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天体运动(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3 天体运动(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ID:459473

大小:616.45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 13 天体运动 【专题导航】 目录 热点题型一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 热点题型二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4 热点题型三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7 热点题型四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计算 .............................................................................................................12 热点题型五 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及赤道上物体的运行问题 .............................................................................15 热点题型六 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接问题.......................................................................................................19 热点题型七 双星与多星模型 .................................................................................................................................24 热点题型八 卫星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28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题型要点】开普勒三定律 定律 内容 图示或公式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 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 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 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 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 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 T2=k,k 是一个与行星 无关的常量 【解题要领】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通常按圆轨道处理.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月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3.开普勒第三定律a3 T2=k 中,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 k 值不同.但该定律只能用在 同一中心天体的两星体之间. 【例 1】(多选)(2020·辽宁丹东质检)(多选)如图所示,近地人造卫星和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设 卫星、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分别为 T 卫、T 月,地球自转周期为 T 地,则(  ) A.T 卫T 月 C.T 卫r 同>r 卫,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可知,T 月>T 同>T 卫,又同步卫星的周期 T 同=T 地,故有 T 月>T 地>T 卫,选项 A、C 正确. 【变式 1】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 1662 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 18 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 定时间就会再次出现.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 1986 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 A.2042 年 B.2052 年 C.2062 年 D.2072 年 【答案】C 【解析】:设彗星的周期为 T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T2,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 18 倍,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 得:T1 T2= R R= 183≈76.所以 1986+76=2062 年,故选 C. 【例 2】(多选)(2020·四川绵阳市第三次诊断)2019 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人 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嫦娥四号近月制动后环月飞行时先在月球上空半径为 R 的轨道 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后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分别是 vR 和 v0,周期分别是 TR 和 T0,已 知月球半径为 r,则(  ) A.vR v0=r R B.vR v0= r R C.TR>T0 D.TRT0,C 正确,D 错误. 【变式 2】(多选)(2017·全国卷Ⅱ·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 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 P 经过 M、Q 到 N 的运动过程中(  ) A.从 P 到 M 所用的时间等于T0 4 B.从 Q 到 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 P 到 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 M 到 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答案】CD  【解析】:由行星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从 P 经 M 到 Q 点的时间为 1 2T0,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 P 到 M 运动的速率大于从 M 到 Q 运动的速率,可知从 P 到 M 所用的时间小于 1 4T0,选项 A 错误;海王星在运动 过程中只受太阳的引力作用,故机械能守恒,选项 B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从 P 到 Q 阶段,速 率逐渐变小,选项 C 正确;海王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指向太阳,从 M 到 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 正功,选项 D 正确.热点题型二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题型要点】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F 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 mg,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F 向. (1)在赤道上:GMm R2 =mg1+mω2R. (2)在两极上:GMm R2 =mg0. (3)在一般位置:万有引力 G Mm R2 等于重力 mg 与向心力 F 向的矢量和. 