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练习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练习题(一)
1.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4 分)
老家的村子,曾是青瓦房的天下。我从小就生活在那片 的青瓦房里。古老
的村庄里的青瓦房,像一个个手挽着手的兄弟,肩并着肩的君子, 地站立在条
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默默地收存着岁月 的故事。青瓦房的记忆是温馨而美
好的。巷子里有玩耍的孩童,闲聊的老人以及走村窜巷的呼郎客,让人心生踏实又温暖无
比。院子里栽者桃树、杏树、苹果树,树枝上有 的麻雀、相亲相爱的黄莺。
A.摩肩接踵 盈盈伫立 喜怒哀乐 自由自在
B.摩肩接踵 含情脉脉 喜怒哀乐 自由放任
C.鳞次栉比 含情脉脉 悲欢离合 自由自在
D.鳞次栉比 盈盈伫立 悲欢离合 自由放任
参考答案:C “摩肩接踵”和“鳞次栉比”都形容紧靠着,但摩肩接踵不用来形容建
筑;“盈盈伫立”形容体态优美的女子长时间站立,与后面的“站立”重复,故选“含情
脉脉”;“喜怒哀乐”用来形容人的表情,不形容“故事”;“自由放纵”则是贬义词,用
在此处词性不合。
2.下面是某文化传播公司对安徽西递村的考察报告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六处不符合
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6 分)
西递村至今已有 950 多年的历史,面积近 13 公顷,整个村落呈船样,四面都有山,两
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遇到一起,村落以一条竖向的街道和两条沿
溪的道路为主要框架,构成以东西向为主、向南北伸出的村落街巷系统。村落建筑布局很
有秩序,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⑥ 改为
参考答案:将“船样”改为“船形”;将“都有”改为“环”;将“遇到一起”改为“汇
聚”;将“竖向”改为“纵向”;将“伸出”“延伸”;将“很有秩序”改为“错落有致”。
1.阅读下面文字,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
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为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虽没有皇家气
象,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块牌坊,上书一副对联,
“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
佞臣”。这幅对联在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是正看者《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
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A.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做到话题统
一,句序合理。“概括”应该在“含义”之前,“回味无穷”是整体上的表达效果总结,要
排在最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成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8 字。(6 分)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其实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费孝通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①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
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
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则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的调查中,运用这
种方法② 。该图表所呈现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
现。
(1)
(2)
参考答案:①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有关;②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
1.下面文字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就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秋天,它们
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
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
可梦境的一切历历在目,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汩汩歌声,不绝如
缕。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参考答案:D 划线句子主要有搭配不当和主客颠倒两种语病。“岁月”是集合概念,
前面不能用具体的数量词修饰;而“张村”“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则属于主客颠倒。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下列独具乡土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名言警句续写两句话,要
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的示例相同。(6 分)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奉献他人的美好情怀。
[材料]报效 关爱 知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报君黄金台上意 吃水不忘挖井人
心念父母 马革裹尸 羊羔跪乳 善待老人 投笔从戎 乌鸟私情
(1)
(2)
参考答案:
投笔从戎,马革裹尸,报君黄金台上意,这是报效祖国的美好情怀。
心念父母,善待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关爱老人的美好情怀。
乌鸟私情,羊羔跪天,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知恩图报的美好情怀。
1.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 。在古代社会,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
依靠乡绅发挥作用。传统乡贤文化 ,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
“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 ,代不乏人。唐宋以降,官吏退休还乡
渐渐成为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 的制度。官吏退休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
A.地利人和 叹为观止 绵绵瓜瓞 岿然不动
B.用武之地 蔚为壮观 绵绵瓜瓞 雷打不动
C.地利人和 蔚为壮观 络绎不绝 雷打不动
D.用武之地 叹为观止 络绎不绝 岿然不动
参考答案:B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后用来比喻可以施展
自己才能的地方。“地利人和”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不受“广阔”修饰。“蔚
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绵绵瓜瓞”指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
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
接连不断。“雷打不动”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和不可改变的规则、规定。“岿然不动”指像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2.下来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6 分)
传统乡土中国安土重迁,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要对父母尽孝。但是,现代乡土
社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在家乡举办图书馆,因为只有开办图
书馆,才会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为他们安心读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有
了舒适的环境,必将充实自我,也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
①开办图书馆未必能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
②
③
参考答案:②有了舒适的环境未必能充实自我。③充实自我未必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
地安度晚年。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4 分)
A.读者给报社编辑写信说:“敬颂编安。”
B.长辈给侄儿李冰写信说:“顺颂安康。”
C.老李给同事老张写信说:“谨致鸣谢。”
D.小明给同学小王写信说:“特此函达。”
参考答案:A B 项,“顺颂”是书信结尾时的套语,表达祝福,只能用于晚辈对长
辈或平辈之间。CD 两项中“谨致鸣谢”“特此函达”都是官方书信用语,不用于日常交往。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段的内容,不超过 20 字。(6 分)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乡土文化强调一种公共性和人伦性;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乡土文
化则强调人与外界的和睦相处。因此,乡土文化是自有其存在价值的独立系统,它是乡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人们从这个镜像里可以看到自己本来的身影,并引发关于自
身来自何方的遥远的回忆。正是在这种有着某种天人合一旨趣的文化生态之中,乡村表现
出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梁漱溟先生也曾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新中国的
嫩芽必须从旧中国的老根(乡村)中长出来”,中国要复兴的前提是农民的精神要重建。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在享受着现代生产方式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陷入
钢筋水泥和机械电子的重重包围之中,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和烦恼。于是,长期被拒斥为
边缘的、非主流的生活模式和文化类型的乡村,逐渐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浮躁的氛围之中
的人们排解矛盾和焦虑的“心灵家园”。
答:
参考答案: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或精神寄托)。
练习题二
一、内容理解题(7 分)
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A.《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
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
“乡土性”。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
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
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
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礼治秩序》一章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社会,可以说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
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没有法律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E.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
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答案 BD
解析 B 项,“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有误,《文字下乡》中认为乡人不
识字与教授不能捕虫是一样的,环境不同,文字对于乡人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识字是知识问
题,不是智力问题。D 项,两处“没有法律”分析错误,文中正确的表述是“可以说一个‘无法’
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制的社会”。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
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
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
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
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
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
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
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A 项,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内容。中国古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这导致中国人不需要太多的对外交流,从材料“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
“不太会有变动”,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并没有反映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
系。B 项,“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说明“法”是靠国
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而传统不是依靠权力机构,所以错误。C 项,
“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错误,应该是“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故错误。
二、材料概括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
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
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
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
