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模块五:诗歌鉴赏
——诗词中的人(物)、情感主旨
(编辑者:胡白杨)
◎考点八、诗词中的(人或物)形象◎
★典型考题:
○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提问变体:请分析两首诗中 XX(人或物)形象的异同。
☆考题解读:
这类考题,在对诗人形象进行概括后,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来进行分析。另
外,诗人在诗中的形象可能并不单一,所以要全面分析。
★答题方法:
⑴条分缕析,分条分点。⑵性格在前,解析在后(结合具体诗句)。⑶把握意
象,分析情感态度。
☆诗词导引:
竹 轩 诗 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问题呈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 分)
☆答题示例: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①闲适。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
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②洒脱。“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
度;③高雅。“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母题迁移: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问题呈现:作品中抒情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①富有正义感。为郑虔的遭遇打抱不平,鸣冤叫屈。②重情义。明确表明就算死
了以后,也要和郑虔继续为友。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寄秦州田元均① 欧阳修
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
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
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莫忘镇阳遗爱②在,北潭③桃李正氛氲。
[注释]①田元均:在镇阳做官时与欧阳修交好,后调任秦州。②遗爱:遗留
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③北潭:镇阳一处风景幽丽的池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强调田元均虽以儒臣身份出任边将,却能凭借其威盛的名声来安定军心。
B.战马没有嘶鸣,与将士静听号令,军容整肃,此描写是诗人对田元均的赞扬。
C.边疆无战事,诗人勉励友人当带领军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守边新功绩。
D.北潭桃花李花芬芳馥郁,象征田元均曾化育一方,也寄寓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15.第三联刻画出田元均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6 分)
参考答案:
14.C(“诸蕃无事著耕耘”是描写,歌颂,不是勉励。)
15.①感情深沉的边将形象。当他梦里醒来,在夜帐中听到边地的羌笛声,情思更加邈远;②文才出众的儒臣形象。当他登上高楼面对陇地的浮云,诗兴勃然而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南轩竹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
长。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
参考答案:
(1)选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表述有误,
诗歌的尾联“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意思是你应该在万物冰霜雪冻
的时候再来看竹子,那时候的竹子会更加晴明动人,就是写了眼前的竹子在那时
的变化,并没有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
⑵ 相同点:两首诗中的竹子都有着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
但愈显晴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 不同
点:①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
其潇洒的姿态;②郑诗中的竹子更顽强不屈,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活在
“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
(首先找出每首诗中对竹子形象的描绘,概括出特点,然后进行对比。相同点都
是写竹子,都表达了对竹子无惧困难勇气的赞美。不同点,曾诗写的竹子更丰富,写了竹子在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的姿态。郑诗中“咬定青山……”“千磨万
击……”主要写了竹子的顽强不屈。)
◎考点九、情感主旨◎
★典型考题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知识解读:
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意象反映出来的,常见意象及其表达的情感:
⑴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
寒蝉、行舟、酒。⑵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
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⑶思乡类(表达对
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
捣衣、行舟。⑷抒怀类(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
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⑸爱情类(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连理枝、比翼鸟。⑹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厌恶,或表达对和平向往):投
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⑺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
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⑻其它类(黄叶:凋零,美
人迟暮。鸿鹄:理想追求。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沙鸥:飘零伤感。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玉:高洁脱俗。珍珠:美
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等)
☆答题步骤:
(1)诗歌(诗句)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无,可省略)。
(3)抒发了什么情感。
☆诗词导引: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题呈现: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①本词下阙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