越靠近南、北两极,g 值越大,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较小,常认为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 GMm R2 =mg. 2.星球上空的重力加速度 g′ 星球上空距离星体中心 r=R+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mg′= GmM (R+h)2,得 g′= GM (R+h)2.所以 g g′= (R+h)2 R2 . 3.万有引力的“两点理解”和“两个推论” (1)两点理解 ①两物体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两个推论 ①推论 1:在匀质球壳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球壳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即∑F 引=0. ②推论 2: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 r 处的质点(m)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 r 的同心球体(M′)对其 的万有引力,即 F=GM′m r2 . 【例 1】(2020·安徽合肥市质检)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 2012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 7000 米分别排在第 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 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下潜深度为 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 地面高度为 h,“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之比为(  ) A.R-d R+h B. (R-d)2 (R+h)2 C. (R-d)(R+h)2 R3   D. (R-d)(R+h) R2 【答案】C  【解析】:令地球的密度为 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GM R2.由于地球的 质量为:M=ρ·4 3πR3,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GM R2 = G·ρ4 3πR3 R2 =4 3πGρR.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 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 d 的地球内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d)的 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蛟龙”号的重力加速度 g′=4 3πGρ(R-d),所以有g g=R-d R .根据万有引力提 供 向 心 力 G Mm (R+h)2= ma , “ 天 宫 一 号 ” 的 加 速 度 为 a = GM (R+h)2, 所 以 a g= R2 (R+h)2, g a= (R-d)(R+h)2 R3 ,故 C 正确,A、B、D 错误. 【变式 1】.如图所示,有人设想通过“打穿地球”从中国建立一条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阿根廷.如只考虑 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则从隧道口抛下一物体,物体的加速度(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设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ρ,物体在隧道内部离地心的距离为 r,则物体 m 所受的万有引力 F=G· ρ·4 3πr3·m r2 =4 3πGρmr,此处的重力加速度 a=F m=4 3πGρr,故选项 D 正确. 【例 2】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 目和发现引力波所做的贡献,引力波的形成与中子星有关。通常情况下中子星的自转速度是非常快的,因 此任何的微小凸起都将造成时空的扭曲并产生连续的引力波信号,这种引力辐射过程会带走一部分能量并 使中子星的自转速度逐渐下降。现有一中子星(可视为均匀球体),它的自转周期为 T0 时恰能维持该星体的 稳定(不因自转而瓦解),则当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增为 T=2T0 时,某物体在该中子星“两极”所受重力与在“赤 道”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 A.1 2 B.2 C.3 4 D.4 3 【答案】D 【解析】考虑中子星“赤道”上的一物体,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转动所需的向心力时, 中子星才不会瓦解。设中子星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已知自转周期为 T0,位于“赤道”处的物体的质量为 m,则有GMm R2 =mR4π2 T ,当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增为 T=2T0 时,质量为 m 的某物体在该中子星“两极”所受重 力 G1=GMm R2 =mR4π2 T ,在该中子星“赤道”处所受重力 G2=GMm R2 -mR 4π2 (2T0)2=3 4mR4π2 T ,解得G1 G2=4 3,即 D 正确。 【变式 2】(2019·安徽淮南市第二次模拟)已知地球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 9.8 m/s 2,贴近地球表面飞 行的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 1.5 小时,试结合生活常识,估算一质量为 60 kg 的人站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 所需要的向心力约为(  ) A.0.2 N B.0.4 N C.2 N D.4 N 【答案】C 【解析】在两极:GMm R2 =mg; 对贴近地球表面飞行的卫星 GMm′ R2 =m′4π2 T2 R, 解得 R=gT2 4π2;则站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人所受的向心力:F 向=m 人 4π2 T′2 R=m 人 4π2 T′2 ×gT2 4π2=m 人 gT2 T′2=60×9.8×(1.5 24)2 N≈2 N,故选 C. 热点题型三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题型要点】天体质量、密度的计算 使用方法 已知量 利用公式 表达式 备注 r、T GMm r2 =mr4π2 T2 M=4π2r3 GT2 r、v GMm r2 =mv2 r M=rv2 G 利用运行天体 v、T GMm r2 =mv2 r GMm r2 =mr4π2 T2 M= v3T 2πG 只能得到 中心天体 的质量 质量的 计算   利用天体表面 重力加速度 g、R mg=GMm R2 M=gR2 G 利用运行天体 r、T、R GMm r2 =mr4π2 T2 M=ρ·4 3πR3 ρ= 3πr3 GT2R3 当 r=R 时 ρ= 3π GT2 利用近地 卫星只需 测出其运 行周期密度的 计算 利用天体表面 重力加速度 g、R mg=GMm R2 M=ρ·4 3πR3 ρ= 3g 4πGR 【核心解题技巧】 1.“g、R”法:已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和天体半径 R。 (1)由 GMm R2 =mg,得天体质量 M=gR2 G 。(2)天体密度 ρ=M V= M 4 3πR3 = 3g 4πGR。 2.“T、r”法:测出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和周期 T。 (1)由 GMm r2 =m4π2 T2 r,得 M=4π2r3 GT2 。 (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 R,则天体的密度 ρ=M V= M 4 3πR3 = 3πr3 GT2R3。 (3)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 r 等于天体半径 R,则天体密度 ρ= 3π GT2。