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ID:459242

大小:109.5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中,需要关注社会、项目本体、传承人、受教育对象等 四个方面。把握好这四个方面,可以更有效促进非遺教育传播工作。 社会环境对非遗生存至关重要。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群体拥有,因此在非遗教育和传播 中,要重视对社群环境的阐释,研究非遗和生态的关系,有机整合社会文化资源。 对传承人的保护,一直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其目的在于让传承人向社会展示以 民众生产生活为中心的优秀传绣文化实践。传承人积累了与项目相关的丰富知识,并具有继 承和创新能力,在传承非遗方面积极性高,是非遺教育和传播领域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传 承人影响力,使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在传播过程中还能带动非遗项目保护,针对 性强、可操作性强,具有可持续性。 受教育对象也是非遗教育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维度,因为没有社会受众和群体基础,非遗 就失去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兴趣维系是非遗教育的一大特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受众制定课 程体系能够极大激发受众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可有效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我国非遗项目量大面广、情况多样,非遗教育常常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甚至跨机构进行。 目前,我国的非遗教育在不同层面得以广泛开展,正是得益于多方良好的合作。文化和旅游 部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曾在 2019 年举办过一场以“国家级非遗——山西静乐剪 纸”为主题的非遗教育展览,采用静态展览和剪纸教学同步进行的方式,每天安排传承人为 中小学生现场教学,并配合剪纸类亲子绘本阅读,整个展期等同于一次剪纸现场培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至关重要,而非遗教育和传播的实质就是以非遗为 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当下,推进此项工作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需要更 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传逆非遗内在价值、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群和激发文化自觉意识。 这是全社会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摘编自李珊珊《非遗教育该关注什么》) 材料二: 做好顶层科学设计是非遗教育突围解困的重要前提题。 首先,要明确非遗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关键作用。非遗项目的挖掘申报、非遗传承人推 荐评选、非遗知识的宣传普及、非遗展演的组织开展、传承人进校园等环节都取得了可喜成 绩。但这与非遗教育的主要目的还存在一定差距。非遗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非遗代表性项目的 展示宣传、知识普及、技艺传承,使全体学生知,部分学生会,以此为专业技能的学生精。 非遗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专业精通的非遗传承人。因此,非遗教育应该独立出来,并加以 政策明确和制度强化。 其次,要明确非遗育主体和政策导向。我国《非物质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 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此,做好非遗教育的顶 层设计至关重要。非遗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非遗教育的资金来源在哪里?这些问题不解决, 非遗教育只能停留在热热闹闹的作秀,时间长了,后续传承人才匱乏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教育主管部门还有待更充分地承担非遗教育的主体责任。 最后,要调动跨界为量共同致力非遗教育。众所周知,非遗教有是跨界教育,教育、人 社、文化、行业、财政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国家层面,必须秉持倾斜性、开拓性、创新 性的宗旨,有针对性地制致策法规,让应该加盟非遗教育的各方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做到积 板投入、主动服务。 (摘编自于日锦、张崇福《非遗教育:突破红火背后的困局》) 材料三: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曾采用访谈、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 对上海 10 个区的 15 所学校 1500 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你以哪种方式参加 非遗活动?”这一问题时,选择“参观场馆或者展览”的占 59.22%,选择“参加体验活动” 的占 53.42%,选择“看电影或者电视”的占 47.42%,而选择“阅读书报”和“边学边玩” 的分别占 38.13%、33.17%。这说明学生更多的是喜欢以互动体验式的方式参与非遗活动, 这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十分吻合。而互动体验是数字技术的长项,且能打破空间、时间的 限制,让更多人参与其中。00 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化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 情,他们对网络、数字技术有天然的亲切感。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专业 2014 级学生田芳洲曾做过《剪纸在当代大学生 中普及度调查分析》,其中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获取非遗信息的。该问卷 通过网络发布,对国内部分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诩查数据显示,选择“网络媒体”的占 51.89%。可见,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非遗信息。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非遗信息 的重要渠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客户端的黏性加大,这种获取信息的习惯比例,或 者说学生借助手机了解非遗的比例越来越高。 (摘编自陆建非、刘蕾《数字手段助力非遗教育进校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遗教育和传播要重视社群环境和社会生态,有机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这是因为所有 的非遗资源都具有明显的群众性。 B.开展非遗教育要使全体学生知,部分学生会,以此为专业技能的学生精,实现这一目 标要靠顶层设计给予政策和制度保障。 C.中心任务不明确、资金来源无保障的非遗教育只是热热闹闹的作秀,这是非遗教育主 管部门缺乏主体意识、不作为导致的后果。 D.00 后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化对他们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网络媒体是他们获 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重视社会环境的研究,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关注受教育对象的特点,设计优质的非 遗项目,就能做好非遗教育和传播工作。 B.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非遗教育主题展览,让非遗传承人与受教育对象充分互动,体现 了兴趣维系,有效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C.非遗教育是跨界教育,学校是非遗教育主体,人社、文化、行业、财政等各界要在相 关法律的指导下积极投入、主动服务。 D.互动体验最能激发中小学生参与非遗活动的热情,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也与 数字技术打破时空局限的优势密切相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符合非遗教育活动要求的一项是(3 分) A.某市文化馆与市一中合作,邀请多门类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并 指导学生体验与操作。 B.某职业技术学校邀请国家级非遗刺绣传承人为全体学生开设非遗文化讲座,并指导刺 绣专业学生练习针法技艺。 C.某市教育局举办抖空竹比赛,发动教师、学生及公众泛参与,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评 委,媒体全程报道。 D.某校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要求每班出一期与京剧相关的板报,学唱一段京剧名 段,并举办京剧名家图片展。 4.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内容和论述方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 分) 5.非遗教育应该如何体现“以人为中心”?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 分) 1.B(A 项“所有的非遗资源都具有明显的群众性”有误,原文为“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群体 拥有”,且 “群体拥有”不等于“群众性”;C 项“非遗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主体意识、不作为导致的 后果”有误; D 项“网络媒体是他们获取非遗信息的重要渠道”中的“他们”指的是“大学生”而不是 “00 后”, 材料三中的“00 后”与“中小学生”同义) 2.A(A 项“就能做好非遗教育和传播工作”有误;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还需要科学的顶层 设计) 3.D(D 项顶层设计欠合理,缺少非遗传承人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实施过程没有体现跨界合作) 4.