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19 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
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
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同时,过去一百
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
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
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
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人
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
假设之上。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
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
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近 20 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
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
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
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
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
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
这些 “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
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
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望、需求、目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
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的一种“显示性偏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人同质
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了还是变单一了?
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的确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
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面对技术把人同
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受到科幻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容易将人与机器人的斗争当作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
B.人工智能技术当下的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
C.各种技术正在“重置”我们的生活,技术的发展在引诱也在逼迫着我们紧随其后。
D.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运用例证法,以淘宝、京东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穷细分。
D.就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文章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题。
B.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
C.艺术创造的欲望产生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D.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一极”。
答案:
1.B(难点是算法如何应对社会性存在问题)
2.A(只是引出后文的论证,并非基础)
3.B(A 太过肯定,C 不是“产生”,为“保持”,D 是“同质化趋势”的反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仍无定论,但从去年初爆出到现在,“大数
据杀熟”所指向的在线差旅平台风波难断。3 月 11 日上午,携程针对微博网友“陈利人”订购
机票遭遇的烦心事发表道歉声明,称二次支付显示无票是系统 Bug 所致,绝无“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基本还是各说各的理:消费者言之凿凿“这个可以有”,在线服务
摊手表示“这个真没有”。回头看,2008 年以来,爆料或控诉在线旅游、酒店、机票等电商
平台的疑似“大数据杀熟”行为不胜枚举;乃至十年之后的 2018 年,“大数据杀熟”被评为年
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消协甚至还将其列为 2019 年新春重点关注对象。但诡异的是,
迄今没有认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杀熟案例。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
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手里。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依据数据的精准分析,对于粘性强的用户,利用信息不
对称不动声色加价或者拒绝优惠推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用惯了、
用多了,价格反而不敏感了。因此,新客 50 块钱就能买到的服务,老客户可能还是停留在 100
块钱的档位上。电商平台的这种策略偏好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最大化利润的目标面前,
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是不可能受道德诚信制约的。
有人说愿打愿挨,谁让消费者不去货比三家呢?这话经不起基本逻辑的考量:首先,利
用大数据来杀熟果真合法吗?且不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施不久的《电子商务法》第十
七条亦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
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
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
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利用消费偏好选择性推送本就是一个过于精明的
商业选择,更别说少数电商平台扭曲价格信息等主观恶意行为了。再说,市场进化得再高级,
终究是“人”的市场。如果技术只是为卖方提供了耍心眼儿的机会,市场信用岂非要随着技术
迭代而灰飞烟灭?
很多时候,个性化服务与“大数据杀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的,消费者即便是熟谙“货比三
家”的道理,恐怕终究逃不开数据的惦记。就比如这些所谓的“系统 Bug”,谁来为之验明正
身呢?有人说,拿过的折扣、用过的满减红包,最后总得通过“大数据杀熟”的方式吐出来。这话或有偏颇,却说破了一个道理:在宰客这件事上,线上线下是没什么差别的;监管若不
到位,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在“大数据杀熟”这件事上,电商平台们异口同声说是假的,那么,
就真的只是消费者的群体癔症吗?这个问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
答疑。
(来源:光明网)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大数据杀熟”是一种“宰客”现象,是电商平台违背道德诚信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做法。
B. “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消费者和在线服务大体上还是各执一端,争论不休。
C. “大数据杀熟”问题由来已久,成为各媒体乃至中国消费者协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D. 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认为,面对“大数据杀熟”,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
B. 作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大数据杀熟”的责任在消费者自身的说
法。
C. 文章从“大数据杀熟”现象谈起,以呼吁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结束全文,指出了解决“大
数据杀熟”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
D. 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既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概念,又论述了电商平
台推卸责任的错误做法。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迄今为止,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
B. 消费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
熟”的陷阱里。
C. 利用对数据的精准分析,电商经营者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实现选择性推送。
D. “大数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
有了“杀熟”的机会。
答案:4. D D 项,“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
不合法的。”“是不合法的”于文无据,原文信息是“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
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
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故选 D。
5. C C 项,“指出了……的具体做法”不当,并没有指出“具体做法”, 应该只是大方向,
谈不上具体。原文只是说“这个问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答疑”。
故选 C。
6. C A 项,“迄今为止,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
不到位。”推理错误,“中消协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不能推论出职能部门监管不到
位。另文章没有明确说明是由“中消协”来“认定”案例的,说法绝对,无中生有;B 项,“消费
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熟’的陷阱
里。”说法绝对,,前后之间也没有必然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D 项,因果推断错误,“‘大数
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有了‘杀熟’的机
会。”原文是“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
