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1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
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
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
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
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
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
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
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茨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増加新内容。尤其是从
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
竹”“桃符”“门神”等。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
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
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
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
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
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感恩。上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
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从这个角度看,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
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
更是一种符号象征。
祈福。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
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
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
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
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
此。例如《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
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
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摘编自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代范望所注《太玄经·差》中提到的“春节”一词,不是我们今天农历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节
气“立春”。
B. 从《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的春节礼俗内容来看,上古时代高度重视农耕活动。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
状况密切相关。
C. 天子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其根本原因在于生存需要。因为天地生养万物而万物则是人类的衣食
父母。
D. 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随着桃符、爆竹的流行,在
民间扎下了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重点从“春节礼俗的变迁以及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两个方面对“春节”这一节日进
行了阐释,论据充分,脉络分明。
B. 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
动,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C. 第三段指出“爆竹”一词最初见于《神异经》,而该书旧题为被道教列入仙谱的东方朔撰,意在证明从
汉代始,岁旦节庆逐渐具有道教色彩。
D. 文章大量引用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如通过对天子“郊祭”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春节礼俗蕴含着“感恩”
的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 一项是
A. 古人之所以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是因为他们认为它是由弱而强、由衰而盛 转折,具有特殊的现实
意义。
B.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自秦汉以来,“岁旦”之日的礼仪内容不断丰富,而古老的“籍国”仪式则
逐渐消亡。
C. 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却是客观
存在的。
D. 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文化精神不仅在上古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相同的
作用。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
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
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错,原文“承袭于远
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可见“三官信
仰”指对“天地水”的崇拜、信仰,“三官信仰”和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三者并列关系,到了选项中
表述成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并列,都包含在“三官信仰”中,偷换概念,组合关系错误。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
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
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B 项,文中“列
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论
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错,其实列举的是为了说明春节礼俗有大量文献记载这一现象。
的
的故选 B。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
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
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
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
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
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
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 项,偷换概念,由原文“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可见“由弱而强、由衰
而盛”的是“阳气”,不是“这个节气”。
B 项,错在“仪式则逐渐消亡”这个地方。由原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
淡化”可见不是“逐渐消亡”,应为“逐渐淡化”。
D 项,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依然“发挥着相同的作用”的表述错误,原文“这在当代仍然
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选项曲解了文意。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校园欺凌
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22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
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
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
学长得黑,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起取笑她。后
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
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对于老师、家长讲的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
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园欺凌 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
材料二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父母难辞其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
水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
象,早早地把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代不了中小
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从
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材料三
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Tell
them to stop)
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Walk away)
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Protect yourself)
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变现。(Tell an adult you trust)
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Find a safe place)
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Stick together)
寻找新的朋友。(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美国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应对“school bullying”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霸凌中校方责任刍议》)
材料四 被掴耳光,身心俱伤,“情绪稳定”从何说起?相伴童年应是温煦和友爱,而不是暴力与欺侮,
校园霸凌屡禁不止,病灶究竟在哪里?“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依法惩处施害者,
更应呵护受害者,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别流于轻飘飘的形式。
《少年的你》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相比剧情,现实更残酷。校园角落里的暴力,可谓不少
人的童年噩梦,甚至是一生难走出的牢笼。小孩子无知无畏,社会不能听之任之。“你保护世界,我保护
你”的少年意气固然可贵,面对校园霸凌,更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有力的行动。社会学家李银河也发
微博推荐说,《少年的你》没有板起脸来“上课”,有个好故事,有可信的人物关系,演员有上佳的表演,特别赞扬易烊千玺是一个演技派好演员。李银河还表示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
的孩子。
(摘编自《人民日报:把校园霸凌带入公众视野》)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众多校园欺凌案频频曝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B. 欺凌事件发生在课间、校外,未能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校园欺凌现象越演越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C. 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受害者在遭受语言欺凌时,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或随之出现逃避、辍学甚至精神等问题。
D. 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完全无用,有效法律手段的缺失,使霸凌者变本加厉。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度加以分析;材料二则主要
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这种处世态度,
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 材料三的美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不跟霸凌者去偏僻
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D. 材料四中人民日报认为《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
6. 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答案】4. D 5. D
6. ①老师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事件,要教育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欺凌。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管
束。③政府要出台制裁校园欺凌的有效法律法规。④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职责分工要明确。⑤家长要提高
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⑥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广泛参与,通力合作,做好校园欺凌的防治工
作。⑦借鉴别国较好的应对校园欺凌的办法。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 项,表述过于绝对,“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完全无用”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
一最后一段,原文说“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并不是“完全不适用”。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D 项,“人民日报认为《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说法错误,
属于张冠李戴,相关信息在材料四最后一段,根据原文“认为《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该
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是李银河的观点,不是人民日报的观点。
故选 D。
【6 题详解】
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
根据材料一“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和材料三的表格可以归纳出老师要重视校园欺凌事件并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根据材料一女同学
被人起侮辱性绰号一事,可归纳出学校要加强监督和管束。根据材料一“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
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可归纳出政府要出台制裁校园欺凌的有效法律法规。根据材料一“被欺凌的同学往往
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材料二“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可归纳出
“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职责分工要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广泛参与,通力合作,做好校园欺
凌的防治工作”。根据材料二“父母难辞其咎”,可归纳出“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根据
材料三,“美国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应对‘school bullying’”图表可归纳出“借鉴别国较
好的应对校园欺凌的办法”。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
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
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
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
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
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
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
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 “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坐汽
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 “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
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
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
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
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
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
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
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
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牴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
秋分走进屋里来,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
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
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
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
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佐料。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
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
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
子睡醒了,抓手揪脚的哭着。
“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
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
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
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
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
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
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的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
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
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
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
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
秋分又逗她:
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的这样高了!”
