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
广东省 2021 届上学期 9 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张氏隐居
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①,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注]不贪夜识金银气:《左传》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南史》载梁隐士孔佑至行通
神,尝见四明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樵人竞取,入手即成沙砾。金银气殆是类耶。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句以动衬静,意思是春日山中丁丁伐木声使得山谷更显清幽。
B. 颔联紧扣诗题“隐居”,“涧道”“林丘”写出了所居之地的僻远。
C.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
D. 全诗抒写了诗人造访张氏隐居之地未见其人的惆怅之情。
16. 从后四句看,张氏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远离世俗的喧嚣,品行高洁,与世无争的隐士。“不贪夜识金银气”
写出了张氏高洁,不贪慕财物,“远害朝看麋鹿游”写出了张氏与世无争。“杳然迷出
处”“泛需舟”暗示张氏迷人的隐居环境如同桃花源,远离世俗的喧嚣,使诗人“迷不复得
路”,忘了自我。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以及手法的能力。
D 项,“全诗抒写了诗人造访张氏隐居之地未见其人的惆怅之情”错误,结尾“对君”是“面
对着您”之意,可知“未见其人”说法错误;“惆怅之情”说法也是错误的,最后一句意思
是“面对您,仿佛是坐上随意漂游之小舟”,这是说自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从后四句看,张氏是个怎样的人”。五六句“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
游”意思是“您从不贪财,夜间也不去观看金银之气;只愿躲避灾祸,每天欣赏麋鹿闲游”,
【
这里使用典故,《南史》载梁隐士孔祐至行通神,尝见四明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
《关中记》,辛孟年七十,与麋鹿同群,世谓仙鹿,这两句中使用典故来表现张氏的廉静。
七八句“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意思是“我乘兴而来,为您的情怀所感而迷路;
面对您,仿佛是坐上随意漂游之小舟”,“迷出处”,暗示张氏迷人的隐居环境如同桃花源,
使诗人“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泛虚舟”,则表现“至行通神”张氏的飘逸
与神秘。由此可以看出,诗中的张氏是远离世俗,品性高洁,与世无争的隐士。
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屏迹(其三)
杜甫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注:公元 762 年春夏之交,杜甫经历了动乱漂泊,终于在浣花溪得一草堂,生活得以稳定而
创作本诗。
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无事可做,起床很晚,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
B.面对孩子的失学和妻子的抱怨,诗人并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是世道艰难,无力
为之。C.人生一世,潦倒至此,唯有借酒浇愁,忘却尘世烦扰,长期不梳洗也不在乎。
D.全诗围绕“无营”二字展开,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6.杜诗遣词贴切传神,请以颔联为例简要赏析。(6 分)
15.A【解析】“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属于曲解诗意。孩子
失学、家庭贫困、妻子抱怨,诗人不是毫不在意,而是无力解决“贫困”对于杜甫来说,已
经常态化了,无能为力,便不再去想。
16.①颔联中“团、漾”两动词贴切传神。“团”字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在日光下发出的晕影,
将四方景色包容其中;而“漾”字以动态的效果写出江水之清澈,简直如同世外桃源;“团、
漾”二字表现出草堂环境的清幽。(4 分)②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对于稳定宁
静的清闲生活的享受之情,同时还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无奈之情。(2 分)
广东省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
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虚实结合,蕴含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早闻盛名却暮年才见,表面写喜悦之情,
却意含抱负难酬之意。
B. “近中秋”看似平淡,却有多重作用:交代节令时间,又便下文写月;此时月明,又呼
应下阙 “孤光自照”之意。
C. 通过两诗的题目和诗句可知,两诗作者观察洞庭湖景色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登楼俯瞰,
后者荡舟平视。
D. “不知今夕何夕”与《赤壁赋》里的“不知东方之既白”都写了诗人饮醉后宠辱皆忘之
状,皆有曲终奏雅之效。
16. 两诗都写到洞庭湖的恢弘之气,而由此抒发的诗人感情一样吗?请加以简析。
【答案】15. D 16. 不一样。甲诗作者由洞庭湖的壮阔恢宏,联想到自身的病老之悲,进
而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时局动荡的忧思,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乙诗通过“悠然、妙处”抒
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等则彰显了他磊落的襟怀,以及虽受
冷落却依然超脱的气度。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
D 项,“都写了诗人饮醉后”不当,后者是赞叹夜色美好,沉醉其中,并没有饮酒。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这是一道对比阅读题,要求比较诗人
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不一样,然后分别指出两首诗的感情即可。
甲诗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对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描写。洞庭湖坼吴楚、
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从而引出颈联和尾联的抒情,三
联直抒胸臆,多年战乱和漂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
己。尾联提到国事,并为之涕泗纵横,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所以甲
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恢弘之气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
未酬的无限伤心。
乙诗中上阙重在写景,描写了洞庭夜月空阔、高远的意境,最后一句用“悠然、妙处”抒发
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下阙重在抒情。换头“应念岭表经年”三句,反顾词人的心路历程。
词人借助月光自照,虽然仕途失意却光明磊落。“肝胆皆冰雪”一句,既与上阕“表里俱澄
澈”相照应,又显示出词人的心胸坦荡,襟怀洒落。“尽挹西江”,这是借用佛教禅宗“一
口吸尽西江水”来形容豪饮的气概。“细斟北斗”,是把天上的星斗想象为人间的酒器,用
来慢慢地斟酒畅饮。这种幻觉中的意象,显示词人早已把人间的宠辱、荣华富贵抛之九霄云
外。“扣舷”二句作为全篇的结尾,把读者的思绪也一同拉到了物我两忘的超尘绝俗的境地。
所以乙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恢弘之气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以及磊落的襟怀和超脱的气度。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
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9 分)
关 山 月①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
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
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
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
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
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15.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 分)
答:
14.B(“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15.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
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
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
战者。
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
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白话诗歌]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度浮桥至南台①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闲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用船或筱作为桥墩、上铺木板的桥。此处浮桥横跨南台江,后建成万寿桥。这
