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标准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
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
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
灭绝,可能在接下来的 100 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
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
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
可能引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
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
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摘编自叶怡萱《霍金:人工智能 100 年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
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
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
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
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
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
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
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
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
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高一语文试题
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的出现,人类还可以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
候,人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的出现,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
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为新技术
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
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转型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
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
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
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
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
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
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不被劳动束缚的
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
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摘编自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
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主要
在于人们担心当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人工智能会超出人的控制,无法再驾驭和支配它。
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
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并未感到失去了对
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体能”早就替代并
超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
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
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再度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
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
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
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官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
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肖峰《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马斯克认为严加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高一语文试题
B.智能机器能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
和意义。
C.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解
放的梦想。
D.材料三认为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对待人工体能技术一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的
观点一致。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马克思和恩斯特·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
投影。
B.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和
全面发展。
C.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需工作,共
享社会财富。
D.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能
受制于人。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于是通过创造工具来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控制
能力。”
B.“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凝聚和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形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来威
胁人类。”
C.“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且按照
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劳动成果。”
D.“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挑战了人类劳动的神圣地位,还不如说解放了人类劳动,并推动人
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复归。”
4.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严密性的?请简要说明。(4 分)
答: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6 分)
答:
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花与诗
王 往
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办了一个笔会,就是冲着千亩桃园美景去的。
春光大好,吃饱喝足,既可亲近乡土,又可借物咏怀,还可以营造一下和谐局面,谁不
高兴呢?市内的、各县区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装了一辆大巴车,另有领导专车和个别自驾者,
一路欢歌,奔向了石湖镇。
镇长也是个诗人,特别热心此项活动,在桃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舞台。上午开完会后,
下午就是歌咏会:作家们自娱自乐,以唱歌、朗诵为主。与会者都夸这个策划好,别出心裁。
我没报表演节目,就在台下看着,好看的就多看一会儿,不好看的就随意走动走动。
当我走到舞台前方西北角时,看到一个小媳妇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舞台边。因
为眼前总有人走动,她不时地左右侧着身子。小男孩想挣脱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
小男孩说:“妈妈,我看不见。”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
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她笑笑:“那你自己玩,别瞎跑啊。”孩子笑着跑开了。
她的身材娇小,瓜子脸上有一双漂亮的凤眼。不过,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
她还穿着羽绒衣,和这桃花朵朵开的春色极不协调。
她看得很投入。有一个诗人朗诵得比较动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泪水。
这时候,一个老妇走到她身边,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说:“三蝶,你在这儿干什么?你
这身体能出来吗?走,跟我回去,孩子呢?”这个叫三蝶的少妇指着人群里的孩子说:“在
那儿呢!妈,你回去,我看一会儿再走。”老妇说:“你怎么不听话呢?快带孩子回去,别
受了凉。”少妇有些着急,眉头拧了一下说:“我自己知道,一点风没有,哪会受凉?”
老妇很无奈地叹着气。
我挪了个地方,又站下了。这时候,老妇走到我身边,嘀咕了一句:“唉,好话也不
听。”
我朝老妇看了一下,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朝小媳妇的方向望了一眼对我说:“那
是我媳妇,她的病不轻呢。”
我说:“哦?”
老妇说:“生的是那种病,治不好了。”
我很吃惊。“那种病”是我们这里人对“癌症”的讳称。
老妇又说:“这孩子命苦,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得了这病时才 25 岁,就在去年。”
我一阵难过,问老妇:“治了多长时间?”高一语文试题
老妇说:“去了几回医院,就没钱了,男人现在还在外头挣钱呢,她在家吃点中药,拖
着。唉,也不晓得能拖多长时间,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气不好,不听话……”
老妇说完,擦了一下眼睛。我不忍心看,低下头去。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野花上了台,献给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显然很
感动,接过花后给小女孩鞠了一躬,观众们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会有这么个机灵劲儿。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女诗人朗诵完了,那个小媳妇的儿子跑了上去,也献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
说:“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鲜花送诗人,说明我们石湖
镇是个有情有义的地方,说明我们石湖镇的孩子天生具有诗的品性,让我们为孩子为诗人为
这春天的聚会鼓掌!”主持人一讲话,小男孩倒紧张了,又抹鼻涕又挠耳朵,不知怎么办好,
突然拔腿就跑,跑到台边时跌了一跤,马上爬起来,又跑走了。台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
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亲身边。他大口喘着气,鼻尖冒着汗,小脸蛋涨得通红。他一
到母亲身边,就紧紧依偎着母亲。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她的脸色好像不再
那么憔悴了,呈现出淡淡的红晕。
歌咏会结束了,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文友就往桃园深处走去,边走边聊。走
了一段路,我看见了那个小媳妇和她的儿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递给他的母亲。
小男孩说:“妈妈,你也会写诗,刚才人家说有花送诗人,我要送你花。”
小媳妇纠正儿子说:“是鲜花送诗人,不是有花送诗人,懂不懂?”