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
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
到外边去玩一会儿。”
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
“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
“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
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
“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
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
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
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
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
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深深的痛苦。
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
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的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
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的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
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
(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翔、高庆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们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
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和保家卫国的激昂情绪。
B.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
“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C. 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胜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路者而造成的
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
D. 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
8.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的特点。
【答案】7. B 8. ① 运用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②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为孩
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
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 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
感和坚定决心。
9. ①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
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②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从“第二天清早”“黄昏
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③通过人物对
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的对
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④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
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
自信。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
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 项,
“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
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看不出
不满。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
潮湿了。’请结合作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看画线句写的是谁,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本
题中, 运用神态,如“笑了”、动作,如“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好
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一句,可看出:庆山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
沉忧虑、对侵略 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在他的心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
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的叙事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叙事的角
度入手,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①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
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如原文“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
呈现人物及情节。②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如原文用 “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
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等词语,通过时间顺序推进情节。③通过人物对话展开
情节。如: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等,小说主要通过写秋
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
象。④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
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如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在
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
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
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
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
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
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
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
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
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
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
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
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
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
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
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
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
“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三个月。
C. “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
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后妃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
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知古才能出众。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
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 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唐睿宗认为他
言辞恳切,停止了修建道观。
C. 魏知古忠君爱国。他秘密揭发窦怀贞等人的乱国阴谋,窦怀贞被杀,玄宗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
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的节操。
D. 魏知古正直仁爱。他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赏赐,恩意优渥。开元三年去世,宋璟赞其为正直仁爱的