首诗是陆游担任福州宁德主簿时所作。②九轨:浮桥上多辆车子。九,表示多数,形容浮桥
之宽。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此处指代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句“废”既写出诗人寓居福州、困于多病、长久未登山临水的境况,也流露诗人郁郁不
得志的情怀。
B.颈联视听结合,诗人听钟鼓、看云烟,感悟自然的变化、人事的变迁,深感时光易逝、壮
志难酬。
C.诗人“白发"虽生而“豪气”犹存,但最终在报国无门的痛苦中,醉坐榕树之下,吹笛自
遣,落入了借酒浇愁的消沉。
D.这首诗写得曲折有致,叙客居多病,赏浮桥之景,听钟声赏云烟,直抒豪气,醉坐吹笛,
读来情感起伏跌宕,动人心弦。
16.古人评价领联“写浮桥,语颇伟丽”,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
15. [参考答案] C (醉坐吹笛,流露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但最终诗人却没有沉湎这种消极
的情绪,而是更向往能一展胸怀 )
16. [ 参考答案]
①形容词、动词运用矫健有力。如怒"写出了江面怒涛汹涌奔腾的壮阔景象,“横”写出了千
帆竞发、横锁江面的磅礴气势,营造了壮丽奋发的意境,景中融情,融入诗人建功立业的豪
情壮志。②数词运用富有表现力。如“九”轨、“千”艘,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车辆之多、
船只之密,写出了行走浮桥所见的壮观景象,融入诗人奋发有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③对比强烈。“徐行”写出诗人缓步徐行,从容悠闲的姿态,而脚下的江水却奔腾汹涌,对
比鲜明,流露了诗人蔑视艰难险阻的壮阔情怀。( 每点 2 分,若有其他观点,酌情给分)
广东省梅州市龙田中学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 上①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②。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① 这首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时所作。②据《战园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
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了时令,突出风雨妻冷,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荆楚”二字暗含飘零之意。
B. 颔联“永夜”表明了深秋时节白天、黑夜的时长变化,“揽貂裘”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
C. “频看镜”“独倚楼”等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年事巳高,却功业未成的无奈。
D. 时局危急的背景下,诗人年老体衰,漂泊江上,但报效国家的信念却没有因此而改变。
16. “高风下木叶”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与“永夜揽貂裘”构成对仗,合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②承接首
联,通过描写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具体表现秋天凄凉、萧瑟的景象,为后面的抒情营造氛
围;③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寓意时局动荡不定,由此引发作者强烈的报国之情。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赏析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需要考生具有理解重点词语或意象、揣悟诗句大意、
把握艺术手法、理解思想情感等基本功。本题四个选项涉及的角度比较单纯,主要是解释词
语、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另外就是写作特点。只要细致分析选项和原文的出入
点,不难。但一定要逐字推敲,设错处往往在细枝末节。
B 项,“颔联‘永夜’表明了深秋时节白天、黑夜的时长变化,“揽貂裘”则表现了天气的
寒冷”理解不正确。对诗句的理解表面化,“永夜”暗示诗人因忧虑国事难以人眠,因而感
觉夜长。根据注释,“揽貂裘”代指指渴望为国效力。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赏析句子的答题模式:翻译句意+明确手法+结构
思路+对情感的作用。题干为“‘高风下木叶’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作用”题一般涉及内容主旨、语言修辞、结构思路三大方面;这里“简要分析”的意
思是要结合诗句理解。
答案①与“永夜揽貂裘”构成对仗,上联第一个词“高风”对应下联“永夜”词性相同意思
相关,从客观自然角度选;“下”对应“揽”同为动词;“木叶”对应“貂裘”,同为名词。
末尾字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可见合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这是语言表达方面的作用。
答案②承接首联“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通过描写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具体表现秋
天凄凉、萧瑟的景象,照应首联中“多雨”“萧萧”“秋”等节令气候词语,为后面的抒情
营造氛围;这是结构思路上的作用。
答案③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寓意时局动荡不定,由此引发作者强烈的报国之情,与颈联“勋
业频看镜”尾联“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紧相照应。这是对情感表达的效果。
【点睛】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
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
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
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
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
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
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
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
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
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押韵严格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
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
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折叠讲究平仄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
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
云浮市蔡朝焜纪念中学 2021 届高三 9 月月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4-15 小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③,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
离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 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 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 颈联“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15. 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4. D 15. 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袭的惨淡的废城景象。意蕴:尾联
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沦丧的痛惜;尾联借景抒情,眼
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孤独。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
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的错误,诗人之所以“淋漓痛饮”,是
因为心中报国无门的怨愤和苦闷无法解脱,所以于长亭薄暮之中,更显孤独,故借酒浇愁,
而不是因为任用后的喜悦。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理解诗歌意蕴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
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欲吊章华无处问”是指无处寻觅到昔日豪华富丽的章华台,怀
古伤今,发出盛衰无常的感叹。诗人眼前的郢城霜露已浸湿了满地的荆榛,显得一片惨淡荒
凉,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借景抒情,从而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及对南宋王
朝苟且偷安的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