小男孩说:“嗯,懂了,是鲜花。”
小媳妇接过花说:“好看!宝贝,妈妈以后不写诗了,你送不送妈妈花?”
小男孩说:“你写嘛,写那么长那么长——”小男孩伸开胳膊比画着。
小媳妇笑了:“好的,妈妈写,以后,妈妈就在这桃园里写了,天天在这儿,年年在这
儿,想妈妈时,就给妈妈送花,好不好?”
小男孩说:“好!”
小媳妇又笑了,想要亲儿子时,看见了我们,有些羞,拉起儿子的手说:“宝贝,走,
回家去。”
小男孩挣脱小媳妇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妇加快了步子。
很快,他们就走远了,隐入花海中了。(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介绍作协和石湖镇联办笔会,诗人们热热闹闹地登台表演,在这种背景下,主
人公小媳妇出场了。
B.小男孩看不到舞台,小媳妇要抱他,他却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侧面说明了小
媳妇身体不好。
C.“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表现了她因儿媳重病而有心理压力,同时也暗示了她们高一语文试题
婆媳之间关系紧张。
D.小男孩给诗人献花,下台时跌了一跤,回到小媳妇身边时“小脸蛋涨得通红”,表现出他
的紧张和兴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中较多地描述了人物的对话,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自然推进,而且能够比较直观地
表现人物性格。
B.小说中,小媳妇与到石湖镇参加笔会的诗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
不是真正地喜爱诗歌。
C.“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中对“她”神色、衣着的描
写,为下文做了铺垫。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便于
抒发情感,引发读者思考。
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小媳妇的形象特点。(4 分)
答:
9.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花与诗”的内涵和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朱休度,字介斐,浙江秀水人。乾隆十八年举人,官嵊县训导,以荐授山西广灵知县。
值大荒疫,流亡过半,休度安抚招徕。履勘劝耕,一年而荒者垦,三年而无旷土。粮清赋办,
获优叙。休度尤善决狱。有刘杷子妻张者,以夫出,饥欲死,易姓改嫁郭添保。疑郭为略卖
[注],手刃所生子女二而自刭。休度诣验,妇犹未绝,目郭作声曰:“贩,贩。”察其无他情,高一语文试题
谳定。杷子归,众曰:“汝欲知妇所由死,问朱爷。”休度语之状,并及其家某事某事。杷
子泣曰:“我归愆期至此,勿怨他人矣。”稽首去。薛石头偕妹观剧其友目送之薛怒刃伤其
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杀之死无恨越日,复诘之曰:“一刃何即死也?”薛曰:“刃时不料即死。”
曰:“何不再刃?”薛曰:“见其血出不止,心惕息,何忍再刃?”遂以误杀论之,减戍。
休度尝曰:“南方狱多法轻情重,北方狱多法重情轻,稍忽之,失其情矣。”待人以诚,人
亦不忍欺。周知民情,诉曲直者,数语处分,民皆悦服。数年囹圄一空,举卓异。嘉庆元年,
引疾归,县人恳留,不得,乞其“壶山垂钓”小像勒诸石。归后,主讲剡川书院,选史汉以
来文章类要以教士。偶患心疾,不能观书,则考金石文字自娱,作《石药记》。休度博闻通识,
于书无所不窥,诗深于南宋,排比声律最精,以其乡朱彝尊、钱载为法。任校官时,采访遗
书,得四千五百余种,撰总目上诸《四库》。时大学士王杰为学政,任其一人以集事,时盛称
焉。嘉庆十七年卒,年八十一。殁后,祀广灵名宦祠。(节选自《清史稿·循吏传》,有删改)
注 略卖:劫掠贩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薛石头偕妹观剧/其友目送之/薛怒/刃伤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杀之/死无恨/
B.薛石头偕妹/观剧其友目送之/薛怒/刃伤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杀之/死无恨/
C.薛石头偕妹观剧/其友目送之/薛怒刃伤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杀之死/无恨/
D.薛石头偕妹/观剧其友目送之/薛怒刃伤/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杀之死/无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训导,明清两代学官官名,府、州、县学中设此官辅助主官管理文教事务。
B.卓异,本义为出众,古代定期考核官吏,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C.史汉,后世将古代史传文学的杰出代表《史记》和《后汉书》并称为“史汉”。
D.四库,又称四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这里指清乾隆时修撰的《四库全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朱休度治理地方颇有政绩。他刚到广灵县任职时,恰逢大规模饥荒和瘟疫,百姓逃亡过
半;他安抚民众,招徕流民,几年时间就使广灵县恢复生机。