故只要测出卫星环 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 T,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例 1】.(2020·河南安阳市下学期二模)半径为 R 的某均匀球形天体上,两“极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极点”处的1 k.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天体的质量为gR2 kG B.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 4g 3πGR C.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gR k D.该天体的自转周期为 【答案】D 【解析】在两“极点”处:G Mm R2 =mg;在赤道处:GMm R2 -mg k=m4π2 T2 R,解得天体的质量为 M=gR2 G ,T= ,选项 A 错误,D 正确;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 ρ=M V= gR2 G·4 3πR3 = 3g 4πGR,选项 B 错误;由 GMm R2 =mv2 R=mg 可知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 gR,选项 C 错误. 【变式 1】(2020·山东临沂市质检)2018 年 7 月 25 日消息称,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这 表明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美国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曾在 2018 年 11 月降落到火星表面.假设该探测器 在着陆火星前贴近火星表面运行一周用时为 T,已知火星的半径为 R1,地球的半径为 R2,地球的质量为 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则火星的质量为(  ) ( )gk kR 12 −π ( )gk kR 12 −πA.4π2R13M gR22T2 B.gR22T2M 4π2R13 C.gR12 G D.gR22 G 【答案】A 【解析】绕地球表面运动的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GMm R22 =mg 同理,对绕火星表面运动的天体有: GM 火 m R12 =m(2π T )2R1 结合两个公式可解得:M 火=4π2R13M gR22T2 ,故 A 对. 【例 2】.(2018·全国卷Ⅱ·16)2018 年 2 月,我国 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 0253”,其自转周期 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6.67×10 - 11 N·m2/kg2.以周期 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A.5×109 kg/m3 B.5×1012 kg/m3 C.5×1015 kg/m3 D.5×1018 kg/m3 【答案】C 【解析】脉冲星自转,边缘物体 m 恰对球体无压力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Mm r2 =mr4π2 T2 , 又知 M=ρ·4 3πr3 整理得密度 ρ= 3π GT2= 3 × 3.14 6.67 × 10-11 × 5.19 × 10-32 kg/m3≈5.2×1015 kg/m3. 【变式 2】据报道,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 a 倍,质量是地球的 b 倍.已知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 T,引力常量为 G.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 3π GT2   B. π 3T2   C. 3πb aGT2   D. 3πa bGT2 【答案】C  【解析】:万有引力提供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GM 地 m R2 =m4π2R T2 ,且 ρ 地=3M 地 4πR3 ,联立得 ρ 地=3π GT2.而ρ 星 ρ 地= M 星 V 星 M 地=b a,因而 ρ 星= 3πb aGT2 【例 3】利用引力常量 G 和下列有关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答案】D 【解析】因为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所以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 地 m R2 =mg,得 M 地=gR2 G ,所以据 A 中给出的条件可求出地球的质量;根据GM 地 m 卫 R2 =m 卫 v2 R和 T=2πR v ,得 M 地= v3T 2πG,所以据 B 中给出的条 件可求出地球的质量;根据GM 地 m 月 r2 =m 月 4π2 T2 r,得 M 地=4π2r3 GT2 ,所以据 C 中给出的条件可求出地球的质 量;根据GM 太 m 地 r2 =m 地 4π2 T2 r,得 M 太=4π2r3 GT2 ,所以据 D 中给出的条件可求出太阳的质量,但不能求出地 球质量,本题答案为 D。 【技巧方法】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时的两点区别 (1)天体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 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指的是球体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指的是卫星围绕天体做圆周运 动的圆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等于天体的半径。 (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是指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 的时间。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般不相等。 【例 4】.我国计划于 2019 年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假设探测器在近月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 过时间 t(小于绕行周期),运动的弧长为 s,探测器与月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 θ(弧度),引力常量为 G, 则(  )A.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为θ t B.探测器的环绕周期为πt θ C.月球的质量为 s3 Gt2θ D.月球的密度为3θ2 4Gt 【答案】C 【解析】利用 s=θr,可得轨道半径 r=s θ,选项 A 错误;由题意可知,角速度 ω=θ t,故探测器的环绕周期 T =2π ω=2π θ t =2πt θ ,选项 B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M r2 =mv2 r ,再结合 v=s t可以求出 M=v2r G = (s t)2·s θ G = s3 Gt2θ,选项 C 正确;由于不知月球的半径,所以无法求出月球的密度,选项 D 错误。 热点题型四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计算 【题型要点】1.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 规 律 {GMm r2 = (r=R 地+h){mv2 r ―→ v= GM r ―→ v ∝ 1 r mω2r ―→ ω= GM r3 ―→ ω ∝ 1 r3 m4π2 T2 r ―→ T= 4π2r3 GM ―→ T ∝ r3 ma ―→ a=GM r2 ―→ a ∝ 1 r2 }越 高 越 慢 mg=GMm R (地球表面) ―→GM=gR 2.卫星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1)赤道轨道 (2)极地轨道 (3)其他轨道 注意: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3.