典范。赠其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
(2)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
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确的一项”。句中“月满骑肥”是一个并列短语,不应该断开,排除 BD;“复”是一个连词,“又”的意思,
应该放在分句的前面,排除 A。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
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
答。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B 项,“小功”为三个月表
述错误,“小功”为五个月。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
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
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
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B 项,“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观”错误,原文有“不纳”。故选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
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乖人事,违天时”是并列结
构,“乖”动词,违背;“作”名词,劳作;“崇”动词,注重,追求;“藉藉”形容词,议论纷纷的样
子。(2)中的“讽”动词,婉言规劝;“制”名词,古代帝王的命令;“答”动词,答复。“段”,通
“缎”。
【点睛】译文: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
相王府司马。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睿宗即位,
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
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
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
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
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陛
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
太多。”疏奏不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
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
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
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另外突厥对
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
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
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
赐五十匹布帛锦缎。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
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
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
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
终年六十九岁。宋璟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
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
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
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 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
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 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
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15. 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答案】14. B 15. 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
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
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
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
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
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误,选项曲解诗意,“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前
一句的典故是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后一句是说青
海湾一带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由此可知,这两句展现的是边关的动荡以及无休止的征战给人民带
来的痛苦。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概括诗歌内容,分析画面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然后浏览诗歌,找出三幅图画,
根据图画上的人、事、景进行概括,并分析这些画面的作用。诗歌一共十二句,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诗人把似
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接下去“长
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
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
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
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所以这幅图的作用是烘托思乡情感。
中间四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
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
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
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的作用是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
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最后四句,“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幅图的主角是“戍客”,战士们望
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
声当是不会停止的。诗人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
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
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和诋毁,处之泰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以蚯蚓为例说明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论证用心
浮躁的危害。
【答案】 (1). 定乎内外之分 (2). 辩乎荣辱之境 (3). 水何澹澹 (4). 山岛竦峙 (5). 蟹六跪
而二螯 (6).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辩、澹、竦峙、螯、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久前在英国受捧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在中国读者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摘出许多字词的
译法,认为不忠实金庸原作。但与之相对的,是英语读者一边倒的好评:“大师般的叙事”“高品质的梦幻故事”这样的评价________,就连公认难译的武功,也被评为“以十分优雅的方式展示出来”。译者郝玉
青认为,译文的生动和流畅感最为重要:“最糟糕的是你把每个字都翻译准确了,但译作读起来却毫无生
趣,这完全丧失了文学翻译的意义。”
这个译本的好坏姑且不论。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
并不鲜见。《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经典名著更是“重灾区”,新译本________却又令人
________。网上有人专门开列了名著清单,向翻译界喊话“求放过”。这对于当下的文学翻译,不可不谓是
一种讽刺。正是_______这样的情况,许多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复归。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比比皆是 屡见不鲜 不忍卒读 基于
B. 比比皆是 层出不穷 难以卒读 基于
C. 俯拾皆是 层出不穷 不忍卒读 鉴于
D. 俯拾皆是 屡见不鲜 难以卒读 鉴于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在当下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
B. 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那种情况,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
C. 那种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在当下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常见。
