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专题练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
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而
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
中华美学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善的角度来看,儒家
把“仁者爱人”看作最高的善。仁与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所以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即离开了仁,礼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孔子所说的“爱
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
大的人道精神。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以及“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
又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
“仁”。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
“仁”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仁”为最大快乐。这也
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 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这
里所说的“乐”,不只指音乐(声乐和器乐) ,还包含诗(歌词)和舞,舞又同舞
者的动作节奏和舞者的服装及其花纹色彩有关。所以,古代的“乐”实际是一种
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但目的又不仅仅在于引起审美
愉快,而是要通过这种愉快去感发人们的“仁”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
何”,即离开了“仁”,“乐”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荀子也曾说过,
“乐”的作用是为了“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孔子和荀子都指出了
“乐”的美和以“仁”为本的善的实现分不开。而这种善的实现就是要使人与人
之间相亲相爱,和谐共生,所以广义的艺术——“ 乐”的美必须是“和”的。
总之,“仁”的完满实现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同时又能通过艺术的表
现而成为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两者既有区别,又完全能统一在一起。正因为这
样,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乐”的创造既要“尽善”,又要“尽美”。“尽善”
就是要使“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尽美”就是要把善表2
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乐”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
分离的舞蹈,听起来、看起来都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就如孔
子盛赞古代与尧治国的伟大业绩相连的“乐”那样,“焕乎,其有文章”。
摘编自刘纲纪
《成于“尽善尽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华美学精神中,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儒家思想起了重要
作用。
B. 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
已”的位置。
C. 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都属于“乐”的内容,离开了“仁”就无
法存在。
D. “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任何不符合善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尽善”,“仁”
就完满实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阐释了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
的关系。
B. 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进而把人道精神上升到爱国主
义精神。
C. 第三段中以“乐”为例,论述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陶冶人们的
情感心理。
D. 文章先提出话题,再从“仁”和“乐”来论述,得出中华美学精神成于尽善
尽美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思想的道德境界和审美理念对中华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超过其他各家
学派的。
B. 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道精神,与“治国平天
下”有联系。3
C. 儒家思想中的“仁”要达到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还需要通过“乐”这类艺
术来表现。
D. “尽善尽美”是“乐”所追求的境界,“乐”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
“善”就在其中。
1. A 【解析】B 项,把“爱人”放到了超过“爱己”的位置说法不当,原文的表
述是: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
来。即孔子是把爱人与爱己高度统一的,没有分高下。C 项,表述太绝对,离开
了“仁”就无法存在的说法不当。音乐(声乐和器乐))、诗(歌词)和舞是客
观存在,原文强调它们属于“乐”,“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仁”。D 项,曲
解文意,达到“尽善”,“仁”就完满实现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达到“尽
善”,只是“仁”完满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
故选 A。
2. B【解析】 B 项,曲解文意,“第二段重点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
的表述不正确。原文第二段开始虽然提到“中华美学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
切联系在一起”, 但没有展开论述“中华美学精神善和真的问题”。而只是从
“善”的角度阐发儒家“仁”的精神。
故选 B
3. D【解析】 D 项,曲解文意,选项“乐”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愉悦时,“善就
在其中”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尽美’就是要把善表现在能引起人们最大审美
愉悦的感性形式中,使‘乐’的歌唱、演奏及与之不能分离的舞蹈,听起来、看
起来都有一种极为鲜明光辉美丽的节奏与文采……”。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不仅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而且是履行社
会审美导师之职能。这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社会担当
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检
阅中国古代文艺发展史,我们发现称得上社会家国情怀代言人的作家、艺术家是很多的。他