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
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
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
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
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
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
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
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
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3.依据文本,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5 分)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地比成涟漪;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
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
解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需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由原文看,
“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
关系度”,由此可分析出“涟漪效应”指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便是
“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4.文中运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5 分)
参考答案斯隆领导通用公司注重与部下关系的平衡;举例论证,正面证明“现代社会的管
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事例与作者观点之间的关系。这个例子出现在选文的第 4 段,而这一段的中心观点是“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而“斯隆
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是去“圈子”
化、树契约化的一个典范,作者以此为例子,证明的就是“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
去‘圈子’化,树契约化”这一观点。
5.本文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5 分)
参考答案①沉沦于“圈子情结”,会导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使人沦入庸俗。②圈子情结
会影响现代社会的管理决策,导致决策不客观,甚至私相授受、产生腐败。③现代社会是“陌
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治社会;圈子情结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遗迹,已经不适应现
代社会的需要。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圈子”化危害性的相关信息,然后逐一归纳得出答
案。第 3 段可筛选出“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等信息,第 4 段可筛选出“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决策的客观性”等信息,最后一段可
筛选出“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
还有什么立足之地”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三、阅读理解题(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
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
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
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
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
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
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
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
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
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
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
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
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
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
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
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
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
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
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
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
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
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
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
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
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
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
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
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
6.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 分)( )
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
会。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
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
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
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
答案 C
解析 A 项,概括不全。作者指明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礼治的社会。B 项,认识片
面。礼和法都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D 项,说法绝对。“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
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文中无据。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篇从“人治”“法治”的普遍性认知,引出文章的观点,并由此指向了“乡土社会是
礼治的社会”的议论。
B.第二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法”的异同,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说明“传
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第三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这和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密切关联,并引用孔子
的话强化这一观点。
D.文章还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
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答案 C
解析曲解引用的作用。引用孔子的话旨在论证“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无论是法治的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秩序都要靠人来执行,要靠某种力量
来维持。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也是行为规范,不同于法的是维持礼的规范的力量
在传统。
C.乡土社会可以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无法无天”的社会,因为礼的规范而有
秩序。
D.因为缺乏变化,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为变化很快,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
答案 D
解析“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表述绝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9 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
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
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
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
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
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
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
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
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
“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
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
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
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
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
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
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
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
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
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
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
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
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
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
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
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9.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
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
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
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
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答案 A
解析 A 项,见第一段;B 项,“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有误,原文是“孤立、隔
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 项,见第四段,“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
误,它是“机械的团结”的特征,而“乡土社会”是“有机的团结”;D 项,见第三、四段,“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有误,原文是“无须选择”。
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
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
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
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
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答案 C
解析 A 项,“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说法绝对;B 项,强加因果;C 项,见第六段;D 项,
“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不合文意。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
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
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
“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
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 B
解析 A 项,见第四段;B 项,“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无中生
有;C 项,见第七段;D 项,见第八段。
四、写作(40 分)
1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早年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
