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阅读高分必备文化常识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阅读高分必备文化常识

ID:460226

大小:63.52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阅读高分必备文化常识 一、人的称谓 【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 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 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 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 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 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 启超)。 【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 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 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 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 康,“洪经略”——洪承畴,“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 、“杜工 部”——杜甫;“柳屯田”——柳永。 【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 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诚意伯——刘基。 【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 任柳州刺史;贾长江——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 【兼称】如《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促织》“余 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游褒禅山记》“四 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 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谦称】有下列 6 种: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 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 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 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 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 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 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 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 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 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 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 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 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 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 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 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 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 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 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 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 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 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 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 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 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 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 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 “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 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 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 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 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 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 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 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 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 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 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 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 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 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 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二、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 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 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 岁 束发——15 岁左右弱冠——20 岁 而立之年——30 岁 不惑之年——40 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 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 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 岁 杖朝之年——80 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 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 岁 三、古代官职称谓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 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 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 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 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 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 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 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 森森。”《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 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 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 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 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 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 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 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 书。” 三、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 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 1300 余年,对中国历史 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 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 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 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 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 年清政府废 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 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 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 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 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 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 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 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 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 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 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 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 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 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 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 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 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 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 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 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 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 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 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 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 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 98749 人。 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 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 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 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 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 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 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 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 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 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 《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 Q 正 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 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 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 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 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 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 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 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 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 违也。’” 4.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 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 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 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 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 书、数为主。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 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 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 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 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 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 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 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 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 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 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 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 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 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 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5.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 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 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 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 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 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 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 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 国子助教。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 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 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四、风俗礼仪 1.古代节日习俗 【春节/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 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 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 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 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 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 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 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 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 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 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 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 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 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 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 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 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 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 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 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 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 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 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 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 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 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 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 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 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 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 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 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杜甫有《腊日》诗: “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 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 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 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 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 象。 2.古代礼仪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 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 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 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 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 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 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 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 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 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 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 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 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 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 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 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 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 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 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 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 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 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 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 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 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 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 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 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 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 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 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 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 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 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 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 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 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 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 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 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 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 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 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 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B 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 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 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 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 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 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 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3.古代位次【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 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 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 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 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 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 如下:位尊者居前,8 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 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 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4.古代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2)父母之 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 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 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五、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 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 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 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 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 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 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 《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学者陆续增补,至 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 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全部用三言韵语,便于儿童诵读。句 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自编成后广为流传,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初。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大同年间编成。全 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 面的知识,基本上无重复的字。自隋代开始流行,至清末一直被广泛用作儿童识字课 本。宋代以后,有种种续编和改编本,但都没有旧本流传得广泛、长久。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干家诗》《重订千家诗》两种,前者题王相 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 大都为唐、五代、宋作品,宋诗尤多。因入选之诗浅近易解,所以流传较广。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 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 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 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 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 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 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 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 大的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 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 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 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 源流及其义例。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 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 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 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 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 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 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 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 循取法。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 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 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 响的编年体通史。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编辑。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 名。全书五百卷,另目录十卷,按题材性质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收录上 迄先秦两汉,下及北宋初年的作品约七千则。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 五百余种,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文山先生全集》、《王子安集》(王勃)、 《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 (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 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 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六、饮食器用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 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 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 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 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 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 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 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 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 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 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 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 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 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 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 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 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 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 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 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 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 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 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 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 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 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 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 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 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 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ou)、累(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 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 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 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杯,椭圆形,是用 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 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 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 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 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 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 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 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 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 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 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 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 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 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 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 过深远影响。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