①论述内容上,材料二侧重阐释非遗教育顶层设计的具体内涵,材料三侧重阐述非遗教育 如何利用数 字技术;②论述方法上,材料二主要运用事理分析的方法,材料三主要运用事实(调查数 据)论证的方法。(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重视对社群环境的阐释,研究非遗和生态的关系;②做好顶层设计,为非遗传承人的保 护与培养提 供政策和制度保障;③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影响力,推动非遗教育进校园;④ 充分调动学 生的兴趣,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重视互动体验,善用数字技术。(每点 2 分,答对其中 三点给 6 分) 8 月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 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 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 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 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 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 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 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 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才比判。由此可 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 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 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 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 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 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 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 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 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 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 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 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 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 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 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 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 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 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 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 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 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 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 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 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 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 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 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 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 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 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 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 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 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 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 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 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 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 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 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 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 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 使得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 动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 造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文 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3.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相通的,下列 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 分)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 风纨扇图》) B.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 飞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 李世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 眉鸟》) 4.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填空”“对话”“兴叹”四个名词术语,请根据文章内容 写出对这四个术语的理解。(4 分)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 料一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6 分) 【分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 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 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 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 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 体会。 (3)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解读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理趣”的含义:主要以生动具 体的美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生活真理,使人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 中所在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扩展内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 于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 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 是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 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 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解答】(1)D.“不仅仅是……而且是”错,结合材料一“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 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分析可知,选项曲解文意。故选 D。 (2)A.“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这是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 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说法错误。“理解距离 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是对“理解”和“创造性”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 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D.“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有误, 原文为“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这个“它”是前文中 的“再创造特征”。故选 B。 (3)A.这幅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萧瑟秋风中手拿团扇心情惘怅的女子的情态,并通过 题诗,隐喻式地抒发了他对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B.