B.朱休度善于断案。他断案时能深入实际,体察民情,耐心倾听百姓意见,常常几句话就
能解决纠纷,让老百姓心服口服,使广灵县社会治安良好。
C.朱休度赢得了广灵县百姓的由衷爱戴。他因病辞官回乡,离任时百姓再三挽留;百姓为
他刻石塑像以纪念其功绩;他死后被安葬在广灵县的名宦祠中。
D.朱休度才学出众。他兴趣广博,无书不读,诗歌创作造诣颇深;因病不能读书时,就以
考证金石文字为乐,并将心得撰写成《石药记》一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履勘劝耕,一年而荒者垦,三年而无旷土。
译文: 高一语文试题
(2)休度尝曰:“南方狱多法轻情重,北方狱多法重情轻,稍忽之,失其情矣。”
译文:
14.薛石头杀人案中,薛已经认罪,朱休度为什么还要隔日再次审问?(3 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示长安君[注]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 长安君:王文淑,是作者的大妹,获得封号“长安县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诗人直抒胸臆,说自己和妹妹年老时相会心中感到很悲伤。
B.诗人与妹妹分别三年后才相聚,但诗人马上又要远行万里了。
C.诗人与妹妹分别时叮嘱她,让她在秋日雁南飞时给自己写信。
D.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有离别的痛苦。
16.请简要赏析颔联中叠词“草草”“昏昏”的妙处。(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高一语文试题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体
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景象描写中。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月下之景,表现了清幽明净的自然美。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
言不讳地批评了那种为子择师而自己却不从师的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料想董华在写作《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时,一定是愉悦的,正如
①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读着读着,我就会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 )的人
群,回到远方的故乡。
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 )地走着,穿过
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
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 )的捕鱼
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
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生活虽然贫瘠,但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
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
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 )。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熙熙攘攘 漫无目的 五光十色 触手可及
B.熙熙融融 漫不经心 五光十色 唾手可得
C.熙熙融融 漫无目的 五风十雨 唾手可得
D.熙熙攘攘 漫不经心 五风十雨 触手可及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4 分)
答: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高一语文试题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4 分)
①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蕴藏着钛、铝、氧、硅等上百种矿物资源,②其中有些是地球上
十分珍贵并稀少的。③由于没有大气吸收和电磁波干扰,④月球是适宜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
理想场所。⑤月球总是用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⑥人类在这一面建立对地观察站,⑦将可以
持续地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⑧在航天技术已使人类能够离开地球时,⑨
月球就成为人类探索地外星球的首选。
答:
2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加上导语。要求符合新闻导语的特点,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记者从上海迪士尼乐园管理方了解到,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保安、安全、消防和健康服务部总监薛斌君说,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安