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②作者直抒胸臆,直接发出感叹(步骤二),③
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母题迁移: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呈现: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②作
者主要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一家人灯前夜话的画面(步骤二),③从而表现了
诗人思家念亲的情感(步骤三)。
★典型考题 2:这首诗(词),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感情?试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
⑴条分缕析,分条分点;⑵情感在前,解析在后(建议);⑶剖析作者在诗词
中对对象(意象)的情感。⑷答满三点,不少不重不偏。
☆知识解读:
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主要是通过对象(意象)传递出来的,诗词中的
对象主要有四类:人、事、物、己。其分类情感具体如下:
⑴对人:①对亲(对父母兄弟的思念或生活际遇的担忧);②对友(与友人离
别的感伤、不舍;对远方友人的缅怀思念;对朋友的祝福和相互勉励);③对爱
(对发妻的思念;对亡妻的悼念;对漂泊在外丈夫的担忧和思念;对情人知己的
忠贞和思念)。
⑵对事:①对边事(对边防军务的担忧;对将士战斗豪情的赞扬;对戍卒有家难归和边地生活艰辛的同情;对战争的厌倦。②对政事(对国家太平昌盛的赞美;
对国势衰退的忧虑;对骄奢淫逸生活的讽刺;对贪官污吏的批判)。③对农事(对
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年景的喜悦、期盼;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④对家事(对
故乡、亲人的思念和有家难回的伤感)。
⑶对己:①理想(想有番作为的豪情壮志;壮志难酬的悲叹、伤感)。②时光
(珍惜时光、及时行乐;时光流逝、年华不再的叹惋)。③处世(颠沛流离、穷
困潦倒的哀叹;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孤芳自赏)。
⑷对物:①自然山水(喜爱、留恋和赞美)。②乡村田园(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向往)。③风物古迹(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托物寓意)。
☆诗词导引:
琐窗寒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
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瞑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
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问题呈现:这首词情感复杂微妙,除表达“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外,你认为作
者还表达了哪些情感?试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①対故友的怀念。“故人剪烛西窗语”句,化用李商隐诗句,表明作
者希望有朝一日能与故人相逢,述说相思之情。②对年华流逝的痛惜。“迟暮,嬉
游处,正店舍无烟”句,将过去嬉游热闹与今日的萧瑟冷清对比,表达出年华已
逝的“迟暮”之感。③对家乡的思念。“想东园、桃李自春”句,借想象“东园”
桃李花开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④对情人的眷恋。“小唇秀靥今在否”
描绘了姑娘娇美的容貌,表达了作者的眷恋之意。
☆母题迁移: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
到天明。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
起三更。
☆问题呈现:此词中包含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之情。“忆昔午桥桥上饮”句,表达了对往日
与友宴饮的追思。②叹时光飞逝,功业未成的感慨之情。“长沟流月去无声”句,
时光飞逝,作者闲居,平添感叹之意。③颠沛流离的伤感之情。“二十馀年如一梦”
句,二十多年的居无定所,如今登临小阁,岂无伤怀?④感慨古今,自我排遣的
旷达之情。“古今多少事”句,看惯世事兴衰变换,且看新晴,听渔唱,借以遣怀。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
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4.A (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
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
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 A“与外界不通 音
讯”是错误的。)
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
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①“虽失春城醉上期”
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
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
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
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
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 一句则
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
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弹琴峡:在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 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①该词描绘了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②渲染
出一种苍凉肃杀的气氛,并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③表现了词人因行旅天涯而产
生的悲凉凄苦之情。(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
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苦 雨 初 霁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霁:雨过天晴 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1、该诗表现了作者的几种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2. 该诗颈联有两个字颇受后人赞赏,请简要赏析。(5 分)
参考答案:
1.①标题中的“苦”写出了作者为久雨所苦的心情(或第一句的“恐”写出作者
为久雨所苦或担心久雨不晴的心情);②第二句中的“惊”表达出大自然变化的惊
讶之情;③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表达出作者久雨初晴的喜悦之情;④尾联写出作
者不要再下雨的希望(或期盼)。
2.① 这两个字是“活”“全”。②“活”字采用比拟手法写出了车马行道的轻快。③
“全”字写出雨后林中果香四溢给作者的感受,含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