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 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 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 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 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C.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勾勒了一幅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画面。 该诗不仅仅写出了静态的画,而且发挥想像,探索画家心理,给画赋予动态、声响,揭示画 外的景与趣。D.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 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 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ABD 项诗句中都含“理趣”。故选 C。 (4)结合“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 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 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 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分析可知,第二文本是通过(不 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结合“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 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 空’”分析可知,填空是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结合 “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 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 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 构成了‘对话’”分析可知,对话是文本吁请、呼唤,读者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结合“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 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分析可知,兴 叹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结合“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 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分析可知,文学 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结合“由于未被阅 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 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分析可知,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结合“海德格尔提出 ‘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 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分析可知,读者的“前理解”(心理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 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结合“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但我们毕竟是现代 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分析可知,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 史,需要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答案: (1)D (2)B (3)C (4)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填空:读 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对话:文本吁请、呼唤,读者积 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兴叹: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 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①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②文 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③读者的“前理解”(心理文化结 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 ④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需要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 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使文学作品焕发生命活力)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 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 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湖北省六校第一次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与“表现现实”的传统文学路径不同的是,在网络文学中,现实世界退居幕后,已经不 再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玄幻穿越类网文要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之相对应,网络 文学对世界的再创造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 沉浸式地进入网络文学文本当中。 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作者创造文本后交由读者解读与评判,作 者和读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读者可以对作品实时评价,作者也可以即时接纳读者的设想与 建议,改变自己原本构思的走向,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成为作者与读者群想象的狂欢, 成为不同主体合作完成的作品。 网络文学的作者对于“流量”与“变现”的需求,使得当下网络文学“粉丝向”严重, 大行其道的“爽文”正是“粉丝向”发展的产物。这类“爽文”直白地表达人类的欲望,建 立起一个没有根基的乌托邦。“金手指”泛滥、“套路化”严重,而这类“爽文”永远可以戳 中人们的“爽点”,从而拥有永恒的读者。 不过,无论何种文学类别,其“流量”大小永远不能成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对于网络 文学而言,流量既是商业的助力,也是资本的镣铐。因此,网络文学要想在商业性与文学性 的拉锯之下寻找相对的平衡,在网络文学中表现现实问题、呈现人类普遍的情感价值与取向, 则不能唯流量是从,要建立其自身的主体性。令人欣慰的是,网络文学中也确实产生了挣脱 镣铐的文学佳作。 邵燕君等人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中,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遴选了五 位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其判断标准来看,是否“传达了本时代最核心的精神焦虑和价值指 向”、是否“成为某种更具恒长普遍意义的‘人类共性’的文学表征”等,仍然深受传统文学 评价标准的影响。 然而,网络文学不同话语主体的交锋对文学圈内的评审标准发起了挑战。参与者的普泛 化必然导致更多元、更健康的话语语境的形成,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必须兼顾文学内部与 大众传媒等多个向度。邵燕君等人的这套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 评价标准,但是,网络文学的快速生长性决定了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浅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一场文学之间的角力》) 材料二: 一些文学研究者对大众文艺的基础功能与核心竟争力认识不清。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情 感是人类的“生物算法”,用以迅速处理个体生存发展面临的各种信息,以做出有效应对。 情感是生命存在与表达的方式,人类为了变得更聪明,进化出丰富的情感。人类个体的生存、 发展与繁育后代,需要强劲的、时刻运行着的感觉、情绪和情感活动。 艺术发生的内部驱力正在于此。人们的情感体验需求是自我实现与自我服务的。现实生 活中情感体验、获取生命经验的机会不够,为了让情感能力得以提高,生命体就驱动人们创 造或进入艺术情景,进行感觉、情绪与情感体验话活动。而文艺作品的故事情节就是承载大 量生命活动信息的奇异容器,装载生命情感信息越多,越是特异、剧烈,受众体验就越好。 大众文艺通常更强调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把各种感觉、情绪和情感体验激发到极致, 产生情绪爆炸效应。人们把它持久地作用于自身情感信念的建构,从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 确认与自我完善,因而带来持久的愉悦。对于大众文艺来说,能否令受众得到过瘾到位的情 感体验,帮助读者建立精神秩序,是作品能否受到读者欢迎、对读者是否有价值的基础性评 价标准。 正因为大众文艺创作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所以大众文艺也必然是类型化的。人类的情感 体验需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人类个体需要在某些作品中,专门体验某些特定的感觉、 情绪和情感,所以大众文艺的一个类型就是指向人类一个愿望情感群组,这使得人类的情感 体验更加高效集中。 (摘编自《不断顺应人类对情感体验的新需求》) 材料三: 如果寄望于把网络文学当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旗帜之一,就不能过早地为它套上枷锁。 虽然具有多重角色,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文学样式,具有其独特的精神追求,这 就要求作者与读者不能被资本太过束缚,网络文学产业的繁荣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学自身的繁 荣,过早过强的逐利动机难免会扼杀它。有些影视导演就曾直言,现在许多改编自高点击率 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剧缺乏应有的深度。正如尼尔·波兹曼认为的,造成文化枯萎的原因, 不光是对精神的约束,还有可能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其中充满感官刺激、 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此外,在确立评价机制和建立理论研究框架的过程中,还要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多一些包 容。当前,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刻意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对立的趋势。但是,网络文学与 传统文学的分野,更重要的在于它摆脱了“文学是一种文化精英的活动”。作为“一种为揭 露和批评自己的局限性而存在的艺术机制”,文学总是在现有框架或者同一题材下去探索如 何超越前人,隐含了对文学自身的反思,“新”与“旧”永远都是相对的。不仅如此,在文 学理论发展方面,即便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其也早已摆脱文学自身的的局限。这说明目前的 文学理论对网络文学的无力感,并不能简单归咎于传统话语体系和批评模式的落后,而是文 学理论发展早已与这个时代拉开了“代差”。 不要过早地为网络文学套上枷锁,它的多样性,就是文化领域繁荣的最大源泉和前进动 力。 (摘编自赵明昊《别给网络文学套上枷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完成的,而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则不需要考虑 读者的感受。 B.材料一的“这类‘爽文'永远可以戳中人们的‘爽点’”印证了材料二的“大众文艺通常 更强调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 C.当下,网络文学急需建立起自身的主体性,彻底摆脱流量束缚,挣脱资本镣铐,从而创 作出文学佳作。 D.大众文艺能够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给受众带来持久的愉悦,因而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自 我肯定、确认与完善。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邵燕君等人评选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经典作品的标准是目前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评价 标准,但是其深受传统文学评价标准影响。 B.网络文学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所以 它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要求比传统文学更高。 C.网络文学的内驱力来自人们对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其核心竞争力是它能使受众得到过 瘾的情感体验,帮他们建立精神秩序。 D.要想让网络文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旗帜,就不要让它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同时 要多多包容它,保持它发展的多样性。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拘泥于读者的好恶,紧密关注着读者的投票和作品流量,怎么能写出好故事呢?” B.“以前,网络文学属于一种非主流文化,但是未来,它会逐渐成为主流文化中的一种。” C.“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其实没有严格的区别界限,都是文学,只是平台和载体不一样。” D.“网络文学更像是一种大众化、草根化的写作,是读者本位,它与读者的距离更近”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5.为什么不能用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来评价网络小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1.B(A 项,“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则不需要考虑读者的感受”说法错误。C 项,“彻底摆脱 流量束缚”说法绝对。材料一中说的是“不能唯流量是从”。D 项,颠倒因果关系,材 料二 第三段说的是“人们把它持久地作用……因而带来持久的愉悦”。) 2.B(“所以它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要求比传统文学更高”于文无据。) 3.B(A 项,符合材料三中“过早过强的逐利动机难免会扼杀它”的观点。B 项的内容在材料 三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观点。C 项,符合材料三中“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文学样式”的 观点。D 项,符合材料三中“它摆脱了‘文学是一种文化精英的活动’”的观点。) 4.首先指出情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人类为了让情感能力得以提高,进行 了艺术创作;接着引出大众文艺的基础性评价标准;最后得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大众文艺 必然 是类型化的的结论。(每点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概括每段的段 落大意,然后理清行文思路。第一段讲的是情感是生命存在与表达的方式,丰富的情感 是人 类进化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等,需要情感活动;第二段指出人类为了获取足够的 情感体 验和生命经验,创造了艺术,进入艺术情境,并且文艺作品承载的信息越多越特异, 受众的体验就越好;第三段讲的是大众文艺能够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令受众过瘾是其基础 性评价 标准;最后一段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了本段的中心,即大众文艺以受众为中心, 所以 其类型化是必然的。 5.①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路径不同、创作主体不同、商业性程度不同。②网络文学的快速生 长决定了不能用传统文学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③传统文学理论已经落后于时 代。 (每点 2 分) 【解析】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特点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不同。材料列举了网络文学不同于 传统文学的一些特点:传统文学的路径是表现现实,而网络文学中现实世界不再是故事发生 的主要背景;传统文学是一种以作者为主体的精英文化,而网络文学是以受众为中心的;相 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商业性更重,有“粉丝向”。另外,材料一最后指出“网络文学的 快速生长性决定了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材料三第三段指出传统文学理论已经落后于时 代,由此可知不能用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来评价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学。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 2021 届高三新起点摸底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 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 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 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 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 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 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 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 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 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 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 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 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 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 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 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 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 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 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 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 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 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 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 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 