检团队正在对现有的人工包检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更友好、人性化的流程和服务,降低包检
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园方管理团队将与各相关部门继续通力合作,持续调整优化入园安检流
程,考虑下一步加大安检设备的投入,采用如 X 光机等在内的多种科技手段,辅助人工服务,
不断提升游客入园的体验。
与此同时,薛斌君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管理方认真关注并倾听了很多关于现行的禁止
携带入园物品的建议,尤其是针对食物和饮料的。根据这些反馈意见,我们将很快调整外带
食物政策。除需再行加工、保温存储及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外,游客将可以携带供自己食用
的食品进入乐园。
薛斌君也表示,对园方管理团队来说,每天看到广大游客的笑脸是我们不断前行与努力
的最大动力。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高一语文试题
网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此,班上拟召开“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江苏省南通市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标准卷)
答案精析
1.B [A 项“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说法不当,原文是“可能超过人类”。C 项“材料
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说法不当。D 项“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说法不当,材料二没有
论及这一观点。]
2.C [“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需工作,共享社会财富”说法不当。]
3.D [材料二阐释的观点有:①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技术,最终目的是替代人类
劳动;②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③人工智能会让人们
面临失业或转型;④人工智能有可能让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对照四个选项,D 项支撑“人
工智能有可能让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这一观点。]
4.(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2)①使用“既然”“再有”“但
是”等衔接语,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使用“一部分人”“从长期来看”“可能”等限定语,
使论证语言严密。
5.①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②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
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③以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冷静;④
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控。
6.C [“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婆媳之间关系紧张”错,从小说内容来看,老妇对儿媳有疼爱、关
心,也有无钱治病的无可奈何,但并没有内容体现两人关系紧张。]
7.B [“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不是真正地喜爱诗歌”错。的确形成了对比,但突出
的是小媳妇这个乡村诗人对诗歌的喜爱及其生命的冷寂。]
8.①疼爱儿子。儿子说看不见舞台,她不顾体弱要抱儿子。②热爱写诗。她喜欢写诗,看诗
人朗诵看得很投入。③坚强乐观。身患癌症,脸色憔悴,却总是面带笑容。④娇小漂亮。她
身材娇小,瓜子脸,有一双凤眼。
9.(1)花,既指献给诗人和小媳妇的实际的花,也是美好情感的象征。诗,既指诗人朗诵的高一语文试题
诗篇,也指小媳妇创作的诗篇和她的诗一样的生命。(2)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小媳妇不幸人生的
同情和对其诗一样的生命的礼赞。
10.A
11.C [“汉”指《汉书》。]
12.C [“被安葬在广灵县的名宦祠中”错,应该是他的灵位被供奉在名宦祠中。]
13.(1)(朱休度)深入民间调查(百姓的生活情况),鼓励百姓(恢复)农业生产,一年后荒地就得
到开垦,三年后广灵县就没有空闲的土地了。
(2)朱休度曾经说:“南方的案件处理往往更多地轻视法律、注重情义,北方的案件则往往更
多地注重法律、轻视情义,稍有疏忽轻慢,就会远离真相。”
14.从案情看,薛石头是否故意杀人是本案的关键,是能否判他死刑的决定性因素;薛石头
和死者是朋友关系,与供词“早欲杀之”相矛盾,供词明显是冲动之语;朱休度断案强调
“情”,即实际情况、真相。
参考译文