D. 那种郝玉青所说的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当下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中却并不鲜见。
19.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许多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复归。
B.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C. 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D. 这几年来,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已经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
第一处,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此处强调“常见”而不是“易得”,故用“比比皆是”;
第二处,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此处是说《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经典名著的新译本连续出现,没有穷尽,选用成语“层出不
穷”;第三处,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难以卒读:文笔太差读不下去的意思。
语境强调翻译得太差而不是内容悲惨,故用“难以卒读”;
第四处,基于:根据。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
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根据语境,“这样的情况”“翻译界专家呼唤文学翻译‘美’的
复归”分析,应选“基于”。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在“毫无生趣、毫无美感”后添加主语中心语“的情况”,排除C
项;
二是语序不当,“当下”放在“国内”前,“那种”位置不当,“郝玉青”为主语,“那种”修饰“情
况”,应该改为“郝玉青所说的那种译得毫无生趣、毫无美感的情况”,排除B 项、D 项。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能力。
文中“求放过”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A 项,双引号表示强调;
B 项,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C 项,双引号表示引用;
D 项,结合“殴打”分析,此处双引号表示讽刺。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
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
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样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
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
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
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洁癖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根据程度的不同表现也有所不同:轻微的洁癬患者表现为经常性地
洗手;稍微严重的洁癖患者除了洗手,还不允许他人触碰自己的物品;①_____,故而他们中的多数人保持
着单身独居的状态。②_____,只有在清洁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才不会感到痛苦和紧张,所以对洁癖患者来
说,③_______。
【答案】 (1). 严重的洁癖患者甚至无法正常与人交往 (2). 洁癖患者的行为是对自己心理的一种安慰
(3). 最难过的就是心理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
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
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
本题,第一空,根据前句“轻微的洁癬患者表现为经常性地洗手;稍微严重的洁癖患者除了洗手”可知是
按照洁癖程度越来越重来写的,所以该处应是说“严重的洁癖患者”的表现。再后句“他们中的多数人保
持着单身独居的状态”的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是“严重的洁癖患者甚至无法正常与人交往”。
第二空,据后面说的“只有在清洁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才不会感到痛苦和紧张”,可知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
所以要填的是“洁癖患者的行为是对自己心理的一种安慰”。
第三空,由前句“在清洁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才不会感到痛苦和紧张”可知,要填的内容与前句也是因果
关系,由前句句意可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应是说洁癖患者“最难过的就是心理关”。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的一般要求“在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
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
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
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
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
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
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
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 请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 50 个字。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从 1998 年起,每年 9 月的第三周被设立为“全
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2 年来,推普周已成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公众文化素质、传承优秀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接近 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 95%,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80%以上降至 4%以下,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
【答案】参考关键信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设立 22 年来已成为重要平台,其成就斐然,基本消除
了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从 1998 年起,每年 9 月的第三周被设立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2 年来,推普周已成为推广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公众文化素质、传承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概括为:“全国推广普通
话宣传周”设立 22 年来已成为重要平台。
“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接近 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 95%,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
初的 80%以上降至 4%以下”概括为: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时成就斐然。
“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 语言障碍基本消除”概括为:基本消除了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
综上分析,整合成一句话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设立 22 年来已成为重要平台,其成就斐然,基本
消除了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
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
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
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个人对以上材料中的现象有怎样的思考和选择?请你以“时代与职业生涯
规划”为副标题,写一篇班会发言稿,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顺时代大潮,扬人生风帆
——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顺时代大潮,扬人生风帆》。
时代大潮奔流入海,个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的三峡,其间水域开阔却也暗潮涌动。
的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语境下,再有远见的智者也难以望到尽头,再有定力的老者也难以忽视这滚滚而
来的波涛汹涌!就如何在当下时代规划职业生涯,我有以下浅见:
包容开放,取精去芜,发现丰富多样的人生选择。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崛起,将时代列车推向生死时速
的快车道。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新兴产业一夜勃起,“共享经济”曾几何时还被轻视和嘲笑,“大数据”的
到来也一度被定为痴人说梦……还有无数如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实现了从零到繁的突跃。这
就意味着,此时此刻正有无数仍不知名的事物,很有可能在明天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由此观之,怀有一