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 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 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 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 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 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 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 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 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 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 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 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 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 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 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 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 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 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 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观上有利于知识 的传播。 B. 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 伪命题。 C. 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逐渐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 钱工具。 D. 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 决定的。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 容付费。 B. 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 实经验。 C. 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 业规范。 D. “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 三的论据。 3. 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 据,让人信服。 B. 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 体的营销策略。 C. 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 体时代的产物。 D. 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 等限制性词语。 4. 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 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 5 万》《从小镇青年到月 入 10 万》《普通人如何用 3 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 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 5. 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1. A 2. B 3. B 4. ①这类文章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范。②这类文章充斥 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③这类文章会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 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 5. ①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②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 待媒介提供的资讯。③不跟风、不盲从,不为肤浅的所谓“话语权”而焦虑。④充分利用知 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理解错误,孔子虽然收受学生“束脩”,但并不意味着“获 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 C 项,这一说法夸大了原文的意思,理解不当,原文为“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 充当我们的大脑”,强调的是特殊现象,而并非普遍情况。 D 项,“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分析不当,根据原文“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 加”“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可以得出结论。 故选 A。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 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 项,“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分析不当,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 关注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先破后立”分析不当,文章全文以批判为主,最后提出了“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 思的”问题,并未明确“立”。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探究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 考生来谈自己的观点,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 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 见解。 材料二指出,“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 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技术背 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 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某些新媒体的文 章,如《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 5 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 10 万》《普通人如何用 3 个月时 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显然是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 范,如果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必然会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会诱导缺 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因而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和反思。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材料一指出“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因 而,个人发展要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材料二指出“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 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 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因而,对 于个人而言,无论是知识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都需要不跟风、不盲从,不为肤浅的所谓“话 语权”而焦虑。要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 材料三指出“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 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 用户解决问题”,作为个人,要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知识,享受服务。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 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 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 读文本的关键。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9 月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音乐文化已有 8000 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现代音乐创作依然延续着某些传统音乐 的创作方式。 我国历史上,传统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周朝的礼乐;西周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宫 廷雅乐体系及一系列礼乐制度。尽管周公“制礼作乐”的初衷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稳定, 却也历史性地将之托举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滥觞。