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1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2021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ID:460526

大小: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词鉴赏专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 2021 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有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③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④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 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 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②青草:湖 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③明河:银河。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 域,即岭南地区。岭表经年,指词人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相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 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胸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 前途坎坷。 D.这首词,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风格柔美细腻,有婉约之词风。 15.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本词和这一段 苏文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中思 想感情的异同。(6 分) 答: 14. D(应该是风格壮美,有豪放词风。) 15.①相同: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都有自由飘逸之感,均沉醉于自然美景 之中。(2 分)②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表达了 对表里如一的品格的自信;(2 分)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 立、超然物外的思想。(2 分)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①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②。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谭用之: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②刘琨:与祖逖俱为司州主 簿,一日中夜闻荒鸡鸣,因起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的首句交代了因雨受阻、夜宿湘江的处境,“锁梦魂”巧扣标题“宿”字,流露出诗人的 无奈与怅惘。 B.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气象高远、境界壮阔,“芙蓉国”“薜荔村”极言芙蓉之盛,薜荔之多, 生动形象。 C.本诗运用了夸张、融情于景等多种手法,情感呈现出由悲愤到雄壮的巨大变化,波澜起伏, 动人心魄。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半部分描写了湘江秋雨,后半部分抒发感慨,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脉络清晰。 16.本诗多处用典,请找出并简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6 分) 15.C(“情感呈现出由悲愤到雄壮的巨大变化”错,应为“情感呈现出由雄壮到悲愤的巨大变 化”。) 16.①用刘琨舞剑,表现奋发振作、经时济世的远大抱负。②见橘柚适得其所,悲叹自己漂泊 异乡、生不逢时。③以王孙自比,抒发游宦他乡、无人看重、壮志难酬之苦楚。④借屈原与 渔夫之事,表达世无知音的悲愤。(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湖南省 2021 届高三 9 月份百校联考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题张氏隐居 杜 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①,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注]不贪夜识金银气:《左传》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南史》载梁隐士孔佑至行通神, 尝见四明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樵人竞取,入手即成沙砾。金银气殆是类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句以动衬静,意思是春日山中丁丁伐木声使得山谷更显清幽。 B.颔联紧扣诗题“隐居”,“涧道”“林丘”写出了所居之地的僻远。 C.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 D.全诗抒写了诗人造访张氏隐居之地未见其人的惆怅之情。 16、从后四句看,张氏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 分) 15、D(结尾“对君”是“面对着您”之意,可知“未见其人”说法错误;“惆怅之情”说 法也是错误的,最后一句意思是“面对您,仿佛是坐上随意漂游之小舟”,这是说自己进入 了忘我的境界) 16、远离世俗的喧嚣,品行高洁,与世无争的隐士。(3 分)“不贪夜识金银气”写出了张氏 高洁,不贪慕财物,“远害朝看麋鹿游”写出了张氏与世无争。“杳然迷出处”“泛需舟”暗 示张氏迷人的隐居环境如同桃花源,远离世俗的喧嚣,使诗人“迷不复得路”,忘了自我。 (3 分)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老马(其一) 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马诗(其二十三) 李贺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 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 B.姚诗中老马“惆怅”的最直接原因是秋雨打湿了东郊路面,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由驰 骋了。 C.李诗“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分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做了无情的鞭挞和辛 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D.李诗“厩中皆肉马”结构上紧扣诗题;内容上用调侃的语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汉武帝, 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15.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6 分) 14.答案是 A。 “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 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说法错误。“都采用了托物言志”错,李诗采用了“借古讽今” 的手法;另外“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也有错误, 李诗的的“肉马”是作者批判的对象。故选 A。 15.①姚诗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志向远大的老马形象,年老体弱,加上秋雨绵绵、前途未 卜,不禁惆怅。借此表达作者对老马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②李诗借“肉马”来比喻那些才能低下的庸碌无为的小人,借此表达对统治者不重视人 才的愤激之情,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之情。 【解析】 题干“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姚诗中老马“卧来扶不起,唯 向主人嘶”,老马一觉卧睡醒来,却发现自己无论怎样扶着身旁的围栏都站不起来;“惆怅 东郊道,秋来雨作泥”,最让它惆怅的是东郊的道路,下过秋雨后都变成了稀泥。这首诗看 起来是在写一匹年老体弱的老马,实际上以马喻人。可理解为作者仍有一种“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的雄心,但想到自己年老体弱,前途未卜,不禁惆怅。借此表达作者对老马的赞美 和惋惜之情。李诗中描写的马,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故“厩 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怎么可以骑着它上天呢!这两 句寓意颇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得不到重用。 湖南省雅礼中学 2021 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①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被贬黄州期间。潘郭二生:苏轼在黄州的两位朋友。② 酽(yàn)壁汴液)浓;味厚。③招魂:即《楚辞•招魂》。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 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悟,及时召回屈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两句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渴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动 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颔联宕开一笔,不写寻春所获,而发起议论来,表达感慨,诗意警策。可结合作者同时期写的 《前赤壁赋》来理解。 C.“江城”在诗中指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既表明这次春游的欢聚 畅饮,也表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D.最后两句是告慰故人,诗人表明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并邀请京城的朋友到此相聚,让友人 不必为自己返京之事多操心。 15.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6 分) 14. D(“邀请京城的朋友”不准确,这里是与“野老”相约。) 15.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3 分)江城欢聚之乐、人情朴野之纯, 都可以让人抛却烦恼的往事。虽遭贬谪,诗人却欢聚此间,乐在此间,不以为意。(3 分) 湖南省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测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②,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 州判官。②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距京城己远。③冻雷:初春的雷声。④物 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 牡丹尤其著名。 15. 本诗的体裁是_____。“冻雷惊笋欲抽芽”的修辞手法是___。 16. 尾联“不须嗟”三字,有人认为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反语,抒发 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你更同意哪一种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七言律诗(答“律诗”“近体诗”可以) 拟人 16. 答案一:同意前一种,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作者被贬夷陵,政治失意,诗题以“戏 答”为名,轻松谐趣。首联和颔联写景,既有春风不到夷陵,初春花未开放的遗憾,暗喻个 人政治失意,又写出了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的生机,暗喻自己满腹 才华,对仕途仍然充满期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 的悲意;尾联写自己早年志得意满为官洛阳,牡丹盛放,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 意,“不用嗟叹”,表现出善处逆境豁达自解的思想性格。 答案二:同意后一种,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首联写夷陵二月,却依然春风 难到,百花未开。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颔联写寒雪和冻雷中“橘” 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等待机会。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 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说曾在洛阳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 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不须嗟”为反语,前后对比,充满着政治 失意的无奈和凄凉。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体裁知识和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古代诗歌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 没有一定的格律,是古代的“自由诗”。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 都有一定的规则,是古代的格律诗,一般包括律诗(五律、七律)、绝句(五绝、七绝)、排 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分析本诗是四联八句,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符合近体 诗格律的特点,因此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冻雷惊笋欲抽芽”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 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惊”字把竹笋人格化,是拟人手法。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比较鉴赏题有如下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 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 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本题考查对尾联尾联“不须嗟”表达情感的 理解。解答此题,首先亮明观点,然后结合原诗分析阐释理由。“野芳虽晚不须嗟”意思是, 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同意前一种,应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 前三联作具体赏析。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 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同意后一种,应从反语手法的角度分析“不须嗟”是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 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 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诗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 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 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 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 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