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 【方法技巧】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卫星运动的技巧 (1)一个模型 天体(包括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两组公式 GMm r2 =mv2 r =mω2r=m4π2 T2 r=ma GMm R2 =mg(g 为天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3)a、v、ω、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归结 到半径的比较。 【例 1】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 5 月 9 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 705 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 36 000 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 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周期 B.角速度 C.线速度 D.向心加速度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Mm r2 =mrω2=m4π2 T2 r=mv2 r =ma,可得 T=2π r3 GM,ω= GM r3 ,v = GM r ,a=GM r2 ,又由题意可知,“高分四号”的轨道半径 r1 大于“高分五号”的轨道半径 r2,故可知“高分五 号”的周期较小,选项 A 正确。 【变式 1】.(2019·全国卷Ⅲ·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 大小分别为 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 v 金、v 地、v 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 R 金a 火 B.a 火>a 地>a 金 C.v 地>v 火>v 金 D.v 火>v 地>v 金 【答案】A 【解析】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Mm R2 =ma,解得 a=GM R2,结合题中 R 金a 火,选项 A 正确,B 错误;同理,有 GMm R2 =mv2 R,解得 v= GM R ,再结合题中 R 金v 火,选项 C、D 错误. 【变式 2】.(2020·广西钦州市 4 月综测)2018 年 5 月,我国成功发射首颗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 分五号”.“高分五号”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 7.0×102 km,质量约 2.8×103 kg.已知地球半径约 6.4×103 km,重 力加速度取 9.8 m/s2.则“高分五号”卫星(  ) A.运行的速度小于 7.9 km/s B.运行的加速度大于 9.8 m/s2 C.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答案】A 【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所以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 7.9 km/s,故 A 正确;由 GMm R2 =ma 可知,运行的加速度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故运行的加速度小于地面的 重力加速度,即小于 9.8 m/s2,故 B 错误;“高分五号”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 7.0×102 km,小于同步卫星的高 度(同步卫星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根据GMm R2 =m v2 R得:v= GM R ,故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 C 错误;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相同,根据GMm R2 =mω2R 解得 ω= GM R3 ,轨道越高,角 速度越小,故“高分五号”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故 D 错误. 热点题型五 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及赤道上物体的运行问题 【要点归纳】1.卫星的轨道 (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 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同步卫星问题的“四点”注意 (1)基本关系:GMm r2 =ma=mv2 r =mrω2=m4π2 T2 r. (2)重要手段:构建物理模型,绘制草图辅助分析. (3)物理规律: ①不快不慢:具有特定的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②不高不低:具有特定的位置高度和轨道半径. ③不偏不倚: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必须处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只能在赤道上方特定的点运行. (4)重要条件: ①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1 年,其自转周期为 1 天(24 小时),地球半径约为 6.4×103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约为 9.8 m/s2. ②月球的公转周期约 27.3 天,在一般估算中常取 27 天. ③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半径最小为 r=6.4×103 km,运行周期最小为 T=84.8 min,运行速度最大为 v=7.9 km/s. 3.两个向心加速度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产生原因 由万有引力产生 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分 力为重力)产生 方向 指向地心 垂直且指向地轴 大小 a=GM r2 (地面附近 a 近似等于 g) a=rω2,r 为地面上某点到地轴 的距离,ω 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特点 随卫星到地心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 4.两种周期 (1)自转周期是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天体自身转动的快慢. (2)公转周期是运行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2π r3 GM,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和运行 天体到中心天体的距离. 5.如图所示,a 为近地卫星,半径为 r1;b 为地球同步卫星,半径为 r2;c 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半径 为 r3。 近地卫星 (r1、ω1、v1、a1) 同步卫星 (r2、ω2、v2、a2) 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 (r3、ω3、v3、a3) 向心力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轨道半径 r2>r3=r1 角速度 由GMm r2 =mω2r 得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 自转角速度相同,故ω= GM r3 ,故 ω1>ω2 ω2=ω3 ω1>ω2=ω3 由GMm r2 =mv2 r 得 v= GM r ,故 v1>v2 由 v=rω 得 v2>v3线速度 v1>v2>v3 由GMm r2 =ma 得 a=GM r2 ,故 a1>a2 由 a=ω2r 得 a2>a3 向心加 速度 a1>a2>a3 【例 1】.