们的优秀作品构成了璀璨的星河,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地进行着强国富民的伟大事业。
②与之相应,中国古代美学从历代作家、艺术家卓越的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以家国情怀
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理论:4
③一是“诗言志”。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此后,《左传》《庄子》也
提出这一命题。汉代《毛诗序》不仅再次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教化”又
称“风教”。“风” 多义,一指《诗经》中的“国风”,即民歌;二指情感。《毛诗序》强调
教育的普遍性,受教育者不仅有下层百姓,还有上层统治者。“教”的目的是“化”。具体
来说,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言志”与“教化”的统一,
其关键是将“教”转化为“志”。经此转化,“言志”的“志”就不止属于个人,还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私志”成为“公志”——家国之志。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必须落实在审美上,
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情上。而情贵在真,贵在自然——自然而然。言志贵在至诚,只有
至诚,它与教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也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审美力。
④二是“兴寄论”。“兴”最早来自《诗经》的“六艺”说,它是《诗经》的一种重要
的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初唐诗人陈子昂将“兴”与“寄”结合起
来,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兴寄”。“兴”重情,重美;“寄”重理,重善。“兴寄”的
核心为家国情怀。
⑤“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陈子昂之所以标举“兴寄”,是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泛滥着一股唯美主义之风,陈子昂对之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齐、
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唐初,励精图治的唐太宗则认为“释实求华,以人从欲,
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就是指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华,也就是“过娱”。审美不能没有娱
乐作用,但过娱,就不是在欣赏美而是在享受丑了。“过娱论”差不多每个时代都出现。中
国当今审美生活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过娱论”,有些不只是“过娱”,还是“造孽”了,如
网红化、热衷后宫争宠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是打着美学的旗号,实际上则是败坏社会
风气。
⑥作家、艺术家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要有担当,要有责任,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
社会施教化,为中华民族写真创美。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国情怀是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在特定意义下,作家、艺术家担任社会家国情怀的代
言人。
B. 中国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诗言志”,中国古代诸多典籍中都提到了这一命题。
C. “教化”强调教育百姓乃至统治者,从而达到移风易俗,变“私志”成为“公志”的目
的。5
D. 中国当今审美生活普遍存在“过娱论”,它们都打着美学的旗号,实则败坏了社会风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作家、艺术家的功能及美学理论方面分别论证,指出艺术创作要重视家国情怀。
B. 文章在论证中兼顾历史与现实,其中对“诗言志”内涵的解读,可以说是层层深入。
C.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证了两个美学理论,在论及“兴寄论”时重点分析了它的实用性。
D. 文章运用引证法论证“兴寄”的来历,并举例证明“兴寄论”是用来否定“过娱论”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艺术家需要更强的社会担当意识,主要是因为他们要履行社会审美导师这个职能。
B. “言志”与“教化”的统一贵在情真;而“兴”与“寄”的统一是情与理的统一,美与
善的统一。
C. 一味追求唯美之风,必导致有“兴”而无“寄”,以致社会过娱,这是陈子昂标举“兴寄”
之因。
D. “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这是个全民追星的时代”,这些正是作者所说的“过娱”现象。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
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
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
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A 项,正确。
B 项,“中国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扩大范围,由原文“中国古代美学从历代作家、艺
术家卓越的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理论:
一是‘诗言志’”可知,应该是“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应是“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C 项,偷换概念,变“私志”成为“公志”是“‘言志’与‘教化’的统一”的社会意义,
不是“教化”的目的;此外,“强调教育百姓乃至统治者”是《毛诗序》的观点,不是文章
的观点。
D 项,“普遍”说法有误,由原文“中国当今审美生活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过娱论’,有
些不只是‘过娱’,还是‘造孽’了,如网红化、热衷后宫争宠等”可知,原文强调“在一6
定范围内”。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D 项,“文章运用引证法论证‘兴寄’的来历”表述错误,文中第④段只是直接陈述事实,
没有引证。此外依据原文“‘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可知,选
项后半句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
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C 项,“必导致有‘兴’而无‘寄’”错误,依据“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可知,导致的结果是“兴寄都绝”,而非“有‘兴’而无‘寄’”。
故选 C。
【点睛】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
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
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
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
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