朱休度,字介斐,浙江秀水人。乾隆十八年考中举人,先出任嵊县训导一职,后来被举
荐为山西广灵知县。当时广灵县恰逢严重的饥荒和瘟疫,百姓逃亡过半。他安抚民众,招徕
流民。(朱休度)深入民间调查(百姓的生活情况),鼓励百姓(恢复)农业生产,一年后荒地就得
到开垦,三年后广灵县就没有空闲的土地了。(广灵县)能及时足额缴纳赋税,(朱休度也)获得
了上级嘉奖。朱休度还善于断案。当地有一个叫刘杷子的人,他的妻子张氏因为他外出(久久
不归),快要被饿死了,无奈之下改嫁郭添保。(婚后)张氏怀疑郭添保可能是个人贩子。(羞愤
之下)她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然后自杀。朱休度赶到现场时,张氏还没断气,瞪着郭添保
说:“贩,贩。”朱休度审问后没有发现其他情况,就将此案结案。刘杷子回来后,众人都
说:“你想要知道你老婆为什么死,就去问朱大人吧。”朱休度将当时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刘
杷子,并且将家里还发生了哪些事都一并告诉了他。刘杷子哭着说:“(这样的惨事)是我久
久不归造成的,不要怨别人了。”向朱休度行礼后就离开了。县里有一个叫薛石头的青年带
着妹妹去看戏,他的一个朋友一直(无礼地)盯着薛石头的妹妹看。薛石头气愤不已,当即用
刀刺向对方,伤到对方左乳,导致其死亡。(薛石头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因此在官府审讯时)
自己承认说:“我早就想杀死他,现在一点儿也不后悔。”第二天,朱休度又审问薛石头说:
“(你也不是杀人惯犯,)为什么一刀就能杀死对方?”薛石头老实回答说:“我刺他时并没
有料到能杀死他。”朱休度继续审问:“(你不知对方是否死亡,)为什么不再刺几刀?”薛
石头回答说:“我看到他鲜血淋漓,心里非常害怕,哪里还敢再刺他?”最后按照误杀判罪,
对其减轻处罚,发配边疆。朱休度曾经说:“南方的案件处理往往更多地轻视法律、注重情
义,北方的案件则往往更多地注重法律、轻视情义,稍有疏忽轻慢,就会远离真相。”因为
朱休度对老百姓以诚相待,老百姓也非常信任他。他断案时深入实际,详细体察民情,耐心
倾听百姓诉说案件中的细节,常常几句话就彻底解决纠纷,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几年后,(当高一语文试题
地社会治安良好,)官府监狱空空如也,上级对其考核,评定为“卓异”。嘉庆元年,他因病
辞官,当地百姓诚恳挽留他。挽留不成,就索要他的“壶山垂钓”小像,将其刻成雕像。(朱
休度)回家后,主讲剡川书院,选取《史记》《汉书》以来的优秀文章分类编纂,用以教导家
乡士子。他偶然得了心疾,不能读书,就以考证金石文字为乐,(将心得)著成《石药记》一
书。朱休度博闻通识,无书不读,学习南宋诗颇有心得,最善于排律,作诗效法同乡前辈朱
彝尊、钱载。他担任学官时,访问采集散落在民间的书籍,共得到四千五百余种,将其编撰
成总的书目,进入《四库全书》。当时大学士王杰担任当地学政,他任用朱休度一个人就完成
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时人都称赞王杰知人善任,朱休度才学过人。嘉庆十七年,朱休度去
世,终年八十一岁。他死后,灵位被供奉在广灵县的名宦祠中。
15.C [尾联中,“寄书应见雁南征”是对“欲问后期何日是”的回答,是说诗人要在秋天雁南征
时给妹妹写信,约定相见时间。]
16.①“草草”二字表现出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只简单准备了酒菜。②“昏
昏”二字表现出兄妹俩相逢的喜悦,两人说了又说,灯火已昏暗,仍不愿休息。③“草草”
与“昏昏”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又给短暂的相逢蒙上了一层说不出的悲伤。
17.(1)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
也
18.A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熙熙融融:亲爱和睦的样子。根据语境,应
选“熙熙攘攘”。漫无目的:形容放纵散漫没有目标。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根
据语境,应选“漫无目的”。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
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根据语境,应选“五光十色”。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
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根据语境,应选“触手可
及”。]
19.(1)“夕阳如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真切地描绘出黄昏时分太阳西下的状态。(2)“散
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运用
排比的手法,描绘出村庄典型的画面。
20.(示例)①我阅读时感受到的愉悦 ②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
21.②“十分珍贵并稀少”改为“稀少并十分珍贵”;④“适宜”和“理想”删除一个;
⑧“在……时”改为“当……时”;⑨“成为……首选”改为“成为……首选目标”。
22.园方管理团队正积极与相关方面合作,将在继续聆听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调整包
括入园安检和外带食物政策方面的多项举措,进一步完善园区运营,优化游客体验。
23.略。