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齐尔格特·鲍曼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所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
个普遍的陌生世界。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费孝通的“人熟是一宝”体现了一个熟人社会人与
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们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而齐尔格特·鲍
曼的“陌生世界”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导致人们之间
相互陌生、人性冷漠、自我封闭的现状。两种“社会”各有利弊。“熟人社会”强调人治,
重视人情,但它也是一个“关系社会”,办事大多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深浅程
度,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实利目标,在这里责、权、利的界线较为模
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务中则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陌
生人社会”缺点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纽带被斩断,人与人缺乏交流沟通,表现为
冷漠、封闭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信任靠制度或契约来维系。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①熟人是把双刃剑,帮你也会害了你或害了陌生人。
②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一种进步。
③从“人治”到“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④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需重构社会信任。
⑤在规则与人性交融中抒写公平/用人情看守心灵,用规则看守公平。
⑥陌生的熟人和亲近的陌生人/远近、亲疏、陌生和熟悉,剪不断,理还乱。
练习题三
《乡土中国》
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
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
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
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
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
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
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
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
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
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
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
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
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
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
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
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
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
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
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
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对的。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答案】B。
【解析】“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对的”错误。由原文“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
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可知作者只是叙述乡土社会对礼的认知,但对残酷的内
容并不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
从。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
法。
【答案】D。
【解析】D 项“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错,不是“多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
序。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
挫。
C.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
挥。
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答案】C。
【解析】C 项强加因果,原文说“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
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
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
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
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
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
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
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
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
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
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
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
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
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
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
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
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
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
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
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
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
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案】C。
【解析】A 项,武断绝对,原文第一段说:“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
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意思是,“留住、呵护并活化
乡村记忆”等人文保护只是措施之一。B 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
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
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没有说“必须完好保存下来”。D 项,张冠李戴,原文最后一段说:
“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
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意思是,“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
产业”等公共设施要和“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配套。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答案】C。
【解析】选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并没有举例说明。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B。
【解析】原文第三段说:“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这是“呵护乡村记忆”
的一项措施,下文才涉及“活化乡村记忆”的问题,选项张冠李戴;且表述过于绝对。
练习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
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
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杜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
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
“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
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
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
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机和法不相同的地方
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
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
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
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
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苦父的经验。不
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
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
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
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
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
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
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而自动
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
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醋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
的。
C. 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
的。
D. 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
征。
B. 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
规范。
C. 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
动服从。
D.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
证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
着无序。
B. 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
能受挫。
C. 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
从发挥。
D. 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
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
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
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
正误。D 项“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错,不是很多处。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
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
的差别。比如本题 C 项强加因果,原文说“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
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练习题五(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
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
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
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
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
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
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
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
费思潮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陶
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
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
“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
“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
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