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7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
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提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得以兴起的
历史背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好生活”,另一
个是“美生活”。生活美学就是要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并在人民大
众中倡导生活美育。
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
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中国生
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生活美学的传统,这种传统是一种始终未断裂的生活传统。
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何谓“生活”?在汉语的语境里,“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
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
活泼泼的,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白天劳作、夜晚睡眠、呼吸
空气和享有食物,这些都是人们要过的日子。然而,人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追
求“存在感”。中国人所理解与践行之“生活”,所言说的就是鸢飞鱼跃那般的
存在,有着鲜活的内涵与践履途径。何谓“美学”?美学这个词在西方原本就是
感性的意思,美学作为学科之本意就是“感性学”。但在中国,却将“感”学之
维度拓展开来,进而将之上升到“觉学”之境,而这“感”与“觉”两面恰构成
“不即不离”之微妙关联。因此,中国的美学,就不仅是西学的感性之学,而且
更是一种感性之智。中国古典美学家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
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
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由古至今,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
乐”。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日子过成“审美生活”。此种原生态
的生活美学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艺术:从诗情画意到文人之美,从笔8
砚纸墨到文房之美,从琴棋书石到赏玩之美,从茶艺花道到居家之美等,都属于
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拓展疆域。中国人对生活之美的追寻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难
以企及,儒家的“六艺之教”就是源于“生活”而带有“美质”的全面教育。蔡
元培曾极有洞见地认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
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
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实,数的规律之教也是包含美质的,在六艺的完整谱
系里面,大概只有“乐教”大致相当于西方的艺术教育,而其余各项教育其实都
是关乎生活经验本身,都是从生活出发并包孕美化的“人文化成”。
中国古典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因为我们的美学传统就
是生活的,我们的生活传统也是审美的。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乃是由
于生活自身的传统从未中断。生活美学就是这未断裂传统中的精髓所在,或者说,
就是这传统精髓之“感”之“觉”。找回中国自己的生活美学,恰恰是由于,我
们要为中国生活立“心”——立“美之心”。
(摘编自刘悦笛《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文化不断进步,“美生活”必然会替代“好生活”。
B. 生活的根基是生存,中国人在对生存的追求中完成了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C. 中国的美学,不仅仅是西方美学的“感性学”,而且更是本土的“觉学”。
D. 因为生活与审美一直是不即不离的,所以中国文化传统才得以延续至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立论的基础,重点阐述中国生活美学的文化传统。
B. 文章运用对比突出东西方美学的差异,从而论证了东方美学聚焦生活的智慧。
C. 文章在辩证分析概念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对中国生活美学进行了独到的阐释。
D. 文章引用蔡元培对“六艺之教”的评述,证明中国人对生活美学与美育的追
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中国生活美学传统曾经断裂,就难以传承中国原生美学智慧,也就没有
生活美学的当代建构。9
B. 当今茶道、花艺、琴棋书画等生活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时代发
展对生活美学的呼唤。
C. 中国传统美育主张从生活出发,这是当下生活美学倡导的方向,也是区别于
西方艺术教育的关键。
D. 中国生活美学为世界美学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东方范本”,必将为世界美
学的发展做巨大贡献。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
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美生活”和“好生活”是美好生活的两个维度,“必然会替代”不当。
B 项,“中国人在对生存的追求中完成了对审美境界的追求”曲解文意,结合原
文“人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追求‘存在感’”,追求“存在感”才是中国人对
审美境界的追求。
D 项,“因为生活与审美一直是不即不离的,所以中国文化传统才得以延续至今”
强加因果,前后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根据原文信息“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延续
至今,乃是由于生活自身的传统从未中断”,可知,中国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的原
因是生活自身的传统从未中断。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
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
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文中仅提及东西方美学差异,未对比论证“东方美学聚焦生活的智慧”。
故选 B。
【3 题详解】10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
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
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 项,“区别于西方艺术教育的关键”推断不当。
故选 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
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
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
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
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