继咸才 到达,京师就失守了。 ②(继咸)于是赶到内阁批评史可法不应当封高杰为伯,士英对他怀恨在心。继咸和士英发 生矛盾以后,他给朝廷的奏请都被搁置扣押。 译文: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 崇祯七年春天,升任山西提学佥事。尚未赴任,总理户、工二部的官员张彝宪进呈了一 份关于朝觐官员登记注册的奏章。继咸上书评论说:“假如这个命令得到推行,那么上自布 政使、按察使,下到郡守县令就会依次来请托,低声下气地跪拜在宦官的座前。这样引诱天 下人来干这无耻的事,真是太不好了。”彝宪大为恼火,就上书和继咸相互攻击。崇祯皇帝 不听从,继咸就独自一人上任去了。 十年,朝廷任命继咸为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他带兵在兴国、大冶一带的山中捣毁了长 江流域的贼巢,活捉了贼寇首领吕瘦子,降服了他的部下一千多人。朝廷又任命他兼任佥事, 分巡武昌、黄州。他又在黄陂、黄安打退了贼将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兵力的进攻,为黄 冈城修筑了六千多丈长的城墙。十五年,当时贼兵已经打下武昌,左良玉率兵东下。继咸在 芜湖碰上良玉,用忠君报国的道理鼓舞了他。良玉就回师恢复了武昌。朝廷决定让吕大器来 接任总督,让继咸仍旧去管理屯田事务。大器、良玉之间不和,长沙、袁州都沦陷了,朝廷 又推出继咸替换了大器。继咸才到达,京师就失守了。 福王在南京即位后,向武昌颁下诏书,良玉不愿拜领。继咸写信过去说福王辈份、排行 该当皇帝,良玉才拜领了。继咸入朝时,高杰刚刚被封为兴平伯。继咸说:“封爵是用来奖 赏有功的人的。无功而封,有功的人就得不到激励;骄横的人受了封,往后骄横的人会更 多。”福王答应了他。(继咸)于是赶到内阁批评史可法不应当封高杰为伯,士英对他怀恨 在心。继咸和士英已经有矛盾,他给朝廷的奏请都被搁置扣押。 第二年正月,继咸上书说:“当前应当停减土木工程,节俭不必要的开支。劝告大臣停 止私斗,以国仇为重。我请求陛下再一次发布对过去有异议的大臣宽大处理的诏书,释放监 狱中被判处的囚犯,停止过问下边受到株连的案犯!”福王颁下诏书同意了他的意见。 江东人七嘴八舌地说继咸、良玉一唱一和,要挟朝廷。正好南京又发生了假太子一事, 良玉上书争议没用,就和士英等人发生了矛盾。继咸上书说:“太子的真假,不是我在这里 可以凭空揣测的。如果是真的,就请朝廷按良玉的意见办;如果是假的,不妨从容审察、处 置,多找一些在东宫任过职的大臣来辨认,以便使朝廷内外的臣民解除心头的疑云。”他的 奏疏没到南京,良玉就起兵造起反来。 继咸回城后,召集诸将,就和大家商定一同守城,拒击左军。袁继咸劝说左梦庚回军, 左梦庚不听从。继咸已被郝孝忠欺骗到他的军中去了。到第二年三月,终究不屈服,便杀掉 了他。 (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 文学著作,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 (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 对比。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 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 上,活译有关文字。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 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 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 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 2021 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 释褐,试秘省校书郎,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開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 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 州录事参军。还,赴铨部,引对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 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 春榜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丁艰。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 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焉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 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 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 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 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 公而已。”内珰乘传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遂徙延州。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 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钦若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 曰:“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绛殿中 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 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真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 不能穑。士固有道,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 ( 节 选 自 《 张 方 平 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 道少为委蛇/不亦裕软/ B.