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
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
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
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
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
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
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
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
态。
(选自《新华日报》)1.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3 分)( )
A.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
着。
B.大学生沉沦于网络,终至退学;校园里充斥着“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争论。
C.一人遭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
D.各种压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考核概念的题目命题点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主要错误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
类型。命题的方式一般为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改
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与文中概
念的内涵、外延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表述的内容没有表现出“为生计忙碌着的人”是
“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
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亚健康”状态。故选 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
B.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C.“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
D.第五段从宏观上指出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增加了论证的深度。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 C 项,“根
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错误,对导致“精神亚健康”
的原因性质表述不当。“全球化浪潮”只是原因之一,而且“自我的迷失”也不是“全球化
浪潮”引起的。故选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创造文化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的一种必要手段。
B.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
归宿感。
C.无论是从心灵层面,还是生存状态来看,理想和激情的缺失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
现问题。
D.膨胀的消费思潮使我们的精神加剧萎缩,我们被裹挟在这种“内忧外患”中,身心
交瘁。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
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
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
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
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 B 项,“就可以帮
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错误,表述绝对,“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
正的强大”只是帮我们寻找到归宿感的一部分条件。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①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
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
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②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
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
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
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
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
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
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③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
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
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
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④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
之苦。1987 年 11 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 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
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
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
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⑤1937 年 7 月 28 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
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
烧饼了。”
⑥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
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
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
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
“到南京去。”“去做什么?”“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我
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⑦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
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
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
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
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
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
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
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⑧1938 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
“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⑨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
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
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
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
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⑩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
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
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
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
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
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
4.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
“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3 分)( )
A.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
B.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
C.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
D.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
项”的要求,如本题“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
列不属于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通读文章,题干中的“中国性”应指梁实秋的
国家情怀。如文中提到的“他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
“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
烧饼了”“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等,这些都能体现其国家情怀。A 项,“梁
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是对梁实秋与鲁迅的比较,与“中国性”无关。故选 A。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
可见他们对梁实秋颇有成见。
B.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
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C.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
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D.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
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 项,“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中“迄今”说法扩大范围,原文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故选
C。
6.简析第二段中引用传主以及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①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漠名利、胸襟洒脱的思想意识。②引用梁锡
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或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
体丰满。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④表达了对梁实秋的赞赏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传记中“引用”手法的作用能力。“引用”主要的作用
是使文章真实可信,属于侧面描写,在传记中主要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答题时先明
确所引的话语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答作用。第二段中引用传主言论“曳杖
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表现出他淡泊名利;梁锡华评论梁实
秋“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余光中评
价梁实秋“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
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二人的评论真实展现了梁实秋的大家风范和幽默随和的性格特征,也表达了二人对梁实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猴变
陈博文
栋悟一家人忽然变成猴子的怪事,已经传遍这一带的山村了。
不少好奇者跑到村里来看看究竟是谣传还是事实。然而,大家都是乘兴而来,扫兴而
归,他们既见不到栋悟,也见不到猴子,见到的只是那间简陋的破屋子。
那是一间栉叶盖顶的小木屋,两扇木板门已斑驳破旧,外边还加上一把锁头,从门缝、
墙壁的缝隙里可以窥见屋里边一片凌乱,显然是很多天没有人来过。
邻居老阿婶对围观的人群说:“栋悟一家人变成猴子了,要找他们可到后山上去,不
过你们要高呼他的名字,他就会从树上跳下来,带些食品去给他们吧!很可怜的!”
“这样说,栋悟真的变成猴子了?”
“那还会有假,全家人都不见了,岂能说着玩的?!”
栋悟住在这村子已很久了。他家种了一小片玉米园,家里还有三把猎枪,是他和两个
儿子阿保、阿护的谋生工具。他向来就靠捕猎山区里的动物和种点粮过活。不过,山里的
动物越来越少了,所以生活是十分困苦的。
自从这片数百平方公里的山林地带,被宣布即将变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后,住在这一带
山区依靠捕猎为生的居民,生活就起了大恐慌,栋悟一家当然也不例外。
有一次保委会宣传队到村里做宣传,他们说到山区各种禽兽,被人们死捕活捉已濒临
绝种,如不设法制止滥捕滥杀,将来我们的子孙就见不到各种动物了。他们要求当地居民,
尤其是以狩猎为生者与政府合作,不要再屠杀山区动物,让它们繁殖滋生,让这片辽阔山
区再现蓬勃生机。
当这批演说家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之际,栋悟一肚子怨气爆炸了。他一跃而起,
大吼一声说:“你们这批城市来的家伙,知道山里人的困苦吗?禁止捕猎,我们只有喝西
北风了。滚!滚回去,不要干涉我们,不听话送你们几声鸟枪……”围观的村民,有人随
声附和,也有人劝他们不要闹事。经此一闹,宣传队在嘈嘈杂杂的人群中悄然收兵,围观
的众多村民也一哄而散。此后,栋悟情绪变得偏激愤慨,每天叫上两个儿子一同上山,展开他的杀戮行动。他
拿点颜色给保委会的人员看看:我赶尽杀绝,你们将奈我何?!
