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高考语文诗歌“语言特色”精选练习五道(含答案与解析)
一、【2019 年高考新课标 3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 分)
二、阅读这首唐诗,完成 3—4 题。
雨余小步
【清】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注】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荑(tí):茅草的嫩芽。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
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
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
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蓬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
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4.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6 分)
三、阅读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李攀龙①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②。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③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注】①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此诗是李攀龙在友人皇甫汸
被贬往开州时所作。②玉珂,原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处指代远行的皇甫汸。③吕虔刀,事
见《晋书·王览传》,吕虔为三国魏刺史,有佩刀,相者谓三公可佩。虔以授王祥,祥又授
王览。后以之为称诵辅相之语。
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以“衔杯”起句,紧扣“送别”的题意,随后又点出了送别的时令与地点,一
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的“天涯宦迹左迁多”是诗人对皇甫汸的开导之词:做官被贬是常有的事,
大可不必介意。此句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失意之情的宽慰。
C.颈联中的“黎阳”和“瓠子河”均是皇甫汸前往开州的必经之地,夏日送别,诗人预计友人大约初秋可抵达被贬之所。
D 就诗歌的章法、布局和构词看,李攀龙的这首诗带有盛唐送别诗的影子,但细细比
较能发现李诗的别具妙旨处,可见他不是一味模仿。
6.《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
格进行赏析。(6 分)
四、阅读这首唐诗,完成 7—8 题。
送刘司直使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燕,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萄逐汉臣。
应使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胡烟与塞尘”一句勾勒边塞景象的写法,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也有使用。
B. 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形成对比,强调突出友人此去路途的寂寞荒凉。
C. 诗歌第三联借用典故,赞颂了汉使将苜蓿和蒲萄(葡萄)带入中原的功绩。
D. 全诗从写景到叙史,又转为抒情,自由灵活,但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对友人的深情。
8.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结合全诗分析。(6 分)
五、(2011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 小题。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
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9.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0.这首诗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1.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
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
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
“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
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 B。
2. 【参考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
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
俗浅显,清新流畅。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
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
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
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
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
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
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
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
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
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
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
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
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3.【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C 没有写竹笋破土而出,因而此句无生机蓬勃之象。
4.【参考答案】语言清爽。
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疏雨疏风”“垂虹疑饮双溪水”等;
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
情感轻松。雨余步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
【诗歌赏析】
译文:柳塘西处,莲叶田田,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
箨冠,拄杖出行,又被困湿滑的春泥。彩虹倒映在水中,仿佛在饮溪水,路边的茅草也新
长出了嫩芽。此时鹁鸠正在动听地歌唱,我已不打算再去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了。
赏析:首联描写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颔联描写诗人出行的情状,颈联写景,尾联说
自己不打算归隐,表达对当下生活的喜爱之情。“莲花莲叶柳塘西”,点明“小步”的地点,
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了对美景的喜
爱。“疏雨疏风斜照低”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对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
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颔联描写作者头戴竹箨冠、手柱桃枝杖被困春泥的情状。颔联选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尾联写诗人为鹁鸠动听的蹄叫打动,而不打算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当下