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 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C.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 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9D.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 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对,又称“赐对”指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 B.春榜,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也称春闱。考中者张榜公布,故名春榜。 C.丁艰,又称丁忧,指遭遇父母丧,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 D.服章,“服”指“服饰;“章”指帽子,用来表示官员的品阶身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绛才干卓著,勤政爱民。他担任义乌知县时,专门营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 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爱戴。 B.马绛慧眼独具,荐举英才。他发现莱州蔡齐是难得的奇才,不顾其年轻无名,与之 订交,并荐举他赴京应试。 C.马绛性情刚直,守正不阿。他因王钦若做事多苟且顺服、没有原则而拒绝与之同流 合污。后来马绛被举荐做御史时,遭王钦若再三阻挠。 D.马绛淡于名利,重于义节。他在官场虽然屡屡受挫,但志向不改。面对宰相的直言 劝告,他却不为所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2)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14.马绛被调往延州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10.C 句子大意是:当时在御史台,王曾、吕蒙正担任宰相,看重马绛方正耿直有操守,私 下与马绛聊天说:“正直而温和,宽厚而庄重,是成就德望的原因。你的做事的原则稍微变 通一下,不就很宽裕了吗?” 11.C 项,“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太过绝对,应该是“一般情况下,朝廷官员必须回 原籍守丧”,若遇特殊情况也可酌情处理。 12.A 项,“专门营造一庭院”错。原文是“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開县扉,凡辩讼者径造 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意思是“出任婺州义乌知县。马绛到任后打开县衙大门,凡是打 官司的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庭堂,马绛给他们辨别是非对错”,“造”是“到、前往、拜访” 之意,不是“专门营造一庭院” 13.(1)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的污辱,不如保全自己的志节。 (2)奉命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 14.奉命出使的太监,回奏边境的事务时,为迎合讨好王钦若,暗中诬陷中伤马绛,于是被 调往延州。 参考译文: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令举荐乡贡,很多举子都推荐马绛参加考试,太守亲自动员他 前往,于是考中进士第一名。初入仕途,担任秘省校书部,出任婺州义乌知县。马绛到任后 打开县衙大门,凡是打官司的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庭堂,马绛给他们辨别是非对错,并乘机用 道义教化勉励他们,百姓都服从判决而离开,没有再告状的了,社会安定,太平无事。后来 过了十年,父老乡亲中还有称赞马绛的。又调任寿州录事参军。回京后,到吏部候选,被皇 帝召见答问,选派职事官位,授予莱州防御判官。当时蔡齐在读书学生中间,没有名声。马 绛一见他说:“海滨之地竟有这样的奇士俊才。”结为忘年交。每天与他交游,很是快乐。 这一年,马绛主试乡试,首先选送蔡齐。会试张榜,蔡齐位居天下举子之首。马绛因此赢得 慧眼识人的名声。任期满,改任著作左郎。遭遇亲丧回乡守制,结束后。调任秘书丞、梧州 知府。马绛性情刚直,不屈服于上司,以同流合污为耻,因此官位一直得不到升迁。马绛曾 说:“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之辱,不知保全自己的志节。”因而在鄠、杜 两县之间的终南高峰之下,靠近水边竹林除营造别墅,作为隐居之地。等到从岭南归来,称 疾辞官。慨然有隐居山林的志向。前宰相王曙尚在任上,平素了解马绛,蔡齐也在翰林院, 多次勉励马绛出仕回朝。一起举荐他,于是凭借太常博士的身份担任秦州通判。当时,河阳 相王钦若担任秦州知州,做事多是一味顺服,毫无原则,马绛持法公正,刚直不阿。王钦若 很不高兴,手下对马绛说:“应该姑且顺和。”马绛说:“坚守正道叫做和,朝廷设置官吏, 怎能把苟且顺应作为和呢?我只懂的一心奉公。”太监奉命出使回奏边境事务,为迎合王钦 若旨意,暗中诬陷中伤马绛,于是被调往延州。返回朝廷,出任坊州,赐穿五品服饰。蔡齐 拜受御史中丞,奉诏令举荐御史,于是把马绛的名字写上,当时王钦若做宰相,三次奏请三 次被拒绝,蔡齐怀揣诏令到中书省说:“奉令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 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当权者不得已,授予马绛殿中侍御史之职,不久,改 为侍御史。马绛平素严谨自守,出任监察之职,正言正行,不惧惮权威。当时在御史台,王 曾、吕蒙正担任宰相,看重马绛方正耿直有操守,私下与马绛聊天说:“正直而温和,宽厚 而庄重,是成就德望的原因。你的做事的原则稍微变通一下,不就很宽裕了吗?”马绛说: “优良的农夫能够耕种却不一定能收割。读书人本有原则,违背原则来求取名声,不是我的 追求。”他像这样爱惜名节。庆历八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