过去,他捕猎的只是野兔、黄羌、獐狐之类的,现在却是见什么杀什么,简直是有些
疯狂了。
有一次,他竟一口气射杀了三只猴子。向来,很少有人捕杀猴子的,因为经济价值不
高,也没有人爱吃猴肉。所以,猎人对猴子可算是仁慈的。然而栋悟却故意杀猴子,为的
是向保护环境的人员示威。
今天,他很幸运猎获一只黄羌。傍晚,父子三人兴高采烈扛着黄羌回家。很久了,没
有油腻过口,今晚可要来一味炒黄羌肉,再加一锅酸辣羌肉汤,明天把剩下的卖给芭货佬,
最少还有数百泰铢可以赚。他想得口水直流,心花怒放。就在离家不远处,忽见他老婆伸
头缩脑闪在大树后,一见他父子,即迅速迎上来,慌张地说:“不得了,屋子被一群猢狲
占了,不是我走得快逃出来,说不定已被它们咬死。”
“有这样的怪事,我们快回去看看。”栋悟话还未完,从他屋子里一下子跑出很多猴子
来。数百只猴子灰溜溜地朝他们摸来。
他被吓呆了,正想扣动扳机,忽从树上跳下数只大马猴,迅速将他父子手中的猎枪都
抢了去。人猴形势逆转,栋悟大惊失色,急忙拉着妻子掉头就跑,可后面大批猢狲随着追
来。他跌跌撞撞,忽然觉得老妻的身躯在迅速缩小;两个儿子也一样在萎缩,而且脸上长
出浓毛,屁股上也长出尾巴。他下意识摸自已的脸,哇!自己也是满脸茸毛。他失声惊叫,
吱吱几声,原来他们已变成猴,身形也矫健轻盈了。他紧拉着妻子,迅速攀上茂密的大树。
他俯视追来的猴群,咦!哪里是猢狲,都是彪形大汉呀!他搔着头想不出原因。
栋悟一家人变猴的怪事终于传开了,不久,各个山村发现很多保护野生动物委员会的
标语:
杀猴子,变猴子!
杀山猪,变山猪!
动物保护,人人有责!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寥寥数语就交代了一件离奇怪事,这样处理不仅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保委会宣传队的宣传做了铺垫。
B.小说中人物名字具有特色,“栋悟”“阿保”“阿护”寓意着“动物保护”,与小说结
尾保委会的宣传口号遥相呼应,凸显出小说的主旨。
C.小说将保委会宣传队说成是“演说家”,并形容他们“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
说明栋悟对保委会宣传队的言行根本不认同。
D.栋悟亲眼看到自己与家人的猴变过程,但又说看到的猴子其实是彪形大汉,“猴变”
真假难辨,作者这样处理意在引发读者的深思。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
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
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
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是选“分
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 A 项,“为下文写保委会宣传队的宣传做了铺垫”错误,因
为保委会宣传队来村宣传在前,栋悟一家猴变在后。故选 A。
8.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栋悟的人物形象。(6 分)
【参考答案】(1)他身处山区,家庭困难,是一个底层村民猎人形象(2)他与保委会
宣传队产生正面冲突,表现出他性格冲动,暴躁易怒(3)他出于报复心理,刻意滥杀动物,
表现出他残忍偏激的性格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
问方式,如本题要求“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栋悟的人物形象”,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
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
括人物特点。本题中,首先明确人物的身份,从文中来看,“见到的只是那间简陋的破屋子”
“住在这一带山区依靠捕猎为生的居民,生活就起了大恐慌,栋悟一家当然也不例外”,栋
悟是一个山区底层村民猎人形象;从“栋悟情绪变得偏激愤慨,每天叫上两个儿子一同上
山,展开他的杀戮行动。他拿点颜色给保委会的人员看看:我赶尽杀绝,你们将奈我何?!”
可以看出,他性格冲动,暴躁易怒;他刻意滥杀动物,残忍偏激。
9.小说安排“猴变”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1)对于读者,新颖奇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人物上,暗示了栋悟如山猴般暴躁易怒的性格(3)情节上,“猴变”作为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4)风格上,离奇的“猴变”给小说增添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5)主旨上,表达
出动物保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风格
手法和主旨几个角度思考。从情节结构上看,“猴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人物塑造上看,
“猴变”的情节暗示了栋悟如山猴般暴躁易怒的性格;从艺术风格上看,离奇的“猴变”
给小说增添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表现主旨上看,更好地表达出
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苏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调乌程尉。武后封嵩高,除
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再迁监察御史。长安中,诏覆来俊臣等冤狱,颋验发其诬,多从洗
宥。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瑰①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莞②,朝
廷荣之。
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顺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盖。书史
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中书令李峤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迁
太常少卿,仍知制诰。遗父丧,起为工部侍郎,不开,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
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诰以颋为中书侍郎。
明日加知制诰。时李乂对掌书命,帝曰:“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
得顺及义,何愧前人哉!”俄袭封许国公。
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璟刚正,多所裁决,颋能
推其长。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二人
相得欢甚。璟尝曰;“吾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长厚,自是国器;若献可替否,事至
即断,尽公不顾私,则今丞相为过之。”
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巂州蛮苴院与吐
蕃连谋入寇,获谍者,吏请讨之,颋不听,移书还其谍曰:“毋得尔。”苴院羞悔,不敢侵
边。从封泰山,诏颂朝觐坛,世咨其文。还,分主十铨③事。卒,年五十八。诏赠右丞相,
谥曰文宪。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
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
当留中。”后遂为故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瑰:苏之父苏瑰,官至左仆射。②禁筅:宫门管钥,喻指宫廷中的机要部门。③十
铨: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物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
主持吏部铨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3 分)( )