在西周礼乐制度下,周代宫廷音乐中的雅乐 主要适用于重大仪典、祭祀等场合,其音乐风格庄严肃穆,乐句缓慢悠长,富有端庄高远之 美。雅乐被历代文人士大夫奉为音乐正宗。先秦雅乐的遗风余韵,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 理、伦理观念和审美倾向,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开篇。 当代古典音乐演唱家哈辉提出“新雅乐”概念,并着手创立“新雅乐”体系。为了取得 多元化视听效果,也为给观众尽可能还原古代社会生活真实场景,新雅乐演唱者在舞台造型 上力求符合古代中国女性贤淑、优雅的特点,在服装和饰品上也试图对汉服进行复原,举手 投足间尽显周代的礼仪风范。此外,新雅乐还注重运用现代配器、编曲技法甚至流行音乐元 素,使其表现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特点。 “新雅乐”取材不仅限于古代雅乐。还有的取材于古典诗词,把经典古诗词用今天的旋 律重新谱写,代表作品有《游子吟》《关雎》等;有的则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提取德、 的 礼等思想范畴进行全新创作,代表作品有《礼》《孔子曰》等。“新雅乐”创作始终坚持“以 礼修身、以乐化性”的艺术宗旨,不仅在曲调形式上保留了古风意境之美,而且将古代雅乐 所承载的“仁德”精神用现代手法进行表现,这既是对传承千年礼乐文化的“复活”,又发 扬了儒家以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 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被称为“礼乐文化”。礼乐是中华古代文明的 重要象征。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单是以声音表达情感的“艺术”,更非只是休闲生活的娱 乐和点缀,而是要通过以和为德的“乐”来陶冶人的心性情操,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礼记·乐记》就指出:“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 而反人道之正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 的陶冶和调节,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成就理想人格。 当前,有一部分人沉迷于刺激、热闹、宣泄的“快餐音乐”。有些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为 盲目取悦听众,过于注重情感的宣泄与感官的娱乐,而缺少文化内涵、精神品质的追求,其 文化理念、审美定位都与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大相径庭。 总之,现代音乐创作有必要放弃一味追求“新奇特”“短平快”的趋势,而着力向民族 传统、向古代雅乐回归,创作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华章,以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孙甜甜《激活古典雅乐的端庄之美》) 材料二: 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至今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并 不断高速发展之时,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欧美、韩国的流行音乐先后大举进入内地市场, 冲击着人们审美思潮,影响、改变着时代中青少年的音乐认知。青少年在这种音乐文化环境 中,塑造着个性化的文化观念。“追星族”“粉丝群”纷纷涌现,他们高昂的激情,不断刺 激着流行音乐市场的勃发。 人们欣赏流行音乐的工具也在发展。从收音机、录音机到手机视频、Ipad 等高科技成 果,这些产品越来越“近距离”地满足了人们的欣赏需求。今天,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在街头 戴着耳机,在地铁低头凝视手机视频欣赏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流行音乐深入地介入到青少年 人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思考方式与社会行为方式。 流行音乐不像传统音乐、古典音乐那样深具严肃性,也不需要欣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音 乐素养以便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与内涵,不论是否学习过音乐知识,都能够很好地欣赏、模 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去理解音乐内容。 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20 岁上下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情感与 意志都已基本塑造完整,只需要合适的机会和环境来表达个人情怀。众多青少年在种类丰富 的流行音乐中,可以找到与之心态相适应的欣赏对象,尽情聆听,陶醉其中,使情感得以疏 导,心境变得平和,精神得以升华,最终获得美的享受。此外,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不仅仅 用来自娱自乐,同时还是娱乐消遣、交际交往的有效方式。卡拉 OK 使他们从音乐欣赏者转 变为参与者,这不仅使年轻人在消费的同时获得了身心愉悦,培养了乐观的性格和心态,还 使人与人交流了感情,获得了改善、增进人际关系的益处。 (摘编自李春沐《建设良好的流行音乐文化氛围》) 材料三: 从民间俗乐到国家仪式正乐,丝路上音乐交流涵盖演奏技巧、乐器等的互通;既有对家 国的颂美咏唱,也有对人类和平相处、睦邻友好的呼唤赞美。“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音 乐弥漫丝路沿线地区人民的“生活世界”,浸润人民的身心情感,成为各个时代丝路上各国 人民“民心相通”的先行者、奠基者和典范形态。 我们要以传统音乐为素材进行现代音乐的加工展演,根据传统乐器的特殊性及表现潜力, 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取向,改编优秀的传统乐曲;从内容 或形式上对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再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强化音乐艺 术与技术发展的融合。比如“一带一路”世界合奏的音乐视频,就是利用中国元素的特色和 数字技术手段,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京剧与说唱、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受 到广泛传播和好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而音乐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正是丝 路沿线各国人民相亲相交的最佳媒介。我们要在认清自我文化特征、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基 础上,紧跟时代潮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 丝路音乐文化的交流融通,以音乐为纽带联结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的情感与感性经验,架起联 通“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友谊之桥。 (摘编自孙晓杨《音乐交流: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纽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乐,周代亦称礼乐,因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被奉为音乐正宗,影响绵延至今。 B. 从模仿古代雅乐表演转为注重发扬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意味着新雅乐走向成熟。 C. 域外流行音乐大举进入,丰富了内地的音乐市场,彻底改变了青少年的音乐认知。 D. 作为“一带一路”的使者,音乐是物质互通媒介,也是文化融合和感情交流纽带。 2.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立足当下,追根溯源,提出现代音乐创作要继承民族传统和古代雅乐的主张。 B. 第五段主要运用了引证法,重点论证了“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作用。 C. 文章对“快餐音乐”的辩证分析,能引发人们对现代音乐创作走向进行深入思考。 D. 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 3.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雅乐,就是用现代配器、编曲技法和流行音乐元素来演绎古代雅乐的艺术形式。 B. 新雅乐尽管借鉴周代典礼、祭祀上宫廷雅乐的表演形式,但却与之有着质的区别。 C. 追星族、粉丝群的广泛存在,体现出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的公开化拥护态度。 D. 改编传统乐曲,既是对各地受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尊重,也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 4. 流行音乐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 当下我们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C 3. A 4. ①我国经济腾飞、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呼唤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外域流行音乐进入;② 科技进步带动了流行音乐的快速传播;③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 娱乐需求;④流行音乐种类丰富,契合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5. ①从继承的角度:大力推广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的传统音乐,陶冶人们的心性 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②从创作的角度: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具有正能量的流行 音乐,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③从交流的角度:加强与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交流,互相学习, 提升技艺,促进文化融合与情感沟通。