手里。”可见“真相难以明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故选 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
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智慧城
市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
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
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
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
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
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
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
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
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
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
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
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
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
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
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
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
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
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
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
此,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
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
智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
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
地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B.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C.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
D.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B.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
C.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
D.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办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
B.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
C.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
D.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答案:
7、B [A 项,“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错,属强加因果。C 项,
偷换概念,原文第 3 段“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智能管控领域”体现了城市治理
主体的局限性,而不是智能管控领域的局限性。D 项,以偏概全,“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不
是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的。]
8、B [B 项,文章列举“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并不是为了证明“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
这一观点。]
9、C [C 项,曲解文意,“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并非“城市居民”所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今年电影市场爆款。作为一部国产改编版动漫电影,究竟满足
了怎样的期许,才演绎了一场颇含决绝意味的“逆天改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依然是从传统文化中找灵感、找素材,并与已取得一定成功的《大
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一脉相承。这一方面得益于民间传说题材具有较好的改编基础;
另一方面,民间传说题材既能兼容不同时空、多重相互矛盾的情感元素,又能经由改编承载、
反映不同时代的价值诉求与心理期待,更适合进行颠覆性的改造与演绎。
其实这些年的银幕上,对传统文化题材的现代性改编,屡见不鲜,但成功者凤毛麟角。
大部分作品仅停留于元素叠加的层面,似乎将传统故事叠加上现代性符号就可以摇身一变完
成转化。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完全放弃了这种套路,尝试进行彻头彻尾的神话重述。传统的哪吒故事退居为一个载体,里面全然承载着属于当代人的价值观与精神属性,以及切入
当下现实生活的角度与方式。
从人物设定来看,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人物放置于今天有着扁平、呆板、脸谱
化的缺陷。哪吒母亲殷夫人的形象贤惠、柔弱,但存在感较低;经此番改写,变身成了武艺
高强、斩妖除魔的职场女性形象,工作繁忙却也为如何陪伴哪吒成长耗尽了心力。父亲陈塘
关总兵李靖,在以往的设定中太不讨喜,作为父亲,不爱哪吒、不信哪吒、不护哪吒,还每
每总是第一个跳出来要惩罚哪吒,这样的形象显然无法满足当下观众的心理期许。而在此番
改造中,李靖的形象变得柔软,变得让人熟悉,他不善言辞,总是把爱深藏心底,对儿子有
着很高的期待,却最可能暗暗地为儿子牺牲自己。这一版殷夫人与李靖的形象里暗藏着太多
现代父母的影子,让观众无形中觉得可亲、可近,能够代入自我、投射自我,又随着片中人
物的命运无尽唏嘘。
从故事架构来看,哪吒的故事本质是一个英雄成长的故事。英雄在世间历经种种遭际,
由懵懂无知到唤醒英雄意识,再到成为英雄。具体到哪吒,“反抗”是其成长蜕变的核心元素,
在传统的《哪吒闹海》中,哪吒反抗的是封建压迫。此时英雄的成长是“被迫”的,外在苦难
的刺激,外在的对抗性压力,成为了英雄觉醒的触发点,“命令”着英雄展现英雄特质拯救苍
生。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里,却在尝试英雄故事的另一种演绎模式。英雄成长是一个
自我发现、自我救赎的过程,新版哪吒的成长不再是“被迫”的,而是具有内向性驱动的主动
选择,是一场笑泪参半的自我延展、自我实现。这种颇显孤独与执拗的“选择”才会让那句“我
命由我不由天”直抵人心,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传统文化题材是幻想类叙事文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
广受好评的国产动画作品,多在不同程度上娴熟运用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中国的历史故事,
却反映出直指当下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诉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让人开始对打
造高水准的中国神话传说系列心向往之,但这种系列作品的完备与成熟还需要后续作品的品
质与口碑来维系,对国产动漫来说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不短的路要走,也许正如“人工智
能之父”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中那句著名的结尾:“我们的目光所及,只是不远的前方,
但是可以看到,那里有许多工作要做。”
(选自边远《国产动画电影打破传统文化现代性改编套路》,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国产动漫都是从传统文化中找
灵感、找素材,都大获成功。
B.民间传说题材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又能通过改编反映不同时代的价值诉求与心理期待,
所以更适合进行颠覆性的改造与演绎。
C.大部分国产动漫作品仅停留于元素叠加的层面,《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已经基本脱离
元素叠加的套路,而进行神话重述。
D.《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人物形象设置改变了《哪吒闹海》中人物形象的缺陷,塑造
出的人物形象比《哪吒闹海》更经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文采用并列结构,从人物设定和故事架构两方面,剖析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
的原因。
B.文章主要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来论述《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的成功和国产动漫
的发展。
C.文章将《哪吒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进行对比,突出后者更好地满足了当下观
众的心理期许。
D.文章最后引用图灵的话表明未来的国产动漫虽然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发展之路并非
一帆风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文化题材是幻想类叙事文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但是要想使其富有
生命力,需要融入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诉求。
B.霍布斯鲍姆有言:“当旧有的社会模式逐渐消解,人们便会选用旧材料、建构新形式文
化来满足新模式的需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正说明这点。
C.《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说明其选材内容、人物塑造、个性化语言都是完全成功
的,电影受到各年龄段观众的欢迎。
D.在传统文化题材的现代性改编中,现代元素的简单叠加是我国当下国产动漫发展的主
要问题,只有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不断地创造性尝试,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答案:1.B 2.A 3.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
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创新性文化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观
自觉密切相关。
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