A.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B.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C.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D.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
上文说苏颋与宋璟一同执掌国政,宋璟为人刚直,很多事都能断然裁决,苏颋能推许他的
长处,据此推断,画线句子说的是苏颋与宋璟在皇帝面前奏事时的表现,其中,“璟”是人
名,指宋璟,“颋”是人名,指苏颋,在句中应做主语,“颋辄助成之”应断在一起,排除
B、C 两项。再比较 A、D 两项,“故”是“所以”“因此”的意思,表示上文是原因,下文
是结果,“帝未尝不从”是苏颋协助宋璟完成奏事的结果,可见“故”前应断开,排除 A 项。
故选 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字:指男子 20 岁举行冠礼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一般与本名的意义没有关系。
B.国公:唐代爵位的等级之一,地位在王之下,在郡公、县公、县侯之上,极为尊贵。
C.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的全部,势力曾达西域、河陇地区。
D.封泰山:意为到泰山举行祭天大典,是古代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
【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
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
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
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 项,“一般与本名的意义没有关系”错误。古代男子成人,不便
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也就是说“字”与本
名的意义是有关系的。故选 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3 分)( )
A.苏颋思维敏捷,聪明过人。他一览千字,并且立刻就能背诵;他草拟诏书思如泉涌,
而且斟酌恰当。
B.苏颋举重若轻,不战屈人。吐蕃勾结巂州蛮族谋划入侵,他归还间谍,修书警示,
使吐蕃不敢妄动。
C.苏颋深得赏识,多次升迁。武则天当政时,他官至中书舍人;唐玄宗执政时,曾破
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
D.苏颋文才超群,极受推崇。皇帝认为他不在前代李峤、苏味道之下,将其所草诏令
的副本留在宫中欣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
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
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吐蕃勾结巂州蛮族谋划入侵……使吐
蕃不敢妄动”错误,由原文“巂州蛮苴院与吐蕃连谋入寇,……移书还其谍曰:‘毋得尔。’
苴院羞悔,不敢侵边”可知,是巂州蛮族首领苴院与吐蕃联合谋划入侵,受苏颋警示后苴
院十分羞愧,不敢入侵边境。并不是“吐蕃勾结巂州蛮族”,也不是“吐蕃不敢妄动”。故
选 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遭父丧,起为工部侍郎,辞不拜,终制乃就职。(5 分)
(2)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5 分)
【参考答案】(1)苏颋遭遇父亲的丧事,皇帝起用他担任工部侍郎(或“被起用为工部
侍郎),苏颋拒绝接受官职,服满丧期后才就任。(2)苏颋生性廉洁节俭,所得俸禄全都送给各位弟弟和亲戚,家中没有积蓄多余的财
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
关键词句有:(1)句前省略主语“苏颋”,翻译时当补出;“遭”,遭遇;“起”,起用;
“为”,动词,担任;“辞”,推辞,拒绝;“不拜”,不接受官职;“终制”,服满丧期;
“乃”,才。(2)“廉俭”,廉洁节俭;“奉禀”,俸禄、俸粮;“悉”,全;“推散”,送给;
“赀”,财物;“长赀”,多余的财物。
【参考译文】
苏颋,字廷硕,小时候就极聪明,眼睛一扫就能看一千字,且即刻就能背诵。考中进
士后,调任乌程县县尉。武则天到嵩山举行祭天礼式,升苏颋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再
提升为监察御史。长安年间,武则天下诏令苏颋复核来俊臣等人所造成的冤案,苏颋查验
揭发诬陷的情况,对受冤者多做洗雪、宽恕的处理。后来,他升任给事中、修文馆学士,
任中书舍人。那时,他父亲苏瑰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宫中机要部门。朝廷中的官
员都认为此事非常荣耀。
玄宗平定内乱,需要草拟的诏书非常多,全由苏颋一个人在太极宫后阁口授书诏内容,
依据功劳的不同,草拟诏书内容,丝毫没有差错。书史说:“求求您说慢一点,不然,我
的手腕都要掉了。”中书令李峤说:“苏舍人才思如泉涌,我比不上他。”苏颋被升为为太
常少卿,仍掌管起草诰命。他遭遇父亲的丧事,皇帝起用他担任工部侍郎,苏颋拒绝接受
官职,服满丧期后才就任。皇帝问宰相:“有没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宰
相回答:“陛下想要任用贤能,我们都听从您的旨意,何必计较其资历呢?”于是皇帝下
诏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第二天加封知制诰之职。那时,李乂与苏颋共同执掌草拟诏令的
事务。皇帝说:“前世李峤、苏味道是当时文坛上的高手,时人称他们为‘苏李’。如今我
有了苏颋及李乂,与前人相比也无愧了。”不久,苏颋承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许国公。
开元四年(716),升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一同执掌国政。宋璟为人刚
直,很多事都能断然裁决,苏颋能推许他的长处。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有没说到的,
或应对时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协助完成。如皇帝不能即刻领会意图的,苏颋就再次申说宋璟的意见,所以他们的奏请,皇帝没有不听从的。这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宋璟曾说:
“我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苏瑰)是忠厚长者,确是可以治国的人才;但若论向君
主进谏,劝善规过,议论兴革,有事当即判断处理,尽心为公、不徇私情,那么现在的宰
相超过他的父亲了。”
开元八年(720),苏颋被罢去宰相之职,担任礼部尚书。不久,调为检校益州大都督长
史,巡察管辖剑南各州。巂州蛮族首领苴院与吐蕃联合谋划入侵。苏颋抓获了他的一个间
谍。手下官吏要求出兵讨伐,苏颋不答应,只给苴院写了封信,并放间谍回去。信中只说
“不可以这样干”。苴院得信十分羞愧,不敢入侵边境。
开元十三年(725),跟随皇帝到泰山祭天。诏令苏颋撰写朝觐碑文,世人极为赞赏。还
京后,要他分管选官之事。此后,苏颋去世,终年五十八岁。朝廷追赠他右丞相之职,赐
谥为“文宪”。苏颋生性廉洁节俭,所得薪俸全都送给各个弟弟和亲戚,家中没有积蓄多余
的财物。景龙年后,他与张说同以文章闻名。当时人称他们为“燕许大手笔”。皇帝非常喜
欢他的文章,说:“你所写的诏令,另录一个副本,署上‘臣某撰’字样,我要留下时常
翻阅。”后来,此事成为旧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看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
任。次年上元日写下这首词。写完这首词后,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始至之日,岁
比不登,连年蝗旱,民不聊生。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
之不乐也。”
14.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夜月正圆,
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稷的鼓箫乐奏,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C.“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冷,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希望,有一种