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 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 辑出错等。 A 项,“雅乐,周代亦称礼乐”混淆概念,从材料一“我国历史上,传统音乐发展的第一个 高峰是周朝的礼乐;西周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宫廷雅乐体系及一系列礼乐制度”“在西周 礼乐制度下,周代宫廷音乐中的雅乐主要适用于重大仪典、祭祀等场合,其音乐风格庄严肃 穆,乐句缓慢悠长,富有端庄高远之美”可知“雅乐”只是“礼乐”组成的一部分,选项错 误; B 项,“从模仿古代雅乐表演转为注重发扬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理解错误,“意味着新雅 乐走向成熟”于文无据,材料一第 4 段“‘新雅乐’创作始终坚持‘以礼修身、以乐化性’ 的艺术宗旨,不仅在曲调形式上保留了古风意境之美,而且将古代雅乐所承载的‘仁德’精 神用现代手法进行表现,这既是对传承千年礼乐文化的“复活”,又发扬了儒家以礼乐为本 的教化精神”是关于礼乐教化的内容,但是没有选项的信息,可知“从模仿古代雅乐表演转 为注重发扬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于文无据,“意味着新雅乐走向成熟”在文中也没有相关 信息。 C 项,“彻底改变了青少年的音乐认知”说法过于绝对,从材料二第 1 段“上世纪 70 年代 后期至今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并不断高速发展之时, 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欧美、韩国的流行音乐先后大举进入内地市场,冲击着人们审美思潮, 影响、改变着时代中青少年的音乐认知。青少年在这种音乐文化环境中,塑造着个性化的文 化观念。”可知原材料没有“彻底”之意。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 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 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C 项,“辩证分析”分析错误,从材料一第 6 段“当前,有一部分人沉迷于刺激、热闹、宣 泄的“快餐音乐”。有些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为盲目取悦听众,过于注重情感的宣泄与感官的 娱乐,而缺少文化内涵、精神品质的追求,其文化理念、审美定位都与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大 相径庭”可知文中原文分析的是“快餐音乐”的弊端,并不是辩证分析的,选项分析错误。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 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 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 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 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率 。 A 项,表述不全,从材料一第 3 段“为了取得多元化视听效果,也为给观众尽可能还原古代 社会生活真实场景,新雅乐演唱者在舞台造型上力求符合古代中国女性贤淑、优雅的特点, 在服装和饰品上也试图对汉服进行复原,举手投足间尽显周代的礼仪风范。此外,新雅乐还 注重运用现代配器、编曲技法甚至流行音乐元素,使其表现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特 点”的“此外”一词可知新雅乐除了选项中的表现形式以外,还有其它的表现形式。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 础上快速锁定答案范围,筛选并提取出符合答案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最后整理成答 案。本题从材料二第 1 段“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至今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正 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并不断高速发展之时,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欧美、韩国的流行音乐先 后大举进入内地市场,冲击着人们审美思潮,影响、改变着时代中青少年的音乐认知”可知 我国经济腾飞、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呼唤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外域流行音乐进入;从材料 二第 2 段“人们欣赏流行音乐的工具也在发展。从收音机、录音机到手机视频、Ipad 等高 科技成果,这些产品越来越“近距离”地满足了人们的欣赏需求”可知科技进步带动了流行 音乐的快速传播;从材料二第 3 段“流行音乐不像传统音乐、古典音乐那样深具严肃性,也 不需要欣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以便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与内涵,不论是否学习过音 乐知识,都能够很好地欣赏、模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去理解音乐内容”可 知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娱乐需求;从材料二第 4 段“众多青少 年在种类丰富的流行音乐中,可以找到与之心态相适应的欣赏对象,尽情聆听,陶醉其中, 使情感得以疏导,心境变得平和,精神得以升华,最终获得美的享受。此外,流行音乐在青 少年中不仅仅用来自娱自乐,同时还是娱乐消遣、交际交往的有效方式”可知流行音乐种类 丰富,契合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 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 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从材料三第 1 段“从民 间俗乐到国家仪式正乐,丝路上音乐交流涵盖演奏技巧、乐器等的互通;既有对家国的颂美 咏唱,也有对人类和平相处、睦邻友好的呼唤赞美”可得出应该大力推广具有深厚文化内涵 和精神品质的传统音乐,陶冶人们的心性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从材料三第 2 段 “我们要以传统音乐为素材进行现代音乐的加工展演,根据传统乐器的特殊性及表现潜力, 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取向,改编优秀的传统乐曲;从内容 或形式上对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再展示”可得出应该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具有正 能量的流行音乐,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从材料三第 3 段“正是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相亲相交 的最佳媒介。我们要在认清自我文化特征、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遵 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丝路音乐文化的交流融通, 以音乐为纽带联结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的情感与感性经验,架起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 民的友谊之桥”可得出加强与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交流,互相学习,提升技艺,促进文化融 合与情感沟通。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 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 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华中师大一附中 8 月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某种意义来说,网络文艺主要是以青年创作者和青年受众为主的“圈层”文艺,自诞 生以来就具有“圈层化”属性。早期网络文学的分众阅读、类型化创作,近年短视频的内容 定制、分类推送,以及“哔哩哔哩”网站深耕二次元文化的尝试,都以互联网用户“圈层”特 征分析为基础,深耕垂直题材,作为创意和制作策略。“圈层化”网络文艺也是市场发展的需 要。网络文艺需要不断在创新中提升质量,然而,近年市场的资本投入减少,创新试错成本提 高,那么在原有高热度的题材和类型中,从特定“圈层”用户需求出发,就成为有效降低风险 的商业策略。但网络文艺的“圈层化”也可能造成网络文艺自身价值与审美的窄化。作为网 络文艺发端的网络文学,“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但互联网用户的“圈层化”,形成了 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形态。在网站和移动阅读终端,网文读者首先以性别进行区 隔和分流,进入男频、女频后各自细化为一级、二级等百余品类,由此保证快捷、精确地满足 读者阅读需求。为了延续类型阅读快感,读者可能长久沉浸于固定类型,网络写手也会依据类 型数据库和固定的叙事模式进行规范写作,保障作品在网站上架、被读者选择。因此可能导 致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化,而写手的自我复制、习惯性写作,也不利于网络文学的 良性发展。 网络文艺“圈层化”,还可能影响受众对现实的理解。“圈层化”是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 间一种紧密的连接方式,互联网在情感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更多人际连接,形成更多“圈 子”,“圈子”能强化人的连接,也能分裂和隔绝“圈子”以外的世界。如果过度以“圈层” 为文艺创作和传播的思路,就有可能进一步固化“圈层”,不利于“圈子”之间的交流和文化 传播。如果不懂“俚语暗号”,普通受众甚至很难进入某些“圈子”交流,青年个体如果不能 处理好“圈子”内外的关系,的确存在疏离社会现实和群体的风险,放大“信息茧房”效应。 (摘编自赵丽瑾《突破“圈层化”,迈向广阔现实》) 材料二: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 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摹时代现实画卷。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 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学转向。