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
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中外不少从
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中国
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判与文化的创新。这种看法
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国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中面文化史的比
较而言,这种着法难以成立。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与代表的西方
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期,而且在文化运行
的方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
征,学者的主要使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
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
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
兴与 18 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
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
方式与交接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在商品经济社会
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是其基本特征。正是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才使得西方文化取得了自然科学
的巨大发展。
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唯一性的因素。否则,我们
就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处在大致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水平的民族,在文化的创新意识
与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创新性的文化是生成的,它既受自发性因素的影响,但也需要人们自觉地倡导与培育。首先是倡导,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创新的氛
围,鼓励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的创新是
一项群众的事业,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
文化创新。其次创新性文化的形成也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
代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放弃文化保守主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就一定
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再一次辉煌,再创造出一座新的文化高峰。
(节选自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
用。
B. 不少从事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人注重文化传承,西方人重视文化创新。
C. 在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下,西方文化才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期突围
而出。
D. 如果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不移地建设创新性文化,定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再谱
新篇章。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从文化创新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创新性文化是如何生成的。
B. 文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的观点是不正确
的。
C. 文章能够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
层原因。
D. 文章先论述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受客观因素驱动,再论述创新性文化与人们的主观自
觉有关。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创新性的文化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
相成。
B. 儒学与基督教尽管在文化运行的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就文化运行的方式来看是基本
一致的。C.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D. 如果在全社会的范围营造出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全体国民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
精神。
答案:
4.A 5.C 6.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
持着旺盛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
在于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变则通”思想。
谈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人们经常提到《易传》上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就包含着“变则通”思想。要“载物”,要“自强不
息”,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改变社会。中国历史发展进
程表明,历代仁人志士无不是在变革创新中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变
革创新精神的源头,可以说就是先秦时代的“变则通”思想。
“变则通”来源于《易·系辞》下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
无不利。”这段话起初只是对《易》的解说,所谓“变则通”是讲《易》的卦象和理念是随着时
代变化而变化的,只有“变”才能解释各种现象、说明各种道理。《易》所包含的“变则通”理
念是对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涵。
“变则通”思想与上古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夏、商、周的变革曾给人们留下
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论语·为政》载孔子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把夏、商、周三代变化的特
点总结为两条:一是“因”,就是继承;二是“损益”,就是变革。有继承又有变革,于是社会
就前进。孔子还预言,就是今后的历史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轨道,“虽百世,可知也”。孔子的
这个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的建构非常重要。如何认识历史发展问题,关系到对社会前途的瞻望,所以人们无不关注。就历代王朝而
言,无非是恪守祖宗之制与变革发展两种思想在起作用。前一种思想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而要
完全摒弃,但其中“因”的成分往往过重,所以此途多流于顽固守旧。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
行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但主体思路是积极的、奋发有为的。是因循还是变革,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碰撞。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即沿着变革之途发展。在争辩
历史如何发展问题时,争辩的双方都会引用孔子的话作为根据。讲恪守祖制者多强调孔子所
说的“因”,讲变革发展者则多引孔子所说的“损益”。虽然皆不违孔子之意,但似乎并没有真
正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说的“因”与“损益”,实际上都是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情,
两者都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个大前提,离开了发展讲“因”和“损益”都没有多大意义。再从《易》
的思想看,“变则通”是首先要强调的思路。可以说,“因”和“损益”都是为“变则通”服务的,
也就是为“变”而“因”、为“变”而“损益”。
今天,我们应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
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拥有源源
不断的强大动力。
(摘编自晁福林《把握和传承好“变则通”思想》)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变则通”源于《易》,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发展成凝聚全民族智慧的思想结晶。
B.孔子关于“因”和“损益”的论断,自古至今影响深远,建构了中国发展的理念。
C.“因”是一种恪守祖制的思想,所以因循者往往顽固守旧,常与变革者产生冲突。
D.“变则通”是一种以“变”适应社会谋求发展的思想,离不开“因”和“损益”。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多处引用《易》和《论语》的语句,论证了“变则通”思想的历史来源。
B.文章既回顾历史又瞻望前途,总结了“因”和“损益”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文章对孔子提出的“因”和“损益”,既有深入的梳理,又有创造性的阐发。
D.文章在梳理“变则通”思想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变则通”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
B.要想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化而变革创新,开辟新道路。C.有“损益”而无“因”则容易在实行中出现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得不偿失。
D.中华民族变革创新的精神源自“变则通”思想,是今天推动我们发展的力量。
答案:
7.【内容理解】(3 分)D(A 项先后倒置,“变则通”思想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后才出现
最初的语言形式的;B 项孔子的思想对构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非常重要,C 概念错误,
“因”是指“继承”。)
8.【论证分析】(3 分)A(引用《论语》不是为了论证“变则通”思想的历史来源)
9.【分析推断】(3 分)C(“在实行中出现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是变革发展思想,而并
非“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