颗包容的心,接受了解新兴职业,将给我们的人生规划带来更多选择。
创新求异,勇于改变,跟上时代发展的快节奏。作为中国人,我们格外清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弊
病,抱残守缺“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时刻警醒着我们“原地踏步就是退步”的通俗道理。作为人民出版
社前身的商务印书馆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创新发展的典型范例。从最初只印书不出书的小商务所,发
展为今日的行业巨头,期间还遭遇敌军四次炮轰,它的成功不仅是创新驱动带来的发展生机,更重要的是
坚持为国民提供思考力的不变信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下时代的繁华多样中,创新的是形式与方
法,不变的是初心与本质。
最后,求同存异,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传统行业,应当是在新时代新产业环境下需要我们始终牢记的。
正如“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磨刀手艺人”的惊世之作,以及“吹糖人”、“皮影戏”的经世不衰,都
彰显了传统行业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尚的绝对魅力。这是当下再高新的产品所无法取代的魅力。它
们一直存在于人们记忆的最深处,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职业,绝不能被轻视,更不能被同化!而
我们所要做的是给它们包上时代的外衣,例如纪录片的播出或与科技的融合。总之,我们应该铭记老行当
的绝对意义,避免追求新生产业而舍弃根本,丢失初心。
时代大潮川流不息,发展道路四通八达。我们当扬起人生风帆,或逆流勇进,碰撞激情火花;或顺流
而下,行稳致远!
以上是我的发言内容,感谢聆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
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
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
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1.审题:从形式上来看,作文要求以班会发言稿的形式来写,很贴近学生生活,实用且新颖;从内容上来看,
考生一定要理解材料的内涵,把握材料重心来立意。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旧职业面临挑战,材料二主要叙
述的是新职业兴起,材料三主要叙述的是老行当也能流行。综合三则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围绕的核心话
题是“职业”,背景是“时代的变化”,矛盾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新职业与旧职业”。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前,许多新行业正在诞生,许多老行业正在消亡,也有很多传统老行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高中生,
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选择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未来。如职业生涯规划(即梦想)要与
时代发展相结合;在选择职业时要根据个人与社会现实的需要作出决定;传统行业面对时代的浪潮也要与
时俱进,凭借新兴事物来发展自我,如“章丘铁锅”。
角度示例 写作点拨
时代发展下,高中时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当下的时代特征必须真实
时代变化中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困惑
要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可联系时代变化、困惑做出
详细规划
向往的职业领域在时代变化中经受的考验及对自
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时代特征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逻辑联系应合理且清
晰
2.参考立意:适应新时代,面向未来规划职业;坚守传统,在传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用科技点亮传统行业;
选择新行业,心系老传统。
3.行文思路: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根据立意给文章拟题,如“拥抱新时代”。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中引
出论题,提出论点;也可以根据立意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论证部分,选取三到四件典型材料,时代在飞速
发展,我们要加强学习,跟上时代步伐。论证结构适宜采用并列式或层进式。论证中,要表现出家国情怀
和时代担当。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4.写作素材:
(1)时代大潮奔流入海,个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的三峡,其间水域开阔却也暗潮涌动。 在瞬息万变的新
时代语境下,再有远见的智者也难以望到尽头,再有定力的老者也难以忽视这滚滚而来的波涛汹涌!就如
何在当下时代规划职业生涯,我有以下浅见: 包容开放,取精去芜,发现丰富多样的人生选择。信息技术
的爆炸式崛起,将时代列车推向生死时速的快车道。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新兴产业一夜勃起,“共享经济”
曾几何时还被轻视和嘲笑,“大数据”的到来也一度被定为痴人说梦……还有无数如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
关的行业,都实现了从零到繁的突跃。这就意味着,此时此刻正有无数仍不知名的事物,很有可能在明天
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由此观之,怀有一颗包容的心,接受了解新兴职业,将给我们的人生规划带来更多
选择。
(2)创新求异,勇于改变,跟上时代发展 快节奏。作为中国人,我们格外清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弊
病,“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时刻警醒着我们“原地踏步就是退步”的通俗道理。作为人民出版社前身的
商务印书馆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创新发展的典型范例。从最初只印书不出书的小商务所,发展为今日
的的行业巨头,期间还遭遇敌军四次炮轰,它的成功不仅是创新驱动带来的发展生机,更重要的是坚持为国
民提供思考力的不变信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下时代的繁华多样中,创新的是形式与方法,不变
的是初心与本质。
(3)最后,求同存异,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传统行业,应当是在新时代新产业环境下需要我们始终牢记的。
正如“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磨刀手艺人”的惊世之作,以及“吹糖人”、“皮影戏”的经世不衰,都
彰显了传统行业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尚的绝对魅力。这是当下再高新的产品所无法取代的魅力。它
们一直存在于人们记忆的最深处,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职业,绝不能被轻视,更不能被同化!而
我们所要做的是给它们包上时代的外衣,例如纪录片的播出或与科技的融合。总之,我们应该铭记老行当
的绝对意义,避免追求新生产业而舍弃根本,丢失初心。 时代大潮川流不息,发展道路四通八达。我们当
扬起人生风帆,或逆流勇进,碰撞激情火花;或顺流而下,行稳致远!
(4)新时代的号角,已在我们脚下铺开一条康庄大道。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恰同
学少年的我们,自应乘青云之志,弄潮时代浪尖。 善哉!吾辈生逢其时:信息勃兴的时代,大量新兴职业
如雨后春笋,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个人的价值得以在更精细的领域、全新的视角中实现;人工智能
带来的进化浪潮,引领着我们开拓父辈闻所未闻的世界。
(5)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美好新世界”中,尚有无限冲击与波折,待吾辈解决。新兴职业与科技井
喷,使传统职业无以为继,信息技术构造的虚拟世界,也在冲击着原有的社会秩序:君不见出租车司机面
对打车软件的无奈至同化;君不见网络论坛中甚嚣尘上的“拜金”与“仇富”。巴金老人有言:“中国固然
不是一个完美的中国,但人人都有义务让她更加美好。” 诚哉斯言!国不在远处,便在脚下;志不在远方,
便在心中。惟有将个人的孤岛连成大陆,中华才是富饶的家园。值得一提的是,发挥个人的价值,并不意
味着强为能力之外的好大喜功,更非不切实际的自诩不凡,而应是落在实处的做眼前事,想眼前事。
(6)君不见大国工匠“李大锤”千锤百炼下的纳米精确;君不见黄大发用脚丈量土地的踏实为民,终成大
发渠的汩汩清流?世人盛爱牡丹,而袁枚咏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个人的奋斗诸如米小苔花,
众志成城,又何愁不见盛世牡丹? 纪伯伦曾有言:“别因行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何出发。”面对新时代的
忘乎所以,物质世界丰盈,不应忘父辈筚路蓝缕时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肯干;精神世界繁荣,不应忘孔
明教导后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谨言慎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更是思想者的时
代,惟有束紧踏实与谦虚的行囊,我们才能走向充满可能的诗与远方。 南仁东执着射电望远镜的二十四年,
成就的是中国天眼的耀目辉煌;塞罕坝三代人与风沙竞赛,成就的是野蛮生长的绿色神话。小人物,大成
就,此时此代,可曾屡见不鲜? 亲爱的同学们,何不以梦想为到达地,以踏实为翼,来一场以青春为期的
飞行? 时代不曾辜负我们,我们也莫辜负这时代。来,吾道夫先路!
【点睛】交际写作一般饱含以下五个要素:作者、对象、目标和任务、文体(基于对象和任务的真实动态
文体)、呈现(卷面、段落分布,等等)。类似于美国西北教育实验室提出来的“6+1 要素”写作量表。本文基于第一段推断出的高三学生的真实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演讲,能感觉到对象的在场和对写作的动态影
响,文章丰富而富有时代感、文化感的引用无疑也是基于对象的需求,富于鼓动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