“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D.“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
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
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
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
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
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B 项,
“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错误,应该是“凄凉孤寂”。“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句,形
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这让从杭
州刚调任到密州的苏轼感到的是凄凉、孤寂。故选 B。
15.细读全词,赏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6 分)
【参考答案】对比(或虚实结合),将记忆中杭州(江南)的上元节热闹的情景与眼前密州凄
凉寂寞的情景对比,抒发对江南的思念之情,对现实生活感到孤独寂寞,对瑞雪兆丰年的期
盼、充满希望之情。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是手法和情感的能力。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
却从钱塘(杭州)的上元夜写起。苏轼曾在钱塘过了三个元宵节。钱塘的元宵节的特点,
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
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
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
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
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作者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
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
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
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
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
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
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
“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本题的艺术手法答虚实结合也可以,上片钱塘元宵节是虚写,
下片密州元宵节是实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 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
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 ”。
(2)《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
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用“ ,
”直接咏怀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间接抒发自己人到老年的壮心不
已和无奈感慨。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3)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厦”,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 1 分,句中有误
该句不得分。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
错字,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学生要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逐步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
愿景遂渐接近现实。短视频以 为显著特征,在十几秒钟内以 的形式,将隐性的知识内容以显象化形式传递给受众,( ),符合碎片化传播的环境和信息接收习
惯,提高了知识的传播效率,拓展了知识传播的广度,有助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截至 2018
年 12 月 8 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 1.8 万个,累计发布超过 300 万知识类短
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 3388 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前副校长谢维和指
出、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从口耳相传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朕网,在不断演
变。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来传播知识,特别是传播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
目前,抖音已陆续开展“向日蔡计划”“我的科学之 yeah”“谁说科学不抖音”等活动、未
来,抖音将持续与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普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对知识传播内容进行倾斜和
扶持,进一步推动“知识普惠”,让短视频内容不仅“有用”,而且“ ”;让高深的
科普知识 地走出实验室、研究院,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以新奇、有趣的形式传递高深专业知识是短视频平台的优势
B.这种短视频平台以新奇、有趣的形式传递给普通群众高深的专业知识
C.普通群众能够通过短视频,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高深的专业知识
D.高深的专业知识是通过短视频,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普通群众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
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根据上文的主语“短视频”来分析,括号内语句的主语应与
此一致,因而,ACD 三项不合要求。利用短视频来传递高深的科学知识,对象应是普通群
众,而不是科技工作者。因而,A 项“传递”的对象不明。C 项“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
到高深的专业知识”主客倒置,主动者应是“短视频平台”;D 项主客倒置,主动者不是
“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短视频平台”。分析可知,B 项补写的最恰当。故选 B。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短小精悍 声情并茂 妙不可言 绵延不绝
B.小巧玲珑 声情并茂 妙趣横生 绵延不绝
C.短小精悍 图文并茂 妙趣横生 源源不断
D.小巧玲珑 图文并茂 妙不可言 源源不断【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