生活的喜爱之情。
5.【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A.“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错,诗歌起句虽有诗友分别
的淡淡愁云,但从全诗看,基调是强健豪迈的。
6.【参考答案】这首送别诗,虽有朋友离别时的惆怅感伤,但无低沉哀婉之态,诗人
宽慰友人看淡官场暂时的失意,激励他建功立业,积极进取,基调是高亢豪迈的。(总说,2
分)①颔联是对友人的开导:诗人用旷达之语劝慰友人,已在诗坛享有盛名,不必沉溺于
被贬的失意中。②颈联想像友人旅途境况,境界开阔苍凉,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之
意。③尾联以激昂铿锵之声令人振奋:诗人勉励友人,相信他会得到贵人提携,定能东山
再起,不必虚度光阴。(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 2 点即可。)
【诗歌鉴赏】
译文:初秋之际的昨日,天气微凉,我设酒为您饯行,今日在京城为您送行,心中难
免悲愁万分。皇甫四兄弟,诗名才气很高,为吴中少有。可是进入仕途却不顺利,屡遭贬
谪,历经坎坷。您赴任渡过黄河,孤身独行,道经黎阳、瓠子口。耳听夜雨滴树,目视秋
风动水,行路艰辛。您定会受到开州知府的倚重,像当年吕虔倚重王祥一样,别嫌别驾官
小而感到失意。
赏析:诗的首联扣紧“送别”的题意,以“昨夜衔杯”,今朝送别,表现两人之间的深
厚友谊。第一句“夏云”既点出时令,又与下文“秋风”、“夜雨”暗合,遥相衬托,相映
生辉。第二句着一“愁”字,而依恋之情毕见。颔联概括了皇甫汸的诗名籍甚和仕途偃蹇。
诗人故作轻描淡写,希望以自己之旷达来影响友人,以减少心中的怨尤,寓情至深。王世
贞《皇甫百泉序》云:“嘉靖中诸公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
最。”故曰“诸弟少”;皇甫滴一贬黄州推官,再贬开州同知,故曰“左迁多”。语皆切事,
事皆征实,而又工整典丽。颈联以“夜雨黎阳”“秋风瓠子”设想汸至开州所经之地和达到
贬所的季节。诗人变换手法,丰富扩展“愁”的意蕴。这两句,词语俊美,对仗工整,轻
淡中寓浓情,创造了很好的意境。句中“人家”和“客渡”相对,“夜雨”和“秋风”相对,“黎阳树”和“瓠子河”相对。诗人把人、树、风、雨、水组成一幅画面,开阔而具动态
美和立体感。另外,“人家”和“客渡”都是陌生处所,诗人孤身前行,自然生愁。这两句
以景衬情,雄浑深沉。尾联高唱入云,诗人以“吕虔刀”来勉励友人,相信友人以后自有
贵人提携,定能东山再起,施展宏图,而不必担心长期失意,虚度光阴。因此,今日的开
州别驾、颠沛流离算不了什么。诗人引此典入诗,贴切恰当。于是困顿失意之不快一扫而
光,也就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诗的结尾落在一个强音上。从布局上看,这首诗与
一般送别诗无二致,也是入题点送别,宽慰颂扬对方,然后转写行程,展望未来。但是,
由于诗人与皇甫汸关系密切,所以在诗中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全诗一气奔驰,如泉下注,
笔力雄健。
7.【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形成对比”错,应为“时空角度渲染,时空的相互映衬。”
8. 【参考答案】激越雄健(雄浑豪壮等,意义接近即可)
①写景画面雄健,意境开阔:诗歌前四句虽然竭力渲染路途的险阻与凄凉,但“绝域”
“阳关道”“ 胡烟”“ 塞尘”“ 万里”等组成的画面开阔雄伟,能激发友人的豪情壮志。
②情感激越,慷慨豪壮:诗歌第三联“一定要使异邦震服,不敢提和亲之事”,意在勉
励友人此去当建功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安边定国的理想抱负。激越
雄健,表现出积极上进的盛唐气象。(一点 3 分,从“意境”与“情感”角度分析)
【诗歌赏析】
译文: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
飞过,万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葡萄种也带随着汉家使臣。这
一去自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
赏析:此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
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
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
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
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
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
转出:"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
唐王朝的臣服。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
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这首
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
折,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
9.【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
10.【参考答案】①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
楼东西”等。②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
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
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时不可偏废。)
【诗歌赏析】
译文: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样;更鼓从楼上响起来,声音冷涩得
仿佛要断绝。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这时候,街市上从东到西,一
个人还没有呢!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一样射在饼上。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
是我的饼会冷掉!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但意志都必须坚强。男子汉
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闲的懒汉呢。
鉴赏:这首诗的题目很长,原文是:“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
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读‘巨’)秸(读‘街’。)”这
实际上是本诗写作动机的一个详细说明。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写给他的两个儿子“秬”和
“秸”看,所以我们就用这三个字作题目。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这两句,
显然是在学习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但是,请大家
仔细比较一下,就知道张诗在文字上比不上白居易:一、张诗又是“吹”,又是“射”,何
其累赘!二、两个“衣”字,两个“饼”字,两个“忧”字,字重意拙。三、读起来也不顺口。四、而白诗格律整齐押韵,读起来顺口。五、“可怜”二字,突出了诗人对卖炭翁的
无限同情。六、“衣单”、“心忧”、“炭贱”、“天寒”,全是主谓结构的词组,读起来突出后
一个字,非常具体地写出了卖炭翁的心理,表明了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老人不仅不忧自
己的衣单,而且希望天气更冷,这就显得更加悲惨了。钱钟书先生说:“在“苏门四学士”
中,张耒的诗作最富有关怀人民的内容。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北邻卖饼儿五更天
就“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此诗以深切的同情,晓畅如话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卖
饼儿的情状。如果说“不忧衣单忧拼冷”是从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化
出;结句的勉励之辞“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则给全诗注入一般积极向上的
清风。北邻卖饼儿每五更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不少差,因为作诗,且
有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