(2020·青海西宁三校联考)如图所示,a 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 周运动,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c 为地球的同步卫星。 下列关于 a、b、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卫星转动线速度大于 7.9 km/s B.a、b、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aa>ab>ac C.a、b、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 Tc>Tb>Ta D.在 b、c 中,b 的速度大 【答案】D 【解析】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GMm R2 =mv2 R,解得 v= GM R ,代入数据得 v=7.9 km/s,故 A 错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 ωa= ωc,根据 a=rω2 知,c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a 的向心加速度,根据 a=GM r2 得 b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c 的向心加速度,即 ab>ac>aa,故 B 错误;卫星 c 为同步卫星,所以 Ta=Tc,根据 T=2π r3 GM得 c 的周期大于 b 的周 期,即 Ta=Tc>Tb,故 C 错误;在 b、c 中,根据 v= GM r ,可知 b 的速度比 c 的速度大,故 D 正确。 【变式 1】.(2020·安徽宣城市第二次模拟)有 a、b、c、d 四颗地球卫星,卫星 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 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卫星 b 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 星排列位置如图 1,则有(  ) A.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B.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 在 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 6 D.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20 h 【答案】B 【解析】同步卫星的周期、角速度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则知 a 与 c 的角速度相同,根据 a=ω2r 知,c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a 的向心加速度.由 GMm r2 =mg,解得:g=GM r2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 度越小,则 c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 b 的向心加速度,而 b 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g,则 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 速度 g,故 A 错误;由 GMm r2 =mv2 r ,解得:v= GM r ,卫星的半径 r 越大,速度 v 越小,所以 b 的速度最大,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故 B 正确;c 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是 24 h,则 c 在 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2π 24×4=π 3,故 C 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 可知:卫星的半径 r 越大,周期 T 越大,所以 d 的运动周期 大于 c 的周期 24 h,即不可能是 20 h,故 D 错误. 【变式 2】(多选)(2020·甘肃兰州市第一次诊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四个成熟的 卫星导航系统.2018 年 12 月 27 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即日起提供全球服务.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有 5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们就好像静止在地球上空的某一点.对于这 5 颗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均位于赤道正上方 B.它们的周期小于近地卫星的周期 C.它们离地面的高度都相同 D.它们必须同时正常工作才能实现全球通讯 【答案】AC【解析】所有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均位于赤道正上方,故 A 项正确;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 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故 B 项错 误;据 GMm r2 =m(2π T )2r 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故 C 项正确;同步卫 星离地高度较高,有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工作就能实现全球通讯,故 D 项错误. 热点题型六 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接问题 【题型要点】一.卫星的变轨、对接问题 1.卫星发射及变轨过程概述 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 5 所示。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 Ⅰ上。 (2)在 A 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 B 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2.对接 航天飞船与宇宙空间站的“对接”实际上就是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追赶问题,本质仍然是卫星的变轨运 行问题。 二.变轨前、后各物理量的比较 1.航天器变轨问题的三点注意事项 (1)航天器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由 v= GM r 判断。 (2)航天器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3)航天器经过不同轨道的相交点时,加速度相等,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 2.卫星变轨的实质 两类变轨 离心运动 近心运动 变轨起因 卫星速度突然增大 卫星速度突然减小 受力分析 GMm r2 mv2 r 变轨结果 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大半径圆轨 道上运动 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小半径圆轨 道上运动 3.变轨过程各物理量分析 (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 v1、v3,在轨道Ⅱ上过 A 点和 B 点时速率分别为 vA、 vB.在 A 点加速,则 vA>v1,在 B 点加速,则 v3>vB,又因 v1>v3,故有 vA>v1>v3>vB. (2)加速度:因为在 A 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 A 点,卫星的加速 度都相同,同理,经过 B 点加速度也相同. (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分别为 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半长轴)、r3,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 可知 T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