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短小精悍”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
致。文段陈述的是“短视频”,与“文章简短有力”的解释相符,应选“短小精悍”,据此
分析可排除 BD 两项。“声情并茂”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图文并茂”指在一篇文章里,图片和文字都很丰富多彩,互相陪衬、相得益彰。这些“短
视频”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展现的有图片,有文字,但不是表演,谈不上声情并茂,因此,
这里应选“图文并茂”。据此分析可排除 A 项。“妙不可言”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因这些“短视频”能将高
深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这里应选“妙趣横生”。“绵延不绝”延
续不断的样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前者表
达重点在“延续不断”本身,后者表达重点在“源头”的不间断,才会连绵不绝。因此这
里应选“源源不断”。C 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 C。
19.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的传播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
平台。
B.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平台来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传播技
术。
C.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来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的平台,要学会运用新的信
息技术。
D.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
平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
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
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
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画线句子缺少主语,这里主语应为“传播知识”,据此分析可排除 BC两项。“信息技术”是“传播技术”中的一种,而“传播技术”却不一定是“信息技术”。
据此分析可知,A 项语序不当,D 项修改正确。故选 D。
20.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句子原意。(6 分)
著名专家学者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
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参考答案】(1)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
报告。(2)很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了不同意见。(3)著名专家学者通过论证证
明了这些意见是不科学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本题是一个传统题型:长句变短句。解答此
类试题可以采用主干分析法:先抽出句子主干独立成句,再将附加成分抽出来单独成句,
而后添加各自的主语,这样整个长句就变成由几个单句构成的句群,最后将几个句子按照
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整理句子时要注意连贯,用好代词和关联词。本题先抽出句子主
干:著名专家学者通过论证证明了这些意见是不科学的。然后将附加成分分别抽出独立成
句:很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了不同意见,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关于在长江三峡
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
21.下面是江城中学“金秋读书会”活动筹委会发给某著名作家的邀请函正文,其中有
五处不得体或不简明,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我校第五届“金秋读书会”将于 2019 年 11 月 25 日-30 日举行,您是贵校杰出校友,
我们荣幸地向您发出邀请,恭请您拔冗为广大莘莘学子作一次文学讲座。您现在是炙手可
热的著名作家,日理万机,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莅临。
【参考答案】①“贵校”修改为“母校”;②“荣幸”修改为“诚挚”或“诚恳”;③
“广大莘莘学子”修改为“广大学子”或“莘莘学子”;④“炙手可热”修改为“蜚声中
外”;⑤“日理万机”修改为“事务繁忙”。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贵校”:贵: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
事物。校:学校。“贵校”是用于对方学校,是对对方学校的尊称。此处把“贵校”修改为
“母校”。“荣幸”指光荣而幸运,是谦辞,一般用于表示自谦的语境,此处是邀请他人,
应该用敬辞。此处把“荣幸”修改为“诚挚”或“诚恳”。“莘莘学子”表示众多学生,与
“广大”意思重复。把“广大莘莘学子”修改为“广大学子”或“莘莘学子”。“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用对象错误,把“炙手可热”修改为“蜚声中外”。“日理万
机”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使用对象错误,把“日理万机”修改为“事务繁
忙”。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数次的选择构成人生,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
——网络名言
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
种不好的话,也许能种养麦。终归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一位母亲的回答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思
辨性。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的核心词是“选择”,只是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
强调的是当下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也就是说今天的选择要为明天做准备,对未来负责;
材料二则强调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有自己的缺点、劣势,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
位置(职业、事业等)实现人生价值。两则材料都跟年轻人的“生涯规划”密切相关,前
者旨在引导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要有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莫让今天的选择“矮”了自
己的明天;后者旨在引导学生,要学会调整,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准适合自己的
位置。
参考立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生活需要正确选择;谨慎选择;选择并坚持是成
功的秘诀;正确认识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选择;选择、坚持,
成就自我;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
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