根据阿耐同名网络小说《欢乐颂》改编的电视 剧引起很大反响;齐橙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 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关注 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但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我们要警惕当 前网络文艺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同时还应看到,一些被归入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作 品看似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却也是自带网络写作惯有的金手指、操作系统、随身空间等升级 技能,不免重复着凡人修仙、穿越重生的游戏套路。这样的想象无法触及现实生活的坚硬和 痛感,也就无从谈及把握时代生活脉搏,不能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绘写时代精神图谱。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深入描摹社会生 活现实、传递时代价值观和精神力量上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不少成功的 IP 不仅引 爆市场,为数字娱乐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和真善美的人 文审美价值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当然,成功的大 IP 极易成为产业范本,成为资本力量不遗余力追逐效仿的对象。一时间, 水涨船高,虚假繁荣,一些网络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追求让位于娱乐经济效益追求,存在过度 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等问题。网络文艺要在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同时,脚踏实地去感 受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和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精神生 活的需求。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展现 中国气派、传播中国文化,成为当代文艺引领时代文化风向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中国网络 游戏、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但与席卷全球的妤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等文化产品成功的文化输出相比,中国网络文学 扬帆出海的历程和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也还不够。尤为需要谨 慎评判的是,目前各类翻译平台遴选和推送的诸如玄幻、穿越、宫斗等类型小说,能否足够支 撑起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好奇与想象?而这些类型小说与我们期待输出的文化软实力是否 还存在差距?未来网络文学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要在世界文学舞台呈现连接网络空间共 同体的目标,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反映时代 精神,使中国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摘编自刘桂茹《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材料三: 网络文学能够赢得数亿读者的青睐,内在支撑是“好看”故事适应了大众阅读习惯、 审美趣味和情感偏好。分析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盘龙》《天道图书馆》等作品,浓郁的中 国元素是重要的“看点”。因此,实现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要注重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和精神中寻找资源,多角度反映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文化的“硬核” 传统,来提升网络文学的“软实力”。同时,通过 IP 开发,网络文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元素在影视、游戏、动漫、实体出版物等文化产品中转场传播,增强了在时代生活中的影响 力,客观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了新形 式和新渠道。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通俗小说中的语言、结构、立意、修辞等 均可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网络文学提升艺术水准,应该首先向传统“取经”, 之后才谈得上融合媒介特性,创作出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阅读习惯,又具有鲜明时代 精神和“网络性”的佳作——这也是网络文学实现精品化和经典化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桫椤《提升网络文学“软实力”,中华文化是“硬核”》) 1.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圈层化”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很可能导致他们长久沉浸于固定类型的阅读, 从而造成网络写手的模式化写作。 B.近年来,绝大多数网络文艺的创作以现实为主要题材,这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 整和美学转向。 C.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网络文学的实力;同时,在多样文化产品中的转场传播, 也可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D.要想实现网络文学的精品化与经典化,首先要有鲜明的“网络性”,其次要向传统寻取经 验,提高其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网络文艺的“圈层化”策略有其文化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也有其弊端和不良影响,要全 面辩证地看待。 B. 网络文艺肩负着时代使命,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不能一味地营造 “圈子”空间。 C. 网络文艺只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引领时代文化风向,才能在世界文 化版图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D. 我国当下的一些网络文艺存在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等问题,尚不能满足人民群 众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网络文艺继承了传统纸质时代一些基本的艺术规律、思想意志,并通过新媒介手段达成 和嬗变。” B. “阅文集团通过翻译平台、数字出版等形式将中国网络文学传播至海外市场,并掀起热 潮。” C.“网络文艺的内容具有丰富性与多样化的特点,更易于满足不同喜好的受众需求。” D.“用户在网络文艺生产的创作、改编、观看等各环节的参与愈发全面,也更加彻底。”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5.网络文艺是否需要突破“圈层化”限制?请结合材料发表你的看法。(6 分) 1、【答案】C。A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说“为了延续类型阅读快感,读者可能长久沉漫于固 定类型,网络写手也会依据类型数据库和定的叙事模式进行规范写作……因此可能导致读者 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化”。B 项扩大范围,原文说“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 逐渐增多”,而非“绝大多数”。D 项表述颠倒,原文说“网络文学提升艺术水准,应该首先 向传统‘取经’,之后才谈得上融合媒介特性”。 2、【答案】B。B 项“至关重要”性质判断出错。根据文意,网络文艺深耕时代沃土,回答 时代课题,与时代价值观共鸣共振,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3、【答案】B。B 项论证的是网络文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引领时代文化风向。A 项主要论证 网络文艺对传统时代文艺的继承与发展。C 项主要论证网络文艺的特点。D 项主要论证网络 文艺生产过程中用户的参与问题。 4. ①釆用总分结构。先总述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再选取三个并列式分论点,分别从 关注现实题材、绘写时代精神图谱、引时代文化风向三个角度具体论证网络文艺如何与时代 同步伐,完成使命。 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在每个分论点的论证中,都先指 出网络文艺取得的成就,再指出不足,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文艺的现状又运用了 举例论证等,论据充足,论证全面。(每点 2 分) 5.【答案】观点一:需要。原因:①突破“圈层化”才能更好地丰富网络文艺自身的价值与 审美避免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避免写手的自我复制和习惯性写作。②突破“圈 层化”才能避免圈子内部受众与外部世界的分裂隔绝,降低青年个体疏离现实与群体的风险。 ③突破“圈层化”才能使网络文艺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与主流价值观共鸣,推动社会主义文 艺发展。④突破“圈层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外传播影响力。 观点二:不需要。原因:①“圈层化”是网络文艺发展的本质属性,多种类型的网络文艺的 发展都以互联网用户“圈层”特征分析为基础。②“圈层化”网络文艺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从特定“圈层”用户需求出发,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风险。③网络文艺 的“圈层化”有利于深挖垂直题材,以网络文学为例,更易深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精神, 以及传统小说写作的方法。(每点 2 分,答 3 点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